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五)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一、选择题1(2018镇江学测模拟)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c蛇处于第四和第五营养级d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解析:选a构成捕食食物链的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2018无锡学测模拟)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草食昆虫属于初级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c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是逐级递减的d该生态系统中的第一营养级是太阳能解析:选d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因此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太阳能属于非生物的能量。3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解析:选c根据文字信息写出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鹰,鹰的迁入会导致黄雀减少、螳螂增加、蝉减少等系列变化。细菌一般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分解者从动植物遗体、遗物中获得的能量通过分解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会再被生产者利用。鹰的迁入使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由4个营养级变为5个营养级,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鹰的迁入使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营养级增加,但食物链还是只有一条,所以能量流动的方向未改变。4人工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外训练。如果将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d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食物解析:选c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动物应在森林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不能使其适应森林生活。5(2018无锡一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物质多级利用可大大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b处于稳定的生态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稳定c生态系统的能量大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流动渠道解析:选a物质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6(2017南京一模)某玉米地内的玉米、甲、乙昆虫分别处于不同的营养级。如图是两种昆虫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昆虫甲、乙之间的种间关系为竞争b调查昆虫甲种群密度的最佳方法是标志重捕法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合理控制昆虫甲、乙的数量,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解析:选d由图中曲线可知昆虫甲、乙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且乙为捕食者(数量少),甲为被捕食者;植株上的昆虫甲活动能力弱,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比值,而不是生物个体数量的比值。7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可推测这种甲虫()a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b属于次级消费者c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d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解析:选c由题目可知该甲虫营腐生生活,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与植物之间不是捕食关系,不属于消费者;位于能量金字塔底部的是生产者。8.(2017南通二模)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代表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代表生产者,丁代表分解者b甲同化的总能量大于乙、丙、丁同化能量之和c过程是指生物的有氧呼吸d过程中流动的能量以有机物为载体解析:选c甲可以利用光能,所以甲代表生产者,丁可以分解粪便、遗体残骸等,所以丁代表分解者;由于每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所以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同化量之和;过程是指生物的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生物之间的食物链,食物链中以有机物为载体传递能量。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可以是真核生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d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都是直接联系的,消费者可有可无解析:选a生产者大多数是光能自养型的真核生物(绿色植物),少数是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的原核生物(蓝藻、硝化细菌等);动物并不一定都是消费者,如蚯蚓是分解者;细菌可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不一定都是直接联系的,有时候生产者和分解者需要靠消费者来间接联系。10.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d鹰在植物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解析:选c食物网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捕食关系形成的营养结构,其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是由于多种消费者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本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植物,从生产者最高营养级,共有8条食物链,蛇与鼠之间是捕食关系,食虫鸟与蛙之间是竞争关系;生态系统的成分除组成食物网的生产者、消费者外,还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中,消费者等级1营养级级别。11下面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j/(cm2a),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解析:选a题图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该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100(摄入量)20(粪便中的能量)80,根据能量传递效率倒推出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题图仅表示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并不能得出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因此无法计算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并不等同于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2.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右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丙的数量是原来的()a1.375倍b1.875倍c1.273倍d0.575倍解析:选a由于生产者没有改变所以流向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没有变化,设丙原来的能量为a,则需要甲提供的能量为1/2a10101/2a10;改变食物比例后的丙的能量设为b,则需要甲提供的能量为2/3b101/3b1010,根据题意可得:1/2a10101/2a102/3b101/3b1010,b/a1.375。13(多选)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细菌可以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解析:选abc不同种类的细菌,其代谢类型不同,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也就存在差异。如硝化细菌为自养型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营寄生生活的肺炎双球菌属于消费者;营腐生生活的乳酸菌属于分解者。14.(多选)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解析:选bcd该系统中有6条食物链;野兔、鹿及昆虫均以植物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狼和云豹均是第三营养级;由于富集效应,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污染物浓度最高。15(2018南京一模,多选)如图为某鱼塘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jm2a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鲈鱼所占营养级为第五、第六营养级b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5%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 357 jm2a1d该图只包含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解析:选acd由图可知,鲈鱼所占营养级为第四、第五营养级;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31 920 jm2a1,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3 7804 2007 980 jm2a1,第一、二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为7 98031 920100%25%;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与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共为1 4831261 357 jm2a1;该图包含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非生物的能量、生产者和消费者。二、非选择题16(2018苏州一模)某兴趣小组调查发现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1。图2为鲢鱼所摄入能量的去向(图中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1所示的食物网中有_条食物链,鲇与黄鳝的种间关系是_。(2)为了调查该池塘中成年乌鳢的数量,第一次捕获15条乌鳢。其中成年乌鳢8条,全部标记后放回。再次捕捞时,捕获18条乌鳢,其中9条成年乌鳢中具有标记物的有2条,据此推测该池塘中成年乌鳢数量大约_条。研究发现被标记个体不易于被捕获,则该种群数量的估计值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3)图2中,e表示_。若a表示的能量值为1.2108 kj,乌鳢同化的能量为4.2107kj,则理论上该生态系统中从鲢鱼到乌鳢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4)调查发现,由于水体富营养化,浮游植物密度显著提高,进一步调查发现棒花鱼数量显著减少,原因是_。为了有效修复该生态系统,应该通过_措施调节鲢鱼的密度,从而有效控制浮游植物密度。解析:(1)食物链的起点是浮游植物或底层植物,终点有乌鳢、鲇,共7条食物链。鲇与黄鳝的种间关系是捕食与竞争。(2)假设种群数量是n,则n/第二次捕获的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数量/第二次捕获并标记的数量,即n/98/2,n36。因为被标记个体不易于被捕获,所以第二次捕获的乌鳢中标记的值偏低,导致计算结果偏高。(3)图2中,b是鲢鱼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e),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c)。乌鳢同化的能量为4.2107 kj,则理论上该生态系统中从鲢鱼到乌鳢的能量传递效率为(4.2107 kj)(1.5109 kj)100%2.8%。(4)因为棒花鱼的食物是底层植物,而水体富营养化后浮游植物密度显著提高,底层植物接受的光照减少,影响了生长和繁殖,导致棒花鱼食物来源减少。鲢鱼的食物是浮游植物,放养鲢鱼可以调节浮游植物的密度。答案:(1)7捕食与竞争(2)36偏高(3)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2.8%(4)浮游植物密度显著提高,使底层植物因光照下降而减少(导致棒花鱼食物来源减少)放养鲢鱼17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草原中因不同区域土壤湿度不同而生长着不同的牧草,这体现出群落的_结构。(2)图中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相关生理过程的发生场所是_,图中未标明的能量流动去向是_。(3)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_,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若图中表示农田生态系统,从生产者的角度考虑,农民为达成上述目的,应采取的措施是_。解析:(1)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草原中因不同区域土壤湿度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游戏化营销策略分析-洞察及研究
- 稳定靶向纳米胶束构建-洞察及研究
- 手指画培训课件
- 科技部合同范本D007-技术咨询合同6篇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综合素养评价卷(含答案)
-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混沌态热力学分析-洞察及研究
- 手卫生指征培训课件
- 学生法制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低温信号转导及调控靶点分析-洞察及研究
- 2025外贸采购合同模板
- 山东省济南市2025届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
- GB/T 8758-2006砷化镓外延层厚度红外干涉测量方法
- GB/T 6396-2008复合钢板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
- GB/T 35759-2017金属清洗剂
- ABB缠绕型干式变压器
- GB/T 21063.1-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
- 第三讲:新闻真实性分析课件
- 《婚姻家庭法 (第三版)》第四章夫妻关系
- 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 电梯井道圈梁加固工程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