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doc_第1页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doc_第2页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doc_第3页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doc_第4页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摘 要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是指中小学校对一定的责任对象特别是其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所依法承担的义务。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内容与认定标准在判断学校侵权责任方面有重要意义。其具体内容包括对物的危险的管理和控制,对学生的保护、教育等方面,且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心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并可以以法律规定、理性人的要求作为确定标准。学校违反安全注意义务,应该承担侵权责任。在中小学校违反安全注意义务的侵权行为责任的归责原则上,行为人必须具有过错是一致的意见。但是,到底是适用过错原则还是过错推定原则,学者的讨论中有不同判断,而立法采取何种归责原则将直接影响到责任的承担问题。本文对于该问题的观点是适用过错原则,除非法律明文规定适用其它原则。有关学校违反安全注意义务的侵权责任构成要件问题,牵涉到如何判定学校是否履行了安全注意义务、不作为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等问题,这些是与现实紧密的问题,但同时也是各种理论争相阐述的焦点,而在目前的法律中却没有对此概念的描述。本文就学校不作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认为在因果关系判断上应该采取相当因果关系理论。对学校违反安全注意义务,但损害来自第三人故意加害行为时,违反安全注意义务承担什么类型的责任问题,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但大部分倾向于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适用补充责任制度。本文通过对补充责任的分析,综合对违反安全注意义务侵权责任的性质、归责原则、构成要件的理解,赞同适用不真正连带责任承担制度。关键词:安全注意义务 过错责任原则 不真正连带责任ABS TRACT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s have the duty of caring about thestudents and otherS body or propertyThi s i s what we cal l ed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sduty of careThe contents of the duty of care and definite standard areimportant for schoolsliabilityThe concrete contents include thecontrol and elimination of safety、the protection and education ofthe students and SO onThe contents vary according to the age、knowl edge、mental of studentsThe defini te standard can be evaluatedby legal provision and the requirement of the rational person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s should burden the correspondinglegal responsibility if they violate thiS kind of careThe tort1iability doctrine is applicable in thiS paper,unless otherprinciples are adopted by the lawNow,for composing factors of1iability of tort,controversies are not only focusing on how todetermin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ai d duty but al SO on the causal i tyof nonbehavior and the damageThese issues have close relation toIIIthe reality,but few of these actions are stipulated in the law,SO1 extent my suggestions about this issue in the paperAs for thejudgment of causal i ty,the 1aw should adopt the theory ofcorresponding causal ityWhen the school violates the duty of care,and if the damage is caused by the third partyS intentional injury,many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school burdens the supplementalliabilit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upplemental liability and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iabilityS quality、liability principle、constitutive elements,1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adopt the unrealjoint responsibil ity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引言中国18岁以下在校青少年人数众多,分散在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这一庞大人群的身心健康牵动着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心。近年来,在校学生受伤害事件频频发生且呈上升趋势,不少案件诉之于法院。而对学校责任的认定成为焦点问题之一。确定学校的责任首先要确定学校的义务。中小学校安全注意义务的内容与判断标准,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等,都将直接影响当事人权利的实现,直接影响学校责任的承担。而目前我国法律规定并不详细完整,可操作性不强。目前涉及中小学校民事法律责任问题的法律法规及规章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一些省市自行出台的地方法规,而这些法律法规等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造成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对法律的适用及理解极不统一,在诸多方面尤其是实务操作方面仍存有争议。相似事实的案件处理结果可能各不相同,影响了司法的严肃性。而目前理论界对中小学校义务的来源,责任的根据、归责原则、过错认定也缺乏深入一致的认识。本文结合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中小学校安全注意义务的来源进行了整合,对学校安全注意义务的内容与判断标准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对学校违反安全注意义务所致伤害的不同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就学校违反安全注意义务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因果关系、责任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论述,以期推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期待能够以理论结合实际,为司法实践提供一定参考,为解决这一关乎学生、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难题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第1章 中小学校安全注意义务的概述11中小学校的基本界定要分析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首先要对中小学校做出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7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第19条又规定:“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可见,在我国,学校教育制度中的主体包括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因此,学校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学校,是指经主管部门批准或者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各阶段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包括具有颁发学历证书资格的成入学校以及其他专门实施学历性教育的教育机构,具体包括幼儿园、全日制中小学(包含特殊教育学校)、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广义的学校,除狭义的学校外还包括承担部分教育职能的非学历性教育的教育机构,如各种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培训中心以及补习班、辅导班等。本文所指的学校是狭义的学校,且不包括教育对象一般为成年人的高等学校,也不包括网络学校、函授、电视等学校。本文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办或民办的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我国教育法第31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这一规定明确了学校的法律地位。确认学校的法律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是组织教育的实体,是教育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之一。明确学校的法律地位是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正确处理学校与社会关系的前提,有利于明确学校拥有广泛的民事权利。乜1学校的法律地位的确立对于把握学校享有职权和履行职责的范围,以及对其自身行为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义务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的法律特征为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首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特点归结到法律上来说,就是要确立教育的公共性原则。在规定任何一种行为方式时,都应考虑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所执行的是公共职能。3学校的公共性特点,本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质上是指学校行使的教育权是国家教育权的一部分,学校教育基于公共目的。其次,教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基础工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中指出:“教育是有关一般公共利益的根本性的事业,国家应把兴办教育视为一种责任。教育的社会性质和教育事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校的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教育事业的公益事业性质决定了学校具有公益性。12中小学校安全注意义务的概念安全注意义务的理论源于英国,是通过司法判例逐渐得以确立的。其含义是指行为人应采取合理的注意,避免给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带来损失的义务,即原告负有不为加害行为或不让加害行为发生的法律义务。牛津法律大辞典对“安全注意义务的解释是:一个人对他人造成损害后,只有当法院判定被告在当时的情况下,对原告负有不为加害行为或不让加害行为发生的法律义务,而被告却由于未加注意,或未达到法律所要求的注意标准,或未采取法律所要求的预防措施,而违反此种义务时,他才在法律上对受害人承担过失责任。如果在当时不存在注意的义务,由此发生的损害都属于无侵权行为的损害,被告不承担责任。H1所谓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是指学校对一定的责任对象特别是其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所依法承担的义务。与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相对应的权利主体主要是但不仅是在校学生,还包括学校教职工及某些情况下进入校园或使用学校设旋的任何人。本文仅限于论述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中小学校的学生多是未成年人,在民法上被视作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民事行为能力人,较容易发生事故。未成年学生的突出特点主要反映在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上。从生理特点上看,他们的身体正处在生长期、发育期,抵抗外界机械物理作用的能力脆弱且容易受到伤害;从心理特点上看,他们的心理发育不成熟;在认知上,他们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十分有限,对自身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意识能力较差,无法充分认识所面临的危险及了解避免危险的方法;在情感上,3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他们的情绪起伏不定,表现出不稳定的特点;在意志上,他们不具有坚定的意志品格,而且也不能形成稳定的、持续的信念。当然,这只是一般性的、总括式的大致描述。实际上,在未成年学生之中,不同年龄的学生的特点有时差别很大,例如,一个七、八岁的小学生同一个十五、六岁的中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生理差异极大。同时,同年龄段的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他们的心理上、生理上的差异也较明显。但是,不论怎样,未成年学生表现在心理上、生理上的发育成长性、脆弱性等特点,这决定了他们是受保护的对象,需要特殊规则的专门保护。而高校的在校学生绝大多数已满18岁,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和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许多国家在立法方面均未将高校学生列为法律特别保护范畴。例如,欧洲各国侵权行为法中有类似规定:“对学生在课间实施的侵权行为的责任属于未成年人侵权行为的责任特别规范,力意大利民法典第2048条关于此方面的规定仅适用于未成年学生,西班牙民法典则将这种规范限定适用于非高等教育机构所致之未成年学生损害案件。陆1二、中小学校实行的主要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每个儿童都必须接受的强制性教育,家长必须使他们的未成年子女进入中小学校读书,从而未成年人脱离了父母的监护,并且中小学校采取的是封闭式的管理方式,在进入学校后放学前这段时间内,中小学生是无法走出中小学校园的。同时,中小学校有对学生进行教育、智力开发,让学生的人格和身体全面发展的责任。因此,中小学校的民事责任也不同于其他教育机构,应单独加以研究。综上述,对于中小学校而言,其对未成年学生的在保护上的安全注意义务标准相当高,法律认为它们原则上应当对中小学生承担侵权法上的作为义务,要根据中小学生可能遭遇到的不同危险环境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保护他们的人身或财产免受已知危险环境的损害,检查和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防止危险对其学生的人身构成威胁。旧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第2章中小学校安全注意义务的内容与判断标准21中小学校安全注意义务的来源中小学校安全注意义务问题中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义务的来源问题,如果没有义务,责任就无从谈起。笔者对中小学校安全注意义务的来源作如下分析:211基于法律规定的安全注意义务行为人所承担的合理的安全注意义务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此种不确定性影响到了此种行为判断标准的有效适用。为此,现代法律通过各种手段对这一判断标准加以限定,以减少此种标准的非确定性。在现代过错侵权责任领域,对于合理的安全注意义务加以限制以减少其不确定性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法律、地方性规章和管理规章等制定法的颁布来减少安全注意义务标准的不确定性。订1所以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一方当事人之所以对另一方当事人负有安全注意义务,首先来自于法律的强行性规定。此类义务属法定义务,不因当事人合同的约定而免除或降低法定的标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法律应是广义上的法律,除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之外,还包括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以及行业性规范。在我国大量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规定了特定法律关系中一方当事人的明确的安全注意义务,是安全注意义务的最基本的来源之一。安全注意义务人违反法定的安全注意义务致使另一方当事人损害时,受害人得直接依据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寻求救济。对于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来讲,相关直接法律法规条款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在第3章专门规定了学校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具体要求。第13条规定,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5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的指导和青春期教育。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第14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16条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扰乱教育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习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第17条规定,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第3条规定,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众多法律法规条例中都有关于学校安全注意义务的规定。当然,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消防法、食品卫生安全法等适用于学校的建筑,学校食堂提供的食品及其他物品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可成为学校安全注意义务的来源。教育部于2002年6月25日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更是较全面的对学校安全注意义务的主要内容及责任的承担等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212基于先行行为的安全注意义务学校实施了某种在先行为也可以对学生产生安全注意义务。先行行为能够引起作为义务的发生,是基于这样的法理:行为人依据法律的规定和契约的约定原本没有作为的义务,但由于行为人的某种先前的行为,“因致直接介入他人生活资源之变动,从而衍生有使他人生活资源发生良性变动之义务。随1具体的说,行为人导致或控制了危险情况,既然危险是行为人导致或控制的,让他积极作为以保护他人免受伤害自然在情理之中。例如,学校组织小学生到河边野营,这时便有防止学生到河边玩耍以免落水以及6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防止其它危险的义务。因为此行为会带给学生一定的危险,学校应该负有一定的安全注意义务。这类安全注意义务实质上是一般安全注意义务在具体行为中的体现。就义务的内容而言,因先行行为而发生的安全注意义务属作为义务。即在行为人与特定他人的紧密关系持续期间,行为人须为一定的积极行为,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反之,行为人如果未积极采取措施导致特定他人损害的,则构成不作为侵权。213基于自愿承担的义务行为人的自愿承担也可以构成安全注意义务的来源。就学校因自愿承担的行为而被课以安全注意义务的情景来讲,学校本可以完全置身于损害事实之外,无需承担任何安全注意义务的。但是,由于学校自愿从事了一定的行为,使得自己不幸卷入了危险发生的因果链中,从而导致自己被课以中断危险因果链的义务。正如有学者指出,基于行为所生法律上的义务,不止于因行为人的先行无过咎行为创造了危险状况,若惟有行为人才处于得除去危险状况的支配领域中,行为人就有义务防止危险发生。州这在英美法中有较为明确的规定。英国侵权法认为:一个人若承诺从事一项工作,即使是不必要的,那么在履行的过程中,这个人就负有谨慎行事的义务。这一原则的确立是建立在受害人信赖行为人的承诺而受到损害的基础之上。美国侵权法重述(第2版)第323条对此规则作出了说明:任何人只要对他人提供为保护其人身或财产安全所必要的服务时,无论该种服务是有偿的还是无偿的,均应对自己在提供此种服务时没有尽到适当安全注意义务导致的有形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他没有尽到合理安全注意义务的行为增加了此种损害的危险,或者如果此种损害之发生是另一方信赖其服务的自愿提供所导致。如集美学校义务管理游泳池被判赔偿一案中,其安全注意义务是源于学校自愿管理的先行行为。n们214基于诚实信用的安全注意义务7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还有一些安全注意义务,它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但未能在法律法规中得到明确彰显,当事人也可能因各种原因将之忽略,如果因此而否认该义务的存在,可能会导致不公平的结果,有违法律的公平理念。可由法官在审判实践中依据当事人之间的某种“紧密关系而总结出来。安全注意义务本身是在诚实信用原则基于分配正义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对任何形式的安全注意义务的违反均属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违背。由于制定法不可能穷尽安全注意义务的所有类型,而合同约定亦不能做到周全无遗,因此应允许法官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社会生活的一般常识,依民法之诚实信用原则这一社会活动的帝王条款而作出判断。它是安全注意义务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是制定法上类型化的安全注意义务的丰富源泉。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实生活中反复出现的具有普遍和典型意义的情形将会分化出去,被制定法加以类型化,成为法定义务。1依诚实信用原则确定安全注意义务的有无及内容,虽然是个相对主观的过程,但是却是有客观标准的,即应采用“理性人的标准进行判断。而且,源自于诚实信用原则的安全注意义务具备法定义务的性质,具备强制性,一般是不可以约定排除的。22中小学校安全注意义务的空间和时间范围中小学校所负安全注意义务的空间范围,一般情况下应当是在学校校园之内,即学校负有管理职责的教学楼、宿舍、操场、变电站、校办工厂、农场以及其它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当然也包括一些并非建在校园之内,但由学校管理、使用的建筑物、活动场地。比如说,学校建在校区之外的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等。对于在学校就读的学生来讲,学校对学生负有安全注意义务的范围应当是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指导、保护等职责的地域范围内。但教育和教学等活动的范围究竟应当有多宽,还要有明确的说明。在现实中发生纠纷的,很多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了分歧。教育教学等活动很多是在校园内举行的,这时应当采用“门至门的原则,就是学生从进校门到出校门期间参加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学校接送班车的,应当以班车的门为8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限,包括上下车的安全保护。教育教学活动指学校实施的各种课程教学及各种教育活动,不仅包括课堂教学,也包括学生自己动手的物理、化学实验课和操场上的体育课等各种教学。这些活动一般是在校园之内进行的。但也有些教学实践、实习军训等校外进行的课程。比如,学校安排学生到某工厂进行实习,此时的校外工厂也是学校应对学生承担责任的空间范围。同时,学校为了配合校内教育教学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学校组织学生参观、联谊、夏令营、游览、观看文艺演出、参加公益劳动或者学生由学校安排到校外进行春游、植树、打扫卫生等,凡属学校对学生负有组织、管理、保护安全责任期间、学校都应对学生负有安全注意义务。在时间范围上,学校对学生负有安全注意义务的期间即为上述活动期间。正常的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期间,也就是学校每天上学放学、晚自习这段时间与学校组织校外活动的期间。不包括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在实践中,若学校的体育设施已向社会开放,在这期间,学校对前来活动的人员不负有管理教育职责,仅负有一般的安全安全注意义务。必须注意一点,在学校地域范围内或教学活动之中发生的伤害事故并不一定均应由学校最终承担侵权责任。23中小学校安全注意义务的内容中小学校安全注意义务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231一般安全注意义务一般安全注意义务是指,通常情况下,作为社会普通人所应尽到的安全注意义务。首先,对物的危险的管理和控制义务。对物的管理义务是以直接排除危险源为目的的义务。该义务要求义务人即物的所有人、控制人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持物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不会给接触该物的人造成危险,即危险控制义务,以使物处于正常状况。学校应当提供安全的设施和设备,排9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除各种设施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学校使用的建筑物、配套设施、设备应当安全可靠,有国家强制标准的应当符合强制标准的要求,没有国家强制标准的,应当符合行业标准或者达到使用目的所需要达到的安全标准。建筑应当符合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建筑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等等;有符合消防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的设施设备要求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并保证它们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如图书馆、礼堂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疏散标志等等。还有对相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的要求,如保证电梯安全运行,保证用电设备的安全等;对防止外来侵害的相关治安设备、设施的安全要求,如必要的电子监控设备的配置及维护,必要的防盗、防暴设施、报警装置的合理配备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体育设施和活动器械的较容易造成危险,学校在为体育课和课间活动提供活动器械和设备中负有合理管理器械完好无损的职责,即提供安全又合乎活动计划适用的器械。运动器械的选用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大小和技能水平。上述对学校关于“物的安全保障要求,不仅在设备的安装、配置、质量等方面要符合安全标准,达到静态的安全要求,而且还负有经常性的勤勉谨慎的检测、维护义务。如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存在缺陷或潜在的危险,进而排除或提醒使用人使用中可能潜在的危险;运用合理的预防措施保护使用者免于可预见的伤害。在对物的危险管理义务中,义务人还须履行诸如警告、指示、劝告等义务以更好的预防危险发生。如对湿滑的地面加以警告,应当明确警示“地板未干,小心滑倒,对电梯运行过程中容易碰头的地方予以警示。这些都是学校所应该履行的义务,当然我们不是说只要做出了警告就可对因此而发生的损害完全不负责任,义务人只有在为一定有效的警告后才算履行一般安全注意义务,比如对湿滑地面的警告置于不易发觉的地方,这就不应该算是种有效的警告。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警告必须达到足以排除危险的程度才算有效地尽了警告义务,例如在危险地域里举办全民活动,单有警告危险的标识还不够,还应采取防止进入者发生危险的措施。n2110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其次,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的义务。学校应该在各方面建立管理制度,以避免各种危险发生。为了防止第三人进入学校,对其中人员进行伤害,应建有效、完善的门卫制度,并配备足量的保安人员,并要求保安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执行任务,认真积极的履行保护义务,防御来自第三方的侵害,不懈怠、脱岗,不在执行保安工作时醉酒、睡觉等;对学生宿舍,也应根据学生作息时间规律、学生进出情况等因素作出合理的管理制度,比如非宿舍人员进入宿舍的登记制度等。在学校游泳池,应该实行严格的持健康证入内,以及配备合格的救护人员。对各种教学设备,实验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这些管理制度应当制定的详细具体、合理、完备,明确规定职责范围。下面即是因学校设施设置上的缺陷导致学生伤害的典型案例:“2001年1月11日下午,浙江温州乐清市后横小学学生郑冬城与同学在学校二楼教室外通道玩耍时,不小心坠落楼下。郑父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将学校告上法庭。乐清市法院审理后认为,该小学教学楼外栏杆的高度与通道的宽度均未达到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的标准,存在安全隐患,故学校应对事故负主要责任。n33再次,学样负有救助义务。当侵害事实实际发生或者学生在校期间忽然生病或受伤时,学校有义务积极地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救助。如及时急救,送医院并通知学生的法定监护人等等。如果因未能尽到合理的及时救助的义务而使得学生受到损害或损害扩大,学校就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232特殊安全注意义务特殊安全注意义务是指,特殊主体从事特殊行为时所应达到的标准。中小学校应对学生承担以下几方面的安全注意义务。首先,是对学生的保护义务。学校对在校学生负有保护的义务,尤其是对未成年的学生。学生在校接受教育,学校虽然不是承担的监护义务,但是仍然应当承担对其安全的保护义务。负担这种义务,就应当善尽职守,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和懈怠而使学生受到人身伤害。学校疏于这种对学生安全的安全注意义务,致使学生受到人身伤害,学校的行为构成违法。如学生有特异体质或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学校应予必要的注意;对未成年人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有关的信息,学校应及时通知家长,防止发生事故等等。再如,在学校遭遇意外事故如火灾、地震时,学校应当并且有条件救助学生,却不救助,教师率先躲避灾害,造成学生人身伤害,学校就是疏于对学生的保护,对损害的发生,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其次,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义务。学校在进行特定活动前要对学生尽到相应的教育管理义务,以避免危险的发生。如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前,对关于仪器使用和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问题向学生进行正确详细的讲解。教师本人应当亲自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这些仪器设备并确保学生能够自行操作。且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一直在现场指导,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再如,组织学生去效游前,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远离大河,不要进入丛林等,使学生了解活动的风险。活动中也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学生行为出现危险倾向时,要对学生进行控制、约束等管理措施,制止学生的危险行为进一步发展。如教师发现学生有携带凶器进入教室等不正当行为,就要进行必要的教育、管理、告诫并且采取制止措施,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再次,学校对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的监督义务。学校应切实履行对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对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学校应该对其教师和其它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使其他们具有相应的职业技能、道德。这就是选任监督义务。学校的教学管理活动大多数是由学校的教职员工直接进行的。但是学校并不能通过证明自己己经尽选任监督义务而免责,因为学校所属的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其职责时的行为应视为代表学校实施的民事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理应由学校承受。因而应该由学校承担过错责任。理由是学校作为法人应该对它的工作人员的行为承担责任。n钉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违反操作程序,不得违反职业道德,如违反这些规定给学生造成伤害,即有过错。实践中常有教师体罚学生而造成学生伤害,因教师批评教育方式行为不当,学生出现精神问题、自杀的情况。12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当然,这些义务并不是分别独立的,而是多种义务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24中小学校安全注意义务的判断标准学校安全注意义务的判断标准,是指判断学校的行为是否达到了应当达到的注意程度的标准。这对确定学校的应尽的义务,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分清责任、公正裁判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标准确定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241法定标准安全注意义务首先来源于法律、法规、及各种规章制度的规定。当法律规范对于安全注意义务的内容和义务人履行安全注意义务的标准有特别的直接规定时,就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比如:消防设旌的配备与设置;安全通道的设计与维护;食品卫生安全的相关规定;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等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4条规定:学校的举办者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其它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7条规定: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只要法律对安全注意义务的内容有强制性标准的,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就不得低于法定标准。这里的“法定是指的广义上的法律,既包括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也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242理性人标准当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有关行为标准时,可以采用理性人的标准来判断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理性人是英美法系虚拟出来的标准化的人,它是人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类一切主要共性的集合。理性人的标准是一个客观的标准,是法律在消灭了所有人在容貌、脾气、智力、教育等方面的差别所创造出来的一个具备社会中一般人所拥有的经验见识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普通人的模型,因此个人在一些具体条件上与这个模型的差异通常不会被考虑进去。n副理性人的标准也就是良家父的标准,也就是按照一个合理的谨慎的人的标准来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正当合理。在具体情况的判断中可以将学校包括其教职工的行为和“细心谨慎的理性人的行为进行比较,即根据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判断学校当时的行为与一个具有正常判断力的人相比,是否合理。如果学校没有达到一个有理性的人在同样或类似情况下所应达到的注意程度,即学校应当采取措施而没有采取措施或者虽然采取了措施但所采取的措施是一个有理性的人所不愿采取的措施,其行为就违反了所承担的安全注意义务。如果学校已经尽到一个有理性的人在同样或类似情况下所应达到的注意程度,就不能认定其违反了所承担的安全注意义务,不应承担侵权责任。比如,对一个未成年学生的危险行为的约束,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教育上,而是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阻止规范,反之则应视为没有尽到一个理性人的安全注意义务。在用理性人标准确定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程度时,不应单一而论,而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根据其知识、背景、智力水平等因素考虑其预见、理解和感知所面临的危险的水平,相应的来判定学校对其应尽的义务。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学校对其安全注意义务的程度和标准是不同的。正常情况下,学生的年龄越大,其心理、生理发育也越成熟,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的预见性也强。由此,对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学校承担的是一个普通社会机构对其全体成员应有的一般安全注意义务,学校仅对其明显过错所致之学生伤害承担法律责任。这些学生不论在法律上还是在事实上都已成年,已具有基于理性判断作出行为选择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行为后果承担能力。他们不仅对要自己的故意行为承担责任,而且对过失或疏于注意造成的损害也要承担责任。要求学校对一个已具有完全自主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的成年学生尽太高程度的相当安全注意义务,忽视了生活现实;从教育的视角看,它甚至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一一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因学生对过多监管的腻烦而发生更多事故;从学生发展的视角看,“对孩子过分管理可能是质量低劣的教育实践,“在学校中时时刻刻对孩子事无巨细严加管理,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不利于实现教育目标。欧洲一些国家明确反对社会对学校的管理提出苛刻的要求,认为教师应该是“有理性的细心的父母,而不应该是“过分谨慎的父母。英国判例法中有一句常被引证的名言:“一个孩子扭曲了自己的脖子,比让人扭伤了他的,精神要更好一些。n61对于限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学校在履行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时应承担较高标准之相当安全注意义务。从法的视角看,这类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具有了“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的能力,也就应当为其所能辨认和控制范围内的行为选择所致之伤害(包括自己受到之伤害和造成他人之伤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仅以“疏忽之人应有的注意作为学校的相当安全注意义务,则不利于加强学校在教育、管理、保护工作中的责任感,督促其对学生尽可能多地尽到合理的安全注意义务,这与学校作为教育机构的地位和职责是极不相称的,也高估了学生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但如果要求学校对学生尽到无可挑剔的安全注意义务,要求学校预见自身所有行为之后果,甚至要求学校预见学生所有行为之后果,并对避免这一可能出现的消极后果采取完美的措施而不出现任何差错,这对学校而言无疑过于苛刻,并在事实上否定了学生所具有的相应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必将因损害教育而损害学生之合法权益。并且,“推敲监督与鼓励学生的独立性之平衡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既考虑这一阶段学生所具有的一定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强调其应当加强自我管理和保护,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又要求学校对其承担较高标准的相当安全注意义务,是较为合理的。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学校应在履行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时持高标准之相当安全注意义务,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很多国家都有关于儿童期免责的规定,将一定年龄上限之下的儿童作为“没有实施侵权行为能力的人”,并认为“由于年龄,一些人在造成损害时没有辨别能力或行为能力因而在道义上没有过错。我国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相关法律规定,体现了类似的立法思想。既然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在法律上不具有辨认和15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具有“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的能力,也就不应当为其所不能辨认和控制范围内的行为选择所致之伤害承担法律责任。法律上并不要求儿童负有与成年人同样的安全注意义务。这就要求学校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在教育中以安全教育为重要内容,管理上以安全防范为重要理念,保护上以“零事故”为重要目标,在事故中应证明其已采取一切可能的谨慎防止事故之发生。如果在履行职责上有任何细微之疏忽并致学生伤害,即认为学校没有尽到相应的安全注意义务。n243职业标准理性人标准只是一个原则性的标准,而并非针对所有人的统的具体标准。就学校而言,由于其作为教育部门、教学管理机构的特别职能以及教师本身所具有的职业性以及其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在一些情况下其安全注意义务的标准不同于一般情况下的“理性人的标准。特别是在我国中学、小学、幼儿园,他们的教育、管理对象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这些学生的预见、理解、感知所面临的危险的水平低、辨认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也很低,造成他们发生事故的几率高,危险成本加大,则相应的保护他们安全的安全注意义务的程度要高,高于一般合理人的要求。除此之外,学校中还有一些从事特定工作的教职工,比如保育员、体育教师、教练、校内医生等,他们从事的职业要求受过技术训练、拥有特别的知识技能,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是普通人所无法达到的,相对于其服务对象而言具有技术上的优势,而其提供的服务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服务对象至关重要。正是由于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具有绝对优于普通人的强势地位,法律往往会要求他们在完成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对社会公众承担比普通人更多的谨慎义务。他们的谨慎义务标准大致可以表述为:“其行为必须符合本职业中一个合格的且普通谨慎的从业人员在相同或相似条件下所应采取的谨慎行为。n引这种标准可称之为“职业标准”,对指导学生从事特定活动的指导老师,就要适用这种比合理的安全注意义务标准更高的标准。因为对某些活动进行指导往往需要经过特殊的训练和一定的专业技16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能,而这些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所以在判定这些指导老师的行为是否违反安全注意义务时,就不能以一般合理人的标准来判断,而需要根据一定的“职业标准,即专业人士在遵守一般人的行为标准之外,还要遵守他们那个职业的专业行为标准。第3章中小学校违反安全注意义务的责任分析31中小学校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311归责原则的意义及种类所谓归责,即确认和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是指在行为人的行为或物件致他人损害的情况下,根据何种标准和原则确定行为人的侵权民事责任。n们简单地来说,归责原则,就是归责的基本规则,它是确定行为人侵权民事责任的根据和标准,一定的归责原则要受民法基本原则的指导,体现法律的价值判断,并具体体现民法的平等、等价、公平、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等原则的精神。其根本含义是决定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结果的赔偿责任归属。准确把握归责原则有着重要意义。中小学校必须履行与其相适应的安全注意义务,这种义务表现为一种积极的作为行为。违反安全注意义务的消极的不作为同样侵害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样要被社会的一般价值观念所否定。在总体上讲,义务人的先行为义务(积极作为的义务)的存在和义务人对该义务的违反就构成了对其不作为行为的可归责性判断的基础和源泉。根据责任的构成是否以当事人的过错为要件进行分类,归责原则可分为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三大原则。这也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归责原则的主要观点。过错归责原则是指以行为人主观过错作为根据的归责原则。这种归责原则以过错作为归责最终要件和确定责任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小学校的安全注意义务研究范围的依据,概括起来讲“有过失即有责任“无过失即无责任”。过错推定责任,是指法律事先规定,一旦加害人实施了某种加害行为,法律就推定加害人有过错,被告即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加害人如果可以证明自己无过错,其责任可以豁免。其目的在于改变受害人举证不利的地位,实行举证倒置规则。因此,过错推定原则属于过错责任原则的一部分,是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即由加害人就其没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也就是举证责任倒置,仍然是以加害人的过错为责任的根据或标准,因此,不是一种独立的归责原则。心们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不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成立责任的依据,而仅依加害行为的有无来确定责任的构成。有加害行为就需要承担责任。它是以纯加害行为的有无作为责任成立依据的归责原则。此外,还有公平责任原则,指当事人双方在对造成的损害均无过错,但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又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受害人的损害、双方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情况的基础上,判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予以适当补偿。这种观点认为,公平责任是以公平观念做价值判断标准来确定责任的;公平责任主要适用于当事人没有过错的情况。乜在上述归责原则体系中,过错责任原则是适用于一般侵权行为的一般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是在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范围里适用的一种归责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是为弥补过错责任原则的不足,补救当事人的损害而存在的一种归责原则。312中小学校责任的归责原则一、中小学校应承担过错责任学校对学生的违反义务的行为,即侵权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关系只能是民法上的侵权损害之债。学校因违反安全注意义务而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时,只有在有过错的情形下才承担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