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在借助书中注音和字典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感受西湖美景,陶冶审美情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文章言之有序、合理想象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语句背诵。3. 初步体会比喻这一修辞手法能把事物写得更加生动与形象,并借助情境尝试运用。4.了解西湖美丽的自然景观,体会西湖拥有“人间仙境”“明珠”称谓的独特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教学准备】PPT 课件,学生自主预习卡、学生游览过的景点图片或照片。【教学过程】一、 课堂预热,博闻广记,形成期待1. 组织学生进行对诗游戏,教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选取学生熟悉的描绘自然风光的古诗。)2.接下来这两首诗描绘的都是西湖,请同学们听诗意,诵诗句。(1)师描述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大意,同步出示诗句,学生诵读整首诗。(2)师描述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大意,同步出示诗句,学生诵读整首诗。 3.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湖,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博闻广记”是我们班每节语文课必备的环节,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选取的内容也会有相应变化,有时是古诗,有时是成语,有时是歇后语,等等。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由课外阅读引入课内阅读,帮助学生建立阅读期待,从身心两个方面都做好上课的准备。】二、交流预习,主动识写,正确朗读 1.看课文,听教师范读,留意预习时认为难读的字、词、句是否读正确了。2.组织学生结合自主预习卡交流(预习卡及相关要求如下)。 (1)出示生词(生字加点),组织学生交流容易误读的字音。随机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本课最易误读的“幅”“堤”。 (2)组织学生交流生字中以前认识的熟字,并用一用。 (3)组织学生交流原先不理解,预习后理解其意的词语,教师随机重点指导以下词语: 镶嵌学生汇报后,教师出示几幅图片(宝石戒指、西湖全景、无框画),让学生选择何为“镶嵌”及理由。结合西湖全景图,朗读文中“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并结合图片理解文中第3自然段提及的“镶边”一词。 宛如学生汇报“犹如”“仿佛”“宛如”其中之一,即引导学生说说其近义词(可以是文中的,也可以是文外的)。 (4)组织学生交流生字书写注意点,当堂完成生字描红。 3.组织学生交流“朗读加油站”一栏中所选取的难读长句,随机重点指导以下长句: (1)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重点指导学生注意标点的停顿,并迁移练习,让学生读好文:“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 (2)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重点指导学生注意长句中的适当停顿。) 4.四人小组内练习朗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正确。 【设计意图:预习能力是学生学习力的重要组成,教师布置预习并不代表就能落实预习,唯有课堂上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预习交流,才能实现对预习能力的有效指引,从而促进学生预习能力的发展。】三、感受西湖,品味西湖,会意得言 1.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对“西湖”这一举世闻名的风景点有了哪些了解。(预设以下几种可能性,教师结合学生汇报随机安排教学顺序。) 预设一:学生汇报第1自然段中的内容。 (1)结合学生汇报,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读好这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没有具体介绍西湖如何美丽,像这样总体介绍的文字一般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一起读一读吧。 预设二:学生汇报第2、3自然段中的内容。 (1)结合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补充,随机板书2、3自然段中提到的景物及其方位。 (2)引导学生结合板书,按照一定的顺序连贯起来说一说文中提到的西湖景色。 (3)多媒体出示西湖地图及相关景点的图片,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连起来说说文中提到的西湖景色。 (4)小结:阅读写景的文章,我们一定要读懂“在哪儿?有什么?”(随即板书),同样,如果同学们要向别人介绍一处景色也要说清在哪儿?有什么? 预设三:学生汇报第4自然段中的内容。 (1)结合学生汇报,板书“月光下”。 (2)引导学生发现本文介绍西湖的顺序。 (3)让学生说说除了时间,你还发现什么顺序,随机追问从何处看出。(由远及近、由边缘到中间等。) (4)正因为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西湖,所以即便没有到过西湖,我们也能对西湖的景色有所了解。 【设计意图:“教材内容”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更要引领学生去发现课文是“怎么写的”。学生既“会意”又“得言”,才能提升语文素养。】 2.在学生整体感知西湖景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对西湖的印象,并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出带给自己如此感受的语句,读一读。3.组织学生汇报体现西湖之“美”的语句,顺学而导,随机出示文中四个比喻句(如下),图文对照,指导朗读。 句一: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句二: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句三: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句四: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4.点红四句话中的比喻词,引导学生发现这四个描绘不同景物句子的共同之处。(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像什么?”) 5.正是这些生动的想象,才让作者笔下的西湖如诗如画。其实,大自然中美丽的景色随处可见,我们除了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还要善于给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看看下面的景色,你都产生了怎样的想象,用上课后练习4中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教师依次出示满山遍野梅花盛开的图片、天空中白云朵朵的图片、蝴蝶漫天飞舞的图片、小河清澈见底的图片。) 6.组织学生借助自己游览过的风景点图片或照片,展开想象,说一句话。(可以不使用文中所给的比喻词) 【设计意图:语文,既要学习语言,又要学习言语,前者的习得重感悟和积累,而后者的习得重操练和实践。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初步了解是这篇教材的言语价值所在,要达成文本言语和学生言语之间的转化,就必须创设实践活动。这里的情境说话,看似随意,其实层阶分明。教师出示的图片均含有教材元素,其涉及春到梅花山云房子台湾的蝴蝶谷北大荒的秋天等课文,利于学生借助原有语言储备展开想象,尝试运用。接着学生出示的图片均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学生有感而发,创生言语,不会使课堂陷入“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回家后的实践作业,从“说一句话”变为“写一段话”,指向学生读、说、写的能力提升。】四、总结提升,学以致用,回归生活1. 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随课文走进了西湖,欣赏美景的同时,我们也知道了要写好一处景色,首先要写明“在哪儿”“有什么”,为了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需要边观察边想象。2. 课后实践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深圳市宝安区鹏晖中英文学校急聘生物教师1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河南新乡事业单位招录20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面向普通高校应届师范类毕业生招聘16人(第二批次)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2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小学安全培训收费课件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华亭市山寨回族乡招聘行政村村文书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辽宁沈阳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沈阳城投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湖南郴州资兴市第一人民医院招聘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小学安全双控培训内容课件
- 安全培训教学评价意见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猎头公司市场发展前景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注塑检验员培训
- 消防安全操作员培训合同范本
- 肿瘤登记资料的统计分析-生存分析
- 消防控制室操作规程培训
- 国庆节磨豆腐活动方案
- 运输供应商管理制度
- 七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全册
- 2025年日历( 每2个月一张打印版)
- 国拨资金管理办法
- (高清版)AQ∕T 1047-2007 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