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月7日词条【拉锯效应】“拉锯效应”在社会分工更加精细更加需要协调的今天,一个优秀的人才要发挥作用,必须善于与他人相互配合,否则将一事难成,人们将此称为拉锯效应。日本有一家企业,在招聘员工时,要进行一场特殊的考试:他们把报考的人带到一个农场,并随机将每两个人分成一组,然后发给每组一把锯子要求将一根圆木头锯成两段。在锯圆木头时,有的组两个人不能相互配合,快慢不当,费了很长时间才把圆木头锯开;有的组两个人很快就磨合好,能相互配合,用了很短时间就把圆木头锯开。结果,这家企业将“能否相互配合很快锯开圆木头”作为是否录用的一个重要指标。这说明,工作中才干很重要,但是配合更重要。12月8日词条【冰淇淋哲学】“冰淇淋哲学”是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在对自己的经营事业进行总结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台塑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王永庆在经济低迷时仍然坚持投资塑料行业的结果。以冰淇淋为例,就是说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会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如果能在冬天的逆境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这也告诉我们,逆境当中的坚持很重要,这样在顺境中我们就会更有力量。12月5日词条【职业压力】“职业压力”指当职业要求人们承受他们身心能力的改变时,引发的心理困境。例如工作高强度,非人性、人际复杂、不良竞争、晋升机会少、工资较低等都会引发职业压力。令人们产生焦虑、沮丧、不满、厌倦、疲惫、愤怒、压抑、自我疏忽、以及注意力无法集中等心理反应。职业压力会给个体的幸福与安宁带来负影响。也有损企业的利益,所以好的职业环境需要避免职业压力,而每个工作者也需要学会时常为自己减压的方法。12月2日词条【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效应”是行为心理学里著名的一个效应。讲得是,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倒了7只。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赞扬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队员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7只。结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赏,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理需要。而面对指责时,不自觉的为自己辩护,也是正常的心理防卫机制。所以,要想出好成绩,就多看看自己的优势,而不要总是盯着自己的劣势看。12月1日词条【牢骚效应】“牢骚效应”是说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的公司要成功得多。这来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组织的一次有价值的实验。芝加哥有一个工厂为了能够提升工人的生产效率,在员工福利的方方面面都是尽心尽力,但生产、销售水平却没有提高多少,为此哈佛的心理学教授梅约带领一个专家组,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终于发现,其中为期两年的谈话实验效果最突出,而这两年工厂的产量也大幅度提高。经过研究,他们发现:在这家工厂,长期以来工人对它的各个方面就有诸多不满,但无处发泄。谈话实验使他们的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了,从而感到心情舒畅,所以工作干劲高涨。它告诉我们:人有各种各样的愿望,但真正能达成的却为数不多。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和未能满足的情绪,千万不要压制,而是要让它们发泄出来,这对人的身心发展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都非常有利。11月30日词条【微表情】“微表情”是一种感觉心理学。指展露他人内心想法的细节表情。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仅仅只需一瞥,我们就能断定自己是不是喜欢某个人呢?通常人们把这归因于直觉,但其实这来源于我们眼睛收到的微表情信息。人的脸部可以传输信息,它是媒介,是信息传输器。通常看到一张陌生的面孔后,我们会在认识的人里找出脸型相似的人。我们也会通过人们的眼镜、化妆、纹身或穿孔等人为装饰来作出自己的判断。根据职场心理学家的调查,很多面试都是由微表情决定胜败的。11月28日词条【瓦伦达心态】“瓦伦达心态”来自一个名叫瓦伦达的走钢丝演员,他在一次重大表演中失足身亡。调查他的死因时,人们发现一个微妙的心理现象。在以往的表演前,瓦伦达都会跟自己说“照直线慢慢走”,而在这次表演前,他却不断说“这次表演太重要了,我绝对不能失误!”结果却像他自己预言的那样,失败了。后来,人们就以瓦伦达为戒,把专心做事,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它提醒我们,“少想多做”,打断反复去思考的习惯,走出一步,往往做事情的勇气就随之产生了。11月25日词条【职业压力】“职业压力”指当职业要求人们承受他们身心能力的改变时,引发的心理困境。例如工作高强度,非人性、人际复杂、不良竞争、晋升机会少、工资较低等都会引发职业压力。令人们产生焦虑、沮丧、不满、厌倦、疲惫、愤怒、压抑、自我疏忽、以及注意力无法集中等心理反应。职业压力会给个体的幸福与安宁带来负影响。也有损企业的利益,所以好的职业环境需要避免职业压力,而每个工作者也需要学会时常为自己减压的方法。11月24日词条【视网膜效应】“视网膜效应”指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时,我们的“视网膜”会替我们筛选同样的东西,于是我们会比平常更在意别人是否和自己相同。比如你刚换了一个发型就会不自觉的关注街上人们的头发,并突然发现很多人都和你有一样的发型。这提醒我们:人都有优缺点,当我们关注自己的缺点时,就会更注意到他人身上有没有这个缺点,反之一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爱己才能爱人,便是这个道理。11月23日词条【睡眠效应】“睡眠效应”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指在面对人或事时,起初并没有好印象,但随着时间流逝,坏印象像“睡着了”一样慢慢变淡,而好印象渐渐升起。比如谈判陷入僵局即将破裂时,提出先吃午饭,等吃完后再做决定吧,让双方有一段冷静思考的时间,等重开谈判时,进展会异常顺利。所以说,做事情碰到困难不要急于求成,有时候时间也是帮助我们的有利武器。11月22日词条【南风效应】“南风效应”是社会心理学的现象。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吹来一阵一个冷风,行人为了寒冷,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开始解开钮扣,脱掉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注意贴近别人内心的需要,讲究方法。紫云桥15:22:5511月21日词条【内省】“内省”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过去或现在的内心世界及自身行为的反思。就是俗话说的“三日省吾身”。就像精神上照镜子,“今天做了哪些正确的决定”“有没有乱发脾气”“和谁的相处很愉快”这些生活都由内省整理成为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自我观察与自我探索。内省是一个很好的心理习惯,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自我成长。11月18日词条-【周末放大】周末放大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的心理现象,它指我们往往会放大周末的时间长度,把庞大的计划,或者任务放在周末完成。比如,想看一本书,等周末;想和朋友聚会,等周末;想吃顿大餐,等周末这种现象是由于我们总会觉得整块的时间比零散的时间长造成的,并且,我们总觉得周末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只由自己控制,似乎更有把握,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周末放大,常常造成周末比周间还累,其实周间的时间如果计划的好,也是可以利用起来的,不用什么是都等周末哦。11月17日词条【鱼缸法则】“鱼缸法则”教育心理学名词,指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本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要想孩子健康强壮的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父母提供的一个小小“鱼缸”。11月16日词条【莫扎特效应】“莫扎特效应”是音乐心理学名词。它指出听音乐会提高我们的智力水平。这个效应来自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两位研究者的实验,他们邀请大学生听莫扎特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然后对他们进行智商测试。发现大学生在听了10分钟的音乐后,在空间推理测试中的得分有明显的提高。这是由于音乐在脑部穿行时,会通过听觉系统让我们的空间辨认神经兴奋。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听音乐真的会变聪明哦,所以每天用个10分钟听一听纯音乐吧,来训练一下我们的大脑。11月15日心理词条【冬季心理流感】“冬季心理流感”是一种季节性的心理症状。天气逐渐寒冷,很多都市上班族的情绪易患“感冒”整天干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还经常烦躁,周围的人动不动就“惹怒”自己,最后弄得自己都开始烦自己,觉得生活一团糟,去医院检查却又没病。这些人其实患得就是“冬季心理流感”,性格敏感的女性尤其容易出现此症状。因为冬季气温明显降低,日照少,人体褪黑激素分泌增加,生物钟不能适应冬季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情绪与精神状态紊乱。再加之冬季户外活动减少,情绪就更容易感到低落。11月14日词条【共度时间】“共度时间”指恋人两人每日共同参与、共同渡过的时刻。共同做一件事。相对于自我空间,共度时间是两个人共享的。每对恋人都需要每日有15分钟-3小时的共度时间。它的作用为增加亲密关系、创造婚姻幸福感的重要方式,每日维持1小时的共同时间可以增强婚姻归属关、安全感。也有助于练习相处方式。共进早餐、晚餐,餐后小憩、散步,一起看电视,闲聊,游戏,逛超市,招待朋友,陪伴父母等都属于共度,在恋爱中,女性比男性更在意共度时间。 12月14日词条【缓刑错觉】“缓刑错觉”是精神分析词汇。指在现实面前还保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最早这个词语用在死刑犯身上,他们常会在行刑前最后一刻抱有获得缓刑的幻想。现在这个词常用于理财心理中,有许多人抱着这种缓刑错觉,而过度刷卡,花尽自己未来的钱,总认为到时候钱总能还上,结果陷入了债务的圈套。这就是我们的幻想与实际情形之间的差距引起的错觉。对现实更平常心的接纳与了解,是缓解这种错觉的唯一方法。 12月22日词条【标签效应】“标签效应”是由一个实验引出来的一个概念。实验结果很有趣,心理学家以一群人对慈善事业做出捐献的多少,对一部分人分别下了“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的结论。相对应地,还有一些人则没有被下任何结论。过了一段时间后,当再次要求这些人做捐献时,发现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说成是“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钱要多,而那些第一次被说成是“不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献得要少。一个人被别人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自己就会下意识做出调整,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而引起的,所以称之为“标签效应”。现实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哦,老被说成是笨蛋的孩子,慢慢的学习也就真的不好了。所以,我们轻易不要给自己和别人贴标签。12月23日词条圣诞节特选【狂欢综合症】 “狂欢综合症”指在节日来临之际,人们都会卸去一切烦恼,纵情狂欢,但在这样的极度快乐情境下,我们的心理也会超负荷哦。相信大家已经盘算好如何度过狂欢夜了,玩通宵的可能性极大。但对于上班族,通宵激情兴奋,第二天上班必定精力欠差,大部分人在经历一次极致狂欢之后要么对此事特上瘾,要么情绪十分低落。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提醒大家娱乐适度,保持平常心最为重要! 12月26日词条【飞轮效应】“飞轮效应”指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这时,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这告诉我们,在每件事情的开头都必须付出艰巨的努力才能使自己的事业之轮转动起来,而一但事业走上平稳发展的快车道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万事开头难,努力再努力,光明就在前头。12月27日词条【过度学习效应】“过度学习效应”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主要是指一个人要掌握所学的知识,一定要经常提醒自己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得到巩固。也就是说,人们对所学习、记忆的内容达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度后,如果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巩固强化,使学习程度达到150,将会使记忆得到强化。还记得我国古代卖油翁的故事么。那个卖油的老翁能够把满满一勺油均匀的倒入葫芦嘴里,而不会让葫芦嘴上放着的铜钱沾到一个油星。众人称奇,老翁也只说了一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熟手而已。所以说,再难的事,只要我们反复地不间断地练习、实践,日久天长,必定会熟能生巧。这个故事所反映的,就是过度学习的效应。1月6日词条【参照点效应】 “参照点效应”是指人们在实际评价一件事情或人的好坏时,在心里总是有一个比较或评价标准。比如股市中一个人赔了一万元,遇到了赔了一千元的人,会觉得很难过,但遇到了赔了十万元的人虽不会高兴,但悲伤情绪也会降低。这也是我们应对负性事件时的一种心理保护方式。 1月10日词条【角色期望】“角色期望”是指人对某一社会角色应具有的心理和行为的期望。比如谈到“老师”,我们就会对其有一个大致的期望,知识渊博、很爱说教;又比如谈到“妈妈”的角色,我们就会期待它是一个温柔慈爱的形象这种期望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因为我们在面对一个人之前,就已经对他有一种角色期望,当现实与期望不符时,可能就会让我们感觉不太好。而且当我们自己背负着别人的角色期望时,可能就会差生压力,比如当你做了老师,你却不能扮演知识渊博的角色,就会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一名老师。 1月11日词条【90/10原则】“90/10原则”是一个心理学原则,指很多让我们有情绪的事件,10%是导火线的诱因,而90%是出于曾经埋下的隐患。我们认为“气死我了”,肯定说对方的不对,认为肯定是对方引起我的情绪,谁应该对你的情绪负责?实际上是你自己,不是对方引起了你的情绪,是你对这个事的看法和态度决定和影响了你的情绪。比如你今天跟对方吵架,觉得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情绪反应,但是实际上是90%是以前的事情引起了你的反应,而不是这现在的10%,过去的以往经历占了90%的原因。 1月13日天一心理词条【月光族】“月光族”是80后消费模式的第一个族群,而且大有人在。指将每月赚的钱都用光、花光的人,所谓“洗光吃光,身体健康”,而不进行储蓄。月光族一般都是年轻一代,他们与多数倡导的勤俭节约消费观念不同,只要吃得开心、穿得漂亮,根本不在乎钱财积累,不需要进行储蓄。他们的心理往往是出于短期冲动的购买动机,社会原因是没有生活压力。也有些人是用无节制的消费花钱来填补感情空白。一般随着年龄增长和人生阶段的变化,月光族会慢慢转变。 1月13日天一心理词条【洗练族】“洗练族”是80后消费模式的第二个族群。指消费时也会很冲动,但不是乱买,而是如果觉得一件东西非常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或很有社会意义的话,就算贵也会买下的那些人。这种人和月光族相比,手中会略有结余,没有遇到自己心仪的物品时,是绝对不会出手的,也有一些投资头脑。这类族群的心理特征往往是自我实现型的人,花钱也是他们自我实现的一部分,所以有能力拥有自己看好的东西,稳重的出手,会给他们带来优越的体验。 1月16日天一词条【透明族】“透明族”是80后消费模式的第三个族群。“透明族”本来是一个日本的名词指一个现代文学流派,代表作是村上龙的近乎无限透明的蓝色。但在消费心理上,指很有目标、有计划,为了目标有计划地存钱和花钱的人,这类人的账单对他们来说,就如同是透明的,他们的心中有X光,可以洞悉每笔账务这类人的心理特征是有耐性且有恒心,对未来有现实清晰的计划,生活态度也很直接明了,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男孩 女孩》教学设计
- 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种群及其动态解析版
- 202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体液调节解析版
- 2025企业劳动合同样本
- 小白杨81章题目及答案
- 消防考试易考题目及答案
- 2025餐厅聘请厨师合同
- 乡土中国说课题目及答案
- 2025医疗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物业保安试题及答案
- GB/T 14491-2025工业用环氧丙烷
-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课件(内嵌视频)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变电站隔离开关培训课件
- 开学第一课(课件)-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 新生儿蓝光仪使用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鄂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制药原料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初中化学教师培训讲座
- 应聘副研究员汇报
- 2025年登高证考试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