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之二:拟题.doc_第1页
作文训练之二:拟题.doc_第2页
作文训练之二:拟题.doc_第3页
作文训练之二:拟题.doc_第4页
作文训练之二:拟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序列训练之二拟题近年高考材料作文占很大比例,2013年全国及各地18套作文试题中除1套命题作文不需要“拟题”,其他都要求“题目自拟”。 有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或交代文章内容,或体现行文思路,或蕴涵文章题旨,或表明文章特色,能给人清新脱俗、耳目一新之感,它决定了读者(尤其是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与第一判断。因此,标题拟写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一篇作文的得分高低,考生一定要在拟题上多下功夫。一、题目作用: 1、结构作用题好一半文。 2、印象作用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 3、得分作用没题目会扣分。二、拟题的原则 确切、精练、生动、新颖、有意蕴、有文采。 确切,指的是符合文章内容,同时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范;精练,指的是标题字数恰当,不宜过长;生动,指的是题目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新颖,指的是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给人新鲜感;有意蕴,指的是有内在的涵义;有文采,指的是标题有诗意,有文学韵味。三、拟题的要求1扣住话题或材料,亮出自己的观点。2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3标题不能过长,要简洁精练,一般不要超过8个字,标题过长则显得松散。4标题要含蓄,有文采,吸引人。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5拟一个好题目,把题目演绎成一个生动的故事,用故事表达一个新颖独特的思想(用于记叙文、小小说)。四、常见的拟题方法(一)巧用修辞手法拟题。即用修辞格来拟标题,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借代等手法。如:比喻“想象是创新的翅膀” “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成长钙片” “明灯照亮前程”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守住心灵的绿茵” “生命如涛” “爱心,一杯香气四溢的茶” “舍是幸福生活的密码” “单翼难飞翔”;借代“雨中,那把小红伞” “绿色,我的梦” “倾听自己的心跳”;拟人“读水千遍真有趣” “天空的诉说” “树的叹息” “诚信出走”;对偶“朋友最真,友情最贵” “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 “借鉴历史,开创未来” “想,要凌云壮志;干,要脚踏实地”;对比“躺着读书,站着做人” “自尊?自辱?”;双关“我最需要一剂良药”;设问“生活的真谛是什么?” “谁丢了玉坠?” “滴水之恩,何以相报?”;反问“成才难道非要靠父母吗?”;通感“我闻到了阳光” “成长有谁听?” “温暖的黑板”;呼告“朋友,珍重” “妈妈,再爱我一次” “别了,漫画书!”;谐音“莫让专家成了砖家” “圆与缘”。(二)用生动词语拟题。在标题中嵌入恰切生动的词语,往往能使标题表意准确含蓄,耐人寻味。如下面几个标题:“风雨铸就铿锵玫瑰”“捻亮点点心灯”“四季,镌刻心灵的石碑”“尊重,在撼动中屹立” “点燃绿色的火焰”“擦拭心灵”。这几个标题中使用的“铸就”“捻亮”“镌刻”“屹立”“点燃”“擦拭”等动词就为标题涂抹上了灵动的色彩,极富表现力。(三)借用仿用拟题。 此法指的是引用或者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词、名言、俗语、书名、影视剧名等作为文章的题目。这种方法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产生独特的魅力。如“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阿Q新传”“一蓑烟雨任平生”“ 感时花溅泪”“不畏浮云遮望眼”“一花一世界”“科技与人文齐飞”“一千零二夜”“淡妆浓抹总相宜”“横看成岭侧成峰”“救救孩子”“ 百年孤独” “怎一个慢字了得”“生于改变,死于顽固”“金钱诚可贵,诚信价更高”“真我的风采”“一句话,一辈子”“明明白白我的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众里寻它千百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四)妙用术语拟题。拟题时巧用人们熟悉的行业术语,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术语本身就有一定的含义,能使阅卷人更容易掌握你的用意所在。如“送去主义”“贫困的反作用力”“催化人生”“生活中的欧姆定律”“真空下的加速度”“拍卖诚信” “爱,更需要复制粘贴”等等。(五)设置悬念拟题。(一般用于记叙文、小小说)这种方法,就是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寻,这常常可以收到其它句式难以达到的效果。如:“天堂里有电话吗?”“最初的梦想还记得吗?”“十六岁,老朽了!”“考试魔鬼定律”“我与203室不得不说的故事”“一只老鼠的手记”“网络江湖选美大赛”“谁的眼泪在飞”。(六)运用特殊符号拟题。运用数字、标点等符号植入文章中做标题,往往能够准确概括出文章的内容,简练精当,并且形式新颖,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给人以启示。如 “生活?”“那一次我”“1234567 i” “7+18” “ 泥泞脚印”“ 忍让懦弱” “诚实+信用=财富”“人知识=”“书籍阅读阳光”。(七)反向拟题。运用求异思维,把一些公认的常理做反向思考构成文题,往往能收到奇效。如“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到鲁班门前弄斧”“有志者未必事竟成”“虽贫,岂困?”“前不见古人,后岂无来者?”“享受挫折”“忙人闲事”“眼见一定为实吗?”“要敢于走麦城”“痛苦也是一笔精神财富”“感谢你的敌人”“珍惜你的痛苦”“败了,多好”等等。五、拟题示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一棵有毒的树矗立路旁。第一种人大老远看见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第二种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掉它,以免有人受害。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底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而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哦!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素,并提炼了毒素,与其它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拟题: 审题:对于一棵有毒的树,有人绕道而行,有人砍掉它以免其伤人,有人圈上篱笆,敬而远之,但有一种人,从树上提取毒素,研制成可以治病救人的新药。一棵有毒的树,在常人眼里是害人之物,毫无是处,而在少数人眼里,则能化弊为利,变废为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难,有其利必有其弊,有其弊同样也有其利,关键是看我们用怎样的眼光去选取和利用。【好题示例】化弊为利 变废为宝 天生我材必有用 君子善假于物 慧眼看世界 化腐朽为神奇。(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清末封疆大吏左宗棠告老还乡,在长沙大兴土木,为子孙后代留下豪华府第,他总怕工匠偷工减料,亲自拄着拐杖到工地督工,这儿摸摸,那儿敲敲。有位老工匠看他如此不放心,就说:“大人,放心吧。我活了这么大一把年纪,在长沙城造了不知多少府第,从来没有倒塌过,但屋主易人却是经常的事。”左宗棠听了,不觉满面羞愧,叹息而去。拟题: 【好题示例】“造屋”不如“树人” “本领”比“豪宅”更重要 应该给子孙留下什么 创业艰难,守业更难 本领比馈赠更重要 培养自立是对孩子最好的爱(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全国第一位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博士生张宗友上南京大学时,觉得“自己已经23岁了,再要人资助是很丢脸的事”,他把社会捐助款一部分转给家乡,一部分留给系里,还有一部分寄给西藏林芝地区一名贫困的小学生。每月240元的津贴只够吃饭,他就通过课余当家教、作计算机房管理员、到南大出版社校对、批阅自考试卷等方式勤工俭学。3年下来,他不仅拿到了学位,而且还资助了上高中的妹妹。他留校任教时带的72名学生普遍形成一种自立自强的观念,贫困生无一人辍学,就连一些家境好的学生也在打工,主要是希望得到锻炼。拟题: 【好题示例】敲响自强的钟 摇曳生活,坚定人生 贫儿当自强 富有的贫困生在贫瘠的土地上开花 捐资捐志 “贫”出一个未来 最贫是无志 感谢清贫(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社会的喧嚣,应试的压力,功利的追求,心态的浮躁,现今的中学生很难进入到大师们所营造的氛围,取而代之的是快餐式或短平快式的浏览。很难想像,这样的浏览能品出屈原的孤独、陶渊明的淡泊、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悲壮、曹雪芹的伤感。虽说现代社会信息高速化,资源多样化,人们要了解外面的世界,并不局限于阅读,但毫无疑问,在这精神家园逐渐沙漠化的时代,我们的中学生更需要荡涤灵魂污垢的黄钟大吕,用来为我们的终身发展铺上绚丽的底子。拟题: 【好题示例】细品书香 一书一世界 三更有梦书当枕 书声依旧 与圣人共舞的舞台 擦亮你的“第三只眼”六、拟题训练1(2013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尝试拟题】_ _ 2(2012全国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尝试拟题】_ _ 3. (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而装酒的圆瓶子一般又装进方盒子里。方圆之用,各得其妙。正如古诗所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尝试拟题】_ _ 七、优秀例文展示:方圆之间写人生(2013湖北卷优秀作文)古人喜欢把大智慧融进琐碎生活里。小小一枚铜钱,外圆内方,刚柔并济,说尽人生哲理。为人处世,应当有方的棱角,也该有圆的柔和。这样才能尽展才华,书写精彩人生。方是人的节操与个性,圆是人的豁达与包容。没有方,圆便流于媚俗;失去圆,方则显得张牙舞爪,正如没有方孔和圆边的铜钱无法存世。这外圆内方的铜钱该在子瞻的手中呆过。“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是文士无法摆脱的宿命。苏轼的一身傲骨在乌台诗案中被折断打碎,却又在黄州圆融的月光下愈合重生。此时的苏轼依然不羁,依然清高,但他的个性已然抽枝吐芽,在名为豁达与包容的绿荫中坚定地伫立。“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泊,“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洒脱,他成长的温厚包容,内心却仍坚守那一份方的执著,这样的苏轼才得以真正不朽。个性之方与包容之圆本就该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成就大写的“人”。方是追梦的坚定不移,圆是方法的变通。圆成就了方的坚持与执著,方是圆的动力与方向。罗崇敏的心中也有这么一枚朴素的铜钱。它是他改革之路最好的见证。“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他锐意改革,将“改革”二字写成梦想,挥洒间尽显“方”的棱角。但面对改革“深水期”的现实,又是“圆”的谨慎与变通引领他走得更远。大胆假设,小心下刀,他一点点切开城乡二元体制的弊病。而改革的理念也以温和而坚定的姿态,和小小的铜钱一样在社会中传递,在人心中成长,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处世之道也应当方圆共济,如此方可成就真实的“梦”。个人需要方圆的相辅相成,一个民族亦如是。纵观中华历史长河,有魏征大胆直谏的方,便有长孙无忌深谋慎思的圆;有张居正锐意改革的方,便有申时行调和中正的圆;有法家严冷不阿的方,便有道家清净自然的圆;有顾准“拆下肋骨作大炮”般悲壮的方,便有邓小平“三进三出中南海”般理性的圆盛世也好,乱世也罢,方与圆的对立统一是开创辉煌的太阳,是驱散黑暗的星辰。铜钱的圆与方可以是贫寒者温饱的来源、富贵者家财万贯的根基,更是民族智慧的传递。在机遇与挑战共存的今天,这是我们应当深思的。 “上善若水任方圆”,方与圆缺一不可,殊途同归。它们是人格的两个方面,追梦的两个条件,民族生存的一种哲思。心怀光明,把握分寸,方圆之间,大有天地任我遨游,书我精彩人生!附:作文万能题目100例 1、思想,是不过时的美丽 2、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 3、为感情喝彩 4、将奉献进行到底 5、品味遗憾 6、预习青春 7、遗忘教你洒脱 8、留住我们的根9、不能向生活称臣 10、揣好梦想上路 11、我最重要 12、守候心灵的春天 13、勤俭,从这里开始 14、与往事干杯 15、有一种失败叫成功 16、爱书才会赢17、让心灵在书中憩息 18、爱,是这样炼成的 19、深爱无痕 20、心灵的储蓄 21、倾听心灵的钟声 22、月若有情月长吟 23、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24、与诚信同行 25、带着“诚信”上路 26、生命的出口 27、点一盏心灯 28、人生也是一张答卷 29、期待诚信 30、打开“第三只眼” 31、 一花一世界 32、我是谁? 3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4、横看成岭侧成峰 35、雏凤清于老凤声 36、花落春犹在37、问渠哪得清如许 38、为有源头活水来 39、勿以善小而不为 40、将阅读进行到底41、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42、一千零一个愿望 43、我的未来不是梦 44、让我们荡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