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研究文献的现状及特点.docx_第1页
素质教育研究文献的现状及特点.docx_第2页
素质教育研究文献的现状及特点.docx_第3页
素质教育研究文献的现状及特点.docx_第4页
素质教育研究文献的现状及特点.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素质教育研究文献的现状及特点吕纪增(河南教育学院教育系,河南郑州450014)摘要:素质教育研究文献最早产生于1988年,随后素质教育研究文献大幅度地增长。其特点主要是:素质教育研究文献数量急剧增长,素质教育逐渐成为近年来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素质教育研究向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和学校的各类人员和各个岗位发展;素质教育研究内容与社会流行理论具有一致性;素质教育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在素质教育研究的创新性方面各理论刊物之间没有等级的差异。关键词:素质教育;文献研究;特点素质教育在我国是一个的新兴的教育思潮。从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提出到现在,各种素质教育方面的研究文献连篇累牍似潮水般向人们涌来,它对目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的影响之深、之大、之广是任何一种教育思想都不可比拟的,以至于教育业界的同仁言必称素质教育。面对使人眼花缭乱的素质教育科研文献,我们不仅需要扒梳、整理、分类,总结出素质教育的共同点以取得共识;而且需要研究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发展的趋势及研究的特点,以加深对教育理论发展的理解。前者已有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刘宏博、赵维贤的“八五”期间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综述1、梁冲珍的素质教育讨论综述2和陈晓季的素质教育研究观点综述3等论文对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而后者则显得有些薄弱,至今未见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主要调查了中文方面的文、理科期刊中有关素质教育方面的研究文献,涉及到各种期刊约1284种,共有文献17071篇。一部分材料是从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的报刊杂志索引查出,另一大部分材料是从中国知识创新网查出。素质教育研究属于科学研究,研究文献的标题基本上反映了文章的主题,因此,在调查中我们主要收集了这些材料的标题(对一些影响比较大的文献则查阅了全文),然后对这些调查材料进行分类、归纳。分析结果如下。一、研究文献的数量急剧增长,素质教育逐渐成为近年来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素质教育研究文献最早见于上海教育(中学版)1988年第11期,言实发表的“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标”。此后,1989年教育研究与实验第4期发表了王海的“从升学教育到素质教育”;1990年燕国材分别在中小学教学管理第2期、第4期发表了“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再谈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王巨龙在普教研究第4期发表了“依据素质特点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研究文献以连年翻番之势迅速发展,具体情况参见表1。通过表1可以发现近十几年来素质教育研究的特点:(一)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理论界研究的主要课题素质教育研究文献是素质教育科研成果的载体,其发表数量可以反映素质教育科研的实际情况。调查发现,素质教育研究文献的数量由最初几年1位数到4位数没有用十年的时间。每年上千篇研究文献的出现说明,素质教育成为大多数教育界人士关心的主要课题,素质教育研究文献成为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主要的科研成果之一。(二)素质教育研究文献的数量虽然说从总体上逐年递增,但其增加的速度是不均衡的素质教育研究文献逐年增长,从绝对值来看,最大值是在2000年,这年素质教育研究文献的数量达到5087篇,这是其他类型的教育研究文献所不能比拟的。虽然说素质教育研究文献从整体上是不断地增长,但其增长的速度是不均衡,从表1可以看到几个跳跃式的发展期:一是1994年,这年素质教育研究文献的增长是1993年的14.5倍;二是1996年,它是1995年的2.86倍;三是1997年,它是1996年的330倍。与之相对应的是单种期刊杂志刊登素质教育研究文献的数量最大值也出现在2000年,这一年刊登素质教育研究文献最多的是教育探索,全年共刊登105篇;其次是2001年,荣登宝座的是卫生职业教育,全年刊登素质教育研究文献为101篇;再次是1998年,这一年湖南教育共刊登素质教育研究文献100篇。1994年以前,素质教育研究还没有成为理论界关心的热点,素质教育研究文献如晨星散见于不同的期刊之中。具体情况参看表2。(三)素质教育成为理论界共同关心的课题对素质教育课题的研究首先是教育社会科学工作者,然后是自然科学工作者。这个现象主要表现为文科期刊和理科期刊所发表的素质教育研究文献的差异上。通过表1我们会发现,理科期刊杂志的第一篇素质教育研究文献发表于1994年,比文科杂志发表的第一篇素质教育研究文献整整晚了六年,但一经出现就迅速发展,其增长速度与文科期刊杂志基本相同,其数量的绝对值最大的也是发生在2000年,达到514篇。这说明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文理科科研工作者共同关心和研究的课题。二、素质教育研究向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发展如果说最初几年素质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整体教育改革的呼吁和价值期望,那么在近几年来,则主要向教育的各方面和教学的各方面发展,也就是说素质教育的研究正向具体化的方向发展。从素质教育研究文献所涉及的学校性质来看,主要有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业学校等大约23类学校。从素质教育研究文献所涉及人的性质来看,主要有乳儿、婴儿、幼儿、童年等大约15类人的教育。从素质教育研究文献所涉及的课程来看,主要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书法、口腔、材料力学等大约66门课程。从素质教育研究文献所涉及的社会分工及专业来看,主要有农民、护士、会计等大约21类职业。从素质教育研究文献所涉及的教育教学途径及影响学生的因素来看,主要有社会、学校、课堂教学、网络、师生关系、师德、社会角色混乱等大约34个。从素质教育研究文献所涉及的教育管理来看,主要有教育方针、集体办学、私人办学等大约9个方面。从素质教育研究文献所涉及的学校管理来看,主要有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班级管理等大约13个方面。从素质教育研究文献所涉及的教学、学习方法和教学媒介来看,主要有因材施教、教学改革、实验、启发式教学、学法指导等大约33个方面。从素质教育研究文献所涉及的教育史来看,主要有法国、日本、陶行知、邓小平、孔子、王阳明、康有为等大约27个国家或历史人物。三、素质教育研究向学校的各类人员和各个岗位发展学校是由许多不同的岗位所构成,它们之间相互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学校的每一个岗位都肩负着育人的任务。实施素质教育不是教师一个岗位的事情,它与学校中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所谓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后勤育人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学校中各个岗位都有责任贯彻素质教育,因此,素质教育研究文献就会涉及到学校人员的方方面面。调查显示,素质教育研究文献已经发展到学校的各个岗位。这方面文献分布参见表3。四、素质教育研究内容与社会理论时尚的一致性教育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社会中的各种流行的思想或思潮都会影响教育理论。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理论必然要受到社会的各种流行的思想或思潮的影响。调查证实了这一点。调查中是从两个维度来比较素质教育研究受到社会流行的思想或思潮的影响,一是在人民日报的网站以知识经济为关键词检索,二是从期刊上调查。人民日报上出现知识经济一词是在1996年,要比期刊杂志出现知识经济早一年的时间,比教育类期刊出现的知识经济研究文献早两年。不论从哪个维度来看,素质教育和知识经济文献增长的趋势是一致的。具体状况参见表4。五、素质教育的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它有特定的含义。随着时间的发展,素质教育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不仅它的内涵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而且它的外延也在发生变化。十多年来,素质教育的含义由最初的“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到“两全一生动”的教育局面,而后发展到“创新与实践精神”的培养;如果说素质教育的内涵发展比较慢的话,而它的研究领域则发展很快,这种素质教育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素质教育研究的泛化现象。它主要表现为:素质教育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而且向教育的其他领域发展,如由中小学教育领域向职业教育、高师、大学、电大、党校等教育领域发展;不再局限于教育领域,而且向其他领域扩展,不仅向其他理论领域扩展而且向行业领域扩展,如向农机工作人员、国家税务工作人员、公安工作人员等领域扩展;不再局限于国内当代的教育,而且向教育史延伸,如近现代的陶行知、晏阳初、杨贤江、康有为,古代的孔子、王阳明;不再局限于国内的教育,而且向国外的教育发展,如美国、日本等国的素质教育;不再局限于国内的伟人,而且向国外的伟人发展,如中国的毛泽东、邓小平,外国的爱因斯坦、荣格梅叶尔,等等。本文仅将素质教育研究泛化的部分现象罗列出来,具体可参看表5。六、在素质教育研究的创新性方面各理论刊物之间没有等级的差异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刊物依据其主办单位的性质分为不同的等级,在我国等级最高的是教育研究。然而最先刊登发表素质教育研究文献的不是教育研究,一直到1996年1月,素质教育的讨论在全国如火如荼展开的时候,“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研究文献才在教育研究出现。1996年5月原国家教委肯定并推广湖南汨罗市大面积开展素质教育的经验后,1996年12月,教育研究才开始发表“素质教育浅议”。又如前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