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在赶集网的两个月作者最新后续.doc_第1页
(分享)我在赶集网的两个月作者最新后续.doc_第2页
(分享)我在赶集网的两个月作者最新后续.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在赶集网的两个月作者最新后续这是不寻常的几天,不眠、不安、不解、不淡定。思考许久,在整个事件还没有完全冷下来之际,希望对这次微博事件做一个全面总结。分三个部分:事前、事中、 事后。虽然对已经发生过的事件进行总结,会掺杂主观因素,尽量做到客观,把自己抽离出来,以一个旁观者得身份来看待这段事件发生的所有事情。事前:Coco 姐姐谈到了动机,那就先从动机开始。写这篇长文出于以下几个目的:对自己的实习经历进行总结;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前段时期过得很糟:VA的进程被搁置 了,用心准备IBM蓝色之路(为这个软件工程基本交了白卷,挂了科)二面(S&D)被莫名其妙地鄙视了,和同学相处出现了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经 历找到志同道合的北邮人,减少自己追求理想时的无助感。长文的材料来自40多天的工作日记,我选择了北邮人论坛和人人网作为发布媒介。充 分领教过北邮人论坛的威力,上个学期我作为北邮OPhone技术俱乐部的负责人和亚嵌主动联系过,对方同意针对全校开展一期培训。我们选择了传单和论坛发 帖两种方式进行宣传,吸引了200余人。在讲座开始前我做过调查,到场4/5的同学通过北邮人论坛获得了活动讯息,而600张传单只吸引了7个人。由此看 出传单较论坛极为低效,这个也是我们项目的一个切入点。原文由八个部分组成,基本上每天一次更新。首先,我得花大量在地下室看书、复习,每天傍晚在下铺的床上接上网线做一次更新;其次,一次刊完的影响力小于分次刊完的影响力,我希望这个长文的影响周期能持续长一些。每一次都会在职场人生版发一个新话题,也因此得到了5个精华帖。后来被版内大大们提醒,把更新集中在了一个帖子中(关注度的确小了)。最后为方便大家阅读,撤出了电梯将八篇文章合到了一起。期间认识了许多北邮的朋友,也获得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尤其是经管院QX学长。离开北京的前一个早上发现帖子进了论坛的近期推荐文章,以上这些是自己可以预料到的。回家后,没有关注这件事了。叫老妈看文章,阅毕,她让我删帖,并且提醒我这样做不好。第二天打开QQ,发现有清华的学长加我,附加信息是水木转了我的文章。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找到了发帖人并且让他及时删除原帖。晚上在俱乐部里一面之交的学长告诉我我在新浪微博里火了。第一段总结放在这里。我是一个懂得感激的人,感谢原来的公司特别是GL给我的机会,我没有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写这篇文章出于冲动,对产生的后果没有进行充分的预估,对GL我表示深深的抱歉,在我心目中,你是一个有理想的佼佼者,永远是给我第一份工作的boss。赶集是一个快速成长的优秀公司,任何优秀的公司都存在它自己的问题。对于成熟的公司,稳定是前提,完全关注问题的解决是有破坏性的。况且,赶集网吸纳了众多大牛,它定会日臻完善,留下一个个里程碑。对 于58同城,许多方面在用户看来可圈可点,但我相信问题不会比赶集少。二个月前,看到了姚总的一篇文章“分类网站只会留下一家”,我觉得这个观点有点绝 对。首先你们还不是第一;其次不断竞争才会带来更大发展,不同网站满足的是不同用户的需求,按照您的逻辑,是不是可口可乐早就应该把百事可乐给收拾了。希望大家不要通过一篇文章评判一个人,这篇文章不是我;希望大家对事不对人,对事不偏不倚。事中:新浪微博里,大家积极进行人肉。姓名、邮箱全部出来了,后来有人把我的照片和电话也挖出来了,刚刚注册了之乎也被发现了。我是微博的轻度使用者,除团队间交流外基本不使用微博。粉丝数突然开始大幅上升,就构成来看,以业界人士居多,还有一些北邮的校友,风险投资人。浏览了一些评论(包括)和留言,其中也有记者和编辑。评论的内容一点点在妖魔化,诸如什么“未来的扎克伯格”这种评价,自己实在担不起。在媒体中,我已经不是我了,成了噱头和一些人炒作的对象,当然不少人也在炒作他们自己。QQ被逐渐加满,直接导致P4台式机死机,猎头们也加入了其中。更有甚者(房屋中介网),希望交流如何抓取竞争对手的数据,这件事让我感到极度不爽。后来就不再理会更多的请求,计划已经被打乱了,复习计划也被搁置了。早晨开始陆续接到陌生人电话,也有一些海外的,傍晚顶不住压力,直接关机。第二段总结放在这里。自学过广告学,但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分 析到信息传播的大致路径,无法定位那些缔造这个风潮的少数人。起因可能仅仅是转帖这个小动作,然后大家了解到了一些我的所谓的“天马行空”的行事方式。这 些方式仅仅是有些与众不同,就效果和效率而言未必是好的,况且我是一个连入门都算不上的人。这个事情被扭曲了,失去了他本来的面目,造成了现在这个局面。感受到了新浪微博的强大威力,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由衷地赞叹这个产品的艺术和美感。也重新认识了QQ这个即时通信工具,不管是腾讯成就了QQ还是QQ成就了腾讯,从某个层面上看腾讯都是一个很棒的公司。微博作为新兴的大众媒体,可以发挥巨大的众播作用,这个也是我们的项目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事出偶然,切身感受到了微博巨大的商业价值,它可以把网络营销发挥到极致:对于用户而言,各取所需;对于公司而言,这是一个联系用户、充分收集反馈、进行价值沟通的超级桥梁。微博特别是本土微博的成熟需要时间,等待的过程是快乐,充满期望的。还登录了其他微博,个人认为新浪微博是其中最好的,从UI,到用户体验,到内容,新浪微博都是完胜。“希望”这两个字的所有含义致以新浪微博。是否可以找到一种方法,让微博的价值倍增,发现引爆流行的规律,让商家可以借助这个平台高效率地传递价值?这个尝试有人在做了,玛撒网的丁齐先生,希望你取得成功。还要感谢这个学期匆匆面试过的十多家公司给我的反馈。事后:事件还没有结束,一点点冷却,大家嚼着嚼着就淡了,像蜡了。互联网产业充满了希望,变革始终来自创新。如同洋务运动,盲目的模仿只会让我们失去方向,垄断、模仿会扼杀希望,我们更需要共生,我们需要自己原创的完备的模式。中国互联网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何时会到来?让这个行业的更加规范话,从业者的工作更加创新化,让这个人口大国变为互联网技术的强国,让一次次浪潮涌向世界。这些希望寄予李开复、雷军、李彦宏等前辈,同时留给我们这些年轻人。XX姐姐、JK前辈、百度的朋友们给了我许多中肯的建议,我应该沉淀下来,让生活回到它本来的位置。我需要什么,如李彦宏先生所说,我的目的地在哪里,我还没有找到。希望有自己的空间和充分的时间,继续我热爱的市场营销,追寻IT这个属于梦的行业,调研一家家实体店,认识一个个平凡却可爱的店主。有 人说我,10年2月就开始创业了,这是有预谋的炒作,你可以这样想,可以感受到你发表意见时的爽快感。除了文章是我写的,整件事与我无关。我不会现在创 业,也没有打算工作,我会继续读书、考研,向着人民大学冲一次,冲不上再冲,学习对于我来说更为重要。是否适合创业,或许几年后才会知道答案,现在硬件条 件还很差。我们的团队VA,希望这个30多人为之努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