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大厦基坑降水支护设计.doc_第1页
罗曼大厦基坑降水支护设计.doc_第2页
罗曼大厦基坑降水支护设计.doc_第3页
罗曼大厦基坑降水支护设计.doc_第4页
罗曼大厦基坑降水支护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曼大厦基坑降水及支护设计方案1工程概述 南充东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在南充市嘉陵区长城路与乐鹏路交汇处北侧兴建罗曼大厦项目。该工程包括1幢25F/-1F建筑和局部纯地下室(车库),框剪结构,设一层地下室,埋深约4.5m,由重庆轻工设计院设计。受业主委托,中机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了该工程的基坑降水和支护设计工作。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工程地质条件根据我院完成的罗曼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场地地层分布如下表所示。 指 标土 名层 厚(m)重 度(kN/ m3)内聚力C (kPa)内摩擦角()承 载 力特 征 值fak(kPa)素填土10.6-3.318.01010粘土0.6-1.619.23515160可塑粉质粘土11.1-4.019.62910.6150软塑粉质粘土20.5-2.219.417.55.5120淤泥质粘土2.2-2.418.5155100粉土0.6-2.219.01217.5110粉砂6.0-8.419.0518110稍密卵石10.5-3.521.5030300中密卵石20.5-3.622.0035480密实卵石30.2-0.923.0040800泥岩强风化层10.8-2.622.56025220泥岩中等风化20.1-6.725.212035500 场地地层分布及工程地质条件 表12.2水文地质条件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存在的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孔隙潜水。上层滞水埋藏较浅,主要赋存于素填土2中,受大气降水、地表水下渗补给,水位埋深差异较大,分布不连续,无统一的自由水面;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粉土、粉砂和卵石中,受大气降水及上游地下水补给,水量较丰富,水位变化主要受季节性控制。勘察时实际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一般在天然地面以下1.42.2m,相应水位高程为271.79272.47m。根据南充地区区域水文地质资料,预计丰枯水期地下水位升降幅度约为1.50m,预计场地自然最高水位约为272.70m。场地内主要含水层为和卵石,该层具较强的渗透性与含水性能,根据该区已有的抽水试验资料及降水工程施工经验,结合本场地水文地质特点,场地内含水层的综合渗透系数(K)可按20m/d采用。降水深度根据基坑开挖深度控制在12.0m左右。3本方案编制基本依据(1)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土钉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4)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5)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6)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111-98);(7)基坑工程手册;(8)工程地质手册;(9)本工程场地总平面布置图、基坑周边环境资料及业主要求。4降水设计及施工组织方案4.1降水技术要求根据基坑开挖最大深度确定设计降深:基坑内地下水位降至自然地面以下8.0m左右,最大降深为6.0m。4.2降水设计基本参数 (1)渗透系数:取k20m/d,地下水位埋深按最高水位2.0m计算。(2)基坑等效半径()计算: 式中:A基坑面积。(3)基坑涌水量计算: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用承压水完整井计算方法:式中:Q基坑涌水量(m3/d);k 渗透系数(m/d);h 设计水位降深距离含水层底板距离(m);R 降水影响半径(m),;r0 基坑等效半径(m);(4)管井的单井出水量(q)计算:q 式中:rs过滤器半径(m),取0.15m;l 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取3.0m;k 含水层渗透系数(m/d);(5)井点数目计算: n=1.1Q/q(6)降水井深度计算:HsHwHo 式中:Hs降水井深度(m);Hw从地面到自然水位的深度(m);Ho含水层揭露厚度(m);4.3降水设计结论概述将以上有关数据运用理正降水设计软件分析计算,并结合场地实际,对场地降水方案布置如下:(1)降水井数量:根据计算需要降水井11口,沿基坑周边布置。(2)降水井深度:h=17.5m,井深进入卵石层不小于3m。(3)井孔直径600mm,井管内径300mm,管井沿拟建主楼外围轮廓线布置,管井位置距离拟建主楼轮廓线边缘不小于1m。(4)降水井排水采用管道内排水系统,并在现场设沉砂池。井内排水由泵管就近接入沉砂池,最终排入市政雨水管道。4.4施工组织方案(1)施工工艺流程采用CZ-22型冲击钻机成井,泥浆护壁工艺成孔,其工艺流程如下:测放井位钻机就位埋护壁管冲击成孔捞渣换浆下井管填砾洗井(活塞与空压机联合洗井)交验放置水泵所有降水井施工完毕后降水。(2)施工过程控制措施1)成孔直径控制:检查成孔直径是否达到600mm,确保下井管无阻碍。2)成孔深度控制:成孔后施工人员应现场测量成孔深度,成孔深度达到设计深度后,宜多钻进0.3-0.5m,用大泵量冲洗泥浆,减少沉淀,并应立即下管,严禁井管强行插入坍塌孔底,滤料填至含水层顶板以上3米左右,改用粘土回填封孔不少于2m。3)井管质量控制:检查每孔是否用设计数量的光壁管和缠丝管焊接成井。缠丝管在下,光壁管在上,管与管之间应焊接牢固,保证垂直度。4)井管结构及填砾: 12.5m以上为光壁管,12.5m 17.5m为滤水管,井管均为36030mm水泥管,每根长2.5m)。滤料均采用豆石,分段填充密实,顶部2.0m填塞粘土。5)洗井:用活塞结合空压机洗井,洗至井管通畅、水清,含砂量小于1/20000,以保证降水质量。6)降水过程控制:由于本场地粉砂层较厚,直接抽降地下水砂层可能大量涌入井中,为减少管井内粉砂涌入量,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本工程对于滤管埋设位置为粉砂层的地段,在滤管外包裹滤网或滤布,控制出砂量,以保证降水不改变基础的持力层原状土结构。确保基础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7)严格以上各个环节的过程控制,以满足施工用的降水深度,确保建筑物基础和地下室的顺利施工。(3)安全保证措施1)现场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场地安全。2)严格按照安全规范用水、用电、机械操作。3)操作工、电焊工、电工等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操作。4)所有施工人员及操作人员进场后,均必须进行安全及技术交底。(4)预防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的措施1)管井在含水层内采用缠丝滤水管,有效阻隔砂层进入管井,如果在滤水管区域遇有粉细砂,在滤水管外用滤网或滤布包裹不少于3层,保证滤水管进水孔隙尽量控制在能阻碍砂层涌出的程度。2)管井井点间距采用小间距(20m左右)布井,降水采用20T40T/小时的水泵,严格控制单井出水量。3)开始降水时,视具体地层情况采用缓慢抽降法,以后再逐渐加大单井出水量至设计出水量,可使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平缓进行,避免出现过大变形。4)整个降水过程须由业主委托第三方专业单位进行基坑及周边各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工作,一旦出现不利于建筑物稳定的变形,及时采取措施(如回灌等方案)进行补救,以免造成不良后果。(5)施工机具、材料及人员安排1)施工机具本工程拟采用主要施工机具如下表2所示 主要施工机具一览表 表2序号机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CZ-22型冲击钻机台1226立方空压机台123电焊机台24活塞个22)施工人员组成本工程主要施工人员见下表3所示。施工人员一览表 表3 工 种人数(个)工 种人数(个)工 种人数(个)项目副经理1技术负责1质检员1技术员1施工工长1操作工2施工员1安全员1电焊工2电工1普工4(6)降水控制1)由于场地内无法设置绕基坑四周的地表排水系统,因此,降水井排水管采用管道内排水系统,排水最终进入现场业主修建的沉砂池。2)沉砂池宜采用C20砼底板(板厚150200mm,配筋8200200),M57.5水泥砂浆砖砌池壁,池壁内外两层用防水砂浆抹灰一遍,水池内侧采用防水处理。3)抽水采用每井每泵排管(可采用3寸钢管)降水,地面排管集中到沉砂池,抽出的水经过沉砂池沉淀过滤后,再集中排入市政管道中,沉砂池制作位置靠近城市管网接入口的下水道(具体位置现场确定)且不应不少于2个。4)为保证基坑的安全,沉砂池及排水管道应严格防渗防漏。(7)施工进度计划我单位将精心策划,认真组织,计划总工期20天(日历天数),如遇人力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则工期顺延。5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组织方案5.1护壁方案比选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并结合现有技术看,基坑支护措施很多,主要包括如下形式,具体参见下表。 支护结构选型表 表4结构型式适用条件排桩或地下连续墙适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一、二、三级悬臂式结构在软土场地中不宜大于5m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宜采用降水排桩加截水帷幕或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水泥土桩施工范围内地基土承载力不宜大于150kPa基坑深度不宜大于6m土钉墙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的非软土场地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逆作拱墙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淤泥和淤泥质土场地不宜采用拱墙轴线的矢跨比不宜小于1/8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放坡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三级施工场地应满足放坡条件可独立或与上述其他结构结合使用当地下水位高于坡脚时,应采取降水措施根据施工经验和四川地区常用基坑支护措施的调查、研究、分析、对比,结合本工程场地实际情况,并参考本场地勘察报告中的建议,我们认为,采用土钉墙支护措施具有不占用基坑周边空地、支护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可与基坑土方开挖同时进行、节省工期、质量可靠等优点。但是因为场地东北角因设置地下车库进出车道,轴线距离建筑红线过近,而西南侧因作为施工材料进场主要道路,加之轴线距离已有建筑较近,两处地段均不允许放坡开挖,为确保已有建筑物,该地段拟采用护壁桩支护方案。综上所述,本方案设计的基坑支护措施拟采用土钉墙支护和局部护壁桩相结合的方案。5.2坑支护设计(1)护壁技术要求1)基坑开挖深度:根据业主提供,平均约为7.0m。2)基坑顶部水平位移小于80mm。(2)基坑支护设计参数1)岩土参数根据业主提供的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快报并结合邻近场地资料,本设计采用地基计算参数如下表:地基计算参数表 表5岩 土 名 称天然重度(kN/m3)钉土摩阻力(kPa)内 聚 力c(kPa)内 摩 擦 角()素填土118.0161010粘土19.2553515可塑粉质粘土119.6532910.6软塑粉质粘土219.43017.55.5粉土19.0221217.5粉砂19.0205182)支挡高度设计值:7.0m;3)基坑边坡除采用护壁桩部分外按照1:0.3放坡。4)基坑顶面水平位移警示值:25mm。5)基坑安全等级为2级,基坑支护有效期为6个月。(3)土钉墙支护设计计算书 设计简图 - 设计条件 - 基本参数 所依据的规程或方法: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基坑深度: 7.000(m)基坑内地下水深度: 8.000(m)基坑外地下水深度: 8.000(m)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 1.000土钉荷载分项系数: 1.250土钉抗拉抗力分项系数: 1.300整体滑动分项系数: 1.300 坡线参数 坡线段数 1序号 水平投影(m) 竖向投影(m) 倾角() 1 2.100 7.000 73.3 土层参数 土层层数 5序号 土类型 土层厚 容重 饱和容重 粘聚力 内摩擦角 钉土摩阻力 锚杆土摩阻力 水土 泊松比 变形模量 (m) (kN/m3) (kN/m3) (kPa) (度) (kPa) (kPa) 1 素填土 3.000 18.0 18.0 10.0 10.0 20.0 16.0 合算 0.250 7.000 2 粘性土 2.100 19.6 21.0 29.0 10.6 55.0 55.0 合算 0.250 7.000 3 粘性土 1.200 19.4 21.0 17.5 5.5 50.0 50.0 合算 0.250 7.000 4 粉土 0.700 19.0 20.5 12.0 17.5 30.0 120.0 合算 0.250 7.000 5 粉砂 6.000 19.0 20.5 5.0 18.0 30.0 120.0 分算 0.250 7.000 超载参数 超载数 1序号 超载类型 超载值(kN/m) 作用深度(m) 作用宽度(m) 距坑边线距离(m) 形式 长度(m) 1 局部均布 50.000 0.000 3.000 1.500 条形 土钉参数 土钉道数 4序号 水平间距(m) 垂直间距(m) 入射角度(度) 钻孔直径(mm) 1 1.500 1.500 15.0 60 2 1.500 1.500 15.0 60 3 1.500 1.500 15.0 60 4 1.500 1.500 15.0 60 坑内土不加固 施工过程中局部抗拉满足系数: 1.000施工过程中内部稳定满足系数: 1.000 内部稳定设计条件 考虑地下水作用的计算方法:总应力法土钉拉力在滑面上产生的阻力的折减系数: 0.500圆弧滑动坡底截止深度(m): 0.000(m)圆弧滑动坡底滑面步长(m): 1.000(m)- 设计结果 - 内部稳定设计结果 工况号 安全系数 圆心坐标x(m) 圆心坐标y(m) 半径(m) 土钉号 土钉长度 1 0.841 1.169 8.746 3.760 2 0.959 -0.208 10.044 6.206 1 7.916 3 1.428 -0.220 10.060 6.224 1 7.916 2 5.825 4 0.854 -5.291 10.607 11.853 1 8.916 2 5.825 3 3.790 5 1.127 -5.291 10.607 11.853 1 8.916 2 5.825 3 3.790 4 1.765 喷射混凝土面层计算 计算参数 厚度: 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配筋计算as: 15(mm)水平配筋: d6200竖向配筋: d6200配筋计算as: 15荷载分项系数: 1.200 计算结果 编号 深度范围 荷载值(kPa) 轴向 M(kN.m) As(mm2) 1 0.00 1.50 0.2 x 0.013 141.4 y 0.013 141.4 2 1.50 3.00 23.7 x 1.964 141.4 y 1.964 141.4 3 3.00 4.50 14.1 x 1.167 141.4 y 1.167 141.4 4 4.50 6.00 60.4 x 5.001 141.4 y 5.001 141.4 5 6.00 7.00 76.0 x 2.137 141.4 y 5.527 141.4 外部稳定计算参数 所依据的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土钉墙计算宽度: 10.000(m)墙后地面的倾角: 0.0(度)墙背倾角: 90.0(度)土与墙背的摩擦角: 10.0(度)土与墙底的摩擦系数: 0.300墙趾距坡脚的距离: 0.000(m)墙底地基承载力: 200.0(kPa)抗水平滑动安全系数: 1.300抗倾覆安全系数: 1.600 外部稳定计算结果 重力: 1181.4(kN)重心坐标: ( 5.496, 3.306)超载: 150.0(kN)超载作用点x坐标: 5.100(m)土压力: 107.9(kPa)土压力作用点y坐标: 2.380(m)基底平均压力设计值 135.0(kPa) 200.0基底边缘最大压力设计值 161.5(kPa) 1.300抗倾覆安全系数: 1.695 1.600(4)土钉墙设计结论概述1)土钉间距:Sx = Sy =1.5m土钉排数:N =4排,自上而下各排土钉长度为:L1=6.0m,L2=6.0m,L3=4.0m,L4=2.0m。2)土钉钢材:48、2.8钢管3)土钉孔径:D = 60mm4)土钉倒刺:角钢20203护焊于泄浆孔处(也可用12短钢筋代替角钢),泄浆孔(6)间距500mm左右,在土钉入土端头1.52m处设置。5)土钉入射角:=15。6)钢筋网布置:6.5200。7)加强筋:1420002000 。8)土钉与喷射砼面板连接处用14螺纹钢焊接加强,喷射砼强度等级为C20,厚度80mm,配合比:32.5水泥:砾石(5-10):细砂=1:1.44:3.36。9)外加剂:用速凝剂,按水泥用量的35%掺合。10)砂子的含水率4-6%。(5)护壁桩方案设计概述(详见附图,计算书如下)原始条件: 墙身尺寸: 桩总长: 12.000(m) 嵌入深度: 5.000(m) 截面形状: 圆桩 桩径: 0.500(m) 桩间距: 1.000(m) 挡土板的类型数: 1 板类型号 板厚(m) 板宽(m) 板块数 1 0.150 0.600 0 嵌入段土层数: 2 柱底支承条件: 自由 计算方法: M法 土层序号 土层厚(m) 重度(kN/m3) M(MN/m4) 1 6.000 19.000 3.000 2 3.000 21.500 12.000 初始弹性系数A: 0.000(MN/m3) 初始弹性系数A1: 0.000(MN/m3) 物理参数: 桩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桩纵筋合力点到外皮距离: 35(mm) 桩纵筋级别: HRB335 桩箍筋级别: HPB235 桩箍筋间距: 150(mm) 桩配筋形式: 纵筋均匀配筋 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板纵筋合力点到外皮距离: 35(mm) 板纵筋级别: HRB335 挡土墙类型: 一般挡土墙 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15.000(度) 墙后填土粘聚力: 30.000(kPa) 墙后填土容重: 19.500(kN/m3)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0.000(度) 土压力计算方法: 库仑 坡线土柱: 坡面线段数: 1 折线序号 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 换算土柱数 1 20.000 0.000 1 第1个: 距离1.500(m),宽度10.000(m),高度2.000(m) 地面横坡角度: 0.000(度) 墙顶标高: 0.000(m)钢筋混凝土配筋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注意:内力计算时,库仑土压力分项(安全)系数 = 1.200=第 1 种情况: 一般情况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7.000(m)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 第1破裂角: 42.980(度) Ea=72.007 Ex=70.913 Ey=12.504(kN) 作用点高度 Zy=0.880(m)(一) 桩身内力计算 计算方法: m 法背侧为挡土侧;面侧为非挡土侧。 背侧最大弯矩 = 165.020(kN-m) 距离桩顶 8.750(m) 面侧最大弯矩 = 0.000(kN-m) 距离桩顶 3.862(m) 最 大 剪 力 = 83.935(kN) 距离桩顶 7.000(m) 桩 顶 位 移 = 111(mm) 点号 距顶距离 弯矩 剪力 位移 土反力 (m) (kN-m) (kN) (mm) (kPa) 1 0.000 0.000 -0.000 -111 0.000 2 0.241 -0.000 -0.000 -108 0.000 3 0.483 0.000 0.000 -105 0.000 4 0.724 -0.000 0.000 -102 0.000 5 0.966 0.000 0.000 -100 0.000 6 1.207 -0.000 0.000 -97 0.000 7 1.448 0.000 0.000 -94 0.000 8 1.690 -0.000 0.000 -91 0.000 9 1.931 -0.000 0.000 -88 0.000 10 2.172 -0.000 0.000 -86 0.000 11 2.414 -0.000 0.000 -83 0.000 12 2.655 -0.000 0.000 -80 0.000 13 2.897 -0.000 0.000 -77 0.000 14 3.138 -0.000 0.000 -74 0.000 15 3.379 -0.000 0.000 -72 0.000 16 3.621 -0.000 0.000 -69 0.000 17 3.862 -0.000 0.000 -66 0.000 18 4.103 0.011 -0.133 -63 0.000 19 4.345 0.102 -0.741 -61 0.000 20 4.586 0.424 -2.035 -58 0.000 21 4.828 1.140 -4.015 -55 0.000 22 5.069 2.417 -6.681 -52 0.000 23 5.310 4.421 -10.032 -49 0.000 24 5.552 7.315 -14.069 -47 0.000 25 5.793 11.496 -21.632 -44 0.000 26 6.034 18.042 -32.721 -41 0.000 27 6.276 27.347 -44.496 -38 0.000 28 6.517 39.578 -56.956 -36 0.000 29 6.759 54.899 -70.103 -33 0.000 30 7.000 73.476 -83.935 -30 0.000 31 7.250 94.459 -81.358 -27 -20.611 32 7.500 114.155 -74.128 -25 -37.230 33 7.750 131.523 -63.220 -22 -50.032 34 8.000 145.765 -49.563 -20 -59.225 35 8.250 156.305 -34.030 -17 -65.045 36 8.500 162.780 -17.431 -15 -67.746 37 8.750 165.020 -0.514 -13 -67.590 38 9.000 163.037 16.039 -11 -64.832 39 9.250 157.001 31.608 -9 -59.715 40 9.500 147.233 45.629 -7 -52.457 41 9.750 134.186 57.592 -5 -43.242 42 10.000 118.437 67.024 -4 -32.214 43 10.250 100.674 73.485 -2 -19.476 44 10.500 81.695 76.554 -0 -5.081 45 10.750 62.397 75.820 1 10.960 46 11.000 43.785 70.865 2 28.680 47 11.250 26.965 61.262 4 48.141 48 11.500 13.154 46.566 5 69.429 49 11.750 3.682 26.308 7 92.634 50 12.000 -0.000 7.364 8 117.828(二) 桩身配筋计算 点号 距顶距离全部纵筋 箍筋 (m) (mm2) (mm2) 1 0.000 1178 108 2 0.241 1178 108 3 0.483 1178 108 4 0.724 1178 108 5 0.966 1178 108 6 1.207 1178 108 7 1.448 1178 108 8 1.690 1178 108 9 1.931 1178 108 10 2.172 1178 108 11 2.414 1178 108 12 2.655 1178 108 13 2.897 1178 108 14 3.138 1178 108 15 3.379 1178 108 16 3.621 1178 108 17 3.862 1178 108 18 4.103 1178 108 19 4.345 1178 108 20 4.586 1178 108 21 4.828 1178 108 22 5.069 1178 108 23 5.310 1178 108 24 5.552 1178 108 25 5.793 1178 108 26 6.034 1178 108 27 6.276 1178 108 28 6.517 1178 108 29 6.759 1178 108 30 7.000 1226 108 31 7.250 1620 108 32 7.500 1996 108 33 7.750 2341 108 34 8.000 2638 108 35 8.250 2856 108 36 8.500 3002 108 37 8.750 3032 108 38 9.000 3002 108 39 9.250 2885 108 40 9.500 2664 108 41 9.750 2412 108 42 10.000 2077 108 43 10.250 1737 108 44 10.500 1381 108 45 10.750 1178 108 46 11.000 1178 108 47 11.250 1178 108 48 11.500 1178 108 49 11.750 1178 108 50 12.000 1178 108 (6)护壁桩设计结论概述1)设计桩长12.0m,桩径0. 5m,桩距1.0m,沿基坑呈直线布置。2)桩顶设冠梁一道,桩顶深入冠梁内长度不宜小于35d。桩身及冠梁配筋见设计图。3)为避免桩间土体溜出,保证安全,桩间坡面采用土钉墙进行支护,坡面采用网喷封闭。5.3基坑支护施工组织方案(1)土钉墙施工方案概述1)土钉采用48钢管,钢管留有注浆孔(6),便于灌浆。施工顺序如下:人工修整壁面:按1:0.3放坡系数修整平直。土钉施工:用专用土钉机将土钉顶入地层中。挂网:在每一段土钉施工完成后,将编制好的钢筋网片挂在已修整好的壁面上。焊接主筋:在钢筋网片的外面铺设主筋,并与土钉焊接起来。喷射混凝土:在上述工作完成后,向壁面喷射细石混凝土,喷射厚度约80mm。灌浆:对土钉进行压力注浆,使土钉周围形成锚固体,增加抗拔力。浆液水灰比0.40.5。注浆压力为0.51.5MPa。2)土钉墙支护施工与土方开挖交叉同步进行土方机械开挖作业面高度2.00m左右。遇土层较差(如砂层、松软填土、软塑粘性土等)时,应调整为1.00m左右,并可按如下工序进行施工:修面挂钢筋网焊接主筋喷射混凝土打土钉补喷混凝土、土钉压力灌浆继续土方开挖。3)考虑城市上、下水道及地表水的渗漏对护壁土体的侵蚀,在基坑四周护壁中设置泄水孔,泄水孔设置位置根据现场基坑土壁渗水情况而定。一般每23m设置1个,发现渗水处应及时增设泄水孔。4)分别在基坑周围设沉降观测点及水平位移观测点,利用反馈信息检查支护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2)排桩施工方案概述施工顺序如下:桩机就位取土成孔至设计深度安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成桩完毕达到强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