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书.jpg
任务书.jpg

侧刃定距级进模具设计(带CAD图)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侧刃定距级进模具设计(带CAD图.zip
侧刃定距级进模具设计(带CAD图)
侧刃定距级进模具设计
任务书.jpg---(点击预览)
3D SW2010
A20导套.sldprt
A20导柱.sldprt
asm.sldasm
asm.STP
M8x30螺丝.sldprt
上模板.sldprt
侧刃.sldprt
内六角圆柱头螺钉GB70-85.sldprt
凸模组件.sldprt
凹模板.sldprt
卸料板.sldprt
压入式模柄_A50X100.sldprt
固定板.sldprt
圆柱销 8x30_圆柱销 B8.sldprt
导料板.sldprt
模架底板.sldprt
橡胶垫.sldprt
钢球保持圈_20X25.5X64.sldprt
3D SW2016
14小导柱.SLDPRT
凸模1.SLDPRT
卸料螺钉.SLDPRT
压入式模柄.SLDPRT
圆柱销 8x30.SLDPRT
导正销.SLDPRT
挡料块.SLDPRT
条料.SLDPRT
装配体1.avi
装配体1.SLDASM
钢球保持圈.sldprt
CAD+论文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3935705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7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1-11 上传人:QQ24****1780 IP属地:浙江
200
积分
关 键 词:
侧刃定距级进 模具设计 CAD
资源描述:
侧刃定距级进模具设计(带CAD图),侧刃定距级进,模具设计,CAD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题 目侧刃定距级进模具设计学生姓名 学 号系 部专 业班 级指导教师 II摘 要工件属于典型的冲裁件,本文在分析其工艺性的基础上,根据生产要求,确定采用级进模结构。本设计主要是落料凸、凹模及冲孔凸、凹模的设计,需要计算凸、凹模的间隙、工作零件的尺寸和公差。此外,还需要确定模具工艺零件和结构零件以及模具的总体尺寸,然后根据上面的设计绘出模具的总装图。阐述了级进模的结构设计工程及其工作过程,通过系统的工艺分析,采用冲孔、落料等工序进行加工。通过计算工艺力以确定模具压力中心,并选择压力机的型号。落料凹模通过凹模固定板与下模座连接来固定。模具采用下出料方式和弹性卸料卸料装置。本模具结构较简单,性能可靠,工作平稳,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关键词:侧刃定距 级进模, 冲孔落料24AbstractSupport is typical of blank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its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determine the progressive die structure. This design is convex, concave blanking die and punch the mold design, you need to calculate the mold gap, working part dimensions and tolerances. In addition, you also need to determine mold parts and structures as well as the overall size, and based on the above design sketch of the mold Assembly diagram.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of progressive die design project and working proces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ystems, were manufactured by processes such as punching, blanking.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pressure center of mould, presses, and select models. Adopted blanking die die fixation plate with clamp connection to fixed. Mold by discharging and elastic discharging unloading device. This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simple, reliable performance, stable operation, improve productivity, reduce labor intensity and cost of production.Keywords: progressive die for side blade fixed pitch, punching blanking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1.1 课题背景11.2 冲压模具发展现状和前景11.2.1冲压模具发展现状11.2.2 冲压模具的前景21.3 发展方向2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3第2章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42.1 工件形状分析42.3工件的精度和断面粗糙度52.3 确定冲压工艺方案52.4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62.5 工艺参数的计算82.5.1 冲裁力的计算82.5.2压力中心的确定92.5.3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及结构设计11第3章 工作零件结构设计及固定133.1 凸模133.2 凸模长度的计算及强度校核153.3 整体式凹模的设计及强度校核153.4 定位零件的选用183.5 卸料装置21第4章 模架及组成零件224.1 模架的选择标准224.2 导向装置的选择224.3 连接与固定零件23总 结25参考文献26致 谢27第1章 绪论1.1 课题背景我国把模具行业纳入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另一方面,冲压工艺广泛应用于民用、航空航天、汽车和工艺品等领域,在产品组件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但由于我国模具工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加工制造手段落后,尤其是技术应用人才缺乏,技术水平落后,制约了该产业的迅猛发展,已使之成为制约其他相关行业发展的“瓶颈”。 模具技术是上世纪下半叶制造业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由于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并且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目前,采用具有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功能的CAD支撑软件,在模具设计中应用并行工程原理,实现模具管理、工艺分析与设计及模具结构设计的一体化是一种较有代表性也很有应用前景的模具CAD系统开发方法。1.2 冲压模具发展现状和前景1.2.1冲压模具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 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而模具制造是整个链条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模具制造技术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生存空间。 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DYNAFORM、Optris和MAGMASOFT等CAE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在过去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比较低;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等,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模具依赖进口。1.2.2 冲压模具的前景模具技术的发展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下列几方面发展趋势预计会在行业中得到较快应用和推广:1. 超大型、超精密、长寿命、高效模具将得到发展。 2. 多种材质、多种颜色、多层多腔、多种成型方法一体化的模具将得到发展。 3. 为各种快速经济模具,特别是与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的RP/RT技术将得到快速发展。4. 模具设计、加工及各种管理将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CAD/CAE/CAM/CAPP及PDM/PLM/ERP等将向智慧化、集成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更高速、更高精度、更加智慧化的各种模具加工设备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推广应用。 5. 更高性能及满足特殊用途的模具新材料将会不断发展,随之将产生一些特殊的和更为先进的加工方法。 6. 各种模具型腔表面处理技术,如涂覆、修补、研磨和抛光等新工艺也会不断得到发展。 7. 逆向工程、并行工程、复合加工乃至虚拟技术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8. 热流道技术将会迅速发展,气辅和其它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也将会有所发展。 9. 模具标准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10. 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产品被日益重视的今天,“绿色模具”的概念已逐渐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1.3 发展方向 本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该课题的背景和优势,就模具的发展已经纳入高技术的行业,成为我国工业中重要的一部分,最具有潜力的工业之一。并促进我国的软件(如CAD、ProE和UG)的快速研发。随后介绍了冲压模具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模具的需求量也随着增长,国内沿海地区已经把模具行业列为重要产业,建立了大型的模具城。在过去十年中,模具发展有着瞩目的发展,但是距离国外,仍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未来的模具发展就向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以求早日跟上国际的脚步。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如下:第1章为绪论,论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总结了冲压模具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2章为本次设计的任务书,介绍了设计的零件图和设计的具体得要求,包括零件的名称、材料和生产批量等等,有技术要求和设计要求。第3章为设计的第一步,首先分析零件的工艺性,包括尺寸和精度的分析,还有材料性质的重点分析,然后按照以上的分析初步确定设计的大体方案,从简单模、复合模和级进模中选择,最终选用级进模设计。最后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模具的一些工作零件和辅助零件的设计,以至于确定模具的总体方案。第4章为设计中的重点部分,是承接上一章工艺分析的,所以我们将进行工艺计算,有排样的设计和计算、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冲裁力图形设计和具体的计算,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压力机的确定和数据的校核。第5章为设计的中心部分,有凸、凹模的间隙和凸、凹模设计的原则,还有凸、凹模的人口尺寸计算,包括基本尺寸的计算和公差的确定。第6章为模具工作零件的具体设计,包括凹模的设计和尺寸的计算,还有凸模的长度和硬度校核,还有卸料板、电机转子铁芯、导料板及标准件的设计、选用和计算,并有非标准件的零件图形和最终的装配草图和装配图。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模具质量及附加值的高低,取决于模具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随着产品市场的国际化,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竞争的激烈和残酷越来受关注,产品制造的批量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就越来越显得十分重要了。目前,在全世界,模具快速发展,已成为大国的重要工业发展对象,各个行业都需要模具的辅助制造,所以模具对工业的发展有个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未来,模具的发展也许有将成为国家第一产业的可能。第2章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工件名称:某工件生产批量:大批大量材 料:硅钢片,厚度0.35mm 此工件是标准的小容量变压器的心片,生产批量大,材料是硅钢片,厚度0.35mm。使用时由“山”字片和“一”字片组合为一层,在变压器线圈上插装时,相邻的一层倒叠装,直到所需的铁心厚度。因而,“一”字铁和“山”字铁使用数量相等。鉴于生产批量大,应重点考虑节省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的问题。2.1 工件形状分析1)形状简单、对称、有利于材料的合理利用2)内行转角处要尽量避免尖角,应以圆弧过渡以便于模具加工,减少热处理开裂,减少冲裁时尖角处的崩刃和过快磨损。圆角半径R取。3)冲裁件的凸、凹长度不宜过长,宽度不宜过小;经计算满足条件。4)孔边距6mm1.5t 5)冲孔时因受凸模强度的限制,孔的尺寸不应太小,用无导向凸模和有导向凸模所能冲制的最小尺寸1.5t,经验算孔满足要求。2.3工件的精度和断面粗糙度1)冲裁件的经济公差等级不高于IT11级,一般要求落料件公差等级最好低于IT10级,冲孔件最好低于IT9级。零件上所有未注工差的尺寸,属自由尺寸可按照IT11级确定工件的工差,零件外形:内部形状: 孔心距2)冲裁件的断面粗糙度与材料塑性、材料厚度、冲裁模间隙、刃口锐钝以及冲模结构等有关。当冲裁厚度为2mm以下的金属板料时,其断面粗糙度一般可达。2.3 确定冲压工艺方案该零件包括冲孔、落料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分析: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率较低,难以满足该零件的年产量要求。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较高,生产率高。但材料利用率不高、冲压后成品件留在模具上,在清理模具上的物料时会影响冲压速度,操作安全不能保证。方案三:也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率较复合模高,操作方便,材料能合理利用,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模具制造、安装稍复杂。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三为佳。冲裁板材采用条料,条料宽度为81.5mm,误差取。分为两个工位,第一工位冲出8个的孔和用侧刃切出A、B两区的废料切口,第二工位冲裁C区的“山”字铁。这个冲裁动作同时有三个作用,其一是完成C区的“山”字铁冲裁,并从凹模中漏出;其二为完成E区“一”字铁的落料,并从凹模侧面滑出;其三是完成H区“山”字铁左半部的冲裁成形。为完成D区的落料,设置侧刃凸模完成D区的落料,在第二工位冲裁出两个“山”字铁和两个“一”字铁的工作,其中H区的“山”字铁被留在凹模上,为此上模设置吹料管,在滑块回程时将E、H、D区的工件吹出凹模板,以免影响后续的冲裁动作。载体形式边料载体边料载体是利用材料搭边或余料冲出导正孔而形成的载体, 此种载体送料刚性较好,省料,简单。使用该载体时,在弯曲或成形部位,往往先切出展开形状,再进行成形,后工位落料以整体落料为主。 可采用多件排列,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2.4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冲裁件的实际面积与所用板料面积的百分比叫材料利用率,它是衡量合理利用材料的经济性指标。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可用下式表示若考虑到料头、料尾和边余料的材料消耗,则一张板料(或带料、条料)上总的具体计算如下: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查硅钢板材标准,宜选1000mm2000mm的钢板,每张钢板可裁剪即12张,每张条料有个步距,则:即每张板材的利用率为79%。2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方法冲裁所产生的废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废料,是由冲件的形状特点产生的;另一类是由于冲件之间和冲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的搭边,以及料头、料尾和边余料而产生的废料,称为工艺废料。要提高材料利用率,主要应从减少工艺废料着手。减少工艺废料的有力措施是:设计合理的排样方案,选择合适的板料规格和合理的裁板法(减少料头、料尾和边余料),或利用废料作小零件等。2.5 工艺参数的计算2.5.1 冲裁力的计算冲裁力是冲裁过程中凸模对板料施加的压力,它是随凸模进人材料的深度(凸模行程)而变化的。通常说的冲裁力是指冲裁力的最大值,它是选用压力机和设计模具的重要依据之一。用普通平刃口模具冲裁时,其冲裁力F一般按下式计算:式中 F-冲裁力; L-冲裁周边长度; t-材料厚度;-材料抗剪强度; K-系数。系数K是考虑到实际生产中,模具间隙值的波动和不均匀、刃口的磨损、板料力学性能和厚度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而给出的修正系数。一般取K1.3。 按照上式计算。铁心材料是电工硅钢片,取,材料厚度t=0.35mm,L值由全部冲裁线组成:1)排样图中8个孔的周长;2)A、B区冲裁线;3)C区的冲裁线是“山”字形的外边周长总和,但应减去三小段不参加冲裁的长度;4)D区的切断线。则冲裁力为:2)卸料力的计算根据公式及上表系数代入得则压力机的压力应大于53.4+2.56=56kN。2.5.2压力中心的确定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为了保证压力机和模具的正常工作,应使模具的压力中心与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相重合。否则,冲压时滑块就会承受偏心载荷,导致滑块导轨和模具导向部分不正常的磨损,还会使合理间隙得不到保证,从而影响制件质量和降低模具寿命甚至损坏模具。在实际生产中,可能会出现由于冲件的形状特殊或排样特殊,从模具结构设计与制造考虑不宜使压力中心与模柄中心线相重合的情况,这时应注意使压力中心的偏离不致超出所选用压力机允许的范围。1简单几何图形压力中心的位置(1)对称冲件的压力中心,位于冲件轮廓图形的几何中心上。(2)冲裁直线段时,其压力中心位于直线段的中心。(3)冲裁圆弧线段时,其压力中心的位置,2、确定多凸模模具的压力中心 确定多凸模模具的压力中心,是将各凸模的压力中心确定后,再计算模具的压力中心。计算其压力中心的步骤如下: (1)按比例画出每一个凸模刃口轮廓的位置。(2)在任意位置画出坐标轴线x,y。坐标轴位置选择适当可使计算简化。在选择坐标轴位置时,应尽量把坐标原点取在某一刃口轮廓的压力中心,或使坐标轴线尽量多的通过凸模刃口轮廓的压力中心,坐标原点最好是几个凸模刃口轮廓压力中心的对称中心。从排样图可以看出,冲裁线在y方向基本是对称的,因而认为y方向的压力中心在模具的水平中心线上。故只需计算x方向的压力中心。为使计算简化,将坐标原点设在C区的中心线上,这样可以减少C区和E区的冲裁力的计算。具体如下图所示:根据力学定理,合力对某轴之力矩等于各分力对同轴力矩之代数和,则可得压力中心坐标计算公式:因为冲裁力与周边长度成正比,所以式中个冲裁力可分别用冲裁周边长度即: 负号表示压力中心位于坐标原点的左侧。2.5.3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及结构设计冲裁过程中,凸、凹模要与冲裁零件或废料发生摩擦,凸模轮廓越磨越小,凹模轮廓越磨越大,结果使间隙越用越大。因此,确定凸、凹模刃口尺寸应区分落料和冲孔工序,并遵循如下原则:1设计落料模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即冲裁间隙通过减小凸模刃口尺寸来取得。设计冲孔模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冲裁间隙通过增大凹模刃口尺寸来取得。2根据冲模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规律,设计落料模时,凹模基本尺寸应取接近或等于工件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冲孔模时,凸模基本尺寸则取接近或等于工件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这样,凸、凹在磨损到一定程度时,仍能冲出合格的零件。 模具磨损预留量与工件制造精度有关。用x、表示,其中为工件的公差值,x为磨损系数,其值在0.5-1之间,根据工件制造精度进行选取:工件精度IT10以上 X=1工件精度IT11IT13 X=0.75工件精度IT14 X=0.53不管落料还是冲孔,冲裁间隙一般选用最小合理间隙值(Zmin)。该模具的凸凹模按配作法制作落料部分以落料凹模为基准计算 ,落料凸模按间隙值配制;冲孔部分以冲孔凸模为基准计算,冲孔凹模按间隙值配制。既以落料凹模、冲孔凸模为基准,凸凹模按间隙值配制。基本尺寸及分类冲裁间隙磨损系数计算公差制造公差计算结果落料凹模具制造精度为:IT11级,故x=0.75相应凸模尺寸按凹模尺寸配作,保证双面间隙在0.0210.027之间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冲孔凸模同上相应凹模尺寸按凸模尺寸配作,保证双面间隙在0.0210.027之间孔边距同上孔心距同上第3章 工作零件结构设计及固定3.1 凸模1、 A、B两区的侧刃凸模 凸模断面为的矩形凸模制成长方体,其体积大小适中且卸料力小,宜采用螺钉吊装固定在垫板上,固定选用内六角M10螺钉。凸模用线切割机床加工制造。尺寸与相交处为直角,但为延长凸模寿命,在线切割时应制成圆角2、 冲孔凸模 冲孔模直径为,固定方法采用台阶式固定。由于凸模要穿过凸模固定板、橡胶及卸料板,长度较大,易折断,因此上部直径取值较大,定为进入卸料板的凸模直径为,用卸料板进行保护。 3、落料凸模 C区的“山”字铁落料凸模采用直壁形结构,固定方式采用3个M8螺钉吊装在垫板上。“山”字铁左、右两侧的直线刃口,是两次相接而成的。这种两次冲裁一个直边的情况称为平接,在级进模中本应避免使用平接,因为容易产生毛刺和相接痕迹。为此采取两条措施,第一是增加定位精度,在凸模上安装到正销,第二是凸模上的尺寸适当加大一点,在取冲裁间隙时,采用加大凹模的方法形成间隙。C区一A区的相接方法属于搭接,所以凸模在C区中间的尺寸比取1mm。C区凸模底面在对应两个孔安装到正销。冲裁时,各凸模同时落下进入冲裁状态,此时大凸模的冲裁会造成材料微小的移动,若此时小凸模也处于冲裁状态,会造成小凸模的折断,C区是大凸模,使其长度大于其它凸模,也就是在C区大凸模完成冲裁之后,其它小凸模再进入冲裁工作状态,可起到保护小凸模的作用。4、D区的凸模 D区的切断属于单面切断,H区在冲裁时已由卸料板压紧,而此时D区处于悬臂状态,切断凸模冲裁时有两种不利的趋势,其一是悬臂的工件有侧倾的趋势,其二是凸模单边受力被挤而使冲裁间隙有扩大的趋势。为阻止其转动和侧倾,在下模部位设计出支撑台阶,如下图所示,凸模穿过卸料板,与卸料板配合选为,则卸料板对凸模起到后支撑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以上两种不利因素。5、凸模的结构形式及其固定方法由于冲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同,冲模的加工以及装配工艺等实际条件亦不同,所以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凸模结构形式很多。其截面形状有圆形和非圆形;刃口形状有平刃和斜刃等;结构有整体式、镶拼式、阶梯式、直通式和带护套式等。凸模的固定方法有台肩固定、铆接、螺钉和销钉固定,粘结剂浇注法固定等。冲孔凸模 考虑到孔径的大小和冲裁力的影响制造成台阶式的凸模保证其强度及刚性,装配修磨方便,最大直径的作用是形成台肩,以便固定,保证工作时凸模不被拉出。与凸模固定板配合部分按过渡配合(H7/m6或H7/n6)制造。其它凸模的固定考虑到加工的难易程度,均加工成直通式的并用M10螺钉吊装在垫板上。3.2 凸模长度的计算及强度校核 (1)本模具采用弹性卸料方式卸料,凸模长度包括:凸模固定板、橡胶弹性体、导尺及增加长度(一般)其它凸模是螺钉固定在凸模固定板上,所以长度为 (2)凸模的强度校核在一般情况下,凸模的强度和刚度是足够的,无须进行强度校核。但对特别细长的凸模或凸模的截面尺寸很小而冲裁的板料厚度较厚时,则必须进行承压能力和抗纵弯曲能力的校核。其目的是检查其凸模的危险断面尺寸和自由长度是否满足要求,以防止凸模纵向失稳和折断。这里只对冲孔凸模进行效核。冲孔凸模是圆形凸模则按:的强度效核计算公式计算,经简化整理后得,式中、剪切强度-圆形凸模的直径(mm)、t-板料厚度(mm)、-凸模材料的许用应力(Mpa)。经带入计算得该冲孔凸模能承受冲裁时的载荷要求3.3 整体式凹模的设计及强度校核冲裁时凹模承受冲裁力和侧向挤压力的作用。由于凹模结构形式个固定方法不同,受力情况又比较复杂,目前还不能理论方法确定凹模轮廓尺寸。在生产中,通常根据冲裁的板料厚度和冲件的轮廓尺寸,或凹模孔口刃壁间距离,按经验公式来确定凹模多采用镶拼式结构,近年来由于线切割机床的普及,采用整体凹模结构,具有制造简单、制作周期短的特点,并且由于凸模固定板、卸料板、凹模可以用同一程序定位、切割,因而可以保证相对位置的精度,便于装配。另一个原因,本模具是纯冲裁模,凹模是一个平面,磨损后便于刃磨。考虑以上因素,将凹模设计为整体凹模,选用作为模具材料,这种材料淬透性好,利于刃磨。凹模各区均有废料漏出,漏料孔处的刃口厚度为4mm。强度校核:凹模内部的两个矩形区,冲裁是处于悬臂状态,因而凹模应有足够的厚度,否则由于受弯截面过小,会使此处凹模折断,故此处应进行强度计算,由材料力学可知,将其简化为悬臂梁,其载荷是作用在头部宽度为12mm的冲裁力;是作用在长边冲裁力的总和,其作用点位于中部。(式中剪切强度极限,板料厚度t为0.35mm) 根部的弯矩为: 矩形截面的抗弯截面模量由材料力学可知:其中模板厚度尺寸H是所求数值。由材料力学可知弯曲强度条件是极限(Mpa)。材料取其,则抗弯截面模量为:, 由计算可知,凹模板厚度不容忽视,厚度应大于16.4mm,再考虑安全系数,凹模板厚度取30mm。E区的材料冲裁宽度定为5mm,外侧制成斜面,如图在上模上安装气管,接通压缩空气,将E区的成品件从侧面吹出。如下图所示 凹模上工艺孔的设计原则3.4 定位零件的选用冲模的定位零件是用来保证条料的正确送进及在模具中的正确位置。条料在模具送料平面中必须有两个方向的限位: 1)是在与条料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限位,保证条料沿正确的方向送进,称为送进导向; 2)是在送料方向上的限位,控制条料一次送进的距离(步距)称为送料定距。对于块料或工序件的定位,基本也是在两个方向上的限位,只是定位零件的结构形式与条料的有所不同而已。本模具采用导料板(导尺)和导正销做为定位机构 一)导正销、导尺导正销 使用导正销的目的是消除送进导向和送料定距或定位板等粗定位的误差。冲裁中,导正销先进入已冲孔中,导正条料位置,保证孔与外形相对位置公差的要求。导正销主要用于级进模,导正销通常与挡料销配合使用,也可以与侧刃配合使用。为了使导正销工作可靠,避免折断,导正销的直径一般应大于2mm。孔径小于2mm的孔不宜用导正销导正,但可另冲直径大于2mm的工艺孔进行导正。导正销的头部由圆锥形的导入部分和圆柱形的导正部分组成。导正部分的直径和高度尺寸及公差很重要。导正销的基本尺寸可按下式计算注: 1导正销与落料凸模的配合为H7/r6,其连接应保证在修磨凸模时的装拆方便,导正销导正部分的直径d与导正孔之间的配合一般取H7/h6或H7/h7。 2导正销导正部分的高度h与料厚t及导正孔有关,一般取h=()t,料薄时取大值,导正孔大时取大值,也可查有关冲压资料. 导尺 导尺的作用是对条料进行导向,安装在凹模工作部位的两侧,并与模具中心线平行。本模具各工序均为冲裁,冲压过程中材料没有上、下运动,故导尺工作侧面制成直壁形,导尺与条料之间应有微小间隙,其一般取。过小会由于剪板机剪切条件,精度差出现送料困难的情况;而过大将会影响E区和D区成品件的尺寸,将其取为0.15mm。导尺厚度选为5mm。在J区设置侧刃挡块侧刃挡块处导尺已不起作用,故导尺的长度也在侧刃处终止。导尺用45钢制作,其硬度为。导尺用螺钉和销钉固定在凹模板上。 二)、始用挡料装置条料进行第一次冲裁时,假如没有初始档料装置,条料将被J区的侧刃挡块挡住,由于条料的M、N区尚未冲裁,所以E区和D区的“一”字铁冲裁后不能脱离,而使后续的冲裁无法进行。因此,必须利用始用档料销确定条料第一次冲裁的正确位置。条料第一次送料时,用手按下始用档料销,条料被挡在N区的前方。第一次冲裁的是A、B两个废料区和8个的孔。第二次送料时,始用档料销由于弹簧的作用已隐在模具中不起作用了,条料由J区侧刃挡块定位。第二次冲裁时E、C区形成产品工件,H和D区由于工件不完整而形成废料。第三次送料时即进入正常定位方式,直至将条料冲完。 右图为标准结构的始用挡料装置。始用挡料销一般用于以导料板送料导向的级进模和单工序模中。一副模具用几个始用挡料销,取决于冲裁排样方法及工位数。采用始用挡料销,可提高材料利用率.三)、螺钉与销钉螺钉和销钉都是标准件,设计模具时按标准选用即可。螺钉用于固定模具零件,一般选用内六角螺钉;销钉起定位作用,常用圆柱销钉。螺钉、销钉规格应根据冲压力大小、凹模厚度等确定。螺钉规格可参照表3.5 卸料装置弹压卸料装置弹压卸料装置是由卸料板、弹性元件(弹簧或橡胶)、卸料螺钉等零件组成。弹压卸料既起卸料作用又起压料作用,所得冲裁零件质量较好,平直度较高。因此,质量要求较高的冲裁件或薄板冲裁宜用弹压卸料装置。弹压卸料板与凸模的单边间隙可根据冲裁板料厚度按下表选用。在级进模中,特别小的冲孔凸模与卸料板的单边间隙可将表列数值适当加大。当卸料板起导向作用时,卸料板与凸模按H7/h6配合制造,但其间隙应比凸、凹模间隙小。此时。凸模与固定板以H7/h6或H8/h7配合。此外,在模具开启状态,卸料板应高出模具工作零件刃口,以便顺利卸料。弹压卸料板与凸模间隙值第4章 模架及组成零件4.1 模架的选择标准模座一般分为上、下模座,其形状基本相似。上、下模座的作用是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冲模的所有零件,分别与压力机滑块和工作台连接,传递压力。因此,必须十分重视上、下模座的强度和刚度。模座因强度不足会产生破坏;如果刚度不足,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导致模具的工作零件和导向零件迅速磨损,这是常见的却又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的现象。在选用和设计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尽量选用标准模架,而标准模架的型式和规格就决定了上、下模座的型式和规格。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2)所选用或设计的模座必须与所选压力机的工作台和滑块的有关尺寸相适应,并进行必要的校核。比如,下模座的最小轮廓尺寸,应比压力机工作台上漏料孔的尺寸每边至少要大(3)模座材料一般选用HT200、HT250,也可选用Q235、Q255结构钢,对于大型精密模具的模座选用铸钢ZG35、ZG45。(4)模座的上、下表面的平行度应达到要求,平行度公差一般为4级。(5)上、下模座的导套、导柱安装孔中心距必须一致,精度一般要求在0.02mm以下;模座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线应与模座的上、下平面垂直,安装滑动式导柱和导套时,垂直度公差一般为4级。(6)模座的上、下表面粗糙度为,在保证平行度的前提下,可允许降低为。4.2 导向装置的选择采用导柱导套光滑的圆柱导向型式导向零件是用来保证上模相对于下模的正确运动。对生产批量较大、零件公差要求较高、寿命要求较长的模具,一般都采用导向装置。模具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导柱和导套。导柱、导套与模座的装配方式及要求按标准规定。但要注意,在选定导向装置及零件标准之后,根据所设计模具的实际闭合高度导柱和导套一般采用过盈配合H7/r6分别压入下模座和上模座的安装孔中。导柱、导套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其配合尺寸必须小于冲裁间隙。导柱、导套一般选用20钢制造。为了增加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应进行表面渗碳处理,渗碳后的淬火硬度为。上下模的导向在凸凹模与凹模开始作用前或压料板接触到制件前就应该充分合上,以确保导向在冲压工作开始时即以发挥正常的作用,导柱的长度应保证冲模在最低位置时导柱的上端面与上模座顶面的距离不小于1015mm;而下模座顶面与导柱底面的距离不小于5mm。4.3 连接与固定零件模具的连接与固定零件有模柄、固定板、垫板、螺钉、销钉等。这些零件大多有标准,设计时可按标准选用1模柄2固定板将凸模或凹模按一定相对位置压入固定后,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上模座或下模座上。模具中最常见的是凸模固定板,固定板分为圆形固定板和矩型固定板两种,主要用于固定小型的凸模和凹模。凸模固定板的厚度一般取凹模厚度的0.60.8倍,其平面尺寸可与凹模、卸料板外形尺寸相同,但还应考虑紧固螺钉及销钉的位置。固定板的凸模安装孔与凸模采用过渡配合H7/m6、H7/n6,压装后将凸模端面与固定板一起磨平。固定板材料一般采用Q235或45钢3、自动送料装置 级进模中使用自动送料装置的目的,是将原材料(钢带或线材)按所需要的步距,将材料正确地送入模具工作位置,在各个不同的冲压工位完成预先设定的冲压工序。级进模中常用的自动送料装置有:钩式送料装置、辊式送料装置、夹持式送料装置等。目前辊式送料装置和夹持式送料装置已经形成了一种标准化的冲压自动化周边设备。钩式送料装置是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低制造成本的自动送料装置。各种钩式送料装置的共同特点是靠拉料钩拉动工艺搭边,实现自动送料。这种送料装置只能使用在有搭边且搭边具有一定的强度的冲压生产中,在拉料钩没有钩住搭边时,需靠手工送进。在级进冲压中,钩式送料通常与侧刃、导正销配合使用才能保证准确的送料步距。该类装置送进误差约在0.15mm,送进速度一般小于15米/分。选择如下列表:序 号名 称规 格材 料数 量1模架HT20012模柄Q23513导柱20钢24导套20钢25上垫板mmT8A16凸模固定板mm45钢17弹性橡胶垫mm橡胶18卸料板mm45钢19初始挡料销45钢110导尺mm45钢211压力机J23-10112内六角圆柱螺钉M8513开槽沉头螺钉M6714卸料螺钉M122总 结经过一个学期的不懈努力,本次毕业设计终于得以结束。本次设计是一副级进模,通过分析零件图和进行工艺分析,提出冲孔、弯曲、落料工步组成的级进模方案。本级进模采用弹性卸料装置进行卸料,采用下出料的方式排出工件和废料。导柱布置为对角导柱布置,模具结构较简单,工作平稳可靠。虽然此次设计的模具结构简单,但涵盖了冲压、弯曲、整形等多方面的知识,此外,为了获得更多有关资料,还要学会应用文献检索等。这是对我的一个多方面的综合考核。为我以后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设计过程当中也遇到过大量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也受益良多。导致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1.经验不足 第一次系统的设计模具,对一些经验性的东西不了解,对某些经验性东西不会运用,尤其在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时,经常标注不全,这些都是由于经验不足造成的。由于没有在生产现场实习过,很多设计出来的零件都是不合理的零件,甚至是加工不出来的零件。2.资料、信息不足 在设计当中,需要大量的资料与信息,而我们刚好在这块做的不够好,有客观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学校图书馆由于要搬迁,导致我们所能借到的资料相当少;在网上能够查阅到大量的资料,但由于自己文献检索这块没有学扎实,也没有找到很多的资料。3专业知识不扎实 在设计当中有些原理性的东西不是很确定,模棱两可,甚至一些常用的零件简化画法都是很模糊,如螺栓连接以及螺纹的标注等。这次毕业设计也让我明白了自身的不足,也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无论是专业知识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56参考文献1. 魏春雷,安家菊,宛强等.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硅钢片.2. 曹立文,王冬,丁海娟等.实用冲压模具设计手册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3. 李成凯,徐善状,胡建新等.模具制造工艺M. 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4. 韩森和,王立华,欧阳德祥.模具钳工训练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陈隆得,赵福令.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6. 东北大学工程图学教学与研究中心编.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组编.模具CAD/CAM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8. 郑大中,房金妹,谭平宇等.模具结构图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9. 胡纪华,王建华,梁珣等.AutoCAD2006中文版标准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0. Yoshida K, Classification and Systematization of Sheet Metal Press Forming Process Sci. Pap.IPCR.Vol42,No. 1514,1959,14215927致 谢首先感谢本人的导师老师,他帮我仔细审阅了本文的全部内容并对我的设计内容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老师渊博的知识,诚恳的为人,使我受益匪浅,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特别是遇到困难时,他给了我鼓励和帮助,在这里我向他表示真诚的感谢!最后感谢各位专家的批评指导。在论文完成之际,我首先先关心和指导我的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1 - 文本复制检测报告单(全文标明引文) ADBD2017R_2015121808284120170505103810416126506037 检测时间:2017-05-05 10:38:10检测文献:石旭龙201333320sxl1102873848侧刃定距级进模具设计说明书 作者:检测范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互联网资源(包含贴吧等论坛资源)英文数据库(涵盖期刊、博硕、会议的英文数据以及德国Springer、英国Taylor&Francis 期刊数据库等)港澳台学术文献库优先出版文献库互联网文档资源图书资源CNKI大成编客-原创作品库个人比对库时间范围:1900-01-01至2017-05-05检测结果总文字复制比:88.4% 跨语言检测结果:0%去除引用文献复制比:88.4% 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88.4%单篇最大文字复制比:22.4%(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经典课程第二章 - 豆丁网) 重复字数: 18520 总字数: 20954单篇最大重复字数: 4701 总段落数: 6 前部重合字数:3579疑似段落最大重合字数:5311 疑似段落数:6 后部重合字数:14941疑似段落最小重合字数:958指 标:疑似剽窃观点 疑似剽窃文字表述 疑似自我剽窃 疑似整体剽窃 过度引用 表格: 9 脚注与尾注:0 64.7%(958) 中英文摘要等(总1481字) 98.3%(5157) 第1章绪论(总5248字) 83.1%(5311) 第2章冲压件的工艺分析(总6392字) 87%(3229) 第3章工作零件结构设计及固定(总3711字) 86.3%(1580) 第4章模架及组成零件(总1830字) 99.7%(2285) 第5章压力机的校核(总2292字) (注释: 无问题部分 文字复制比部分 引用部分) 疑似剽窃观点 (2) 第2章冲压件的工艺分析-1.从排样图可以看出,冲裁线在y方向基本是对称的,因而认为y方向的压力中心在模具的水平中心线上。 第5章压力机的校核-1.总之只有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后,进行认真细致的设计,才能设计出好的模具。“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2 -1. 中英文摘要等总字数:1481相似文献列表 文字复制比:64.7%(958) 疑似剽窃观点:(0)1程功 541002010105 机电10-1丁静弹力支座多工位级进模设计30.9%(458) 程功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6-04是否引证:否2连接片级进模26.1%(386) 庞立岩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5-05-30是否引证:否3连接片冲压级进模设计23.8%(353) 庞立岩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5-06-10是否引证:否4连接支架冷冲模设计23.1%(342) 胡伟杰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5-15是否引证:否5基于UG PDW的SW接触片级进模设计20.3%(301) 杨坤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25是否引证:否639-200948030207-谢志远-梅花片冲孔落料级进模-寇莉莉19.9%(295) 200948030207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3-06-13是否引证:否7弹簧支架级进模设计及其制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 豆丁网19.7%(292)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5是否引证:否8弹簧支架的级进模设计 - 豆丁网10.3%(153)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2是否引证:否9垫圈冲孔落料复合模具设计9.7%(143) 冯建邦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4-21是否引证:否10垫片的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pdf 全文-职业教育-文档在线6.3%(94) -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max.book118.c)- 2016是否引证:否11轴碗毕业设计 - 豆丁网6.3%(94)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6是否引证:否12金属仿形瓦成形模具设计6.1%(90) 陈令达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5-05-05是否引证:否13/3.2%(47) 奉运喜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3-06-06是否引证:否14定位板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说明书 62.6%(38)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6-05是否引证:否15定位板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说明书 62.6%(38)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6-05是否引证:否16定位板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说明书 52.6%(38)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6-05是否引证:否17定位板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说明书 62.6%(38)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6-05是否引证:否18张亮_10020232_连接片的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2.0%(30) 张亮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3-06-09是否引证:否19模具112刘中伟201112662.0%(30) 刘中伟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5-04-07是否引证:否 原文内容 毕业设计 题目侧刃定距级进模具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系部 专业“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3 - 班级 指导教师 摘要 工件属于典型的冲裁件,本文在分析其工艺性的基础上,根据生产要求,确定采用级进模结构。本设计主要是落料凸、凹模及冲孔凸、凹模的设计,需要计算凸、凹模的间隙、工作零件的尺寸和公差。此外,还需要确定模具工艺零件和结构零件以及模具的总体尺寸,然后根据上面的设计绘出模具的总装图。阐述了级进模的结构设计工程及其工作过程,通过系统的工艺分析,采用冲孔、落料等工序进行加工。通过计算工艺力以确定模具压力中心,并选择压力机的型号。落料凹模通过凹模固定板与下模座连接来固定。模具采用下出料方式和弹性卸料卸料装置。本模具结构较简单,性能可靠,工作平稳,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关键词:侧刃定距级进模, 冲孔落料 Abstract Support is typical of blank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its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ionrequirements, determine the progressive die structure. This design is convex, concave blanking die and punch the molddesign, you need to calculate the mold gap, working part dimensions and tolerances. In addition, you also need to determinemold parts and structures as well as the overall size, and based on the above design sketch of the mold Assembly diagram.Describes the structure of progressive die design project and working proces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ystems, weremanufactured by processes such as punching, blanking.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pressure centerof mould, presses, and select models. Adopted blanking die die fixation plate with clamp connection to fixed. Mold bydischarging and elastic discharging unloading device. This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simple, reliable performance, stableoperation, improve productivity, reduce labor intensity and cost of production. Keywords: progressive die for side blade fixed pitch, punching blanking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第1章绪论 6 1.1 课题背景 6 1.2冷冲压加工的概述 6 1.3冲压模具发展现状和前景 7 1.3.1冲压模具发展现状 8 1.3.2 冲压模具的前景 10 1.4 发展方向 10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1 第2章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13 2.1 工件形状分析 14 2.3工件的精度和断面粗糙度 15 2.3 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15 2.4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17 2.5 工艺参数的计算 20 2.5.1 冲裁力的计算 20 2.5.2压力中心的确定 21 2.5.3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及结构设计 24 第3章工作零件结构设计及固定 26 3.1 凸模 26 3.2 凸模长度的计算及强度校核 28 3.3 整体式凹模的设计及强度校核 28 3.4 定位零件的选用 31 3.5 卸料装置 34 第4章模架及组成零件 35 4.1 模架的选择标准 35 4.2 导向装置的选择 35 4.3 连接与固定零件 36 第5章压力机的校核 38“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4 - 5.1 公称压力 38 5.2 滑块行程 38 5.3 行程次数 38 总结 39 参考文献 41 致谢 42 指 标 疑似剽窃文字表述-1.教师摘要工件属于典型的冲裁件,本文在分析其工艺性的基础上,根据生产要求,确定采用级进模结构。本设计主要是落料凸、凹模及冲孔凸、凹模的设计,需要计算凸、凹模的间隙、工作零件的尺寸和公差。此外,还需要确定模具工艺零件和结构零件以及模具的总体尺寸,然后根据上面的设计绘出模具的总装图。阐述了级进模的结构设计工程及其工作过程,通过系统的工艺分析,采用冲孔、落料等工序进行加工。通过计算工艺力以确定模具压力中心,并选择压力机的型号。落料凹模通过凹模固定板与下模座连接来固定。模具采用下出料方式和弹性卸料卸料装置。本模具结构较简单,性能可靠,工作平稳,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关键词:侧刃定距级进模, 冲孔落料2.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its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determine theprogressive die structure. This design is3.part dimensions and tolerances. In addition, you also need to determine mold parts and structures4.the structure of progressive die design project and working process, through5.Through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pressure center of mould, presses, and6.discharging and elastic discharging unloading device. This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simple, reliable performance, stableoperation, improve productivity, reduce labor intensity and cost of production.Keywords: progressive die2. 第1章绪论总字数:5248相似文献列表 文字复制比:98.3%(5157) 疑似剽窃观点:(0)1连接片级进模48.9%(2565) 庞立岩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5-05-30是否引证:否2垫圈冲孔落料复合模具设计48.6%(2553) 冯建邦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4-21是否引证:否3弹簧夹线板冲压模设计 模具论文 - 豆丁网48.3%(2536)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6是否引证:否4模具论文 - 豆丁网48.3%(2534)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2是否引证:否5设计说明书30.4%(1597) 张靖尧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5-04是否引证:否6U型弯曲件30.4%(1597) 芮奋飞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5-04是否引证:否7拉手卡子零件冲压模具设计 - 豆丁网26.3%(1378)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3是否引证:否8拉手卡子零件冲压模具设计-百度文库25.9%(1360) -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 2012是否引证:否923.3%(1221)“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5 -冲压模设计 - 豆丁网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2是否引证:否10汽车左座椅摇臂冲压模设计说明书 - 豆丁网22.9%(1201)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6是否引证:否11单通管件橡胶冲压成型20.9%(1096) 吴春舟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4-08是否引证:否12传动盖冲压工艺制定及冲孔模具设计 - 豆丁网16.2%(850)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3是否引证:否13膜片弹簧冲孔落料复合膜毕业设计说明书 - 豆丁网16.2%(848)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2是否引证:否14毕业设计论文-转子倒装式冲孔落复合模工艺分析及其模具设计(全套图纸) - 豆丁网16.2%(848)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5是否引证:否15阀门叶片轴架落料及成型模具设计 - 豆丁网15.8%(831)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6是否引证:否16卡箍连接件成形工艺分析与模具设_陈美良_200901222415.6%(820) 陈美良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3-06-07是否引证:否17顾凡-20-变压器铁心级进模设计15.5%(814) 顾凡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5-01-08是否引证:否18汽车发动机隔板冲压模具设计15.5%(814) 陈香云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09是否引证:否19卡板冲孔落料复合模15.5%(814) 杨婷婷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3-05-08是否引证:否20工具柜挂钩级进模设计15.5%(813) 葛志成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07是否引证:否21隔板冲压模具设计15.2%(798) 陈香云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4-30是否引证:否22我国冲压模具企业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机电数据研究报告频道15.2%(798) - 网络(http:/report.86mdo.)-是否引证:否23角垫片冲孔、落料复合模设计13.8%(726) 马鹏飞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3-05-14是否引证:否24机械设计专业 毕业论文任务书-百度文库12.8%(672) -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 2012是否引证:否25垫片冲裁模设计12.8%(671) 徐佳佳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25是否引证:否26压圈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终极版).doc 全文 文档投稿网12.3%(643) -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max.book118.c)- 2015是否引证:否27组合模具设计中自动工艺分析与模架元件选择11.9%(624) 郝晟(导师:靖颖怡) - 天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009-01-01是否引证:否28浅析冷冲压工艺与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9.6%(504) 唐运周; - 科技创新导报- 2008-10-11是否引证:否29模具毕业论文范本-百度文库9.2%(481) -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 2012是否引证:否30基于UG的冷冲模造型设计研究2.7%(142) 林东玲(导师:刘永贤) - 东北大学硕士论文- 2008-03-01是否引证:否3143081120_胡存威_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_变速杆加强板翻边模三维实体造型及装配2.4%(124) 胡存威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2-06-07是否引证:否 原文内容“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6 - 第1章绪论 1.1 课题背景 我国把模具行业纳入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另一方面,冲压工艺广泛应用于民用、航空航天、汽车和工艺品等领域,在产品组件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但由于我国模具工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加工制造手段落后,尤其是技术应用人才缺乏,技术水平落后,制约了该产业的迅猛发展,已使之成为制约其他相关行业发展的“瓶颈”。 模具技术是上世纪下半叶制造业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由于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并且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目前,采用具有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功能的CAD支撑软件,在模具设计中应用并行工程原理,实现模具管理、工艺分析与设计及模具结构设计的一体化是一种较有代表性也很有应用前景的模具CAD系统开发方法。 1.2冷冲压加工的概述 随着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在工业发达国家,对发展冷冲压生产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人们日常生活中用的金属制品,冲压件所占的比例更大,随处都可看到冷冲压制品。在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表、玩具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冷冲压是塑性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在室温下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的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在机械制件中属于一种高效率的加工方式。 对于冷冲压加工来说,冷冲模是冲压加工中重要的工艺装备。冷冲模技术的先进程度,几乎决定了冲压工艺的先进程度。 冷冲模具的结构组成有时可能很复杂而且加工难度很大,模具往往很昂贵,但利用模具生产的操作却很简单、容易,单件制件生产周期很短,所以制件的成本可以很低。 冷冲压加工的特点: (1)冷冲压加工生产效率极高,没有其他任何一种机械加工方法能与之相比。例如,汽车覆盖件这样大型冲压件的生产效率,可达每分钟数件;高速冲压小型制件,每分钟可达上千件。这是人们对冲压工艺最青睐的一点,所以冷冲压工艺往往是考虑加工方法的首选。 (2)用冷冲加工方法能冲出其它加工方法难以加工或无法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例如,从仪器表小型零件到汽车覆盖件、纵梁等大型零件,均有冲压加工完成。 (3)冷冲压件质量稳定,尺寸精度高。由于冲压加工是靠模具成型,模具制造精度高、使用寿命长,故冲压件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尺寸精度一般可达到IT10IT14级,最高可达到IT6级,有的制件不需要再机械加工,便可满足装配和使用要求。 (4)冷冲压制件的材料利用率较高,一般在70%85%。因此冲压加工能实现少废料,甚至无废料生产。在某些情况下,边角也可充分利用。 (5)冷冲压生产的操作简单,便于组织生产,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生产。对操作者的技术素质要求不高,新工人经短期培训便能上岗操作。 (6)冷冲压的缺点是模具制造周期长、成本较高故不适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另外,冷冲压生产多采用机械压力机,由于滑块往复运动快,手工操作时,劳动强度较大,易发生事故,故必须特别重视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以及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 (7)冲压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性好和表面粗糙度小等特点。 (8)冷冲模设计需要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模具的设计者和制造者无论是在理论、经验、创造力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冷冲模设计理论和方法中,到目前为止,大都用经典理论加修正系数的方法(如弯曲力的计算、拉深件的应力分析及起皱分析)。而且对于冷冲模工作零件的尺寸设计(除工作尺寸外),某些冷冲压工艺如形状复杂的拉深、成形,其工艺计算往往采用经验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形状简单的制件还是适用。但是,对形状复杂的制件无能为力,然而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CAD/CAM/CAE技术在冷冲模设计事例和方法中逐渐得到应用。以往的某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因此,冷冲模设计理论和方法正从传统方法向分析方法过渡。对于冷冲压工艺来说,这无疑是如虎添翼,可大大促进冷冲模技术的发展。 1.3冲压模具发展现状和前景 1.3.1冲压模具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 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而模具制造是整个链条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模具制造技术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生存空间。 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DYNAFORM、Optris和“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7 -MAGMASOFT等CAE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 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在过去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比较低;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等,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模具依赖进口。 近年来,.由于模具技术的迅速发展, 模具设计与制造已成为一个行业越来越来引起人们的重视.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他在各种生产行业,特别是冲压和塑料成形加工中,应用极为广泛.我国模具工业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的产值约为50.现代模具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具标准化的程度,优质模具材料的研究,先进的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专用的机床设备及高水平的生产技术管理等等,但其中模具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利用模具生产零件的方法已成为工业上进行成批或大批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它对于保证制品质量,缩短试制周期,进而争先进入市场,以及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德国把模具成为”金属加工中的帝王”,把模具工业视为”关键工业”,美国把模具成为”美国工业的基石”,把模具工业视为”不可估量其力量的工业”,日本把模具说成”促进社会富裕繁荣的动力”把模具工业视为”整个工业发展的秘密” 由于模具工业的重要性,模具成型工艺在各个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模具行业的产值已经大大超过机床刀具工业的产值.这一情况充分说明在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在各个工业发达国家对世界市场进行激烈的争夺中,越多越多地采用模具来进行生产,模具工业明显地成为技术经济和国力发展的关键.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不少工业产品质量上不去,新产品开发不出来,老产品更新速度慢,能源消耗指标高,材料消耗量大,这些都与我国模具生产技术落后,没有一个强大的先进的模具工业密切相关. 因此,要使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获得高速发展,加速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就必须尽快将模具工业搞上去,使模具生产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从而充分发挥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的作用. 冲压生产靠模具和压力机完成加工过程,与其他机械加工方法相比,其在技术和经济方面有如下特点: 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普通压力机每分钟可以生产十几个零件,高速压力机每分钟可生产几百甚至上千件零件.所以它是一种高效率的加工方法. 冲压件的尺寸精度由模具来保证,所以质量稳定,互换性好. 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小到仪表零件,大到汽车覆盖件,还可获得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制造的壁薄、质量轻、刚性好、表面质量高、形状复杂的零件. 冲压加工一般不需要加热毛坯,也不像切削加工那样,需大量切削金属,所以它不但节能,而且节约金属,故冲压件的成本较低. 由于冲压工艺具有上述突出的特点,因此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例如,航空航天、机械、电子通信、交通、兵器 、日用电器及轻工等产业都有冲压加工,不但在工业生产中广泛才用冲压工艺,而且可以说每个人每天都直接与冲压产品发生联系. 冲压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尤其是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相当多的工业部门越来越多地才用冲压加工方法加工零件部件,如汽车 、农机、仪表 、仪器 、电子、航空 、航天 、军工 、家电及轻工等行业.在这些工业部门中,冲压件所占比例相当大,少则60以上,多则90以上.不少过去用锻造铸造和切削加工方法制造的零件,现在大多也被质量轻刚度好的冲压件所代替.因此可以说,如果生产中不广泛才用冲压工艺,许多工业部门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降低生产成本 、快速进行产品更新换代是难以实现的。 1.3.2 冲压模具的前景 模具技术的发展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下列几方面发展趋势预计会在行业中得到较快应用和推广: 1. 超大型、超精密、长寿命、高效模具将得到发展。 2. 多种材质、多种颜色、多层多腔、多种成型方法一体化的模具将得到发展。 3. 为各种快速经济模具,特别是与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的RP/RT技术将得到快速发展。 4. 模具设计、加工及各种管理将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CAD/CAE/CAM/CAPP及PDM/PLM/ERP等将向智慧化、集成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更高速、更高精度、更加智慧化的各种模具加工设备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推广应用。 5. 更高性能及满足特殊用途的模具新材料将会不断发展,随之将产生一些特殊的和更为先进的加工方法。 6. 各种模具型腔表面处理技术,如涂覆、修补、研磨和抛光等新工艺也会不断得到发展。 7. 逆向工程、并行工程、复合加工乃至虚拟技术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8.热流道技术将会迅速发展,气辅和其它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也将会有所发展。 9.模具标准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10.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产品被日益重视的今天,“绿色模具”的概念已逐渐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1.4 发展方向 本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该课题的背景和优势,就模具的发展已经纳入高技术的行业,成为我国工业中重要的一部分,最具有潜力的工业之一。并促进我国的软件(如CAD、ProE和UG)的快速研发。随后介绍了冲压模具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模具的需求量也随着增长,国内沿海地区已经把模具行业列为重要产业,建立了大型的模具城。在过去十年“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8 -中,模具发展有着瞩目的发展,但是距离国外,仍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未来的模具发展就向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以求早日跟上国际的脚步。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如下: 第1章为绪论,论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总结了冲压模具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2章为本次设计的任务书,介绍了设计的零件图和设计的具体得要求,包括零件的名称、材料和生产批量等等,有技术要求和设计要求。 第3章为设计的第一步,首先分析零件的工艺性,包括尺寸和精度的分析,还有材料性质的重点分析,然后按照以上的分析初步确定设计的大体方案,从简单模、复合模和级进模中选择,最终选用级进模设计。最后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模具的一些工作零件和辅助零件的设计,以至于确定模具的总体方案。 第4章为设计中的重点部分,是承接上一章工艺分析的,所以我们将进行工艺计算,有排样的设计和计算、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冲裁力图形设计和具体的计算,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压力机的确定和数据的校核。 第5章为设计的中心部分,有凸、凹模的间隙和凸、凹模设计的原则,还有凸、凹模的人口尺寸计算,包括基本尺寸的计算和公差的确定。 第6章为模具工作零件的具体设计,包括凹模的设计和尺寸的计算,还有凸模的长度和硬度校核,还有卸料板、电机转子铁芯、导料板及标准件的设计、选用和计算,并有非标准件的零件图形和最终的装配草图和装配图。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模具质量及附加值的高低,取决于模具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随着产品市场的国际化,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竞争的激烈和残酷越来受关注,产品制造的批量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就越来越显得十分重要了。 目前,在全世界,模具快速发展,已成为大国的重要工业发展对象,各个行业都需要模具的辅助制造,所以模具对工业的发展有个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未来,模具的发展也许有将成为国家第一产业的可能。 指 标 疑似剽窃文字表述-1.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我国把模具行业纳入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另一方面,冲压工艺广泛应用于民用、航空航天、汽车和工艺品等领域,在产品组件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但由于我国模具工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加工制造手段落后,尤其是技术应用人才缺乏,技术水平落后,制约了该产业的迅猛发展,已使之成为制约其他相关行业发展的“瓶颈”。 模具技术是上世纪下半叶制造业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由于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并且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目前,采用具有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功能的CAD支撑软件,在模具设计中应用并行工程原理,实现模具管理、工艺分析与设计及模具结构设计的一体化是一种较有代表性也很有应用前景的模具CAD系统开发方法。1.2冷冲压2.随着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在工业发达国家,对发展冷冲压生产给予了高度的重视。3.冲压制品。在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表、玩具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4.冲压是塑性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在室温下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的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在机械制件中属于一种高效率的加工方式。对于冷冲压加工来说,冷冲模是冲压加工中重要的工艺装备。冷冲模技术的先进程度,几乎决定了冲压工艺的先进程度。冷冲模具的结构组成有时可能很复杂而且加工难度很大,模具往往很昂贵,但利用模具生产的操作却很简单、容易,单件制件生产周期很短,5.例如,汽车覆盖件这样大型冲压件的生产效率,可达每分钟数件;高速冲压小型制件,每分钟可达上千件。这是人们对冲压工艺最青睐的一点,所以冷冲压工艺往往是考虑加工方法的首选。6.由于冲压加工是靠模具成型,模具制造精度高、使用寿命长,故冲压件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尺寸精度一般可达到IT10IT14级,最高可达到IT6级,有的制件不需要再机械加工,便可满足装配和使用要求。7.另外,冷冲压生产多采用机械压力机,由于滑块往复运动快,手工操作时,劳动强度较大,易发生事故,故必须特别重视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以及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7)冲压“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9 -8.冲模设计需要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模具的设计者和制造者无论是在理论、经验、创造力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9.这些方法对于形状简单的制件还是适用。但是,对形状复杂的制件无能为力,然而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CAD/CAM/CAE技术在冷冲模设计事例和方法中逐渐得到应用。以往的某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因此,冷冲模设计理论和方法正从传统方法向分析方法过渡。对于冷冲压工艺来说,这无疑是如虎添翼,可大大促进冷冲模技术的发展。1.3冲压模具发展现状和前景1.3.1冲压模具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 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而模具制造是整个链条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模具制造技术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生存空间。 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DYNAFORM、Optris和MAGMASOFT等CAE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在过去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比较低;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等,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模具依赖进口。近年来,.由于模具技术的迅速发展, 模具设计与制造已成为一个行业越来越来引起人们的重视.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他在各种生产行业,特别是冲压和塑料成形加工中,应用极为广泛.我国模具工业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的产值约为50.现代模具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具标准化的程度,优质模具材料的研究,先进的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专用的机床设备及高水平的生产技术管理等等,但其中模具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利用模具生产零件的方法已成为工业上进行成批或大批生产的主要技术手段,它对于保证制品质量,缩短试制周期,进而争先进入市场,以及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德国把模具成为”金属加工中的帝王”,把模具工业视为”关键工业”,美国把模具成为”美国工业的基石”,把模具工业视为”不可估量其力量的工业”,日本把模具说成”促进社会富裕繁荣的动力”把模具工业视为”整个工业发展的秘密”由于模具工业的重要性,模具成型工艺在各个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模具行业的产值已经大大超过机床刀具工业的产值.这一情况充分说明在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在各个工业发达国家对世界市场进行激烈的争夺中,越多越多地采用模具来进行生产,模具工业明显地成为技术经济和国力发展的关键.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不少工业产品质量上不去,新产品开发不出来,老产品更新速度慢,能源消耗指标高,材料消耗量大,这些都与我国模具生产技术落后,没有一个强大的先进的模具工业密切相关.因此,要使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获得高速发展,加速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就必须尽快将模具工业搞上去,使模具生产形成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从而充分发挥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的作用.冲压生产靠模具和压力机完成加工过程,与其他机械加工方法相比,其在技术和经济方面有如下特点: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普通压力机每分钟可以生产十几个零件,高速压力机每分钟可生产几百甚至上千件零件.所以它是一种高效率的加工方法.冲压件的尺寸精度由模具来保证,所以质量稳定,互换性好.10.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小到仪表零件,大到汽车覆盖件,还可获得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制造的壁薄、质量轻、刚性好、表面质量高、形状复杂的零件.冲压加工一般不需要加热毛坯,也不像切削加工那样,需大量切削金属,所以它不但节能,而且节约金属,故冲压件的成本较低.由于冲压工艺具有上述突出的特点,因此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例如,航空航天、机械、电子通信、交通、兵器 、日用电器及轻工等产业都有冲压加工,不但在工业生产中广泛才用冲压工艺,而且可以说每个人每天都直接与冲压产品发生联系.冲压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尤其是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相当多的工业部门越来越多地才用冲压加工方法加工零件部件,如汽车 、农机、仪表 、仪器 、电子、航空 、航天 、军工 、家电及轻工等行业.在这些工业部门中,冲压件所占比例相当大,少则60以上,多则90以上.不少过去用锻造铸造和切削加工方法制造的零件,现在大多也被质量轻刚度好的冲压件所代替.因此可以说,如果生产中不广泛才用冲压工艺,许多工业部门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降低生产成本 、快速进行产品更新换代是难以实现的。1.3.2 冲压模具的前景“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10 -模具技术的发展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下列几方面发展趋势预计会在行业中得到较快应用和推广:1. 超大型、超精密、长寿命、高效模具将得到发展。 2. 多种材质、多种颜色、多层多腔、多种成型方法一体化的模具将得到发展。3. 为各种快速经济模具,特别是与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的RP/RT技术将得到快速发展。4. 模具设计、加工及各种管理将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CAD/CAE/CAM/CAPP及PDM/PLM/ERP等将向智慧化、集成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更高速、更高精度、更加智慧化的各种模具加工设备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推广应用。 5. 更高性能及满足特殊用途的模具新材料将会不断发展,随之将产生一些特殊的和更为先进的加工方法。6. 各种模具型腔表面处理技术,如涂覆、修补、研磨和抛光等新工艺也会不断得到发展。7. 逆向工程、并行工程、复合加工乃至虚拟技术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8.热流道技术将会迅速发展,气辅和其它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也将会有所发展。 9.模具标准化程度将不断提高。10.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产品被日益重视的今天,“绿色模具”的概念已逐渐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11.发展方向本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该课题的背景和优势,就模具的发展已经纳入高技术的行业,成为我国工业中重要的一部分,最具有潜力的工业之一。12.随后介绍了冲压模具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模具的需求量也随着增长,国内沿海地区已经把模具行业列为重要产业,建立了大型的模具城。在过去十年中,模具发展有着瞩目的发展,但是距离国外,仍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未来的模具发展就向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以求早日跟上国际的脚步。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如下:第1章为绪论,论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总结了冲压模具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2章为本次设计的任务书,介绍了设计的零件图和设计的具体得要求,包括零件的名称、材料和生产批量等等,有技术要求和设计要求。第3章为设计的第一步,首先分析零件的工艺性,包括尺寸和精度的分析,还有材料性质的重点分析,然后按照以上的分析初步确定设计的大体方案,从简单模、复合模和级进模中选择,最终选用级进模设计。最后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模具的一些工作零件和辅助零件的设计,以至于确定模具的总体方案。第4章为设计中的重点部分,是承接上一章工艺分析的,所以我们将进行工艺计算,有排样的设计和计算、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冲裁力图形设计和具体的计算,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压力机的确定和数据的校核。第5章为设计的中心部分,有凸、凹模的间隙和凸、凹模设计的原则,还有凸、凹模的人口尺寸计算,包括基本尺寸的计算和公差的确定。第6章为模具工作零件的具体设计,包括凹模的设计和尺寸的计算,还有凸模的长度和硬度校核,还有卸料板、电机转子铁芯、导料板及标准件的设计、选用和计算,并有非标准件的零件图形和最终的装配草图和装配图。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模具质量及附加值的高低,取决于模具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随着产品市场的国际化,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竞争的激烈和残酷越来受关注,产品制造的批量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就越来越显得十分重要了。目前,在全世界,模具快速发展,已成为大国的重要工业发展对象,各个行业都需要模具的辅助制造,所以模具对工业的发展有个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未来,模具的发展也许有将成为国家第一产业的可能。3. 第2章冲压件的工艺分析总字数:6392相似文献列表 文字复制比:83.1%(5311) 疑似剽窃观点:(0)1杨海林论文43.3%(2770) 杨海林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6-24是否引证:否2顾凡-20-变压器铁心级进模设计41.1%(2627) 顾凡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5-01-08是否引证:否3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经典课程第二章 - 豆丁网33.2%(2124)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5是否引证:否4电脑桌滑轨30.3%(1934)“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11 - 何旭峰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4-30是否引证:否5MY03级电路连接板级进模具设计29.5%(1885) 陈伟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5-05-17是否引证:否6滑轨设计28.0%(1789) 何旭峰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5-03是否引证:否7接线卡板26.4%(1686) 韩志成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4-28是否引证:否8接线卡板模具冲压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26.4%(1686) 韩志成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4-30是否引证:否9模具11c5班12号纪召威-定子片复合模设计 (梁士红)26.3%(1678)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4-21是否引证:否10接线片级进模25.7%(1642) 张健冬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4-27是否引证:否11变薄拉深筒模具设计25.7%(1642) 张超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5-04是否引证:否12变压器冲压模具课程设计.doc 全文 文档投稿网25.2%(1612) -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max.book118.c)- 2016是否引证:否134-200948030104-王乃芳-链板级进模-寇莉莉24.7%(1576) 200948030104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3-06-13是否引证:否14冲裁模具设计 - 豆丁网21.5%(1373)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2是否引证:否1504-200948030104-王乃芳-链板级进模-寇莉莉20.4%(1304) 200948030104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3-06-14是否引证:否162014111819.1%(1222)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5-12是否引证:否17完整:冷冲压条形垫设计 - 豆丁网17.6%(1127)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5是否引证:否18标色辅助修改16.7%(1069)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6-04是否引证:否19毕业设计论文-韩海峰16.7%(1069)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6-06是否引证:否20无16.4%(1049) 张云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08是否引证:否21冲孔落料模具结构设计说明书16.3%(1044)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05是否引证:否22连接片级进模16.0%(1024) 庞立岩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5-05-30是否引证:否23止动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 豆丁网14.0%(894)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6是否引证:否242.6冲裁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_July_Daniel13.6%(870) - 网络()- 2015是否引证:否25冲孔落料复合模具结构设计及运动仿真设计9.9%(632) 谭元富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19是否引证:否26汪涛-101002061127-摇臂件级进模设计及其制造工艺9.6%(611) 汪涛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5-29是否引证:否27变压器铁芯级进模设计6.9%(443) 高秀兰 - 模具工业- 2002-07-25是否引证:否28环形底圆筒修边成型复合模设计3.7%(236)“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12 - 谭骞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5-05是否引证:否29限位板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1.7%(109) 尚任辉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5-06-02是否引证:否 原文内容 第2章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工件名称:某工件 生产批量:大批大量 材料:硅钢片,厚度0.35mm 此工件是标准的小容量变压器的心片,生产批量大,材料是硅钢片,厚度0.35mm。使用时由“山”字片和“一”字片组合为一层,在变压器线圈上插装时,相邻的一层倒叠装,直到所需的铁心厚度。因而,“一”字铁和“山”字铁使用数量相等。鉴于生产批量大,应重点考虑节省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的问题。 表1.1黑色金属的力学性能 材料名称材料牌号材料状态极限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弹性模量E/MPa 抗剪抗拉 合金钢硅钢片已退火的 216-304 275-383 32 177 08255-353 324-441 32 196 186000 10F216-333 275-412 30 186 10255-333 294-432 29 206 194000 15F245-363 314-451 28 15265-373 333-471 26 225 198000 20F275-383 333-471 26 225 196000 2O275-392 353-500 25 245 206000 25314-432 329-539 24 275 198000 30353-471 441-588 22 294 197000 35392-511 490-637 20 314 197000 40412-530 511-657 18 333 209000 45432-549 539-686 16 353 200000 50432-569 539-716 14 373 216000 表1.2部分标准公差值(GB/T1800.31998) 公差等级 IT6 IT7 IT8 IT9 IT10 IT11 IT12 IT13 IT14 IT15 基本尺寸 /m/mm 36 8 12 18 30 48 75 0.12 0.18 0.30 0.48 610 9 15 22 36 58 90 0.15 0.22 0.36 0.58 1018 11 18 27 43 70 110 0.18 0.27 0.43 0.70 1830 13 21 33 52 84 130 0.21 0.33 0.52 0.84 3050 16 25 39 62 100 160 0.25 0.39 0.62 1.00 5080 19 30 46 74 120 190 0.30 0.46 0.74 1.20 80120 22 35 54 87 140 220 0.35 0.54 0.87 1.40 抗拉强度:=275383Mpa 抗剪强度:=216304Mpa 伸长率: =32% 2.1 工件形状分析 1)形状简单、对称、有利于材料的合理利用 2)内行转角处要尽量避免尖角,应以圆弧过渡以便于模具加工,减少热处理开 裂,减少冲裁时尖角处的崩刃和过快磨损。圆角半径R取。 3)冲裁件的凸、凹长度不宜过长,宽度不宜过小;经计算满足条件。 4)孔边距6mm1.5t 5)冲孔时因受凸模强度的限制,孔的尺寸不应太小,用无导向凸模和有导向凸模所能冲制的最小尺寸1.5t,经验算孔满足要求。 2.3工件的精度和断面粗糙度 1)冲裁件的经济公差等级不高于IT11级,一般要求落料件公差等级最好低于IT10级,冲孔件最好低于IT9级。零件上所有未注工差的尺寸,属自由尺寸可按照IT11级确定工件的工差, 零件外形:“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13 - 内部形状: 孔心距 2)冲裁件的断面粗糙度与材料塑性、材料厚度、冲裁模间隙、刃口锐钝以及冲模结构等有关。当冲裁厚度为2mm以下的金属板料时,其断面粗糙度一般可达。 2.3 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确定方案就是确定冲压件的工艺路线,主要包括冲压工序数,工序的组合和顺序等。确定合理的冲裁工艺方案,应进行全面的工艺分析与研究,比较其综合的经济技术效果。这样一个最佳的合理冲压工艺方案。 表2-1 各类模具结构及特点比较 模具种类比较项目单工序模(无导向)(有导向) 级进模复合模 零件公差等级低一般可达IT13IT10级可达IT10IT8级 零件特点尺寸不受限制厚度不受限制中小型尺寸厚度较厚小零件厚度0.26mm可加工复杂零件,如宽度极小的异形件形状与尺寸受模具结构与强度限制,尺寸可以较大,厚度可达3mm 零件平面度低一般中小型件不平直,高质量制件需较平由于压料冲件的同时得到了较平,制件平直度好且具有良好的剪切断面 生产效率低较低工序间自动送料,可以自动排除制件,生产效率高冲件被顶到模具工作表面上,必须手动或机械排除,生产效率较低 安全性不安全,需采取安全措施比较安全不安全,需采取安全措施 模具制造工作量和成本低比无导向的稍高冲裁简单的零件时,比复合模低冲裁较复杂零件时,比级进模低 适用场合料厚精度要求低的小批量冲件的生产大批量小型冲压件的生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较高,平直度要求高的中小型制件的大批量生产 该零件包括冲孔、落料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分析: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率较低,难以满足该零件的年产量要求。 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较高,生产率高。但材料利用率不高、冲压后成品件留在模具上,在清理模具上的物料时会影响冲压速度,操作安全不能保证。 方案三:也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率较复合模高,操作方便,材料能合理利用,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模具制造、安装稍复杂。 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三为佳。 冲裁板材采用条料,条料宽度为81.5mm,误差取。分为两个工 位,第一工位冲出8个的孔和用侧刃切出A、B两区的废料切口,第二工位冲裁C区的“山”字铁。这个冲裁动作同时有三个作用,其一是完成C区的“山”字铁冲裁,并从凹模中漏出;其二为完成E区“一”字铁的落料,并从凹模侧面滑出;其三是完成H区“山”字铁左半部的冲裁成形。为完成D区的落料,设置侧刃凸模完成D区的落料,在第二工位冲裁出两个“山”字铁和两个“一”字铁的工作,其中H区的“山”字铁被留在凹模上,为此上模设置吹料管,在滑块回程时将E、H、D区的工件吹出凹模板,以免影响后续的冲裁动作。 载体形式边料载体边料载体是利用材料搭边或余料冲出导正孔而形成的载体, 此种载体送料刚性较好,省料,简单。使用该载体时,在弯曲或成形部位,往往先切出展开形状,再进行成形,后工位落料以整体落料为主。 可采用多件排列,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2.4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排样是指冲件在条料、带料或板料上布置的方法。冲件的合理布置(即材料的经济利用),与冲件的外形有很大关系。排样方式可以分为三种: 一:有废料排样沿冲件外形冲裁,在冲件周边都留有搭边。冲件尺寸完全由冲模来保证,因此冲件精度高,模具寿命高,但材料利用率低。 二:少废料排样因受剪切条料和定位误差的影响,冲件质量差,模具寿命较方案一低,但材料利用率稍高,冲模结构简单。 三:无废料排样冲件的质量和模具寿命更低一些,但材料利用率最高。 通过上述三种方式的分析比较,综合考虑模具寿命和冲件质量,该冲件的排样方式选择方式一为佳。考虑模具结构和制造成本有废料排样的具体形式选择直排最佳。 搭边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搭边过大,浪费材料。搭边过小,冲裁时容易翘曲或被拉断,不仅会增大冲件毛刺,有时还有拉入凸、凹模间隙中损坏模具刃口,降低模具寿命。 搭边值通常由表4-1所列搭边值和侧搭边值确定。“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14 - 根据零件形状,查表4-1,并考虑到工件的切边,工件之间搭边值a=2.0mm, 工件与侧边之间搭边值取a1=2mm, 条料是有板料裁剪下料而得,为保证送料顺利,规定其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值 B0=(Dmaxa12b1)0 公式(4-1) 式中 Dmax条料宽度方向冲裁件的最大尺寸; a-冲裁件之间的搭边值; a1-工件与侧边之间搭边值取。 板料剪裁下的偏差;(其值查表5)可得=0.4mm。 B0=10022 =1040-0.40mm 故条料宽度为104mm。 表4-1 搭边值和侧边值的数值 材料厚度t(mm) 圆件及类似圆形制件矩形或类似矩形制件长度50 矩形或类似矩形制件长度50 工件间a1 侧边a工件间a1 侧边a 工件间a1 侧边 a 0.25 1.8 2.0 2.2 2.5 2.8 3.0 0.250.5 1.2 1.5 1.8 2.0 2.2 2.5 0.50.8 1.0 1.2 1.5 1.8 1.8 2.0 0.81.2 0.8 1.0 1.2 1.5 1.5 1.8 1.21.6 1.0 1.2 1.5 1.8 1.8 2.0 1.62.0 1.2 1.5 1.8 2.5 2.0 2.2 表4-2 普通剪床用带料宽度偏差(mm) 条料厚度t(mm) 条料宽度b(mm) 50 50100 100200 200 0.4 0.5 0.6 0.7 2 0.5 0.6 0.7 0.8 23 0.7 0.8 0.9 1.0 350.9 1.0 1.1 1.2 表4-3 侧刃冲切得料边定距宽度b1(mm) 条料厚度t(mm) 条料宽度b(mm) 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 1.5 1.5 2.0 1.52.5 2.0 3.0 1.52.5 2.5 4.0 冲裁件的实际面积与所用板料面积的百分比叫材料利用率,它是衡量合理利用材料的经济性指标。 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可用下式表示 若考虑到料头、料尾和边余料的材料消耗,则一张板料(或带料、条料)上总的 具体计算如下: 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 查硅钢板材标准,宜选1000mm2000mm的钢板,每张钢板可裁剪即12张,每张条料有个步距,则: 即每张板材的利用率为79%。 2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方法 冲裁所产生的废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废料,是由冲件的形状特点产生的;另一类是由于冲件之间和冲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的搭边,以及料头、料尾和边余料而产生的废料,称为工艺废料。 要提高材料利用率,主要应从减少工艺废料着手。减少工艺废料的有力措施是:设计合理的排样方案,选择合适的板料规格和合理的裁板法(减少料头、料尾和边余料),或利用废料作小零件等。 2.5 工艺参数的计算 2.5.1 冲裁力的计算 冲裁力是冲裁过程中凸模对板料施加的压力,它是随凸模进人材料的深度(凸模行程)而变化的。通常说的冲裁力是指冲裁力的最大值,它是选用压力机和设计模具的重要依据之一。 用普通平刃口模具冲裁时,其冲裁力F一般按下式计算: 式中 F-冲裁力; L-冲裁周边长度; t-材料厚度;-材料抗剪强度; K-系数。 系数K是考虑到实际生产中,模具间隙值的波动和不均匀、刃口的磨损、板料力学性能和厚度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而给出的修“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15 -正系数。一般取K1.3。 按照上式计算。铁心材料是电工硅钢片,取,材料厚度t=0.35mm,L值由全部冲裁线组成:1)排样图中8个孔的周长;2)A、B区冲裁线;3)C区的冲裁线是“山”字形的外边周长总和,但应减去三小段不参加冲裁的长度;4)D区的切断线。 则冲裁力为: 2)卸料力的计算 根据公式及上表系数代入得 则压力机的压力应大于53.4+2.56=56kN。 2.5.2压力中心的确定 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为了保证压力机和模具的正常工作,应使模具的压力中心与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相重合。否则,冲压时滑块就会承受偏心载荷,导致滑块导轨和模具导向部分不正常的磨损,还会使合理间隙得不到保证,从而影响制件质量和降低模具寿命甚至损坏模具。在实际生产中,可能会出现由于冲件的形状特殊或排样特殊,从模具结构设计与制造考虑不宜使压力中心与模柄中心线相重合的情况,这时应注意使压力中心的偏离不致超出所选用压力机允许的范围。 1简单几何图形压力中心的位置 (1)对称冲件的压力中心,位于冲件轮廓图形的几何中心上。 (2)冲裁直线段时,其压力中心位于直线段的中心。 (3)冲裁圆弧线段时,其压力中心的位置, 2、确定多凸模模具的压力中心 确定多凸模模具的压力中心,是将各凸模的压力中心确定后,再计算模具的压力中心。计算其压力中心的步骤如下: (1)按比例画出每一个凸模刃口轮廓的位置。 (2)在任意位置画出坐标轴线x,y。坐标轴位置选择适当可使计算简化。在选择坐标轴位置时,应尽量把坐标原点取在某一刃口轮廓的压力中心,或使坐标轴线尽量多的通过凸模刃口轮廓的压力中心,坐标原点最好是几个凸模刃口轮廓压力中心的对称中心。 从排样图可以看出,冲裁线在y方向基本是对称的,因而认为y方向的压力中心在模具的水平中心线上。故只需计算x方向的压力中心。为使计算简化,将坐标原点设在C区的中心线上,这样可以减少C区和E区的冲裁力的计算。具体如下图所示: 根据力学定理,合力对某轴之力矩等于各分力对同轴力矩之代数和,则可得压力中心坐标计算公式: 因为冲裁力与周边长度成正比,所以式中个冲裁力可分别用冲裁周边长度 即: 负号表示压力中心位于坐标原点的左侧。 2.5.3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及结构设计 冲裁过程中,凸、凹模要与冲裁零件或废料发生摩擦,凸模轮廓越磨越小,凹模轮廓越磨越大,结果使间隙越用越大。因此,确定凸、凹模刃口尺寸应区分落料和冲孔工序,并遵循如下原则: 1设计落料模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即冲裁间隙通过减小凸模刃口尺寸来取得。设计冲孔模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冲裁间隙通过增大凹模刃口尺寸来取得。 2根据冲模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规律,设计落料模时,凹模基本尺寸应取接近或等于工件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冲孔模时,凸模基本尺寸则取接近或等于工件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这样,凸、凹在磨损到一定程度时,仍能冲出合格的零件。 模具磨损预留量与工件制造精度有关。用x、表示,其中为工件的公差值,x为磨损系数,其值在0.5-1之间,根据工件制造精度进行选取: 工件精度IT10以上 X=1 工件精度IT11IT13 X=0.75 工件精度IT14 X=0.5 3不管落料还是冲孔,冲裁间隙一般选用最小合理间隙值(Zmin)。 该模具的凸凹模按配作法制作落料部分以落料凹模为基准计算 ,落料凸模按间隙值配制;冲孔部分以冲孔凸模为基准计算,冲孔凹模按间隙值配制。既以落料凹模、冲孔凸模为基准,凸凹模按间隙值配制。 基本尺寸及分类冲裁间隙磨损系数计算公差制造公差计算结果 落料凹模具制造精度为:IT11级,故x=0.75相应凸模尺寸按凹模尺寸配作,保证双面间隙在0.0210.027之间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冲孔凸模同上相应凹模尺寸按凸模尺寸配作,保证双面间隙在0.0210.027之间 孔边距同上“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16 - 孔心距同上 指 标 疑似剽窃观点-1.从排样图可以看出,冲裁线在y方向基本是对称的,因而认为y方向的压力中心在模具的水平中心线上。 疑似剽窃文字表述-1.生产批量:大批大量材料:硅钢片,厚度0.35mm此工件是标准的小容量变压器的心片,生产批量大,材料是硅钢片,厚度0.35mm。使用时由“山”字片和“一”字片组合为一层,在变压器线圈上插装时,相邻的一层倒叠装,直到所需的铁心厚度。因而,“一”字铁和“山”字铁使用数量相等。鉴于生产批量大,应重点考虑节省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的问题。2.圆角半径R取。3)冲裁件的凸、凹长度不宜过长,宽度不宜过小;经计算满足条件。4)孔边距6mm1.5t5)冲孔时因受凸模强度的限制,孔的尺寸不应太小,用无导向凸模和有导向凸模所能冲制的最小尺寸1.5t,经验算孔满足要求。2.3工件的精度和断面粗糙度1)冲裁件的经济公差等级不高于IT11级,一般要求落料件公差等级最好低于IT10级,冲孔件最好低于IT9级。零件上所有未注工差的尺寸,属自由尺寸可按照IT11级确定工件的工差,零件外形:内部形状: 孔心距2)冲裁件的断面粗糙度与材料塑性、材料厚度、冲裁模间隙、刃口锐钝以及冲模结构等有关。当冲裁厚度为2mm以下的金属板料时,其断面粗糙度一般可达。2.3 确定冲压工艺方案确定方案就是确定冲压件的工艺路线,主要包括冲压工序数,工序的组合和顺序等。确定合理的冲裁工艺方案,应进行全面的工艺分析与研究,比较其综合的经济技术效果。这样一个最佳的合理冲压工艺方案。3.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分析: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率较低,难以满足该零件的年产量要求。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较高,生产率高。但材料利用率不高、冲压后成品件留在模具上,在清理模具上的物料时会影响冲压速度,操作安全不能保证。方案三:也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率较复合模高,操作方便,材料能合理利用,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模具制造、安装稍复杂。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三为佳。冲裁4.条料,条料宽度为81.5mm,误差取。分为两个工位,第一工位冲出8个的孔和用侧刃切出A、B两区的废料切口,第二工位冲裁C区的“山”字铁。这个冲裁动作同时有三个作用,其一是完成C区的“山”字铁冲裁,并从凹模中漏出;其二为完成E区“一”字铁的落料,并从凹模侧面滑出;其三是完成H区“山”字铁左半部的冲裁成形。为完成D区的落料,设置侧刃凸模完成D区的落料,在第二工位冲裁出两个“山”字铁和两个“一”字铁的工作,其中H区的“山”字铁被留在凹模上,为此上模设置吹料管,在滑块回程时将E、H、D区的工件吹出凹模板,以免影响后续的冲裁动作。载体形式边料载体边料载体是利用材料搭边或余料冲出导正孔而形成的载体, 此种载体送料刚性较好,省料,简单。使用该载体时,在弯曲或成形部位,往往先切出展开形状,再进行成形,后工位落料以整体落料为主。 可采用多件排列,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2.4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排样是指冲件在条料、带料或板料上布置的方法。“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17 -5.样方式可以分为三种:一:有废料排样沿冲件外形冲裁,在冲件周边都留有搭边。冲件尺寸完全由冲模来保证,因此冲件精度高,模具寿命高,但材料利用率低。二:少废料排样因受剪切条料和定位误差的影响,冲件质量差,模具寿命较方案一低,但材料利用率稍高,冲模结构简单。三:无废料排样冲件的质量和模具寿命更低一些,但材料利用率最高。通过上述三种方式的分析比较,综合考虑模具寿命和冲件质量,该冲件的排样方式选择方式一为佳。考虑模具结构和制造成本有废料排样的具体形式选择直排最佳。搭边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搭边过大,浪费材料。搭边过小,冲裁时容易翘曲或被拉断,不仅会增大冲件毛刺,有时还有拉入凸、凹模间隙中损坏模具刃口,降低模具寿命。搭边值通常由表4-1所列搭边值和侧搭边值确定。6.2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方法冲裁所产生的废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废料,是由冲件的形状特点产生的;另一类是由于冲件之间和冲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的搭边,以及料头、料尾和边余料而产生的废料,称为工艺废料。要提高材料利用率,主要应从减少工艺废料着手。7.通常说的冲裁力是指冲裁力的最大值,它是选用压力机和设计模具的重要依据之一。用普通平刃口模具冲裁时,其冲裁力F一般按下式计算:式中 F-冲裁力; L-冲裁周边长度; t-材料厚度;-材料抗剪强度;K-系数。系数K是考虑到实际生产中,模具间隙值的波动和不均匀、刃口的磨损、板料力学性能和厚度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而给出的修正系数。一般取K1.3。 按照上式计算。铁心材料是电工硅钢片,取,材料厚度t=0.35mm,L值由全部冲裁线组成:1)排样图中8个孔的周长;2)A、B区冲裁线;3)C区的冲裁线是“山”字形的外边周长总和,但应减去三小段不参加冲裁的长度;4)8.压力机的压力应大于53.4+2.56=56kN。2.5.2压力中心的确定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为了保证压力机和模具的正常工作,应使模具的压力中心与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相重合。否则,冲压时滑块就会承受偏心载荷,导致滑块导轨和模具导向部分不正常的磨损,还会使合理间隙得不到保证,从而影响制件质量和降低模具寿命甚至损坏模具。在实际生产中,可能会出现由于冲件的形状特殊或排样特殊,从模具结构设计与制造考虑不宜使压力中心与模柄中心线相重合的情况,这时应注意使压力中心的偏离不致超出所选用压力机允许的范围。1简单几何图形压力中心的位置(1)对称冲件的压力中心,位于冲件轮廓图形的几何中心上。 (2)冲裁直线段时,其压力中心位于直线段的中心。 (3)冲裁圆弧线段时,其压力中心的位置,2、确定多凸模模具的压力中心 确定多凸模模具的压力中心,是将各凸模的压力中心确定后,再计算模具的压力中心。计算其压力中心的步骤如下: (1)按比例画出每一个凸模刃口轮廓的位置。 (2)在任意位置画出坐标轴线x,y。坐标轴位置选择适当可使计算简化。在选择坐标轴位置时,应尽量把坐标原点取在某一刃口轮廓的压力中心,或使坐标轴线尽量多的通过凸模刃口轮廓的压力中心,坐标原点最好是几个凸模刃口轮廓压力中心的对称中心。9.故只需计算x方向的压力中心。为使计算简化,将坐标原点设在C区的中心线上,这样可以减少C区和E区的冲裁力的计算。具体如下图所示:根据力学定理,合力对某轴之力矩等于各分力对同轴力矩之代数和,则可得压力中心坐标计算公式:因为冲裁力与周边长度成正比,所以式中个冲裁力可分别用冲裁周边长度即:负号表示压力中心位于坐标原点的左侧。2.5.3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及结构设计冲裁过程中,凸、凹模要与冲裁零件或废料发生摩擦,凸模轮廓越磨越小,凹模轮廓越磨越大,结果使间隙越用越大。因此,确定凸、凹模刃口尺寸应区分落料和冲孔工序,并遵循如下原则:1设计落料模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即冲裁间隙通过减小凸模刃口尺寸来取得。设计冲孔模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冲裁间隙通过增大凹模刃口尺寸来取得。“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18 -2根据冲模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规律,设计落料模时,凹模基本尺寸应取接近或等于工件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冲孔模时,凸模基本尺寸则取接近或等于工件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这样,凸、凹在磨损到一定程度时,仍能冲出合格的零件。模具磨损预留量与工件制造精度有关。10.该模具的凸凹模按配作法制作落料部分以落料凹模为基准计算 ,落料凸模按间隙值配制;冲孔部分以冲孔凸模为基准计算,冲孔凹模按间隙值配制。既以落料凹模、冲孔凸模为基准,凸凹模按间隙值配制。基本尺寸及分类冲裁间隙磨损系数计算公差制造公差计算结果落料凹模具制造精度为:IT11级,故x=0.75相应凸模尺寸按凹模尺寸配作,保证双面间隙在0.0210.027之间同上同上同上同上冲孔凸模同上相应凹模尺寸按凸模尺寸配作,保证双面间隙在0.0210.027之间孔边距同上孔心距同上4. 第3章工作零件结构设计及固定总字数:3711相似文献列表 文字复制比:87%(3229) 疑似剽窃观点:(0)1变压器铁芯级进模设计49.5%(1836) 赵明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4-13是否引证:否2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经典课程第二章 - 豆丁网41.5%(1540)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5是否引证:否32.9冲裁模零部件设计_July_Daniel39.1%(1450) - 网络()- 2015是否引证:否4冲裁模具设计 - 豆丁网30.5%(1130)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2是否引证:否5冲模设计制作案例案例精解-项目二 - 豆丁网27.8%(1032)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6是否引证:否6冲压模具毕业论文第六章:主要零部件选择_如月之恒27.3%(1014) - 网络()- 2015是否引证:否7变压器冲压模具课程设计.doc 全文 文档投稿网26.8%(996) -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max.book118.c)- 2016是否引证:否8变压器铁芯级进模设计25.4%(941) 高秀兰 - 模具工业- 2002-07-25是否引证:否9变压器铁芯冲压级进模设计18.6%(689) 李梦茹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06是否引证:否10王健 10033042416.2%(602)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5-20是否引证:否11冲孔落料模具结构设计说明书15.4%(571)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05是否引证:否12无15.1%(561) 张云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08是否引证:否13说明书13.0%(483) 罗桥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5-22是否引证:否14汽车座椅侧板成形模设计13.0%(483) 罗桥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5-22是否引证:否15卡锁片冲压模具设计及加工工艺分析12.7%(471) 谭志高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3-06-05是否引证:否16实例四:落料拉深复合模实例 0 引言 盒形件是典型冷冲压零件,大批量,需要采用落料拉深复合模12.4%(461)“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19 -生. -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ww.worlduc.c)- 2016是否引证:否17实例四:落料拉深复合模实例 0 引言 盒形件是典型冷冲压零件,大批量,需要采用落料拉深复合模生.12.4%(461) -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ww.worlduc.c)- 2016是否引证:否18实例四:落料拉深复合模实例 0 引言 盒形件是典型冷冲压零件,大批量,需要采用落料拉深复合模生.12.4%(461) -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ww.worlduc.c)- 2016是否引证:否19汽车底支架连接板冲孔成形模设计11.7%(434) 王德勤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30是否引证:否20矩形拉伸件10.3%(381) - 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 2017是否引证:否214-200948030104-王乃芳-链板级进模-寇莉莉9.2%(341) 200948030104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3-06-13是否引证:否22完整:冷冲压条形垫设计 - 豆丁网9.0%(333)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5是否引证:否23基于Solid Works的冲裁模设计系统开发8.3%(309) 殷铖(导师:吉晓民) -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005-10-01是否引证:否24毕业设计论文-韩海峰7.9%(294)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6-06是否引证:否25标色辅助修改7.9%(293)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6-04是否引证:否26汽车底支架连接板冲孔落料弯曲工艺计算及模具设计7.2%(267) 王德勤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30是否引证:否27候志前2012010911变压器铁心冲压成型工艺仿真及其模具设计2.9%(106)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6-08是否引证:否 原文内容 第3章工作零件结构设计及固定 3.1 凸模 1、 A、B两区的侧刃凸模凸模断面为的矩形凸模制成长方体,其体积大小适中且卸料力小,宜采用螺钉吊装固定在垫板上,固定选用内六角M10螺钉。凸模用线切割机床加工制造。尺寸与相交处为直角,但为延长凸模寿命,在线切割时应制成圆角 2、 冲孔凸模冲孔模直径为,固定方法采用台阶式固定。由于凸模要穿过凸模固定板、橡胶及卸料板,长度较大,易折断,因此上部直径取值较大,定为进入卸料板的凸模直径为,用卸料板进行保护。 3、落料凸模 C区的“山”字铁落料凸模采用直壁形结构,固定方式采用3个M8螺钉吊装在垫板上。“山”字铁左、右两侧的直线刃口,是两次相接而成的。这种两次冲裁一个直边的情况称为平接,在级进模中本应避免使用平接,因为容易产生毛刺和相接痕迹。为此采取两条措施,第一是增加定位精度,在凸模上安装到正销,第二是凸模上的尺寸适当加大一点,在取冲裁间隙时,采用加大凹模的方法形成间隙。C区一A区的相接方法属于搭接,所以凸模在C区中间的尺寸比取1mm。 C区凸模底面在对应两个孔安装到正销。 冲裁时,各凸模同时落下进入冲裁状态,此时大凸模的冲裁会造成材料微小的移动,若此时小凸模也处于冲裁状态,会造成小凸模的折断,C区是大凸模,使其长度大于其它凸模,也就是在C区大凸模完成冲裁之后,其它小凸模再进入冲裁工作状态,可起到保护小凸模的作用。 4、D区的凸模 D区的切断属于单面切断,H区在冲裁时已由卸料板压紧,而此时D区处于悬臂状态,切断凸模冲裁时有两种不利的趋势,其一是悬臂的工件有侧倾的趋势,其二是凸模单边受力被挤而使冲裁间隙有扩大的趋势。为阻止其转动和侧倾,在下模部位设计出支撑台阶,如下图所示,凸模穿过卸料板,与卸料板配合选为,则卸料板对凸模起到后支撑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以上两种不利因素。 5、凸模的结构形式及其固定方法 由于冲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同,冲模的加工以及装配工艺等实际条件亦不同,所以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凸模结构形式很多。其截面形状有圆形和非圆形;刃口形状有平刃和斜刃等;结构有整体式、镶拼式、阶梯式、直通式和带护套式等。凸模的固定方法有台肩固定、铆接、螺钉和销钉固定,粘结剂浇注法固定等。 冲孔凸模考虑到孔径的大小和冲裁力的影响制造成台阶式的凸模保证其强度及刚性,装配修磨方便,最大直径的作用是形“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20 -成台肩,以便固定,保证工作时凸模不被拉出。与凸模固定板配合部分按过渡配合(H7/m6或H7/n6)制造。 其它凸模的固定考虑到加工的难易程度,均加工成直通式的并用M10螺钉吊装在垫板上。 3.2 凸模长度的计算及强度校核 (1)本模具采用弹性卸料方式卸料,凸模长度包括:凸模固定板、橡胶弹性体、导尺及增加长度(一般) 其它凸模是螺钉固定在凸模固定板上,所以长度为 (2)凸模的强度校核 在一般情况下,凸模的强度和刚度是足够的,无须进行强度校核。但对特别细长的凸模或凸模的截面尺寸很小而冲裁的板料厚度较厚时,则必须进行承压能力和抗纵弯曲能力的校核。其目的是检查其凸模的危险断面尺寸和自由长度是否满足要求,以防止凸模纵向失稳和折断。这里只对冲孔凸模进行效核。 冲孔凸模是圆形凸模则按:的强度效核计算公式计算,经简化整理后得, 式中、剪切强度-圆形凸模的直径(mm)、t-板料厚度(mm)、-凸模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经带入计算得该冲孔凸模能承受冲裁时的载荷要求 3.3 整体式凹模的设计及强度校核 冲裁时凹模承受冲裁力和侧向挤压力的作用。由于凹模结构形式个固定方法不同,受力情况又比较复杂,目前还不能理论方法确定凹模轮廓尺寸。在生产中,通常根据冲裁的板料厚度和冲件的轮廓尺寸,或凹模孔口刃壁间距离,按经验公式来确定 凹模多采用镶拼式结构,近年来由于线切割机床的普及,采用整体凹模结构,具有制造简单、制作周期短的特点,并且由于凸模固定板、卸料板、凹模可以用同一程序定位、切割,因而可以保证相对位置的精度,便于装配。另一个原因,本模具是纯冲裁模,凹模是一个平面,磨损后便于刃磨。考虑以上因素,将凹模设计为整体凹模,选用作为模具材料,这种材料淬透性好,利于刃磨。凹模各区均有废料漏出,漏料孔处的刃口厚度为4mm。 强度校核: 凹模内部的两个矩形区,冲裁是处于悬臂状态,因而凹模应有足够的厚度,否则由于受弯截面过小,会使此处凹模折断,故此处应进行强度计算,由材料力学可知,将其简化为悬臂梁,其载荷是作用在头部宽度为12mm的冲裁力;是作用在长边冲裁力的总和,其作用点位于中部。(式中剪切强度极限,板料厚度t为0.35mm) 根部的弯矩为: 矩形截面的抗弯截面模量由材料力学可知:其中模板厚度尺寸H是所求数值。由材料力学可知弯曲强度条件是极限(Mpa)。材料取其,则抗弯截面模量为:, 由计算可知,凹模板厚度不容忽视,厚度应大于16.4mm,再考虑安全系数,凹模板厚度取30mm。 E区的材料冲裁宽度定为5mm,外侧制成斜面,如图在上模上安装气管,接通压缩空气,将E区的成品件从侧面吹出。如下图所示 凹模上工艺孔的设计原则 3.4 定位零件的选用 冲模的定位零件是用来保证条料的正确送进及在模具中的正确位置。 条料在模具送料平面中必须有两个方向的限位: 1)是在与条料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限位,保证条料沿正确的方向送进,称为送进导向; 2)是在送料方向上的限位,控制条料一次送进的距离(步距)称为送料定距。 对于块料或工序件的定位,基本也是在两个方向上的限位,只是定位零件的结构形式与条料的有所不同而已。本模具采用导料板(导尺)和导正销做为定位机构 一)导正销、导尺 导正销使用导正销的目的是消除送进导向和送料定距或定位板等粗定位的误差。冲裁中,导正销先进入已冲孔中,导正条料位置,保证孔与外形相对位置公差的要求。导正销主要用于级进模,导正销通常与挡料销配合使用,也可以与侧刃配合使用。为了使导正销工作可靠,避免折断,导正销的直径一般应大于2mm。孔径小于2mm的孔不宜用导正销导正,但可另冲直径大于2mm的工艺孔进行导正。导正销的头部由圆锥形的导入部分和圆柱形的导正部分组成。导正部分的直径和高度尺寸及公差很重要。导正销的基本尺寸可按下式计算 注: 1导正销与落料凸模的配合为H7/r6,其连接应保证在修磨凸模时的装拆方便,导正销导正部分的直径d与导正孔之间的配合一般取H7/h6或H7/h7。 2导正销导正部分的高度h与料厚t及导正孔有关,一般取h=()t,料薄时取大值,导正孔大时取大值,也可查有关冲压资料. 导尺导尺的作用是对条料进行导向,安装在凹模工作部位的两侧,并与模具中心线平行。本模具各工序均为冲裁,冲压过程中材料没有上、下运动,故导尺工作侧面制成直壁形,导尺与条料之间应有微小间隙,其一般取。过小会由于剪板机剪切条件,精度差出现送料困难的情况;而过大将会影响E区和D区成品件的尺寸,将其取为0.15mm。导尺厚度选为5mm。在J区设置侧刃挡块侧刃挡块处导尺已不起作用,故导尺的长度也在侧刃处终止。导尺用45钢制作,其硬度为。导尺用螺钉和销钉固“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21 -定在凹模板上。 二)、始用挡料装置 条料进行第一次冲裁时,假如没有初始档料装置,条料将被J区的侧刃挡块挡住,由于条料的M、N区尚未冲裁,所以E区和D区的“一”字铁冲裁后不能脱离,而使后续的冲裁无法进行。因此,必须利用始用档料销确定条料第一次冲裁的正确位置。条料第一次送料时,用手按下始用档料销,条料被挡在N区的前方。第一次冲裁的是A、B两个废料区和8个的孔。第二次送料时,始用档料销由于弹簧的作用已隐在模具中不起作用了,条料由J区侧刃挡块定位。第二次冲裁时E、C区形成产品工件,H和D区由于工件不完整而形成废料。第三次送料时即进入正常定位方式,直至将条料冲完。 右图为标准结构的始用挡料装置。始用挡料销一般用于以导料板送料导向的级进模和单工序模中。一副模具用几个始用挡料销,取决于冲裁排样方法及工位数。采用始用挡料销,可提高材料利用率. 三)、螺钉与销钉 螺钉和销钉都是标准件,设计模具时按标准选用即可。螺钉用于固定模具零件,一般选用内六角螺钉;销钉起定位作用,常用圆柱销钉。螺钉、销钉规格应根据冲压力大小、凹模厚度等确定。螺钉规格可参照表 3.5 卸料装置 弹压卸料装置弹压卸料装置是由卸料板、弹性元件(弹簧或橡胶)、卸料螺钉等零件组成。弹压卸料既起卸料作用又起压料作用,所得冲裁零件质量较好,平直度较高。因此,质量要求较高的冲裁件或薄板冲裁宜用弹压卸料装置。弹压卸料板与凸模的单边间隙可根据冲裁板料厚度按下表选用。在级进模中,特别小的冲孔凸模与卸料板的单边间隙可将表列数值适当加大。当卸料板起导向作用时,卸料板与凸模按H7/h6配合制造,但其间隙应比凸、凹模间隙小。此时。凸模与固定板以H7/h6或H8/h7配合。此外,在模具开启状态,卸料板应高出模具工作零件刃口,以便顺利卸料。 弹压卸料板与凸模间隙值 指 标 疑似剽窃文字表述-1.工作零件结构设计及固定3.1 凸模1、 A、B两区的侧刃凸模凸模断面为的矩形凸模制成长方体,其体积大小适中且卸料力小,宜采用螺钉吊装固定在垫板上,固定选用内六角M10螺钉。凸模用线切割机床加工制造。尺寸与相交2.冲孔凸模冲孔模直径为,固定方法采用台阶式固定。由于凸模要穿过凸模固定板、橡胶及卸料板,长度较大,易折断,因此上部直径取值较大,定为进入卸料板的凸模直径为,用卸料板进行保护。3、落料凸模 C区的“山”字铁落料凸模采用直壁形结构,3.在级进模中本应避免使用平接,因为容易产生毛刺和相接痕迹。为此采取两条措施,第一是增加定位精度,在凸模上安装到正销,第二是凸模上的尺寸适当加大一点,在取冲裁间隙时,采用加大凹模的方法形成间隙。C区一A区的相接方法属于搭接,所以凸模在C区中间的尺寸比取1mm。4.安装到正销。冲裁时,各凸模同时落下进入冲裁状态,此时大凸模的冲裁会造成材料微小的移动,若此时小凸模也处于冲裁状态,会造成小凸模的折断,C区是大凸模,使其长度大于其它凸模,也就是在C区大凸模完成冲裁之后,其它小凸模再进入冲裁工作状态,可起到保护小凸模的作用。4、D区的凸模 D区的切断属于单面切断,H区在冲裁时已由卸料板压紧,而此时D区处于悬臂状态,切断凸模冲裁时有两种不利的趋势,其一是悬臂的工件有侧倾的趋势,其二是凸模单边受力被挤而使冲裁间隙有扩大的趋势。为阻止其转动和侧倾,在下模部位设计出支撑台阶,如下图所示,凸模穿过卸料板,与卸料板配合选为,则卸料板对凸模起到后支撑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5.凸模的结构形式及其固定方法由于冲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同,冲模的加工以及装配工艺等实际条件亦不同,所以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凸模结构形式很多。其截面形状有圆形和非圆形;刃口形状有平刃和斜刃等;结构有整体式、镶拼式、阶梯式、直通式和带护套式等。凸模的固定方法有台肩固定、铆接、螺钉和销钉固定,粘结剂浇注法固定等。冲孔凸模考虑到孔径的大小和冲裁力的影响制造成台阶式的凸模保证其强度及刚性,装配修磨方便,最大直径的作用是形成台肩,以便固定,保证工作时凸模不被拉出。6.但对特别细长的凸模或凸模的截面尺寸很小而冲裁的板料厚度较厚时,则必须进行承压能力和抗纵弯曲能力的校核。其目的是检查其凸模的危险断面尺寸和自由长度是否满足要求,以防止凸模纵向失稳和折断。这里只对冲孔凸模进行效核“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22 -。7.计算得该冲孔凸模能承受冲裁时的载荷要求3.3 整体式凹模的设计及强度校核冲裁时凹模承受冲裁力和侧向挤压力的作用。由于凹模结构形式个固定方法不同,受力情况又比较复杂,目前还不能理论方法确定凹模轮廓尺寸。在生产中,通常根据冲裁的板料厚度和冲件的轮廓尺寸,或凹模孔口刃壁间距离,按经验公式来确定凹模多采用镶拼式结构,近年来由于线切割机床的普及,采用整体凹模结构,具有制造简单、制作周期短的特点,并且由于凸模固定板、卸料板、凹模可以用同一程序定位、切割,因而可以保证相对位置的精度,便于装配。另一个原因,本模具是纯冲裁模,凹模是一个平面,磨损后便于刃磨。考虑以上因素,将凹模设计为整体凹模,选用作为模具材料,这种材料淬透性好,利于刃磨。凹模各区均有废料漏出,漏料孔处的刃口厚度为4mm。8.材料取其,则抗弯截面模量为:,由计算可知,凹模板厚度不容忽视,厚度应大于16.4mm,再考虑安全系数,凹模板厚度取30mm。E区的材料冲裁宽度定为5mm,外侧制成斜面,如图在上模上安装气管,接通压缩空气,将E区的成品件从侧面吹出。如下图所示凹模上工艺孔的设计原则3.4 定位零件的选用冲模的定位零件是用来保证条料的正确送进及在模具中的正确位置。9.对于块料或工序件的定位,基本也是在两个方向上的限位,只是定位零件的结构形式与条料的有所不同而已。10.冲裁中,导正销先进入已冲孔中,导正条料位置,保证孔与外形相对位置公差的要求。导正销主要用于级进模,导正销通常与挡料销配合使用,也可以与侧刃配合使用。为了使导正销工作可靠,避免折断,导正销的直径一般应大于2mm。孔径小于2mm的孔不宜用导正销导正,但可另冲直径大于2mm的工艺孔进行导正。导正销的头部由圆锥形的导入部分和圆柱形的导正部分组成。导正部分的直径和高度尺寸及公差很重要。导正销的基本尺寸可按下式计算注:1导正销与落料凸模的配合为H7/r6,其连接应保证在修磨凸模时的装拆方便,导正销导正部分的直径d与导正孔之间的配合一般取H7/h6或H7/h7。 2导正销导正部分的高度h与料厚t及导正孔有关,一般取h=()t,料薄时取大值,导正孔大时取大值,也可查有关冲压资料.导尺导尺的作用是对条料进行导向,安装在凹模工作部位的两侧,并与模具中心线平行。11.导尺用45钢制作,其硬度为。导尺用螺钉和销钉固定在凹模板上。二)、始用挡料装置条料进行第一次冲裁时,假如没有初始档料装置,条料将被J区的侧刃挡块挡住,由于条料的M、N区尚未冲裁,所以E区和D区的“一”字铁冲裁后不能脱离,而使后续的冲裁无法进行。因此,必须利用始用档料销确定条料第一次冲裁的正确位置。条料第一次送料时,用手按下始用档料销,条料被挡在N区的前方。第一次冲裁的是A、B两个废料区和8个的孔。第二次送料时,始用档料销由于弹簧的作用已隐在模具中不起作用了,条料由J区侧刃挡块定位。第二次冲裁时E、C区形成产品工件,H和D区由于工件不完整而形成废料。第三次送料时即进入正常定位方式,直至将条料冲完。 右图为标准结构的始用挡料装置。始用挡料销一般用于以导料板送料导向的级进模和单工序模中。一副模具用几个始用挡料销,取决于冲裁排样方法及工位数。采用始用挡料销,可提高材料利用率.三)、螺钉与销钉螺钉和销钉都是标准件,设计模具时按标准选用即可。螺钉用于固定模具零件,一般选用内六角螺钉;销钉起定位作用,常用圆柱销钉。螺钉、销钉规格应根据冲压力大小、凹模厚度等确定。12.弹压卸料既起卸料作用又起压料作用,所得冲裁零件质量较好,平直度较高。因此,质量要求较高的冲裁件或薄板冲裁宜用弹压卸料装置。弹压卸料板与凸模的单边间隙可根据冲裁板料厚度按下表选用。在级进模中,特别小的冲孔凸模与卸料板的单边间隙可将表列数值适当加大。当卸料板起导向作用时,卸料板与凸模按H7/h6配合制造,但其间隙应比凸、凹模间隙小。此时。凸模与固定板以H7/h6或H8/h7配合。此外,在模具开启状态,卸料板应高出模具工作零件刃口,以便顺利卸料。弹压卸料板与凸模间隙值5. 第4章模架及组成零件总字数:1830相似文献列表 文字复制比:86.3%(1580) 疑似剽窃观点:(0)1顾凡-20-变压器铁心级进模设计68.5%(1254) 顾凡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5-01-08是否引证:否“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23 -2标色辅助修改61.4%(1124)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6-04是否引证:否3毕业设计论文-韩海峰61.4%(1124)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6-06是否引证:否4完整:冷冲压条形垫设计 - 豆丁网60.8%(1112)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5是否引证:否52.9冲裁模零部件设计_July_Daniel58.1%(1064) - 网络()- 2015是否引证:否6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经典课程第二章 - 豆丁网56.7%(1037)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5是否引证:否7压圈47.1%(862) 孙丹扬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4-27是否引证:否8毕业设计说明书 张兴3646.9%(859) 张兴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6-04是否引证:否9毕业设计说明书 张兴3646.9%(859) 张兴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6-04是否引证:否10毕业设计说明书 张兴3646.9%(859) 张兴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6-04是否引证:否11zhang46.9%(859) zhang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6-05是否引证:否12zahng46.9%(859) 11112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6-05是否引证:否13微型电火花电机壳的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46.9%(859) 樊玉诚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4-26是否引证:否14E字母落料冲孔级进模46.9%(859) 王浩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4-27是否引证:否15电机定子感应片46.9%(859) 巩慧祥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4-27是否引证:否16圆形凸缘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46.9%(859) 朱春玲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4-28是否引证:否17接线卡板46.9%(859) 韩志成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4-28是否引证:否18冲压弯曲件冲压模具设计46.9%(859) 彭增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4-28是否引证:否19冲压弯曲件冲压模具设计46.9%(859) 刘升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4-28是否引证:否20靠背固定板46.9%(859) 轩传明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4-28是否引证:否21接线卡板模具冲压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46.9%(859) 韩志成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4-30是否引证:否22468QL产品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46.9%(859) 刘升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4-30是否引证:否23接线卡板模具冲压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46.9%(859) 孙斌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4-30是否引证:否24包角弯曲模具冲压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46.9%(859) 彭增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4-30是否引证:否25支架冷冲模设计46.9%(859) 颜文杰 - 高职高专院校联合比对库- 2016-04-30是否引证:否“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24 -26100606213_李增光_压簧级进自动模毕业设计12.1%(221) 李增光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5-15是否引证:否27气动式带料自动送料装置的结构设计10031940肖萌9.7%(178)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5-27是否引证:否28论文9.5%(174)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4-22是否引证:否29张飞_12020520_台式小型冲压机设计7.2%(132) 张飞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12-24是否引证:否30汽车摇窗电机转子多工位连续模设计研究2.1%(39) 叶丹茜(导师:李艾民) - 中国矿业大学硕士论文- 2014-04-01是否引证:否 原文内容 第4章模架及组成零件 4.1 模架的选择标准 模座一般分为上、下模座,其形状基本相似。上、下模座的作用是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冲模的所有零件,分别与压力机滑块和工作台连接,传递压力。因此,必须十分重视上、下模座的强度和刚度。模座因强度不足会产生破坏;如果刚度不足,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导致模具的工作零件和导向零件迅速磨损,这是常见的却又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的现象。 在选用和设计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尽量选用标准模架,而标准模架的型式和规格就决定了上、下模座的型式和规格。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所选用或设计的模座必须与所选压力机的工作台和滑块的有关尺寸相适应,并进行必要的校核。比如,下模座的最小轮廓尺寸,应比压力机工作台上漏料孔的尺寸每边至少要大 (3)模座材料一般选用HT200、HT250,也可选用Q235、Q255结构钢,对于大型精密模具的模座选用铸钢ZG35、ZG45。 (4)模座的上、下表面的平行度应达到要求,平行度公差一般为4级。 (5)上、下模座的导套、导柱安装孔中心距必须一致,精度一般要求在0.02mm以下;模座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线应与模座的上、下平面垂直,安装滑动式导柱和导套时,垂直度公差一般为4级。 (6)模座的上、下表面粗糙度为,在保证平行度的前提下,可允许降低为。 4.2 导向装置的选择 采用导柱导套光滑的圆柱导向型式 导向零件是用来保证上模相对于下模的正确运动。对生产批量较大、零件公差要求较高、寿命要求较长的模具,一般都采用导向装置。模具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导柱和导套。 导柱、导套与模座的装配方式及要求按标准规定。但要注意,在选定导向装置及零件标准之后,根据所设计模具的实际闭合高度导柱和导套一般采用过盈配合H7/r6分别压入下模座和上模座的安装孔中。导柱、导套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其配合尺寸必须小于冲裁间隙。导柱、导套一般选用20钢制造。为了增加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应进行表面渗碳处理,渗碳后的淬火硬度为。 上下模的导向在凸凹模与凹模开始作用前或压料板接触到制件前就应该充分合上,以确保导向在冲压工作开始时即以发挥正常的作用,导柱的长度应保证冲模在最低位置时导柱的上端面与上模座顶面的距离不小于1015mm;而下模座顶面与导柱底面的距离不小于5mm。 4.3 连接与固定零件 模具的连接与固定零件有模柄、固定板、垫板、螺钉、销钉等。这些零件大多有标准,设计时可按标准选用 1模柄 2固定板 将凸模或凹模按一定相对位置压入固定后,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上模座或下模座上。模具中最常见的是凸模固定板,固定板分为圆形固定板和矩型固定板两种,主要用于固定小型的凸模和凹模。 凸模固定板的厚度一般取凹模厚度的0.60.8倍,其平面尺寸可与凹模、卸料板外形尺寸相同,但还应考虑紧固螺钉及销钉的位置。固定板的凸模安装孔与凸模采用过渡配合H7/m6、H7/n6,压装后将凸模端面与固定板一起磨平。 固定板材料一般采用Q235或45钢 3、自动送料装置 级进模中使用自动送料装置的目的,是将原材料(钢带或线材)按所需要的步距,将材料正确地送入模具工作位置,在各个不同的冲压工位完成预先设定的冲压工序。级进模中常用的自动送料装置有:钩式送料装置、辊式送料装置、夹持式送料装置等。目前辊式送料装置和夹持式送料装置已经形成了一种标准化的冲压自动化周边设备。 钩式送料装置是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低制造成本的自动送料装置。各种钩式送料装置的共同特点是靠拉料钩拉动工艺搭边,实现自动送料。这种送料装置只能使用在有搭边且搭边具有一定的强度的冲压生产中,在拉料钩没有钩住搭边时,需“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25 -靠手工送进。在级进冲压中,钩式送料通常与侧刃、导正销配合使用才能保证准确的送料步距。该类装置送进误差约在0.15mm,送进速度一般小于15米/分。 选择如下列表: 序号名称规格材料数量 1 模架HT200 1 2 模柄Q235 1 3 导柱20钢 2 4 导套20钢 2 5 上垫板 mm T8A 1 6 凸模固定板 mm 45钢 1 7 弹性橡胶垫 mm 橡胶 1 8 卸料板 mm 45钢 1 9 初始挡料销45钢 1 10 导尺 mm 45钢 2 11 压力机 J23-101 12 内六角圆柱螺钉 M85 13 开槽沉头螺钉 M67 14 卸料螺钉 M122 指 标 疑似剽窃文字表述-1.模架及组成零件4.1 模架的选择标准模座一般分为上、下模座,其形状基本相似。上、下模座的作用是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冲模的所有零件,分别与压力机滑块和工作台连接,传递压力。因此,必须十分重视上、下模座的强度和刚度。模座因强度不足会产生破坏;如果刚度不足,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导致模具的工作零件和导向零件迅速磨损,这是常见的却又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的现象。在选用和设计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尽量选用标准模架,而标准模架的型式和规格就决定了上、下模座的型式和规格。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2)所选用或设计的模座必须与所选压力机的工作台和滑块的有关尺寸相适应,并进行必要的校核。比如,下模座的最小轮廓尺寸,应比压力机工作台上漏料孔的尺寸每边至少要大(3)模座材料一般选用HT200、HT250,也可选用Q235、Q255结构钢,对于大型精密模具的模座选用铸钢ZG35、ZG45。(4)模座的上、下表面的平行度应达到要求,平行度公差一般为4级。(5)上、下模座的导套、导柱安装孔中心距必须一致,精度一般要求在0.02mm以下;模座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线应与模座的上、下平面垂直,安装滑动式导柱和导套时,垂直度公差一般为4级。(6)模座的上、下表面粗糙度为,在保证平行度的前提下,可允许降低为。4.2 导向装置的选择采用导柱导套光滑的圆柱导向型式导向零件是用来保证上模相对于下模的正确运动。对生产批量较大、零件公差要求较高、寿命要求较长的模具,一般都采用导向装置。模具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导柱和导套。导柱、导套与模座的装配方式及要求按标准规定。但要注意,在选定导向装置及零件标准之后,根据所设计模具的实际闭合高度导柱和导套一般采用过盈配合H7/r6分别压入下模座和上模座的安装孔中。导柱、导套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其配合尺寸必须小于冲裁间隙。导柱、导套一般选用20钢制造。为了增加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应进行表面渗碳处理,渗碳后的淬火硬度为。上下模的导向在凸凹模与凹模开始作用前或压料板接触到制件前就应该充分合上,以确保导向在冲压工作开始时即以发挥正常的作用,导柱的长度应保证冲模在最低位置时导柱的上端面与上模座顶面的距离不小于1015mm;而下模座顶面与导柱底面的距离不小于5mm。4.3 连接与固定零件模具的连接与固定零件有模柄、固定板、垫板、螺钉、销钉等。这些零件大多有标准,设计时可按标准选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26 -1模柄2固定板将凸模或凹模按一定相对位置压入固定后,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上模座或下模座上。模具中最常见的是凸模固定板,固定板分为圆形固定板和矩型固定板两种,主要用于固定小型的凸模和凹模。凸模固定板的厚度一般取凹模厚度的0.60.8倍,其平面尺寸可与凹模、卸料板外形尺寸相同,但还应考虑紧固螺钉及销钉的位置。固定板的凸模安装孔与凸模采用过渡配合H7/m6、H7/n6,压装后将凸模端面与固定板一起磨平。2.级进模中常用的自动送料装置有:钩式送料装置、辊式送料装置、夹持式送料装置等。目前辊式送料装置和夹持式送料装置已经形成了一种标准化的冲压自动化周边设备。钩式送料装置是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低制造成本的自动送料装置。各种钩式送料装置的共同特点是靠拉料钩拉动工艺搭边,实现自动送料。这种送料装置只能使用在有搭边且搭边具有一定的强度的冲压生产中,在拉料钩没有钩住搭边时,需靠手工送进。在级进冲压中,钩式送料通常与侧刃、导正销配合使用才能保证准确的送料步距。该类装置送进误差约在0.15mm,送进速度一般小于15米/分。6. 第5章压力机的校核总字数:2292相似文献列表 文字复制比:99.7%(2285) 疑似剽窃观点:(0)1朱坤_10020317_前减震器上支架冲压模设计29.6%(679) 朱坤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3-06-09是否引证:否2郝海璇_10020338_接线夹头冲压模的设计26.7%(612) 郝海璇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3-06-09是否引证:否339-200948030207-谢志远-梅花片冲孔落料级进模-寇莉莉26.7%(612) 200948030207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3-06-13是否引证:否4弹簧支架的级进模设计 - 豆丁网26.7%(612)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2是否引证:否5110301111136_毕天才_固定板冲裁模具设计25.3%(581) 毕天才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4-22是否引证:否610103144145677522.9%(525) 仲建亚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3-06-20是否引证:否7电水壶盖冲压模模具设计22.0%(505) 周梦成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08是否引证:否83197710_霍鸣吉_金属灯罩冲压与模具设计22.0%(505) 霍鸣吉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09是否引证:否9机械设计22.0%(505) 姜思益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15是否引证:否10轴承外壳的冲压成形与模具设计22.0%(505) 徐志强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6-02是否引证:否11端盖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及模具设计22.0%(505) 邹宇晖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22是否引证:否12防护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22.0%(505) 徐振东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04是否引证:否1338-200948030206-房亚鹏-异形弹簧片级进模具设计-罗奕兵19.5%(448) 200948030206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3-06-13是否引证:否14双孔圆垫片冲压模具设计19.3%(443) 朱苏恒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27是否引证:否1509406429_肖伟19.1%(438) 肖伟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5-06-09是否引证:否16加工中心移门支架冲压模设计19.0%(435) 张天宇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5-06-16是否引证:否17卡板级进模毕业设计18.8%(432) 张佳文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05是否引证:否“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 27 -18黄聪18.8%(432) 无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5-05-12是否引证:否1911020337-李刚-万能充电器后盖注塑模设计18.2%(416) 李刚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3-12-19是否引证:否2011020328-张举飞-加工中心移门支架冲压模设计说明书17.7%(406) 张举飞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3-12-19是否引证:否21盛林_12020429_中央空调小R叶片冲孔落料弯曲模设计17.7%(406) 盛林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12-26是否引证:否22翼子板翻边刀块垫片冲压模具设计17.7%(406) 谢小平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10是否引证:否23111402060206_高美琪_模具111_散热罩冲压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17.7%(405) 高美琪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5-06-07是否引证:否24翼子板翻边刀块垫片冲压模具设计17.4%(399) 谢小平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6-05-06是否引证:否25固定连接片冲压模具设计17.3%(397) 庄佳祺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5-05-06是否引证:否26毕业设计论文14.1%(323)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4-05-29是否引证:否27凌云_081002060912_底板级进模设计及其制造工艺13.3%(305) 凌云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2-05-24是否引证:否28连接片级进模7.8%(179) 庞立岩 - 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 2015-05-30是否引证:否29模具论文 - 豆丁网2.5%(57) - 互联网文档资源()- 2012是否引证:否 原文内容 第5章压力机的校核 5.1 公称压力 根据公称压力的选取压力机型号为J23-25,它的压力为25t15.79t,所以压力得以校核。 5.2 滑块行程 滑块行程应保证坯料能顺利地放入模具和冲压能顺利地从模具中取出.这里只是材料的厚度t=2mm,卸料板的厚度H=10mm,及凸模冲入凹模的最大深度2mm,即S1=2+10+2=14mm15.79t,所以压力得以校核。5.2 滑块行程滑块行程应保证坯料能顺利地放入模具和冲压能顺利地从模具中取出.这里只是材料的厚度t=2mm,卸料板的厚度H=10mm,及凸模冲入凹模的最大深度2mm,即S1=2+10+2=14mmS=65mm,所以得以校核。5.3 行程次数行程次数为105次/min.因为生产批量为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侧刃定距级进模具设计(带CAD图)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3935705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