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北线317骑行攻略.doc_第1页
川藏北线317骑行攻略.doc_第2页
川藏北线317骑行攻略.doc_第3页
川藏北线317骑行攻略.doc_第4页
川藏北线317骑行攻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川藏北线317骑行攻略【1】前言为什么要骑北线?这段路,你可能会遇到很少的骑行者。这段路,小孩的眼眸还是相当清澈。这段路,藏民看到你都会很兴奋地“HELLO” !这段路,寺庙无论大小都不收费,对相机也格外开恩。这段路,是康区的核心,彪悍热情的康巴人,也是路上的风景。这段路,你走过了,不会后悔。车友Titanhu【2】更新记录20121105 川藏线北线骑行归来,更新部分资料(因为太懒)。20131210 完善大部分资料。20140103 细节性修改,完善图片、地图。【3】概述及精确海拔里程图“你从哪儿骑过来的?” “成都。”“318啊?” “不是,我走的317。”“317是成都到哪儿?” “成都到那曲。”“那曲?那不是109么?” “.”当你完成你的317之旅,你在拉萨被人问起时,这是最常见的对话。看来,国道317,真是一条寂寞的路线。川藏北线(317国道)常被广大驴友称之为川藏“大北线”。它是从成都西北出发,经都江堰,在映秀镇沿四川省道303往西,穿过卧龙自然保护区,翻越终年云雾缭绕的巴郎山(海拔4520米),经小金县,抵丹巴,经道孚,到达炉霍。再沿国道317继续往西,经甘孜、德格,过金沙江大桥入藏,再经江达、昌都、类乌齐、丁青、巴青、索县,在那曲与青藏线(国道109)汇合,经当雄到达拉萨。“大北线”全程2412km左右。相对南线而言,所过地区多为牧区(如那曲地区),海拔更高,交通更为不便,人口更为稀少,景色更为原始壮丽。 沿途高原湖泊、雪山、温泉密布,极少有旅游者涉足,是越野探险者推崇的极品线路。另一条北线是从成都西进,在新都桥与国道318分路,从八美到达炉霍,经甘孜、德格、昌都后,转道214国道南下邦达,再经八宿、然乌、八一到达拉萨,此谓川藏“小北线”。川藏线南线与北线在四川境内,新都桥与八美之间有省道相连;在西藏境内,邦达与昌都有国道214连接。北线沿317国道在那曲与青藏公路汇合,也可到达拉萨。同时也是青藏公路的组成部分。与南线新都桥至巴塘一段相比,川藏北线新都桥至德格一线,基本上是沿鲜水河、雅砻江而上,时有草场、峡谷、河水、河原等地形,不似南线那般高拔和平缓。其中丹巴是嘉绒藏族的主要分布区,塔公草原(也称毛垭大草原)一带风光和人文见长,道孚、炉霍等地民居冠绝康区乃至整个藏区,甘孜县河谷是康区优良的农区,寺院林立,而马尼干戈、新路海、雀儿山一带自然风光优美,德格是整个藏区的文化中心。沿途最高点是海拔5005米的雀儿山,景色奇丽,冰峰雪山美若云中仙子。在马尼干戈,北进石渠,有康区最美的草原,如由石渠进入青海玉树州,经玛多、温泉,可至达青海省首府西宁或青海湖。沿川藏北线进出西藏,每年的最佳时节是5月份和9月。6月份至8月份之间是西部的雨季,川藏线因泥石流和塌方频繁,故行程安排应较为宽裕。除了能领略雨季川藏线分外美丽和诱人的旖旎风光之外,还需要徒步穿越塌方区的勇气与决心。【4】行程计划D0. 成都512,景点就不用说了;D1. 105km,共0105km,成都512郫县都江堰映秀,万事开头难,D2. 048km,共0153km,映秀耿达卧龙D3. 031km,共0184km,卧龙邓生保护站D4. 060km,共0244km,邓生保护站巴朗山日隆D5. 117km,共0361km,日隆双桥沟风景区沃日乡小金丹巴D6. 088km,共0449km,丹巴疙瘩梁子八美D7. 079km,共0528km,八美 松林口道孚D8. 072km,共0600km,道孚孔色乡温泉山庄炉霍炉霍转道去色达五明佛学院2天。D9. 098km,共0698km,炉霍朱倭乡罗戈梁子甘孜D10.103km,共0801km,甘孜无名山口马尼干戈D11.116km,共0917km,马尼干戈雀儿山5005德格D12.036km,共0953km,德格金沙江岗托D13.075km,共1028km,岗托矮拉山江达县D14.079km,共1107km,江达县卡贡乡雪集拉山青泥洞乡玉龙镇D15.145km,共1252km,玉龙镇宋拉夷山妥坝昌都D16.088km,共0449km,昌都朱角山类乌齐D17.088km,共0449km,类乌齐支格拉山觉恩乡丁青D18.088km,共0449km,丁青曲里拉山色扎乡尺犊镇D19.088km,共0449km,尺犊镇斜拉山荣布镇D20.088km,共0449km,荣布镇恰拉山雅安镇无名山巴青索县D21.088km,共0449km,索县冈拉山夏曲镇D22.088km,共0449km,夏曲镇达庆乡孔玛镇那曲D23.094km,共1707km,那曲4534罗玛镇谷露镇4702D24.074km,共1773km,谷露镇4702藏北八塔当雄县4281D25.075km,共1848km,当雄县4281念青唐古拉山4606拿多拉山4629羊八井镇4284古荣乡3810拉萨3650,拉萨、拉萨!【5】人文之旅,川藏线北线之旅D1. 成都(海拔512)犀浦镇郫县县城郫筒镇(海拔570)崇义镇聚源镇都江堰市区都江堰青城山大桥(G317 K45 海拔740)映秀(海拔890):水泥路:105km,总里程:105km考虑了再三,到底是从南线出发,还是从北线出发,你最后还是决定从北线出发,开始我们的人文折磨之旅。我们还是例行公事一样,在武侯祠门口拍照,开始我们的旅程。北线出发的路不像南线,比较好找:从武侯祠门口往西,在高升桥路口右转,沿一环路一直骑行到西门车站路口,左转便是国道317的出城路。依次穿过西门车站立交桥、二环路营门口立交桥、三环路茶店子立交桥,再不经意的从绕城高速公司的立交桥下穿过,我们会从豆瓣闻名天下的郫县县城经过,不过你除了闻到汽车的尾气,并未嗅到半点豆瓣的香味。双向10车道的好路一直持续到郫县。过郫县县城后,你可以在四川通达产业园的门口找到第一个石头的里程碑:“G317 K15”。今天上午均在水泥或柏油平路上驰骋,到都江堰后可以考虑找饭馆吃饭。出郫县后,沿途可欣赏到川西平原田园风光。快到都江堰市时,可发现高速公路、快铁和国道317是平行并相挨很近的。进城见到对面楼房“花鸟文化市场”招牌时,请右转,在一个很大的十字路口左转,到达都江堰的“迎宾大道”,可以持续优秀旅游城市的“马踏飞燕”雕塑,并继续骑到李冰父子面前。又是拍照后,沿左边的路,可以骑到都江堰青城山大桥上。过桥即见到“G317 K45”。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公元前256年左右,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都江堰修建了这项水利工程。这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成都目前的大部分饮水,都是从这里流出的。在青城山大桥上可以远远的眺望一下。过青城山大桥后右转,开始一路上坡,大概20km左右。G53左右会经过紫坪铺水库边上,可以欣赏到人工湖形成的湖水,也可以见到笔直的高速公路桥直通映秀,而我们却要绕一个大弯,爬一座海拔1100m的山,才能到达映秀。我们依次经过3个隧道:马鞍石隧道(G318 K50)、友谊关隧道(G318 K57)、白云顶隧道(G318 K70 海拔1082)。过友谊关隧道后远远的看到“阿坝欢迎你”的路牌,告诉你你已经在进入藏区了。K65位置也在修隧道,看你经过时是否经过隧道。一路上货车非常多,请注意安全。白云顶隧道过完后开始下坡,在漩口镇可以看到“漩口抗震纪念碑”。7km左右坡放完,之后6km缓上坡后到达映秀。快到映秀时,会经过映秀百花大桥,也算一个景点吧。映秀因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而得名。当年的国家大祭祀活动,也在映秀中学遗址门口举行。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景点,可以祭拜一下。映秀的邮局在映秀中学遗址对面的莞香广场背后。东东太多的兄弟,赶紧寄回家吧。卧龙离映秀虽然只有48km左右,但路况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好,所以,今天请就此打住,不要尝试继续前行。住宿参考:映秀因祸得福,原来破败的小镇,因全国人民的支持,已经修葺成了漂亮的山区小镇。人们把地震遗址也当成了景点,诞生了N家旅馆,随便找一家均可以住宿。D2.映秀(S303 K0 海拔890)耿达水电站(S303 K12)耿达镇(S303 K24)磨子沟卧龙镇(S303 K46 海拔1930):水泥路,48km,总里程:153km从都江堰到映秀,基本是沿着岷江上行。今天我们出镇左拐,沿四川省道303和巴朗河继续上行。据说巴郎河以前叫皮条河,因为名字实在不雅,所以改叫巴郎河。映秀到卧龙的省道面河背山而建。前20km塌方飞石泥石流路段较多,属于危险路段,请谨慎前行。每年6-8月的雨季,这一带经常因为降雨而引发塌方,从而阻断交通。后26km为柏油路面,基本上缓上坡。耿达镇和磨子沟,都有小饭馆可以吃午饭。一路基本上是又长又缓的上坡。卧龙镇这个小镇所有的一切都与熊猫有关,大熊猫的发现让卧龙这个小山坳蜚声海内外,因为大熊猫,有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因为大熊猫有了卧龙镇;因为大熊猫,有了卧龙特别行政区。卧龙镇和熊猫的关系,用一句“先有大熊猫,后有卧龙镇”来形容不但不过分,反而恰如其分。不过卧龙自然保护区因512地震基本已经废弃,所以熊猫全部已经迁往四川雅安的碧风峡风景区。这里只留下大量的板房,和一片的荒凉。住宿参考:卧龙虽然已经破败,但住宿还是比较多的。请穿过镇子,在镇子尽头,可以找到N家饭店,提供餐饭的同时,他们一般都会提供住宿,一般20-40元/人,条件都还勉强。D3.卧龙镇(S303 K46 海拔1930)阿甘牛肉店(K73)邓生保护站(S303 K77 海拔2818):水泥路,31km,总里程:184km今天权当休整,为明天爬巴朗山做准备。如果想从卧龙直接翻过巴朗山,一天杀到日隆,体力要足够强,出发时间也要趁早,因为有66km的上坡(31km+33km)。出了卧龙镇不久见到K46的路牌。一路上基本没什么人,也没什么车,虽说是大熊猫保护区,却肯定是看不到熊猫嘀。不过不时能见到路边的海拔提示牌,上面怪笑的熊猫不时提醒你海拔在上升:2000米、2500米.K16和K21左右会经过2个隧道,请小心通过。卧龙往前的K73处,有一废弃的房屋,这就是网上著名的阿甘牛肉店。这里应该是当年大卖特卖牛肉干的地方,不过已经废弃了.不过这里有面条、炒饭,还有无数骨灰级驴友留言的留言本,虽然住宿条件有点差,但跟国道317以后的住宿来比,已经好很多了。再往前4km是邓生保护站,无饭店也无住宿的地方。尽量不要尝试从卧龙直接翻越巴朗山,因为已经有N个车友试过,要么会走夜路,要么会搭车。请考虑在阿甘牛肉店吃饭住宿,或者在邓生借地方扎营。看到半山腰的公路没?明天的路。过邓生保护站后就要开始明显的爬坡了。住宿建议:1.阿甘牛肉店,20-30元/人,无洗澡,条件有点差。2.邓生保护站招待所:2012年在修,看运气在2013年能否修好。搭帐篷到是肯定没有问题的。D4.邓生保护站(S303 K77 海拔2818)巴朗山(S303 K112海拔4481)日隆(S303 K137 海拔3228):水泥路:60km,总里程:244km(地图见昨日)今天将翻越终年云雾缭绕的巴郎山(山顶海拔5040,垭口海拔4481)。她和川藏线南线(国道318)经过的二郎山,都是邛崃山脉的一部分。而今天要看到的四姑娘山,则是邛崃山脉的主峰。再往上说,邛崃山脉是横断山脉的一部分。翻过了巴郎山,也就从地理上进入了青藏高原。巴郎山是成都车友进藏之前练兵必爬之山。所以,你在路上很可能遇到四川走川西小环线”的车友。一起加油吧!从邓生离开巴朗河,就开始爬坡,到垭口是35km,正常爬行是6-8小时。在10km处有一加水处(S303 K87),有2位藏族老夫妻。可在此买方便面,有开水。这里只是破旧的两间房,不可住宿,但却成为了N个车友的巴朗山搭车点。K90为花岩子隧道,这里距垭口大概22km的样子。在K97可以看到正在施工的巴朗山隧道,K99有一个加水处和小卖部,服务施工工人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借此小憩一下。K102为海拔4000的怪笑熊猫,这个位置是个不错的观景点。K99和K126分别是巴朗山隧道的东出口和西出口。网上资料显示隧道的预计竣工日期是2014年。K106左右有一石碑,上写“巴朗山 熊猫王国之巅”。千万别以为这是垭口,这里离垭口还有整整6km。到K110已经可以看到垭口的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经幡、电线塔、移动信号塔。垭口上没想到居然有一个汉式的庙宇,居然还有卖烤羊肉串嘀。从垭口下山25km左右,一路下到日隆。值得欣慰的是,巴郎山下山的路况还不错,虽然一路上的“之”形弯儿比较多。下山途中经过K132,是远观四姑娘山的绝处,前行50m为猫鼻梁观景台。日隆镇是小金县下辖的一个小镇,小得只有一条街道,还是拐弯儿的。它以旅游出名,虽然这里号称有以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及四姑娘山等“三沟一山”,但名气最大的恐怕还是四姑娘山,四姑娘山就是日隆这个小镇的名片。D5.日隆(省道303 K137 海拔3200)双桥沟风景区(海拔2890)达维乡日尔乡沃日乡(S303 K180 海拔2444)小金(S303 K196 海拔2300)宅垄乡(K213)新格乡(K218)丹巴(S303 K254 海拔1865):柏油路、部分在修路,路碑不齐,117km,总里程:361km应该是因为四姑娘山的缘故,日隆的户外俱乐部、旅店、饭店相当多,在出镇的几公里范围内都有。日隆的藏民居也很有特点,民居前经常种有很多漂亮的花。今天的路好,又基本上是下坡,与河流同向。先后经过四姑娘山双桥沟、夹金山、达维会师纪念碑、沃日土司官寨、猛固桥,最后经过一座山壁上规模不小的寺院,12:50左右到达小金县。出了日隆镇,藏式的房子多了起来,墙壁上的吉祥八宝图案也提示着这里是藏区,从文化和习俗上说小金属于嘉绒藏区,这里的藏人说藏族嘉绒方言,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虽说算是顺流下坡,但在达维乡和日尔乡前还是有一段坡度不小的上坡。小金县是当年红军长征所经之地,红色景点颇多,达维乡的会师纪念碑(S303 K162)就是其中之一。现在看到的碑,是512地震后重修的,原来的碑在地震中毁掉了。小金县盛产苹果,沿路藏家的院子里都载满了苹果树,可能是出于藏汉交接地带的原因吧,这里的房子“汉化”风格多一些,钢筋水泥再贴上些红白瓷砖,有点不伦不类。过了日尔乡不远,303省道边上就是大名鼎鼎的沃日土司官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沃日土司官寨这个寨子远没有它的名字“沃日”出名。上午顺着骑行的沃日河也与这两个字有关,沃日河是小金川的东源,在距小金县城5公里的猛固桥与其北源抚边河汇合后就摇身变作小金川。一提“小金川”,马上会让人联想到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小金川之役”,当时猛固桥所处的老营乡据说就是厉兵秣马屯粮之地。红军长征时,这里也是重要的军事要塞。猛固桥除了猛固桥和马鞍桥之外,还有一座大佛塔。猛固桥到小金县城只有5公里,很快就到了。到小金县城的时候,应该是中午时分。小金县城的街道是一个大大的“之”型上坡,在“之”字底部的时候,就能远远看到山上那面红军军旗,等到“之”字第二个转弯处就是会师广场,估计是县城中心的地方。红军懋功同乐会遗址也在这里,它的前身是个教堂。等到会师广场才发现,山上那面红军军旗是正对着广场的。小金县城所在地叫美兴镇,这也是小金县唯一的一个镇。第一次来小金的人,可能会对县城的那面红军军旗有些奇怪,但要说一点小金的身世就不奇怪了。大小金川战役之后,清朝在此地设立了懋功屯务厅,民国初年设懋功县,1953年改懋功为小金。哈哈,懋功,在红色历史上,还用多说么。懋功就是小金。小金藏语叫“赞拉”,其意为苯教里的一种凶猛的神,苯教是藏区的土生宗教,这也提示小金位于藏文化区的边缘地带。小金县虽说隶属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但县城所在的美兴镇基本看不出太多的藏族元素,个人感觉最能代表藏族文化的是寺庙,但刚进县城看到的观音寺完全是汉地庙宇的风格,县城里的看到的建筑、服饰、也看不出来藏族风格,倒是红色文化的表示颇多。我们继续沿小金川顺流而下,过宅垄乡后,不久就是新格乡。过新格乡后离开小金县,到丹巴后的第一个乡:太平桥乡。过了卡垭桥村,不远就是岳扎乡,岳扎乡有一座墨尔多庙。墨尔多是嘉绒藏族传说中的英雄,头戴毡帽,身背枪剑,胯下一匹白骡子,英勇善战,多次打退入侵之敌。后来墨尔多化身为一座高山墨尔多神山,屹立在大小金川之间。墨尔多神山是苯教的根本道场和伏藏之地,也是藏传佛教的圣山,墨尔多庙虽然供奉了墨尔多菩萨、千手观音、玉皇大帝、女娲圣母等苯、佛、道教圣像,是典型的三教合一神庙,但其建筑面积却不大。可能是离公路太近的原因,这是我在藏区所见到的,为数不多的,外表看起来邋里邋遢的寺庙。当你终于站在丹巴大桥上时,向南望是大渡河,回看是小金川,向北视则是大金川。而丹巴大桥则是大小金川汇合之地。此地名叫章谷缜,是丹巴县城所在地。丹巴县是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县城,但县城的藏族元素开始多起来。县城基本是依山靠大金川而建。丹巴藏语里叫“诺米章谷”,意为“下部农区之首”,也就是建在岩石上的城市的意思。丹巴的名字来源于丹东土司、巴底土司和巴望土司。嘉绒藏区以前有十八土司。如在泸定一样,今天晚上你不一定能睡好。因为,大渡河,就在窗外歌唱!住宿建议:1.扎西卓康旅店,三岔河南路35号过了大桥后往右走500米,加油站斜对面。2.丹巴登巴客栈,三岔河南路94号过了大桥后往右走300米,马路左侧。D6.丹巴(K254 海拔1865)牦牛谷天然盆景坐佛山庄(海拔2700)疙瘩梁子(海拔3906)惠远寺八美(海拔3440):全新柏油路:88km,总里程:449km今天从丹巴县城到八美镇,大概是88km的样子,其中,丹巴到坐佛山庄44km,坐佛山庄上到山顶21km,下山23km。因为今天要翻越海拔3906的疙瘩梁子,所以不要掉以轻心哈!丹巴的人,不管是藏族还是汉族,称呼八美、炉霍一带为“关外”。“关”,估计是指疙瘩梁子这个关吧。以疙瘩梁子为界,东、西两个方向的藏族民俗风情差异很大:东面的藏民由于身处汉藏杂居地带,其生活方式已经非常现代;而西面的藏民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古朴的藏民族习惯。也就是说,只有翻过了疙瘩梁子,才算从文化上进入藏区。翻过了疙瘩梁子,也就告别了邛崃山系,开始在横断山系中穿行。从丹巴县城出发,顺河边大桥的滨河路出发,不久便绿油油的峡谷中开始穿行,而在19km左右,你可以看到“耗牛谷天然盆景”这个招牌哈。离开丹巴在东谷乡附近,可以回望一下背后的山顶,会有惊喜发现。提醒东谷乡在修水电站,可能会有烂路出现。过陡水岩电站后,有个路牌指示“沙冲乡 27km”,提醒左拐,S弯上坡,过陡水岩水电站后,就是徒水岩,这一带陡坡约10km左右长,会小小考验你一下。不过因为风景不错,所以估计你不会骂娘。44km左右到达坐佛山庄和耗牛谷休闲山庄(原来的天景度假村),44km有一条岔路到“顶果山雍忠佐钦岭寺”,前行2km的耗牛藏寨,也有一条岔路可以到达。这是一座苯教的寺庙。苯教是藏区的原始宗教,崇拜万物幽灵。而雍仲苯教则是原始苯教在面临佛教传入的强大压力下进行佛化改革而形成的,由辛饶弥沃大师在改革和发展原始苯教的基础上创建。因其传统法帽为“圣尖白帽”,所以又被称为白帽苯教。从坐佛山庄开始,约21km上坡。54km处和64km处分别有一个温泉,天然的,全是裸泡,有没有兴趣?都是在小河的对面,有木头搭的桥过去。从64km温泉往前2km,即是亚拉神山的入口。二道班前行50米,会有一个观景台,正常情况下,我们都可以远观到亚拉雪山。观景台边有亚拉雪山的简介,也有一个茂盛的松树,还我迎风飞舞的风马旗.二道班是在山顶前的唯一住宿点,所以你一定要这里权衡好,是否继续爬上山顶。二道班距山顶还有7km左右。遥望亚拉雪山、树、风马回望,二道班。如果已经天黑,请到这里求宿。尽量不要走夜路。这里离山顶,至少还有6km。当我们精疲力竭的到达山顶的时候,可能已经天黑。山顶没有牌子、也没有佛塔、只有一颗挂满经幡的树,孤零零的站在那里.惠远寺在过了垭口下坡15km处的路右手边的一条岔路进去,进去约3km。惠远寺路口到八美段的8km,全程下坡。素有“莲花宝地”的八美镇,前身是1948年设立的惠远乡,曾是1945年设立的乾宁县的县政府驻地驻地,1978年乾宁县撤销,其辖地划归道孚、雅江两县,八美镇就被划归道孚县管辖。八美镇上有很多的放生的野狗和耗牛。住宿建议:1.二道班或慧远寺求宿。第二天参观鼎鼎有名的寺庙,有兴趣的还可以去参观一下活佛捐助的小学,可以和孩子们多沟通沟通。2.八美,很多的招待所。但住宿条件都很差,建议睡袋。D7.八美(海拔3440)色卡桥(海拔3400)然姑寺松林口(海拔3956)葛卡乡(海拔3340)格西乡(海拔3050)道孚(海拔2970):水泥路:79km,总里程:531km(地图见昨日)今天全天柏油路,基本上为平路。42km左右是龙灯草原,沿路没有饭店,小卖部也较少,请注意备好路上的干粮和水。出镇6km左右小下坡到色卡桥,这里有一岔路可以到色卡乡。“色卡”在藏语里的意思是“黄金房子”,想必这个地方当年一定是个有钱人家的地吧。右转上坡2km后进入草原地区,开始小规模起伏路。沿河逆流而上,路边有不少的牛羊。龙灯草原藏语叫格萨尔通,意为格萨尔征战过的草原。龙灯在藏语里是预言的意思,龙灯草原坦荡辽阔,形如八宝吉祥图,过然姑寺后有一个陡坡,这个陡坡上去就是著名的格萨尔通龙灯大草原了,比出理塘的毛垭大草原还漂亮,据说龙灯草原一年要变12次颜色。龙灯草原上还有一篇海子叫珠姆措(意为“翡翠之海”),传说是由格萨尔王的妃子珠姆遗落的翡翠头饰化成。珠姆措边上的然姑寺,据说寺内供奉着108座形为男女两两相抱的欢喜佛。但,估计没有多少人真正看过。过了龙灯草原,远方公路边的白塔和风马旗,告诉我们松林口到了。松林口到道孚县城还有20多公里,中间经过葛卡乡和格西乡。从松林口放坡下来的时候,一直沿着一条名字叫“默日杰曲”的河骑行,这条河到鲜水镇注入鲜水河,鲜水河逶迤向南在雅江县两河口镇注入雅砻江。也就是说,过了松林口这个山口,就离开了大渡河流域,开始进入雅砻江流域。之后的几天,鲜水河会陪伴我们骑行,不过沿路的风景和民居很有特色,毕竟道孚的民居(藏语称为“崩科”)是天下闻名的。鲜水镇是道孚县政府驻地。道孚县前身是民国元年设立的道坞县,后来改名为道孚。据说是因为道孚县的地形象一匹马驹,“道孚”在藏语里就是马驹的意思。从地理学上说,道孚县是山地和高原过度的地带,植被密布,森林覆盖,物种众多,因此这里的风景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都是非常壮观的,比如亚拉雪山、玉科草原、扎坝大峡谷;比如惠远寺、胜利塔、道孚民居;流行四种语言(除汉语四川话外,还有藏语古音道孚话、还有扎坝语、安多藏语、康巴藏语,)、兴两套礼仪,风俗奇特,以至于有人说 “到藏区不去道孚,犹如到了北京未去长城”。道孚,蓝天、白云、佛塔道孚的灵雀寺就坐落于尼措山坡下层层叠叠的居民区中间,没有特别的区分于界限,更没有售票处那种讨厌的机构将其与信众人为隔离开来,藏民族的信仰与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寺庙就在民众中,民众心在寺庙里。胜利塔藏语叫郎吉曲登,坐落在道孚县东南纽日河畔,是根据十世班禅大师的喻示修建的。高53.4米的佛塔据说是藏区第一高的佛塔。它由一座主塔和24座小佛塔组成,佛塔周围还有200多个巨大的转经筒。从外面看,主塔有好几层,里面供着各种佛像。住宿建议:1.道孚背包客之家“水香青年客栈”,电话“高原民居”藏民居接待,电话13350454333D8.道孚(海拔2970)麻孜乡孔色乡仁达乡温泉山庄地震纪念碑炉霍(海拔3190):柏油路:72km,总里程:600km向着今天的目的地炉霍前行。从道孚到炉霍,沿着鲜水河逆流而上,但没有大坡,都是起伏路。路况还算不错。49km左右左手有一个水泥的水塔,右手有条水泥小路进去后三叉路左转,到尽头为温泉山庄。温泉小池50元/间,限6人。住宿:帐篷80元/人,房间为200元/间。鲜水河发源于青海省达日县巴颜喀喇山南麓,源头叫泥曲,流经色达县,在炉霍县城所在地新都镇与大曲汇合后称为鲜水河,鲜水河在向南流经道孚至雅江县两河口注入雅砻江。而更让鲜水河出名的是地质学上的鲜水河谷断裂带(地震带),这是一条基本沿着鲜水河的河谷走向形成的北西走向的弧形左旋断裂带,地震后产生的地表破裂变形带保存非常清晰完整。沿着鲜水河谷断裂带,曾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最著名的就是1973年2月的炉霍8.2级大地震,不但炉霍县城和寿灵寺遭到毁灭,而且周边的甘孜、道孚、色达、新龙、壤塘等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纪念地震中失去的生命,炉霍大地震纪念碑亭就建在距离炉霍县城10公里左右的303省道边上,碑亭的对面就是著名的炉霍大桥,这座大桥是1973年之前建成的,它抗住了从那次大地震以来的屡次地震,巍然屹立在鲜水河上。告别地震纪念碑亭,再走几公里,远远的就看到了一座寺庙。在303省道边的小土坡上,它的金顶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耀眼。“扎嘎尼姑庵圆满法洲”,这里原来是个尼姑庙。与别处庙宇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庙里供奉了一尊阿底峡大师像。快到炉霍时公路和左边会从草原下坡进一个峡谷,并从峡谷上行到达炉霍县城新都镇。藏区的摩托车和手扶拖拉机都披红挂绿,妆扮得五彩招展,炉霍也不例外。炉霍原名“霍尔章谷”,这里的藏人很多是蒙古人的后裔。“霍尔”是蒙古语“汗”的藏语发音,“章谷”则是藏语,意为山岩之上。据说是因为霍尔章谷土司官寨位于山岩之上,故而得名“霍尔章谷”。清光绪年间,因打箭炉到“霍尔章谷”为进藏要道,取名为“炉霍”,打箭炉就是康定,民国初年设炉霍县。在地理上,炉霍是康区北部的中心城镇。古时,这是是格萨尔王霍岭大战的主战场;今天,这里是303省道和317国道交汇的地方,地里位置十分重要。炉霍的县城要比前面的小金、丹巴、道孚要大一些,城市建设要现代化一些,藏族元素要少一些。虽然炉霍的藏族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八成以上,但在县城却看不到许多的藏族元素。如果没有城东面“色登龙然苏”山腰上的大气辉煌的寿灵寺,炉霍县城与内地任何一座县城的区别并不大。寿灵寺原名霍尔谷噶丹饶登朗加林,始建于公元850年左右,最早是藏区原始宗教苯教的寺庙,佛教在康区传播开来之后,寿灵寺改宗藏传佛教宁玛派,十七世纪中叶改宗格鲁派,成为“霍尔十三寺”之一。从寺庙的高处俯瞰整个新都镇,还是别有一番气度的。其他地方可以逛逛的,可能只有霍尔广场。不过,新建成的霍尔广场除了名字外,并不能体现出这座城镇应该有的特色。住宿建议:1.卡萨饭店,在团结路上,见到石碑后往右手走就是团结路,三人间20元/人,条件不错,有热水、带卫生间,属于当地性价比比较高的宾馆了。炉霍感觉比较乱,很多僧人会向你伸手掏钱,出门要注意安全。2.卡萨饭店附近的饭店、旅舍也较多,可以选选。请一定要搞价。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中国的那烂陀寺,信仰的力量!康定有往色达的班车经过炉霍。但建议5-8人租面包车前往。来回包车费800-1200元/车。建议第一天从炉霍出发,约4小时左右到达色达。停留一晚后,第2天返回。从炉霍到色达需要翻越老折山,因在修路,所以路况极烂。一如我们经过的疙瘩梁子等地,一路高山草甸景色极佳。云雾在高山草坡上游动,草地上有黑色的和白底蓝带、红带的帐篷,一群群黑色的牦牛、黑色或灰白色的藏羊在绿茵茵的山坡上吃草。高山草甸上寸树不长,生物界线明显。色尔坝(翁达镇)是一个十分干净的小镇,也是个三岔路口。由马尔康西来的国道317线穿过小镇,另一条往北的道路,就是通往色达县的省道。喇荣五明佛学院,就位于离色达县20多公里的山谷里。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位于洛若乡喇荣沟,沟口的住宿点和小餐馆很多。如果要去佛学院待一晚上的话,建议山顶“坛城”旁的宾馆,有多人间和标间。沟里的小饭馆一般只卖素菜。天葬还是不建议看了,太凝重,太血腥。D9.炉霍(海拔3190)雅德乡旦都乡朱倭乡罗戈梁子(海拔3962)庭卡乡拖坝乡甘孜(海拔3390):,柏油路:98km,总里程:698km从今天开始,我们的骑行告别了四川省道303,再一次转入317国道。317国道将一直陪伴我们走到青藏线(109国道)的那曲镇。今天要翻越的罗戈梁子,虽然海拔不高,但是之字型弯实在太多,所以不要掉以轻心,敬请早点出发。从炉霍县城到朱倭乡,我们基本上是沿着鲜水河的源流之一达曲河逆流而上,大坡小坡不少。炉霍到甘孜的路早已经修好,53km左右是朱倭乡,卖方便面的地方倒是有,不过要住宿就比较难了。朱倭乡所在的地方其实是朱倭村,只是因为是乡政府的驻地才叫朱倭乡。到了朱倭乡,就要和陪伴我们一路的达曲河说再见了。达曲河从西北方的青海而来,到朱倭乡开始与317国道会合,而我们要翻越的罗戈梁子,则在朱倭乡的西南方向。出了朱倭乡开始爬坡,4km左右到达充古乡。充古乡前行不到2km,就是更知乡。过了更知乡,远远的就能望见卡萨措了。而要看到卡萨湖的全貌,则要先翻越大约3km的大胳膊肘弯。卡萨措属于典型的高原淡水湖泊,是川藏北线上最大的水鸟栖息地。但如果是非雨季,你所看到的,很可能就只是一个小水塘。卡萨措不仅是当地著名的圣湖,连炉霍县城最好酒店的名字,都叫卡萨。卡萨错的北侧就是著名的觉日寺。觉日寺全称“觉日噶丹协召彭吉林该寺”,由土蕃七大译师之一的觉日洛益江村于公元775年创建。清顺治7年由红教改为黄教,是霍尔十三大寺之一。经过罗戈梁子警务站后我们会翻越罗戈梁子。72km左右是垭口。翻越垭口之前,右手边那个小湖,即是卡萨措。从地理上说,罗戈梁子属于雅砻江与其支流鲜水河的分水岭,工卡拉山的一部分。工卡拉山在横断山系中不过是一座小山脉,位于甘孜县城的东南边。翻越罗戈梁子要翻越4、5个小山梁。每个小山梁基本都是胳膊肘弯儿。虽然翻越山梁的坡度和距离越来越小,但4、5个小山梁叠加起来的强度确不小。过卡萨措后我们继续胳膊弯。也不知道到底拐了多少个弯儿后,当你在路边发现罗戈梁子警务站时,我们离垭口(就是梁子)就不远了。罗锅梁子就是炉霍县与甘孜县的分界,过了山口就进入了牧业地区。从甘孜开始,我们将大部分骑行在牧业地区。过罗戈梁子山口1km左右,有条小路可以经过下雄乡,通往色达。我们继续沿317下行,不久就到了甘孜县的庭卡乡。而7km左右到达洛戈村,放坡路段基本就结束了。洛戈村是庭卡乡的一个小村子。拖坝乡是四川省道S217与国道317交汇的地方。省道S217从四川省南边的云南香格里拉地界,经乡城、理塘、新龙、甘孜、石渠,最后到达北边的青海玉树地界。虽然是省道,却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风景线。这条省道从拖坝乡开始与317国道重合,一直到马尼干戈才分开。过罗戈梁子后,约16km下坡到达拖坝乡。我们继续沿雅砻江,平路上行10km左右到达甘孜。庭卡乡拖坝乡到甘孜的路,你可以选择新修的大路,经斯俄乡时,我们离县城还有2km不到。远处的山峰被云雾缠绕,跨越雅砻江水的吊桥上缠满了经幡,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特别的宁静。雅砻江因是金沙江的最大支流而被称为小金沙江。小金沙江边的甘孜县是川藏北线上最大的县城,藏族风情浓郁。县城四周的雪山,如同莲花花瓣,解手可及。在这里做生意的四川人居多。宾馆、招待所、邮局、网吧均多。建议休整一天,理理头绪。甘孜寺原名旭日寺,于清康熙元年(1662),由五世达赖派其弟子霍尔曲吉昂翁彭措所建,是“霍尔十三寺”中最先建成的一座,全称为“甘孜扎西萝卜楞寺”,简称甘孜寺,藏语意为洁白美丽。寺庙座北朝南,位于甘孜县城的北面,从最高处可以俯瞰整个甘孜县城。汉人寺的规模不大,只有两座殿,一座是看起来是新建的殿,另一座看起来年代久远的应该就是勇保护法殿了。 “勇保护法古殿”藏语叫“德贡波”,俗称汉人寺,是甘孜寺的子寺。据说,该寺是萨迦八思巴于1274年为忽必烈修建的,是目前甘孜县内现存最早的古建筑。汉人寺至少有两个门,这两个门都在东大街上,一个是“勇保护法古殿”那个牌楼,一个则是嘎登客栈左侧的小巷子里。住宿建议:甘孜嘎登客栈,东大街,藏式的家庭客栈。附:霍尔十三寺(康区十三林)曲吉昂翁彭措是霍尔家族第六代首领南卡降泽之子,他的先祖是蒙古人。“霍尔”是历史上藏族对蒙古人的称呼。明末清初,和硕特部蒙古人在首领固始汗(藏王兼法王,蒙古和硕特部首领)的领导下进入康区,其后人在道孚、炉霍、甘孜地区形成了所谓的章谷、朱倭、孔萨、东谷、麻书五大霍尔土司。随着蒙古人的势力在康区的深入,邻近的蒙古部落纷纷进入康区游牧定居。昂翁彭措是出生于南卡降村第。7岁时随叔父南卡威热赴拉萨哲蚌寺,在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座前出家为僧,成为很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与固始汗关系密切,很受器重。固始汗老年时,十分忏悔他率军入康,镇压白利土司邓悦多吉时,给康北人民带来的杀人、毁房、毁寺等灾难。他想在康北各地建立13座佛寺,以为赎罪。但因年老不能亲身前去,就将此事托付给昂翁彭措。昂翁彭措在五世达赖喇嘛面前发誓,要在康北建13座格鲁派寺院。大约在1657年,昂翁彭措回到康区,在今甘孜、炉霍、道孚等地建立13座寺院,分别为:甘孜寺、德格扎科更萨寺、甘孜拖坝孔玛寺、甘孜扎科桑珠寺、甘孜绒坝岔大金寺、甘孜扎柯乡扎觉寺、今炉霍县城章谷寺(寿灵寺)、章谷西科寺、朱倭卡娘绒寺、道孚尼措寺、朱倭班日寺(又称觉日寺)、甘孜拖坝孜苏寺(又称则色寺)、甘孜东谷寺。也有人认为十三寺中有甘孜生康乡白利寺和西则寺,而章谷西科寺和朱倭卡娘绒寺不属于霍尔十三寺。据传,十三寺中最后一座为扎科桑珠寺,意为昂翁彭措发誓要建的13座寺院已如愿圆满完成。昂翁彭措先祖是蒙古人,建寺地点又在蒙古人后裔统辖的地区,因此,这13座格鲁派寺院被统称为“霍尔十三座寺院”。D10.甘孜(海拔3390)生康乡贡隆乡卡攻乡来马乡无名山口(海拔4050)错阿乡马尼干戈(海拔3880):103km,柏油路,103km,总里程:801km流经甘孜的雅砻江,应该用宁静来形容。甘孜到马尼干戈基本为柏油路面,前35km为起伏路面,之后开始爬坡,垭口(海拔4050)大概在50km处,下坡十几公里,之后又有几段大幅度的爬坡。从宗教上来说,甘孜县可以称得上是宗教大县了。全县有藏传佛教各教派和苯教寺庙40多座,除了前面提到的甘孜寺和汉人寺,以及城边的那若寺外,我们今天沿着雅砻江前行,还会经过霍尔十三寺的生康乡白利寺和卡攻乡绒坝岔大金寺。东谷寺因位于甘孜县到色达县沿路的东谷乡境内,远离317国道,且交通不便,故要去的话,可能不太方便。绒坝岔草原在康北地区虽然名不见经传,但绒坝岔确是藏区著名的“走马之乡”,据说绒坝岔马的祖先是格萨尔王的战马,近年来在玉树赛马节和那曲赛马节中常常大显身手。过贡隆乡后不久,我们将与雅砻江分开。雅砻江向西北,我们继续向西。当我们看到卡攻乡路牌的时候,顺着路牌望去,一座宏伟的寺庙屹立路旁,这就是大金寺了。从317国道赶往到大金寺可能也就一百米的距离,过了巨大的转经筒,就看到到了寺庙的山门。过卡攻乡后大概三四公里左右,我们开始爬山。马尼干戈无名垭口,从地理上说应该介于工卡拉山与沙鲁里山系之间的过度地带,工卡拉山前面已经提过,其罗戈梁子是雅砻江与其支流鲜水河的分水岭;而沙鲁里山的这个垭口则是雅砻江与金沙江的分水岭。今天上坡不明显,下坡也不大显露。过来马乡后,坡度开始明显。垭口除了左侧的一簇经幡外,别无它物。正如上坡不太明显一样,下坡的坡度也不显露。过垭口后我们即进入了德格县境内。下坡9km到底后,我们沿着国道,起伏着继续上行。错阿乡6km后对面山上巨大的经幡和佛塔提醒我们,到了错阿乡。国道在错阿乡街头向左做了一个半圆的弯,小爬上坡后,继续西行。这样的长缓坡加起伏路,一直持续到马尼干戈。到达绒青村村,村口右侧有条小路可以通往玉隆乡。这里距今天的目的地还有14km左右。加油吧!骚年!“玛尼干戈,年保玉则,散落的名字美得像流淌的河.”,扎西顿珠康藏路。马尼干戈的意思就是堆积了玛尼石、飘扬着风马旗的地方。这是一座神秘而凄美的西部小镇,从古到今都是一个驿站,一条街道。 这里位于草原的边缘,遥望南面的雀儿山,是川藏北线上的一个重要交通要地,也是当地居民的商贸集散地。这个丁字路口,向南翻越雀儿山,可至四川的德格和西藏的昌都,向西至四川的石渠、青海的玉树,向东则至甘孜和炉霍。马尼干戈的风陵渡客栈,如同敦煌的新龙门客栈,矗留着来来往往的背包过客.长发墨镜,藏袍上别着藏刀的霍尔汉子,载着包裹得只露出两只黑眼睛的霍尔姑娘,伴着音箱里的藏歌,在摩托车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呼啸而去.如果时间不急的话,可以在马尼干戈停留一下。这里往西至青海方向,即是格萨尔王的故乡阿须草原。腰日寺和拉加寺这两座宁玛派的丛林,也在附近。住宿建议:马尼干戈风陵渡客栈,就在街上,很好找双双(男)。马尼干戈帕尼酒店。这家名声在外的酒店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酒店的老板帕尼大叔,曾服役于道孚的藏族独立团,是位热心而健谈的大叔。D11.马尼干戈(海拔3880)玉隆拉措(新路海,海拔4040)三道班(海拔4120)四道班(海拔4540)雀儿山(海拔5050)门查寺柯洛洞乡德格县(海拔3264):烂路、在修路、柏油路:116km,总里程:917km今天因为要翻越海拔5050的雀儿山,而且山上的路暴烂,所以请一定在7点左右出发。在路上一定要抓紧时间,十有八九的车友在今天会走夜路,包括当年的我。有些攻略把今天的路分成了两天,中间可停留的地方是三道班或四道班。但只是在6-8月夏季的话,才建议在三道班或四道班借宿。这两个道班最多也只能提供房子,需要你自带帐篷和睡袋哈。春秋季肯定太冷,更不用说冬天了,半夜肯定会被冻醒。离开马尼干戈,我们离开了国道217。我们沿着317国道,在措曲河的陪伴下,继续西行。如同一条天路,经过反反复复的上坡下坡,远远的,望见国道尽头巍峨耸立着一座白雪皑皑的山峰。那是海拔6168的绒麦昂扎,雀儿山的最高峰。1951年,解放军第18路军的官兵,以简陋的工具和血肉之躯,历半年时间,建成了闻名于世的雀儿山公路。雀儿山山高路险、冰峰林立,是川藏公路第一高,有“冬过雀儿山,如闯鬼门关”的说法。山高路艰的雀儿山因此而出名。虽然现在这条路早已有别于51年修建时的状况,但雀儿山海拔高,风雪大、岩石风化严重、土质疏松这些问题是无法改变的,因此雀儿山公路从建成之日起,它的畅通都是靠一代又一代的养路工人用生命与血汗换来的。在这条路上从东坡山脚上(四道班)至雀儿山垭口8km,垭口下至西坡河谷地约30km左右,你除了能看到道路的艰险外,相信你也会体验到雀儿山的自然美,相信你也会体验到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