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5.1km=5.1km1000m=5100mb5.1km=5.1km1000=5100mc5.1km=5.11000=5100md5.1km=5.11000m=5100m2据现察教室的宽度最接近于()a60mmb8dmc8md60m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心潮澎湃c海水奔腾d流星似剑4坐在行驶汽车中的小超,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a路面b路旁的电线杆c小超身边的座椅d迎面而来的汽车5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6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它在第4秒内的速度是()a2.5米/秒b20米/秒c5米/秒d8米/秒7正要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a大地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c大地水鱼d水鱼8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大钟仍“余音为止”,其主要原因是()a大钟的回声b钟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c大钟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9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10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11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关紧门窗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c戴上耳罩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12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13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14下列各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竹的倒影b水面“折”枝c手影d镜中花15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所有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是3108m/s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只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16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的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d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17一束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若反射角为30,则入射角为()a0b30c45d9018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镜花水月b坐井观天c海市蜃楼d立竿见影19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将镜面旋转1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度为()a0b10c20d3020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abcd二、填空、作图题(填空每格1分,作图题,每题1分,共26分)21人们在不同场合使用手机时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当你接听电话时,一般能够知道对方是熟人还是陌生人,这是根据声音的进行判断的22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23盈盈在弹奏古筝时,古筝的琴弦因为而发声:登上月球的两宇航员不借助无线电听不到对方的讲话,这是由于声音24吕氏春秋自知中记载一个掩耳盗铃的故事,后来常用该成语来比喻不能欺骗别人,只能欺骗自己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25小明同学身高1.75m,站在平面镜前3m处,他看到镜子中的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镜中他的像的高度等于m,该像与平面镜间的距离等于m,当小明向平面镜走近时,小明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小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2m处,这时他(填“仍能”或“不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像26伟大的物理学家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而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提出了相对论,又从根本上冲击了经典物理学体系27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也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标准规定长度的基本单位;时间的基本单位是;速度的基本单位是28作图:(1)如图1所示,入射光线ao照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ob为反射光线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2)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所成的像(如图2)(3)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在水和空气的界面既发生反射,又发生折射,作出如图3入射光线的法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三、实验、探究题29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所测物体的长度是,准确值,估计值30某音乐场馆里,演奏员正用乐器演奏乐曲,其中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编钟而产生的;坐在后排的观众可以清晰地听到音乐声,是因为声音经过扩音设备后大大增强,观众还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二胡还是笛子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31下列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abcd32小明同学测小车的平均速度,请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1)测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时间;(3)如图所示,斜面长1.6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s,如果在斜面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s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m/s(保留两位小数);(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1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2(填“大于“或”小于“)33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增大(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4)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3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表格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入射角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30302404035050(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内,此时在纸板b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四、综合应用题(共8分)35下表为上海到厦门的d3203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在福州南站的停车时间多长?(2)列车由上海驶往厦门全程的时间多长?(3)列车由上海驶往厦门全程平均速度?站名上海虹桥宁波东福州南厦门到站时间13:2517:2719:19发车时间10:2213:3017:31里程/km033389711542015-2016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a5.1km=5.1km1000m=5100mb5.1km=5.1km1000=5100mc5.1km=5.11000=5100md5.1km=5.11000m=5100m【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定性思想【分析】物理单位的换算,只是把单位进行换算,前面的数字是倍数【解答】解:5.1km=5.11km=5.11000m=5100m故选d【点评】物理上的数据包括数值和单位,数值表示倍数,物理上任何一种单位的换算,前面的倍数不进行单位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单位换算2据现察教室的宽度最接近于()a60mmb8dmc8md60m【考点】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一般教室的长度在10m左右,宽度在8m左右故选c【点评】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分子的直径在0.1nm左右,地球的半径在6400km左右等等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心潮澎湃c海水奔腾d流星似剑【考点】机械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解答】解: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说水是流动的,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b、心潮澎湃,是人的心理活动,不是机械运动;c、海水奔腾,是说海水不断向前运动,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d、流星似箭,是说流星相对于天空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选b【点评】物理上的运动都是相对的,判断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是不是有位置的改变4坐在行驶汽车中的小超,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a路面b路旁的电线杆c小超身边的座椅d迎面而来的汽车【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选择项中提到的物体与小明之间的位置关系结合机械运动中关于静止的物理含义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利用机械运动的定义可知,静止指的是两者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下面哪一个物体与小明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哪个物体就可选作参照物a、由于小超是坐在行驶的汽车里,所以他相对于地面的位置要发生变化若以它为参照物,则小超是运动的故a错误b、由于小超是坐在行驶的汽车里,所以他相对于路旁电线杆的位置要发生变化若以它为参照物,则小超是运动的故b错误c、小超相对于身旁的座椅位置没有变化,所以以座椅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故c正确d、由于小超乘坐的汽车与对面驶来的汽车的位置在发生变化若以它为参照物,则小超是运动的所以d错误故选c【点评】关于机械运动的考查一般由两种方法:告诉研究对象与运动状态,确定参照物如此题告诉研究对象与参照物,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5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统一各物体的速度单位,然后比较速度的大小【解答】解:运动员的速度v=10m/s;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54m/s=15m/s;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因此速度最小的是运动员,其次是汽车,最快的是羚羊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大小的比较,求出物体的速度,统一各速度单位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它在第4秒内的速度是()a2.5米/秒b20米/秒c5米/秒d8米/秒【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物体在8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根据公式v=求出物体的运动速度,因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即可知道它在第四秒的速度【解答】解:物体的运动速度:v=2.5m/s,因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在任何时间段内的速度值都是相同的,都是2.5m/s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了解和掌握,会用速度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7正要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a大地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c大地水鱼d水鱼【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声音能靠任何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且v固v液v空气【解答】解:空气传导慢且衰减快,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传播速度在比空气中快,因此脚步声应先经过固体在经过液体传到鱼的听觉器官故选c【点评】本题联系实际,考查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v固v液v空气8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大钟仍“余音为止”,其主要原因是()a大钟的回声b钟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c大钟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考点】声音的产生【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声现象【分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解答】解:a、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障碍物反射的现象;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不止”,不是回声现象;故a错误;b、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不能立即停止振动(如同敲击音叉实验一样);激起的空气的振动是声波传播时导致的现象;故b错误;c、虽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在振动;故出现“余音不止”现象;故c正确;d、人的听觉不会发生“延长”现象;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抓住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实质问题9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处感觉的声音的大小,由振幅和听者与声源的距离决定【解答】解:歌手表演时,主唱的人声音大,伴唱的人声音小,即独唱的男低音歌手响度大,伴唱的女高音歌手响度小;由于男低音歌手声音低沉,所以音调低,女高音歌手声间尖细,所以音调高故选:d【点评】理解清楚音调和响度的概念,重点理清二者的区别,另外生活中人们把高低和大小说混淆的话,也要区分开10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生活中说的音量,就是指物理学中的响度【解答】解:根据对响度的理解,可知生活中说的调节音量就是指改变声音的响度故选b【点评】了解生活中常说的词是指声音的什么特性:音量是指响度,音高是指音调,高保真是指音色,音品也指音色11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关紧门窗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c戴上耳罩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防治噪声的三条途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解答】解:a、关紧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速流通,是增强了噪声的传播;不正确、符合题意c、戴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是在声源处消除噪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防治噪声途径的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12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考点】声音的产生【专题】声现象【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音色指声音的特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解答】解: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传播来减弱噪声此选项错误;b、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小响度来减弱噪声此选项错误;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此选项错误;d、蛙声和蝉声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声学的基础知识,属于识记性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是基础知识的考查13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考点】光源【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在生活中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是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解答】解:水母和萤火虫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不符合题意;发光的霓虹灯是人造光源,霓虹灯不发光的时候,不是光源,符合题意,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在晚上才比较亮,不是光源;符合题意故选cd【点评】生活中的光源有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我们只要区分开来,在学习是从生活中多去观察总结14下列各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竹的倒影b水面“折”枝c 手影d 镜中花【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a、水中倒影响是一种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合题意b、杯中的折枝,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不合题意c、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d、镜中花,是一种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熟记一些常见的光现象,能较快速地解答出此类的题目15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所有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是3108m/s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只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在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其数值是3108m/s【解答】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其数值是3108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和光的传播规律,是一道基础题16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的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d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实验题;比较思想;实验分析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在平面镜的两侧,物像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相等,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物体远离平面镜,像远离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然后对各选项逐一分析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b、因为平面镜是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当人向平面镜走近时像大小不变,所以可判断选项a、b错误;cd、因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距与像距相等,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此人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变小,像到镜面的距离必然随之变小所以可判断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人靠近平面镜时,感觉人的像在变大,实际上人像的大小不变,感觉变大的原因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增大的缘故这是学生不容易理解,并出现错误的地方17一束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若反射角为30,则入射角为()a0b30c45d90【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熟记光的反射定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光经过平面镜反射时,光线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入射角=30故选b【点评】掌握光的反射定律,注意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18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镜花水月b坐井观天c海市蜃楼d立竿见影【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花在平面镜中成像,月亮在水面成像(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物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解答】解:a、花在平面镜中成像,月亮在水平面镜中成像,这些都是光的反射现象符合题意bd、坐井观天、立竿见影都是光的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光学有三条重要规律,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识别生活中的光现象属于哪种情况19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将镜面旋转1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度为()a0b10c20d30【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并且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答】解:若如果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把镜面旋转10;则入射角为1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为1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0+10=2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中必须搞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20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abcd【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与物是等大的,物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由此即可突破此题【解答】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人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因此a、c选项中像与物体左右相同,是错误的;b选项中物像不对称,即对应点连线与镜面不垂直,是错误的;d选项中物像对称、等大,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是正确的故选d【点评】正确解答此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二、填空、作图题(填空每格1分,作图题,每题1分,共26分)21人们在不同场合使用手机时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当你接听电话时,一般能够知道对方是熟人还是陌生人,这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进行判断的【考点】响度;音色【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抓住以上知识,并深入体味生活中的一些说法,就可解题【解答】解:人们在不同场合使用手机时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主要是改变声音的响度(即声音的大小或强弱);故改变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故答案为:响度、音色【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22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甲车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向南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以下分析答题: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1)坐在甲车里的人与车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对静止,车相对于路旁的树木位置不断变化,以甲车为参照物,人看到路旁的树木是运动的(2)路旁的树木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以树木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甲车力的人看到乙车与甲车并排静止,说明甲乙两车的运动状态相同,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则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乙车也向南运动故答案为:甲车;向南【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判断物体间相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方法,即可正确解题23盈盈在弹奏古筝时,古筝的琴弦因为振动而发声:登上月球的两宇航员不借助无线电听不到对方的讲话,这是由于声音真空不能传声【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解答】解:弹奏古筝时,古筝发声是由于琴弦的振动而发声;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登上月球的两宇航员不借助无线电听不到对方的讲话故答案为:振动;真空不能传播声【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条件的了解,属于基本内容,是一道基础题24吕氏春秋自知中记载一个掩耳盗铃的故事,后来常用该成语来比喻不能欺骗别人,只能欺骗自己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止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应用题【分析】人听到的声音首先是由物体振动发声通过介质进行传播进入人耳【解答】解:在掩耳盗铃的故事中,发声体铃铛仍然在振动,仍然有声音在产生;没有切断声音的传播路径,除了捂住耳朵的“盗铃者”其他人仍然是可以听到声音的故答案为:产生,传播【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人通过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借助于故事来传递题目,把故事与物理学得知识结合了起来25小明同学身高1.75m,站在平面镜前3m处,他看到镜子中的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镜中他的像的高度等于1.75m,该像与平面镜间的距离等于3m,当小明向平面镜走近时,小明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小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2m处,这时他仍能(填“仍能”或“不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实验题;比较思想;实验分析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1)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解答】解:(1)平面镜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一点形成的,所以是光的反射原理;(2)由于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镜中他的像的高度等于1.75m;像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小明离镜3m,所以她的像离镜也是3m;由于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当她向镜子走近1m时,像的大小不变;由于成的像是虚像,在镜面后放置物体是不影响成像的,故在镜后放一物体并不防碍光的反射,同时也不会防碍成像,所以这时她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故答案为:反射;1.75;3;不变;仍能【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和特点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形成,是人的主观感觉形成,镜面后方是没有实际光线的,成的虚像26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而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又从根本上冲击了经典物理学体系【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根据我们对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的了解来进行解答【解答】解: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又从根本上冲击了经典物理学体系故答案为:牛顿; 爱因斯坦【点评】牛顿和爱因斯坦对整个人类来讲,都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贡献值得我们铭记27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也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标准规定长度的基本单位米;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速度的基本单位有长度和时间符合而成,即米/秒【解答】解: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速度的基本单位有长度和时间符合而成,即米/秒;故答案为:国际单位制;米;秒;米/秒【点评】深入理解国际单位的含义,明确长度、时间、速度的国际单位;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8作图:(1)如图1所示,入射光线ao照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ob为反射光线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2)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所成的像(如图2)(3)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在水和空气的界面既发生反射,又发生折射,作出如图3入射光线的法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根据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是法线的位置,再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先作出端点a、b的像点,连接连接两个像点即为物体ab的像(3)先过入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要作出反射光线必须知道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按反射定律的内容作出反射光线;要作出折射光线,必须知道折射定律的内容: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根据折射定律作出折射光线【解答】解:(1)由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先做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然后再过入射点作这个角平分线的垂线即可如图所示(2)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3)过入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在空气中法线右侧斜向上作出反射光线,并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水中斜向下作出折射光线,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点评】(1)本题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入射是因,反射是果,所以要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法线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法线与平面镜垂直(2)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要注意先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得到物体的像(3)光斜射到两种透明介质的界面上,一般要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与入射在同一种介质中,要按反射定律作图;折射与入射在不同的介质中,要按折射定律去作图三、实验、探究题29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1m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1.45cm,准确值1.4cm,估计值0.05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刻度尺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是刻度尺的分度值,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物体两端点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之差是物体的长度,在刻度尺的分度值下一位要估读一位【解答】解: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的长度是1.45cm0.00cm=1.45cm,准确值是1.4cm,估读值是0.05cm;故答案为:1mm;1.45cm;1.4cm;0.05cm【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30某音乐场馆里,演奏员正用乐器演奏乐曲,其中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编钟振动而产生的;坐在后排的观众可以清晰地听到音乐声,是因为声音经过扩音设备后响度大大增强,观众还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二胡还是笛子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1)当演奏员用编钟演奏乐曲时,编钟由于被敲击而振动,发出声音;(2)经扩音设备后,我们感到声音的强度增大,听的更为清楚,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3)因为不同乐器的发声结构不同,演奏同一乐曲,即使音调和响度一样,音色也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何种乐器故答案为:振动;响度;音色【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响度、音色的掌握情况,要会利用声音的特征解释生活现象,属于基础知识31下列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abcd【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图析法;声现象【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解答】解:a、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是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的实验;故a错误;b、室内收音机放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表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b错误;c、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改变注入杯中水量;水量越多,杯内空气柱越短,振动频率就越快,音调越高,此实验是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故c正确;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鼓面的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就增大,是探究影响声音的响度的因素;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声音的多个知识点;深入理解声音的传播知识、声音的三个特征、声音与能量的钟声可做出正确选择32小明同学测小车的平均速度,请帮助他完成下列问题:(1)测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v=(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时间;(3)如图所示,斜面长1.6m,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s,如果在斜面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s请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2为0.36m/s(保留两位小数);(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变速(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1小于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2(填“大于“或”小于“)【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实验题;比较思想;实验分析法;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根据公式v=,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2)若要计时方便,应让下车下滑速度慢些,运动的时间长些(3)求出小车通过下半段的路程和时间,利用v=计算速度;(4)求出小车通过上半程的速度,比较不同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即可判断【解答】解:(1)由v=可知,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v=;(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 (3)小车通过下半段的路程s2=l=1.6m=0.8m,时间t2=5s2.8s=2.2s,小车通过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2=0.36m/s;(4)小车通过上半段的路程s1=l=1.6m=0.8m,时间t1=2.8s,小车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1=0.29m/s,计算可知,v1v2,所以,在从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1)刻度尺;秒表;v=;(2)小;长(3)0.36;(4)变速;小于【点评】本题通过斜面小车实验来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速度的计算,是一道好题;实验现象的分析计算是中考考查的一个重点,需要掌握33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响度增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启航:从“新”定义你的星辰大海+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
- XX单位学习教育群众评估报告
- 高考命题课件
- ps考试试卷及答案
- 电缆基础知识培训教程课件
-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
- 电磁铁和继电器课件
- 五四制 统编版 语文 二年级 下册 11 我是一只小虫子课件
- 高管培训课件公众号
- 高热惊厥课件
- 《金色的鱼钩》学生版
- 2025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解读课件
- 四川省达川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餐饮经理人岗位胜任力评估试题及答案
- 神经外科专科建设与发展
- 考研英语二语法总结
- 银行科技安全审计方案(3篇)
- 2025标准建设银行贷款合同范本
- 校家社培训家长课件
- 2025供应链合同范本
- 2025年北京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