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方法论.docx_第1页
教育科学方法论.docx_第2页
教育科学方法论.docx_第3页
教育科学方法论.docx_第4页
教育科学方法论.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特殊性。答:(1)进行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2) 教育科学研究既有精密性、准确性,又要考虑其适时变化性。 (3)教育科学研究具有多因素性。 (4)教育科学研究具有迟效性。(5)教育科学研究具有难以控制性。2. 古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哪些特点?(P29)答:(1)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2)教育理论观点的表达方法以分散的描述性的记述为主,没有形成严谨的理论体系;(3)初步运用朴素的辩证法及系统观,但仍偏重整体而忽视部分,偏重综合而忽视分析;(4)形成了基于不间的哲学现、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思思观点。3. 近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哪些基本特点?(P33)答:(1)从单纯经验的描述上升为理论的概括;(2)心理学研究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首要理论基础;(3)初步形成了以不同哲学理论为指导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风格:归纳法和演绎法;(4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5)从夸美纽斯到赫尔巴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初见端倪(即初步形成)。4. 试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P36)答:(1)在研究思路方面,注重生态化、现场化和跨文化研究。 生态化倾向就是强调在真实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环境中研究教育规律,提高教育的外部效度,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现场化是指在教育的现实环境中研究教育与人发展的规律。跨文化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文化因素对教育的影响,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现象的共同性和差异性。(2)在研究方法方面注重研究的综合化、现代化和数量化。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主要是指强调采用多种方法和从多学科角度去探讨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教育科学研究的现代化主要是指研究技术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 教育科学研究数量化的主要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多元分析方法使教育科学多因素研究得以实现。二是计算机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使教育科学研究大样本、多变量、多层次的研究成为可能。5.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如何应用系统思维方法?(P58)答:(1)把教育系统作为研究的出发点;(2)从教育整体出发分析局部教育问题; (3)从教育系统的结构功能等方面考察教育的结构是否优化; (4)侧重从教育的结构来优化教育的系统功能; (5)必须把每个具体教育现象放在更大的系统中来考察; (6)在动态中实现系统结构的优化; (7)通过对关键部分的改善实现对系统的自觉控制6. 如何使分析进行的合理、有效?(P51)答:要使分析进行的合理、有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要紧紧抓住研究对象的本质和结构,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对研究对象整体的认识。(2)为了从整体上把握一个复杂事物的性质,必须将事物分析到构成它的最简单因素,然后分别加以考察。(3)为了准确的把握事物的本质,分析必须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7. 教育科学研究选题的方法有哪些?(P78)答:(1)问题筛选;(2)经验提炼;(3)资料存疑; (4)现状分析;(5)意向转化;8. 课题论证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83)答:(1)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类型;(2)本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理论价值和实践惫义;(3)本课题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将有哪些创新和突破;(4)术课题理论、事实的依据及限制,研究的可能性、基本条件及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5)课题研究策略、步骤和成果形式.9. 简述教育研究课题选择的步骤。(P79)答:(1)明确研究方向; (2)分析研究背景;(3)确定研究目标; (4)明确研究范围;(5)撰写开题报告; (6)对选定课题进行课题论证;10. 问题要成为科学研究的课题.必须具有什么特征?(P64)答:(1)问题重要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关系。(2)问题的陈述必须具体明确,不能含糊不清(3)问题必须有能用实验的方法来检验11. 如何使问题成为科学研究的课题?(P64)答:问题成为科学研究的课题需具备以下特征:(1)问题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关系;(2)问题的陈述必须其体明确,不能含糊不清;(3)问题必须能用实验的方法来检验。12. 文献检索的步骤分别是什么?(P98 )答:明确检索主题; 搜索阶段;阅读与分析整理阶段; 评价阶段。13. 简述怎样用卡片来整理文献资料。(P103)答:(1)制作卡片; (2)及时分类; (3)去粗取精;(4)理顺次序; (5)鉴别评价。14. 简述做笔记的方法。(P102)答:做笔记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1)写批语和记号; (2)做摘录; (3)做提要;(4)做札记; (5)做文献综述。15.假设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P106)答:(1)假设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必经阶段,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认识教育规律的正确途径; (2)假设是教育科学理论的先导.起着纲领性的作用。(3)不同理论假设之问的争论和争鸣.有助于教育科学的百花齐放.促进教育研究的深化和精确化。16. 提出教育科学研究的假设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P111)答:要充分发挥研究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出假设既要大胆又要合理; 要提出几个假设以资选择; 应把所形成的各种假设用文字确切表达出来。17. 简述影响假设质量和水平的因素。( P112)答:(1)研究者对课题材料的掌握程度。(2)研究者的思想方法论水平。(3)研究者的知识背景。18. 提出假设时应注意什么问题?(P111)答:提出假设时应注意:(1)要充分发挥研究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提出假设既要大胆又要合理;(3)要提出几个假设以资选择;(4)应把所形成的各种假设用文字确切地表达出来。19. 如何拟定教育科学研究方案?(P127-P129)答:研究方案是在进行研究设计基础上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对研究的各项主要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制订出完整的研究工作计划,标志着研究的构思阶段基不结束。拟订教育科学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1)教育科学研究方案的内容: 课题的表述。 课题的意义和目的。课题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课题的研究范围。课题主要材料来源。 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和时间。课题研究成果及其表现形式。;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2)拟订教育科研计划应注意的问题:使方案具有最大的可行性;做到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20. 教育研究方案一般包括哪些内容?(P127)答:(1)课题的表述, (2)课题的意义与目的,(3)课题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4)课题的研究范围,(5)课题主要材料来源, (6)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和时间(7)课题研究成果及其表现形式,(8)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21. 试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案的内容。(P127)答:教育科学研究方案的内容一般包括:(1)课题的表述; (2)课题的意义与目的(3)课题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4)课题的研究范围(5)课题主要材料来源; (6)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和时间(7)课题研究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8)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22. 简述教育观察法的适用范围。(P147)答:(1)对自然状态下的某种教育现象进行研究,探讨其本质性、规律性联系的研究课题,宜采用教育观察法。(2)在课题研究的初级阶段.需搜集研究对象的直观资料.进行一般性、初始性研究.以进一步明确研究范围确定课题的主攻方向,这时采用教育观察法. (3)教育观察法还适用于其他需要获得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下的客观表现或关于某一教育现象发展变化的第一手资料的情况。23. 结合实际论述在运用教育观察法时应贯彻的基本原则?(P155)答:全面性原则:观察既要如实反映教育现象的全貌,又要使观察过程连续系统;目的性原则:观察者必须明晰课题研究目的、任务等并将其贯穿到整个观察的全过程;客观性原则:努力排除主观因素干扰,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觉性原则:在观察中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确保观察真正全面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貌。24. 试详述教育观察法的基本步骤。( P148)答:(1)教育观察的设计。明确观察目的和中心; 确定观察对象;明确观察的步骤、进程 编制观察提纲;确定观察及记录方式。(2)教育观察的实施。获准进人; 实施观察; 材料的记录。(3)材料的位理与分析。及时整理、补齐; 分类归档;(4)撰写研究报告25. 简述教育实验法的优点。(P155)答:(1)有目的地控制变量; (2)能够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3)能移主动创设实验情境; (4)有严格的实验设计交和确定的实验程序;(5)其有可重复性。26. 简述教育观察法的优点和缺点。(P141)答:(1)优点:操作简便、实用,应用范围广泛;观察所得材料客观、真实被观察行为具有目然性;观察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能动性。(2)缺点: 所获材料具有一定表面性;研究样本较小;对观察对象的行为缺乏控制。27. 简述教育观察法的功能。( P144)答:(1)可以揭示有关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2)是检验教育科学理论观点是否正确的重要途径;(3)有助于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和课题研究方向的确定。28. 简述常用的教育观察记录方法。(P154)答:(1)评定等级法。 (2)呈现频率法。 (3)连续记录法。29. 实施教育观察应注意哪些问题?( P151-P152)答:观察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尽量按计划进行观察; (2)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3)采取适当的观察方式; (4)对现象的观察应反复进行;(5)选择适当的观察途径和方法。30. 编制问卷题时问题序列的排列原则是什么?(P175)答:问题应从易到难排列; 问题的答案序列应随机排列;应采用长度大致相仿答案。31. 简述问卷指导语的基本内容。(P169)答:(1)说明调查者的身份; (2)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和用途;(3)交待答卷的要求和规则; (4)强调问卷的匿名性和保密性。32. 试述运用教育调查法的基本环节。(P182)答:(1)选拔、培训、调查人员。(2)具体实施教育调查。调查工作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为指导;严格按照程序调查;按统一、规范的标准实施调查;控制无关因素的干扰;妥善处理偶发事件。(3)整现、总结调查结染。鉴别、筛选摊始资科; 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撰写调在报告。33. 试用实例说明编制问卷问题的基本要求。(P172)答:(1)问题的语言要准确,防止歧义; (2)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的暗示;(3)备选答案要按同一个标准分类; (4)备选答案之间的距离要大致相等;(5)备选答案应该穷尽; (6)避免提出可能使调查对象产生顾虑的问题。34. 简述编制问卷问题的基本要求。(P172) 答:(1)问题的语言要准确,防止歧义。 (2)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的暗示。(3)备选答案要按同一个标准分类。 (4)备选答案之间的距离要大致相等。(5)备选答案应该穷尽; (6)避免提出可能使调查对象产生顾虑的问题。 35. 简述问卷指导语的基本内容(P169)答:(1)说明调查者的身份; (2)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和用途;(3)交待答卷要求和规则; (4)强调问卷的匿名性和保密性。36. 简述如何编制问卷中问题的顺序。(P175)答:(1)问题应从易到难排列。 (2)问题的答案序列应随机排列。(3)应尽量采用长度大致相仿的答案。37. 举例说明教育调查法的特点。( P160-P162)答:教育调查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优点:(1)调查过程具有间接性; (2)调查手段具有多样性、灵活性;(3)时空条件具有自主性; (4)调查对象具有自然性;(5)实施简便,适用性强。局限:(1)难以确定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2)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被调查者的合作态度与实事求是精神。38. 调查表有什么特点?(P177)答:调查表的基本特点是:(1)调查范围较广,调查对象多是某一教育群体或某一地区教育现状;(2)偏重于事实资料的搜集;(3)由被调查群体有关承办人依据实际情况填写,具有可靠性;(4)调查表简单明了,便于统计。39. 以“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教学效果的比较实验研究”为例,说明制定实验研究计划的基本步骤(P201)答:(1)选择实验形式。在实例中,可选择等组实验的方法来进行实验。 (2)确定实验对象。在实例中,可在某一举校选择两个班。通过调查和微调来实现等组处理。 (3)明确自变量及其操纵。在实例中,自变量是“识字教学方法”.它分别有两种操纵方式,一是集中识字,_二是分散识字。 (4)明确因变量及其测定。在实例中,因变量是“识字教学效果,可以以“学生能再认的字的数量”为指标来进行测定。 (5)明确无关变量及其控制。在实例中,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学生的起点水平、学生的代表性、教师因素、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条件、作业多少等。控制方法主要是平衡法.40. 举例说明教育实验法的基本程序。(P200-P205)答:教育实验法的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确定实验课题,提出理论假设; (2)制定研究计划;(3)按计划实施实验; (4)资料的收集与整理;(5)分析实验材料,导出结论; (6)撰写实验报告。41. 简述教育测量中编制试题的一般原则。(P231)答:(1)要有明确的测验目的: (2)要能反映学科的重点内容;(3)试题取样要有代表性; (4)试题的难度要有一定的分布范围;(5)试题文字适合学生的阅读能力,42. 试论教育测量的作用。(P217)答:(1)考试和选拔学生; (2)检验教育或教学目标贯彻的情况;(3)诊断学习困难,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 (4)激励动机;(5)升级、编班与分组; (6)改进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7)提供咨询与个别指导。43. 简述教育测量中编制试题的一般原则。(P231)答:(1)要有明确的测验目的; (2)要能反映学科的重点内容;(3)试题取样要有代表性; (4)试题的难度要有一定的分布范围;(5)试题文字适合学生的阅读能力。44. 如何提高测验信度? (P224)答:要提高测验信度必须注意以下方面:(1)测题要有一定的数量; (2)测题的难度要适中;(3)测题的内容要有同质性; (4)测验时间要充分;(5)评书要客观。45. 试以“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为例,说明运用教育比较法的基本步骤.(P258)答:(1)明确比较的主题,即明确要比较的是什么问题。在案例中.比较主题是在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这两种识字教学方认中哪一种的教学效果更好。(2)提出比较的标准,即明确界定比较的概念.以便收集材料并按某种形式排列起来加以比较。在案例中,应通过界定“识字教学效果”的涵义及测评方式,来明确比较的标准,(3)解释比较的内容,即对所比较的事实、数据进行充分的研究.说明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分析形成这一事实的原因、理由和因素。在案例中,解释比较的内容就是要对两种识字教学方法在教学效上果出现的差异进行理沦上的分析和说明,阐明比较结果的合理性。(4)作出比较的结论,即对比较对象的材料、情节进行全而分析研究,从而作出结论。在案例中.应根据数据比较和理论分析.得出两种教学方法哪一种效采更好的结论。46. 简述教育比较法的本质。(P245)答:(1)研究对象为不同条件(包括时间、地点、相关的其他因素等)下的教育现象; (2)研究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对比分析,即利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搜集的有关资料进行(3)揭示的是某类教育现象的特殊本质与教育的普遍规律47. 试以“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为例,说明运用教育比较法的基本步骤(P258)答:(1)明确比较的主题,即明确要比较的是什么问题。在案例中,比较主题是在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这两种识字教学方法中哪一种的教学效果更好。(2)提出比较的标准,即明确界定比较的概念,以便收集材料并按某种形式排列起来加供比较。在案例中,应通过界定“识字教学效果”的涵义及测评方式,来明确比较的标准。 (3)解释比较的内容,即对所比较的事实、数据进行充分的研究,说明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分析形成这一事实的原因、理由和因素。在案例中,解释比较的内容就是要对两种识字教学法方法在教学效果上出现的差异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说明,阐明比较结果合理性。 (4)作出比较的结论,即对比较对象的材料、情节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从而作出结论。在案例中,应根据数据比较和理论分析,得出两种教学方法哪一种效果更好的结论。48. 简述运用教育比较法的要求。( P261)答:运用比较法应做到:(1)要科学地运用比较法,必须注意事物之间的可比性。 (2)要科学地运用比较法,必须注意比较的广泛性。(3)要科学地运用比较法,不仅要比较事物的现象,更重要的是要比较事物的本质。(4)要科学地运用比较法,必须正确估计比较法的作用,把比较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结合起来。49. 简述如何制作频数分布表。( P266)答:(1)将数据按等组距原则分组。 (2)确定每组的上下限。(3)计算组中值。 (4)计算每组的频数,填入频数分布表。50. 试述教育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及其要求。(P284)答:(1)标题:一般通过简炼、确切、鲜明的文字概括全篇内容,点明被调查范围(2)引言:简明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交待调查的方法,报告主要阅查的内容,使读者对调查报告获得总体认识或提出社会、师生所关注和迫切需要调查了解的问题,以引起关注。(3)正文:这部分要把阅查获得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成若干项目,条分析地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