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 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大纲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实践的理论依据。本次设计基于在大学期间所学的有关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应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设计出经济安全美观的陕西秦岭地区(5,6,7)路基设计线。设计内容为试坡选线定线设计平曲线竖曲线横断面路基路面设计防护措施桥涵水文工程预算等。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而且系统地设计出了一条位于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通过这一环节,使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学会了分析工程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查阅参考书(资料),进一步熟悉应用和理解标准、规范、手册的能力。因此,毕业设计是培养工程师基本训练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让我们将所学知识建立知识体系的重要过程,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次尝试,为以后更好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也为以后更快的进入工作角色做好了准备。第一章 概 述1.1 气候特点该地区海拔高度在10002000米等高线之间,按中国气候分区,属东南湿热区,向青藏高寒区的过渡区,属全国道路气候分2B区,季节冰冻,中湿区,该地区同时受冷热气流的影响较大,气候特征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气温低。路线所经地区最高月平均地温25C32.5C,年平均气温在14C22C之间,极端最高气温在0C4C之间,冰冻现象轻.但当偶尔寒流猛烈时,气温可降到-10C以下,土壤最大冻深0.3米,最大积雪深度 0.16米,定时最大风速为15.5m/s 。1.2 降水量及地下水埋深路线所经地区位于东经105110,北纬3035之间,属中国暴雨风区的13区,年降水量800mm左右,一般山地多,平地较少,分布规律为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潮湿系数在1.01.5之间,干燥度平均在1.0以下,雨型为夏、秋雨,最大月雨期长度为3.0 3.5天。降雨形式以暴雨为主,雨量多集中在6 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 ,冬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45% 。由于该地区降水量较多,且集中,地面横坡陡峻,汇流时间较快,一般汇水面积10Km2,汇流时间约30分钟;汇流面积20Km2,汇流时间约45分钟;沿线地下水埋深一般在3米左右,沟谷处约为2米左右。1.3 地形与地貌路线所经地区,自然地面横坡陡峻,清江河从西向东流入渭河,路线沿清江河而上,在清江河发源地翻越分水岭而下,其分水岭西坡陡而东坡较缓,自然横坡达40% 左右,自然地面较整齐,短距离内高差大,沟谷、河流的纵坡较大,大量随季节变化大,除清东河下游处,枯水季节水量很小,甚至干枯;夏季水流湍急,往往引起山洪暴发,冲刷力较大,河(沟)内为含土砾石,大于60mm的砾石含量占50% 左右,砾石成份主要为花岗岩,个别砾石的最大粒径达45。1.4 地质与土质路线所经地区,位于中国区域工程地质的秦淮山工程地质区和秦巴山地工程地质区的交界,靠近秦巴山地工程地质区,属陕西省祁连地层区,纸房-洛南地层小区(区),大部为火成变质岩山地,岩层为古生界杂岩,以粗粒花岗岩、变质岩为主,其次分布有石灰岩,岩性质量较好,一般岩层较深处,可采集到级以上的石料。第四纪发生的岩层和近代堆积,以重堆积、残积土壤为主,土质为黄棕粘性土,受大气和温度的长期影响酸碱度为中或微,土质为液限粘土呈密实状态,岩石风化程度为中等,路线所经地带,土层覆盖厚度约2.5米左右,土层中20% 为松土,50% 为普通土,30% 为硬土,岩层中10% 为软石,70% 为次坚石,20% 为坚石,在清江河发源处的分水岭上,此处地质良好。1.5 植被及作物等概括该地区多为山地,山坡上为山地草甸土壤,是山地灌木丛和草甸的生境。但由于冲刷等原因,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和养分损失迅速,故肥力不高,沟谷和山坡上生长有稀疏灌木丛和高度在1.0以下的密草,疏林的郁闷度在40% 左右,在平缓的山坡上,种植的作物主要有玉米、麻类、谷子、菜籽等。大力开展植树种草,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粮食稳产高产,促进牧业和林业的发展,是今后一项主要的经济战略任务。本次设计必做内容: (1)路线方案的拟定(2)道路等级的确定(3)道路技术标准的确定(4)道路平面设计(5)道路纵断面设计(6)一、二次修正导向线图(7)道路横断面设计(取一公里)(8)路面结构设计(9)桥涵水文计算及典型路段道路排水系统布置(10)道路工程量计算及工程概算编制(一公里左右)第二章 平、纵、横三维断面设计2.1 道路等级的确定2.1.1交通量换算已知预算十年末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Y=10)为2500辆/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2”各种车型的折算系数为小客车1.0中型车1.5大型车2.0拖挂车3.0。依据“国内外汽车参数”得知:东风EQ140载重5.21t黄河,JN150载重8.06t,解放CA10B载重4.00t,跃进NJ130载重2.5t。汽车代表车型车辆折算系数说 明小客车1.0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的货车中型车1.5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7t的货车大型车2.0载质量714t的货车拖挂车3.0载质量14t的货车“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2”各种车型的折算系数为: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1.0.4规定,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设计交通辆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到15年末日平均日交通量(十年以后的年平均增长率Y=2%),则: 15年末小客车标准车型交通量 表2-1车型交通组成量实际交通量折算系数换成小客车交通量解放CA10B652500(1+2%)565=17941.52691进NJ130152500(1+2%)515=4141.0414黄河JN150102500(1+2%)510=2762.0552东风EQ140102500(1+2%)510=2761.5414=4071辆/日 2.1.2道路等级确定地区的地形为重丘山岭区,公路使用性质任务是为沿线工农业服务,是沟通县乡村的支线公路,并小客车标准车型交通量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三级公路小客车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辆中间。该公路为三级公路。假设成立。2.1.3道路技术标准的确定(重丘区三级公路)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该公路的各项设计值取如下:设计速度30(/h)单车道宽度3.25m土路肩宽度0.5m路基宽度7.5m停车视距30m会车视距60m超车视距150m“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半径坡度调整的范围如下:圆曲线最小半径(m):一般值:65 极限值:30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当路拱2.00%时为350;当路拱2%时为450。最大纵坡:8%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为200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最小坡长:100m。不同纵坡最大坡长 表2-2 纵坡坡度(%)45678最大坡长(m)1100900700500300连续上坡(或下坡)时,应在不大于上面所规定的纵坡长度范围内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其长度应符合纵坡长度的规定。竖曲线最小半径400m(凹凸形一般值),250m(凹凸极限值)。竖曲线最小长度25m。2.2 选线1选线目的选线是在规划道路的起终点之间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道路中心线的工作。任务就是在这众多的方案中选出一条符合设计要求,经济合理的最优方案。选线的方法有实地选线,纸上选线和自动化选线。本次设计选用有地形图的纸上选线方法。2山岭区选线特点山岭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形复杂,但山脉水系清晰,这就给山区选线指明了方向,不是顺山沿水,就是横越山岭。路线布局时应考虑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对区域性地质构造滑坡岩堆崩塌泥石流岩溶等严重不良地质地段,应认真调查清楚其特征范围及对路线的影响。考虑积雪和冰冻地区并结合居民点分布城乡建设工农业发展其交通水利设备相配合。越岭线的展线方式主要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三种。对控制点间的高差大,靠自然展现无法取得需要的距离以克服高差,或因地形地质限制,不宜采用自然展现时,路线可利用有利地形设置回头曲线进行展现。其优点是便于利用有利地形,避让不良地形地质和困难工程。在两固定控制点间布线,应力求距离短捷,坡度缓和的路线,故应试坡布线。2.3道路平面设计2.3.1技术指标的选定路线是指道路中心的空间位置,路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称路线的平面,沿中心竖直剖切再进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心上任一点的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路线中心的平面位置是考虑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等因素以后,经过平纵横综合考虑,反复修正才定下来的;沿中线的桩志进行高程测量和横断面测量,取得地面线和地质水文及其他必要资料以后再设计纵断面和横断面。现代道路平面线是有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构成的,称为平面线形三要素,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就是从线形的角度去研究三个要素的选用和相互间的组合等问题。地形较大起伏的地区,直线线形大多难于与地形相协调,易产生高填高挖路基,破坏自然景观,不易采用过长的直线。采用短线形时均应视地形地物情况而慎重选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当计算行车速度60Km/h的公路:1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以m计)以不小于计算行车速度的6倍为宜。在受条件限制时,宜将同向曲线该为大半径曲线或将两曲线作成复曲线卵形曲线或C形曲线。2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以m计)以不小于计算行车速度的2倍为宜。当直线两端设置缓和曲线时,也可以直接相连,构成S形曲线。计算行车速度40Km/h的公路,一般情况下可参考以上规定;但位于山岭重区的特殊困难地段,同向曲线间的最小长度应不小于计算行车速度的2.5倍。2.3.2平曲线交点计算依据“道路勘测设计”得知曲线要素计算公式切点内移量q= (22)圆曲线偏移量P= (23)半径移偏量角 (24)切距T= (25)曲线长L= (26) 圆曲线长L=L-2LS ( 27)外距E=m (28)超距D=2T-L (29)(1) 基本线形曲线计算 例如JD2的计算如下:已知资料:半径R=200m 前后缓和曲线长=40m 右偏角a=244209 交点桩号 KO+310.457,套用以上公式得:Q=mP=mT=mL=mL=L-2LS=126.228-240=46.228mE=mD=2T-L=263.860-126.228=1.492m图21 基本型曲线主点桩号的推算:JD KO+310.457- T 63.860ZH 246.597+ L 126.228HZ 372.825- L/2 63.114QZ 309.711+ D/2 1.492JD K0+310.457JD1、JD3和JD4的计方法算同上。交点要素计算表 表2-3JDJD1JD3JD4曲线要素圆曲线半径R (m)8020030前缓和曲线 (m)404030后缓和曲线 (m)404030前切线长 (m)64.25860.35571.228后切线长 (m)64.25860.35571.228中间圆曲线长 (m)40.21539.52633.879平曲线总长 (m)120.215119.52693.879主点桩号JD (m)KO+79.50KO+539.825KO+835.496直缓点ZH (m)K0+15.242K0+479.470K0+764.268缓圆点HY (m)K0+55.242K0+519.470K0+794.268曲中点QZ (m)K0+75.3495K0+539.233K0+811.2075圆缓点YH (m)K0+95.457K0+558.996K0+828.147缓直点HZ (m)K0+135.457K0+598.996K0+858.147(2) 回头曲线计算已知资料: 圆曲线半径R=20m 回旋参数A=25 辅助曲线回旋参数A1=50辅助曲线半径r=100m 交点偏角a=93853”依据“道路勘测设计”规范公式计算。主曲线缓和曲线长: (210) (211)主曲线向中心内侧偏移量:辅助曲线的缓和曲线长度辅助曲线向中心内侧偏移量 主曲线及辅助曲线间为布设缓和曲线所需的直线长度 求辅助曲线的中心角 (212) 辅助曲线切线长 (213) (214)求角自主曲线起点至辅助曲线顶点的距离m回头曲线圆心至辅助曲线顶点的距离m回头曲线的切线长度m布设缓和曲线后主曲线的中心角主曲线的圆曲线长度m相当于辅助曲线剩下部分的中心角辅助曲线长度m回头曲线全长回头曲线支叉间的最小距离回头曲线控制桩里程计算:回头曲线圆心点桩号 K1+399.898 - D 87.740 回头曲线起点及辅助曲线1第一缓和曲线起点 ZH K1+312.158 + L1 25.00 辅助曲线1第一缓和曲线终点及圆曲线起点 HY K1+337.158 + K 17.057 辅助曲线1圆曲线终点及第二缓和曲线终点 YH K1+354.215 + L1 25.00 辅助曲线1第二缓和曲线起点及主曲线第一 HH K1+379.215缓和曲线起点 + L 31.25 主曲线第一缓和曲线终点及圆曲线起点 HY K1+410.454 + K0 45.037主曲线圆曲线终点及第二缓和曲线终点 YH K1+455.502 + L 31.25 主曲线第二缓和曲线起点及辅助曲线2第一 HH K1+486.752缓和曲线起点 + L1 25.00 辅助曲线二第一缓和曲线终点及圆曲线起点 HY K1+511.752 + K 17.057 辅助曲线二圆曲线终点及第二缓和曲线终点 YH K1+528.809 + L1 25.00 辅助曲线二第二缓和曲线起点及回头曲线终点 HZ K1+553.809 回头曲线起点及终点桩之差等于回头曲线全长 (K1+553.809)-(K1+312.158)=241.651,校核无误。回头曲线要素计算表 表2-4回头曲线回头曲线1(JD5)回头曲线2(JD6)回头曲线3(JD7)a330126”93853”244209”R20m20m20mA2525-r100m100m50mA15050-L31.25m31.25m30.00m 444545” 444545” 425819”R121.98m21.98m-L125.00m25.00m30.00mr 1100.26m100.26m-M27.75m27.75m29.669m240548”240548”232358”T121.40m21.4m20.786mao1053840”1290113”1160909”K036.877m45.037m40.545mK17.057m17.057m10.993mS233.491m241.651m171.538mZHK0+965.407K1+312.158K1+719.309HYK0+990.407K1+337.158K1+749.309YHK1+7.464K1+354.215K1+789.854HHK1+32.646K1+379.215-HYK1+63.714K1+410.465-YH K1+100.591 K1+455.502-HH K1+131.841 K1+486.752 K1+819.854HY K1+156.841 K1+511.752 K1+849.854YH K1+173.898 K1+528.809 K1+860.847HZ K1+198.898 K1+553.809 K1+890.847表2-5回头曲线回头曲线4(JD8)回头曲线5(JD9)回头曲线6(JD10)a194756”211821”122427”R20m20m20mA252525r100m100m100mA1505050L31.25m31.25m31.25m 444545” 444545” 444545”R121.98m21.98m21.98mL125.00m25.00m25.00mr 1100.26m100.26m100.26mM27.75m27.75m27.75m240548”240548”240548”T121.40m21.4m21.4mao1185210”1172145”1261539”K041.493m40.967m44.073mK17.057m17.057m17.057mS238.107m237.581m240.687mZHK2+205.107K2+529.474K2+986.815HYK2+230.107K2+554.474K3+11.815YHK2+247.164K2+571.531K3+28.872HHK2+272.164K2+596.531K3+53.872续表HYK2+303.414K2+627.781K3+85.122YH K2+344.907 K2+668.748K3+129.195HH K2+376.157 K2+399.998 K3+160.445HY K2+401.157 K2+724.998 K3+185.445YH K2+418.214 K2+742.055 K3+202.502HZ K2+443.214 K2+767.055 K3+227.5022.4道路纵断面设计2.4.1竖曲线规范要求1纵断面线形设计主要是解决公路线形在纵断面上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两项。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根据公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考虑路基稳定,排水及工程量等的要求对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的纵坡情况,竖曲线半径大小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组合设计,从而设计出纵坡合理,线形平顺圆滑的最优线形,以达到行车安全、快速、舒适,工程造价省,运营费用较少的目的。2该路地处山岭区,设计采用大纵坡,起伏与该区域地形相结合,尽量降低路堤高度,路线纵断面按25年一遇,设计洪水位的要求和确保路基处于干燥和中湿状态,所需的最小填筑高度来控制标高线形设计上避免出现断背曲线,反向竖曲线之间直线长度不足3秒行程的则加大竖曲线半径,使竖曲线首尾相接。此外,所选用的半径还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另外,竖曲线的纵坡最小采用0.3%以保证排水要求。3纵坡设计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规范” 要求 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有关规定,一般不轻易使用极限值 纵坡应力求平缓,避免连续陡坡,过长陡坡和反坡 纵断面线形应连续,平顺,均衡,并重视平纵面线形的组合纵坡设计应结合沿线自然条件综合考虑,为利于路面和边沟排水,一般情况下最小纵坡以不小于0.5%为宜,在受洪水影响的沿河路线及平原区低速路段应保证路线的最低标高,以免遭受洪水冲刷,而确保路基的稳定;纵坡设计应争取填、挖平衡,尽量利用挖方作就近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节省土石方量,降低工程造价;纵坡设计时,还应结合我过情况,适当照顾当地民间运输工具,农业机械、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设计纵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在回头曲线地段设计纵坡,应先按回头曲线的标准要求确定回头曲线部分的纵坡,然后向两端接坡,同时注意回头曲线地段不宜设竖曲线。平竖曲线重合时。要注意保持技术指标均衡,位置组合合理适当,尽量避免不良组合情况。大中桥上不宜设置竖曲线。如桥头路线设有竖曲线,其起(终)点应在桥头两端10m以外,并注意桥上线形与桥头线形变化均匀,不宜突变。小桥涵上允许设计竖曲线,为保证路线纵面平顺,应尽量避免出现急变“驼峰式纵坡”。注意交叉口、桥梁及引道、隧道、城镇附近、陡坡急变处纵坡特殊要求。纵坡设计时,如受控制点约束导致纵面线形欺负过大,纵坡不够理想,或则土石方工程量过大而育无法调整时,可用纸上移线的办法修改平面线形,从而改善纵面线形。4. 竖曲线设计要求:宜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竖曲线设计,首先确定合适的半径。在不过分增加工程数量的情况下,宜选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一般都应采用大于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的数值,特别是前后两相邻纵坡的代数差小时,竖曲线更应采用大半径,以利于视觉和路容美观。只有当地形限制或其他特殊困难不得已时才允许采用极限最小半径。同向曲线间应避免“断背曲线”。同向竖曲线,特别是同向凹形竖曲线间如直线坡段不长,应合并为单曲线后复曲线。反向曲线间,一般由直坡段连续,亦可以相互直接连接。反向竖曲线间设置一段直坡段,直坡段长度一般不小于计算行车速度行驶3s的行程长度。如受条件限制也可相互直接连接,后插入短直线。应满足排水要求。2.4.2竖曲线交点计算依据“道路勘测设计”竖曲线计算公式计算如下:图22 竖曲线要素示意图(1)根据设计得知: i1=0.032 i2=0.054 拟定R=2000变坡桩号K0+310.00 高程1244.00 w=i2-i1=0.022 (凹型)竖曲线长度: L=R*w=44.000 (215)切线长:T=L/2=22.000 (216)竖曲线变坡点纵距:E=T2/(2*R)=0.121 (217)计算公式为:右半部分: (218)左半部分:其中:曲线上任意点到曲线起点(左半曲线)或终点(右半曲线)的水平距离。直线上点到相邻变坡点的距离。以上公式计算竖曲线设计高程:起点桩号K0+288.00 终点桩号K0+332.00起点高程1243.296 终点高程1245.188竖曲线设计高程表 表2-6桩号设计高程K0+288.001243.296K0+290.001243,40K0+300.001243.70K0+310.001244.20K0+320.001244.60K0+330.001245.188(2)根据设计得知: i1=0.054 i2=0.074 拟定R=2000变坡桩号K0+540.00 高程1256.50 w=i2-i1=-0.020 (凹型)竖曲线长度: L=R*w=40.000切线长:T=L/2=20竖曲线变坡点纵距:E=T2/(2*R)=0.1起点桩号K0+520.00 终点桩号K0+560.00起点高程1255.42 终点高程1257.98竖曲线设计高程表 表2-7桩号设计高程K0+520.001255.42K0+540.001256.60K0+560.001257.98(3)根据设计得知: i1=0.074 i2=0.034 拟定R=1000变坡桩号K1+730.00 高程1270.00 w=i2-i1=-0.040 (凸型)竖曲线长度: L=R*w=40切线长:T=L/2=20竖曲线变坡点纵距:E=T2/(2*R)=0.2起点桩号K0+710.00 终点桩号K0+750.00起点高程1268.53 终点高程1270.68竖曲线设计高程表 表2-8桩号设计高程K0+710.001268.53K0+720.001269.20K0+730.001269.80K0+740.001270.30K0+750.001270.68(4)根据设计得知: i1=0.034 i2=0.039 拟定R=5000变坡桩号K1+230.00 高程1287.00 w=i2-i1=0.005 (凹型)竖曲线长度: L=R*w=57.200切线长:T=L/2=28.600竖曲线变坡点纵距:E=T2/(2*R)= 0.372起点桩号K1+217.50 终点桩号K1+242.50起点高程1286.258 终点高程1287.488竖曲线设计高程表 表2-9桩号设计高程K1+217.501286.258K1+220.001286.70K1+230.001287.20K1+240.001287.40K1+242.501287.488(5)根据设计得知: i1=0.039 i2=0.075 拟定R=1000变坡桩号K1+590.00 高程1301.00 w=i2-i1=0.036 (凹型)竖曲线长度: L=R*w=36.000切线长:T=L/2=18.000竖曲线变坡点纵距:E=T2/(2*R)= 0.162起点桩号K1+572.00 终点桩号K1+608.00起点高程1300.298 终点高程1302.35竖曲线设计高程表 表2-10桩号设计高程K1+572.001300.298K1+580.001301.25K1+600.001301.58K1+608.001302.35(6)根据设计得知: i1=0.075 i2=0.037 拟定R=1000变坡桩号K1+690.00 高程1307.50 w=i2-i1=-0.038 (凸型)竖曲线长度: L=R*w=38.00切线长:T=L/2=19.000竖曲线变坡点纵距:E=T2/(2*R)= 0.1805起点桩号K1+671.00 终点桩号K1+709.00起点高程1306.075 终点高程1308.203竖曲线设计高程表 表2-11桩号设计高程K1+671.001306.075K1+680.001306.80K1+690.001307.40K1+700.001307.70K1+709.001308.203(7)根据设计得知: i1=0.037 i2=0.079 拟定R=1000变坡桩号K1+960.00 高程1317.50 w=i2-i1=0.042 (凹型)竖曲线长度: L=R*w=42.000切线长:T=L/2=21.000竖曲线变坡点纵距:E=T2/(2*R)= 0.2205起点桩号K1+939.00 终点桩号K1+981.00起点高程1316.76 终点高程1319.159 竖曲线设计高程表 表2-12桩号设计高程K1+939.001316.76K1+960.001317.70K1+980.001319.10K1+981.001319.159(8)根据设计得知: i1=0.079 i2=0.039 拟定R=1000变坡桩号K2+130.00 高程1331.00 w=i2-i1=-0.040 (凸型)竖曲线长度: L=R*w=40.00切线长:T=L/2=20.00竖曲线变坡点纵距:E=T2/(2*R)= 0.20起点桩号K2+110.00 终点桩号K2+150.00起点高程1329.42 终点高程1331.78 竖曲线设计高程表 表2-13桩号设计高程K2+110.001329.42K2+120.001330.10K2+130.001330.80K2+140.001331.30K2+150.001331.78(9)根据设计得知: i1=0.039 i2=0.079 拟定R=1000变坡桩号K2+820.00 高程1358.00 w=i2-i1=0.040 (凹型)竖曲线长度: L=R*w=40.00切线长:T=L/2=20.00竖曲线变坡点纵距:E=T2/(2*R)= 0.2起点桩号K2+800.00 终点桩号K2+840.00起点高程1357.22 终点高程1359.58竖曲线设计高程表 表2-14桩号设计高程K2+800.001357.22K2+820.001358.20K2+840.001359.58(10)根据设计得知: i1=0.039 i2=0.079 拟定R=1000变坡桩号K2+940.00 高程1367.5 w=i2-i1=0.040 (凸型)竖曲线长度: L=R*w=40.00切线长:T=L/2=20.00竖曲线变坡点纵距:E=T2/(2*R)= 0.2起点桩号K2+920.00 终点桩号K2+960.00起点高程1365.92 终点高程1368.28 竖曲线设计高程表 表2-15桩号设计高程K2+920.001365.92K2+940.001367.40K2+960.001368.28(11)根据设计得知: i1=0.039 i2=0.062 拟定R=2000变坡桩号K3+560.00 高程1391.50 w=i2-i1=0.007 (凹型)竖曲线长度: L=R*w=46.00切线长:T=L/2=23.00竖曲线变坡点纵距:E=T2/(2*R)= 0.13225起点桩号K3+537.00 终点桩号K3+583.00起点高程1390.603 终点高程1392.926 竖曲线设计高程表 表2-16桩号设计高程K3+537.001390.603K3+540.001390.70K3+560.001391.60K3+580.001392.70K3+583.001392.926设计路段起点地面高程为1234.0m,终点地面高程为1407.5m,路线总克服的高差为173.5m,路线总长为3820m,平均纵坡为173.5/3820=4.542%。竖曲线设计高程汇总表 表2-17坡段坡度(%)坡长(m)高程(m)总高程(m)坡段13.20310.009.92=173.54173.5坡段25.40230.0012.42坡段37.40170.0012.58坡段43.40500.0017.00坡段53.90360.0014.04坡段67.50100.007.50坡段73.70270.009.99坡段87.90170.0013.43坡段93.90690.0026.91坡段107.90120.009.48坡段113.90620.0024.18坡段126.20260.0016.12=173.5425道路横断面设计1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得各项技术指标路基宽度:查(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知公路等级为三级,车道数拟定两车道,车速为,两车道的路基宽度一般值为7.5m,取设计车道宽度为3.75m,得总车道宽度为3.7527.5m,左右侧土路肩宽度为0.5m。路拱坡度:查(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得沥青混凝土路拱坡度为12%,故取路拱坡度为2%;路肩横向坡度一般应较路面横向坡度大1%-2%,故取路肩横向坡度为3%,路拱坡度采用双向坡面,由路中央向两侧倾斜。路基边坡坡度:由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得知,当H6m(H路基填土高度)时,路基边坡按1:1.5设计。碎落台:查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得知,挖方处边沟外应设宽1.2m的向沟斜坡2%的碎落台。边沟设计:查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得边沟横断面一般采用梯形,梯形边沟内侧边坡为1:1.01:1.5,外侧边坡与挖方边坡坡度相同。少雨浅挖地段的土质边沟可采用三角形横断面,其内侧边坡宜采用1:21:3,外侧边坡坡度与挖方边坡坡度相同。本设计路段地处平原微丘区,故宜采用梯形边沟,且底宽为0.6m,深0.6m,内侧边坡坡度为1:1。3横断面设计步骤:根据外业横断面测量资料点绘横断地面线。根据路线及路基资料,将横断面的填挖值及有关资料(如路基宽度、加宽值、超高横坡、缓和段长度、平曲线半径等)抄于相应桩号的断面上。根据地质调查资料,示出土石界限、设计边坡度,并确定边沟形状和尺寸。绘横断面设计线,又叫“戴帽子”。设计线应包括路基边沟、边坡、截水沟、加固及防护工程、护坡道、碎落台、视距台等,在弯道上的断面还应示出超高、加宽等。一般直线上的断面可不示出路拱坡度。计算横断面面积(含填、挖方面积),并填于图上。4由图计算并填写逐桩占地宽度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计算表及公里路基土石方数量汇总表。2.5.1缓和曲线加宽值计算依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设计速度为30/h的三级公路采用第一类的加宽值,对于R250m的圆曲线,由于其加宽值甚小,可以不加宽。(1)交点一的线形为基本形,设计半径R=80m 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84 表5-6-1,其双车道公路平曲线加宽值为1.0m,加宽的过度段采用比例过度法。=40m 求=13.626m时的 =m (214)依次类推求出其他桩 加宽值。平曲线加宽值计算表 表2-18桩号ZH K0+15.242K0+20K0+30K0+40K0+50HY K0+55.242前缓和段0.0000.120.370.620.871.00桩号YH K0+95.457K0+100K0+110K0+120K0+130HZ K0+135.46后缓和段1.000.890.640.390.140.00(2) 交点二的线形为基本形,设计半径R=200m 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其双车道公路平曲线加宽值为0.6m,加宽的过度段采用比例过度法。=40m。平曲线加宽值计算表 表2-19桩号ZH K0+246.597K0+260K0+270K0+280-HY K0+286.597前缓和段0.000.080.230.38-0.60桩号YH K0+332.825K0+340K0+350K0+360K0+370HZ K0+372.825后缓和段0.600.490.340.190.040.00(3)交点三的线形为基本形,设计半径R=200m 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其双车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铁站台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集安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电路基础自锁知识培训课件
- 电芯厂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高边坡施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电脑贴膜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高血压病课件
- 电脑知识培训活动课件
- 电脑知识培训实施方案课件
- 智慧化工园区数字孪生应用方案
- 2025玉溪市公安局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人教PEP版(2024)新四年级上册 教材解读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 2025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招聘聘用制审判辅助人员30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南京大学课程《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及教案
- 加气块砌筑知识培训课件
- 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课件
- 2025年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配电带电作业工考试试卷与答案
- 2025年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考试(兽医防治员·高级技师/一级)(综合评审技能)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地勘钻探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