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 童话、寓言及其教学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它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编写的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寓言是通过讲述一个情节简单、形象鲜明的故事,进而告诉人们一些生活中的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都是小说的一种。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童话篇目在整个小学表现出明显的阶段分布,低年级童话选文数量明显较高年级多,童话选文数量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逐渐减少。以人教版课标教材为例,在整个小学阶段的333篇课文中,童话有44篇,占13.2%。其中低年级课文120篇,童话36篇,高达30%。 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高,童话的数量明显减少。 从内容上看,多选取了具有教化意义的篇目,但往往忽略的童话本身应有的幻想性的浪漫色彩。一、童话的概念与写作特点1.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生动可爱,引人入胜。童话是一种小说题材的通俗文学作品,通常是写给孩子看的。一般童话中有很多超自然人物,如会说话的动物、精灵、仙子、巨人、巫婆等。在现代西方文学的写作方法中,童话故事的结局通常指向的也是快乐的结局,如很多童话故事中一般有公主和王子。2.童话的分类 阿尔奈-汤普森分类法A.动物(物体)故事。B.普通民间故事(魔法、宗教、传说、笨魔鬼故事等)。C.笑话和逸事(包括荒诞类故事)。D.程式故事。基于数字、物体、动物或名字的连环故事。例如小壁虎借尾巴按角色能力分类A.常人体童话故事。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巨人的花园B.超人体童话故事。例如七颗钻石C.拟人体童话故事。例如坐井观天小柳树和小枣树陶罐和铁罐D.知识体童话故事。例如一年级棉花姑娘地球爷爷的手小蝌蚪找妈妈 3.写作特点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特殊样式,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特质。就童话作品来说,通常是“在童话的幻想世界中,人获得了一种想象中的胜利感,一种从人的各种局限中超越出来的解放感、自由感,这种超越感、胜利感、解放感、自由感自然带给人一种审美的愉悦”。因此,童话作品真正吸引读者的是其特有的“新异性”、“神秘性”、“超越性”、“假定性”、“幻想精神”、“人性光辉”以及“游戏精神”等等。小学教材中的童话文本大多是以夸张,比拟作为主要手法,有许多的超乎我们生活的人物,具象,给读者带来新异,超越,富有充分的想象的空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童心未泯,表现出“真、善、美”的人性光辉。纵观小学语文教材的童话编写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其中遵循的是由简单向复杂过渡,从科普类童话为主向哲理性童话为主转变,从浅显易懂向深刻转变。二、寓言的概念与写作特点1.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2.特点与分类:.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2.“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寓言的类型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用夸大的手法,勾画出某类人的特点和思想;另一种是用拟人的手法,把 人类以外的动植物或非生物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或某种人的特点。寓言可以分为三类来源:寓言:龟兔赛跑自相矛盾农夫和蛇会飞的乌龟北风和太阳农夫和金鱼东郭先生和狼混水摸鱼狼与逃进神庙的小羊狐狸和樵夫历史:铁棒磨成针狡兔三窟三顾茅庐老马识途吕后执政毛遂自荐破釜沉舟取经求佛盲人摸象孙庞斗智神话:夸夫追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炎帝神农黄帝的崛起战神蚩尤和指南针九天玄女旱神魃嫦娥偷灵丹三打白骨精3三、二者的联系和区别1.教材的童话和寓言编排一年级上册篇目:12.雨点儿、14自己去吧 、15.一次比一次有进步、16.小松鼠找花生 、 19 雪孩子、20.小熊住山洞 。一年级下册篇目:2春雨的色彩、8月亮的心愿、10 松鼠和松果、11.美丽的小路、10荷叶圆圆15夏夜多美、16 要下雨了、17 小壁虎借尾巴、19 乌鸦喝水、26小白兔和小灰兔 、27 两只小狮子、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30棉花姑娘、31地球爷爷的手、34 小蝌蚪找妈妈。二年级上册中的篇目:13.坐井观天、14.我要的是葫芦、15.小柳树和小枣树、16.风娃娃、17.酸的和甜的、18.称赞、20.纸船和风筝、21.从现在开始、31.回声二年级下册中的篇目:3.笋芽儿、4.小鹿的玫瑰花、5.泉水、27.寓言两则、28.丑小鸭三年级上册中的篇目:陶罐和铁罐三年级下册中的篇目: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四年级上册中的篇目: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及选读课文小青石四年级下册中的篇目:纪昌学射、扁鹊治病五年级 无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主要不是以童话为主 而是世界名著)2.联系: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创造的、幻想的,都可以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充当故事的角色,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也都富有教育意义。3.区别:A.篇幅大小童话情节比寓言更丰富、更多变化,更生动有趣,结构也更复杂,所以它的篇幅较长,长篇可达数万字,短小者一般也一二千言;而寓言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结构单纯,语言朴素,幻想的程度也较轻。B.写作对象童话的结构比较曲折,能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幻想也比寓言更为丰富、奇特。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它描写的内容,表现的生活,都照顾到儿童的知识范围和心理特点,所运用的语言也易为儿童接受。C.表现重点寓言着力表现内含的讽喻和教训,重在思想,有的寓言在开头或结尾就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告诫的意思。而童话则重在刻画形象,教训意味不那么强,教育意义往往寓于整个故事之中,不直接点出来。科学童话则重在知识的传播。D.情节结构寓言的故事比较简单,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要求塑造性格鲜明的拟人化形象。童话在故事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则有较高的要求。E.幻想法则童话的幻想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与现实的结合也必须和谐、自然,使事物按照自然的规律发展。而寓言则不那么严格,如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垂涎于葡萄,改变了原来食肉的习性。这个寓言赋予了狐狸以“人”性,却违犯了狐狸的“物”性,这在童话中是不可以的。成语故事与寓言成语故事很大部分是历史典故,是发生过的事情,然后人们用一个成语将这些事情总结、浓缩为一个简短的句子或短语,以方便地表达整个故事和故事要讲述的内容,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有积极的寓意。比如“百步穿杨”、“沉鱼落雁”这些,只是具备一种描述、形容的作用,并不需要给人启发。寓言故事是根据事实或者编造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发。并且大部分寓言,是为了讲述一个道理而编造的,并没有真实的根据。在收编成语故事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也会把寓言收编进去,并且历史本身就带有很多值得人们思考的道理,因此,很多成语都能带给人一些道理。说白了,成语固有合适寓言故事的分类主要是在讲述故事的目的上有不同,成语故事的目的是补充成语没有完全表达的内容,使成语更容易理解,寓言故事的目的就是讲述道理,两者不矛盾,只是分类不同。很多成语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但不能因此就说成语故事就是寓言故事。比如一个班,有人喜欢音乐,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即喜欢音乐又喜欢运动,那么喜欢音乐的人就是成语故事,喜欢运动的人就是寓言。寓言故事的特点是形象生动,人物活灵活现,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成语故事必须以一个成语作为题目,以它为中心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与寓言故事有相似之处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精华.成语的语用特点主要是:言简意赅、内涵丰富、音韵和谐、寓意深远。四、教学策略(一)各年段的教学要求:1、一年级: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趣味横生的语言环境里巩固识字,促进识字与读文的统一。2、二年级:能读懂童话寓言类的精彩故事内容,并从中汲取故事中的道理。通过读童话寓言故事,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释放孩子的童心,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洗礼和智慧的启迪。3、三年级:在童话的学习上注重感悟语言的特点,对话的表现形式及提示语的作用,进一步区分寓言和童话的特点。4、四年级:进一步系统学习童话的特点,走进童话,编、演童话,逐步建立对童话的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童话寓言的情感。(二)阅读方法:细读的基本方法大家都非常清楚,从三个角度切入文本开展细读,首先是读者的角度,其次是教师的角度,第三是学生的角度。作为读者的角度来说,读童话是非常简单的,进入文本,感受人物的个性,知道讲了什么故事,了解文本的精彩情节。作为教师和学生的两个角度,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1.角色朗读法。童话寓言故事一般都具有情节完整曲折,形象生动鲜明的特点,故事中的人和事都特别的生动有趣,学生喜闻乐见,特别想知道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命运,尤其能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抓住这一特点,老师在细读童话寓言类的文本时,首先自己就得读好文本,进入故事的角色,读得有滋有味,读得入情入境,读出各个主人公的语气和心态,全身心地投入朗读,进入主人公的角色状态。只有老师读好了,才能进入文本,才能调起学生学习故事的口味,才能使学生听得津津乐道,学得津津有味,满足学生追问“后来呢?后来呢?”的好奇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2.想象对话法。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 而且是最丰富、最自由的幻想, 因而童话是激发儿童想象力的最好文学样式。童话作品能把小读者带入一个神奇而诱人的世界,引导他们去向往、去思考、去奋斗。生动的形象,精辟的比喻,自由飞翔的幻想,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本来比较艰深的思想道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对于童话而言,是培植学生想象力最好的素材。因而,对于细读这类文本,老师最好的方法也是想象对话法,即边读边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文本中的情境,与文本中的主人公对话。比如在细读从现在开始,想象“动物叫苦连天”的场景,想象“狗熊练跳的本领”的无奈与痛苦,体会猫头鹰和袋鼠行为的荒诞性。细读童话,就得发挥想象力,这样才能读活文本,细读寓言亦是如此。比如细读坐井观天,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发挥想象力说一说。你看,这些都离不开我们的想象力。所以细读童话寓言类文本,最好的方法就是想象对话法。3、原作和文本比照细读。在我们的教材里有许多的文本是名篇的节选,比如说丑小鸭,我们教师在细读的时候,不能单纯的着力节选的文本,还必须阅读原著的文本,比较语言表达的异同,进一步升华文本的主题,让自己的细读更有底气。同时也就能清晰地认识到学生体会文本价值的点和度。4、语言品析法。童话是学习语言的典范,所以说老师在细读是抓住文本关键的语言,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表现形式特别的,揭示文本内涵的,从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三个层面解读,在这个过程中,弄清孩子需要习得哪些言语能力,哪些是需要掌握的,哪些是需要积累的,在这语言品析的过程里发展言语能力。5、补白拓展法。我们的许多文章都给读者留下了许多的缝隙,给我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在细读文本时,有效地运用补白拓展法,丰富文本的内容,丰满人物形象,提升文章主旨。一是比照补白。比照,就是对比及照应,它对文章主题、人物形象起到强调、烘托的作用。巨人的花园一文前后存在很多的比照,修围墙与拆围墙前后的情景对比,态度对比,想像具体的情节和内心活动,丰富文本。二是想象补白。童话类文本的本身就充满了想象的空间,述说故事的语言更是充满灵性和想象的空间。我在细读小木偶的故事一文最后一段时,自然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拥有了全部表情的小木偶又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发生呢?进而对文本展开想像续编。(三)一般教学策略:1、读。教师以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富有儿童色彩的语言为儿童读童话,充分展现文学的语言美及其蕴含在语言之中的情感美。这样不仅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更能以真情牵引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读,读那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段落,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入编教材的低年级童话,语言优美、明快、活泼,语言反复,象声词多,富于音乐美,是最适合朗读的体裁之一。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读的过程是语言、情感与思想和谐交融的过程。在教学时我们可以示范朗读,以情传情。老师以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富有儿童色彩的语调为儿童示范读,充分展现童话的语言美和蕴含的情感,把学生吸引到童话的故事中去;也可以扮角色读,读中悟情。所谓扮角色读即让学生进入情境,充当角色,把童话中的情感在自己朗读中表现出来,有效地把情感融入读中。比如说,小松鼠找花生一文,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几个语气词-呢、呀、吗等进行朗读训练,读出人物的语气,语调,读得绘声绘色。2、讲。故事是伟大的,记住故事本身比记住一个干巴巴的道理更有价值。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只要让故事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形象就是大大的成功。学生的复述,再现形象。童话故事也是通过语言文字塑造虚拟人物的形象。让学生在感受童话人物形象的同时,体会作者在童话人物形象中所寄托的人文意识。教完课文后,让学生复述课文,再引导他们配上自己的动作,边演边说,把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语言描述上呈现。此时,“符号”对应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学生把文本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言语能力。3、说。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有效地激发儿童的情感,使儿童在情感的促动下牵引想象,进而在飞扬的想象中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我们正是要通过“感”的过程去点燃儿童心灵的火种,而决不能以抽象琐碎的分析替代这个体验、感悟的心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地给孩子时间,说文本的故事内容,说自己读后的感受,说人物角色的特点,在评价和辨析中广泛地开展说的训练,进一步落实对文本的感悟。4、演。童话故事富有情趣,通过肢体扮演,可以满足儿童游戏的自然天性。用“玩”的方式来对待童话,是儿童对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把玩方式。再者,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演童话”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无限广阔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演”,会促使儿童更主动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到童话文学的形象美,同时又在特有的情境之中进行了生动的言语训练。揣测表演技巧以及理解角色心理的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还能使儿童产生丰富的美感体验,并学会欣赏自己,感受成功。在小木偶的故事教学中,我就以演促读,在读文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现,再现故事的情境,让孩子们感受学童话的快乐和幸福。5、编。小学生思维发展处于想象力“敏感期”,对于讲述童话故事,喜欢加入大量的想象。在教学中根椐低年级儿童爱想象的特点,不禁锢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续编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质生产力加速度
- 2025年流行病学研究专业综合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肿瘤学细胞遗传学知识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医学中医经典名方辨析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外科手术创伤处理技术实操评估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鉴别考试答案及解析
- 医护关系舞台剧本
- 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翻译
- 2025年心理咨询心理评估技术应用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风湿科免疫治疗药物剂量计算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新会计法培训课件
- 环保机构舆情处理机制流程
- 皮划艇旅游线路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品质客诉培训
- 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光保真度(Li-Fi)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全册知识点(素材)六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 学校食堂管理工作资料汇编
- 心衰患者的麻醉处理1例课件
- 电竞酒店服务礼仪与职业素养培训
- 《公路运输网络规划》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