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编号培训主题加强安全管理培训对象及人数培训部门或召集人主讲人记录整理人培训时间地点学时1小时培训提纲:安全管理应做到的几个要求各单位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1 、要认真学习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先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 、各单位要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每月检查不少于三次,有记录,有整改与复查 。3 、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的标准要求,严格禁止不合格机械设备进入现场,进场要有验收手续,严格按照机械安全管理的项目进行验收和管理 。4 、按规定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5 、作业现场应避免交叉作业,需要交叉作业的部位和场所,必须先防护,后施工 。6 、加强消防工作管理,严格用火制度,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加强对可燃易燃物品的管理 。7 、加强环保工作,垃圾倒指定位置,严禁从窗口抛撒垃圾杂物,要保持清洁,不扬尘 。各单位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开展安全工作,保证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参加培训教育人员(签名)注:1、项目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时填写此表;2、签名处不够时,应将签到表附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编号培训主题人的需求与安全的重要性培训对象及人数培训部门或召集人主讲人记录整理人培训时间地点学时培训提纲:安全的号角响遍世界的各个角落与人的需求安全即:“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这是与人的传统安全观念相吻合的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 、伤亡 、职业病或财产 、设备的损失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安全是指不因人 、机 、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 、人员伤害 、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安全问题对人类的重要性是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被人们所认识的,它体现在:一是经济损失大 ;二是社会影响大 ;三是影响周期长 。事故的发生,不仅对企业 、社会造成损失和影响,还意味着企业管理水平不佳,意味着企业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没有达到最好水平 。控制事故,搞好安全管理,不仅是通过减少事故损失直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通过提高管理水平间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后者比前者的影响和作用更大,更有意义 。只有企业管理者们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安全生产水平才有可能产生质的提高 。安全管理就是: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 、计划 、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 。当今“安全第一”的口号几乎已经响遍了世界各个角落,但几乎所有人,包括安全工作者都承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安全并不是也不可能是第一位的 。经济效益、企业的发展、完成生产任务等永远是第一位的 。安全之所以放在特殊的位置,正是由于其与效益的关系就像水与舟的关系,亦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只有良好的安全管理才能保证良好的工作效率,只有减少事故的发生才有可能保证经济效益 。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的需要可以归为五大类,既生理 、安全 、社交 、尊重和自我实现等 。综上所述,五种需要以层次形式依次从低到高排列,由于安全需要在第二层次,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当人们的生理需要没有得到适当满足的条件下,是不会很好地关注安全的 。参加培训教育人员(签名)注:1、项目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时填写此表;2、签名处不够时,应将签到表附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编号培训主题事故的概念培训对象及人数培训部门或召集人主讲人记录整理人培训时间地点学时培训提纲:事故的危害 、伤害程度 、种类与致因关系事故是违背人的意志而发生的意外事件 。事故使人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 、违反人的意志的 、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未遂事故是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美国人海因里希对未遂事故的研究表明:在调查5000多起伤害事故后发现,在330类似事故中,300起事故没有造成伤害,29起引起轻微伤害,1起造成了严重伤害 。即严重伤害 、轻微伤害和没有伤害的事故件数值比为1:29:300 。大量发生的轻微伤害或无伤害,这也是为什麽人们容易忽略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们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只能延长事故发生的时间间隔,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而不能完全杜绝事故工伤事故按致害原因将事故类别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 、冒顶片邦 、透水 、爆破 、火药爆炸 、瓦斯爆炸 、锅炉爆炸 、压力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 。 把受伤害者的伤害分为3类:轻伤 、重伤和死亡 。死亡又分为重大死亡(一次事故死亡39人) 、特大死亡(一次事故死亡10人以上) 、特别重大死亡(民航发生机毁人亡40人及以上;专机和外国客机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机毁人亡事故;铁路 、水运 、矿山 、水利 、电力事故死亡50人以上,或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其以上;公路和其他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或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一次造成职工和居民100人及其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大多数事故既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也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关,也就是说,只要控制好其中之一,即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有一个不发生,或者使两者不同时发生,我们就能控制大多数事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这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控制两者和控制两者之一的代价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于事故,一要考虑人的因素,二要考虑环境的因素,三要考虑引起事故的媒介 。参加培训教育人员(签名)注:1、项目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时填写此表;2、签名处不够时,应将签到表附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编号培训主题危险源与事故培训对象及人数培训部门或召集人主讲人记录整理人培训时间地点学时培训提纲:危险源的种类与事故的关系系统安全的理论认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系统安全的基本内容就是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采取措施消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使系统安全运行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 、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把系统中存在的 、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具有的能量越多,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越严重;相反,第一类危险源处于低能量状态时比较安全 。第二类危险危险源,导致约束 、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 、物 、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 。人的因素问题称“人失误”,物的因素问题称“物的故障”,环境因素主要指系统运行的环境,包括温度 、湿度 、照明 、粉尘 、通风换气 、噪声和振动等物理环境,以及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 。危险源与事故: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时释放出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坏的能量主题,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第二类危险源破坏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也不会发生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 。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其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第二类危险源是围绕着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出现的人 、物 、环境方面的问题,其辨识 、评价和控制应该在第一类危险源辨识 、控制 、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并且,与第一类危险源的辨识 、评价和控制相比,第二类危险源的辨识 、控制和评价更为困难 。参加培训教育人员(签名)注:1、项目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时填写此表;2、签名处不够时,应将签到表附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编号培训主题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培训对象及人数培训部门或召集人主讲人记录整理人培训时间地点学时培训提纲: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恩格斯曾经指出:组织劳动,保护劳动,以使无产阶级利益不受资本势力的侵犯,这是共产主义原则 。早在1952年,毛泽东就指出: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 。胡锦涛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牢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又讲: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1987年全国安全监察会议上明确规定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人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必须把保护人放在首位 。必须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道理 。任何生产活动中都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存在着发生伤亡事故的危险性 。要进行生产,就必须首先解决其中的各种不安全问题 。工业伤亡事故不仅给受伤害者本人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不幸,也干扰生产的顺利进行,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和控制它们,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安全工程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在事故发生之前预测事故,评价事故危险性,先行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实现“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两者相辅相成的,前者是明确认识问题,后者是明确方法问题 。“安全第一”明确指出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它是处理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关系的总原则 。总要求。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先解决安全问题再生产 。“预防为主”则要求一切安全工作必须立足于预防;一切生产活动必须在初始阶段就考虑安全措施,并贯彻于生产活动的始终 。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指导下,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政策 、法规 、制度,具体指导各项安全工作,为了使这些安全生产政策 、法规 、制度得到认真贯彻,我国实行国家监察 、行业管理 、企业负责 、群众监督和劳动者遵章守纪的体制 。我国颁布了许多安全法规,使工业安全工作走上了法制的轨道 。参加培训教育人员(签名)注:1、项目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时填写此表;2、签名处不够时,应将签到表附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编号培训主题触电与安全培训对象及人数培训部门或召集人主讲人姚兴坤记录整理人刘保明培训时间地点学时培训提纲:触电的机理与预防触电的措施电气引起的伤害事故是电能通过人体而发生的 。电流通过心脏的心室产生颤动,最终导致死亡 。电能引起易燃物燃烧,引起火灾与爆炸事故也会造成间接伤亡事故 。电气伤亡事故,不仅可由流动的电流引起,也可由静电引起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其一,是将电气设备从人的活动范围内隔离开来,以排除人体接触的机会;其二,人体万一触电,应该使通过人体的电流限制在安全界限之内 。1 、采用安全电压:我国的安全电压为36V和12V 。2 、认真做好绝缘:通常采用的绝缘材料有陶瓷 、橡胶 、塑料 、云母 、玻璃 、木材 、布 、纸 、矿物油,以及某些高分子合成材料等 。3 、严格屏护:某些开启式开关电器的活动部分不便绝缘,或高压设备的绝缘不能保证人在接近时的安全,应采取屏蔽保护措施,以免触电或电弧伤人等事故。屏护装置的形式有围墙 、栅栏 、护网 、护罩等 。4 、保持安全间距:在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之间,带电体之间,均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止过电压放电和各种短路事故,以及由这些事故导致的火灾 。5 、电气安全保护措施:为避免电气设备发生触电事故,目前还广泛地采用了接地保护 、接零保护和漏电保护等电气保护措施 。参加培训教育人员(签名)注:1、项目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时填写此表;2、签名处不够时,应将签到表附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编号培训主题火灾 、燃烧原理与灭火培训对象及人数培训部门或召集人主讲人记录整理人培训时间地点学时培训提纲:火灾的发生 、发展 、预防与灭火方法火灾指失去控制并对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 。火灾事故通常的危害,按期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类,即特大火灾、重大火灾和一般火灾 。燃烧是一种放热 、发光的氧化反应。放热 、发光 、生成新物质是燃烧反映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也是区分燃烧和非燃烧现象的依据 。燃烧发生必须具有三个基本要素,既可燃物 、助燃物和引火源 。上述三要素仅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现代建筑中塑料越来越多使用在家具和日用品方面,还常用作建筑的装修及管道 、电缆的隔热材料和缠料等,一旦发生火灾,不仅能加速火势的扩大,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浓烟,火灾死亡者中至少超过一半的人是被烟气毒死的 。火灾时烟气的危害包括:对人体本身的危害,在疏散及扑救过程中遮挡人的视线,浓烟造成的恐慌心理等 。一氧化碳中毒 、其他有毒气体中毒 、缺氧和高温,是对人体危害的主要几点 。根据火灾时建筑物室内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可将火灾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初起期 、成长期 、最盛期和衰减期 。建筑物火灾时,为了保障其内人员的安全及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本身不受损,应使建筑物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物质的燃烧必须同时出现相互作用的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 。在通常的火灾中,空气中的氧气作为助燃物普遍存在,火灾时,着火部位物质处于自燃点以上的高温,针对火灾现场的燃烧三条件,消除其中的任何一条件,燃烧即停止,火焰会被扑灭 。方法为:冷却法 、隔离法 、窒息法和化学抑制法 。冷却法和隔离法是重要的最根本的灭火方法,窒息和抑制法作用对扑灭初起小火是有效的 。当火势较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着火的条件,采用抑制法扑灭着火点后,还须防止在窒息 、抑制作用消失后可燃物的复燃 。灭火剂:1 、水 。水是最方便 、来源最丰富的灭火机 。2 、泡沫 。3 、惰性气体 。4、化学干粉和固态灭火剂 。电气火灾的扑灭首先要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扑救 。油类火灾的扑灭若扑救不及时可能会发生爆炸 。地下工程火灾的扑灭危险性及消防难度也更大 。火灾时的应急措施:1 、迅速报告有关部门 。2 、普通人应立即离开现场 。3 、消防人员和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抢救 。4 、楼房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切不可跳楼,可将被单 、窗帘 、桌布或其他可以利用的绳物或绳索系牢后逃生 。5 、当大火封锁所有通道,可建临时避难场所,求得生存 。参加培训教育人员(签名)注:1、项目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时填写此表;2、签名处不够时,应将签到表附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编号培训主题有毒物质 、粉尘与危害培训对象及人数培训部门或召集人主讲人记录整理人培训时间地点学时培训提纲:室内中空气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常用表)编号物质名称最高允许浓度/(mg.m-3)编号物质名称最高允许浓度/(mg.m-3)(一)有毒物质(二)生产性粉尘一氧化碳30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石英、石英岩等)2乙醚500石棉粉尘即含有10%以上石棉的粉尘2二甲苯100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滑石粉尘4甲苯100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水泥粉尘6甲醛3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煤尘10金属汞0.01铝、氧化铝、铝合金粉尘4臭氧0.3玻璃棉和矿渣棉粉尘5铅烟0.03烟草及茶叶粉尘3铅尘0.05其他粉尘10硫酸及三氧化硫2氯化氢及盐酸15溶剂汽油350参加培训教育人员(签名)注:1、项目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时填写此表;2、签名处不够时,应将签到表附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编号培训主题赤 、橙 、黄 、绿培训对象及人数培训部门或召集人主讲人记录整理人培训时间地点学时培训提纲:安全色与使用色彩调节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视觉条件,利用颜色的效果,进行正确的观察和操作 。正确运用色彩调解会得到如下效果:1 、提高照明,改善视觉条件;2 、提高对观察对象的分辨力,减少差错和事故的发生;3 、调节作业者情绪,减少工作疲劳;4 、激发劳动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效应 。对色调来说,黄色最引人注目,红橙色次之,所以黄色常用作警戒色。红色调会使人各种器官兴奋,促进血压上升和心率加快;而蓝色则会使人各种器官机能稳定,会使人血压下降和减缓脉搏的作用;橙色可增进人的食欲;紫色对视觉不利 。因绿黄色在生理上呈中性反应,故工作场所常用此系列色 。安全色的应用:安全色是用语言表达安全信息的颜色,其目的是使人们能够迅速发现或识别各种标识和信号,引起高度注意,以防差错和事故发生 。我国国家安全色规定:红、蓝、黄、绿四种颜色为安全色 。标准中还规定:红、蓝、绿色以白色为对比色,黄色采用黑色为对比色 。安全标志通常是由安全色 、符号 、文字和几何图形构成,已表示规定和安全信息 。安全标志有禁止、警告 、指令和提示四种类型 。 安全色的含义和用途颜色含义用途红色禁止停止禁止标志停止信号:机器、车辆上的紧急停止手柄或按钮,以及禁止人们触动的部位 红色也表示防火蓝色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指令标志:如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具,道路上指引车辆和行人行驶方向的指令黄色警告注意警告标志警戒标志:如场内危险机器和坑池边周围的警戒线,行车道中线,安全帽等 绿色提示安全状态通行提示标志车间内的安全通道行人和车辆通行标志消防设备和其他安全防护设备的位置 参加培训教育人员(签名)注:1、项目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时填写此表;2、签名处不够时,应将签到表附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编号培训主题安全与钢丝绳培训对象及人数培训部门或召集人主讲人记录整理人培训时间地点学时培训提纲:钢丝绳的种类 、维护 、更换标准与绳卡的卡法钢丝绳是钢丝股和绳芯绕成 。绳芯充填中央断面,同时还能增加钢丝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应急专家聘用合同和协议
- 物业管道井维修合同范本
- 自我安全告知协议书模板
- 法人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书
- 舞台(搭建)租赁协议书
- 门诊包干协议书模板模板
- 油脂企业转让协议书范本
- 汽车保险维修合同协议书
- 门楼制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 玉米保护性耕作合同范本
- 2025年云南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省财欣资产运营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45309-2025企业采购物资分类编码指南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高效执行四原则授课版
- 后穹窿穿刺课件
- 外汇交易交易纪录明细表格模板
-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附加太平盛世疾病保险条款
- T-CSCS 016-2021 钢结构制造技术标准
- 司法所培训2ppt课件(PPT 11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