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鹿邑伯阳双语中学高三地理测试九月份.doc_第1页
河南省鹿邑伯阳双语中学高三地理测试九月份.doc_第2页
河南省鹿邑伯阳双语中学高三地理测试九月份.doc_第3页
河南省鹿邑伯阳双语中学高三地理测试九月份.doc_第4页
河南省鹿邑伯阳双语中学高三地理测试九月份.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伯阳双语中学高三地理 周 周 练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20110904 命题人郑乙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请将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卡上)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据此回答12题。1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A一百万分之一 B一千万分之一 C五百万分之一 D五千万分之一2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A20厘米 B40厘米 C60厘米 D80厘米 3读三幅经纬网示意图,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A B C D 读图,N为北极点,大圆为经线圈,ACB为赤道, 据此完成45题。4假如一架飞机从A飞到B,实际最短的飞行线路是() 5按最短飞行路线飞行,该飞机从A到B的飞行方向是()A西东 B南北南C东南东东北 D东北东东南 6以下四幅经纬网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7 关于下图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a村在b村的西南方Bc、d两条小河画得都正确Ce处用水方便,宜建造纸厂D从a村到b村规划的公路不应走直线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810题。8靠近水源、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A B C D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城镇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C图中河流干流从西北流向东南D由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10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368 m B488 m C678 m D708 m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回答1113题。11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 )A西北 B东南C正北 D正南12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选择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 )A甲、乙 B丙、丁C丙、甲 D乙、丁13图中瀑布的落差不可能为 ( )A60米 B50米 C40米 D30米 我国某地(32N、114E)长跑比赛于北京时间某日10:30鸣枪开赛。图10为某运动员比赛中经过图11中某点时的即时素描图,当该运动员到达该点时,其身影朝向正北并大致与身高等长。据此回答1416题。14当运动员身影(背影)如图10所示时,运动员位于图11中的 A甲B乙C丙D丁15此时比赛已进行约A54分钟B90分钟C24分钟D114分钟16该运动会举办的日期可能是A1月11日B5月11日C8月11日D11月11日 根据我国日历反映的信息回答1718题。2011年8月817日历中立秋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A5915E B4445E C5945E D17945E18关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 B在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C在赤道以北并向南移动 D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 读下图,AB弧是晨线,AC弧是昏线。 19.此时北京时间为_,全球与图中P点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是A.12月23日2时 大于全球一半B.12月21日6时 小于全球一半C.6月22日2时 等于全球一半D.6月21日10时 P点与全球处于同一日期 下图黑点分别为甲、乙、丙、丁所处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2022题。20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在乙的东北B乙在丙的西南C丙在丁的东南 D丁在甲的西北21甲、乙、丙、丁四地点中()A甲地地方时最晚 B乙地地转偏向力最大C丙地处于东半球 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慢22当晨昏线通过丙、丁两地时,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B此后一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C甲、乙、丙、丁四地昼夜长短相同D丙、丁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高 二十四节气是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读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甲),完成2324题。乙2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最早出现在汉代。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物候有差异。二十四节气最适用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 B黄河流域C东北地区 D江南丘陵24图乙是北半球的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正确的是()A表示大雪 B表示立春 C表示秋分 D表示芒种 下图表示全球处在同一日期时,曲线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读图,完成2526题。25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10N,0 B20N,0 C20N,180 D10N,18026B点正北333千米处的某点,该日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是()A337 B330 C1637 D1642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的等厚度线分布图”完成2728题。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40”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图中“52”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地势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C我国地壳厚度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由薄到厚的变化趋势D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地壳平均厚度由厚到薄 28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 下图为“我国甲、乙、丙三地某年内的日出时刻变化曲线图”,图中的a、b、c、d、e代表节气,其中a为秋分。读图回答2930题。29下列三地按地理方位由南到北的顺序是()A甲、乙、丙 B甲、丙、乙C丙、乙、甲 D乙、丙、甲30下列关于图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Aa和c代表的节气相同B甲、乙、丙三地中,甲地位于最东方C一年内,总是甲地最先看到太阳D三地中,丙地位于东七区 右图中AB、CD为两条纬线,B、E、C位于同一经线上,A、E、D三点的太阳高度均为0,A和E的时差与E和D的时差之比为21。读图完成3132题。31若E点地方时为5时,则()AA点与C点的昼长差不可能达12小时BB点不可能出现极昼CC点昼长不短于9小时DD点一定昼短夜长32若D、E之间的时差为4小时,则()AE点位于北半球或南半球BC点刚好出现极昼或极夜CB点比A点早日出或早日落8小时DB点与D点的昼长或夜长均相差12小时33若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北京时间为15时,6小时后D点将迎来日出,则()AC点与E点的昼长之比为32BE点与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之比小于1C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之比为41DAED的经度范围与全球经度之比为512 下图是某观测者当地夏至日时,根据观测到的竖直标杆日影绘制的示意图。判断3435题。34图中表示正午的日影是()A B CD35观测地当日的日出方向和日落方向为()A东北、西北 B东南、西南 C东、西 D东北、西南36观测地的纬度最有可能是()A20N B40N C20S D40S右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斜线部分表示黑夜,横线部分表示东半球,数字表示经纬度。据此回答3738题。37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达最慢时期B南极中山站出现极夜现象C北京昼长大于上海D北半球物体正午影长达到最长38此时,我国汕头市的昼长约为()A10小时40分钟 B12小时C12小时20分钟 D12小时40分钟2010年3月28日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应对气候变化、倡导节约能源的集体行动。下图中是甲、乙、丙、丁四地两分两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回答3940题。39若活动时间是当地20:3021:30,下列四城市中最早和最晚熄灯的分别是()A甲和丁 B乙和甲C乙和丙 D丙和丁40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A甲 B乙C丙 D丁伯阳双语中学高三地理 周 周 练答 题 卷座 号 201109. 04一 单项选择题(8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 答案 二、综合题 (20分)第41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河流C与D相比较,流速较快的是_,理由是_。(2)河流干流的流向是_。(3)某地质队员在A、B两地考察,发现A地是一背斜,它形成山岭的原因是_。而B地则是一向斜,它形成山岭的原因则是_。(4)本区为了发展经济,计划建一海港码头,在E、F两地中,选择_处较好,理由是 第42题 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2)乙图为太阳直射A点时的等太阳高度线和等昼长时数线,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000,B点纬度为73N,则A点的地理坐标是_(3)甲图时刻6个月后某时全球日期相同,则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并在下图中画出该时的昼夜分布。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ABABADADBCDAC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