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花开大堤暖.doc_第1页
襄阳花开大堤暖.doc_第2页
襄阳花开大堤暖.doc_第3页
襄阳花开大堤暖.doc_第4页
襄阳花开大堤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襄阳花开大堤暖对襄阳大堤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在历史文化名城襄阳,有着众多的文化古迹和人文资源,其中,汉江大堤及市区几段河堤,是不可多得的自然胜景和历史遗存。其地位可以概括为:襄阳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国诗歌及唐朝诗歌高地,襄阳山水文化的精华所在,拱卫襄阳安全的水利工程,四个襄阳建设的重要载体。 襄阳市区大堤,共有十处,它们是:老龙堤、寡妇堤、庞公大堤、襄水堤、七里河堤、清河堤、贾家洼大堤、万户大堤、樊城沿江大堤、迎旭门大堤。在今天,这十处河堤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第一,襄阳历史的传承。毫不夸张地说,这十处河堤,是襄阳历史的一个缩影,一部襄阳史,很多篇章都是修堤史,李隙撰徐襄州商碑记云:汉水为灾,绕城筑土堤四十三里,岁修恒为民病。最早的河堤是老龙堤,西起万山,东至襄阳夫人城下,古号称“十里长堤”,是我市最古老的堤防工程,天下郡国利病书载:“考襄阳古有大堤曲,是堤之设,自商周已然矣。”可见襄阳大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由于它工程浩大,蜿蜒似老龙伏地而行,故称“老龙堤”,亦称“大堤”。由于汉水讯期经常危及襄阳城的安全,古时人们多次在万山与夫人城之间修筑加固,民间曾有很多传说反映了当时修堤的艰辛。唐朝汉阳王张柬之调任襄阳时,曾组织民众加固过老龙堤。襄水堤,系襄水两岸土堤,故名,古亦称襄水(襄渠)土堤,今市南郊俗称南渠。据汉书.志、水经注及清乾隆版襄阳府志记载,襄阳城在襄水之阳,故名,由此可见,襄水是我市重要的水利资源和人文历史景观,也是襄阳得名的主要依据。据襄阳县志堤防记载,“檀溪长堤(今襄水堤西岸),在西门外檀溪湖中,明万历丁未(公元1607年),乡绅冯舜臣请于知府冯若愚率众捐筑。堤长七百丈,自响水洞关帝庙西边(今羊祜山西北侧),经九宫山(即真武山)、紫盖山(俗称琵琶山),抵三里桥,凡三百丈,为舜臣率众所筑。桥以西至万山麓,乃南漳上舍叶自新等助修。”东与南北朝时所修护城堤相接,清代又全面维修。樊城沿江大堤,西起火星观,东至迎旭门矶头,据襄阳县志记载,原有土堤,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冬,知府郑敦允改修石堤,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接修米公祠至火星观段石堤。古堤还有寡妇堤,本属老龙堤中的一段,据襄阳府志记载,“自大北门至长门中间以碎石二三丈者,名寡妇堤,枣阳寡妇某氏所捐修”,遂称寡妇堤,今沿用。迎旭门大堤因樊城古迎旭门而得名。 第二,中国诗歌及唐诗高地。汉江及襄阳汉江大堤,自古就是风景文化名胜,引来众多的文人墨客来此游览作赋,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名篇。大堤曲本是乐府西曲歌名,相和歌辞,内容多写男女爱情,与雍州曲皆出襄阳乐。梁简文帝雍州曲有以大堤为题的,为唐大堤曲、大堤行所本。唐代襄阳,歌舞音乐在南朝繁盛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由襄阳乐而成为了大堤曲,专门表现男女爱情,张柬之、李白、刘禹锡、李贺等许多文学大家为大堤曲填写了优美的歌词,影响所及,大堤曲也成了文人墨客们延续许多年的创作体裁。直到明清,还有文人们写这样的歌词。张柬之是襄阳人,又亲自主持修过老龙堤,他的大堤曲应该是他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南国多佳人,莫若大堤女。玉床翠羽帐,宝袜莲花距。魂处自目成,色授开心许。迢迢不可见,日暮空愁予。”唐代襄阳著名诗人孟浩然多次沿大堤行走,在大堤行寄万七中对襄阳大堤的繁华有过生动的描写:“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李白曾多次来襄阳找孟浩然,他的大堤曲既有对男女爱情的描写,也有对朋友的真诚思念:“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可以说,襄阳大堤诗,在唐诗乃至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第三,襄阳山水文化的精华所在。襄阳文化的核心价值,莫过于山水襄阳城,早在东晋时期,著名历史学家、襄阳人习凿齿对襄阳的记载和评价是:“襄阳城,本楚之下邑,檀溪带其西,岘山亘其南,为楚国之北津也。”这是对山水襄阳城较早的记载和描述。唐代襄阳著名诗人孟浩然在登望楚山最高顶一诗中说“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是说我们襄阳城的山水是一处人间胜迹,比拥有会稽山的绍兴更美。时至今日, “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仍然是我们的自豪和骄傲。由中国文化大家为襄阳获得魅力城市而撰写的颁奖词说: “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依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春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会聚之地,今天已成为内陆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聚集山水精华襄阳”。用山水襄阳城这三个元素衡量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城市,市内或有山,或有水,或有城,但是同时有山有水有古城的,就只有咱们襄阳了。襄阳大堤作为山水襄阳的重要承载和见证,理应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保护。 第四,拱卫襄阳安全的水利工程。自古以来,襄阳大堤就是襄阳人民与洪水斗争的历史。从襄阳郡设立以来,守襄者莫不以堤为要务,据襄阳府志记载,“迨万历三年,堤又大决,坏城郭。巡道杨一魁乃建议自万山下起,东至长门,合筑长堤,甃以石,高凡三丈,厚五丈,仍名曰老龙堤。檄知府万振孙、通判张拱极董修。计甃石共长十里三分。自是,汉水与檀溪如为堤隔,不复相通矣。”也就是说,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通过老龙堤的取直,汉江才开始不与檀溪相通。1935年7月7日汉江水位达71.71米时老龙堤就两处决口,1949年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对老龙堤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和加高培厚,使堤顶达到73-74米,堤顶宽度达到6-8米,19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修。1964年10月的一次洪峰,虽达到69.92米,但是老龙堤安然无恙。 第五,“四个襄阳”建设的重要载体。襄阳大堤与都市襄阳、绿色襄阳、文化襄阳息息相关,十处大堤是襄阳人民重要的休闲和健身场所,绿色襄阳的森林长廊,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之地。因此,大堤的保护、建设和开发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笔者建议,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建设与“四个襄阳”配套的都市大堤、绿色大堤、文化大堤,使大堤建设与襄阳的文化繁荣、旅游发展相结合,与市民的幸福指数提升相结合,使襄阳大堤这一水利工程在襄阳跨越式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复建大堤古迹。在大堤周围,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如万山亭、岘首亭、三国刘琦向诸葛亮去梯问计楼、释道安所建檀溪寺、禹王庙、庞靖侯祠、忠节祠、刘表呼鹰台、汉阴台、西敌台、东敌台等,这些众多的文化古迹使襄阳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应该有重点地选择与大堤密切相关、在历史上闻名、至今为群众津津乐道的古迹进行修复和复建。 二、竖立古诗诗碑。应该从浩瀚的歌咏襄阳汉江和襄阳大堤的诗词中,选择名气较大、最有代表性的诗词和歌赋,在大堤旁竖立古诗诗碑,如王粲、张柬之、孟浩然、李白、刘禹锡、李贺、杜甫、张九龄、白居易、欧阳修、曾巩等诗词歌赋,使市民在休闲中获得历史知识,增强市民对文化襄阳的认知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彰显名人事迹。在大堤两岸塑造名人雕像,辅以简要的文字介绍,彰显在几千年来为热爱襄阳、歌颂襄阳、保护襄阳和汉江、修建大堤使人民难于灾难而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使这些名人的事迹为市民耳熟能详,也使襄阳大堤成为重要的人文和旅游资源,解决襄阳旅游“有说的、没看的”的尴尬局面。四、构建绿色长廊。把襄阳大堤建设与创建文明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和绿色襄阳建设相结合,在十个大堤处修建绿色长廊和景观园林,使襄阳除了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外,也成为绿色宜居城市。五、修建亲水平台。在大堤修建几处安全的亲水平台,让市民和襄阳山水有更为亲密的接触,也可考虑在汉江中修建天然游泳池,增加防护人力和设施,减少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