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存瑞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存瑞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存瑞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存瑞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存瑞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一、选择题(401.5=60分)注意:每道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此部分答案要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1、哲学与数学、语文、政治、物理、化学等知识的联系是()a.前者概括了整个世界的共性,后者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对后者的概括和总结c.前者随后者的发展而发展,后者对前者起着指导作用d.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回答的问题不同 2、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开始致力于神学的研究,当他遇到难以解释的天体运动时,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理论。牛顿的科学研究历程说明()科学研究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科学研究离不开正确世界观的指导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科学研究的成败 唯心主义思想会把科学研究引向歧途a. b. c. d. 3、“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4、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表明:(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是相互区别的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研究起指导作用 5、“人在怎样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程度上发展起来。”这说明(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c、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 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 6、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世界是永恒变化的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7、“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上,这首诗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心远地自偏”的说法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8、下列关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上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并列的两大独立的基本派别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总是从属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辩证法属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属于唯心主义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 9、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不一致的世界观是()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b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c心之官则思 d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10、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以下观点与之一致的是( )a. 牵一发而动全身 b.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c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d.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11、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朱熹认为“理在事先”。这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 )a都承认存在对思维起决定作用 b都承认思维对存在起决定作用c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d都承认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12、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这说明()a.一定形态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b.一定形态的文化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c.哲学既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又属于经济和政治的范畴d.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1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生命力在于能够给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使人们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看,它体现了()a哲学对时代具有批判的功能 b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c哲学对时代具有塑造、引导的功能 d哲学对社会变革总是起促进作用 14、2012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划清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线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a b c d 15、“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 )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 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a b c d 16、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使“世界重新燃起了对马克思的关注”,马克思故居开始成为旅游热点,资本论在德国一度成为畅销书,莱比锡大学重新树立马克思雕像危机使许多人意识到“马克思还活着”。“马克思还活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a具有科学性与完整性的特点 b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c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是发展的科学 d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永恒的真理 17、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d、坚持群众的观点 18、2010年8月8日,甘肃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冲进县城,并截断河流形成堰塞湖,三分之二县城受威胁,造成重大损失。泥石流的爆发与人们破坏森林植被,大量山体裸露,滞水能力降低有着密切关系。这告诉我们( )a.必须认清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b.人类活动影响规律的存在c.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 d.人可以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规律 19、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 b c d 2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21、2013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3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稳中求进,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稳中求进”主要体现了( )a.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c.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d.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22、下列诗词、俗语中包含“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一哲理的是( )a.断崖横路水潺潺,行到山根又上山 b.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c.凡事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成豆苗 d.路当平处能持重,势到穷时妙转移 23、人们很早以前就猜测潮汐现象和月球有关,事实也确实如此。科学的发展揭示了造成潮汐的根本原因是万有引力,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造成了地球表面海水的起伏。这体现了( )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a. b. c. d. 24、“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在”。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这首诗说明了(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 25、美国电影2012讲述了在2012年12月21日这一天,天空好像被撕裂开来,无数火球从天而降,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山摇地动的世界末日景象。我国有一些民众对此深信不疑,为保平安还做出了卖房、借钱捐款等极为荒唐的举动。这启示我们要服从自然,人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都是极为渺小的 要尊重自然,自然界的各种客观规律都是永恒不变的 要尊重规律,物质运动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要相信科学,自然界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具有客观性a. b. c. d. 26、无论是认识规律,还是利用规律,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由于( )a. 作为规律的联系具有不稳定性 b. 作为规律的联系具有偶然性c. 作为规律的联系是由外部条件决定的d.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发展过程,有不同的规律,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 27、今日之忧“天”不再是无稽之谈了。现在的天空不再让人欢喜而让人忧,这因为( )a. 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b. 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c. 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d. 以错误认识引导下的实践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28、“预测”是地震科学的最高境界,然而在现有条件下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通常情况下,预测的时间要跨越1030年左右。这说明( )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科学的预测离不开对规律的把握a b c d 29、许多野生动物趋于灭绝,与人类毫无节制的捕杀有很大关系。近年来,一些人食野味成风,也使得大量野生动物的生存更加艰难。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进一步扩大,人们如何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为野生动物留下栖身繁衍之地,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这告诉我们()a城市化和工业化必然破坏生态平衡 b人们与自然无法和谐相处c人们必须尊重自然的客观性,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d人们的活动决定了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规律 30、2012年7月以来,三峡枢纽积极发挥防洪功能,科学调度,合理运行,及时调节下泄流量,有效拦水削峰,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的威胁。三峡枢纽取得防洪成功的经验启示我们()认识规律,改变规律,才能变害为利,造福人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做好事情的出发点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a. b. c. d. 31、2012年6月24日12时55分,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实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6月29日10时01分,圆满完成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平安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按照计划,天宫一号还将与“神十”太空交会对接。2020年前后,中国将在轨组装载人空间站。“神十”正在按计划进行2013年与天宫一号对接的准备工作。这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为人类谋福利 未来的自然界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a. b. c. d. 32、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33、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a. b. c. d. 34、电影致青春让人思念青春,更珍惜现在的拥有。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或曾拥有过青春,那时的喜悦或忧伤、拥有或失去、甘愿或悔恨,都是难忘的。下列对“致青春”话题理解正确的是( )每个人对青春的绵绵回忆都具有主观特性对青春的回忆与反思能指导我们正确前行只有与该电影人物同时代的观众才会产生共鸣致青春是对一定时代青年人生活的艺术再现a. b. c. d. 35、“我们今日所唾弃的谬误,很久以前却是真理。”美国诗人惠蒂尔的名言表明()a.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认识运动是一种循环运动 d.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36、下列与“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蕴涵的哲理相同的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a. b. c. d.37、“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身边。”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中,最恰当的是( )a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真理是客观的c真理有是非标准 d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38、巴菲特说,“很久之前,牛顿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这是天才之作。但牛顿的智慧并没表现到投资上来:他在南海泡沫事件中输了一大笔钱,之后却解释道我能计算星体的运动,却算不出人类的疯狂。”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权威都是不可相信的 b.辩证的否定是对自身的否定c.人的认识要受到一定知识结构的限制d.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39、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们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四分之一的国土持续雾霾、九成地下水 遭污染、1.5亿亩耕地受重金属污染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丰富不是生活质量的全部。这说明( )a.认识对实践有决定作用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40、上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乘坐深海潜水器在海底发现了一个温度高达350的热泉口,泉口附近浮游着大得出奇的红蛤、海蟹等生物。在没有阳光、超过沸点、高压的深海环境下还有生命,成为“无法解答的复杂谜题”。经过近20年的研究,科学家破译了这种特殊生物的基因图谱,确定自然界还有第三种生命形式。上述一系列活动证明了( )探测工具扩展了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认识的来源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深化发展通过科技设备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是认识的基础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是推动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动力a b cd二、判断题(10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4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2、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4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44、哲学的基本派别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45、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46、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4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48、规律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并创造改变规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