关于论文、论文答辩及答辩后流程的一些参考.docx_第1页
关于论文、论文答辩及答辩后流程的一些参考.docx_第2页
关于论文、论文答辩及答辩后流程的一些参考.docx_第3页
关于论文、论文答辩及答辩后流程的一些参考.docx_第4页
关于论文、论文答辩及答辩后流程的一些参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论文、论文答辩及答辩后流程论文的写作是个痛苦的过程,3万字和查重10%以下是硬杠子!班上有很多学霸,同时达到这两个目标,可能不会太难,但是对于我来说,真是经历了好多次煎熬!不过不是一点儿收获没有,除了论文本身这个收获,也有些心得,在此说出来,供大家参考。第一,论文的字数尽管是3万字,但真是要写下来,也并不困难,因为每个同学的论文框架都不会太小,至少得有五章,可以把文字分配到各章里去。这里我以自己论文为例子说说我论文写作的情况吧。开题和写作时,我的论文有五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到第四章直接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有两个数据分析的内容)。第五章是结语。然后第一章有4节共6123个字,其中研究概述花了2770多字。第二章是论文研究当中要用到的理论基础部分,有3节,6725个字。第三章是以主成分分析为主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有2节,6328个字。第四章是一个问卷调查的分析处理和对研究问题的一个建议部分,有2节11370个字,加起来已经超过3W了。第五章结语1000来字是赚的了。针对我自己的论文文字分配,尽管大多数在第四章,但是第四章包含了两个大内容,因此,字数并不算是大户。个人认为,如果分配到三级目录,研究概述和理论概述应该是字数的大户,建议同学们在这两块要下点儿功夫。第二,论文的查重。查重很多同学已经有过各类过关宝典了,我没有过多的研究,没有太多发言权,只是说说自己的一些感受。首先,课题不能太大,大课题不仅在导师那关和答辩那关有风险,而且在查重上也有风险!研究全省的,仅安徽省这几个字就大大地增加了检索的重复程度,所以,越细越好,写自己身边的东西,重复的可能就减少了。我个人写的是我们党派、我们地方的东西,因此基本没有多少能重复的,我个人的查重是8.8%(第1次),如果不是写身边的东西,估计查重就很难过了。其次,多用数据分析,特别推荐调查问卷这种方式。这样好处多多,拿数据说话本来就是咱们科大的重点要求。数据分析一旦用起来,也非常容易流畅地进行写作,而且现在数据分析都有成熟的软件,特别“傻瓜”,一用就会,你只管套用描述说明一下就成了。数据分析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削弱查重风险,因为如果是基于身边的事身边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孤本”,那你的分析也基本就是“惟一”了,而且数据分析会用到很多图表,会让你的论文页数变得更多,显得丰满,论文答辩时,论文绝对不是以“瘦”为美的,辩委会专家基本都很喜欢杨贵妃。之所以推荐用调查问卷,是因为这东西不仅能表明你专业的功底,而且能扩张你好多属于自己专有的字数,只要你文字运用得好,查重绝对难不到你。这里,特别提醒一下,个人认为查重的最大风险在于研究概述和理论基础,因为这里面很多是引用别人的话,尽管是文献研究的需要,但好象查重一样算你的。所以这两个文字大户,同学们要用点儿心去研究查重的过关宝典,如何描述才会减轻风险。总体来说,只要你把数据分析用得很充分,查重对你来说就不会有问题。我个人论文是一次性查重的,没有买网上的知网查重服务的,尽管8.8%相对于平均5%有些拖后腿,但省了不少钱。据了解,我们这批同学,有的查重只有3%,大家可以向其他同学咨询更多关于查重上的技巧(如果有的话)。第三,关于论文写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其他一些问题。字数和查重是写作中最大的障碍,但还有一些细节上的事,同学们也应当先留意。首先是格式,一定要按照规范来写,这个规范,咱们群文件里有,MPA中心网站上也有,之所以提格式,是因为答辩时,格式是辩委会专家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他们也很注重这些小节。个人建议,大家可以先把论文写好,最后再一道排版,避免调整来调整去,容易出错。其次是参考文献,这也是辩委会专家容易发现问题的,也是重点关注的。参考文献一定要根据“国标”来标识,文献本身也有格式,也要注意。再次是图表,除了按照论文规范来约束外,还要注意:图要用彩色展现,表格尽量在一个页面呈现,最好不要出现表格跨页的现象。表格的处理和运用,同学们可以咨询胡彬胡霸天,他是辩委会专家主席亲自点名说表格做得规范的代表。最后就是文字表述不能出现病句、表述不完整等情况,出现这些问题,会被辩委会专家们严重批评的。第四,论文的上传和评审。大家将论文写好,让导师看了没啥问题,同意上传后,就到研究生信息平台上传。可以上传三次,如果你愿意,完全可以三次传一样的论文,每次传都会有个查重反馈结果,10%以下,就没问题了。个人建议大家不要花钱去网上查了,三次应该够了,至少第一次完全可以不用花钱的,如果查重超10%,修改后再去网上先查一下。但是有个关键,千万要留下一次,以备答辩后需要大修用,别先用光了。查重一般会在第二天出结果,我论文上传是凌晨1点多,是当天出结果的,出结果时,会收到邮件通知(我没有收到过短信通知,不知是否有短信通知)。查重10%以内,你就可以静等专家评审了,两个专家评审可能时间不一,大家如果有时间的话,随时去研究生信息平台上看看,如果没时间也不要紧,评审有结论时,会有短信通知的(两次,我都收到了短信的)。专家评审有时会拖得时间很久,我和几个同学的评审结果在学校截止日期时还没出来,大家如果遇到这情况很着急的话,就跟刘青芳老师联系一下(不过似乎也没什么用,而且刘老师也知道评审的进度)。评审结果出来后,大家可以点击“查看”看专家对自己论文的点评和修改意见。很多时候,专家对你的评审是“稍作修改同意参加答辩”,但修改意见一大堆。据我所知,李康康部长就是,我自己也是,修改意见达6点之多,这应该是专家网开一面了。大家跟导师联系一下,然后听导师安排进行修改便是。至于修改后还要不要上传查重,我就不清楚了,反正刘青芳老师好象很明确:修改了,就得查重。不过真的修改不查重好像也没问题,只是答辩时你的答辩文稿是先前上传的。我的修改因为后一位专家评审的原因迟上传了(后一次修改增加了近1W字,查重降到8.6%),答辩之前,跟刘老师说明情况时,她说自己准备三份答辩论文文稿到现场调换,也问到查重的事,我回答未超也就算了。以此推断,大家修改后完全可以不查重到时直接更换文本(这只是我的推断,并不保险)。最后虽然大家论文还要上传,但这次上传不是一个概念了(答辩结论要求大修的可能还需要查重),答辩后的论文上传不是原来那个入口,没有查重的功能。对了,提醒一下,评审如果是稍作修改同意参加答辩的话,要下载一份修改意见表,填写叫导师签名(需要导师提供对修改的意见,建议大家自己写好),这个学院是需要咱们上交的。按要求,这修改意见表是要在答辩前交学院的,但如果因为来不及请导师签名的话,可以推迟到走完答辩后流程跟其他表格一道提交,我就是这样的。最重要最重要的提醒:评审的论文千万别出现个人信息和导师信息,要按要求把封面上个人信息和导师信息删除掉,把致谢部分删除掉,如果因为这个原因导致评审过不了就太冤了!至于上传和评审的其他事宜,请遵从刘青芳老师发的要求。第五,论文的答辩。说真的,我将论文搞好后,一直很担心答辩,对于我来说,答辩无异于是一次面试!而我英文烂、理论基础差,如果答辩时要问到一些需要回答的问题,特别是问到外文参考文献的话,我觉得自己肯定是死得很惨!不过,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其他同学的门答辩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各位同学完全不必要害怕答辩会不通过的。答辩时由三个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老师组成的一个答辩委员会负责,基本上面孔都很熟悉,我们六个人面对的答辩委员会是毕功兵、贺俊、凌六一3位,后面两位大家都是非常有印象也是公认的和蔼的老师了。那么老师在答辩中干了些什么呢?基本上都是很细枝末节的问题,我的理解是,论文已经通过了评审,答辩委的几个专家也不好再深挖里面可能会存在的问题了,也不想让我们这些在职的太难受。这一批答辩的同学,除了我们一组六个人当中两位小姑娘因为在PPT当中出现了导师信息,被“黑”不予通过外,其余都过关了。因此大家基本上可以放120个心,肯定会过的。当然,答辩的过程还是很紧张的,因为3个老师基本上都没有一句对论文表示赞许和肯定的言辞,说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是在指出不足,几乎都是在挑刺了。反正没有一句中听的话。我们这组六个人都是从台上被批着下台的,特别是毕老大,话一出口你就掉一块肉的。说这些,是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就是要有宽阔的胸怀。然后你在台上,不必要说太多,你就点头哈腰地承认错误,表明对老师的意见全盘接受进行改正,就行了,千万别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或职业所长来反驳或回答老师的疑问,首先这样你未必能说服老师,其次你会引来更多的问题,最后会被毕老大果断叫停,没意义没价值。我就犯了这样的错。对了,答辩有几点提示:一是用排练计时来讲解你的PPT,先把软件里排练计时播放的快捷菜单给熟悉一下,你在讲台上如果找不到排练计时,会招来老师的一堆训斥的,会严重影响心情。二是别超时,到时间肯定会让你停下来,其实3个老师估计也不能全神贯注地听你讲,他们还得看论文文本呢!三是你的讲解结束后,老师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你要准备支笔和张纸,他们一讲,你就低头记,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还要你下来后填到一张表上的!所以不记下来,也是为难自己。四是站着讲解,千万别坐,这是我血的教训!我是我们一组六个人第一个答辩的,讲台有些低,操作电脑不方便,正好有个椅子我就坐下了,后来答辩之前和之后有些表要填,这都很简单了,照着做就行,要说明一下,有张表是要填答辩委的信息,这个也要自己填的,老师的信息会在黑板上写明,抄下来,还要记住,因为后面在申请学位时,还要填写他们的信息。对了,还是这张表,有答辩委的问题和你的回答的空白项,也要自己填,我也很奇怪这些不是教学秘书的事却是咱们自己的事,但事实就是如此。全部答辩结束后,会让你离开教室的,几分钟之后,再进去,听答辩委宣布最终结果就完事了。如果答辩委说要大改的话,那么会单独发一份表格给你的。第六,答辩后流程。答辩后就是走申请学位申请离校的程序了,要求7天内结束。千万别以为论文答辩都过了就一切OK了,这些流程还真的让我们伤透了脑筋!为此,我还特地把咱们答辩过的同学拉到一起建了个讨论组,互通有无。这里,为了让马上要走流程的同学们减少一些麻烦,我就把我们遇到的问题和解决之道基于我的填报跟大家说说,不保证全部正确,但肯定我就是这么干的。登录信息平台/。先预先告知,所有填写的页面,填好后一定要记得点击“保存”(没有就算了)!Step 1:进入后,先到“学籍信息”里看看自己的信息是不是完整正确,看看自己的相片是否显示正确(有同学是看不到毕业照片的,这会导致后面一张表上的相片无法打印出来,解决办法是自己贴一张)(今天最新消息,如果这个页面上的毕业相片无法显示的话,一定要联系校方进行解决,否则会导致毕业流程走不下去)这里面的信息最好都仔细看看并核对一下,错了的能改就改,不能改又必须改的,联系刘老师。不完整的就完善一下。这里面的信息是后面打印的信息采集表的信息来源,所以尽可能完整正确。Step 2:看来“学籍信息”后面的“毕结业证”了吧,在这里的最下方,点击“申请2015年11月毕业证书”(我们是2015年11月),表明你已经正式申请毕业了。点击后会这样Step 3:“毕结业证”的后面是“学位申请”,这里大家都很熟悉,因为论文查重就是从这里提交的。点击“学位申请”会进入“学位申请系统”的页面,这里面要填得东西就多了。我会根据我填的情况尽可能很细地说一说。这是基本信息中的个人信息界面,没有其他可说的,直接据实填完整就可以了。至于上面说要把纸质版相片交给学校,大家如果有这相片就交,没有,可以交其他相片,但最好是按照要求交淡蓝底浅色衣服的相片。“基本信息-入学前信息”这个也无他,据实填就可以。“基本信息-毕业分配信息”这个页面有点儿让我为难过,毕竟我已经有单位了,不存在分配工作,所以我就如上所填了。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理解填写,应该关系都不大。“申请信息申请概况”这页面填报的选项较多,而且有些确实是很难把握的,我们这批各有各的看法,但最后大多意见趋于一致,上面有我填的情况,供大家参考。其中“申请工程领域”“研究方向”“学位分委会”是没问题的,校方有明确答复了的。但科大培养方式、录取类别、学习方式是大家讨论后选择的,其他的,根据实际情况填吧。对了,学分是根据信息平台上显示的学分总和34学分加上毕业典礼1学分和论文大赛1学分得来的。“申请信息导师信息”这个页面我只填了校外导师信息,主导师信息系统自动获取的,所以没有多少可说的。大家如果有校外导师,记得填一下,好像校外导师学校也发聘书(记得在哪儿看到过)“申请信息-课程信息”里的内容都可以根据大家信息平台上的成绩获取。其实我也有些疑问,社建能否算政治?英语是否能算商务英语?不过空着不填又难看,就这么选的了。专业课咱们正好是3门,这个没问题。我的必修课的加权平均分计算方法是:必修课的成绩*相应的课程学分,然后累加得总分,再除以总学分。也有同学是直接累加除课程数得到的,两者相差不大,因为只有两门必修课是3学分,其他的都是2学分。我们的必修课一共是9科。“申请信息答辩委信息”页面这个表得自己填!你如果记不住答辩老师的信息,你就求助同组的人吧!我填的相对较为细,后面的电话、邮箱啥的都填了,这是在科大网站上找到的,大家可以找一找,不过,我问了刘青芳老师,说这些不填也不要紧。很重要的是后面的决议,我们开始时都只填了一句话,今天(11月5日)管院发信息过来,要求填400至1000字的决议文字,而且一定要填,因为学位委员会可能会抽查!大家把专家评审的内容拿来,结合答辩老师的一些结论,想办法凑数字吧,当然,还是以肯定为主,我个人加了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主要是格式什么的,不涉及论文的具体内容),其他同学很多不写缺点,当然也是个选择(我只是太老实)。论文题目据这填,复制比(查重)和时间都是自动出来的,不管了。后面是“论文信息”的两个内容。因为在校期间我也没发表啥论文,所以只填了“学位论文信息”页面的内容。把你最后的论文定稿(指答辩后又进行相应修改且没有再修改必要的文稿)上传到这里,估计这个文稿就是我们存在学校档案里的定稿了,也就是以后可能会在知网什么的出现的文字稿。根据答辩结果填,个人觉得总和要等于3。我们这届填“不提前”论文开始日期和完成日期要有6个月的间隔期,因此大家填写的时候推算一下。据实填吧。其中选题来源是可选项,我直接选的“其他”根据实际时间填根据自己论文需要填是否涉密上面这个论文信息填好了后,就可以打印学位申请信息简况表结束“学位申请系统”里的程序了。点“信息简况表”会出现下面表格,里面内容都是咱们前面填写信息而采集来的。这表要打印出来交给学校(这表没有直接打印的连接按钮,可以在浏览器的“文件”菜单下操作进行打印)最后一步:完成上面学位申请系统里的事后,咱们再回到信息平台中,找到“我要离校”,申请毕(结)业证在前面已经做过了,可以不必理会。填写离校信息比较重要,因为我们的档案要寄到咱们单位人事入档的。网上申请离校是抹除一些咱们在学校的痕迹,比如借书证、学费等等什么的,我们没有太多的涉及,不过如果学费没交齐的,这一关估计就过不了了。这个页面我不再截屏了,不过里面的信息很重要,因为去哪儿办什么手续,要找谁签名等等,上面都有很详细的说明,了解这些会少让我们跑冤枉路,少让我们费口舌问学校。后面就是打印3份表格了。其中“毕业研究生信息采集表”点开是这样:这个表中的相片如果没有显示的话,肯定是前面那张毕业相片也没上传好,已经在新华图片社拍过毕业照的,赶紧联系一下学校,重新上传。“研究生离校通知单”是下面这样(上面没有打勾的需要我们自己去跑部门盖章): 目前系行政办公室和资料室在417和408。为了避免麻烦,都去一下,当时我少去了一个地方,后来还重跑了一趟。可以不必盖章,留空即可。学生服务中心就在学校大礼堂的南侧楼内。这个找导师签名盖章结束,这张表格最后跟其他表格交给MPA中心。毕业登记表是下载自己填的,就不再上图拍我填写的情况了,反正根据实际填空,答案也没有对错之分。有几点要提示一个同学们:第一,上面的空除了“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