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议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古镇文化的几点尝试【内容摘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融入到生活之中,让学生自主地、去探寻综合活动之源。丰富的古镇文化内涵,既是一份极其宝贵的课程资源,也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好材料。我认为,对古镇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促进古镇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结合,让古镇文化文化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极具现实意义。本文从走近名胜古迹:无边光景一时新;体验民俗风情:万紫千红总是春;寻味特色美食:一枝红杏出墙来等三个方面对上述观点进行了阐述。【关键词】综合实践古镇文化走近古迹体验民俗寻味美食【正文】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活水之源,真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所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总是积极地从环境中寻找、选择适宜自己的刺激,主动地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不断地建构着自己的经验及认知结构,从而形成和改变自己的知识体系。由此,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融入到学生的精彩生活之中,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用自己的心灵去探寻综合活动之源,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然而,综合实践活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更没有现有的模式可参考,实施起来可谓困难重重。我们在平时也经常会发现:家乡,本应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但是许多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民俗风情、名胜古迹、历史人文等方面知之甚少,有的甚至根本不了解。作为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壶镇,位于瓯江支流好溪上游,地处“三府四县”交会的腹地,素有“浙南北窗”之称,是浙南三大古镇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两百余年前,由吕载扬兄弟奉母之命建造的“贤母桥”折射出千年古镇的仁爱精神,宋代的“大溪滩古窑址群”反映了千年古镇的创业历程。而括苍千年古道、始建于五代的九松寺、宋代的广济堰、明朝的阮公点将台、清代的九进厅等名胜古迹展现了千年古镇的历史积淀。2010年12月,壶镇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必将会给千年古镇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如此丰富的古镇文化内涵,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份极其宝贵的课程资源,也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好材料。作为在古镇土生土长的农村学生,绝大多数学生却不了解本地的名胜古迹和人文建筑,活动内容干巴无味,情思不见踪影。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认为,对古镇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促进古镇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寻找和品味千年古镇文化的过程中发掘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让浓烈的古镇文化文化融入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走近名胜古迹,体验民俗风情,寻味特色美食,让学生在品味生活的基础上,找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活水源头。一、走近名胜古迹:无边光景一时新小学课程标准注重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本,在生活中自由观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课程开发就是要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探寻儿童的关注点,拓展儿童的关注空间。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是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新体验、新发现、新认识。我结合教学实际,收集了大量的综合实践活动素材,以新课程标准为出发点,力求以千年古镇文化为背景,让师生在寻找和品味古镇文化的过程中发掘题材,让学生经过仔细寻访和实地考察,从而表达家乡的热爱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心智,让幼小的心灵烙上热爱家乡的印记。主要内容包括:“家乡的赵州桥贤母桥、最具风格的清代建筑九进厅、宋代的大溪滩古窑址群、苍岭千年古道、始建于五代的九松寺、宋代的广济堰、明朝的阮公点将台”等内容。同时,我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开发与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素材。主要的活动有:分组参观贤母桥,集体组织参观九进厅和吕逢樵故居,考察大溪滩古窑址群和广济堰,苍岭千年古道户外采风,参观九松寺和阮公点将台等。在参观、考察活动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名胜古迹的特征,使学生获得第一手材料,学生的综合实践课题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鲜活充盈,不仅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培养,而且使他们走进了人文建筑、亲近名胜古迹,同时也学会了书本中没有的知识,陶冶了情操。二、体验民俗风情:万紫千红总是春常有人说综合实践活动立意肤浅,缺乏新意。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教师及学生家长大都不提倡学生过多关注社会生活,怕因此影响科目成绩;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被囿于“两点一线”的狭小天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啃教科书,以致孤陋寡闻,文思枯竭。综合实践活动课应鼓励学生奔向“十字街头”,去关注社会生活,体验民俗风情,扩大信息的接受量。如古镇的民俗风情就包括“最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老鼠娶亲、民间艺术盛会赤岩山重阳节文艺大展演”等内容,可以组织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模拟表演“老鼠娶亲”节目,实地观看民间传统文艺大展演等,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综合实践活动的田园。以下是我在“最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老鼠娶亲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过程实录:“老鼠娶亲”的故事整理大年初一的晚上,是老鼠娶亲的大好日子,为让老鼠可以安安稳稳,欢欢喜喜办好事,大人、小孩都不要去打扰它,如果你吵它一夜,它就会吵你家一年,所以人们都要早早睡觉。“老鼠娶亲”的民俗特色正月初一为鼠婚嫁日期,此段时期正是鼠类繁殖的高峰季节,送鼠出嫁,意味着送鼠“自家而出”,从人们的心理来看,便可达到杜绝鼠患的目的,这样就能保佑新的一年家中平安。另外,正月初一是新旧岁时交替时刻,故选择这一时段嫁鼠,还具有除旧布新、送阴迎阳、祛灾纳吉的象征意义。“老鼠娶亲”以壶镇为中心,世代相传,形成了浓郁的地方民俗文化特色。“老鼠娶亲”的民间舞蹈“老鼠娶亲”是壶镇镇新范村60多岁的吕官水老人根据壶镇一带民间大年初一老鼠娶媳妇的传说编排并组织表演的。这个节目采用拟人化手法,头戴面具,仿效古代本地民俗的娶亲形式,表演动作风趣有味,逗人捧腹大笑。如今的老鼠可不同以往,陪嫁物非常丰富,有彩电、冰箱、空调等。这也是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时代进步的真实反映。民间舞蹈“老鼠娶亲”十分具有童话色彩,在彰显善良美好人性的同时,也表达了人们禳灾祈福的祥瑞追求。“老鼠娶亲”的学生作品片段张鸣宇同学在老鼠娶亲习作中写道:“看,新娘的轿子来了!只见那边簇拥着一群队伍,有吹的,有打的,好不热闹。随行的人们戴着米老鼠的面具,左摇右摆,滑稽极了,让人捧腹大笑。“快看,老鼠新娘来了!”不知谁叫了一声。大家一起循声望去,只见坐在轿子里的老鼠新娘,披着大红丝巾,用手微微地拉开了帘子!只见她含羞一低头,又把帘子拉上了。“看,刚才那不就是老鼠新娘吗?”一位眼尖的小朋友说。大家都跟着说:“看到了,看到了!”他们的脸上,都荡漾着灿烂的笑容。老鼠娶亲的轿子,就这样,顺着小道,在人们的欢笑声中走过。紧接着,满满的一车子嫁妆在我眼前出现。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几年不来看,嫁妆可多了不少,只见崭新的大屏幕彩电,气派的双门冰箱,新型的变频空调这真是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时代日益进步的真实写照。”在上述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中,我们清楚地发现,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角色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地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民俗风情的经历中,在对体验民俗风情的交流中,重温了民俗风情的情感体验。为调动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我又鼓励学生撰写“老鼠娶亲”调查手记,出版“老鼠娶亲”活动小报,也可以是“老鼠娶亲”活动专集,举办“老鼠娶亲专题擂台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使其兴趣、爱好、特长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气象。学生创造的作品又何愁不视野开阔、力透纸背、别具风格?三、寻味特色美食:一枝红杏出墙来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超越书本,超越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而千年古镇的特色美食的寻访和品味,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必将创出一份新天地。其内容包括“走遍天下的壶镇烤烧饼、绿色馈赠佳品壶镇米炮糖、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土爽面”等。我们组织的实践活动主要有观察烤烧饼的制作过程,通过采访切糖师傅了解壶镇米炮糖的制作工艺,到附近村庄亲自制作土爽面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展示学生个性。活动中,首先是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感受,有独特的见解;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有自己的想像,自己的观察,自己的真情实感;其次要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有自己特色的活动成果。在让学生开展“壶镇烤烧饼”这一主题活动中,如何突破传统,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找具有古镇特色的素材,成了我的思考点,经过思索,我让学生以调查民间故事为切入点,经过调查,学生找到不少如“烧饼的起源”等具有古镇特色的故事,还有学生写下了关于烧饼的个性习作。壶镇烤烧饼的起源故事曹昕同学在她的调查手记中这样写道:“烧饼起源于元末。听奶奶说,壶镇棠慈(今唐市,距壶镇7公里)朱奕兄弟参与反元斗争,被本村寨长宋得庚杀害。朱奕的儿子朱和被迫逃亡,四处流浪,途中忍饥挨饿,凑巧找到了一些面粉,看到一个没有底的破罐子,就生了一堆火,将破罐子套在火上,然后把面粉加水和成面团,贴在陶罐壁上烧熟,充饥度日,发现烧饼香气四溢,过路的人吃了都赞不绝口。风波过后,朱和暂时住在在堰沽花园(今壶镇元古村)。为了维持生计,朱和回忆起逃难时的陶罐烧面团,就尝试开发这项技术。他向东山陶器窑定制了一个肚大两头空的炉芯,利用小麦、当地霉干菜为原料,用陶制炉芯烧烤面饼。烤出的面饼色泽黄亮、香酥可口,让人吃了回味无穷,从此销路广开。从此以后,逐渐在壶镇一带流传,并逐渐盛行开来,称为壶镇烤烧饼。”壶镇烤烧饼的学生作品片段周楚秦同学在我爱壶镇烤烧饼习作中写道:“烧饼是我们壶镇的一大小吃。在我们这个小镇上,几乎每走几十米路就有一个烧饼摊。街巷飘来一股诱人的香味。我赶紧买了一个,热腾腾、香喷喷的,咬一口,满嘴都是香味,我一口气就吃了两个。烧饼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先和好面后,取一小团压成圆薄片,再上肉馅后,用五指把面片四周一收,接着用擀面杖檊圆,然后在表面抹上一层糖油、撒上几颗芝麻,最后贴在特制的饼桶里烤上三五分钟,一个香喷喷的烧饼就做成了。拿到烧饼可不要急着吃,可先观饼姿,圆圆的饼白里带黄;后闻饼香,在香味中还有丝丝甜味,让人垂涎三尺;最后咬上一口,霉干菜香、肉香、葱香和热腾腾的热气一齐冒出来,顿时香味裹满你周围,令你陶醉。”在以上的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调查、专访,实地考察等活动,不仅了解了古镇特色美食的历史和现状,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意识,也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同时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实践”“有用的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实践证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亲历真实的实践,走近名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秋季版)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3.6.1 集体生活邀请我说课稿 新人教版
- 光学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 工程质量管理中数据分析方法的应用
- 高数开学考试题及答案
- 福建历史会考试题及答案
- MBTI类型与艺术设计学生自我表达方式的关系
- 2025《深圳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基础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个体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文秘知识基础试题及答案
- 《传统书画装裱与修复中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 2024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
- 防洪排涝工程合同范本有效
- 高血压病基层诊疗指南
- 医院视频监控系统维保方案
- 门诊护士课件教学课件
-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课件
- 职务侵占罪培训
- 中式烹调师技能等级认定四级理论知识试卷
- DB65-T 4784-2024 冰川范围调查技术规范
- 幼儿园礼仪小天使《借物品》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