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学院传媒人文化艺术节策划书.doc_第1页
人文社科学院传媒人文化艺术节策划书.doc_第2页
人文社科学院传媒人文化艺术节策划书.doc_第3页
人文社科学院传媒人文化艺术节策划书.doc_第4页
人文社科学院传媒人文化艺术节策划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科技学院人文社科学院“传媒人”科技文化节策划书主主办:学生工作部、团委 教务处 人文社科学院二九年十月2目 录“传媒人”科技文化节概况1第三届“传媒人”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安排4一、人文社科系列学术讲座4二、第三届“传媒人”科技文化节作品展41、新闻摄影作品展52、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展53、原创DV观片会54、电子杂志展55、云翼工作室原创电影玉芙蓉首映5三、第二届法律文化节61、法学论文写作大赛62、模拟法庭汇报表演63、法学“论辩”擂台赛74、法律协会相关活动7四、“赢在校园”创业大赛项目展7五、优秀校友回校交流、讲座7六、院庆十周年晚会暨大学生素质教育汇报演出8 七、“传媒人”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经费预算8“传媒人”科技文化节概况人文社科学院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和实践,在认真总结学校提出的“1+N”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经验和育人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工科为主的教学资源和专业平台,积极创新,在实践中创造性推出以“以工程技术、艺术设计为底色,以人文社科为主色,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为亮色”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坚持以“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主线,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创新性运用,加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训练,使文科学生具备了工科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适应了信息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也实现了学生素质培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联动。在总结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广告人艺术节”、“主持人大赛”和“记者节”等特色校园文化的基础上,2006年推出“传媒人”科技文化艺术节这一校园文化品牌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传播、法学四个专业实践教育平台,运用“菜单式”校园文化体系加强对学生专业素质与课外科技、实践创新、动手能力的培养。前两届“传媒人”科技文化艺术节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和关注下,在全体广大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在学校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2006年“传媒人”科技文化节受到楚天金报等相关媒体报道,2007年获得学校优秀校园品牌文化,并申报湖北省优秀校园文化品牌。学生第二课堂实践团队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三年获得湖北省优秀实践团队。2008年多名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高校大学生摄影大赛金奖、湖北省广播工作先进工作者、湖北省校园舞蹈大赛金奖、湖北省“12.9”诗歌大赛奖励,学生“云翼”广告工作室、“炫影”工作室成功拍摄校庆50周年、2008年十件大事宣传片。2009年有39名学生考取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有4名学生考取国家博物馆、昆明海关等国家公务员,4名学生高分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06级学生余鹏同学2009年在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纺织报、光明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网、中国纺织杂志等中央、省级媒体发表新闻稿件近90篇,成为校园优秀“新闻人”。还有多名学生自己创办广告公司、自拍电影成为武汉科技学院学生“导演”,受到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等众多媒体关注。“传媒人”科技文化节在发挥专业优势,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专业紧密结合、老师与学生的充分互动、院系之间的切实沟通,努力成为一次人文社科学院拓展第二课堂、大力进行素质教育的集中展示和汇报。为迎接学校更名,展示我校学生素质教育优秀成果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三届“传媒人”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包括国内知名学者讲座、学生优秀作品展、DV观片会、玉芙蓉首映和优秀校友回校交流、讲座等环节。作品展包括:新闻类摄影作品、电子杂志、优秀的书法绘画作品、以及广告平面作品。观片会包括:我院学生的新闻采访类作品、优秀的影视广告作品以及优秀原创DV作品。我们将本着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原则,努力为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做出自己的贡献。以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将充分展示我校学生“勤奋、自强、求是、创新”的精神风貌,提高我校大学生适应未来传媒发展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第三届“传媒人”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安排一、人文社科系列学术讲座人文社科学院在本次传媒人文化艺术节中着力推出人文社科系列学术讲座,邀请了一大批国内知名学者教授来我校进行讲座。这对我们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知名学者的讲座,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接受到更为先进的思想和理论。讲座安排如下:讲座专家1武汉大学 汪信砚教授、博导2武汉大学 郭齐勇教授、博导3华中师范大学 愈思念教授、博导4武汉大学 骆郁廷教授、博导5中国人民大学 郝立新教授、博导6武汉科技学院 杨洪林教授、博导7武汉科技学院 蓝寿荣教授、博导二、第三届“传媒人”科技文化节作品展组委会通过开展前期的活动征集了大量的优秀学生作品,将在活动期间,在大学生活动中心进行展出。充分展示我院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证明自己的舞台。科技文化节由如下部分组成:1、新闻摄影作品展通过我们的相机展现我们眼中精彩纷呈的世界,通过我们的视野来描绘真实可感的现实生活。2、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展在有限的空间里有意识地重组素材元素,将设计思想艺术具体化,引领受众走近传者的思维空间。本次参展作品主要为广告学专业学生设计作品,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结合理论知识与个人概念,运用专业软件画图制作完成。3、原创DV观片会我院学生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术与所具有的创新思维相结合起来,以一种可视化的作品形式来突出他们的人格特性。4、电子杂志展将原本静态转化为动态,将无形转化为有形,以一种可视化的界面,将原本没有任何联系的画面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质的升华。另外,电子杂志的制作包含的多种多媒体技术,通过这种实践,就可以从本质上提升大家的专业技术水平。5、云翼工作室原创电影玉芙蓉首映附:展区布置 三、第二届法律文化节法律文化节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例如法律论文比赛,模拟法庭等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特别是法律专业的学生切身体会到法律的魅力,培养同学们对法律专业的热情。同时,也通过对法庭场景的模拟,让同学们接触到真实的法庭环境,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适应社会的需要。彰显出法学专业学生的魅力,同时也增强其他专业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文化节有如下环节组成:1、法学论文写作大赛学生的身份,法律人的要求。专业,严谨,这就是法律!通过论文比赛,让学生了解规范的法律论文格式,并学会如何进行规范的法律论文写作。2、模拟法庭汇报表演理论结合实际,真实环境模拟,彰显专业特色,发散理性思维。学生通过真实的法庭环境,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法庭上。既让大家感受到真实的法律环境,同时也让法律专业学生获得实践经验。3、法学“论辩”擂台赛 激烈的辩论,思维的碰撞。专业知识的较量,法律人的竞争。Are you ready?以辩论赛的形式,考察学生的法律专业知识。让学生在论中体会法律的严谨与法律知识掌握的重要性。4、法律协会相关活动法律常识,普及法律。真实案例,教育守法。法律协会作为学校众多协会社团的一员,一直以专业性闻名,曾举办多次的法律知识普及活动。法律协会举办相关活动,可以让更多的非法律专业学生了解法律,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合格大学生。四、“赢在校园”创业大赛项目展“赢在校园”武汉科技学院大学生创业模拟商战计划大赛,是由学生工作部(处)团委、教务处、招生就业处于今年五月至十月主办、人文社科学院承办的,旨在进一步培养我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引导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激发大学生科技创业、实践成才的热情,努力营造浓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的一次大赛活动。此次比赛全校十四个院系共产生66件作品。最终25件作品进入复赛,通过暑期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各小组将作品更为完善,此次我们将集中展示其中的优秀作品。五、优秀校友回校交流、讲座1、创业明星:李亮亮、胡薛、边智飞2、大学生“名导”:金睿3、金牌主持人:周海洋4、考取北大、人大、北广毕业生:朱灿欢、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