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导频污染1、定义RSCP-105dbm时,激活集最好小区Ec/Io与最小小区Ec/Io之差小于3db。(有时这种现象存在很短时间,多长时间才称为导频污染或者造成什么结果时需要处理?)2、产生原因由于导频污染主要是多个基站作用的结果,因此,导频污染主要发生在基站比较密集的城市环境中。正常情况下,在城市中容易发生导频污染的几种典型的区域为:高楼、宽的街道、高架、十字路口、水域周围的区域。(1)小区布局不合理(2)基站选址或天线挂高太高(3)天线方位角设置不合理(4)天线下倾角设置不合理(5)天线后瓣影响 在城区环境中,应当选择前后比高的天线。否则在一定环境下(比如某一天线的后瓣朝向与街道走向平行,而预计覆盖该街道的天线与街道走向斜交),天线后瓣也是导致导频污染的因素之一。(6)导频功率设置不合理 当基站密集分布时,若规划的覆盖范围小,而设置的导频功率过大,导频覆盖范围大于规划的小区覆盖范围时,也可能导致导频污染问题;(7)覆盖区域周边环境影响3、导频污染会导致哪些问题? 1)高BLER。由于多个强导频存在对有用信号构成了干扰,导致Io升高,Ec/Io降低,BLER升高,提供的网络质量下降,导致高的掉话率。2)切换掉话。若存在3个以上强的导频,或多个导频中没有主导导频,则在这些导频之间容易发生频繁切换,从而可能造成切换掉话。3)容量降低。存在导频污染的区域由于干扰增大,降低了系统的有效覆盖,使系统的容量受到影响。4、解决措施1)天线调整:调整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对没有主导频的区域增强主导导频,对有主导频的区域减弱其他导频。2)功率调整:导频污染是由于多个导频共同覆盖造成的,解决该问题的一个直接的方法是提升一个小区的功率,降低其它小区的输出功率,形成一个主导频。3)改变天馈设置:有些导频污染区域可能无法通过上述的调整来解决,这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替换天线型号,增加反射装置或隔离装置,改变天线安装位置,改变基站位置等措施。4)采用RRU或直放站:对于无法通过功率调整、天馈调整等解决的导频污染,可以考虑利用RRU或直放站引入一个强的信号覆盖,从而降低该区域其它信号的相对强度,改变多导频覆盖的状况。5)采用微小区。应用目的同直放站,用于通过增加微蜂窝在导频污染区域引入一个强的信号覆盖,从而降低该区域其它信号的相对强度。适用于话务热点地区,即可以增加容量,同时解决导频污染。二、功率控制1、远近效应在WCDMA系统中,如果没有采用功率控制机制来使两个移动台到达基站的功率差不多相等,那么距离基站较近的移动台的发射信号很容易淹没距离基站较远的移动台的信号,并因此阻塞小区中的以大片区域。在上行链路中,如果小区内所有 UE 以相同的功率进行发射,由于每个UE 与 Node B的距离和路径不同,信号到达Node B就会有不同的衰耗,从而导致离Node B较近的UE,Node B收到的信号强,较远的Node B收到的信号弱,这样就会造成Node B所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相差很大。由于 WCDMA是同频接收系统,较远的弱信号到达Node B后可能不会被解扩出来,造成弱信号“淹没”在强信号中,而无法正常工作。采用功率控制后,每个UE到达基站的功率基本相当,这样,每个UE的信号到达NodeB后,都能被正确地解调出来。2、功率控制的目的WCDMA采用宽带扩频技术,是个自干扰系统。通过功率控制,降低了多址干扰、克服远近效应以及衰落的影响,从而保证了上下行链路的质量。例如:在保证QoS的前提下降低某个UE的发射功率,将不会影响其上下行数据的接收质量,但结果却减少了系统干扰,其他UE的上下行链路质量将得到提高。功率控制给系统带来以下优点:(1)克服阴影衰落和快衰落。阴影衰落是由于建筑物的阻挡而产生的衰落,衰落的变化比较慢;而快衰落是由于无线传播环境的恶劣,UE和Node B之间的发射信号可能要经过多次的反射、散射和折射才能到达接受端而造成。对于阴影衰落,可以提高发射功率来克服;而快速功控的速度是1500次/秒,功控的速度可能高于快衰落,从而克服了快衰落、给系统带来增益,并保证了UE在移动状态下的接受质量,同时也能减小对相邻小区的干扰。(2)降低网络干扰,提高系统的质量和容量。功率控制的结果使UE和Node B之间的信号以最低功率发射,这样系统内的干扰就会最小,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质量。(3)由于手机以最小的发射功率和Node B保持联系,这样手机电池的使用时间将会大大延长。3、功率控制的分类在W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按方向分为上行(或称为反向)功率控制和下行(或称为前向)功率控制两类;按移动台和基站是否同时参与又分为开环功率控制和闭环功率控制两大类。闭环功控是指发射端根据接收端送来的反馈信息对发射功率进行控制的过程;而开环功控不需要接收端的反馈,发射端根据自身测量得到的信息对发射功率进行控制。1 开环功率控制开环功率控制是根据上行链路的干扰情况估算下行链路,或是根据下行链路的干扰情况估算上行链路,是单向不闭合的。UE测量公共导频信道CPICH的接收功率并估算Node B的初始发射功率,然后计算出路径损耗,根据广播信道BCH得出干扰水平和解调门限,最后UE计算出上行初始发射功率作为随机接入中的前缀传输功率,并在选择的上行接入时隙上传送(随机接入过程)。开环功率控制实际上是根据下行链路的功率测量对路径损耗和干扰水平进行估算而得出上行的初始发射功率,所以,初始的上行发射功率只是相对准确值。WCDMA系统采用的FDD模式,上行采用19201980MHz、下行采用21102170MHz,上下行的频段相差190MHz。由于上行和下行链路的信道衰落情况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开环功率控制只能起到粗略控制的作用。但开环功控却能相对准确地计算初始发射功率,从而加速了其收敛时间,降低了对系统负载的冲击;而且,在3GPP协议中,要求开环功率控制的控制方差在 10dB 内就可以接受。2 上行内环功控内环功率控制是快速闭环功率控制,在Node B与UE之间的物理层进行, 上行内环功率控制的目的是使基站接收到每个UE信号的比特能量相等。见图3。图3 上行内环功控首先,Node B测量接受到的上行信号的信干比(SIR),并和设置的目标SIR(目标SIR由RNC下发给Node B)相比较,如果测量SIR小于目标SIR,NodeB在下行的物理信道DPCH中的TPC标识通知UE提高发射功率,反之,通知UE降低发射功率。因为WCDMA在空中传输以无线帧为单位,每一帧包含有15个时隙,传输时间为10ms,所以,每时隙传输的频率为1500次/秒;而DPCH是在无限帧中的每个时隙中传送,所以其传送的频率为每秒1500次,而且上行内环功控的标识位TPC是包含在DPCH里面,所以,内环功控的时间也是1500次/秒。3 上行外环功控上行外环功控是RNC动态地调整内环功控的SIR目标值,其目的是使每条链路的通信质量基本保持在设定值,使接收到数据的BLER满足QoS要求。见图4。图4 上行外环功控上行外环功控由RNC执行。RNC测量从Node B传送来数据的BLER(误块率)并和目标BLER(QoS中的参数,由核心网下发)相比较,如果测量BLER大于目标BLER,RNC重新设置目标TAR(调高TAR)并下发到Node B;反之,RNC调低TAR并下发到Node B。外环功率控制的周期一般在一个 TTI(10ms、20ms、40ms、80ms)的量级,即 10100Hz。由于无线环境的复杂性,仅根据SIR值进行功率控制并不能真正反映链路的质量。而且,网络的通信质量是通过提供服务中的QoS来衡量,而QoS的表征量为BLER,而非 SIR。所以,上行外环功控是根据实际的BLER值来动态调整目标SIR,从而满足Qos质量要求。4 下行闭环功控下行闭环功控和上行闭环功控的原理相似。下行内环功率控制由手机控制,目的使手机接收到Node B信号的比特能量相等,以解决下行功率受限;下行外环功控是由UE的层3控制,通过测量下行数据的BLER值,进而调整UE物理层的目标SIR值,最终达到UE接收到数据的BLER值满足QoS要求三、测量事件1、同频测量事件(1)1A :一个主导频信道进入报告范围,表示一个小区的质量已经接近最好小区或者活动集质量,当UE的活动集满后,停止报告1A事件 图为:RCN下发measurement control消息中1A事件触发的条件。(2)1B: 一个主导频信道离开报告范围,表示一个小区的质量比最好小区或活动集质量差得较多(3)1C:非激活集小区替换激活集小区事件,表示一个非激活集小区已经比活动集的小区好,即激活集已满,该事件是删除和增加的集合;(4)1D:激活集小区更新事件,最好小区更新事件;(5)1F: 对活动集小区的测量结果低于绝对门限事件。2、异频测量事件(1)2B事件:当前使用频率质量低于绝对门限,非使用频率质量高于另一绝对门限。(2)2C事件:非使用频率质量高于一个绝对门限(3)2D:当前使用频率质量低于某一绝对门限,用于启动压缩模式。(4)2F:当前使用频率质量高于某一绝对门限,用于停止压缩模式。 四、掉话常见的掉话的原因及其各自的表现和判断方法1邻区漏配如果掉话前UE记录的活动集EcIo信息和Scanner记录的Best Server EcIo相差较大,而Scanner记录的Best Server扰码不在UE掉话前的测量控制邻区列表中,或者如果掉话后UE马上重新接入,且重新接入的小区扰码和掉话时的扰码不一致,且新的小区不在UE掉话前的测量控制邻区列表中,或者UE上报的检测集(Detected Set )信息出现了信号较强的小区。2覆盖差确认覆盖的问题简单直接的方式是直接观察Scanner采集的数据,若最好小区的RSCP和EcIo都很低,就可以认为是覆盖问题。3切换导致的掉话软切换/同频导致掉话主要有两类原因:切换来不及或者乒乓切换。从信令流程上表现为手机收不到活动集更新或者物理信道重配置命令,PS业务也有可能在切换之前先发生TRB复位。解决切换来不及导致的掉话,可以通过调整天线扩大切换区,也可以配置1a事件的切换参数使切换更容易发生,或者增加CIO值使目标小区能够提前发生切换。CIO与实际测量值相加所得的数值用于UE的事件评估过程。UE将该小区原始测量值加上这个偏置后作为测量结果用于UE的同频切换判决,在切换算法中起到移动小区边界的作用。该参数设置越大,则软切换越容易,处于软切换状态的UE越多,但占用资源;设置越小,软切换越困难,有可能影响接收质量。4干扰导致的掉话一般情况下,对于下行,当激活集CPICH RSCP比较好,而激活集和监视集的EcIo都很差,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下行干扰的问题;对于上行,如果发现RTWP比正常值(-107-105)超过10dB,持续时间超过23s,可以基本判断为上行干扰。5上行覆盖差 主要表现为:UE 发射功率不足;6 导频污染 对于导频污染引起的切换问题1可以通过调整某一个天线的工程参数,使该天线在干扰位置成为主导小区;2也可以通过调整周围的其他几个天线工程参数,减小信号到达这些区域的强度;从而减少导频个数;3如果条件许可,可以增加新的基站覆盖这片地区;如果干扰来自一个基站的两个扇区,可以考虑通过扇区合并,将两个小区合并成为一个小区。五、干扰1、下行干扰当CPICH RSCP大于-85dB,EcIo小于-13dB,对于下行干扰可能是导频污染引起。2、上行干扰RTWP比正常值(-104-105)超过10dB,这种上行干扰可能是由于异系统造成,如小灵通。六、针尖效应1现象和分析针尖效应主要表现为在较强目标小区信号的短时间作用下,原小区信号经历短暂快速下降,又上升的情况,通常情况下EcIo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5s):图1 针尖效应-信号变化情况针尖效应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会导致掉话:如果针尖持续的时间很短,无法满足切换条件,不会影响掉话,但会带来业务质量的恶化,比如下行产生过高的BLER;如果针尖持续的时间比较短,而切换的条件又比较严格,导致的后果是在切换发生之前,可能由于下行信号太差,导致信令或者业务RB复位情况,最后也可能会导致掉话;如果目标小区触发了切换,可能由于原小区信号太差使手机收不到激活集更新,导致掉话的情况;如果目标小区完成了切换,变成了激活集内的小区,由于针尖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该小区还要完成一次切换过程才能从激活集内退出,这个过程也会造成掉话。所以针尖效应和拐角效应相比,针尖有两次切换的风险,任何一次切换失败就会导致掉话,但由于针尖的时间比较短,通过牺牲业务的质量(比如,配置较大的重传次数,使信令和业务不再发生复位),从而有机会在手机来不及上报测量报告的情况下,有机会不掉话,而拐角效应几乎是必然掉话的,因为拐角之后,原小区的信号几乎不会恢复!针尖效应一般可以通过观察Scanner记录的最好小区扰码分布图来观察,一般情况下,如果有两幅天线沿着两条街道照射,在两条街道交界的地方就容易产生针尖效应.2解决办法针尖效应可以参考拐角效应的解决办法,其中天线调整的目标是在针尖的位置不要使原信号下降过快目标小区信号上升过快,除了以上的方法,适当增加RLC重传次数,从而抵抗信号的衰落也可以比较好的降低掉话。注释:RLC(Radio Link Control)如何增加。(无线链路控制协议,为用户和控制数据提供分段/重组、检错、流量控制和重传等功能。)七、乒乓切换1、主导小区变化快2个或者多个小区交替成为主导小区,主导小区具有较好的RSCP和Ec/Io,每个小区成为主导小区的时间很短;2、无主导小区存在多个小区,RSCP正常而且相互之间差别不大,每个小区的Ec/Io都很差。从信令流程上看,一般可以看到1个小区刚刚删除,然后马上要求加入,此时收不到RNC下发的活动集更新命令导致失败。3、解决方法解决乒乓切换带来的掉话问题,可以调整天线使覆盖区域形成主导小区,也可以配置1B事件的切换参数增大激活集删除的难度,来减少乒乓的发生等方法来进行。具体说来,增加1B事件门限,增加1B迟滞,增加1B延迟触发时间。八、拐角效应1、定义:在拐角处,服务小区信号质量Ec/Io迅速变差,监视集信号质量逐渐变好,短时间内切换来不及导致掉话,这样现象就是拐角效应。2、解决思路:改变切换区域的位置,使软切换不在拐角处发生,降低软切换失败风险。3、两种方式调整:(1)天馈调整,通过改变天线方向角、下倾角使切换远离拐角处;(2)参数调整,通过修改软切换参数,包括门限等,或增加目标小区的Ec/Io使软切换不在拐角处发生。九 、邻近集1、分类邻近集是网络规划的概念,由UE所处小区周围所有规划的邻近小区组成,随UE所处小区的变化而变化。邻近集可以分为三个子集,同频监视集(intra-frequency cell),异频监视集(inter-frequency cell),异系统监视集(nter-system cell )。2、与UE相关的小区归为三个集合激活集(Active set),监视集(Monitored set),检测集(Detected set)。(1)、激活集(Active set):UE正在通信的小区组成的集合,目前只支持3个小区。(2)、监视集(Monitored set):有可能进入UE激活集的小区组成的集合,它们由同频监视集、异频监视集、异系统监视集或它们的组合构成。监视集中的小区均是同激活集中小区配置了临区关系的。(3)、检测集(Detect set):激活集与监视集内未涉及但UE可以检测到的小区集合,检测集中的小区与激活集无法进行软切换。十、闭塞小区与去激活小区之间的区别两者的操作结果虽然都是使得小区被删除,但是他们各自目的和功能实现是不同的。其中:闭塞小区,是指在小区存在业务量的情况下,将该小区的业务逐渐转移到邻近小区,然后关闭该小区的射频发射通道,使该小区的资源不可用。这样就可以在不中断NodeB业务的前提下,对出现故障的NodeB进行维护。闭塞某小区后,该小区的射频发射通道被关闭,该小区相关的逻辑资源被认为处于闭塞态;解闭塞某小区后,该小区对应的射频发射通道被打开,相关的小区管理状态恢复正常,小区重新启用。去激活小区,使小区数据不可用。主要是指在需要修改调整小区参数时,需要先执行小区的去激活操作,数据才可以被修改。而BLK CELL后,是不能对小区相关数据修改操作的。十一、扰码1、扰码资源WCDMA系统中的扰码资源分为上行和下行两类。上行扰码又分为长扰码和短扰码两种,均有225-1个,RNC随机选择分配用以区分用户,无须规划。下行扰码用于在UE侧区分不同小区,仅使用长扰码,其编号范围从0到218 -2 ,但为了加速UE小区搜索的过程,协议规定只有8192个码可用,这些扰码被分为512个组,每组16个,每组的第一个称为主扰码,其余15个为从扰码,从扰码必须和主扰码配合使用。对于512个主扰码再分为64个组,每组8个主扰码。2、扰码规划的目的是1) 为每个小区分配一个主扰码;2) 确保同频同扰码小区的下行信号之间不会互相产生干扰,影响手机正确同步和解码正常服务小区的导频信道;3) 一个小区的相邻小区需分配不同扰码。3、扰码规划原则: 在为每个小区分配一个合适扰码的前提下,提高扰码资源在整网中的利用率,满足网络发展过程中的扩容和维护需求 十二、W频点的计算1、WCDMA频率范围上行1940M-1955M ,下行2130M-2145M。带宽15M。上下行间隔为190M。WCDMA的信道号(即所谓的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间隔为200KHZ,即0.2MHZ。则25个信道的带宽为25*0.2=5M,也就是说5M带宽包括25个信道。同理,190M带宽所包含的信道为 190/0.2=950 个,即上下行间隔190M等同于950个信道加起来的带宽。(5M=25 个信道、190M=950 个信道)2、WCDMA的载波信道号和相应频率(1)、总带宽 15M, 而WCDMA每个载波要求的带宽是5M,故可用载波为3个。可称为载波1,载波2,载波3;(2)、载波1的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上行为9713,对应频率为1942.6 MHZ。 (1942.6*5=9713)下行为10663,对应频率为2132.6 MHZ。(2132.6 *5=10663)可以根据上行计算下行:信道号 10663=9713+950 , 频率 2132.6M=1942.6M+190 M。注释:*乘5的原因可能是WCDMA频点的中心频率是0.2MHz的整倍数(3)、快速推算载波2的信道号与频率:上行信道号为 9713+25=9738,频率为 1942.6M+5M=1947.6 MHZ。下行信道号为 10663+25=10688,频率为 2132.5M+5M=2137.6M。也可以根据上行推算下行:下行信道号为 9738+950=10663,频率为1947.6M+190M=2137.6M。10713-10688=25(4)、载波3同理类推。注意:10713怎么得到的3、频率规划应遵循如下原则(1)为了尽可能降低PHS对WCDMA的干扰,从高端向下顺序使用频率,即单载波基站采用9763号频率,二载波基站采用9763号、9738号频率;(2)原则上室内外采用同频设置,个别区域(如超高楼层)如同频设置确实通过优化无法解决干扰问题,可慎重选择异频设置。一般建议10层以上高楼采用异频设置。十三、EC/IO1、基本概念Ec就是码片能量 chip energy, Io 是手机收到的总功率,包含噪声和有用信息,我们通常用E c/Io来表示导频信道质量,因为导频信道没有bit信息,而导频信道质量也就是对应的扇区的前向覆盖质量.;2、Ec/No 、EC/IO区别每码片能量与噪声功率密度(噪声比)之比,Ec/Io 每码片能量与干扰功率密度(干扰比)之比,Eb/No研究对象主要是业务,Ec/Io研究对象主要是导频。3、L3消息中的换算关系EC/NO:(际测量值/2)-24rscp: 实际测量值-115十四、双载波(室内分布)1、频点设置: f1频点载波用作R99业务 f2频点载波用作HSPA业务2、切换设置 1/4, 2/5,3/6小区的HSDPA / HDUPA盲切换功能 1/2/3, 4/5/6相邻小区之间的切换 1/4小区同室外小区之间的切换(19991同室外双向切换, 19994能往室外点切换,但是不能从室外点切回)3、业务的切换 idle 模式下终端驻留在R99小区上 申请HSDPA业务的时候,终端自动登录的同覆盖的HSDPA小区,比如,驻留在第一小区的终端要做HSDPA的时候,能够自动在第四小区上做HSDPA业务。 HSDAP业务终止之后,终端能自动驻留在R99小区上,也就是第一小区。十七、信令1、信令中的一些基本信息(1)IMSI号码:在RANAP_COMMON_ID中(2)如何判断是CS、PS业务在RRC_CONNNECT_REQ信令中establishmentCause中:如果是:originatingConversationalCall 说明为CS业务的主叫;如果是: terminating ConversationalCall 说明是CS业务的被叫如果是:originatingBackgroundlCall说明为PS业务;(3)用户开户速率的查看在RAB_ASSIGNMENT_REQ中maxBitrate中 (4)扩频因子的查看说明:2、信令流程 十八、开环与闭环1、分类功率控制按移动台和基站是否同时参与分为开环功率控制和闭环功率控制两大类,其中闭环又分为内环和外环。2.、区别(1)闭环功控是指发射端根据接收端送来的反馈信息对发射功率进行控制的过程。闭环功率控制由内环功率控制和外环功率控制两部分组成。需要分内环功率控制和外环功率的原因是信噪比测量中,很难精确测量信噪比的绝对值。且信噪比与误码率(误块率)的关系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非线性的。比如,在一种多径的传播环境时,要求百分之一的误块率(BLER),信噪比(SIR)是5dB,在另外一种多径环境下,同样要求百分之一的误块率,可能需要5.5dB的信噪比而最终接入网提供给NAS 的服务中QoS 表征量为 BLER,而非SIR!业务质量主要通过误块率来确定的,二者是直接的关系,而业务质量与信噪比之间则是间接的关系。 内环功率控制过程:它是快速闭环功率控制,在基站与移动台之间的物理层进行。通信本端接收通信对端发出的功率控制命令控制本端的发射功率,通信对端的功率控制命令的产生是通过测量通信本端的发射信号的功率和信干比,与预置的目标功率或信干比相比,产生功率控制命令以弥补测量值与目标值的差距,即测量值低于预设值,功率控制命令就是上升;测量值高于预设值,功率控制命令就是下降。 外环功率控制过程:它慢速闭环功率控制,其目的是使每条链路的通讯质量基本保持在设定值。外环功率控制通过闭环功率控制间接影响系统的用户容量和通讯质量。外环功控调节闭环功率控制可以采用目标SIR或目标功率值。基于每条链路,不断的比较误码率(BER)或误帧率(FER)与质量要求目标BER 或目标FER 的差距,弥补性地调节每条链路的目标SIR 或目标功率,即质量低于要求,就调高目标SIR或目标功率;质量高于要求,就调低目标SIR或目标功率。(2)开环功控不需要接收端的反馈,发射端根据自身测量得到的信息对发射功率进行控制。 开环功控的衰落估计准确度是建立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具有一致的衰落情况下的,但是由于频率双工FDD 模式中,上下行链路的频段相差190MHz,远远大于信号的相关带宽,所以上行和下行链路的信道衰落情况是完全不相关的,这导致开环功率控制的准确度不会很高,只能起到粗略控制的作用,必须使用闭环功率控制达到相当精度的控制效果。WCDMA协议中要求开环功率控制的控制方差在10dB内就可以接受。 说明:当移动台发起呼叫时需要进行开环功率控制,从广播信道得到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再测量自己收到的功率,相减后得到下行路损值。根据互易原理,由下行路损值近似估计上行的路损值,计算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建立链路后,则需要在专用信道进行精确的闭环功率控制。十九、天线的选择1、市区通常选用水平波瓣宽度6065,垂直波瓣宽度13的定向天线;一般选择15dBi左右的中等增益天线;最好选择26固定电下倾角机械可调下倾的天线;建议选择双极化天线;选用前后比 25dB 以上的天线。2、公路以覆盖铁路、公路为目标的基站,S0.5/0.5 站型配置时,选用 3033 水平波束宽度的窄波束高增益定向天线;O1 站型配置时,选用双向 70 水平波束宽度的 “8”字型天线。以覆盖公路及沿线乡镇为目标的基站,选用 210 220。定向天线选用 21 22dBi 的高增益天线;全向天线选用 11dBi 增益; “8”字形天线选用 14dBi 增益;心形天线选用 12dBi 增益。公路基站对覆盖距离要求高,因此一般不选预置下倾角天线;建议选择垂直极化天线;所选定向天线的前后比不宜太高。 注:此项最多不能超过2分3、隧道在隧道内部安装时,考虑天线尺寸及安装问题,建议选用垂直极化的对数周期天线(宽带)或八木天线(窄带)。在隧道口外部安装时,建议选用双极化的平板天线。隧道覆盖方向性明显,所以一般选择窄波束定向天线,水平波束宽度 55 的对数周期天线/八木天线或水平波束宽度 30 的平板天线。高增益平板天线(21 dBi 或以上)、八木天线(13 14dBi)、对数周期天线(11 12dBi),实际情况需根据隧道长度要求进行选择;在隧道覆盖中天线尺寸大小比较关键,针对每个隧道设计专门的覆盖方案,需充分考虑天线的可安装性,尽量选用尺寸较小便于安装的天线,同时满足增益要求。 4、室内室内天线一般分三种:吸顶全向、平板定向、高增益定向天线,全向天线使用在房间中心,吸顶方式安装;平板定向天线使用在矩形环境,安装于矩形短边的单面墙上;高增益定向天线使用在电梯井中,一般采用对数周期天线。全向天线增益建议选 2dBi 左右,平板定向天线增益建议选 7dBi 左右,对数周期天线增益建议选 11dBi 左右。全向天线建议选用水平波束宽度 360、垂直波束宽度 90 ;平板定向天线建议选用水平波束宽度 90、垂直波束宽度 60;对数周期天线建议选用水平波束宽度 55、垂直波束宽度 50。建议选择垂直极化天线。二十、覆盖问题1、信号盲区(1)信号盲区定义信号盲区一般是指导频信号低于手机的最低接入门限(比如:RSCP门限为-115dBm,Ec/Io门限为-18dB)的覆盖区域;在信号盲区里,手机通常无法驻留小区,无法发起位置更新和位置登记而出现“掉网”的情况。(2)信号盲区产生的环境凹地、山坡背面、电梯井、隧道、地下车库或地下室、高大建筑物内部等等。(3)解决方法A 、对于相邻基站覆盖区不交叠部分内用户较多或者不交叠部分较大时,应新建基站,或增加周边基站的覆盖范围(如以牺牲容量为代价的提高导频发射功率、天线高度),使两基站覆盖交叠深度达到0.27R左右(R为小区半径),保证一定大小的软切换区域,同时要注意覆盖范围增大后可能带来的同邻频干扰;B、对于凹地、山坡背面等引起的盲区可用新增基站覆盖,也可以采用RRU或直放站,这样可以有效填补基站覆盖区域内的盲区、延伸覆盖范围,但同时,使用射频直放站可能会产生互调干扰,因此,工程实施时要注意它可能产生的干扰;C、对于电梯井、隧道、地下车库或地下室、高大建筑物内部的信号盲区可以利用RRU、直放站、室内分布系统、泄漏电缆、定向天线等方案来解决。2、覆盖空洞(1)定义覆盖空洞是对手机业务的,指导频信号低于全覆盖业务(例如:Voice、VP、PS64K)的最低要求但又高于手机的最低接入门限的覆盖区域。(2)产生的环境A、在话务量分布比较均衡的情况下,站址分布不均匀,造成一些区域没有RSCP可以满足全覆盖业务的最低要求。B、某些区域的导频信号RSCP都能满足要求,但由于同频干扰的增加,导频信道Ec/Io不能满足全覆盖业务的最低要求。比如,因为软切换区域周边小区的容量增加产生的小区呼吸效应,导致软切换区域的覆盖质量下降,在软切换区域出现所谓的“覆盖空洞”。(2)主要原因 站址分布的不合理3、上下行不平衡上下行不平衡一般指目标覆盖区域内,业务出现上行覆盖受限(表现为UE的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上行BLER要求)或下行覆盖受限(表现为下行专用信道码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下行BLER要求)的情况。二十一、PDP1)PDP(Packet Data Protocol) context即PDP上下文,保存用户面进行隧道转发的所有信息,包括RNC/GGSN的用户面IP地址、隧道标识和QoS等。2)SM通过PDP context的激活、修改、去激活信令流程实现会话管理。PDP context 激活流程用于建立用户面的分组传输路由;PDP context修改流程修改激活的PDP context的QoS(Quality of Service)和TFT(Traffic Flow Template),在发生RAU(Routing Area Update)时,也用于修改SGSN到GGSN之间的隧道路由;PDP context去激活则用于拆除激活的PDP。/ Z& |1 R2 W M3)激活一个PDP上下文意味着发起一个分组数据业务呼叫。PDP上下文激活包括MS发起的激活及二次激活、网络发起的PDP上下文激活。4)当HLR向SGSN插入用户数据且PDP上下文处于激活状态,SGSN可以发起PDP上下文修改流程;RAB重建,发生QoS改变,SGSN可以发起PDP上下文修改流程;SGSN之间的路由区更新,如果PDP上下文处于激活状态,SGSN可以发起PDP上下文修改过程。5)PDP上下文去激活流程包括MS发起的、SGSN发起的和GGSN发起的PDP上下文去激活流程。二十二、HSDPA增加的三个物理信道及其功能实现1、增加的三个物理信道增加的三个物理信道分别为:HS-PDSCH/HS-SCCH/HS-DPCCH,其中:HS-PDSCH主要负责传输下行用户数据,为下行用户共享;HS-SCCH是下行物理信道,负责传输对HS-DSCH信道解码所必需的控制信息;HS-DPCCH是上行专用物理信道,主要承载对ARQ的响应以及下行链路质量的反馈信息(ACK/NACK/CQI)。2、HSDPA基本流程来说明上面三个物理信道所起到的作用(1)、H业务最初,Node B内的调度模块对不同的用户进行评估,考虑他们的信道条件、每个用户的缓冲区的数据量以及最近一次的服务时间等因素。(这些信息是通过承载在HS-DPCCH上的CQI参数来反馈的)。(2)、决定好服务的用户后,Node B确定HS-DSCH的参数。(3)、Node B在发射HS-DSCH之前,先发射HS-SCCH通知终端一些必要的参数;(这些参数承载在HS-SCCH上,包括:HS-PDSCH上的用户信息、编码调制信息、传输格式等)。(4)、终端监测HS-SCCH,监测是否有发给自己的信息,如果有的话,终端开始接收HS-DSCH,并进行缓存。(5)、终端对在HS-DSCH上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并根据CRC结果在上行HS-DPCCH上发送响应ACK/NACK。(6)、如果Node B收到了NACK,会进行数据的重发,直到收到终端的ACK消息或达到最大重传次数。(重传的数据被承载在HS-PDSCH上发送)。单站点验证单站点验证是优化第一阶段,涉及每个新建站点的功能验证。 单站点验证工作的目标是确保站点安装和参数配置的正确。RF优化一旦规划区域内的所有站点安装和验证工作完毕,RF(或者Cluster)优化工作随即开始。这是优化的主要阶段之一,目的是在优化覆盖的同时控制干扰和导频污染。具体工作包括了邻区列表的验证和优化。大部分RF问题能够通过调整如下(优先级由高到低排列)站点参数加以解决:天线倾角 (Antenna tilt);天线方位角 (Antenna azimuth);天线位置 (Antenna location);天线高度 (Antenna height );天线类型 (Antenna type);站点位置 (Site location);新站点 (New site)RF优化方法:主导小区分析覆盖分析(CPICH RSCP);干扰分析(CPICH Ec/Io);上行覆盖;导频污染;邻区列表分析;UE软切换性能;掉话分析;无覆盖小区这可能表明某个站点在测试期间没有发射功率(这必须通过网络话统加以验证)。如果某个小区被怀疑在测试期间没有发射功率,这个问题必须在进行下一步分析之前加以验证。如果有小区没有发射功率,路测必须重做。非常差的覆盖可能是由于天线被阻挡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检查天线 的安装情况。过度覆盖或者不良覆盖小区这可能是由高站或者天线倾角不合适导致的。 过度覆盖的小区会对邻近小区造成干扰,从而导致容量下降。 无主导小区的区域:这类区域是指没有主导小区或者主导小区更换过于频繁的地区。这样会导致频繁切换,进而降低系统效率,增加了掉话的可能性。UE vs. 接收机测量的最佳服务小区比较UE和接收机的扰码数据图是非常有用的。两者之间如果存在显著的差别,可能意味着邻区漏配或者软切换失败等问题。任何观察到的问题都将做上标记,以便进一步的分析和对比。检查区域覆盖情况,建议标准如下,使用于室外接收机测量:好(Good): RSCP -85 dBm一般(Fair): -95 dBm RSCP -85 dBm 差(Poor): RSCP - 95 dBm检查每个小区的RSCP覆盖情况,对于判断覆盖区域过大的小区是很有效的。比较接收机和UE的RSCP覆盖示意图时,必须注意是否存在车辆穿透损耗和天线增益等差异导致UE接收电平相对较低。CPICH Ec/Io推荐标准好 (Good): Ec/Io -8 dB一般 (Fair): -14 dB Ec/Io -8 dB)差 (Poor): Ec/Io -70dBm;针对微蜂窝小区,可要求 CPICH RSCP -60dBm;针对空载情况,可要求 CPICH Ec/Io -6dB;针对加载情况,可要求 CPICH Ec/Io -10dB。测试方法:测试手机在IDLE模式下观察小区RSCP、Ec/Io是否有明显异常,检查小区间重选是否正常; 呼叫测试测试目的:通过拨打测试,检查语音业务的主被叫呼叫正常,语音质量良好;VP 业务的主被叫呼叫正常,语音质量和图象质量良好;PS 业务的呼叫功能正常,PS 业务速率正常。 测试说明:理想方案是工程安装人员在设备调试安装时在站点机房中,通过关闭功放保证对目标小区进行测试。通话时的语音质量和图象质量由测试人员主观感受决定。PS 业务速率与用户开户速率相关,并考虑误码重传、各层开销等影响。 当用户 PS 业务开户速率为 64kbps 时,PS 业务速率可达 56kbps 以上;当用户 PS 业务开户速率为 128kbps 时,PS 业务速率可达 110kbps 以上;当用户 PS 业务开户速率为 384kbps 时,PS 业务速率可达 320kbps 以上。当 PS 业务速率无法统计时,由测试人员对时延的主观感受决定。如果某一站点的 PS 业务速率较低时,可尝试其他网站或换用其他手机测试方法:在每个小区下进行Voice拨打测试,主观感受是否有语音不清楚或者断断续续甚至单通的现象; (VC+DPA)在每个小区下进行VP拨打测试,观察画面质量是否有比较严重的马塞克现象; (VP+UPA)在每个小区下进行网页浏览,至少点击一个网页,感受网络连接速率;(384业务)切换测试测试目的:通过路测,检查语音业务、VP 业务、PS 业务的软切换功能正常。针对 3G/2G 覆盖边缘,检查语音业务的 3G/2G 系统间切换功能正常,3G/2G 系统间小区选择重选或 PLMN 选择重选功能正常。 测试说明:切换测试与邻区配置以及测试路线选择密切相关。 对于高速率的 PS 业务,可能由于软切换速率门限的限制,测试的是硬切换。 对于系统间切换和系统间小区重选测试,应当尽量避免在室内/地下停车场等处进行。 注:邻区优化和特定地点的切换掉话优化属于 RF 优化的内容。为了区分切换功能异常导致的切换掉话和漏配邻区/覆盖信号差导致的掉话,通常测试同一站点中的 3 个扇区间切换(因为对同一站点的相邻扇区通常不会存在漏配邻区的情况)并要求测试路线上尽量避免建筑物信号阻挡。 对于系统间切换和系统间小区重选测试,应当尽量避免在室内/地下停车场等处进行。因为在这些地点,室外 2G 宏蜂窝信号的电平强度较差,通常由专门的 2G 室内系统覆盖。而运营商配置的 2G 邻区通常只针对 2G 室外宏蜂窝站点,漏配室内 2G 邻区。 测试方法: (系统内切换)话音业务/VP业务/PS业务保持,驱车前往下一扇区,从 Probe View 上观察是否发生切换(即 UE 的 CPICH 扰码是否发生变化),同时观察Probe Messages View 看是否有激活集更新消息。 测试方法: (系统间切换)在客户的协助下寻找一个3G网络覆盖的边缘,即没有3G网络覆盖但有2G网络覆盖的区域。准备两个UE,一个保持3G语言业务,另外一个保持IDLE,从3G区域驱车向2G区域,观察结果,其中正在通话的UE应该切换到2G网络,IDLE的UE会重选到2G网络;然后再从2G区域驱车到3G区域,此时,IDLE的UE应该重选到3G网络。天线分集检查测试目的:通过对比同一小区两接收天线交叉前后的 CPICH RSCP 的变化情况,检查天线接收分集是否接反。 测试说明:在天线分集接收时,接收分集检查用于确认接收天线分集是否接反 。 当天线接反时,上行不具备分集增益,且干扰增大一倍(原来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浙江省ZFJ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
- 2025年汽车级珠光材料合作协议书
- 员工培训计划与实施跟踪表(含培训效果评估)
- 2025年烟草、盐加工机械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抗重金属污染的FCC催化剂及助剂项目建议书
- 智慧树知道网课《美国社会与文化(浙江理工大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西宁市城区中考道德与法治试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国可折叠吹风机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2025年中国可生物降解肥皂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湖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地理试题【附答案】
- 《缺血性卒中脑细胞保护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
- 《顺丰速运探索》课件
- 禁止黄赌毒协议书模板
- 小学生反电诈安全教育
- 8.3.1动能和动能定理+课件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高起专合同协议
- 县城小产权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门窗吊装免责协议书5篇
- 《工程制图标准》课件
- 焦化厂新工安全培训
- 《恒星的基本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