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实证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i 摘 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上市融资 这使上市企业固有的风险 分摊到普通股民及证券投资者中 如何规避风险 指导人们作出正确投资决策就成为 理论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近年来沪 深两市上市公司及国内外其他企业的现状 分析可以看出 企业经营失败往往源于薄弱的财务环节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企业资金运动中枢一旦遭受损害 会导致财务状况恶化 并引发财务风险 当财务风 险加剧到企业无法承担的极限时 全面危机将会随之爆发 进而导致企业的破产 因 此 建立财务风险评价及预警系统 及时预测风险 并采取相应措施 将风险消灭于 萌芽阶段 就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自中国加入 wto 以来 出口急剧增加 制造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制造业 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 也成为国家生产能力的集中体现 然而 随着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技术落后 规模较小 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等劣势也随之显现出来 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 使中国依赖出口的制造业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 许多企业纷纷 破产 加强财务管理 及时对财务危机进行预警 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不仅能使制造 业企业能顺利度过金融危机的困难 同时也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构建财务预警模型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接着对财务危机 公司治理和经济增加值等概念进行了界定 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结构脉络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回顾了主要五个财务预警模型的国内外相关文献 并分别对各模型进行了评述 第三章分别对两个财务预警模型进了设计 第四章对两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发 现在 logistic 模型中在三年模型中 每股净资产 资产周转率 基本每股收益 审计 意见与公司是否被特别处理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而经济增加值法更适合于中远期预警 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总体而言 logistic 模型的预警效果要更优 关键词 财务预警 logistic 模型 经济增加值 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论文 ii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choose public financing which makes sharing the risks inherent in listed companies to ordinary shareholders and securities investors how to avoid risks guiding people t o the right investment to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oretical researchers from recent years shanghai and shenzhen listed companies and other businesses at home and abroad analysis shows that business failure often stems from a weak financial links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the core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enterprise central capital once to be damaged will lead to deteriorating financial situation and trigger a financial risk financial risk if the enterprise can t afford to increase the limit the comprehensive crisis will ensued and then lead to business bankruptcy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financial risk assessment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s timely prediction risk and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eliminate risk in the bud stage to become a modern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since china joined the wto turned sharp increase in exports manufacturing has been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has become the basis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however as china 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 weaknesses also will be revealed many chinese export depend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re facing tremendous pressure many companies went bankrupt to strengthen financial management not only make the company through a difficult period of financial crisis but also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ful enterprises in the future support chapter i introduces the financial early warning model for building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then defies the concept finally the structural context of this article and innovation chapter ii recalls the main five financial early warning models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for each model were reviewed chapter iii respectively into the design of financial distress prediction model chapter iv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wo models the study found in the logistic model in three years net assets per share asset turnover basic earnings per share audit opinion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ompany to be st the eva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long term early warning finally summarizes the full text in general logistic model is better key words financial distress logistic model eva 江苏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 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 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江苏科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江苏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 1 章 绪论 1 第 1 章 绪论 本章首先介绍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阐述论文研究的必要性 接着对相关概念进行 界定 明确主要的研究对象 然后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 构造论文研究的框架图 最后介绍论文结构安排 以及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创新点 1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 1 研究背景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发生 发展 繁荣和灭亡的过程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 任 何企业都有一个诞生 成长 壮大 衰退甚至死亡的过程 由于企业经济寿命的暂时 性 企业存在对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依赖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 在客观 上就决定了任何企业都有其终结之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总会有一些新企业开张面 世 有一些企业持续扩张 稳定发展 也不可避免地会有另一些企业出现萧条衰败 甚至破产倒闭 这都不过是社会经济这个大有机体的一种正常新陈代谢行为 也是一 种必然的社会现象 市场经济变幻莫测 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无可避免的面对风险 因此风险规避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无论是企业直接管理者的经营决策 投资者的 风险投资决策 还是证券金融业的授信评级 甚至市场规则的制定者 政府监管部 门从宏观经济调控的角度考虑 都必须随时关注财务危机和企业经营失败的预警问题 公司财务危机预警 不论是在实务界还是学术界都一直备受关注 在实务上除了 银行业者对于贷款者信用要进行风险评估管理之外 另外如资信评级机构需要对于受 评企业的信用等级归类 这些都必须关注受评企业公司财务危机预警 而且 越来越 多的投资者通过股票市场对上市公司进行投资 据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发 布的 2010 年度中国 a 股市值报告 截止 2010 年 12 月 31 日 a 股市值总规模已达 到 26 35 万亿元 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值的证券市场 股民数量过亿 如果投资者不能 及时掌握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的相关信息 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并造成严重经济 损失 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2008 年 在经历 6000 点的历史辉煌后 中国股市 的各项指标开始全面暴跌 熊市特征暴露无遗 其中沪指暴跌 65 39 深市综指暴跌 61 76 深证成指暴跌 63 36 全年仅有 31 只个股累计上涨 1543 只个股累计下跌 全年跌幅超过 80 的个股有 48 只 跌幅超过 50 的个股达 1214 只 这是自 1990 年 沪深两所成立以来暴跌最惨烈的一年 96 33 的股民亏损 其中亏损 50 以上的达到 65 23 其余为不同程度的亏损 盈利的仅有 3 67 此情况是自 1990 年沪深两所成 立以来股民亏损最多最惨的一次 1 在巨大的亏损面前 人们开始思索 股票投资不 能光靠赌博跟风式的投机 通过理性的分析 选择财务状况良好 发展前景光明的公 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论文 2 司进行长期投资 才是一种稳健理性的投资理念 可见 大到整个证券市场 小到某一上市公司 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 或有紊 乱失序的情况发生 这都是其所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管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无数的 历史教训告诉我们 应当居安思危 防患于未然 问题的发生都有脉络可寻 通过财 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建立 帮助监管机构 上市公司 投资者 债权人等各个利益相关 方来发现风险 规避风险 保证我国股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正是本文的实际意义所在 在学术界 早在上世纪 40 年代就有学者通过比率分析方法来检测公司是否发生财 务危机 到了 70 年代 学者们开始利用财务比率来构建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特别 是公司破产的预测成为当时的热门主题 大部分学者都通过不同的财务比率 统计方 法 如区别分析法 logistic 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等 来构建公司的财务预警模型 且 大部分预警模型都取得了较好的预测能力 beaver 1966 最早发表了研究财务危机 预警的论文 他选取了几个财务变量 并对 158 个样本做出预测 通过单变量统计模 型构建出企业财务预警模型 2 接下来的学者如 altman 1968 blum 1974 等则 进一步采用多变量分析模型来建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3 4 随后的 ohlson 1989 zmijewski 1984 采用 logit 模型构建企业财务预警模型 5 6 不过大部分早期研究者 主要采用公司的财务指标建立预警模型 而忽略了非财务指标对于企业财务危机的影 响 公司治理一般泛指公司管理制度和监控方法 公司治理的概念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 就已经出现 但直至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公司治理才逐渐受到学术界重视 prowse 1998 与 rajan zingalse 1998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针对东南亚地区作实证 研究 发现东南亚地区的公司股权过于集中 且企业缺乏良好公司治理 并认为这是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 7 8 而 2001 年后美国安然 世通等公司相继发生财务 危机 大型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更加受到世人关注 国内企业如蓝田股份 北科 鑫光等公司也相继发生了类似的会计造假和财务危机 发生财务危机的上市公司财务 报表 其数据常通过各种非法手段予以修饰 以此美化财务报表 大大降低了仅通过 财务数据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的准确性 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加入公司治理变量 以期提 高模型本身的预测能力 即使不考虑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财务报表的粉饰和美化 由于财务比率指标本身存 在的滞后性 报表所呈现给我们的信息大多也是滞后的 虽然利用模型回归处理也可 以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 但是 如果对现有财务指标进行修改 优化 能否得到更好 的效果呢 基于此项考虑 在本文的研究中 尝试利用最新的企业经济增加值法对上 市公司的财务危机进行预警 并希望能够提升模型的预测能力 第 1 章 绪论 3 1 1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是公司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个公司财务状况的好坏常 常是公司管理人员 投资者 债权人 管理公司 公司员工 监管部门等相关方关注 的焦点 一个运营良好 财务健康的公司不仅可以提高其自身在市场上的信誉 拓展 融资的渠道 降低融资的成本 而且可以增加投资者的信心 吸引更多的潜在投资者 不断提升公司的价值和股价 相反 一个陷入财务危机甚至濒临破产的公司 不仅对 潜在投资者缺乏吸引力 原有的投资者也会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 具体而言 其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助于公司管理层加强内部控制并改善经营管理 对于公司管理层来说 阶段性地评估公司当前的财务状况是一项极其重要但又相 当困难的任务 通过这种阶段性的评估 管理人员可以发现公司潜在的优势和危机 并可以有序地改变政策和行动 如果应用得当 预警模型就可以及早预测出公司存在 的问题 使管理人员意识到目前情况的严重性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经营管理以避 免企业走向破产 即使破产是不可避免的 在破产前及时与比较强的公司进行合并 也可以避免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遭受损失 2 有助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当公司进行破产清算时 股东的资产请求权是处于最后一位的 因而当公司被迫 破产时 股东的投资往往血本无归 而即使公司没有进行破产清算 一旦相关监管部 门公布某公司陷入财务困境 该公司的股价通常会大跌 投资者同样会遭受损失 因 此 如果投资者能够获得一种事前提示 能够预知上市公司是否会陷入财务困境 加 强警惕性 减少或者取消对该公司的投资 那么就能避免损失 可见 财务困境预测 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评价公司业绩的尺度 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3 有助于债权人对贷款安全性进行评估 商业贷款评估是社会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它对商业银行和其它一些金融机构尤为 重要 债权人通过财务危机预警可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 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加大清收贷款的力度 避免贷款损失 同时停止发放新贷款 而对于潜在的债权人 利用财务危机预警则可以对贷款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帮助放贷人员避免作出错误的决 策以使银行招收巨大的损失 4 有助于关联公司的业务决策 企业的关联公司包括原始资料供应商 产成品销售商以及业务合作者等等 现代 企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合作关系 一旦合作链条上某个环节发生问题 极易产生 一系列连锁反应 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其供应商应收账款的回收率 也 会对销售商的供货来源产生影响 因此 对于供应商而言 利用财务危机预警可以及 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论文 4 时改变合作策略 寻求新的合作伙伴 避免由于企业破产而导致坏账和亏损 保证企 业生产经营的有序进行 而对于销售商而言 则可以提前寻找其他的货源 避免由于 断货而影响其销售 5 有助于员工及时对未来的工作前景作出规划 对于公司的员工而言 其经济利益与公司的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紧密相连 特别 是许多上市公司 员工都以参股的形式成为公司的利益相关体 因此 作为企业的一 分子 员工可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 帮助企业走出财务困境 如果公司确实积重难 返 员工则可以提前对自己未来的工作进行规划 避免遭到失业的威胁 6 有助于监管部门加强监管 目前 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机制还是主要以事后监管为主 即通过对连续亏损两 年的上市公司实行特别处理制度 对连续亏损三年的上市公司实行勒令退市制度 以 此对上市公司进行约束 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主要依赖上市公司当年所披露的 财务报表 因而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但通过财务困境预测 监管部门便可以利用该公 司前几年披露的财务信息提前对上市公司进行监测 对于有财务危机征兆的上市公司 给予更多的关注 加强事前监管 以更好的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此外 财务困境预 测还有助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防止证券市场成为劣质公司 圈钱 的摇篮 从而有 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 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 世界经济发 展的趋势已表明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 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 在过去的 20 世纪中 是制造业给美国 日本和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 有人坦言 无论今后科学技术怎样进步 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将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制造业也将永远是人类社会的首席产业 同时 制造业是解决就业矛盾的一个重要领 域 也是新时代提高一个国家整体就业水平的重要基础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 虽然第三产业将会吸纳越来越多的生产力 但是制造业仍然是解决就业矛盾的一个重 要领域 而且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第三产业的发展 我国的人口压力和就业 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 发展制造业不仅可以吸收巨大的劳动力 而且随着生产效率的 提高 也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对维持社会稳定 构建社会和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 此外制造业不仅是高新技术的载体 而且也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动力 近年来 先 进的制造技术不仅创造了更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而且先进的制造技术 正在对传统的制造技术进行着系统的改造 当今世界 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先进的制 造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最重要标志 成为一个国家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获胜的关键因素 然而我国制造业现状却不容乐观 我国制造业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取得 了长足的进步 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低 缺乏竞争力 关键 第 1 章 绪论 5 技术自给率低 技术对外依赖度高 只能靠低成本劳动力维持其竞争力 企业组织结 构小而散 产业集中度低 效益差 长期盲目扩大产量 缺乏管理技能和营销技巧创 新 导致制造业企业在低附加值或低科技含量的产品上产能过剩 只能主要依靠价格 战来维持企业的竞争力 金融危机刚刚过去 我国又开始收紧货币政策 导致许多制造业企业无法贷到款 资金周转出现严重问题 有些企业甚至陷入财务危机中而不能自拔 这对本来就存在 诸多缺陷的制造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制造业企业急需一个合理的财务预警系统去规避 财务风险 以助于企业提前研究对策 度过难关 本研究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由于中国真正因为财务危机而退市的 公司较少 为扩大样本量 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是否由于 财务状况异常 而被特 别处理 special treatment 作为界定其是否陷入财务危机的标准 运用 logistic 分析 法 采用涵盖上市公司总体状况的财务比率 公司治理等多个变量体系 利用制造业 上市公司己审计报表中的财务数据和公司治理数据 寻找尽可能准确预测上市公司财 务危机的变量 并依此构建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此外 本文将运 用经济增加值法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调整优化 探寻一条财务预警的新方法 本文希望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构建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 型 为广大市场参与者提供一个较为有效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 及时规避风 险 提高投资效率 这将有助于中国股票市场 特别是广大制造业企业持续健康有序 发展 1 2 相关概念辨析 本文主要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模型 即运用财务指标和治理结构指标建立经 济增加值等模型 以对财务危机进行提前预警 因此有必要对财务危机 财务预警 公司治理 经济增加值等概念作出界定 1 2 1 财务危机 关于财务危机的定义 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解释 如财政危机 financial crisis 财务风险 financial risk 财务失败 finance failure 财务困境 finance distress 等都属于财务危机定义的相关范畴 本文将对以上四个概念作一一介绍 1 2 1 1 财政危机 financial crisis 在西方 beaver 1966 在其研究中 共选取 79 家财务危机公司 其中包括 59 家破产公司 16 家拖欠优先股股利公司和 3 家拖欠债务的公司 可见 beaver将破产 拖欠优先股股利和拖欠债务界定为财政危机 altman 1968 则将财政危机定义为 企 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论文 6 业进入法定破产 状态 deakin 1972 认为财政危机公司 包括已经破产 无力偿 还债务或已进行清算的公司 9 同年 carmichael 1972 认为财政危机是企业不能 履行义务 具体表现为其流动性不足 所有者权益不足 流动资金不足及债务拖欠四 种形式 10 ross 1999 则认为可以从四方面定义企业的财政危机 第一 企业财务 失败 即企业即使清算后仍无法偿还债权人的债务 第二 法定破产 即企业或债权 人等向法院申请破产 第三 技术破产 即企业无法再履行债务合约付息还本 第四 会计破产 即企业的会计账户中净资产出现负数 资不抵债 11 我国会计学家谷棋教授 1999 认为 财政危机 financial crisis 即企业无力 支付已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包括从资金管理的技术性失败至破产 及 处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 由于资金管理技术失败而引发的支付能力不足 通常是暂 时性和较为次要的困难 一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补救 如通过协商 以求得债 权人让步 延长债务偿还期限 或通过抵押资产等进行债务重组 12 学者张后奇等 2002 则以上市公司是否发生亏损作为判别公司发生财政危机的主要标志 这样 出现财政危机的公司不仅包括 st公司 而且还包含亏损一年的上市公司 13 1 2 1 2 财务风险 financial risk 我国学者余廉 1999 认为 财务风险其实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 是企业经营风 险的集中体现 按其经营过程中的表现不同 可分为狭义财务风险与广义财务风险 前者由企业的负债所引起 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丧失偿债能力和导致企业利润 股东收 益 降低 后者则是指在企业财务系统中客观存在的 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 因素的影响 使企业最终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的背离 因而存在蒙受损失的机会和 可能性 14 学者纪根培 2001 则认为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各种财务活动所产生的财 务状况及其后果的不确定性 虽然其定义更有实际意义 但外延也大大增加了 15 1 2 1 3 财务失败 finance failure 我国学者李元旭和黄岩 2001 认为 用财务失败来界定企业的财务困境更为妥 当 他们指出 企业一旦出现财务失败 从静态资产存量来看 通常表现为企业总资 产的账面价值低于总负债的账面价值 即企业净资产为负值 从动态现金净流量来看 通常是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入用以偿还即将到期债务 即总现金流入小于总现金流 出 企业现金净流量为负 甚至出现企业被迫进行破产清算 16 1 2 1 4 财务困境 finance distress 学术界对财务困境有多种不同的定义 foster 1986 将财务困境定义为 出现几 乎无法解决的严重变现问题 除非对经济实体的主要经营范围或产业结构实行大规模 第 1 章 绪论 7 重组 我国学者陈治鸿和陈晓 2000 将公司被 特别处理 special treatment 界 定为公司发生财务困境 17 其理由如下 1 尽管西方学术界普遍将破产定义为财务 困境的标志 但在中国股票市场上极少出现破产公司 从 1990 年到 2011 年 只有二 十家公司被要求退市 况且上市资格被认为是一种珍贵的 外壳 资源 即使某上市 公司面临破产危险 其它公司也会将其买下 即买壳上市 出现申请破产的可能性很 小 因此 用破产来界定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是不可行的 2 特别处理是一项客 观发生的事件 有较高的可量度性 3 从公司解决特别处理的方式来看 大部分公 司是通过大规模资产重组 或依赖借壳上市公司收购 才摘掉了特别处理帽子 这说 明特别处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映了公司正陷入财务困境 刘胜军 李汉玲 2002 将财务困境归结为以下三层含义 一是当企业债务的相对价值非常小时 发生财务困 境 二是企业现金流量已不足以抵偿其现有的债务 这些债务有应付未付款 未决诉 讼 违约的利息和借款本金等 财务困境通常致使企业与其中一个或多个债权人的重 新谈判 三是企业现有财务报表上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不再匹配 18 综上所述 财务危机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 财务危机表现为企业 实质盈利能力削弱 难以持续经营的严重状况 第二 财务危机表现为企业偿债能力 的严重削弱 资金周转出现严重困难 第三 财务危机是企业丧失或接近丧失持续经 营能力 即企业处于破产或接近破产的状态 总之 财务危机是企业从发生严重的亏 损或持续亏损 再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 直至导致企业破产 以及它们之间各种 困难状况的总称 由于中国因为破产而直接退市的公司较少 如果将破产退市的公司作为财务危机 公司 可能导致样本量过小 所以本文选择 st公司作为财务危机公司 st全称 special treatment 即特别处理 当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异常 导致投资者难于 判断公司前景 权益可能受到损害的 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 企业 被定为 st 公司 说明其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或财务报表出现异常 经营很可能难以 为继 对投资者有较大的风险 与之前所定义的财务危机相符 可以将其定义为财务 危机公司 1 2 2 财务预警 财务预警即对财务危机提前发出的警示 以避免或尽可能降低可能的损失 财务 预警事实上是一种风险控制机制 财务预警集预测 警示 报警等功能于一体 首先 它可以预测到财务危机可能的风险 然后将其以特别的方式警示利益相关者 并提出 具体的建议帮助他们规避风险 显而易见 预测和警示只是手段 报警才是目的 财务危机与风险相生相伴 从某种意义上说 公司风险与财务危机只是一步之遥 风险可能是永远存在的 并不断给我们造成现实和长远的压力 从正面讲它提高了我 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论文 8 们的经验水平和管理效率 从反面讲它随时可能使企业陷入灭顶之灾 而财务预警作 为一种抗风险机制有一定的信号表示 虽然财务预警是对企业一定时期财务危机的表 现 但这种表现不是笼统和无差异的 我们应该根据企业财务危机的持久度和危害性 的大小来决定预警的强度和预警信号的类型 可采用不同的符号 颜色和程度标志等 等 来表示企业当时的财务危机已达到相应的程度 这种风险信号设置的详细程度 主要取决于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要求和目的 当然 财务预警只是企业风险预防和控制的一种手段 而并非是最终目的 预警 只是公司风险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更重要的是在财务预警的同时 要对造成企 业各种财务危机的原因作深入的分析和说明 并详细剖析根源 寻找治理对策 1 2 3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近年来学术界的重要议题 主要是防止高级管理层做出不当的决策的 一套机制 alkhafaji 1990 认为 公司治理定义是一种结构及权力的形式 它主要 用以决定与组织运作相关各群体间的责任与权力 19 从法律的观点来看 探讨如何通 过规章法律的制衡有效地分离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 并对企业的组织活动进行监督 从而防止违法经营弊端 以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目标 从经济学观点来看 公司 治理是令公司价值实现最大化的制度 即追求股东 员工 债权人 及其它利害关系 人之间利益与报酬的最大化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 则指用以降低管理层与股东 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成本的一套机制 使作为资金提供者的投资人 能确保其代 理人公司经营者能以最佳的方式运用资金 赚取最大化的报酬 总体而言 公司治理泛指管理与监控公司的方法 通过规范公司经理人或控制股 东 使经理人能够以投资人的利益为重的一种机制 同时避免小股东的权益受到经理 人或大股东的非法占有或操纵 因此公司治理机制实际是一种结构及权力的形式 用 以规范涉及组织运作的不同群体的责任及权利 从而降低公司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 理成本 1 2 4 经济增加值 经济增加值即 eva economic value added 是美国思腾思特公司 stern stewart 于 1989 年在前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企业业绩评价指标 它的理论渊源来自获得诺 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弗兰克 莫迪里阿尼和摩顿 米勒在 1958 1961 年间发表的 学术论文 eva 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指标 其实质即经济学家所说的剩余收益 因此 经济增加值可以定义为企业收入扣除所有成本后的剩余收益 该指标基于 的逻辑前提是 某一企业只有完成价值创造过程 给企业带来剩余收益才是真正意义 上的为投资者创造了财富 因此价值创造才是评价企业经营活动的较为准确指标 企 第 1 章 绪论 9 业所有资本 无论其来源是债务资本 还是股权资本 他们的取得都是有成本的 甚 至获取的捐赠资产也有机会成本 也就是说无论股权投资还是债权投资 都有其成本 只有企业创造的利润超过债权和股权等所有成本后的结余才是真正的价值创造 这就 是 eva 值 它不同于会计上的净利润 而是对税后净利润进行一定的调整后 再扣除 所有的债券和股权资本成本所得到的经济利润值 它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目标公司是 否创造了真正的价值 实现了高于资本成本的超额回报 更重要的是 eva 可以帮助投 资者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 并通过 eva 管理提高价值创造的能力和水平 eva 的具 体优势如下 1 eva 是股东衡量利润的方法 eva 最突出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对资本费用的考虑 在传统的会计利润计算中 大多数公司都在盈利 但是 许多公司实际上并没有给股东带来真正的财富 甚至是 在损害股东财富 因为所得利润虽然为正 但小于全部资本成本 eva 的出现纠正了 这个错误 它明确指出 管理人员在运用资本时 并不是免费的 必须为资本付费 就像支付工资一样 在考虑了包括净资产在内的所有资本成本后 eva 准确地显示了 一个企业在一个报表期间内创造或损害了的财富价值量 换而言之 eva 是股东真正 获得的纯利润 假设投资者期望得到 15 的投资回报率 那么只有当他们认为能赚取 的净利润超出 15 的资本金时 他们才会投资 才算是在 赚钱 如果回报率低于 15 如只有 10 则投资者相当于损失了 5 的机会成本 2 eva 使决策与股东财富一致 eva 指标使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意识到 任何公司的财务指标都必须最大限度 地增加股东财富 且一个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实际利润和资本成本的差值 只有实际利 润超出资本成本 公司才是真正创造了价值 从定义上来说 eva 的可持续性增长可 以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 这在实践中对所有组织几乎都是十分有效的 不管是刚起步 的公司还是大型企业 我们不仅要关注 eva 当前的绝对水平 更要关注的是 eva 的 增长 正是 eva 的连续增长为股东财富带来持续增长 并对企业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 3 eva 为管理人员提供易于理解的财务衡量尺度 eva 的优势在于概念简单 易于向管理人员特别是非财务管理者解释 这是由于 它是从人们熟知的净利润中减去用于投资整个公司的资本 通过评估对使用资本的收 费 eva 使管理者开始重视管理资产和收入 并帮助他们恰当地权衡两者之间关系 这不仅利于衡量企业在不同时期的价值 同时也可以在不同企业 不同投资间进行衡 量 以确定最有效率的投资和管理 4 eva 结束了多目标引起的混乱 大多数公司用于表达财务目标的方法繁多而复杂 公司的战略计划通常建立在所 得利润或市场占有增加的基础之上 在评估个别产品或生产线时 公司常常以毛利率 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论文 10 或资金流动性为评判标准 在评价各业务部门时 则可能依据资产回报率 或是预算 利润水平的实现情况 财务部门通常根据净现值分析长期资本投资 但是在评估可能 的并购活动时则又常常以收入增长的可能贡献作为衡量指标 除此之外 生产线管理 人员和业务部门负责人的绩效奖金每年都要在利润的基础上重新评估 这些标准和目 标前后并不一致 通常会导致营运战略决策缺乏凝聚力 各部门各自为政 追求自己 部门利益的最大化而与企业的整体目标背道而驰 eva 解决了这些问题 仅使用一种 财务衡量指标 就把所有决策过程归结为一个问题 我们如何提高 eva eva 利于各 个营运部门员工间的相互交流 使得所有管理决策更好的被制定 并在决策执行过程 中得到监督 交流和反馈 一切活动都基于单独一种前后一致的指标 而且这一指标 总是以股东投资的增加价值为标准 我国在近年来也开始重视经济增加值的运用 国资委已要求央企于 2010 年全面推 行经济增加值考核 以防止一些国企经营效率低下而损害国家的利益 也为预防企业 今后出现经营困难提前做出预警 如果一个企业的经济增加值为负 说明该企业在不 断的摧毁股东的财富 其经营出现了问题 因此经济增加值不仅能反映一个企业的经 营效率 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其财务危机作出预警 1 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 3 1 研究思路 本研究的主要思路是 通过研究前人相关文献 定出所要研究的问题 即 财务 危机预警 从理论上探寻造成财务危机的原因 确定影响因素并定义变量 选用合理 的分析方法构建模型 并对模型进行检验 并对结果加以解释 详见图 1 1 1 3 2 研究方法 1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在文中研究财务比率 经营效率和公司治理各个指标对财务危机发生的影响机制 时 采用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在规范研究中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 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 在理论上分析各层面指标作用于财务危机的机制 并指出其在 预防财务危机发生时应该起到的作用 为后文的研究提供假说和基础 在设立假设之 后 利用搜集的样本数据 展开实证研究 找出当下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中各 层面因素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作用程度多大 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在定性方法中 首先采用的是历史分析法 在文献综述部分 以时间为主线 对 历史上相关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和归纳 并结合本研究的需 第 1 章 绪论 11 要加以评述 在文中的实证研究部分 搜集大量的样本数据 在对数据做描述性统计 处理后 代入不同的模型运算 得出实证研究的结论并加以分析解释 3 比较研究的方法 通过比较才能知道优劣和差距 通过 logistic 模型分析法和经济增加值法比较 找到较优的模型 图 1 1 论文研究思路图 fig 1 1 figure thesis ideas 1 4 结构安排和创新之处 1 4 1 论文结构安排 在本小节中 将对论文各章节的安排和主要内容加以介绍 第 1 章为绪论部分 在该章节中将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相关概念的界定 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最后介绍文章结构安排和创新之处 第 2 章为文献回顾及评述 在本章中 将以时间为主线 回顾文章相关领域主要 代表人物的研究成果和观点见解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相关的实证 研究动机和目的 研究结论和展望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和比较 国内外文献综述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研究模型的建立 logistic 模型 经济增加值模型 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论文 12 研究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比较与评述及经济增加值的相关研究情况 第 3 章为研究设计 分别介绍 logistic 模型和经济增加值模型样本的选择 及其 研究方法和研究程序 第 4 章为实证研究 在 logistic 建模中 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叙述性统计与分析 剔除不合理的资料 然后将数据分别代入 logistic 模型中进行检验 最后用检验样本 检验模型的正确性 在经济增加值模型中 先对财务数据进行调整 并运用公式计算 各企业的经济增加值 最后检验其预测的准确性 最后提出研究结论与展望 在本章中 将对整篇文章加以总结 并对得出的研究 结论加以汇总 整合 比较两种模型的优劣 并分析其原因 联系实际找出论文研究 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 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1 4 2 创新之处 1 指标选择完备性的创新 本研究在构建模型时 不仅仅考虑了财务比率指标 而且加入了非财务指标 即 公司治理指标 企业的经营不仅决定于其财务状况的好坏 同时与公司的内部控制和 管理经营密切相关 本文希望加入非财务指标后得出更好的预测效果 2 模型构建方法的创新 在模型构建时 除了采用传统的 logistic 模型统计方法 还运用了经济增加值法 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检测 以期待得出更有效的财务预警模型 同时也 为财务预警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新方法 1 5 本章小结 本章先介绍了财务预警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并对财务危机 财务预警 公司治理 经济增加值等概念进行了界定 接着展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最后列出了 文章的结构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 2 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13 第 2 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如今 国内外对财务预警的研究主要有单变量预警模型 多元线性判别模型 逻 辑回归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 本文还将运用经济增加值法 力求找到财务预警的新方 法 下面将对这五种模型逐一介绍 2 1 单变量预警模型 最早对财务危机预测研究是 fitzpatrikc 1932 所做的单变量破产预测模型 他 发现 出现财务困境的公司其财务比率和正常公司的财务比率相比有显著的不同 从 而认为企业的财务比率能够反应企业财务状况 对企业未来具有预测作用 20 beaver 1966 对美国 1954 年 1964 年间 79 家失败企业和 79 家成功企业的 30 个财务比率进 行研究的结果表明 具有良好预测性的财务比率为 现金流量 负债总额 资产收益 率 净收益 资产总额 和资产负债率 债务总额 资产总额 bevaer也因此开创了建 立财务预警模型的先河 21 22 我国学者钱晨 2008 将单变量预警模型分为现金流量指标 收益类指标和营运 类指标 23 康晓玲 张懿 2008 利用单变量模型分别基于一季度财务报表数据和半 年度财务报表数据建立企业短期财务预警模型 结果表明 基于一季度财务报表数据 所建立的企业短期财务预警模型更具时效性 24 刘国风 2009 认为单变量模型的优 点是只需要观测一个变量 应用比较简单 但是 任何一个财务比率无法充分和全面 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特征 所以一般都是与其他方法结合运用 25 可见 单变量模型分析较为简单 但不能综合说明公司整体财务状况 运用这种 方法可能出现对于同一公司 不同的预测指标得出不同结论的情况 因此招致了许多 批评 而逐渐被多变量方法所替代 2 2 多元线性判别模型 多元线性判别模型主要有 z 计分模型 1968 年 altman 1968 提出了多元线性 判定模型即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断分值 称为 z 值 来预测财务危 机 此模型分为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两种情况 上市公司的 z 值模型和判别规则 如下 z 0 012x1 0 014x2 0 033x3 0 006x4 0 999x5 其中 x1 净营运资本 资产 总额 反映公司总营运资本的流动性 x2 留存收益 资产总额 反映公司的支付剩余 能力 x3 息税前利润 资产总额 反映公司的收益率大小 衡量公司运用全部资产获 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论文 14 取利润的能力 x4 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 债务账面价值总额 反映公司财务 状况的稳定性 x5 本期销售收入 资产总额 反映公司的活动比率 该模型实际上是 通过五个变量 五种财务比率 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 x1 x4 获利能力指 标 x2 x3 和营运能力指标 x5 有机联系起来 综合分析预测企业财务失败或破 产的可能性 一般地 z 值越低企业越有可能发生破产 非上市公司的 z 值模型和判 别规则如下 z 0 717x1 0 847x2 3 107x3 0 420x4 0 998x5 其中 x4修正为 股 东权益 总负债 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定性 其余 x1 x2 x3 x5与上市公司的相 同 26 27 z 值模型在我国学者的研究中得到了大量运用 郭兆 2009 运用 z 计分模型发 现 st公司在被特别处理前两年乃至前三年 已经显现出财务恶化的隐患 28 韩正元 2008 运用可 z 计分模型对北京市上市公司财务预警进行分析 发现其具有一定的 有效性 29 方华 2007 邹晓春 2008 利用 z 计分模型对我国房地产企业进行分 析后 认为目前我国股市还没有实现全流通 从而导致计算出的 z 值偏低 30 31 晃霞 2007 对我国 it 产业认为 z 计分模型在我国应做适当的修正 32 徐俊菊 2007 陆开强 2008 认为 z 模型由于在其建立时未充分考虑到现金流量的变动等方面的情 况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 应用 f 分数模型对其加以完善 33 34 多元线性模型较单变量模型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他不再单独考虑一个指标 二十 对多个指标进行同时分析 使分析更加全面可靠 z 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 预警效果 但其对数据的处理只是简单的加权相加 对各数据的权重估计带有一定的 主观意识 随着企业的不同其权重会有所差异 给模型的准确使用带来一定的困难 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物质能与煤炭耦合燃烧技术在生物质发电厂的应用研究报告
- 2025江苏苏州市中医医院、西苑医院苏州医院招聘编外工作人员拟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春季中国太平社会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福建厦门一中集美分校(灌口中学)顶岗教师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福建省厦门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江西国控吉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消防安全管理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疫情停产协议书
- ehome协议书是什么
- 2025版柜台加工合同范本
- 人生的因拼搏而精彩课件
- 2025年国企综合笔试试题及答案
- 中药用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老旧护栏加固施工方案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贵州贵安城市置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招聘3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答题(含答案)
- 学堂在线 积极心理学(上)厚德载物篇 章节测试答案
- 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主题班会课件
- (正式版)QC∕T 625-2024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 五年级信息科技上全册教案 浙教版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