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刈麦优秀教案范文 导语:观刈麦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下面是的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一 一、导入。 自小我们就读到唐代李绅悯农作品之锄禾日当午,大家还记得吗?好,大家一起背下来。很好,你们从这首诗中感受到农间耕作的辛劳吗?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这样一篇描写农夫劳作的诗歌观刈麦。(板书课题)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谁来介绍一下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唐代诗人。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领导人之一。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的口号,主张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强调内容与形式统一,形式为内容服务,建立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与“元稹zhn”齐名,世称“元白”。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方面。感伤诗中的长恨歌琵琶行是两首杰出的长篇叙事诗,代表了白居易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 这是一首讽喻诗,讽喻诗反映了中唐社会广泛的矛盾和突出的弊政,实践了他自己的理论主张。写讽喻诗的目的:呕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大家看题目中“刈”字。左边是“乂”,意为右手;右边是“刂”旁,联合起来表示什么呢?“刈”特指以镰刀收割庄稼。所以刈麦就是什么?观刈麦就是什么? 听读古诗,检测字词。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正音。 2、听课文录音。 分析诗歌 1、这首叙事诗描绘了哪两个场景? (农人挥汗如雨割麦、贫妇抱子挎篮拾麦) 教师:割麦、拾麦分别是哪几句? 教师:因此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的内容。 教师: 先看题目中的“麦”,诗的开头哪些句子写到了麦?麦子什么颜色?什么情态? 明确:“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黄色。覆盖着田垄。 作者为什么要提到南风呢? 明确:刮风会下雨。 3、古有谚语“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割麦时得抢收,抢收不及时麦子遭雨淋之后,不出三天全部发芽,不能食用,之前的一切辛苦将全部白费。农人得接天连夜地干,什么时候干完,什么时候才能松口气,所以诗中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 倍忙。”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交代了时间是五月,地点是田间 教师:在这两句诗中有两个字写出了劳动人民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的是那两个字? (少、倍) 再看题目中的“刈”字。刈麦的人是谁呢?在哪里割麦?他们的家人有些谁?在干什么? 明确:丁壮;南冈。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妇姑指谁?“荷”何意?“携”何意? “荷”与“携”的位置能否互换?妇女儿童提上汤水,担上食物全家出动去干什么? 不能,小孩力气小,只能提,大人则能担。给田里劳动的丁壮送饭去。 哪一句运用正面描写生动体现刈麦者忙碌艰辛?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教师:先找找与“蒸”一样底部有四点的形似字吧。找找规律看它们都与什么有关? 明确:煎、熬、熏、热、照等,都与火(气)有关。 教师:四点是热气上升的样子,割麦人受农历五月地面热气熏蒸。 脚下是热气的熏蒸,那背上受什么烘烤? 明确:农历五月炎热的阳光。 9、在“蒸”、“灼”下割麦人真是太热太苦太累了,已经筋疲力尽,但他们却怎样? 明确: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侧面描写) 难道他们真的“不知热”吗?为什么? 明确:人们岂是不知累,岂是不知热,只不过是趁着天长,趁还没有下雨,要多干些活而已,更是为生活所逼,活命。其中一个“惜”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一种反常心里,耐人寻味,令人心酸。 教师: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与“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都违背正常心里,归根到底是生活所逼,突出社会的黑暗。 教师:为了抢收,为了活命,再苦、再热、再累、再痛也得忍着、挺着。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感情读诗中写刈麦人的这句话。 教师:第一部分,写作者旁观农民收割麦子,目睹农民全家出动忙碌艰辛的劳动场面.(揭示了割麦者农民的艰辛的社会现象) 教师:在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这个全景衬托下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贫妇抱子挎篮拾麦” 全班齐读有关句子 这是一幅贫妇拾麦特写画面。从哪个字看出贫妇的穷? 明确:蔽 贫妇人手里拿的是什么? 明确:遗穗 一个贫穷的妇女怀抱幼小的孩子,手里提个破篮子在一旁拣拾收麦时遗落的麦穗。贫妇人真是太可怜了,导致她贫困的原因是什么?从哪里得知? 赋税;“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教师:“税”: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瓦不遮屋的真正原因。 农妇为了交租税把田地卖光了,只能拾麦穗充饥了。 教师:所谓“苛政猛于虎”啊 6、可想而知,贫妇人曾经也有田地,曾也是割麦人,但因为缴税沦落到拾麦的地步。只要繁重的赋税存在,今天的拾麦人曾经是(昨天的割麦人);今天的割麦人也会成为(明天的拾人,恶性循环,这强烈的讽谕尽在其中。想象一下,这样的季节还有麦子可拾,明天、后天、再后天,如果没有了麦子可拾,今日的拾麦人处境又将如何呢? 教师:请男生读刈麦的一段诗,要尽量读出刈麦的紧张忙碌,再苦、再累再热、再痛也忍着;请女生读拾麦的一段诗,要尽量读出悲凉、无奈,但还得活着。 教师:此八句写作者听到了一个抱着孩子在田里拾稻穗的贫困村妇”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悲惨诉说.(揭示了拾麦者赋税的繁重的社会现象) 教师:让我们再回到题目,看题目中的“观”字。作者白居易看到今天的割麦者和曾经的割麦者,有何感想? 明确:“今我何功德尽日不能忘” 全班齐读议论部分 白居易写作这首诗时任什么官? 明确:周至县尉。 教师:县尉就是主管一县治安和催租的小官。所以他深切地了解人民的悲惨生活,写下此诗,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3、为此诗中写到“念此羞自愧”,你们知道作者因何而愧了吗? 明确:官吏不事农桑却过着舒适富裕的生活;农民辛勤劳动却生活贫困。形成鲜明的对比。 教师:作者将农民与自己进行对比,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表达了作者谴责自己;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教师:诗人触景生情,由农民们痛苦的生活联想到自己的舒适与安逸,因此感到无比的愧疚与伤怀。诗歌也从上面的叙事转为抒写内心同情的情绪,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教师: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再读全诗,体会主题思想 诗歌描写了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场景和一位贫妇人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和赋税的繁重,也表现出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结束语:同学们,我们伸张在中国红旗下,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减轻农民的负担,我们这些农家的孩子没有理由不去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 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紧扣关键字词的解释,用散文化的语言复述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2、通过比较了解劳动人民的矛盾心理,并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 3、品悟作者亲农悯农的“诗心”并通过仿写形式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面对五月麦收,我作了一首小诗: 五月的心情 五月的心情是土地开出的花朵, 它笑意盈盈, 那笑是麦子散开的麦芒, 那笑是刈麦人上下俯仰的身浪 你们能从我的诗中看出我的心情吗? 在诗后续一句“然而,五月的心情却全不是这样。” 曾经的五月,麦收的季节,诗人白居易于田埂边看割麦,于是有了我们今天要共赏的观刈麦中不一样的“五月心情”。 (二)新授: 1、诗中人 大声朗读诗歌,找出诗中人,并用诗中原词作答。 (妇姑、童稚、丁壮、贫妇人、“我”) 2、诗中景 农家人很少有空闲的时候,到了五月,夜晚刮起了一场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了诗中的人们面对这样的情景都在干什么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诗中人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肯定不可能把诗中的字词一个不漏地翻译下来,所以教师可以在他们的回答中即兴提问,如:“妇女孩子往哪送饭”、“贫妇左臂悬着怎样的筐子”、“丁壮们在什么天气情况下劳作”等,为的是有效调控学生字词翻译的落实情况。) 3、诗中情 引言:我们通过文字,看到了他们的行为,我们能再通过行为,看到他们的内心吗? A、我们先来关注一下诗中的丁壮和贫妇。请以诗中字词句为依据,揣摩丁壮和贫妇的心理,向站在田埂边观刈麦的诗人说说自己的心理话。 追问:丁壮和贫妇哪个更苦?(落实翻译:家田输税尽) 小结: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今日的拾麦人即昨日的割麦人,今日的割麦人也有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人,悲凉之意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不言自明。 B、古代表现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诗篇不胜枚举,但本文着实高人一筹,那是因为诗人在那个时代就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作此诗时他正任县尉,是主管一县的治安、催租等事物的官员。看到此情此景,他“自愧”,于是他自言自语道: 引言:作者的情通过作品传给了我们,我们是否也该拥有这份“诗心”来悲悯一下农人呢?请依据本诗内容,对老师的自创诗歌五月的心情进行续创作。 五月的心情 五月的心情是土地开出的花朵, 它笑意盈盈, 那笑是麦子散开的麦芒, 那笑是刈麦人上下俯仰的身浪 然而,五月的心情却全不是这样。 五月的农人,(不肯放下手中的镢头) 五月的贫妇,(艰难觅寻散落的麦粒) 五月的诗人,(带着“诗心”悲悯眼中的农人) 引言:此诗中的农民如此,此诗外的农民呢?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其他古诗中的农民众生相,请同学们读读诗句,说说诗中人的命运。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陶土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你能结合观刈麦一诗说说造成以上这些诗中人物悲苦的社会根源吗? 教师小结:古诗中此类农民矛盾心理和矛盾现象众多。一个“税”字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瓦不遮屋的真正原因。强烈的讽刺意味在这些矛盾中不言自明。 (三)诵读: 引言:“一首诗只有读出来,生命才算完成。”以下是一位网友对本诗的阅读建议,请你参考他的建议读一读,并以最后一段为例,从语速、语调、重音等角度谈谈自己的阅读建议。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有一点丰收的欣慰,节奏比较快。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平静的念下来就好,不用特意调节速度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安全证书培训课件
- 企业安全知识培训讲稿课件
- 2025年乡村振兴应知应会考试题及答案
- 出纳安全培训建议课件
- 出租车员安全培训课件
- 教育均衡发展模式-洞察及研究
- 2025贷款协议方案:中国工商银行借款合同
- 2025农产品订购服务合同
- 空间数据与地方认同-洞察及研究
- 2025专业体育教练劳动合同
- 2025年汽车零部件企业公司组织架构图职能部门及工作职责
- 机械加工质量控制计划
- 《水利工程质量》课件
- 《市场营销岗位介绍》课件
- 《电子收费系统E》课件
- 2024年全国《考评员》专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与答案
- 原材料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 40m预制箱梁汽车吊双机台吊专项方案(经典)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表格式教案)
-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知识网络竞赛题及答案
- 医学教材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诊疗进展标准版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