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山东省青岛二中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九 戊戌变法专题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全国通用)山东省青岛二中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九 戊戌变法专题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全国通用)山东省青岛二中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九 戊戌变法专题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全国通用)山东省青岛二中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九 戊戌变法专题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国通用)山东省青岛二中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九 戊戌变法专题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选修一)二轮专题卷(含解析):专题九戊戌变法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戊戌变法运动的背景是 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a b c d2(2012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三次模拟42题) 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 a.昊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3(2011年12月晋中四校联考18题)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同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c.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4(2011年东北尔雅高考信息卷31题)有人说,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这里的“要义”是指( )a全面学习西方,全盘西化b政府的重视和参与 c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 d封建统治腐朽5(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19题)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a强学会的成立 b中外纪闻创办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成立6戊戌变法的首要目标是 a革新政治 b救亡图存 c夺取政权 d学习西方7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其代表人物不包括 a林则徐 b王韬 c冯桂芬 d郑观应8早期维新派认为“习兵战不如习商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这实际上是主张a实行君主立宪制 b独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c仿效西方,实行变法 d与西方国家进行战争9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a君主专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10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 a.昊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11下列哪一项内容符合维新派的主张,却不在戊戌变法的政令之内 a实行君主立宪制 b改革政府机构 c改革科举制度 d发展民族工商业12公车上书是维新派的一次重要活动,关于公车上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起因于马关条约的签订b是康有为联合各省应试举人发动的c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和变法等主张d光绪帝看后非常感动,接受了其主张13(2011年4月北京石景山一模14题)戊戍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 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14(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45题)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5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 a.昊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二、非选择题16(2011年3月宝鸡市二模41题)请在以下a、b二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a(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的文件一学制。学制序文中说:“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止,必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而修身、开智、增长才艺又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同时指出改革教育的目标是“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890年10月,日本明治天皇签署颁布了教育敕语。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材料二 朝廷在全国推行由小学、中学至大学的,与国际接轨的近代三级体制。到1909年,新式学堂已达59117所。外人办的字林西报,说从此之后,读报开始成为中国人的“习惯”天演论、力学课编、地质学原理、国富论、法意(论法的精神)等“西艺”和“西政”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华文明史第四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的特点。(9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6分)17 选修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又一次的幻灭昙花一现的“现代化”(图一)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图二)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身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而非紫禁城内正式议政的勤政殿)与一位“秀才”共谋国事。(图三)但是,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图一 图二 图三请在上述图文启发下联系历史,回答问题:(1)具体解释“已成定局的悲剧”和图片一暗喻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2)为什么说上述历史事件是一场“现代化”运动?(3)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4)图三释文没有用“画上了句号”,而是酌字“画上了休止符”,这里的深层次含义何在? 专题九戊戌变法专题训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戊戌变法兴起于19世纪末,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与此同时,中国的资本主义在甲午战争后获得初步发展,中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正确。2d解析:a项是指清军入关;b项是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禁烟;c项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族地主势力提升;d项中指的是戊戌政变被镇压时在菜市口慷慨就义的“戊戌六君子”。选d项。3b4c解析:日本倒幕派推翻了旧的幕府统治后,建立新的天皇政权,新政权进行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改革。但中国维新派实力较小,顽固派实力强大,无法进行有效的改革。故c符合题意。a不正确,日本明治政府并未全盘西化;b属于现象,d与日本明治政府无关。5c解析:根据所学,1895年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此后随着国内学会、学堂、报馆等的大量出现,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6b解析:兴起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之机,无论是公车上书还是康有为说服光绪帝,其旗号都是“救亡图存”。7a解析:林则徐属于地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与早期维新派无关。8b解析:“商战”是强调发展资本主义,即与西方国家进行商业竞争,并未涉及政治体制,acd排除。9d解析:联系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及日本政体特点,不难回答。10d解析:a项是指清军入关;b项是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禁烟;c项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族地主势力提升;d项中指的是戊戌政变被镇压时在菜市口慷慨就义的“戊戌六君子”。选d项。11a解析:维新派主张变革政治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但百日维新中并未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12d解析:a是促使公车上书发生的直接原因,b是其过程,c是上书的具体建议,均正确。d不准确,上书并未送到光绪手中,光绪接受变法主张是以后的事情。13a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失败的因素。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戊戌变法前后历时仅103天,从材料中“诏令184条”可知政令颁发之多,改革者改革之心切。赫德的“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进一步佐证改革进度超出了正常幅度,急于求成,故选a;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故排除c;b和d与题干意思不符。14c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联系“成功之处”的说法,本题应选c项。其他各项不符合史实。15d解析:a项是指清军入关;b项是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禁烟;c项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族地主势力提升;d项中指的是戊戌政变被镇压时在菜市口慷慨就义的“戊戌六君子”。选d项。二、非选择题16(1)重视基础教育(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推行全民教育(女子与男子同样享受教育的权利);注重专业技术教育;由政府主导进行有计划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