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我国国民储蓄研究:基于结构视角_.doc_第1页
论文:我国国民储蓄研究:基于结构视角_.doc_第2页
论文:我国国民储蓄研究:基于结构视角_.doc_第3页
论文:我国国民储蓄研究:基于结构视角_.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我国国民储蓄研究:基于结构视角论文:我国国民储蓄研究:基于结构视角摘要国民储蓄从结构上看有居民储蓄、政府储蓄、企业储蓄,本文对国民储蓄及其构成进行了定量测算,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得出了如下结论:我国国民储蓄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企业储蓄、其次是居民储蓄、最后才是政府储蓄;19841994年国民储蓄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储蓄大幅度上升;19942005年国民储蓄上升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储蓄增长较快。关键词国民储蓄、居民储蓄、政府储蓄、企业储蓄OntheNationalSavingsinChina:BasedontheStructureoftheSavingsAbstract:Nationalsavingsaremadeupofthehouseholdsavings,governmentsavingsandenterprisesavings.Basedonthequantitativeanalysisandthetendencyresearch,wefindthefollowingconclusions:thereisarelativelyhighnationalsavingsrateinchinabythemainlyreasonoftheenterprisesavings,secondly,thehouseholdsavings,atlast,thegovernmentsavings;Thenationalsavingsratehasbeenincreasingbythemainlyreasonofenterprisesavingsfrom1984to1994andgovernmentsavingsfrom1994to2005.Keywords:Nationalsavings,householdsavings,Governmentsavings,Enterprisesavings一、引9.023199.413.532915.123199.421.1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财政年鉴2006相应数据计算得出:根据GDP核算的政府可支配收入是指政府总收入扣除社会保障支出,政府总收入=预算内+预算外,因为政府预算外收入在各个年份存在统计口径的较大差异,因此需要进行调整,1993年之前的预算外收入包括了国有企业收入,全部从预算外收入中扣除,1997年以后预算外收入不包括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笔者认为政府性基金是政府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因此在测算政府可支配收入中应该将其包括进去,我们以1993年为基础,根据中国财政年鉴2006公布的可比口径的预算外收入的增长速度对预算外收入进行了调整,这个预算外收入口径与官方公布的1997年以后的预算外收入统计口径有一定差距,但更能反映政府储蓄的全貌,因为资金流量表最新的数据是2004年,故数据截止到2004。根据表1,我们可以看出:(1)将财政预算内收入与预算外收入加总的财政总收入与资金流量表中的政府可支配收入进行比较,二者总体比较接近,财政总收入扣除政府的转移性支付等于政府可支配收入,但我国的转移支付在政府支出的比例较小,可以忽略,说明在统计政府收入口径上,两种方法基本一致。(2)方法二中政府消费数据一般小于方法一中的数据,但核算原理上看,二者应该是一致的,因为二者均代表了政府对GDP的最终使用。我们通常所说的高储蓄现象主要来源于从GDP核算数据中消费比重低、投资比重高,因此为了使研究中数据具有一致性,因此应该使用GDP核算中的政府消费数据,由于政府消费数据变小,因此方法二可能高估了政府储蓄,从表1中的数据我们发现,二者的差距在2004年中突然消失,这说明两种方法有相一致的倾向,资金流量表数据表明,2004年政府消费数据大幅度上升,很可能反映了数据质量存在问题。(3)2003年之前固定资产折旧GNP比重数据小于根据资金流量表得到的企业储蓄占GNP比例,这说明资金流量表中关于企业储蓄的统计存在不足,因为企业储蓄一般应该大于折旧部分,我们注意到2004年企业储蓄占GDP比例大幅度上升,说明关于资金流量表中企业储蓄的统计正接近实际。综上所述,依据资金流量表来测算储蓄是不合适的。下面我们根据GDP核算数据与财政支出数据来对政府储蓄、居民储蓄、企业储蓄进行重新测算。目前,在探讨我国高储蓄问题时,其依据就是GDP核算数据中消费比例相对低,因此该方法具有与高储蓄依据相一致的好处。下面我们对计算居民储蓄、政府储蓄、企业储蓄(均是占GNP比重)的方法做一说明:选择GNP而的原因在于GNP才是一个收入概念,包括了国外净要素所得。国民收入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我们这里测算的是居民、政府、企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最终情况,即各部门最终的可支配收入。(1)居民储蓄:根据国民经济核算表的居民消费数据、以及住户调查得到的居民消费倾向测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得到居民总的可支配总收入,从而得到居民在国民收入中最终分配得到的份额,相应就计算出居民储蓄占GNP的比重。(2)政府储蓄:政府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障支出=政府收入;政府收入政府消费=政府储蓄(3)企业储蓄:GNP居民收入政府收入=企业收入=企业储蓄,下面列出具体结果:表219821995年居民、政府、企业收入及居民消费倾向年份居民收入(亿)居民收入比重(%)政府收入(亿)政府收入比重(%)企业收入(亿)企业收入比重(%)城镇居民APC(%)农村居民APC(%)19823460.164.91409.526.4460.98.60.880.8219833890.565.01606.426.8488.78.20.880.8019844687.864.71941.226.8614.88.50.850.7719855608.0622390.126.41042.611.50.900.8019866186.360.22559.024.91529.114.90.880.8419877069.158.72713.922.52267.618.80.870.8619888760.958.32958.019.73317.922.10.930.8719899997.458.83338.819.63664.721.60.870.89199010801.957.73619.319.34297.1230.900.85199112465.857.13964.618.25395.824.70.850.87199215648.958.14466.216.66822.325.30.820.84199319904.256.45812.916.59542.927.10.820.84199426587.255.37123.914.814397.529.90.810.83199534297.257.38712.014.616801.328.10.820.83199641790.559.611351.416.217000.724.20.810.82199746388.159.713195.61718069.423.30.810.77199850680.96114596.717.617746.721.40.800.74199955104.462.516084.018.217000.619.30.790.71200059021.260.218473.918.920505.420.90.800.74200164645.959.821812.820.221609.5200.770.74200268331.257.423993.020.126771.522.50.780.74200374739.555.326939.419.933495.124.80.770.74200484304.652.831389.019.743893.127.50.760.74200592771.650.437518.520.453666.129.20.760.79资料来源:根据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到,消费倾向数据根据住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