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doc_第1页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doc_第2页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doc_第3页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doc_第4页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任务书一、 题目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二、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场经济命脉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但是由于民营企业自身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融资环境一直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融资困难是其在对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就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国内外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基于此,本文在参考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决策进行研究,以提高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水平,力求凸现一定的现实意义。三、主要技术指标1、收集10篇以上的参考文献,并加以整理;2、对我国民营企业基本理论的概述的了解的了解。3、分析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4、提出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四、进度和要求1.2015年1月10日,确定论文题目并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2.2015年3月11日,提交开题报告及论文写作大纲;3.2015年3月11日至4月9日,撰写并完成初稿;4.2015年4月10日至5月9日,对论文进行修改并完成二稿;5.2015年5月10日至5月31日,进一步修改论文并最终定稿;6.2015年6月上旬,论文打印成册并进行集中答辩。五、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1陶慧忠.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探析J. 会计之友, 2010,(7).402邱金峰,王振东.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探析J.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7(4).3彭皎,杨彦,孟川.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对策浅析J. 财政金融,2009,(233).4梁红英.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J. 浙江金融,2008,(52).5杨菊萍. 探析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J. 思想战线,2010,36.6舒学军. 试析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师,2010,(9).7王晓彤. 如何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压力N. 中国经济导报, 2010.8王美珠,叶伟英. 浅谈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J. 经管空间,2009,(8).9李栋,吴春蕾. 浅谈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J. 会计师, 2008.10刘纯志. 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N. 延边日报, 2009.11穆金辉,李艳平. 民营企业融资障碍及对策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8(5).12马昀,郭洪涛.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成因分析金融发展视角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34)13刘丽萍,王正情. 民营企业融资研究N.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7.14张文慧.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35).15胡国平.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探讨现J. 代商贸工业,2010,(21).16黄亚明.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分析与探讨J. 经管空间,2011,(4).17行怀勇.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3).18胡旈璐. 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0,(13).19李毅中.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79-90.20谢秉法.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及对策探讨J.当代经济, 2011.21Tom Swenson.Taxesand Expand Direct Financing Channels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M . MachinePress,2008.46-50学生 陈晓谋 指导教师 系主任 摘 要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加财政收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维持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已从初始创业阶段,即从原始积累阶段,走向了二次创业阶段,即发展、膨胀阶段,这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攻坚阶段。进入这一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就需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我们注意到,当前民营企业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融资环境、融资渠道,一直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本文主要采用数据比较分析法、归纳分析法等方法研究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及融资难的原因,分析如何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和融资渠道。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受到当前经济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影响。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论述在当前融资环境下,民营企业如何增强自身素质,扩大适合自己的融资渠道。进而,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和我国民营企业自身特点的解决途径。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环境,融资渠道 Abstract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30 years,Private econom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To increase revenues、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Expand employment、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fe, and so 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maintain the stable growth of nation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 and the prosperity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Most private enterprises from the initial stage,That is, from primitive accumulation stage to the second startup stage ,Namely The development 、expansion stage , This is a crucial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To enter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A lot of money is needed to further development. But we noticed tha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Epecially the financing environment has been the obstacle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This article mainly uses the data comparison analysis、Inductive analysis method, etc .To analyse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reason of financing difficulties, And how to improve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financing channels, of course cause the status quo of difficult financing for private firms, Both the factors of private enterprise itself and the current policy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he government.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mature experience at domestic and foreign for reference, In the current financing environment, enterprise how to enhance their own quality, expansion suitable financing channels. However find the way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ivate enterprises.Key words: Private enterprises , Financing environment ,financing channels financing status quo 目录第一章 绪论71.1研究背景及意义71.1.1研究背景71.1.2研究意义81.2国内外研究现状81.2.1国外研究现状81.2.2国内研究现状91.3.研究方法与思路10第二章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概述112.1 民营企业的概念112.2 企业融资的内涵122.3 民营企业融资的特点12第三章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143.1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143.1.1内源融资153.1.2外源融资163.2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173.2.1融资渠道狭窄导致成本较高173.2.2融资机构过少使得贷款机率变小173.2.3经营管理不善而陷入融资困境183.3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的原因193.3.1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不力193.3.2 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缺乏政策扶持213.3.3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自身原因21第四章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借鉴234.1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灵活234.2融资活动的专业化程度高244.3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大254.4设有专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26第五章 解决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的对策285.1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28 5.1.1 改善中小企业经营模式285.1.2 增加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285.1.3 提升中小企业管理者素质295.1.4 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29 5.2 积极发展我国资本市场29 5.3 推进社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30 5.4 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30 5.5组建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325.5.1 改革银行的信贷政策325.5.2 建立民间贷款机构32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34参考文献35致 谢37毕业设计小结30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中国民营企业占据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半壁江山,截至目前,在所有的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的上市公司比例超过50%。其中,在主板的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比30.06%。中小板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比76.18%,创业板中,民营企业占比更是高达95.92%。可见,在中国经济结构中民营经济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大步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有企业改制以后,民营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无可替代的地位日渐凸显。无论是规模上、数量上都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尽管如此,民营企业在我国的发展现实却仍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民营企业不管是在规模上还是整体的经济实力等各个方面,依然与国企有着较大的差距,造成这些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实际上已经成为阻碍民营企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2012年中国民营经济简要分析报告指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正在面临五大挑战:(1).企业自身素质整体水平亟待提高;(2).税费过高导致成本居高不下;(3).用工结构性矛盾致使企业用工困难;(4).生产经营成本剧增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困难;(5).融资问题还未有效缓解。其中,融资难的问题是遏制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对于小型微型民营企业,一是融资难。据银监会测算,我国贷款主要投放给大中型企业,各大银行设立的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只能满足极少数微型企业的需求。二是融资贵。中小微型民营企业实际贷款成本接近或超过银行基准利率的两倍。处于“融不到,用不起”的两难境地之中。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需要资金,扩大生产需要资金,资金的及时获得对企业的规模扩大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写作的目的是对我国民营企业资金融通状况作简要分析,归纳总结出融资难的原因,进而提出资金融通难的解决办法,以促使我国民营企业快速成长壮大,实现我国民营企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1.1.2研究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场经济命脉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对增加财政收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民营企业自身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融资环境一直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融资困难是其在对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就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国内外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基于此,本文在参考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决策进行研究,以提高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水平,力求凸现一定的现实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逐渐发展的比较成熟。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民营企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都相当高,如美国、英国、日本的国民经济中民营企业的比重都超过90%.它们在发展中都或多或少的也遇到了融资方面的困难。但是,其政府为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支持,让他们有多方面的融资渠道,帮助其消除这些障碍,使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得到解决。国外大多数企业会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的先后顺序来选择融资方式。但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市场化程度不同,特别是经济证券化程度不同及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不同,因此不同类型国家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顺序是不同的。由于美国企业融资模式和企业的融资顺序较具有代表性,我们着重从美国企业融资的实际来进行分析,并将我国和美国的企业融资顺序进行比较。经过长期的演进和发展,美国的金融市场体系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资本市场十分发达,企业制度也已非常完善,企业行为非常理性化, 完全在市场引导下进行。 美国企业融资的选择,先依靠内源融资(留利和折旧),然后才外源融资。外源融资中, 主要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从资本市场上筹措长期资本。可见,美国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遵循的是“啄食顺序理论”。 美国企业融资特点:一是企业内源融资总额比重大。据统计,19791992年,美国企业内源融资占资金来源总额的比重,一直在65%以上,1992年甚至达到97%,平均为71%;二是美国企业在外源融资中优先选择债务融资,而股权融资则相对受到冷落,美国企业从证券市场筹集的资金中,债权融资所占的比重比股权融资要高得多。据统计,从19701985年,美国企业通过债权融资筹集的资金在企业外部筹资中所占的比重为91.7%,远远大于股权融资所筹资金的比重。1.2.2国内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民营资本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0年后的今天,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和活力源泉。尽管如此,其发展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特别是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全球经济已进入为危机时代,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问题更加突出,融资难一直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绊脚石。”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的扩张与发展是以融资为基础的。再者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低技术的行业为主,仅制造业、批发零售餐饮业就集中了民营企业的75。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无论是在其初创期,还是发展期,主要是依靠自我积累、自我筹资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这些企业管理水平低、生产规模小、创利能力弱,要进一步发展,仍受到资金严重不足的制约。民营企业有着巨大的资金需求,然而,从银行所得到的贷款,尚不足银行贷款总量的2;通过发行股票融资的民营企业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中约只占9左右,这里还不包括那些以较高昂的代价购买别的上市公司的股份而曲线上市的;在债券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则几乎为零。民营企业的融资难,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重大障碍。中央有关部门和不少地方政府为了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下了很大的力气,也出台了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如,组建民营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鼓励和支持四大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经济贷款、建立担保体系、建设风险投资体系等等。但是,从实施效果来看,这些措施还没有使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为,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反映渠道狭窄,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体制和制度问题。 1.3.研究方法与思路 本文首先通过调查并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有个全面的了解。接着学习相关金融理论知识,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面临的整个状况进行了解认识。再根据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和特点结合民营企业所遇到的各种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分析得到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途径。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并采用数据比较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第二章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概述2.1 民营企业的概念民营企业,简称民企,是公司或企业类别的名称,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他类型的企业只要没有国有资本,均属民营企业。这个词语在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甚为普遍。其实,现今我国的民营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私企),由于传统共产主义反对私有制,我国政府便将它们命名为“民营企业”。然而,我国法律是没有“民营企业”的概念,“民营企业”只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在经济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民营企业是民间私人投资、民间私人经营、民间私人享受投资收益、民间私人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另一种看法是指相对国营而言的企业,其按照其实行的所有制形式不同,可分为国有民营和私有民营两种类型。实行国有民营企业的产权归国家所有,经营者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私有民企是指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以企业的资本来源和构成定义。企业的资本以民间资产(包括资金、动产和不动产)作为投资主体,即可称之为“民营企业”。“民营”是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概念,从狭义说,民间资产特指中国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包括国有资产和国外资产(境外所有者所拥有的资产)。因此,民营企业是指:在我国境内除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从企业的经营权和控制权的角度看,含有小部分国有资产和(或)外资投资资产、但不具企业经营权和控制权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亦可称之为“民营企业”。我国现有的民企从广义上有七种不同的存在形式:个体户、私营企业、乡镇企业、民营科技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三资”企业中国家不控股的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中国家不控股的企业和国有民营企业(即公私合营企业)。2.2 企业融资的内涵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从现代经济发展的状况看,作为企业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金融知识、了解金融机构、了解金融市场,因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企业必须与之打交道。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说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公司筹集资金的动机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通过一定的渠道和一定的方式去进行。通常讲,企业筹集资金主要有三大目的:企业要扩张、企业要还债以及混合动机(扩张与还债混合在一起的动机)。2.3 民营企业融资的特点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低技术的行业为主,绝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目前还处于发展期或者初创期。为了进一步经营、发展、扩大,就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是,由于这些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创利能力弱等种种原因。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从银行所得到的贷款,尚不足银行贷款总量的4;通过发行股票融资的民营企业在我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中约只占9左右,在债券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则几乎为零。因而,民营中小企业有着巨大的资金需求缺口。第三章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3.1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根据民营企业的融资特征,可将其演变轨迹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市场机制确立期(1986-1993年),在这一阶段,一方面民营企业的法律地位决定了其融资渠道和形式极少,自有资金、民间借贷等直接融资规模大于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规模;另一方面,由于民营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明晰,造成民营企业在融资时遭受不平等待遇。第二阶段是市场机制发展期(1994-1996年),这一时期,负债融资首次超过自有资金(所有者权益)融资,扭转了民营企业融资主要依靠自有资金的局面;其次,民营企业融资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第三,银行借款成为民营企业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债券融资方式出现。第三阶段是市场机制完善期(1997年至今),但这一时期,在个别年份还是出现自有资金超出流动负债的情况。这说明,民营企业负债融资一直都比较困难。总的来说,在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政策方面受到不同待遇。国内大部分的银行贷款首先是贷给国有企业,其次是贷给“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得到的贷款比例最小。因此,国有企业的负债率远远高于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投资、生产和经营等诸多方面面临手续杂、关卡多、效率低、耗时长的障碍。银行也将贷款对象的所有制因素视为贷款审批的考察因素。“逆向选择”的存在使货币资金经营者避开市场发出的需求信号,投向政策和内部规定的企业范围内,以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逃避“道德风险”的嫌疑。根据资金来源于资金需求者自身的积累还是外部的融入,其融资的途径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内源融资在企业内部进行融资。第二种是外源融资在企业外部进行融资。3.1.1内源融资内源融资又称再投资(Reinvestment),即将本企业的留存利润(Retained Earnings)转化为资本投资的过程。留存利润是企业实现的可分配利润中未被作为红利分配给股东而留在公司的部分。例如,某企业2010年共有可分配利润3000万元,股东大会决定向股东发放股息1000万元,余下2000万元作为“留存利润”保留在公司。留存利润作为一种股权融资方式的优点是很明显的:(1)内源融资来自企业内部,不必额外支付利息;(2)将利润再投资可以使股东获得免除收入所得税;(3)操作简便。企业要通过留存利润进行融资,只需要在股东大会上做出一个分红决议即可。因此,几乎不发生融资费用;(4)对于控股股东来说,留存利润可以在不改变股权结构和比例的情况下实现融资目的,是一个对自己的控股权完全没有威胁的股权融资方式。由于以上的好处,留存利润成为企业首选的融资来源。企业内源融资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经营规模及盈利能力,同时投资者本身的资金需求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比如,投资人如果需要通过获取红利支付本身的债务,则客观上限制了内部融资能力。一般的说,只有当内源融资仍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要时,企业才会转向外源融资。3.1.2外源融资由于民营企业规模都很小,自有资金的滚动发展永远跟不上企业大规模所需的资金要求。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以及市场的开拓,内源融资通常难以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这样便需要引进外部的资金,即所谓外源融资。外源融资,即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资本,以转化为自己资本投资的过程。外源融资可根据其融资后在企业中的位置区分为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债务融资指通过增加企业负债的方式取得的资金。债务需要偿还而且还会带来财务成本的增加。而股权融资指通过扩大公司股本规模的方式取得的资金。由投资者以持有公司股权的方式向公司投入资金,并依照其股权比例享有对公司的控制权、盈利分配权以及结束经营以后剩余资产的分配权。对于公司来说,与债务相比,股权资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股权融资所带来的盈利增加必须交纳公司所得税,而债务融资的利息成本可在税前利润中扣除;(2)股权融资实际上就是增加公司所有人自有资金的投入,而债务融资可以在不增加股本的前提下发挥财务杆杠的作用,放大资本规模,在企业经营状况好的时候,可以放大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加企业盈利;(3)股权融资由于增加股本金的投入,如果原公司控制人不同比例增加股本金投入,其持股比例势必单薄,其控制权也会因此减弱。而债务融资的增加通常不会对原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构成威胁;(4)股权融资没有偿还的问题。而债务融资需要还本付息,因而增加公司未来的偿债压力。显然,不管是从税收的角度,还是从保持公司控制权的角度,企业家都会优先考虑债务融资方式。3.2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3.2.1融资渠道狭窄导致成本较高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经营环境趋紧,银行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放贷条件比以往更加严格。这就更增加了民营企业融资的难度。银行为了保持贷款的最佳盈利水平,会更加青睐国有企业、集团公司、上市公司等,因为这些企业的信贷资金风险较低,而且往往派生大量的中间业务,因此银行都很愿意把贷款优先贷给这些企业。融资的渠道可以是直接融资,也可以是间接融资。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民营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渠道不成熟、不畅通。我国资本市场虽然目前初具规模,但是发展不成熟,资本市场进入壁垒很高,我国相关的法律对民营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的限制很多、门槛很高,经济实力并不很强的民营企业根本就很难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融资目的。而专门为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企业板目前也很不完善,中小企业板市场发挥不了资源配置的功能。所以众多的民营企业只能依靠间接融资,也就是依靠银行来达到融资的目的。不过,金融危机过后,银行能给民营企业提供的贷款毕竟有限而且条件也比较苛刻,僧多粥少,民营企业想要最终获得银行的贷款,难上加难。3.2.2融资机构过少使得贷款机率变小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较少,一是指愿意为他们提供间接融资即贷款的银行比较少;二是指有实力的担保机构少。从各银行的“市场定位”和“规模歧视”来看,小银行比大银行更倾向于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愿意并主动乐意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数目相对于我国众多的民营企业而言是非常少的,尚不能满足民营企业的需要。而担保公司作为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的重要条件,普遍存在实力弱小、信用基础有限的问题。银行基于风险的考虑,并不愿意与其合作。金融危机过后民营企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多的民营企业甚至随时可能倒闭,银行如果贷款给这些民营企业,银行要承担的风险实在过于巨大。为了规避风险,银行信贷“保大放小”的做法成为必然。这样,民营企业要想得到及时的贷款资金的机会就更小了。3.2.3经营管理不善而陷入融资困境(1)企业管理方式落后。民营中小企业多是家族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管理具有随意性和不规范性,所有权和经营权一般都集中在企业老板手里,企业老板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一般缺乏长期的企业发展战略,是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存在交较大的经营风险。银行在审批贷款的时候,就会考虑这种经营风险,不放心进而拒绝发放贷款。(2)财务制度不健全。民营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成立时间较短,人员的变动也比较频繁。一般来说,这些企业的财务制度和财务管理不规范、不健全、不稳定,且缺乏真实的财务报表。很多民营企业为了逃避税收,还往往出具虚假的财务报表。金融危机后,民营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但为了得到银行的贷款,就有可能出现企业为了掩饰财务上的亏损,进行财务作假。这就使得银行有可能无法真实辨认企业真正的财务状况,直接影响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3)资产担保不符合要求。民营企业自身的这些弱点和弊病使得银行在提供贷款的时候,要求民营企业提供必要的资产担保抵押品。金融危机后,银行从整体市场环境和银行自身利益出发,对民营企业的资产担保抵押品的要求就更严格了。然而,民营企业规模小,一般比较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和可以担保的其他资产。而且,民营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房屋等不动产的产权不明确的现象,因此,这些资产无法用作抵押品。另外,评估资产的各种费用也较高。这些都降低了民营企业得到银行抵押贷款的可能性。3.3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影响和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也很多。长期以来,民营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自有资金进行。据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披露,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自我融资比例高达90.50%,银行贷款仅为4%,非金融机构约为2.6%,其他渠道为2.9%。民营企业对市场经济的巨大贡献与其获得的金融支持极不对称。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贷款难已成为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3.3.1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不力金融企业首先出于自身考虑, 限制了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放贷所涉及的经营成本大大高于大型企业。我国国有银行的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主要是建立在为国有大企业服务的基础上, 受国家贷款额度的限制, 国有商业银行一直依据国家产业政策, 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普遍规模小的特点使得其向银行贷款时受到一定的阻碍,并且规模越小,则被银行拒绝贷款的次数越高,同时,收到银行贷款的比例也越小。从表3-1可以看出,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被银行拒绝贷款的次数的最大差距达到54.52%,而收到银行贷款的比例的最大差距达到41.7%。表3-1 企业规模与银行贷款企业规模500人拒绝次数比例(%)78.9257.7844.824.4银行贷款比例(%)5.420.622.647.1与民营企业规模小相伴随的,往往是其成立年限短。从表3-2可以看出,企业成立年龄在两年以内的拒绝次数和成立年龄在八年以上的拒绝次数相差37.46%,银行贷款比例相差34.9%。表3-2 企业年龄与银行贷款企业年龄8年拒绝次数比例(%)72.4449.0746.7934.98银行贷款比例(%)1.25.21736.1其次是金融体系不合理,缺乏专门为民营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现行金融体制和管理体制并没有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做好准备,民营经济的融资活动大多以扭曲的形式发展。虽然近几年来股份制银行及地方商业银行建立较多, 但总体规模仍显不足。而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的缺乏,使民营企业的融资更加困难。还有金融机构内部缺乏竞争机制由于政府对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贷款缺乏相应的鼓励措施,导致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放贷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内部缺乏竞争,贷方市场占主导地位。如果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竞争,企业就能以自己的条件来选择金融机构。按照经济学原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只要接受市场价格(利率)的人都可以得到贷款;但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金融机构不是提高利率,而是减少放贷,不管企业愿意付出多高代价,也不向你发放贷款,这就是所谓的“信贷配给”,从而导致符合信贷条件的中小民营企业贷款受阻。3.3.2 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缺乏政策扶持对照国际经验, 许多国家对民营企业融资都采取各种优惠政策进行扶持, 而我国的经济、金融政策主要依据所有制类型和行业特性来制定, 而不是根据不同规模的企业所具有的不同行为特性来制定。我国在金融方面, 迄今还没有专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各种优惠政策倾向于照顾国有大中型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都是在法律法规的保障下完成的,而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主体,因此我国现行的各种法律制度也是建立在这些大企业的权利义务基础上的,民营企业的权利义务缺乏应有的法律规范和法律保障。因此,在保障民营经济运行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都的不完善。 3.3.3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自身原因 首先,民营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存在认知偏差:一方面,企业对自身承担风险能力的认知存在偏差。民营企业的企业主偏向于过度追求发展速度,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经营不够稳健;在过度追求暴富的浮躁心理等非理性思维支配下,往往风险意识不足,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另外,从财务管理角度看,一些民营企业普遍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在资金运用、债务管理方面没有系统化知识,导致承担债务过多,超出自身承受能力范围的现象。另一方面,企业对履行债务义务的认知存在偏差。对所欠债务还本付息,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可目前许多中小民营企业不注重信誉,对履行债务的义务重视不够,“欠债老大”、“逃废债”现象很多。债信(即还债信誉)问题的存在,使银行贷款风险程度大幅度升高,导致贷款意愿大大降低。其次,民营企业规模小,抵押担保难。近年来, 金融机构为防范金融风险, 加强内部监管, 大幅度减少了信用贷款数量, 绝大部分贷款需要抵押或担保。民营企业经济实力弱, 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大量采取靠集体、合资合作经营的方式, 不同程度存在固定资产所有权、房屋等不动产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上不明晰的问题, 法律障碍多, 企业很难找到符合要求的抵押物和担保单位;其次, 抵押担保登记、评估、公证手续繁琐, 有效时间短, 收取费用高。抵押和担保是金融机构对信息不透明的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时保护自己利益的主要工具。如果不能提供抵押和担保,在申请贷款时,要么面临“信贷配给”,要么面临着不利的贷款条件,导致民营企业因难于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使获得贷款的机会大大降低。第四章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借鉴 民营企业融资难是个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金融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其严重,解决起来也特别困难。那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非常有必要借鉴一下发达国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措施和经验。4.1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灵活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无非是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自筹,二是直接融资,三是间接融资,四是政府扶持资金等。关于自筹资金。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有业主(或合伙人、股东)自有资金;向亲戚朋友借用的资金;个人投资资金;风险投资资金企业经营性融资资金(包括客户预付款和向供应商的分期付款等);企业间的信用贷款(有些国家对此是禁止的);中小企业间的互助机构的贷款;以及一些社会性基金(如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的贷款等等。关于直接融资。是指以债券和股票的形式公开向社会筹集资金的渠道。显然,这种筹资方式只有公司制中小企业才有权使用,而且,一般公司制中小企业的债券和股票只能以柜台交易方式发行,只有极少数符合严格条件的公司制中小企业才能获得公开上市的机会,或进入“第二板块市场”进行融资。关于间接融资。主要包括各种短期和中长期贷款。贷款方式(即金融产品)主要有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等。从总体上看,中小企业的资本构成主要以自筹资金为主(自筹资金的比重相对大企业要高得多)。其中以美国中小企业的自筹资金的比重最高,一般要超过60左右;欧洲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等自筹资金的比重在50左右。在自筹资金中,又以业主(或合伙人、股东)自有资金的比重最大;亲戚朋友借用的资金次之。其次,是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美英和德国等自由主义意识较重的国家一般是直接融资的比重高于间接融资的比重;而法国、意大利、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则呈现出间接融资比重高于直接融资比重的现象。最后,政府的扶持资金比重最小,一般仅占企业总资产的510左右。其中以中央集权制国家,如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政府扶持资金比重相对较高;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居中;而美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直接资金扶持的比重最低。根据各国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结构情况,可以将它们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种是以业主(或合伙人、股东)自有资金为主,注重直接融资的作用,强调企业的自主意识的自由主义类型,如美国和英国等。另一种是以家族融资为重要渠道、注重间接融资的作用,强调社会和政府作用的集体主义类型,如意大利和法国等。第三种是介入以上两者之间的类型,如德国、日本和韩国等。 4.2融资活动的专业化程度高目前,西方国家金融业的发展,既有业务不断综合化的趋势,也有金融机构不断细分的专业化和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的特点。实际上,这两个相反的发展趋势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的。因为金融业务的专业化和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发展是不矛盾的。这里仅就金融业务的专业化和专业性金融机构的发展作一概述。从总体上来看,西方金融业务的专业化主要有以下趋势:一是主要从事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商业银行和主要经营中长期固定资产融资业务的投资金融机构的日益分化。近年来,从事消费信贷的金融储蓄机构也有逐步分离的趋势。二是从事实业投资的产业基金(包括创业基金)和从事证券业务的投资基金的逐步分离。而且,在产业基金中,不同产业由于经营特点和程序不同,对资金需求的数量、时间和目的也不同,因而也需要专门化的既懂金融业务知识又了解该产业生产和经营特点的金融机构提供十分到位的服务。因此,产业基金的进一步分化也日益明显。三是从事对大型企业巨额贷款的大型金融机构与从事向中小企业微型贷款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分化。这第三种金融机构的专业化,直接导致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融资机构的建立,其中以美国最为典型。据统计,美国有上万家专门从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这些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具有很不一样的名称,如妇女投资公司、企业金融服务公司、社区投资公司、街道投资所等等,但它们都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美国的这些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是1958年小企业局按一项国会批准的法案,倡导社会建立的。美国国家小企业局下属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项目署(是一个由国会批准创建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的管理和注册工作。这些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极大地弥补了市场上有限的创业(或风险)资本与创办中小企业及其发展所需的巨大的资金缺口。这些中小企业投资公司都是完全由私人拥有、管理并使用自有资本的投资公司。它们在小企业管理局注册,并得到有关许可证,在小企业管理局的担保下向中小企业发放利率优惠的贷款。4.3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大政府的资金支持是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各国的情况来看,政府的资金支持一般能占到中小企业外来资金的10左右,各国对中小企业资金援助的方式主要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风险投资和开辟直接融资渠道等。 (1)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是最直接的资金援助方式,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有: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提高税收起征点和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等。使其赋税总水平占增加值的30降到15左右。以德国最为典型,德国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目前主要有:对大部分中小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对周转额不超过2.5万马克的小企业免征周转税;固定资产折旧率从10提高到20等。 (2) 财政补贴补贴是政府为使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及社会的某些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而给予的财政援助,主要补贴类型有:就业补贴、研究与开发补贴、出口补贴等。一般说来,政府的财政补贴是有限的,而且是非普惠的(与税收优惠不同),其功能在于引导。(3) 贷款援助政府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主要方式有:贷款担保、贷款贴息、政府直接的优惠贷款等。贷款援助环节是中小企业的初创、技改和出口等最需要资金的地方。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援助以贷款援助为主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日本。其中,美国又以贷款担保形式为主,而日本则以政府建立的专门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低息贷款的方式为主。(4) 鼓励中小企业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中小企业规模小,其股票难以到一般的股票交易市场上与众多的大企业竞争。为解决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问题,一些国家探索开辟“第二板块”,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为加快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融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中国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提供政策支持。组建民营企业融资政策性金融机构,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政府扶持这类机构的发展,鼓励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4.4设有专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在发达国家中以美国为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设立普遍融资机构,包括特殊信贷机构、资本市场特殊融资机构(二级市场)、特殊创业投资机构和信用增强机构等。 1. 特殊信贷机构。美国政府于1953年依据中小企业法建立了专门帮助、支持中小企业的联邦永久机构中小企业管理局。中小企业管理局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扶持、保护中小企业。其资金来源主要为国会拨款提供的周转基金、收回贷款的本金和利息等。 2.资本市场特殊融资机构。二级市场是股票交易所这样的主板市场之外的专为中小企业筹措资本的特殊市场,为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规模资本。一大批创业投资专家活跃在创业投资领域,选择投资对象,并对所投资项目提供从技术、管理、财务到融资和上市等一揽子综合型支持。 3.特殊创业投资机构。美国中小企业投资公司(SBL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