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中市外国语小学 电子备课 语文学科观书有感【基础性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提高性目标】 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品读名句,初识作者。1同学们看,这有四句名言。请你去读一读,力争读懂它们。出示: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至精。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2它们都是关于读书的,能给我们很好的警示,我们一起熟记于心。【齐读】3知道这些名言是谁说的吗?(朱熹)【板书,强调“熹”的写法】4这就是朱熹,【课件出示简介】【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他学问广博,治学勤奋,一生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其中很多思想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写的诗善于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寓意含蓄,具有哲理。】一起来读一读这段简介中的首尾两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二、品析诗句理解诗意1出示【自学提示】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理解“鉴、徘徊、渠、清如许”词语,并说说各诗句的意思。用一句话概括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借助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2. 生开始自学,师巡视。3.交流、反馈(1)检查诵读。读正确指名读,相机正音“鉴”“徘徊”,再指名读读出节奏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读好问句诗中有个特殊的标点“?”,所以这句要读出问的语气,我们一起来! (2)品读一二句。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呢?【板书:方塘】这是怎样的半亩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板书:清】学习池塘的“清”出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理解“鉴”“徘徊”鉴:镜子,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徘徊:来回移动 说一、二两句诗的意思这里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来回地移动,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明净。【板:清澈明净】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暗示了我们什么呢?(池塘的水在缓缓地流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来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边想象画面边读(3)品读三四句。过渡:诗人看到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产生疑问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示三四句】 “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i”,第四声,作什么意思?(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板:源头活水】怎样的水才是活水呢?(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连起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如果没有活水涌来,方塘会怎样?(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4)小结:同学们,诗人看到这半亩方塘虽然小了些,但因为有活水不断流进,水如此清澈,怎能不喜欢呢?读全诗,读出诗人心中的喜欢之情。三、质疑引入哲理理解引导学生质疑。这首诗学完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呢?引出: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学生充分讨论) 1)看图理解(诗人爱读书爱思考)2)出示关于诗人的资料帮助理解。(着重强调“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性。)3)情景辅助理解:师手拿书本,黑板上出示半亩方塘的简笔画,眼光从书本移向方塘并吟诵观书有感,忽然师似有所悟。眼光从池塘回到书本,并出示:生思考填空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呀!我要想变得英明有远见,看来要。师:你们终于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这种感受还是对池塘吗?(诗人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用半亩方塘来比喻自己读书的感受。)4)诗人和我们都明白了读书的道理。 出示:半亩方塘就像。 源源不断的活水就像。 小结: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这也是这首诗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四、反复诵读,完满总结。1同学们,好的诗句能流传百年,而朱熹的这两句诗却流传了几千年,现在在“南溪书院”的“活水亭”上,还能清晰地看得见朱熹的这两句饱含哲理的诗【出示,引读】2我想,在我们大家的心里也一定深深烙上了这两句让我们思考一生的诗,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朱熹的诗那么含蓄,这不仅是景,更是一种理,【板:景 理】一景一理,融合得那么巧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4总结: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将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五、当堂检测温故知新。1朱熹先生把读书的道理巧妙地藏在这首写景诗里,使人们一下子就接受了他的观点,真不愧为一个杰出的理学家。而像这样的诗叫作“说理诗”。【板书:说理诗】2其实我们接触过许多这样的诗,试一试,你能回忆吗?【出示】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 , 。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真是 , 。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这正是 , , 。3.完成补充习题六六、过关任务:背诵观书有感,能说说诗的意思。说说观书有感所蕴含的道理。七、作业布置。1继续完成补充习题。2搜集一些读书名言和富有哲理的诗和同学分享。教学反思: 相对于冬夜读书示子聿来说,观书有感的寓意就没那么明显了。诗文从头到尾都看似在写塘水,怎么就扯到读书的学问了呢?如果不凭借任何的参考资料,学生自己是很难领悟到这一点的。怎样把学生的思路印到那一头去呢?我决定从题目上下文章。 一开始,我出示了这首诗的内容,但不写题目,只说作者朱熹是宋代的理学家(即哲学家)。随后,理解诗句的意思。第一二两句,重点让学生感受到水塘的清澈明净,三四句,通过与学校池塘的比较,明白源头活水是水塘能保持清澈明净的根本原因。学至此处,让学生回过头来说说正首诗在围绕什么写。学生都能发现,写的是水塘,水塘的清澈及为什么这么清澈。那我就问,如果让同学门给这样一首诗加个题目,会怎么加。开始,由于受了课本的影响,都说不出。后来,只说根据刚才理解大的意思来说,有同学就敢说了,“水”,“水塘”,“源头活水”,当然有同学还说了“观水有感”总结了一下,就是题目总与水有关,但就是与书联系不上。 随后,出示课题,读读,想想,这水塘,怎么与书联系起来了呢?打开课文,看插图,来体会作者的心境,想象一位哲学家此时的想法。教室里安静下来,没有人举手,显然,都觉得是个难题了。片刻,终于有一只、两只手举起来了。一位学生答得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承包装修木工合同3篇
- 食堂托管管理合同营养健康方面的补充协议3篇
- 绿化合伙人协议书5篇
- 合作合同范本哪里卖
- 委托加工油合同范本
- 合同范本开头怎么写
- 场地出租合同书范文3篇
- 钢材买卖中介合同范本
- 超市商品经销合同范本
- 代理信息咨询合同范本
- 砂石料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1
- BYK色差仪使用方法简介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入门-第2章
- 无损探伤工(技师、高级技师)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判断题汇总)
- 大陆与台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比较
- 辩论赛PPT模板模板
- 陶瓷材料基础-陶瓷力学性能-课件
- 开展VIP商务旅客服务的项目策划书
- 广东省封开县金装神梧黄金开采有限公司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评审意见
- 一年级下册竖式计算题大全
- 大学英语六级(CET-6)试卷模拟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