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三河古镇导游词.doc_第1页
合肥三河古镇导游词.doc_第2页
合肥三河古镇导游词.doc_第3页
合肥三河古镇导游词.doc_第4页
合肥三河古镇导游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三河古镇导游词 合肥三河古镇导游词篇一:三河古镇导游词 三河古镇导游词 三河古镇古称“鹊渚”,位于肥西、庐江、舒城三县交界,因丰乐河、小南河、杭埠河三河贯流其间而得名。三河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了。关于三河,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左传,春秋时期,这里还发生过吴楚之争的鹊岸之战。 现在我们所处之地就是三河了,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有序下车,在这小刘提醒大家:三河青石板路居多,经过漫长的岁月之后表面非常光滑尤其是有水的地方,大家在游览过程中一定要当心脚下,注意安全。前面这座桥是古西街的入口,叫做仙归桥,有仙人归来之意。三河是历史文化名镇,在海外和全国各地工作的人很多,这座桥其实表达的是家乡人对在外的游子的眷恋之情。 过了桥,我们来到的三河的古西街,它全长500多米,是三河历史上最繁华的街道,这里全是青石板铺就的道路,大家小心路滑,古西街的两旁则是青砖小瓦的民居,还有那飞檐翘角的防火墙,游客朋友们,此时此刻您的思绪是否在这些古老的建筑中穿越时空来到明清,甚至更远的年代呢? 三河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许多商品都经此集散,被称为“皖中商品走廊”。在前方不远处我们看到有“刘记米铺”“刘记布庄”的牌子,这是当时古西街的一家著名的商家,叫做“刘同兴隆庄”,在这“刘同兴隆庄”的门口有两个圆形的凹口,大家可以猜猜看,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其实这个叫做拴马石,在过去是用来拴马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停车场,当时也只有大户人家才会有拴马石,大家抬头看,这门楼上方写着刘同兴隆庄,表明这是刘家开的庄子,同兴隆是这个庄子的商号。 现在我们要穿过这条小巷,这小巷叫做合众巷,因此巷正好可以并排通过三个正常身材的人,“三人为众”故取名合众巷。穿过合众巷,我们看到的是一条小河,他横贯全镇,是三河人民的母亲河。俗话说“有河必有桥”这条小南河上就有着许多有名的桥,有三县桥,望月桥,鹊渚廊桥等等。我们边走边说。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桥是望月桥,它与旁边的七层楼阁望月阁交相辉映,每当夜色降临,月挂高空,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月亮,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中,有朋友就问了,这第三个月亮在哪?这第三个月亮其实在我们心中。据说每当十五月圆之时,登上望月桥对月许愿就一定能实现,大家可以试试看。 再往前走,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座桥,它是三河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桥,叫做三县桥,三河民间有“一桥跨两岸,鸡鸣闻三县”的说法。三县桥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大家看,这桥面上的青板石已经被打磨的非常光滑了,这些全都是历史的印迹。大家也许会纳闷,在并不发达的过去,古人们是如何将这一块块的青石板黏结起来的?请大家看一下桥的侧面,在这桥的侧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桥孔处有一条条白色的痕迹,这些是什么呢?在没有钢筋水泥的过去,造桥师傅将糯米汁,明矾,鸡蛋清等搅拌在一起,然后灌浆到这石头缝隙中,这白色的痕迹就是糯米汁的混合物,糯米汁有超强的粘结性能,甚至赛过了现代的水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桥墩的上方有个突出的部分,这个是龙头,桥的另一边还有龙尾。这可不仅仅是个装饰物,它更重要的作用是警戒洪水,要是水淹到龙头,那就是提醒大家“今年这水可大了!”那么这座桥是到底是谁建的呢?这里有一个传奇而又感人的故事。据说,当年这里没有桥只有一个渡口,摆渡的人姓曹,人称“曹大渡”,因其为人凶狠,收费苛刻,这个渡口又称“阎王渡”,有一天,三河来了个和尚,这和尚人称包和尚,而并非姓包,是因为他的脖子后面长了一个包大家才给他取了此名。摆渡时因为收费,这包和尚与曹大渡发生了争执,包和尚深有感触,决意在此建一桥方便两岸百姓。于是,他四处化缘、募捐,倾其所有,终于建成了这座三县桥,可惜的是在桥竣工前包和尚因积劳成疾不幸归天。因为年代久远,三县桥与三河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家都亲切的称这座桥为“石头大桥”,也只有这最亲切的名字才能表达人们最真切的心。走过三县桥,我们来到的是三河的另外一条街古南街。大家可以看到这条街依旧保留着当年热闹非凡的繁荣景象,同时这也是三河美食和特产一条街。三河的很多特产像糯米酒、茶干、鹅毛扇、富光口杯都能在这条街上看到。三河自古出品糯米酒,据说在三河大捷时,太平军就是喝了三河的糯米酒,才一鼓作气,痛歼湘军,大获所胜。民间还有歌谣:酒醉人不醉,醉意壮英雄,英雄李玉成,成在三河酒。三河羽毛扇的来历,出自东汉末年东吴大都督周瑜周公瑾,周瑜是合肥庐江人,少年时经常往来于肥西、舒城一带,手持羽毛扇是他的标准形象。周瑜的夫人小乔,是安徽安庆潜山人。北宋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羽扇纶巾的羽扇就是三河的羽毛扇。三国演义却张冠李戴把羽扇纶巾的形象给了诸葛亮。三河人制作羽毛扇起初只是为了自家用,后来随着南来北往的客商羽毛扇走向了海内外。三河羽毛扇还有吉祥、如意、好运、祥和的寓意,唐书上说羽毛扇“其扇风缓而凉,病弱者用之,亦不伤风感冒。” 往前走,我们就来到了一人巷,这一人巷全长80余米,仅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大家看在这两边高高的马头墙下小巷是不是显得格外的幽深?这小巷还因为走出了个名人而更加出名,对,这位名人就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张振宁博士。 再往前走呢?大家可以看到一座古香古色的小桥,这桥叫鹊渚廊桥,外国人都称它为情人桥,有情人要是从这桥上走过,爱情定会天长地久。在前面还有万年台,英王府等着大家去参观,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和大家一一细说,在接下的时间大家可以自己充分的感受一下三河的独特魅力,可以去听听庐剧,吃吃三河的农家菜,拍拍这里的独特的风景一个小时后我们在停车场集合。合肥三河古镇导游词篇二:合肥三河古镇导游词3篇 合肥三河古镇导游词3篇 三河镇地处皖中,位于安徽省会合肥市西南部,隶属省会合肥管辖,与巢湖、六安两市交界,东濒巢湖,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下面是合肥三河古镇导游词,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合肥三河古镇导游词 大家好! 古镇三河地处合肥市肥西县境内,位于巢湖之滨,与庐江县、舒城县相邻,素有 一步跨三县,三县闻鸡鸣 之称,是安徽省16个著名大镇之一,合肥新十景之一。 古老的三河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因丰乐河、杭埠河和小南河三水流灌其间而得名。早在战国时期古镇就已具雏形,因为经常有许多水鸟在这里聚集所以在那时又被称为鹊渚、鹊岸;直到明朝才被称为三河。在这三条河流中,主要的河道要数丰乐河和小南河了。镇内,河水缠绕五里长街;镇外,圩堤交错,支津回互;具有外环两岸、中峙三洲的独特地貌,占尽庐南水乡地利,是安徽著名的鱼米之乡。因为这里交通便利,本地的稻米鱼虾,上游的山货特产,下游的丝绸百货都经过此地集散后流向四面八方,故三河赢得了 装不完的三河 和 皖中商品走廊 等美誉。 古镇三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历史上是著名的古战场。春秋战国时期,在这里发生过吴、楚之争的鹊岸之战。明末,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利用三河为跳板攻打庐州,在三河缴获双樯巨舟300余艘,并凭借着三河的有利地形建立了水军。清咸丰八年,太平军将领陈玉成在此歼灭湘军悍将李续宾部及曾国藩胞弟曾国华等共6000余人,这就是史上有名的 三河大捷 。现今还保存有太平军城墙遗址、大捷门等。 古镇三河水乡如梦,古河如画。水多,河多,行走不方便,所以桥也自然多了起来,仅在小南河上就有三县桥,望月桥,天然桥,人民桥等5座桥梁。这些桥,不但古韵犹存,而且座座桥名都有着不同的传奇故事。就拿望月桥来说吧:望月桥是古镇三河新建的风景桥,是一座拱形踏步单孔石桥。整座桥全是用厚青石铺就,栏杆上皆有青石浮雕。晚上登上这座桥,仰望空中明月,俯瞰水中倒影,会给您诗一般的感受。在众多桥梁中最为著名的还要数三县桥了。或许大家会问为什么会称它为三县桥呢,那是因为这座三县桥是三河古镇现存的古桥中历史最久的一座,横跨小南河上,位于古镇的中心,成为连接肥西、舒城、庐江三县的纽带,所以称三县桥。由于整座桥全是用大料石搭建,所以当地人又称它为石头大桥。最令人称奇的当数三县桥的建桥工艺了,当年一块块桥石都是用煮熟的糯米加鸡蛋清熬成的浆灌缝牢牢地粘结在一起的呢。 古镇三河因水得名也因水而闻名。三河水美,水给古镇带来了灵性,但也不断遭受水患之苦。特别是1991年7月11日16时17分,丰乐河水位高达1423米,新圩段大堤溃决,古镇三河遭受灭顶之灾,被特大洪水吞没。在那场震惊全国、震动世界的特大洪水面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下,全国人民和国际友人的援助下,上下一心,军民合力,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6000余人,创造了百年不遇的大水中未淹死一人、饿死一人、病死一人的亘古奇迹。 现如今到三河旅游,我们不仅可以参观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的旧居,欣赏如画的水乡风光,更能品尝美味的三河美食:三河米饺、油炸烧卖、油炸狮子头等等香脆酥鲜。还有三河虾糊、酥鸭元宝、八宝酥鸡等名菜,酥鸡、酥鸭不仅皮、肉、骨皆可入口,特别好吃! 各位团友三河我就讲到这里了,接下来就请大家走进三河,亲身去体验一下它那别样的风情吧! 篇二:合肥三河古镇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参加三河古镇一日游活动,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员王兵,大家叫我小王就好了,孔子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大家的到来让我感到非常的喜悦,同时呢,也希望我的服务能另大家感到满意。站在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此次旅游活动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有十几年的驾龄。车技非常的娴熟,大家可以把两颗心交给我们,把放心交给我们的李师傅,把开心交给我。共享此次的旅程。 各位游客朋友们,我们的旅游车马上就要开动了,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有秩序的上车。大家都坐好了吗?从此地到三河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呢,我先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位于合肥市肥西县境内,处于巢湖之滨。南与庐江接攘,西与舒城相邻。素有 一步跨三县,三县闻鸡鸣 之称。古镇三河因丰乐河,小南河,杭埠河,三水流于其间而得名,为安徽较为著名的渔米之乡。本地的稻米鱼虾,上游的山货特产,下游的京广百货,苏杭丝绸,都在此集散,流向四面八方,走进千家万户。所以历史上三河,又有小南京,小上海的称谓。古镇三河距今己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水鸟多在此聚集,称为鹊渚,鹊岸,直至明朝才称为三河,一直沿用至今。此外三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中最著名的是1858年的三河大捷。古镇三河历来以其古老,秀丽,繁华而闻名于世,镇内的古街,古巷,古民居等佐证了三河的古老,此外三河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三河虾糊,酥鸭元宝,皆为特色。 各位游客朋友们,过了这座桥我们就进入三河古镇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准备下车。 大家看到的那座纪念碑,叫军民坝纪念碑。碑上书写着军民共建,铜墙铁臂八个大字,它是1992年三河镇人民在重建家园时,根据群众提议,在此树立的一座纪念碑,以纪念1991年三河古镇遭受特大洪水时,合肥军民其心协力,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6000余人,创造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未淹死一人,未饿死一人,未病死一人的亘古奇迹。 走过一条繁华的街道,就到了丢掉水乡古镇的东大门,大家请看那座高大的牌楼,上面书写着大捷门三个大字,它是为了纪念太平天国在这块土地上勇战湘军,大获全胜的历史功绩。1858年11月太平天国次陈玉成,李秀成根据,围捷三河,全歼湘军精锐李继宾部六千余人,取得了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第二年,也就是陈玉成二十二岁那年,他因战功显赫而被洪秀全封为英王,在三河,人们习惯于把三河大捷时陈玉成的指挥部称为英王府。将通往英王府的这条路称为英王路,前面就是英王府,大家可以进去自由参观一下。 在英王路的斜对面,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物它就是万年台,清朝咸丰年间,三河建有两座万年台,前者为师傅所建,后者系徒弟所造,他们两人建万年台时,约定都用八根柱子,谁知第二年,师傅用偷梁换柱法,将柱子抽去四根,仅留下四根,所以城隍庙的万年台只有四根顶梁,看上去十分精巧,雅观,造型超过了他徒弟所建的大王庙万年台,此万年台系后重建的。 大家向右走,现在大家来到的就是古西街。街道不宽,全是青石板铺就的路,两侧民居多建于明清时代,古西街原长五百来米,曾号称五里古街。三河镇在古时交通闭塞的情况下具有水乡交通便捷的优势,使这里的商品一时得到空前的繁荣。 三河街多,巷子也多,大小巷子26条。在众多的巷子中,最著名的要数我们眼前的一人巷。因为它是三河最古老最悠长的深巷,进出只容一人通过。一人巷的尽头有间民房,曾经是杨振宁博士客居的地方。杨振宁博士的母亲罗孟华女士是三河人,一九三七年二一月,合肥沦陷,杨振宁随母亲到三河读书,就客居在这间简陋的民房内。 三河街多,巷多,桥也多。三县桥是古镇三河现在古桥中历史最久的一座横跨小南河上,位于古镇的中心,成为连接肥西,舒城,庐江三县的纽带,所以称为三县桥,当年建桥工世十分讲究,一块块桥石用糯米,加鸡蛋清熬成的浆灌缝。牢牢的粘结在一起,相传这座桥是位包和尚化了半辈子缘才修建成的。 各位游客朋友们,我们的浏览就要结束了。下面我们一同去品尝三河的美食。 篇三:合肥三河古镇导游词 三河镇位于肥西县南端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丰乐河、杭埠河在此汇合,经新河向东流约15公里入巢湖。北距合肥40公里,距上派镇24公里,南距庐江县城32公里,西距舒城县城30公里。 对三河古镇的简短介绍也是极为重要小学作文 ,来到这里,便遇到了两位身穿暗红和米白色长袍的老大爷,他们咱跟我们详细的讲着这里的简单介绍,可我并没注意。跟着他们的步伐我们走到了两架像黄包车一样的三轮车,上面印着四个大大的字 三河古镇 。 就这样,我们来到了这个古色古香的小镇。拉我和姐姐的大爷是安徽人,他说话我们听不太懂,他一边拉,一边给我们讲解。 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小姐的闺房,最神奇的是,晴天可以看到彩虹。走到楼里,大大的鱼塘便映入我们的眼帘,鱼塘中间有个长得像乌龟般的石头,上面爬满了乌龟和青蛙,池塘内还有两条红红的金鱼。石头上面有亮闪闪硬币,怎么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们上楼,在楼上往下看,又看到了那个池塘,导游走过来,拿起旁边的木板,架在从上往下留出来的水中,一道美景就出现了,银光闪闪的池塘边,竟有一道彩虹。说实话,我见到的彩虹并不多,所以我很珍惜每次见到彩虹的时间。那一刻真的很美。 最令我羡慕的是三河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至今,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民间仍自发举办耍龙灯、闹旱船、河蚌舞等活动,特别是保持着挨家挨户的拜年,讨喜糖的风俗,小孩每逢初一早上都召集好伙伴拿个袋子去讨糖果,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说声新年好!恭喜发财,都能得到一大把糖果,拜完年把糖果卖给小店换点花炮玩,其乐融融。端午节时,人们做粽子、玩龙舟。中秋节仍玩火把。婚丧娶嫁,仍抬花轿、请 良玩 ,踩云片糕表示步步高升。保存着淳厚的民风。 就这样我们在获得全国文明城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旅游景区等一系列 国字号 荣誉的 三和古镇 中结束了我们的安徽合肥之旅。合肥三河古镇导游词篇三:三河古镇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古镇三河。我是古镇三河的景点讲解员,很高兴见到大家。大家看,这就是我们古镇三河的导游图,三河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贯穿其间而得名。今天,我们将沿着小南河欣赏三河美丽的风景。大家,请跟我来。 眼前这座桥叫做仙归桥,素有仙人归来之意,因为我们三河是历史文化重镇,在海外和全国各地工作的人很多,这座桥表达了家乡人对游子的思念之情。大家请看我左手边,那边有个亭子叫做天然亭又称半亭,因为它只有半个亭子的大小,故称半亭。挺胸化作千枝笔,弄影又成一地书这个亭子上面雕刻着三河的一首名谣十大舍不得。 一舍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 二舍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 三舍不得,中和祥焦切玉带 四舍不得,凌宝泰雨前茶,水到茶开 五舍不得,吴恒隆香米干子,香到门外 六不舍得,石头大桥下,大鲫鱼摇摆鼓塞 七舍不得,小月更上拉拉拽拽 八舍不得,天然楼的油炸烧卖 九舍不得,吴宏兴家的大瓜子一嗑两开 十舍不得,新华春炒菜一喊就来 大家请跟我来,这里就是古西街的入口处了,古西街全长有500多米,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曾经颇有名气的商家就有十多家,如天然楼、吴恒隆、凌宝泰、大德昌等等商家。大家看我们脚下是青石铺就的道路,经过百年时间的打磨已变得十分光滑,呈现出中间高两边低的状态,像鱼的脊背。两边是青砖小瓦的民居和整齐划一的油漆门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这每户每家门口上方挂有一个灯笼,这灯笼的正方写的是这家男主人的姓氏,如卢,就代表这家人性卢。而灯笼的后面则是这家人的祠堂名或群名。大家感兴趣的可以找下自己的姓氏。大家看那些飞檐高翘的墙叫做风火墙,也叫马头墙。因其形似马头,也就是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防火墙。这种墙体具有浓厚的皖中徽派建筑特色。古代的建筑一般都为木建筑,怕天火,而风火墙呢,就可以起到隔绝火势蔓延的作用。这种设计既美观又实用,体现了我们古代三河人民的智慧。其实,我们古镇三河有着悠悠2500多年的历史,关于三河最早的文字记载始见于左传,其中记载的公元前537年,吴楚之间的鹊岸之战即发生于此。三河地理位置独特,水运发达,古代就靠水运发家。曾有小南京、小上海的美誉。一度成为皖中商品走廊和稻米集散地。 那么现在我们前往第一个景点,刘同兴隆庄。刘代表姓刘的人开的庄子,中间的同兴隆是这个庄子的商号,庄主叫刘锦堂,他家有五个兄弟,他与二哥刘锦臣就住在刘同兴隆庄。整座刘同兴隆庄分为五进八厢三十二间房屋。临街是一幢二层木楼,二进为走马转心楼,后三进都是平房,建筑面积约有700平方米。 那现在咱们进去详细了解下。刘同兴隆庄门边一副:柜上长添新货色,门头不改老招牌现在我们位于刘同兴隆庄第一进,我右手边是刘记米铺,左手边是刘记布庄,刘同兴隆庄主要经营各种布匹和大米。大米的日运销量可达五百多吨,年收入数万银元。此外,还开有盐铺,瓷器店,当铺等,是古镇最有名气的商家之一。现在,我们进入第二进,第二进为走马转心楼,又称小姐楼,就是刘家女眷所居住的地方了。大家抬头看,这屋顶呢,是当时从国外进口的琉璃瓦做成的,主要是起采光的作用。这上方有一轮美人靠,是当时设计者根据夫人,小姐的身形所设计的。小姐和夫人就靠着美人靠欣赏着当时刘同兴隆庄生意往来繁荣热闹的景象。而这里的两个水缸主要起灭火作用。现在我们进入第三进,大家看我右手边,这就是刘记盐铺,在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卖盐的,如果是普通老百姓卖盐那可是犯法的。由于刘同兴隆庄的主人刘锦堂是三河商会会长,他有这个权利经营盐铺。我左手边是瓷器店,这里面主要汇集了三大名瓷,河南的钧瓷,江西景德镇的青花瓷,以及福建德化的白瓷。当然了这里面都是仿品。我们现在前往第四进,大家看我右边这位女子就是我们刘同兴隆庄的女主人,刘夫人了。她手上拿着是一条金锁,当时买家将价格砍的很低,她想买又不舍得卖左右为难的表情。我左手边是当铺,里面是朝风,也就是当铺掌柜的。上裕国富/富时取物/缓时赎,下济民急/急处当衣/困时典。这体现了人文经商理念。每两进房屋之间都留下天井,自成独特排水体系。同时,也寄寓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经商理念。每进一进这门槛也越来越高了,寓意着步步高升的意思。现在我们来到最后一进,第五进,会所中堂。我右手边这位穿红衣的男子就是刘同兴隆庄的主人,刘锦堂了。他当时正在和客人谈生意,而左边这位美女是他们家大丫鬟,小翠。她正准备茶果以招待客人。我们刘同兴隆庄都是以蜡像的形式向大家展示,那都是根据刘家后人的回忆制作成的,模拟出生意往来繁荣热闹的景象。这中间是半张桌子,过去只有拿出半张桌子摆在客厅以示客人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是不待客的,男主人回来时,就会拿出另外半张桌子,合拼成一张桌子。数间草屋闲临水,一枕秋声夜听泉。这里的泉不是指泉水,而是屋后的护城河。由于这里正在修建,不便参观,我们沿路返回。 现在我们所通过的巷子叫做合众巷,又叫三人巷,意思是说一次性可通过三个正常体裁的人并排而行。这后面还有个一人巷,顾名思义,一次性只能通过一个人。到了一人巷,会向大家提醒的。前面就是三河人民的母亲河,小南河。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提一下,三河历史上一次特大洪水,在1991年,三河的一条河流丰乐河决堤,大水仅用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