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河北省衡水市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单元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40分钟单元练.doc_第1页
(通用版)河北省衡水市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单元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40分钟单元练.doc_第2页
(通用版)河北省衡水市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单元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40分钟单元练.doc_第3页
(通用版)河北省衡水市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单元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40分钟单元练.doc_第4页
(通用版)河北省衡水市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单元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40分钟单元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40分钟单元练(十二)(满分: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2018湖南株洲模拟)黑格尔在评价中国古代文化时,认为中国人也曾提出过抽象的思想,思考过纯粹的范畴。在流传下来的文化典籍中,最能印证黑格尔观点的是()a尚书b诗经c论语d易经解析: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了虞、夏、商、西周的许多重要史实,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故c项错误。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被誉为“大道之源”。这一著作最能印证题干中黑格尔的观点,故选d项。答案:d2(2018河南洛阳模拟)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说:“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以上言论表明荀子()a全面解释传统儒家礼治思想b继承发展传统儒家礼治思想c已经形成君主专制的思想d背离传统儒家礼治思想解析:本题的题眼是“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反映出荀子在继承儒家强调礼治的主张的同时,吸收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并施,发展了儒家思想,故b项正确。a项只片面提到礼治,故排除;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君主专制的信息,排除c项;题干中荀子发展了儒家的礼治思想,排除d项。答案:b3(2018黑龙江大庆联考)墨子尚同中记载:“既尚同乎天子,而未尚同乎天者,则天灾将犹未止也。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熟,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该材料体现的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相似()a墨家的兼爱b法家的严刑峻法c道家的无为而治d儒家的天人感应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天灾”“天之降罚”,说明不实行仁政,天降异灾,这是天人感应的理论,故d项正确。墨家的兼爱思想、法家的法治、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都与材料无关,故排除a、b、c三项。答案:d4(2018河南洛阳一模)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a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b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c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d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解析: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是在魏晋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说明统治者通过政治手段影响思想文化政策,故b项正确;此时,儒学地位受到冲击,故c项错误;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b5(2018广东茂名一模)古代有位思想家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说:“虽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岂不可以格。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这位思想家是()a朱熹b王阳明c顾炎武d王夫之解析:本题的题眼是“一草一木,岂不可以格”,由此得出“理”的认识需要格物致知,这是程朱理学的主张,故选a项。王阳明是心学代表人物,故排除b项;顾炎武和王夫之是反对理学的,故c、d两项排除。答案:a6(2018四川南充模拟)中庸作为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儒家学说和中华文化的核心。北宋理学家程伊川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据此可知,“中庸”的含义是()a坚守正道b不偏不倚c以和为贵d偏听偏信解析:本题的题眼是“正道”“定理”,说明中庸就是天下的正道、定理,故选a项。不偏不倚只是体现“中”,没有体现“庸”,故排除b项;本题没有关于“和”的论述,排除c项;偏听偏信与中庸观点相反,故排除d项。答案:a7(2018河南洛阳模拟)宋明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理学哲学各种各样的本体论,还是“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其出发点和核心是()a强化儒家伦理道德b探究宇宙万物本原c吸收佛道思想精髄d实现儒学的哲学化解析:宋明理学的理论体系是在佛教、道教冲击下,儒家对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而其基础仍然是儒学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故正确答案为a项;b、c、d三项是佛教、道教冲击下,儒学体系新发展的部分,都不是“出发点和核心”,故排除。答案:a8王夫之说:“天之使人必有君也,莫之为而为之。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因而尤有所推以为天子。人非不欲自贵,而必有奉以为尊,人之公也。”在此,王夫之()a明确提出了主权在民学说b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c阐释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d否定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解析:王夫之的思想仍然属于儒家思想,没有明确提出近代西方的主权在民学说,故a项错误;“故其始也,各推其德之长人、功之及人者而奉之”,他主张君主应该由民众理性选择,注重君主的道德功绩,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对董仲舒君权神授理论的否定,故d项错误。答案:b9(2017山西大同适应性考试)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10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a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枪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发机飞火”,说明在唐代火药已经运用于军事,故b项正确;宋代才出现突火枪,故a项错误;题干内容没有涉及地理大发现和欧洲,所以c、d两项错误。答案:b10(2018山东滨州统考)关羽的故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在民间流传,但基本忠于历史原貌。宋代正一派通士编造关公战蚩尤的故事,关羽成了道教的财神。明代时三国演义不断传播,关羽的忠义勇武精神得到人们追捧。关羽故事的流传()a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增加历史的真实b传播了道教的观念,反映思想的进步c丰富了正统史学观,扩充历史的内涵d折射了市民价值观,影响百姓的行为解析:关羽的故事在传播过程中脱离了历史,故a、c两项错误;道教的观念只反映了关羽故事的一个侧面,故b项错误;关羽的故事一直在民间传播,“财神”和忠义勇武的形象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故d项正确。答案:d11(2018广东广州模拟)宋代建筑大量采用了以白墙黑瓦为主体的艺术形式,绘画常采用清秀简洁的水墨画和淡彩画形式,妇女服饰“惟务洁净,不可异众”。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风俗画的流行b商品经济的繁荣c理学的影响d中央集权的加强解析:风俗画多取材于民间生活,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宋代商品经济繁荣,世俗文化兴起,与题干中建筑和绘画的特点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宋代理学强调封建伦理纲常,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审美更趋向纤弱、拘谨,与题干材料中建筑和绘画风格一致,故c项正确;中央集权强调了中央机构对地方的控制,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12(2018江西赣州模拟)明清之际,我国文学成就斐然,涌现出大量追求个性解放的名作,如西厢记牡丹亭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西游记红楼梦等。对此现象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社会普遍开展个性解放运动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文化倾向c专制下思想解放的理想诉求d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相同解析:明清时期理学仍占主导地位,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追求个性解放的名作涌现,反映了人们冲破束缚的愿望,故a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当时中国还没有形成资产阶级,b、d两项错误。答案:c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13(25分)(2018焦作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策试贤良诏问:(朕)永惟万事之统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董仲舒)对曰:“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子语类材料三“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外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如此知一切可见不可见的事物,都在心中,便知心量之广大无边,放之则弥六合,退之则藏于密。”传习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应对汉武帝“大道之要,至论之极”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汉代开始,中国传统文化的法、儒家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王阳明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时代价值。(6分)答案:(1)主张:重视教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变化: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制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儒学被确立为思想的正宗,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2)观点:“理”是万物的本原;“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影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理学建立的理想人格的理论与观念,对于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3)观点:人是世界的主体,人所生活的世界离不开人的主观感受。价值:修补了理学僵化所造成的问题,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成为晚明人文思潮的哲学基础。1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该如何发展以适应现代化进程的问题上),有学者认为,“儒家重道德”、“墨家尚功利”、“法家重法权”、“道家重自然”等传统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应该“改变传统原有模式,将其中有生命力的因素加以改造和重新组合,使之与现代化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也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中有重农抑商的观念、因循守旧的意识、泛道德主义,官贵、人治等观念,这些与现代化相冲突。“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可能直接通向现代化,跟现代化扯不上关系”,“传统文化不如西方文化”。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关系的一种或两种观点。(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该类题的一般解题思路是:概括材料观点和信息,对材料观点进行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然后结合教材提供的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