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pv的诊断和治疗.ppt_第1页
bppv的诊断和治疗.ppt_第2页
bppv的诊断和治疗.ppt_第3页
bppv的诊断和治疗.ppt_第4页
bppv的诊断和治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 定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 BPPV 是在某一特定头位时 激发伴有眼震的短暂阵发性眩晕 本病属于一种综合征 是数种内耳疾病之临床表现 为周围性眩晕的最常见疾患 流行病学 BPPV是最常见的眩晕疾病人群中发病率 10 7 64 10万BPPV占眩晕患者的20 50 不等好发人群 中老年人 美国七十岁以上老人有50 至少发生过一次bppvOghalai在其诊所中 随机选择一些以非眩晕主诉就诊的老年患者做体位诱发实验 发现9 的患者存在BPPV 发病原因 病因仍不明确大多数为原发性或称特发性BPPV 约占50 70 继发BPPV中以头部外伤最多见占7 17 梅尼埃病常合并BPPV 发病率报道不一 约0 5 31 病毒迷路炎 前庭神经炎 中耳及乳突感染突聋 偏头痛 内耳手术等 耳石脱落 解剖 解剖 听觉 耳蜗位觉 前庭半规管 角加速度 三维 球囊 椭圆囊 直线加速度 耳石 发病机制 特发性BPPV发病有多种学说 多数倾向嵴顶结石症 Cupulolithiasis 和管结石症 Cana lithiasis 学说 发病机制 嵴顶结石症学说黏附于后半规管壶腹嵴颗粒是移位的耳石 这些颗粒增加了嵴顶的比重 使嵴顶与内淋巴液间的比重差发生了变化 对重力及直线加速度的敏感性升高 直立位时后半规管嵴顶呈垂直位 如侧卧于患耳 则后半规管嵴顶成为水平位 因重力作用而偏离壶腹 产生刺激而发生眩晕和眼震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管结石症学说当头位移动至激发位 悬头位 时 后半规管成为垂直方向 壶腹嵴位于上方 耳石受重力作用 向离壶腹的方向牵引内淋巴 引起眩晕及眼震 为了克服嵴顶的弹性及半规管内淋巴的惯性 需经数秒后嵴顶及内淋巴才发生移位 此时间为眼震的潜伏期 眼震的快相向位置在下方之耳 当微粒移动至半规管较水平的位置时 运动停止 对内淋巴的牵引力也终止 弹性使嵴顶回至中间位 眼震消失 这段时间为眼震的持续期 反复处于激发位可引起微粒的分散 内淋巴压降到低于嵴顶的弹性回缩力 嵴顶不再产生偏移 眼震消失 恢复直立位时 微粒的重力作用与悬头位相反 诱发出反向旋转性眼震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嵴顶结石症学说和半规管结石症学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耳石沉积是黏附于嵴顶处还是浮游于半规管内 三个半规管的BPPV均可发生 在人体直立和平卧时 后半规管处于最容易受重力作用的位置 故发病率最高 占91 上半规管BPPV极为罕见 诊断 典型眩晕发作史因卧床突然翻身 颈伸或前屈 患耳向下 而突发旋转性眩晕 眩晕时间一般小于1分钟 可自行缓解可伴有恶心呕吐 一般无耳鸣及听力改变程度可轻可重 轻者休息后即可消失 重者无法起床病程可为数小时至数周 个别可达数月至数年 临床检查 体位试验是诊断BPPV的金标准后半规管 最常见 Dix Hallpike手法水平半规管 Rolltest 转动试验 上半规管 极为罕见 后半规管BPPV Dix Hallpike检查法 Dix Hallpike检查法 Dix Hallpike检查法 Side lyingtest 后半规管BPPV 1 眩晕特点 潜伏期 持续期 渐强 渐弱 短暂 可逆 疲劳 适应性 易疲劳性 互换性 躺下 坐起均有 2 眼震特点 同眩晕特点 方向 向地上跳扭转性眼震 眼球上极 右侧后半规管 逆时针眼震左侧后半规管 顺时针眼震 水平半规管BPPV Rolltest Rolltest 水平半规管BPPV眼震 水平向地性或背地性眼震 眼震观察 佩带Frenchze眼镜 暗视野记录眼震电图 眼震的直接观察 眼震电图仪 鉴别诊断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之眩晕很易误诊为梅尼埃病 MD 鉴别点为 1 除眩晕外尚有耳聋 耳鸣 间歇期亦有耳鸣 2 眩晕发作时间长 可几小时或几天 而BPPV仅数秒或数分钟 3 任何体位变化都可引发眩晕加重 并非单一体位诱发眩晕 中枢性位置性眩晕 TIA 颈性眩晕 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绝大多数病人采用保守疗法 少数顽固性BPPV可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 针对原发病治疗除用血管扩张剂及神经营养剂外 可用抗眩晕药及抗胆碱药 此类药物对预防发作和改变疾病的自然病程没有作用 可抑制前庭神经 减轻眩晕及自主神经症状 治疗 体位训练治疗病人坐位头向左转45 A 向右侧卧至枕部接触检查床 B 保持该位置直至眩晕消失后坐起头左转 C 头向右转 D 30秒后再向左侧侧卧 E 最后坐起 F 两侧交替进行直至眩晕症状消失 可由病人在家练习 早晚各做10 20次症状多在1 2天内减轻 通常于7 14天内消失 此法依据嵴顶结石症学说而提出 其机制可能为体位变换的机械力有助于分散 溶解嵴顶处的微粒 从而加快恢复 治疗 体位训练治疗 手法复位 Epley法 Semont复位法 头位1 将患者头部偏转向对侧 并偏离矢状位45 头位2 帮助患者快速侧卧于患侧 头位3 将患者由患侧卧位快速通过起始坐位侧卧于对侧 相当于旋转180 头位4 将患者慢慢扶起取坐位 Semont复位法 Semont氏复位中体位与半规管内耳石漂移的关系 Barbecue复位法 注意事项 每完成一步观察眩晕及眼震 待其终结后才做下一步 在治疗中 此法可以重复进行 直至眩晕及眼震消失 如此反复2 3次 直到任何头位均引不出眼震 为一次治疗 对双侧患者需行双侧复位 治疗后嘱患者保持健侧卧位1周 同时避免剧烈活动 不作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对一次治疗无效者 间隔7 10天可重复治疗 重复3次无效者采用其他方法治疗 注意事项 经过治疗后 需要进行以下嘱咐 1 治疗后休息10分钟再回家 以防随后耳石复位后立即引发短暂的眩晕发作 切勿驾车返回 2 半卧位休息两个晚上 也就是说患者的头部处于仰卧和直立之间 抬高45度 白天 尽可能保持头部的垂直位置 不要护发和看牙医 不要进行活动头部的锻炼 3 至少保持一周 避免可能引起BPPV复发的诱发性头位 诸如睡觉时填上两个枕头 避免朝患侧卧位 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