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生教育合格生源。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4.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5.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7.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心理和身体素质,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主干学科 经济学、工商管理相近专业 工商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主要课程 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经济法、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学制 4年 弹性学制 36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学分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总学时总学分构成表课程类别课程门数(周)学时学分比例备注综合教育课程公共必修课11门7364025.0%公共选修课4门12085.0%学科基础课程7门4482817.5%专业教育课程必修8门3842415.0%选修18门左右6584125.6%实践类课程入学教育1周第一学期毕业教育1周第八学期生产劳动48健康教育4军事训练2周第三学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4周假期进行见习3周31.9%第三至第六学期毕业实习9周95.6%第七学期毕业论文(设计)7周74.4%第八学期指导性教学计划表 (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分配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考核方式备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学时理论研究性学习实践15周18周15周16周16周17周9周8周考试考查公共必修课程210GB00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630162注1210GB01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620162210GB0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4630162210GB01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92603222210GB014形势与政策180210GB015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38210GB017安全教育1.524注2220GB0011大学英语(一)4644220GB0012大学英语(二)4644220GB0013大学英语(三)4644220GB0014大学英语(四)4684160GB0011公共体育(一)1322160GB0012公共体育(二)1322160GB0013公共体育(三)1322160GB0014公共体育(四)1342230GB001军事理论2363422150GB0011计算机文化基础(一)49040503+4公共选修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8120注3自然科学与技术类艺术类体育类教育类实践类课程入学教育1周1周毕业教育1周1周生产劳动48军事训练2周2周健康教育4社会实践、社会调查4周171SJ001见习33周3天4天4天4天171SJ002毕业实习(含国外)99周9周171SJ003毕业论文(设计)77周7周注1:根据每门课程特点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情况开展一种教学形式,或者研究性教学,或者实践性教学,由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形势与政策课程1学分,80学时,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1学分,38学时,开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周二下午。注2:安全教育课程1.5学分,24学时,开课时间安排在1-6学期。每学期授课2次,分别于开学第一周和放寒暑假前一周开设,每次2学时,学期结束需要对学生进行考核和测试,成绩录入学生总成绩。注3:本专业学生应修满8学分,其中要求在自然科学与技术类和艺术或体育类课程中至少分别选修2个学分。 (二)专业教育课程设置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分配开课学期建议修读学期考核方式备注总学时理论研究性学习实践春季秋季考试考查学科基础课程171JB001经济数学C1464641171JB002经济数学C2464642171JB003管理学464641171JB009西方经济学464642171JB006会计学464642171JB007财务管理464643171JB008统计学464643专业必修课程171ZB005人力资源管理概论348481171ZB006经济法348483171ZB007组织行为学348484171ZB010管理运筹学348484171ZB011劳动经济学348486171ZB012薪酬管理348484171ZB015市场营销学348484171ZB014管理信息系统3484084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限选课系列171ZX001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232325171ZX002人员素质测评与选拔348485171ZX003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348485171ZX004绩效管理348485171ZX005员工关系管理232326171ZX006员工招聘与录用232326171ZX007国际人力资源管理232326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171ZX008社会学232324171ZX009公共政策分析232323171ZX010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232325171ZX011社会保障学232326171ZX012行政管理学232326171ZX013税收理论与实践232326171ZX014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232326企业管理系列171ZX015企业管理概论348485171ZX016企业无形资产管理232327171ZX017企业文化232327171ZX018生产作业管理232327171ZX019股份公司管理232327171ZX020企业战略管理232326171ZX021风险管理与保险232327171ZX022电子商务348486171ZX023物流管理232324综合系列171ZX024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232325171ZX025管理沟通232327171ZX026管理经济学348487171ZX027公共关系学232325171ZX028商务礼仪232324171ZX029管理文秘232323171ZX030管理咨询232327171ZX031计量经济学232327171ZX0321越语(一)348485任选一门东南亚语171ZX0322越语(二)348486171ZX0331泰语(一)348485171ZX0332泰语(二)348486171ZX034商务英语348485171ZX035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模拟348486171ZX036员工福利管理232326171ZX037经济思想史348487171ZX038学术论文写作116166注:代表主要课程,代表实践应用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能力:1.学习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3.熟悉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6.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心理和身体素质,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主干学科 经济学、管理学相近专业 行政管理、城市管理、社会学主要课程 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组织理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管理文秘标准学制 4年 弹性学制 36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学分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总学时总学分构成表课程类别课程门数(周)学时学分比例备注综合教育课程公共必修课11门7364025.0%公共选修课4门12085.0%学科基础课程7门4482817.5%专业教育课程必修9门4482817.5%选修17门左右5923723.1%实践类课程入学教育1周第一学期毕业教育1周第八学期生产劳动48健康教育4军事训练2周第三学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4周假期进行见习3周31.9%第三至第六学期毕业实习9周95.6%第七学期毕业论文(设计)7周74.4%第八学期指导性教学计划表(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分配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考核方式备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学时理论研究性学习实践15周18周15周16周16周17周9周8周考试考查公共必修课程210GB00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630162注1210GB01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620162210GB0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4630162210GB01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92603222210GB014形势与政策180210GB015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38210GB017安全教育1.524注2220GB0011大学英语(一)4644220GB0012大学英语(二)4644220GB0013大学英语(三)4644220GB0014大学英语(四)4684160GB0011公共体育(一)1322160GB0012公共体育(二)1322160GB0013公共体育(三)1322160GB0014公共体育(四)1342230GB001军事理论2363422150GB0011计算机文化基础(一)49040503+4公共选修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8120注3自然科学与技术类艺术类体育类教育类实践类课程入学教育1周1周毕业教育1周1周生产劳动48军事训练2周2周健康教育4社会实践、社会调查4周173SJ001见习33周3天4天4天4天173SJ002毕业实习(含国外)99周9周173SJ003毕业论文(设计)77周7周注1:根据每门课程特点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情况开展一种教学形式,或者研究性教学,或者实践性教学,由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形势与政策课程1学分,80学时,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1学分,38学时,开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周二下午。注2:安全教育课程1.5学分,24学时,开课时间安排在1-6学期。每学期授课2次,分别于开学第一周和放寒暑假前一周开设,每次2学时,学期结束需要对学生进行考核和测试,成绩录入学生总成绩。注3:本专业学生应修满8学分,其中要求在自然科学与技术类和艺术或体育类课程中至少分别选修2个学分。(二)专业教育课程设置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分配开课学期建议修读学期考核方式 备注总学时理论研究性学习实践春季秋季考试考查学科基础课程171JB001经济数学C1464641171JB002经济数学C2464642171JB003管理学464641171JB009西方经济学464642171JB006会计学464642171JB007财务管理464643171JB008统计学464643专业必修课程173ZB013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348484173ZB014公共组织理论348484173ZB00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464645173ZB006公共关系学348485173ZB007公共事业管理概论348481173ZB008公共经济学348485173ZB009公共管理学348483173ZB010管理心理学348483173ZB012行政管理学348482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限选课程171ZX009公共政策分析232324173ZX001管理文秘348483173ZX002地方政府管理232325173ZX003公务员制度232325173ZX031西方公共管理思想史232325173ZX005电子政务3484085173ZX006非营利组织管理232324173ZX00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348484171ZX011社会保障学232324173ZX008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348486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171ZX013税收理论与实践232327171ZX014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232325173ZX009劳动经济学232326173ZX010经济法232325171ZX008社会学232323城市管理系列173ZX011城市管理学232325173ZX012城市物业管理232326173ZX013社区管理学232326173ZX014房地产经营与管理232326173ZX015城市规划与建设232325173ZX016城市土地管理232325173ZX017城市旅游规划232326173ZX018可持续发展导论232326行政管理系列173ZX032政治学原理232325173ZX020领导学232327173ZX022监督学232325173ZX024行政管理案例232327173ZX033中国公共管理史232327综合系列171ZX027管理经济学348487173ZX028管理运筹学348486171ZX036商务英语348486173ZX030政务礼仪232326173ZX031市场营销学232327171ZX0321越语(一)348485任选一门东南亚语171ZX0322越语(二)348486171ZX0331泰语(一)348485171ZX0332泰语(二)348486171ZX038学术论文写作116166注:代表主要课程,代表实践应用课程。市场营销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扎实的市场营销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等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2.熟练运用市场营销、统计分析、预测决策等知识与方法;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熟悉我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方针和政策、熟悉国际市场营销惯例,能适应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和策划工作的需要;5.熟练运用一门外语,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心理和身体素质,具备较强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主干学科 经济学、工商管理相近专业 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广告学主要课程 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标准学制 4年 弹性学制 36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学分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总学时总学分构成表课程类别课程门数(周)学时学分比例备注综合教育课程公共必修课11门7364025.0%公共选修课4门12085.0%学科基础课程7门4482817.5%专业教育课程必修7门3682314.4%选修20门左右6724226.3%实践类课程入学教育1周第一学期毕业教育1周第八学期生产劳动48健康教育4军事训练2周第三学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4周假期进行见习3周31.9%第三至第六学期毕业实习9周95.6%第七学期毕业论文(设计)7周74.3%第八学期指导性教学计划表(一)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分配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考核方式备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学时理论研究性学习实践15周18周15周16周16周17周9周8周考试考查公共必修课程210GB00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630162注1210GB01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620162210GB0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4630162210GB01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92603222210GB014形势与政策180210GB015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38210GB017安全教育1.524注2220GB0011大学英语(一)4644220GB0012大学英语(二)4644220GB0013大学英语(三)4644220GB0014大学英语(四)4684160GB0011公共体育(一)1322160GB0012公共体育(二)1322160GB0013公共体育(三)1322160GB0014公共体育(四)1342230GB001军事理论2363422150GB0011计算机文化基础(一)49040503+4公共选修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类8120注3自然科学与技术类艺术类体育类教育类实践类课程入学教育1周1周毕业教育1周1周生产劳动48军事训练2周2周健康教育4社会实践、社会调查4周174SJ001见习33周3天4天4天4天174SJ002毕业实习(含国外)99周9周174SJ003毕业论文(设计)77周7周注1:根据每门课程特点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情况开展一种教学形式,或者研究性教学,或者实践性教学,由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形势与政策课程1学分,80学时,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1学分,38学时,开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周二下午。注2:安全教育课程1.5学分,24学时,开课时间安排在1-6学期。每学期授课2次,分别于开学第一周和放寒暑假前一周开设,每次2学时,学期结束需要对学生进行考核和测试,成绩录入学生总成绩。注3:本专业学生应修满8学分,其中要求在自然科学与技术类和艺术或体育类课程中至少分别选修2个学分。(二)专业教育课程设置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分配开课学期建议修读学期考核方式 备注总学时理论研究性学习实践春季秋季考试考查学科基础课程171JB001经济数学C1464641171JB002经济数学C2464642171JB003管理学464641171JB009西方经济学464642171JB006会计学464641171JB007财务管理464642171JB008统计学464643专业必修课程171ZB006经济法348481171ZB010管理运筹学348483171ZB014管理信息系统3484085174ZB001市场营销学464642174ZB002消费者行为学348484174ZB004市场调查与预测46448163174ZB005广告学348486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限选课系列171ZX027公共关系学232325174ZX001商品学232324174ZX035市场营销策划232325174ZB036企业危机管理232326174ZX004客户关系管理232325174ZX006国际贸易实务232324174ZX007品牌营销232326175ZX008管理心理学232325174ZX009商务礼仪232322电子商务系列174ZX010电子商务232323174ZX011网络营销学232326174ZX037ERP管理与应用232325174ZX013计算机网页设计232326企业管理系列171ZX015企业管理概论348484174ZX014人力资源管理概论232324171ZX017企业文化232327174ZX038企业伦理学232326171ZX029管理文秘232325171ZX020企业战略管理232327174ZX016技术经济学232327171ZX018生产作业管理232324174ZX039营销博弈232326物流列管理系171ZX023物流管理232325174ZX020供应链管理232325174ZX023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232326174ZX024国际物流学232327174ZX025采购供应管理232326176ZX028证券投资学232327综合系列174ZX027国际市场营销348484174ZX028零售学232325174ZX029服务营销232326174ZX030推销与谈判232327174ZX031管理经济学232327174ZX032劳动经济学232327174ZX033现代商场策划与投资232326171ZX030管理咨询232327174ZX034商务英语232326171ZX0321越语(一)348485任选一门东南亚语171ZX0322越语(二)348486171ZX0331泰语(一)348485171ZX0332泰语(二)348486171ZX037经济思想史348484171ZX038学术论文写作116166注:代表主要课程,代表实践应用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东南亚贸易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在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掌握两门东南亚语言,具有一定的信息产业方面知识,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国际贸易的实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东南亚贸易)在人才培养上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以唯物辩证法为主要方法,以国外理论经济学的成果和先进方法为借鉴。通过专业学习使学生成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经济学方法,通晓中外经济理论,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