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电气设备的接地.doc_第1页
简述电气设备的接地.doc_第2页
简述电气设备的接地.doc_第3页
简述电气设备的接地.doc_第4页
简述电气设备的接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述电气设备的接地 1.接地类型按功能分: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以及静电接地四种方式。 2.保护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线路的塔杆等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所有部分接地,这一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1)接地保护的形式:一种是将设备外壳通过设各自的接的体与大地紧密相接,称“保护接地”属于IT系统和TT系统。 (2)另一种是将设备外壳通过公共的PE线或PEN线接地,称“保护接零”属于TN系统. 3.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的情况下可靠地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各种工作接地都有其各自的功能。如变压器、发电机的中性点直接接地,能维持三相系统中相线中电压不变等。 4.雷电保护接地:是给防雷保护装置(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向大地泄放雷电流提供通道。5.防静电接地:是为了防止静电对易燃易爆气液体造成火灾爆炸,而对储气液体管道,容器等设置的接地。电气安全法规第六百九十三条固定变电站或移动变电站向移动电气设备供电的输配电线路的电压高于1kV时,应装设短路和过负荷保护装置。交流电压大于50V的线路,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短路和单相接地(漏电)保护应采取二级保护。第六百九十四条定期检查输配电线路的漏电保护装置的完好性,每隔6个月或在设备移动时必须检查1次漏电保护装置和自动开关,每年至少检验、调整1次漏电保护装置。第六百九十五条采场应选用户外型电气设备,必要时应采取防护措施。所有高、低压电气设备裸露导电部分的安全防护,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严酷条件下户外场所电气设施有关直接接触防护的要求。第六百九十六条变电所(站)安装的各种继电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定期试验检查,设人值班的变电所(站),必须检查漏电保护装置的完好性,并做好记录。第六百九十七条高压电动机、电力变压器的高压侧,应有短路、过负荷和欠电压释放保护。低压电气设备过电流继电器的整定和熔断器熔体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第六百九十八条变电所开关跳闸后,应立即报告调度人员,经查询,可试送1次;若仍跳闸,不得强行送电,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送电。第六百九十九条接触网在下列地点必须装设防雷电装置:(一)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与接触网连接处。(二)机车库进口处。(三)平硐口。(四)电机车运输线路上每个独立区段内。(五)雷电活动强烈地区,采场的接触网与分支线的连接处、高压电气设备与架空线连接处。防雷电装置宜采用角型放电间隙,接地线应接在钢轨上。第七百条露天煤矿的变(配)电装置、油库、爆炸材料库、高大或易受雷击的建筑,必须装设防雷电装置,每年雨季前试验检查1次。第七百零一条与接触网直接连接的电动机和整流装置,应有过负荷、过流、过压、短路等保护装置。第七百零二条变电所(站)的输配电线及电气设备上的接地保护装置的设计、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第七百零三条采场的架空线主接地极不得少于2组,排土场可设1组。主接地极应设在运输线路附近或电阻率低的地方,每组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在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mm2/m的地区,不得超过30,移动设备与架空线的接地线之间的电阻值不得大于1。接地线和设备的金属外壳的接触电压不得大于50V。第七百零四条变压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时,高压、低压电气设备必须设接地保护,并应在变压器低压侧装设自动切断电源检漏装置。低压电力系统的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时,必须设接零保护。第七百零五条50V以上的交流电气设备和内绝缘损坏可能带有触电危险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等,必须设保护接地。第七百零六条采场内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高压架空线的接地线应使用截面大于35mm2的钢绞线,并应设在架空线横担下0.5m处。(二)移动变电站和用电设备应采用橡套电缆的专用接地芯线接地或接零,并应配备相应的地线监测系统。第七百零七条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必须用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装置相连接,不得将多台电气设备的接地线串联接地。严禁用金属管道以及电缆铅护套作为接地极。第七百零八条低压接零系统的架空线路的终端和支线的终端应重复接地,交流线路零线的重复接地必须用人工接地体,不得与地下金属管网有联系。所有接地线与电气设备、仪器外壳的连接以及与接地极的连接,应当焊接或用可靠的方式连接。第七百零九条重新安装或移动后的电气设备,运行前必须测量其接地电阻。爆破作业结束后,必须检查爆破区内的接地装置。第七百一十条每月应至少检查1次采场和排土场的接地网,每年至少测量1次接地网的总电阻值。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16992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第1.0.3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第1.0.4条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井应有合格证件。第1.0.5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第1.0.6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第1.0.7条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 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l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与PEN线相接: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手携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下的电力设备。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与PEN线相接: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二、在干燥场所,交流额定电压为127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11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该款系沿用电气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中条文)。三、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等的外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坏时,在支持物上不会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的金属底座等。四、安装在已接地金属构架上的设备,如穿墙套管等。五、额定电压为220V及以下的蓄电化室内的金属支架。六、由发电厂、变电所和工业、企业区域内引出的铁路轨道。七、与已接地的机床、机座之间有可靠电气接触的电动机和电器的外壳。第2.1.3条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能与地构成闭合回路且经常流过电流的接地线应沿绝缘垫板敷设,不得与金属管道、建筑物和设备的构件有金属的连接。二、在土壤中含有在电解时能产生腐蚀性物质的地方,不宜敷设按地装置,必要时可采取外引式接地装置或改良土壤的措施。三、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两线制正极的接地体、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当无绝缘隔离装置时,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四、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第2.l.4条按地线不应作其他用途。第二节接地装置的选择第2.2.1条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可以利用下列自然接地体;一、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但不包括有可燃或有爆炸物质的管道。二、金属井管。三、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四、水工构筑物及其类似的构筑物的金属管、桩。第2.2.2条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可利用行列接地体接地:一、建筑物的金属结构(梁、柱等)及设计规定的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钢筋。二、生产用的起重机的轨道、配电装置的外壳、走廊、平台、电梯竖井、起重机与升降机的构架、运输皮带的钢梁、电除尘器的构架等金属结构。三、配线的钢管。第2.2.3条接地装置宜采用钢材。接地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但不应小于表2.2.3所列规格。大中型发电厂、110kV及以上变电所或腐蚀性较强场所的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或适当加大截面。第2.2.4条低压电气设备地l扯L外露的铜和铝按地线的最小截面应符合表2.2.4的规定。表2.2.4低压电气设备地面上外露的铜和铝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名称铜(mm)铝(mm)明敷的裸导体46绝缘导体1.52.5电缆的接地芯或与相线包在同一保护外壳内的多芯导线的接地芯11.5第2.2.5条在地下不得采用裸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第2.2.6条利用化学方法降低土壤电阻率时,采用的降阻剂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材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件。 三、严格按照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操作工艺施工。第2.2.7条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以及电缆金属护层作接地线。第三节接地装置的敷设第2.3.l条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规定时。不宜小于0.6m。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第2.3.2条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的问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第2.3.3条接地线应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在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处遭受损伤处,均应用管子或角钢等加以保护。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第2.3.4条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相连。自然接地体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干线或接地网相连接。第2.3.5条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第2.3.6条接地体敷设完后的土沟其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第2.3.7条明敷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便于检查。二、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三、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宜为0.51.5m;垂直部分宜为1.53m;转弯部分宜为0.30.5m。 四、接地线应按水平或垂直敷设,亦可与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敷设;在直线段上,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曲等情况。五、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距离宜为250300mm;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宜为1015mm。六、在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时,应设置补偿器。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第2.3.8条明敷接地线的表面应涂以用15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在每个导体的全部长度上或只在每个区间或每个可接触到的部位上宜作出标志。当使用胶带时,应使用双色胶带。中性线宜涂淡蓝色标志。第2.3.9条在接地线引向建筑物的入口处和在检修用临时接地点处,均应刷白色底漆并标以黑色记号,其代号为“”(接地)。第2.3.10条进行检修时,在断路器室、配电间、母线分段处、发电机引出线等需临时接地的地方,应引入接地干线,并应设有专供连接临时接地线使用的接线板和螺栓。第2.3.11条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由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第2.3.12条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变压器、旋转电机的中性点与接地体或接地干线的连接,应采用单独的接地线。第2.3.13条变电所、配电所的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主接地网连接。第2.3.14条全封闭组合电器的外壳应按制造厂规定按地;法兰片问应采用跨接线连接,并应保证良好的电气通路。第2.3.15条高压配电间隔和静止补偿装置的栅栏门铰链处应用软铜线连接,以保持良好接地。第2.3.16条高频感应电热装置的屏蔽网、滤波器、电源装置的金属屏蔽外壳,高频回路中外露导体和电气设备的所有屏蔽部分和与其连接的金属管道均应接地,并宜与接地干线连接。第2.3.17条接地装置由多个分接地装置部分组成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便于分开的断接卡。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连接处应有便于分断的断接卡。断接卡应有保护措施。第四节接地体(线)的连接第2.4.l条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可用螺栓连接。螺栓连接处的接触面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处理。第2.4.2条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一、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二、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三、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四、扁纳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钢带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第2.4.3条利用本规范第2.2.2条所述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管道等作为接地线时,应保证其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路。利用串联的金属构件、金属管道作接地线时,应在其串接部位焊接金属跨接线。第五节避雷针(线、带、网)的接地第2.5.l条避雷针(线、带、网)的接地除应符合本章上述有关规定外,尚应遵守下列规定:一、避雷针(带)与引下线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二、避雷针(带)的引下线及接地装置使用的紧固件均应使用镀锌制品。当采用没有镀锌的地脚螺栓时,应采取防腐措施。三、建筑物L的防雷设施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的1.51.8m处设置断接卡,断接卡应加保护措施。 四、装有避雷针的金属筒体,当其厚度不小于4mm时,可作避雷针的引下线。筒体底部应有两处与接地体对称连接。五、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的距离应大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 六、独立避雷针(线)应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当有困难时,该接地装置可与接地网连接,但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35kV及以下设备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七、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的地中距离不应小于3m。八、配电装置的架构或屋顶上的避雷针应与接地网连接,并应在其附近装设集中接地装置。第2.5.2条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或防雷金属网应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连接成一个整体。第2.5.3条装有避雷针和避雷线的构架上的照明灯电源线必须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带金属护层的电缆或穿入金属管的针线。电缆的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必须接地,埋入土壤中的长度应在10m以上,方可与配电装置的接地网相连或与电源线、低压配电装置相连接。第2.5.4条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避雷线线档内不应有接头。第2.5.5条避雷针(网、带)及其接地装置,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施工程序。首先安装集中接地装置,后安装引下线,最后安装接闪器。第六节手携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第2.6.l条手携式电气设备应用专用芯线接地,严禁利用其他用电设备的PEN线接地;PEN线和接地线应分别与接地装置相连接。第2.6.2条手携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采用软铜绞线,其截面不小于1.5mm。第2.6.3条由固定的电源或由移动式发电设备供电的移动式机械的金属外壳或底座,应和这些供电电源的接地装置有金属的连接;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可在移动式机械附近装设接地装置,以代替敷设接地线,并应首先利用附近的自然接地体。第2.6.4条移动式电气设备和机械的接地应符合固定式电气设备接地的规定,但下列情况可不接地:一、移动式机械自用的发电设备直接放在机械的同一金属框架上,又不供给其他设备用电。二、当机械由专用的移动式发电设备供电,机械数量不超过2台,机械距移动式发电设备不超过50m,且发电设备和机械的外壳之间有可靠的金属连接。第三章工程交接验收 第3.0.1条 在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一、整个接地网外露部分的连接可靠,接地线规格正确,防腐层完好,标志齐全明显。二、避雷针(带)的安装位置及高度符合设计要求。三、供连接临时接地线用的连接板的数量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四、工频接地电阻值及设计要求的其他测试参数符合设计规定,雨后不应立即测量按地电阻。第3.0.2条在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一、实际施工的竣工图。二、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三、安装技术记录(包括隐蔽工程记录等)。四、测试记录。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接地电阻的具体规定在电力系统中,由于接地性质和接地方式不同,所要求的接地电阻值也不相同。在一般情况下,接地电阻值应根据接地短路电流进行计算。当计算确定有困难时,也可参照以下规定: (1)高压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 (2)高压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接地电阻不应大于0.5欧。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允许放宽到1欧,但应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3)610千伏高低压电气设备共同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电气设备的容量大于100千伏安时)和10欧(电器设备的容量为100千伏安及以下时)。 (4)低压线路及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均不应超过4欧。零线的每一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100千伏安以上变压器供电时)和30欧(100千伏安及以下变压器供电时),并且重复接地点不应少于三处。 (5)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工业电子设备和高压线路的保护网或保护线等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6)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要达到规定的接地电阻值,在技术经济上不合理时,对于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接地电阻允许达到30欧;对于变电所允许达到15欧。在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中,变电所的接地电阻允许达到5欧。浅谈电气设备的接地2006-12-11一、概述 电气设备的某个部分与大地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联接称为接地。与大地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金属导体组称为接地体:联接电气设备应接地部分与接地体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接地体和接地线统称为接地装置。 电气设备接地的目的主要是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所有电气设备应按规定进行可靠接地 二、接地的分类 按接地的作用分有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两种。 (1)为了保证人身安全,避免发生人体触电事故,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装置联接的方式称为保护接地。当人体触及到外壳已带电的电气设备时,由于接地体的接触电阻远小于人体电阻,绝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进入大地,只有很小部分流过人体,不致对人的生命造成危害。 (2)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可靠的工作而进行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如中性点直接接地和间接接地以及零线的重复接地、防雷接地等都是工作接地。 三、接地电阻 应接地的电气设备通过接地装置和大地之间的电阻称为接地电阻,它包含五个部分: (1)电气设备和接地线的接触电阻。 (2)接地线本身的电阻。 (3)接地体本身的电阻。 (4)接地体和大地的接触电阻。 (5)大地的电阻。 不同的电气设备对接地电阻有不同的要求: (1)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R0.5欧 (2)容量在100kVA以上的变压器或发电机R4欧 (3)阀型避雷器R5欧 (4)独立避雷针、小接地电流系统、容量在10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或发电机、高低压设备共用的接地均R10欧 (5)低压线路金属杆、水泥杆及烟囱的接地R30欧 四、装设接地装置的要求 (1)接地线一般用40mm4mm的镀锌扁钢。 (2)接地体用镀锌钢管或角钢。钢管直径为50mm,管壁厚不小于3.5mm,长度23m。角钢以50mm50mm5mm为宜。 (3)接地体的顶端距地面0.50.8m,以避开冻土层,钢管或角钢的根数视接地体周围的土壤电阻率而定,一般不少于两根,每根的间距为35m (4)接地体距建筑物的距离在1.5m以上,与独立的避雷针接地体的距离大于3m。 (5)接地线与接地体的联接应使用搭接焊。 五、降低土壤电阻率的方法 在接地装置安装前应了解接地体周围土壤的电阻率,如过高则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接地电阻值合格。 (1)改变接地体周围的土壤结构 在接地体周围的土壤23m范围内,掺入不容于水的、有良好吸水性的物质,如木炭、焦碳煤渣或矿渣等,该法可使土壤电阻率降低到原来的1/51/10。 (2)用食盐、木炭降低土壤电阻率 用食盐、木炭分层夯实。木炭和细掺匀为一层,约1015cm厚,再铺23cm的食盐,共58层。铺好后打入接地体。此法可使电阻率降至原来的1/31/5。但食盐日久会随流水流失,一般超过两年就要补充一次。 (3)用长效化学降阻剂 用长效化学降阻剂方法可使土壤电阻率降至原来的40%。 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应在每年的春、秋两季雨水较少时各测试一次,确保接地合格。一般采用专门仪表(如ZC-8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也可采用电流表-电压表法测试。 另外检查的内容有: (1)联接螺栓是否松动、锈蚀。 (2)地面以下的接地线、接地体的腐蚀情况,是否脱焊。 (3)地面的接地线有无损伤、断裂、腐蚀等。 第16062章電力設備接地與連接1.通則1.1本章概要說明電力設備接地與連接之材料、施工、試驗等相關規定。1.2工作範圍火力發電廠用之接地網及接地線。1.3相關章節1.3.1第01330章-資料送審。1.3.2第01450章-品質管理。1.3.3第16010章-基本電機規則1.3.4第16120章-電線及電纜1.4相關準則1.4.1中國國家標準(CNS)(1)CNS 679 C2012600V級聚氯乙烯絕緣電線(2)CNS 1365 C2031裸軟銅絞電線(3)CNS 5202 C1051地線及接地側電線色別及端子符號通則(4)CNS 1302 K3006導電線用聚氯乙烯塑膠硬質管1.4.2屋內線路裝置規則及屋外供電線路裝置規則1.4.3美國電工法規(NEC)(1)NEC ARTICLE 2501.4.4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1)IEEE 80交流變電站接地指導(2)IEEE 142工商業電力系統接地建議方案(3)IEEE 665發電廠接地指導1.4.5設計公司圖說1.4.6安全衛生工作守則1.4.71.5資料送審1.5.1品質管理計畫書1.5.2施工計畫1.5.3施工圖面1.5.4材料單1.5.5各種材料應提送樣品2份1.6保固1.6.1承包商對本工程所用器材,設備之功能,如無另外規定者,應自正式驗收日起保固3年。2.產品2.1材料2.1.1接地銅棒:鋼心銅棒19mm3m。2.1.2接地銅板:500mm500mm2.0mmt。2.1.3裸銅絞線:250mm2100mm2。2.1.4熔接銲粉:須符合設計規範。2.1.5熔接模具:配合線徑使用。2.1.6接地線夾:銅製。2.1.7PVC絕緣電線:綠色,100mm260mm2。2.1.8PVC導線管:50mm28mm。3.施工3.1施工前準備3.1.1施工前詳閱設計圖說。3.1.2備妥必須之施工機具。3.2安裝本工程除圖樣上及本細則加以註明者從其規定辦理外,其餘均應按照經濟部最近新版之屋內線路裝置規則及其他有關規定辦理。3.2.1接地網(1)配合土木基礎工程施工。(2)依設計圖面所示位置及深度打入接地棒埋入接地銅板及埋設裸銅絞線。(3)地面下接地棒接地銅板與裸銅線及裸銅線與裸銅線均以銲粉熔接。(4)接地網與接地網間須互相連接,接地線應由接地網抽出,引到各接地設備物接地端子板箱,其連接之位置及經過路線概依圖面施工。(5)接地網完成後,其接地電阻必須低於0.1,如高於0.1須加打接地棒加埋接地銅板至接地電阻低於0.1。(6)接地網、接地幹線及分歧線之線徑大小及其安裝方式,依設計圖說之規定施工,圖上未規定者,依工程司之指示施工。3.2.2接地線(1)地面上裸銅線與裸銅線可採銲粉熔接或銅接夾(頭)連接。(2)接地線應由接地網抽出,引到各接地設備物接地端子板箱 ,其連接之位置及經過路線概依圖面施工,地面上接地銅線或塑膠硬管之固定,在直線部分至少每隔1.5m固定一處,彎曲部分則靠近彎曲處前後至少各須固定一處,每處固定應牢固,且接地銅線固定時應拉成直線。塑膠硬管之固定,須配合現場採用護管鐵或U型螺栓須熱浸鍍鋅固定。(3)接地銅線之安裝應與鋼梁平行。(4)接地銅線固定於混凝土表面時,必須使用1/42L拉脹螺栓及不銹鋼線夾。(5)銅接頭與接地銅線兩者接合表面,必須事先各別處理乾淨,兩者才能進行接合。(6)固定接地銅線之支架,於銲接後應將電銲處銲渣清除乾淨,再於電銲處塗上鋅粉底漆,然後整組支架再塗以灰色橡膠面漆No.38。(7)敷設接地導線於混凝土中時,應與混凝土模板組立之同時進行施工,在模板組立完成後即需完成接地線敷設工作,不得影響混凝土澆置之進度。(8)支架電銲道須經工程司檢驗合格,檢驗不合格須磨除重銲時,一切之費用由承包商負擔。(9)所有配電盤及控制箱均應接地,並使用接線端子(導線接頭)。(10)電動機外部接地前,應將接地線安裝處之表面油漆清除乾淨再連接,並於外表面塗抹一層防氧油脂(Petrolatum Inhibitor)以保持接觸良好。(11)地下接地線之引上線,應做適當止水設施。3.2.3被熔接物熔接前應處理事項(1)有油脂污染的線端必須用適當不留殘渣的溶劑,如去漬油、汽油、四氯化碳等清洗乾淨。(2)生銹的銅線接頭須使用鋼絲刷除銹使其潔淨。(3)含水份的銅線應用噴燈烤乾,含水份太多的銅線在熔接中可能導致銅水由熔接模噴火口噴出,非常危險。(4)銅線切斷前,宜先將切斷點前後用細銅線縛緊後,再行剪鋸斷,以免切口變形。(5)接地銅棒末端經鎚打變形,必須切斷或磨平方可裝入熔接模內。(6)接地銅棒被熔接之末端必須使用鋼絲刷或砂布預先磨光使其乾淨,所有鐵銹、氧化膜等須完全去除。(7)鋼板、鋼軌、銅板及鑄鐵表面為達到100%的熔接效果,必須先將表皮、銹、油漆、油脂及污泥完全去除,再使用砂輪或粗目銼刀將表面磨成光亮。(8)鍍鋅鐵件表面須用砂布去除其表面之氧化膜。(9)鑄鐵件之表面塗有瀝青漆者,須先用溶劑洗淨,然後磨光方可進行熔接。(10)熔接模外的銅線須使用適當線夾或其他物件壓緊固定,俾利於熔接作業。(11)熔接頭上之礦渣,應於拆離熔接模後立即清除乾淨。(12)熔接頭之接合應牢固不得有龜裂、凹陷、剝落氣孔(2mm以上),其剖面亦同,如有前述情形,該接頭應重新施作。(13)一般鍍鋅鐵件經熔接後必須重新鍍鋅(利用低溫鋅合金材料)塗鋅粉底漆,以防止鋼鐵部分生銹。3.3現場測試3.3.1系統完成後,應做測試並做紀錄,以確定其對地電阻值合於設計圖要求。3.3.2接地電阻值之測試須於一般乾燥天氣下進行,如遇雨天,應於雨後一星期後測試。3.3.3工程竣工驗收時,應做測試並做紀錄,以確定其對地電阻值合於設計圖要求。3.4檢驗3.4.1依規定進行產品及施工檢驗,項目如下:名稱檢驗項目依據之方法規範之要求頻率1次每批1次提出檢驗試驗報告,不必抽驗4.計量與計價4.1計量依契約有關項目以一式實作數量契約數量計量,備品數量予以計量。4.2計價4.2.1依契約有關項目以一式實作數量契約數量計價, 備品數量予以計價。4.2.2單價已包括所需之一切人工、材料、機具、設備、動力、運輸、測試及其他為完成本工作所需之費用在內。本章結束三相四线制 概述在低压配电网中,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其中三条线路分别代表A,B,C三相,不分裂,另一条是中性线N(区别于零线,在进入用户的单相输电线路中,有两条线,一条我们称为火线,另一条我们称为零线,零线正常情况下要通过电流以构成单相线路中电流的回路,而三相系统中,三相自成回路,正常情况下中性线是无电流的),故称三相四线制;在380V低压配电网中为了从380V相间电压中获得220V线间电压而设N线,有的场合也可以用来进行零序电流检测,以便进行三相供电平衡的监控。重复接地不论N线还是PE线,在用户侧都要采用重复接地,以提高可靠性。但是,重复接地只是重复接地,它只能在接地点或靠近接地的位置接到一起,但绝不表明可以在任意位置特别是户内可以接到一起。这一点一定要切记,也要注意你的朋友是否有所违犯!A、B、C、N和PE线应用中最好使用标准、规范的导线颜色:A线用黄色,B线用蓝色,C线用红色,N线用褐色,PE线用黄绿色。三相五线制是指A、B、C、N和PE线,其中,PE线是保护地线,也叫安全线,是专门用于接到诸如设备外壳等保证用电安全之用的。PE线在供电变压器侧和N线接到一起,但进入用户侧后约不能当作零线使用,否则,发生混乱后就与三相四线制无异了。但是,由于这种混乱容易让人丧失警惕,可能在实际中更加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现在民用住宅供电已经规定要使用三相五线制,如果你的不是,可以要求整改。为了安全,要斩钉截铁地要求!供电的三相五线制是啥?三相五线制中五线指的是:3根相线加一根地线一根零线。一般用途最广的低压输电方式是三相四线制,采用三根相线加零线供电,零线由变压器中性点引出并接地,电压为380/220V,取任意一根相线加零线构成220V供电线路供一般家庭用,三根相线间电压为380V,一般供电机使用。 三相五线制比三相四线制多一根地线,用于安全要求较高,设备要求统一接地的场所。 三相五线制的学问就在于这两跟零线上,在比较精密电子仪器的电网中使用时,如果零线和接地线共用一根线的话,对于电路中的工作零点会有影响的,虽然理论上它们都是0电位点,如果偶尔有一个电涌脉冲冲击到工作零线,而零线和地线却没有分开,比如这种脉冲却是因为相线漏电引起的,再如有些电子电路中如果零点飘移现象严重的话那么电器外壳就可能会带电,可能会损坏电气元件的,甚至损坏电器,造成人身安全的危险. 零线和地线的根本差别在于一个构成工作回路,一个起保护作用叫做保护接地,一个回电网,一个回大地,在电子电路中这两个概念是要区别开来的,在正规公司里,这两根线规定要分开接. 现在实际中还有一种三相六线的接法,除工作零线,保护接地外,还专门另配一路接地线,这根线跟设备地线分开来接,不与其他任何线相接,用做对仪器设备的保护,因为电气件的损坏往往只几微秒的时间,所以要将误动作电流更快的引回大地,需要仪器直接接地.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 :bo h ji d 使电工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的措施。可防止在绝缘损坏或意外情况下金属外壳带电时强电流通过人体,以保证人身安全。 所谓保护接地就是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即与带电部分相绝缘的金属结构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接线方式。接地保护一般用于配电变压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三相三线制)的供电系统中,用以保证当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漏电时产生的对地电压不超过安全范围。如果家用电器未采用接地保护,当某一部分的绝缘损坏或某一相线碰及外壳时,家用电器的外壳将带电,人体万一触及到该绝缘损坏的电器设备外壳(构架)时,就会有触电的危险。相反,若将电器设备做了接地保护,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就会沿接地装置和人体这两条并联支路分别流过。一般地说,人体的电阻大于1000欧,接地体的电阻按规定不能大于4欧,所以流经人体的电流就很小,而流经接地装置的电流很大。这样就减小了电器设备漏电后人体触电的危险。保护接地 实践证明,采用保护接地是当前我国低压电力网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由于保护接地又分为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两种不同的保护方式使用的客观环境又不同,因此如果选择使用不当,不仅会影响客户使用的保护性能,还会影响电网的供电可*性。那么作为公用配电网络中的电力客户,如何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保护接地呢? 一是要认识和了解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掌握这两种保护方式的不同点和使用范围 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统称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人身触电事故、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这两种保护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护原理不同。接地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的泄露电流,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范围,一旦超过某一整定值保护器就能自动切断电源;接零保护的原理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在绝缘损坏后碰壳形成单相金属性短路时,利用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迅速动作。二是适用范围不同。根据负荷分布、负荷密度和负荷性质等相关因素,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将上述两种电力网的运行系统的使用范围进行了划分。TT系统通常适用于农村公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地保护方式;TN系统(TN系统又可分为TN-C、TN-C-S、TN-S三种)主要适用于城镇公用低压电力网和厂矿企业等电力客户的专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零保护方式。当前我国现行的低压公用配电网络,通常采用的是TT或TN-C系统,实行单相、三相混合供电方式。即三相四线制380/220V配电,同时向照明负载和动力负载供电。三是线路结构不同。接地保护系统只有相线和中性线,三相动力负荷可以不需要中性线,只要确保设备良好接地就行了,系统中的中性线除电源中性点接地外,不得再有接地连接;接零保护系统要求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确保保护中性线的存在,必要时还可以将保护中性线与接零保护线分开架设,同时系统中的保护中性线必须具有多处重复接地。 二是要根据客户所在的供电系统,正确选择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方式 电力客户究竟应该采取何种保护方式,首先必须取决于其所在的供电系统采取的是是何种配电系统。如果客户所在的公用配电网络是TT系统,客户应该统一采取接地保护;如果客户所在的公用配电网络是TN-C系统,则应统一采取接零保护。 TT系统和TN-C系统是两个具有各自独立特性的系统,虽然两个系统都可以为客户提供220/380V的单、三相混合电源,但它们之间不仅不能相互替代,同时在保护措施上的要求又是截然的不同。这是因为,同一配电系统里,如果两种保护方式同时存在的话,采取接地保护的设备一旦发生相线碰壳故障,零线的对地电压将会升高到相电压的一半或更高,这时接零保护(因设备的金属外壳与零线直接连接)的所有设备上便会带上同样高的电位,使的设备外壳等金属部分呈现较高的对地电压,从而危及使用人员的安全。因此,同一配电系统只能采用同一种保护方式,两种保护方式不得混用。其次是客户必须懂得什么叫保护接地,正确区分接地与接零保护的不同点。保护接地是指家用电器、电力设备等由于绝缘的损坏可能使得其金属外壳带电,为了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将金属外壳用保护接地线(PEE)与接地极直接连接的叫接地保护;当将金属外壳用保护线(PE)与保护中性线(PEN)相连接的则称之为接零保护。 三是要依据两种保护方式的不同设置要求,规范设计、施工工艺标准 规范客户受电端建筑物内的配电线路设计、施工工艺标准和要求,通过对新建或改造的客户建筑物的室内配电部分,实施以局部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取代TT或TN-C系统中的三相四线制或单相二线制配电模式,可以有效实现客户端的保护接地。所谓“局部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就是在低压线路接入客户后,客户要改变原来的传统配线模式,在原来的三相四线制和单相二线制配线的基础上,分别各增加一条保护线接入到客户每一个需要实施接地保护电器插座的接地线端子上。为了便于维护和管理,这条保护线的室内引出和室外引入端的交汇处应装设在电源引入的配电盘上,然后再根据客户所在的配电系统,分别设置保护线的接入方法。 1、TT系统接地保护线(PEE)的设置要求 当客户所在的配电系统是TT系统时,由于该系统要求客户必须采取接地保护方式。因此,为了达到接地保护的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客户要按照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的要求,在室外埋设人工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应满足下式要求: ReUlom/Iop 式中:Re 接地电阻() Ulom 通称电压极限(V),正常情况下可按交流有效值50V考虑 Iop 相邻上一级剩余电流(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A) 对于一般客户来讲,只要采用404042500毫米的角钢,用机械打入的方式垂直打入地下0.6米,就能满足接地电阻的阻值要求。然后用直径8的圆钢焊接后引出地面0.6米,再用同引入的电源相线同等材质和型号的导线连接到配电盘的保护线(PEE)上。 2、 TN-C系统接零保护线(PE)的设置要求 由于该系统要求客户必须采取接零保护方式,因此需要在原三相四线制或单相两线制的基础上,另增加一条专用保护线(PE),该条保护线是由客户受电端配电盘的保护中性线(PEN)上引出,与原来的三相四线制或单相二线制一同进行配线连接。为了保证整个系统工作的安全可*,在使用中应特别注意,保护线(PE)自从保护中性线(PEN)上引出后,在客户端就形成了中性线N和保护线(PE),使用中不能将两线再进行合并为(PEN)线。为了确保保护中性线(PEN)的重复接地的可*性,TN-C系统主干线的首、末端,所有分支T接线杆、分支末端杆,等处均应装设重复接地线,同时三相四线制用户也应在接户线的入户支架处,(PEN)线在分为中性线(N)和保护线(PE)之前,进行重复接地。无论是保护中性线(PEN)、中性线(N)还是保护线(PE)的导线截面一律按照相线的导线型号和截面标准来选择。保护接地的适用范围是哪些?保护接地适用于不接地电网。这种电网中,凡由于绝缘破坏或其他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构架、支架通过接地和大地接连起来叫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的作用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降低接点的对地电压,避免人体触电危险。电气设备的接地 B一、概述/B电气设备的某个部分与大地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联接称为接地。与大地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金属导体组称为接地体:联接电气设备应接地部分与接地体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接地体和接地线统称为接地装置。 电气设备接地的目的主要是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所有电气设备应按规定进行可靠接地。 B二、接地的分类/B 按接地的作用分有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两种。 (1)为了保证人身安全,避免发生人体触电事故,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装置联接的方式称为保护接地。当人体触及到外壳已带电的电气设备时,由于接地体的接触电阻远小于人体电阻,绝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进入大地,只有很小部分流过人体,不致对人的生命造成危害。 (2)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可靠的工作而进行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如中性点直接接地和间接接地以及零线的重复接地、防雷接地等都是工作接地。 B三、接地电阻/B 应接地的电气设备通过接地装置和大地之间的电阻称为接地电阻,它包含五个部分: (1)电气设备和接地线的接触电阻。 (2)接地线本身的电阻。 (3)接地体本身的电阻。 (4)接地体和大地的接触电阻。 (5)大地的电阻。 不同的电气设备对接地电阻有不同的要求: (1)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R0.5欧 (2)容量在100kVA以上的变压器或发电机R4欧 (3)阀型避雷器R5欧 (4)独立避雷针、小接地电流系统、容量在10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或发电机、高低压设备共用的接地均R10欧 (5)低压线路金属杆、水泥杆及烟囱的接地R30欧 B四、装设接地装置的要求/B (1)接地线一般用40mm4mm的镀锌扁钢。 (2)接地体用镀锌钢管或角钢。钢管直径为50mm,管壁厚不小于3.5mm,长度23m。角钢以50mm50mm5mm为宜。 (3)接地体的顶端距地面0.50.8m,以避开冻土层,钢管或角钢的根数视接地体周围的土壤电阻率而定,一般不少于两根,每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