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干线公路网规划(2003~2020年).doc_第1页
宁波干线公路网规划(2003~2020年).doc_第2页
宁波干线公路网规划(2003~2020年).doc_第3页
宁波干线公路网规划(2003~2020年).doc_第4页
宁波干线公路网规划(2003~2020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简本)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20032020年) 宁波市交通局(港口管理局)宁波市交通设计研究院二四年十二月- 1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20032020年)目 录一、概述11. 规划背景与研究过程12. 规划编制依据23. 规划编制目的34. 规划编制期限与范围5二、宁波市现状公路网的可持续性发展评价51. 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52. 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53. 宁波市现状公路网可持续发展评价6三、宁波市公路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11四、运输需求预测12五、总体目标131.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合理规模132. 宁波市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133. 总体目标14六、公路网布局151. 公路网重要度布局法162. 公路网层次163. 规划断面与预留用地194. 规划公路网布局形态分析20七、干线公路网建设序列安排211. 干线公路网路线交通量分配212. 干线公路网路线技术等级配置分析223. 建设项目序列安排23八、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评价351. 可持续发展评价352. 宁波市公路网规划技术评价36九、建设资金38十、实施干线公路网规划的对策和措施391. 实施干线公路网规划的对策与措施392. 建议40附图、表1.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现状图(2002年)2.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布局形态图3.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布局节点覆盖图4.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032020年)5.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示意图6.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典型横断面图7. 江北区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032020年)8. 镇海区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032020年)9. 北仑区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032020年)10. 余姚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032020年)11. 慈溪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032020年)12. 鄞州区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032020年)13. 奉化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032020年)14. 象山县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032020年)15. 宁海县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032020年)- 25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一、概述1、规划背景与研究过程宁波市交通局(原为宁波市交通委员会)多年来对宁波市域的公路网规划一直十分重视,宁波市交通委员会于1995年编制完成了宁波市公路网规划,于1998年编制了宁波市综合运输网规划,这两个规划对指导宁波市公路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为“九五”期的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原来制定的规划在新世纪对公路交通发展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与时代发展要求已不相适应,急需修订完善。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个阶段的宏伟目标,宁波市社会经济还将保持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高速发展。新世纪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公路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建设以“适应交通需求”和“改善交通性能”为目的向“促进社会持续和谐地发展”为目的转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迫切需要对公路网规划建设进行滚动调整,以适应下一步发展的需要。在这一背景之下,2003年7月下旬,为做好宁波市20032020年干线公路网规划的编制工作,由宁波市交通局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宁波市交通设计研究院协助,开始本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编制小组于2003年8月到各县(市、区)调研并收集资料,召开了交通、规划、计划、国土等部门参加的座谈会,结合各县(市、区)交通发展规划,提出干线公路网规划方案或设想。在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各方面资料的多次收集整理基础上,于2003年10月完成了宁波市20032020年的公路网规划研究报告初稿,于11月完成报告征求意见稿。报告征求意见稿发至各县(市、区)交通局、规划局,大榭开发区交通局、东钱湖管委会建设局和局所属有关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共收到返回的意见十几份,经过认真的讨论和研究,在充分吸收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对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征求意见稿进行认真细致的修改,于2004年2月完成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送审稿。2004年3月由宁波市交通局组织召开了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送审稿)征求意见会,项目组根据会议的精神,对送审稿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于2004年5月完成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报告。该报告又一次发至各县(市、区)交通局、规划局,大榭开发区交通局、东钱湖管委会建设局和局所属有关单位,对规划中的每一条路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和研究,在充分吸收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对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报告进行了再次认真的修改完善。2、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8.1);(2)交通部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90)交计字225号文件;(3)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21世纪宁波市交通发展展望;(5)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交通部,1994年);(6)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20032010,浙江省计委、浙江省交通厅,2003年9月);(7)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8)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宁波市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和相关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9)宁波市综合运输网规划(宁波市交通委员会,1998年);(10)宁波市绕城公路规划方案论证(宁波市交通委员会,2001年);(11)宁波市现代物流系统发展规划报告(宁波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等,2002年);(12)宁波市高速公路网规划(宁波市交通局等,2004年1月);(13)东钱湖地区总体规划(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年);(14)宁波市公路普查路线明细表;(15)宁波市统计年鉴(2002年);(16)宁波市交通统计年鉴(2000、2001、2002年);(17)东钱湖镇中心镇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002020年);(18)各县、市、区统计年鉴(2002年)。3、规划编制目的近几年来,随着公路网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对公路网规划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公路网规划应在调整生产力布局、优化土地利用形态、保持区域社会经济及环境和谐发展等多方面发挥作用。本规划研究总的目的是:以干线公路交通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为指导,通过干线公路网规划可持续发展研究,为干线公路网规划调整提供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指导各县(市、区)的公路网规划,整合、协调好各县(市、区)的公路网规划,做好各县(市、区)跨行政区域的干线公路衔接工作,为新的历史时期宁波市交通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宁波市干线公路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指导,为公路交通与其他相关社会经济事业协调发展提供基础,使宁波市干线公路网建设规划管理科学化。本规划的主要任务是:(1)结合国民经济与公路交通发展的新变化,通过对干线公路网规划目标的全面思考,建立干线公路网规划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现状公路网做出评价。(2)结合现实情况分析二十一世纪宏观经济发展对宁波市公路交通发展趋势的影响,分析研究公路交通需求特征,为干线公路网布局提供基础。(3)通过对国内外公路网规划布局理论和方法的分析,根据宁波市的交通区位特点,应用合理的布局理论,对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进行布局分析,充分发挥公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宁波市的公路交通事业能够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4)确定宁波市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分期实施序列,以指导宁波市的公路建设;(5)通过对干线公路网规划方案和政策的各种影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干线公路网布局方案对综合交通运输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效果分析,使其能形象地体现公路网空间分布特征,反映公路交通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的需求,反映公路交通与产业布局、资源开发、人口分布间关系等方面的指标,并能紧密与宁波市城市规划相结合。(6)根据干线公路网规划方案,提出实施干线公路网规划的对策、措施和建议。4、规划期限与范围本规划的编制期限为20032020年,基年为2002年,规划期分为近、中、远三期,近期2007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0年。规划范围覆盖全市行政区划。根据发展需要和干线公路网规划层次,确定本次规划的重点是区域内国省道公路网(不包括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连接线;在县(市、区)路网中地位突出、交通量较大的县道和跨县(市、区)的重要道路。二、宁波市现状公路网的可持续性发展评价1、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世界发展的主题。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社会、经济、人口、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协调发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公路交通发展在满足社会发展对其更高需求的同时,保证自身发展和社会大系统发展可持续要求的实现。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公路交通系统的供给能力与经济发展的交通需求相平衡;公路交通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公路交通的环境与生态可持续性;公路交通的社会可持续性。2、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结构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总目标):适应和适当超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消除因交通要素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以达到最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适时、适度、适量地服务于又先行于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 第二层次(分目标):分目标是对总目标的细分,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合理的规模。 (2)合理的技术等级。(3)协调的结构。3、宁波市现状公路网可持续发展评价现状公路网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宁波市现状公路网可持续发展评价。 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分级标准如下: EQI0.9,强可持续发展 宁波市公路网截止2002年底,全路网通车总里程为5506.2公里,其中按行政等级分,国道320.6公里,省道672.5公里,县乡道4441.9公里,专用道71.1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183.8公里,一级公路442.6公里,二级公路597.3公里,三级公路1264.8公里,四级公路2939.0公里,等外公路78.8公里,宁波市公路网行政、技术等级里程见表2。表1 宁波市现状公路网可持续性发展评价指标表公路网规划可持续发展总目标(U)技术性评价(P1)道路特征(S1)网容量(CN)网等级(JN)路面铺装率(RN)交通特征(S2)网流量(QN)网车速(VN)网交通密度(KN)网时间(TN)服务水平(S3)网拥挤度(网饱和度)(SN)里程饱和率(PN)通达深度(S4)网连通度(DN)公路网密度()节点通达性(PK)经济性评价(P2)公路与综合运输的协调程度(Q1)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适应度(Q2)公路建设投资力度(Q3)社会性评价(P3)促进社会进步程度(L1)促进政治稳定程度(L2)公路部门人员素质水平提高程度(L3)环境、管理评价(P4)环境影响程度(R1)环境控制力度(R2)土地资源合理化利用程度(R3)高等级公路信息化水平(R4) 表2 宁波市现状(2002年)公路网里程统计表 (单位:公里)公路性质总里程(km)技 术 等 级所占比例(%)高速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外国道320.64183.7594.341.581.005.82省道672.5149.10234.99144.30144.1112.21县道2380.57195.88297.79827.541009.2750.143.23乡道2061.353.3121.60275.371737.8723.237.44专用公路71.141.316.5747.775.51.29小计5506.2183.75442.59597.261264.782939.0278.8100所占比例(%)1003.348.0410.8522.9753.381.43宁波市公路网的道路与交通特征参数如表3所示。表3 2002年宁波市公路网道路与交通特征参数序号特征参数全路网高速网干线网县乡网1网流量Qn(辆/日)398313438659831292网容量Cn(辆/日)467027500805931333网技术等级Jn3.1902.233.494网饱和度Sn0.850.490.821.005网里程饱和率Pn(%)49.6524.7847.8251.126网连通度Dn1.79/7面积网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58.801.968.6448.198路面铺装率(%)1001001001009总里程(公里)5506.2183.8809.34513.1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评价结果:通达性较好,面积网密度较高。全路网密度高达58.80公里/百平方公里,远高于全国的18.4公里/百平方公里,宁波市干线路网密度为8.64公里/百平方公里。全路网连通度1.79,节点连通情况较好,但作为干线路网集散与辐射的县乡路网,应进一步提高其连通性和通达深度,才能更好的发挥干线路网乃至整个路网的优势。服务水平不高,网容量不足。从网饱和度分析来看,全路网饱和度为0.85,属于一般水平,里程饱和率为49.65%,说明目前有近1/2的公路处于饱和状态,路网上时常出现拥挤和阻塞现象。宁波市干线公路网的饱和度为0.82,里程饱和率为47.82%,说明目前有近1/2的干线公路处于饱和状态,宁波市县乡公路网的饱和度为1.0,也处于饱和状态,导致了运输车辆延误增大,运输成本提高,交通事故率上升等不良后果,从而降低了整个公路网的运输效率。 公路网技术等级较低,等级结构配置不够合理。宁波市现状公路网技术等级为3.19,接近三级水平,干线网的平均技术等级为2.23,接近二级水平,干线网技术等级较低,不能充分发挥干线公路作为公路运输主干道快速、便捷、安全、舒适、经济的作用。县乡路网的平均技术等级为3.49,技术等级较低,起不到县乡路网作为支路网为干线网及时集疏客货流的作用。现状公路网等级结构配置与公路网的交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从网流量分析来看,全路网流量仅为3983辆/日,而干线网流量却高达6598辆/日,这说明交通量主要是集中在干线公路上,但干线公路里程仅占全路网的14.70%,不能满足要求。现状公路网的混合交通严重,各种道路功能不清,干线道路不畅,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整个路网的平均营运车速仅为36.5公里/小时,达不到快速行车的要求。根据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计算方法,得到宁波市现状公路网可持续性发展指数(见表4)。表4 宁波市现状公路网可持续性发展指数计算表综合评价值U0.626大类指标评价值PI0.6300.5610.7090.626权重wi0.580.190.1150.115单项指标评价值0.6800.6050.5390.8040.1670.5000.3330.5000.3330.1670.500.6030.700.640单项指标SNDNPNJNQ1Q2Q3L1L2L3R1R2R3R4大类指标piP1P2P3P4由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判别依据(分级标准)可知,目前宁波市现状公路网的可持续性发展综合评价为弱可持续性发展。从大类指标评价值来看,公路网现状的社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值一般,为基本可持续性发展;公路网的经济性、技术性,环境、管理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值较差,均为弱可持续性发展。这说明宁波市还需加快公路建设步伐,使公路建设的增长速度适应甚至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提高公路网的技术指标,同时也要关注公路交通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降低公路交通的负面效应,促进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宁波市干线公路网现状详见宁波市干线公路网现状图(2002年)。三、宁波市公路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中共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社会共识。小康社会在效率优先的基础上,需要更多的兼顾社会公平。省交通厅提出了交通建设的两个重点:高速公路与农村公路。宁波市提出了“建设大港口、发展大产业、构筑大都市、繁荣大文化”的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建设之路。这一发展思路对交通的引导作用十分明显,宁波市交通建设为此迎来了以杭州湾跨海大桥、“1124”集疏运网络体系为重点,改变交通区位,形成长江三角洲南翼交通枢纽的“第三轮大交通建设”时代,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以上新的变化,宁波市公路交通在保证公路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将通过以下发展策略适应经济社会的新要求:通过交通建设带动宁波市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是实现宁波市现代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途径,城市化与工业化新区对交通条件都有强烈的需求,需要交通基础设施的超前建设来带动土地开发,宁波市公路网络的规划将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这一现实需求,适度超前,当好新区开发先行兵。重视公路景观,配套搞好公路绿色通道规划,为“实力宁波”、“绿色宁波”、“文化宁波”、“富裕宁波”提供大量的都市化地带的风貌展示轴。公路建设要体现“三个代表”精神,要关心弱势群体,重视边远地区群众生活状态,遵循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鼓励先进、加快实施、拼盘投入、注重环保的原则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四、运输需求预测根据宁波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结合19912002年的数据,运用三次曲线模型、对数模型及增长率法等对公路的运输量进行预测,经综合分析后,得到宁波市公路运输量预测结果如表5:表5 宁波市公路运输量预测最终确定值 年份运输量2002200720152020客运量(104人)23160366606305479113货运量(104 t)8630124952051726022客运周转量(104人km)867830102691218912183185476货运周转量(104 tkm)49217054147210520342110845根据基年的公路网流量值,结合未来年的公路客、货运输量值,根据路网流量模型,可以得出未来年公路网流量的预测值如表6。表6 宁波市未来年公路网流量预测值年份2002200720152020QNF(Veh/d)3983495752306095由表5、6可见:2007年,公路客货运量达到36660万人和12495万吨,客货运周转量达到1026912万人公里和541472万吨公里,公路网流量达到4957辆/日。2015年,公路客货运量达到63054万人和20517万吨,客货运周转量达到1891218万人公里和1052034万吨公里;公路网流量达到5230辆/日。2020年,公路客货运量达到79113万人和26022万吨,客货运周转量达到3185476万人公里和2110845万吨公里;公路网流量达到6095辆/日。五、总体目标1、宁波市干线公路网合理规模采用国土系数模型、生长曲线模型和相关分析及趋势线拟合法确定宁波市的公路网发展规模。经综合比较得到宁波市公路网规模的预测推荐值见表7。表7 宁波市公路网规模预测推荐值 单位:公里年份2002200720152020全路网550687611026711056干线网809176026802850高速网1843326787592、宁波市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运用多目标规划理论,对各等级公路结构组合方案进行优化,寻求一种近似最优的公路网等级结构方案,以此指导公路网建设,使公路网满足交通需求。宁波市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结果见表8:根据干线公路网规模预测值以及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结果,可得到宁波市干线公路网的等级构成预测建议值,如表9。表8 宁波市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最终建议值 单位:公里等级年份高速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外总里程等效里程网等级20021844435971264293979550634253.1920073321350721243739210876169892.942015678185010782512414901026798022.7620207591867122529334272011056107762.73表9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建议值 单位:公里等级年份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总里程等效里程网等级20022432771451448098692.2320071190330100140176027911.5420151820860268045001.32202018301020285046801.363、总体目标宁波市公路网到2020年,将形成“一环五射三连三复三疏港”高速公路主骨架和“八横五纵三沿海”的干线公路网主骨架,完善以宁波市区为中心,沟通南部沿海主要城市和华东、华中、西南地区的快速运输通道。宁波市区至各县(市、区)之间至少有一条以上高速公路相连,各县(市、区)至中心镇及重要联网线达到一级公路标准,中心镇至一般镇和中心村主要连网线达到二级公路标准。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1056公里,公路网密度118.1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759公里,干线公路网(不含高速,下同)总里程2846公里,干线公路网密度30.39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交通适应并超前经济的发展,实现“213”对外交通圈,即至上海、杭州、金华、温州的2小时交通圈,市域1小时交通圈,都市区30分钟交通圈。达到公路现代化标准。公路网可持续发展指数大于0.90,达到强可持续性发展,形成快速、便捷、畅通、安全、经济的公路网络。分阶段目标如下:2007年,公路网总里程8761公里,公路网密度93.6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332公里,干线公路网总里程达1768公里,干线公路网密度18.88公里/百平方公里。完成与大区域交通设施的配套公路建设,加快建设全市范围内各县(市、区)的干线公路、各乡镇所在地与高等级公路相连接,力争实现村村通等级公路,初步完善干线公路主骨架体系。公路交通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2015年,公路网总里程达10267公里,公路网密度109.6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678公里,干线公路网总里程达2682公里,干线公路网密度28.64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以北仑港为起点、宁波市区为中心的环形放射状的主干线公路网络,建立功能清晰、结构完善、布局合理的地方道路系统,实现村村通等级公路,使公路交通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并适当超前,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六、公路网布局结合宁波市在全省的区位优势和宁波市的城市总体规划,采用区位法对宁波市交通区位线进行分析,并用节点重要度法对公路网布局进行优化,提出宁波市公路网的最优布局方案。1、公路网重要度布局法公路网重要度布局法是在规划区域内分析运输集散点,选择路网节点,在将实际路网简化为抽象路网的基础上,选择能反映节点重要程度的各项指标,通过主成份分析修正分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得出其权重,计算各节点的重要度,然后以此为基础,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将节点分类,并运用图论求解路网的最优树,在路网最优树的基础上运用逐层展开路网布局的方法最终形成公路网布局优化结果。共在宁波市取实节点128个(其中宁波市区作为一个最为重要的节点不参加重要度计算),虚节点2个(宁波机场和北仑港),共计130个节点。通过节点重要度的计算和聚类分析可将宁波市公路网的节点划分为四个层次,即为最重要节点,很重要节点,重要节点和一般节点,宁波市两个虚节点为宁波机场和北仑港,考虑到其交通枢纽的重要性,也将其列入很重要节点。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节点覆盖情况详见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节点覆盖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宁波市干线公路网全部覆盖了最重要节点,基本覆盖了很重要节点和重要节点,一般节点的覆盖率也在95%以上。2、公路网层次宁波市公路网从结构上讲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高速公路网。形成“一环五射三连三复三疏港”布局,主要承担宁波市对外快速交通、城市组团之间快速交通。它能够在区内广大地区及城市组团交通集结后,满足城市组团、区内一般地区与省内及外省长距离运输需求,高速公路网规划已作专题研究,详见有关报告。第二层次:干线公路网。是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些线路以国省道为主,辅之以重要县道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在区域内纵横交错,都有一定的经济辐地,联系的节点较重要,道路规划等级也较高,起到了区内经济社会活动集散与组织的作用,是沟通和联系高速公路与农村公路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车辆在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之间进行集疏转换的重要通道,与高速公路一起,构成区内的重要公路网络。干线公路网主要道路形成“八横五纵三沿海”布局(详见宁波市干线公路网布局形态图),这些路线的情况分别是:八横:一横:余姚、慈溪中横线(韩家四丘(市界)范市) 韩家四丘(市界)小曹娥长河坎墩胜山范市二横:G329国道(黄家埠澥浦) 黄家埠泗门郎霞低塘浒山观城师桥澥浦三横:牟山霞浦 S319(甬余线)一段+慈骆线+S320(骆霞线) 牟山余姚三七市慈城骆驼贵驷霞浦四横:梁辉白峰 S318(甬梁线)一段+ G329国道一段梁辉陆埠大隐宁波邱隘五乡霞浦白峰五横:梁弄东吴 梁弄横街东钱湖东吴六横:沙溪横溪 沙溪溪口奉化西坞白杜横溪七横:S311省道(马岙丹城)马岙深圳梅林大佳河西周墙头丹城 八横:S215(盛宁线)(双峰东陈) 双峰黄坛宁海越溪茶院力洋胡陈泗洲头茅洋东陈五纵:一纵:S213(浒溪线)及延伸段(崇寿溪口) 崇寿坎墩浒山横河余姚梁辉梁弄四明山溪口二纵:胜山大岚 其中胜山329国道(一级),329国道大岚(二级)胜山329国道陆埠鹿亭大岚三纵:S214(甬临线)及延伸段(龙山桑洲) 龙山骆驼庄桥宁波江口奉化西店梅林岔路桑洲四纵:澥浦-明港 澥浦庄市邱隘东钱湖塘溪西周泗洲头明港五纵:五乡定塘 S215(盛宁线)一段+S216(茅石线) 五乡东吴瞻岐咸祥横山西泽贤庠大徐丹城茅洋新桥定塘三沿海:一沿海:(沿海北线)黄家埠北小港 黄家埠北小曹娥庵东崇寿新浦附海澥浦镇海小港二沿海:(沿海中线)白峰下陈 白峰郭巨瞻岐松岙下陈三沿海:(沿海南线)东陈宁海东陈昌国石浦定塘长街越溪宁海 八横五纵三沿海合计里程为1454公里,占干线公路网总里程2846公里的51.09%。第三层次:农村公路网。已作专题研究,这些道路具有地区内相互衔接,丰满干线公路网结构,主要由各乡镇至中心村、行政村之间联系的公路组成,这些公路沟通了骨架公路与主要山区的联系,加密了骨架公路与平原区广大地区路网,为农村城市化和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服务。3、规划断面与预留用地依据公路在地区路网中的交通需求大小,本规划所列机动车行车道数量介于26个车道之间,根据公路所在不同的区域,道路横断面形式分为A-F六种。考虑到宁波市内大量的快速都市化地域,规划中所列许多公路增设了机非分离的非机动车道。这些非机动车道在城市化初期可供非机动车行驶,在城市化形成规模后可作为辅道供低速车辆、主线出入车辆行驶。 全面小康要求公路设施不仅是满足人们交通要求的通行设施,还是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人文景观,为此,在规划中继续推行建一条公路形成一条绿色通道的做法,不同规划公路断面中设置了必要的绿化用地。不同规划公路的规划断面介于16.568.5米之间,在城市附近的道路采用A、B断面,开发区范围的道路采用B、C断面,城市以外的平原区道路采用D、E断面,城市以外的山岭区道路采用F断面。具体情况详见标准横断面图。要保证规划公路行车通畅,需要避免在公路两旁建设过多的临街建筑,为此,公路用地的控制范围,对于二级以上公路两旁各30米距离要控制用地性质,原则上不宜进行建设。对于规划立交位置,距交叉点300米以内路段要进行规划控制,对于二级以上道路交汇点,交叉点150米以内要进行用地控制,以便在发展过程中为交叉口的渠化、路口拓宽处理预留用地。4、规划公路网布局形态分析对应于不同层面的交通需求,服务路网及其格局会有所差别。(1)对外快速交通系统由五条放射形高速公路和宁波绕城高速公路等组成,呈现“一环五射三连三复三疏港”的高速公路网格局,其功能主要是集散宁波市内及周边地区交通,实现大区域交通往来的快速化。(2)对外主干线交通系统主要由 “八横五纵三沿海” 公路组成的干线公路网格局,实现宁波市对相邻地区的辐射。(3)区内有一些重要的路网连接线,能够有效地连接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网,加强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之间的交通联系;有效地连接一些重要节点,使其能快速地进入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网系统。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详见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20年)。七、干线公路网建设序列安排公路网规划的分期实施,就是要按照公路网规划布局的原则方针,以适应宁波经济的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交通需求为依据,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根据公路网路线交通量分配结果和路线功能地位分析,合理确定各条路线的拟建等级,科学安排规划期内各待建项目的前后顺序,保证公路网发展建设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充分发挥公路建设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干线公路网路线交通量分配根据规划期路网交通流量、现状路网交通流量和现状路段上的交通流量,结合“现在状态法”和专家经验法进行调整,得到2007年,2015年和2020年各规划期末的路段交通量分配结果见表10。表10 宁波市干线网主要道路交通量预测表路名观测站里程(km)交通量(veh/d)2002200720152020G329临山30.39206129141663618807师桥4313705182152074827482骆驼17.112139160191927326131盛垫16.29634125051529519728穿山28.59922141311777321358S213横河2612476164911980726857大岚656238509891341溪口182493349839585366S214横涨15.911693153921997923757大桥54.79728140501544519285黄坛3061588659977713256S215莫枝40.99550131951516218538续表10 宁波市干线网主要道路交通量预测表路名观测站里程(km)交通量(veh/d)2002200720152020S215汤家店192440322138745253力洋77.31783250129323838S216蒋家湾47.41135169319532616S309溪口159245128671467819901六诏23.43955554862798513S311墙头37.82402347039155777桥头湖183886538061708365方前37.12490349339535360S318高桥15.712783169222332526002陆埠26.558888361934912674S319慈城19.67961111681263917138城郊2714021186592024026143S320后施1352087376826912019北仑22.712372167492065227643沿海中线一级/211602602029366沿海南线一级/189162265725779四洞闸-马渚/98261356615583杭州湾镇-梁辉/90121221414511余甬连接线/84051255614778宁波-镇海/121541555618012宁波-松岙/501362557357奉化连接线/7910955711139庵东-梁辉/122301794320030章水-茅山/503162967262黄避岙-丹城/6698982611310越溪-海游/7400903210761强蛟连接线/312359826303石浦镇-坦塘/537779468316大榭大桥大榭大桥/40001044120359224782、干线公路网路线技术等级配置分析在合理确定规划期公路网的合理规模和等级结构以后,规划期各条线路的技术等级配置利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对于干线公路网主要通过干线公路的区位功能分析,明确其在宁波市公路网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同时参考路线交通量来确定其技术等级。公路网规划中确定的各条线路的技术等级,只是初步的结果,最终公路技术等级的确定,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作出。只有根据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对布局方案做出定性分析修正后,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等级结构配置,最终达到干支结合、四通八达、布局合理、效益最佳的要求。3、建设项目序列安排采用路段建设迫切度的概念进行干线公路建设项目的序列安排在具体安排项目的建设序列时,除考虑路线建设迫切度外还应遵循以下准则: (1)交通量大或运量大的线路,需求能力大的线路应优先; (2)完备城市重大生产力要素所需的线路应按时实现; (3)城群化地带生成树干线应优先;(4)互联经济区的联系道路应优先。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的总的实施准则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相互衔接、形成网络,依照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的总目标、总布局和分阶段目标,根据路线的具体功能、地位和交通量的发展水平,结合资金的可能状况,综合考虑外部环境的约束条件可能发生的政策变动因素,安排干线公路网建设序列。干线公路建设项目的序列安排按干线公路网规划的阶段目标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22007年,第二阶段为20082015年(分成两个小的阶段,20082010年和20112015年),第三阶段为20162020年。各阶段的公路主要建设项目及其资金估算分别见表11、12、13、14和15所示。干线公路网规划项目一览表见表16。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表11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20032007年主要建设项目建议表序号路线名称重要控制点建设性质原有等级拟建等级里程(km)投资框算(万元)建议开工时间(年)备注项目性质推荐断面公路用地(亩)所属县(市、区)1牟山黄家埠牟山、黄家埠新建一10300002004高速公路连接线B-B(6车道)936余姚市2古乍线古路头、乍山新建一21.5645002003区间干线D-D(4车道)14513甬余线(S319)余姚、三七市、宁波改建二一54.2124727 2006 省道C-C(4车道)41974余姚东连接线延伸段冶山、芦城(329国道)新建一11.3339902004 区间干线D-D(4车道)7655余姚329复线小曹娥、黄家埠新建一15.3459002006 区间干线B-B(6车道)14326马渚沿海北线马渚、泗门新、改建三区内干线D-D(4车道)11487329国道(朗霞)沿海北线朗霞、小曹娥新建一9.4282002004 高速公路连接线B-B(6车道)8808余姚梁弄(除上虞段)永和(上虞境内)改建二一9.321493.52006 区间干线D-D(4车道)631小计148.1389660/114409杭甬高速慈溪连接线延伸段横河、胜山新建一13.9416702002高速公路连接线B-B(6车道)1300慈溪市10慈溪中横线胜山、坎墩、长河续建一44.41332002002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