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试卷 2007年12月A1.doc_第1页
马原试卷 2007年12月A1.doc_第2页
马原试卷 2007年12月A1.doc_第3页
马原试卷 2007年12月A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 原 试 题_2007 _年 _ 2008 _年第 1 学期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专业年级: 考生学号: 考生姓名: 试卷类型: A1卷 B卷 考试方式: 开卷 闭卷 (注:1、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册上,答在其他地方不记分;2、本考试为开卷考试,考生可携带教材、课堂笔记、参考书,但打印、复印资料不得带入考场)一、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合适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D、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是: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辩证唯物论和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3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B、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4对“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理解正确的有:A、失败之后一定会成功 B、成功之前必然会经历失败C、要从失败走向成功需要一定的条件 D、失败与成功是一致的5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是否有内在根据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D、事物是否发生了属性的变化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7生产力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是:A、劳动者 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 D、科学技术8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 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 D、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9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形式是:A、生产实践 B、科学实验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D、艺术创作活动10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A、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进程 B、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C、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 D、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11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 D、先进社会意识12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血缘关系 B、生产关系C、政治关系 D、伦理关系13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A、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B、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14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A、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有价值 D、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15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 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16私有制商品经济下的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A、消灭私有制 B、进行社会分工C、进行商品生产 D、商品交换成功17资本积累是指:A、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B、物质财富的积累C、资本的原始积累 D、生产资料的积累18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A、客观标准 B、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C、现实状况 D、起点19商品的市场价格采取垄断价格的形式:A、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B、是价值规律在垄断阶段的表现形式C、表明商品价格已不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D、表明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可以任意规定商品的价格20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A、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二、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的或合适的答案,多选、错选,少选无分。每小题2分,共14分)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指: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C、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D、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2下列事物或现象中属于意识形态的有: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B、费尔巴哈的哲学著作基督教的本质C、邓小平法律思想 D、达芬奇艺术思想3下列观点中,哪些是唯物主义都具有的观点:A、物质决定意识 B、人民群众创造历史C、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D、世界是可知的4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在于:A、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B、任何个人的意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都等于零C、社会发展规律存在于人们的自觉活动之外D、个人的意志只能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5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A、唯物史观 B、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C、剩余价值学说 D、无产阶级专政学说6垄断本身产生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的特点是:A、竞争的程度更加激烈 B、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化C、竞争的目的是超额利润 D、竞争的范围扩大到国外市场7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 B、国家自行消亡C、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三、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0分)1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具有不确定性。2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3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进行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4虽然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但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同样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四、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3小题为10分,第4小题为16分,共46分)1、资本主义是在欧洲而并非在封建制度高度发展完善的中国等东方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社会主义首先是在俄国、中国等而并非在欧美等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640年,但在战胜封建制度后的1660年却出现了旧王朝复辟。试根据以上材料阐明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及其根源。2、科学技术特别是科技革命是“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近代分工、蒸汽机和机器的应用,是“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但是,科学技术的滥用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试根据以上材料说明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社会作用的两重性。3、材料一:马克思认为,股份资本是“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93页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各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主义公司和企业,大量发行小额股票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罗伯克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国有25的雇员分享他们公司的所有权。 摘自W.E.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根据材料分析:(1)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为了缓和劳资关系,资本家及其代理人主要采取了哪些激励制度?(5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于“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认识。(5分)4、材料一: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摘自列宁选集第2卷第777页材料二: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部分根据材料分析:(1)上述两段材料都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这个最基本的原则是什么?(1分)(2)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材料1中说“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运用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