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路原理答案.pdf_第1页
通信电路原理答案.pdf_第2页
通信电路原理答案.pdf_第3页
通信电路原理答案.pdf_第4页
通信电路原理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1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2 4 请比较串 并联谐振回路的阻抗特性的异同 2 4 解 LC 串 并联谐振回路比较 电路名称 串联谐振回路 并联谐振回路 激励源 恒压源 恒流源 谐振频率 通频带 端阻抗 导纳 品质因数 谐振性质 电压谐振 电流谐振 谐振特性 相对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LC S 1 0 0 2 0 1 1 P P Q S Q f BW 0 P Q f BW 0 1 0 0 S jQR jZ 1 0 0 PP P jQG jY SS S R L C L R Q 0 1 PP P G C L C G Q 0 1 gSLC VQVV gPLC IQII 20 0 2 0 1 1 S i Q jI jI 0 0 Si arctgQ 20 0 2 0 1 1 P v Q jV jV 0 0 Pv arctgQ id1574562 pdfMachine by Broadgun Software a great PDF writer a great PDF creator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2 2 6 在题图 2 2 所示并联谐振回路中 电感的Q值为 200 电感量为 10 H 电容值为 10pF 电容器的损耗可以忽略 1 求该回路通频带的宽度 f 2 要使其通频带扩大到 4 f 可以采用什么办法 题图 2 2 2 6 解 1 200 QQP很大 并联谐振频率 10 1 8 0 srad LC P 所以 KHzHz QQ f BW P 6 791096 7 2 400 2 要使其通频带扩大到BW4 由于200 QQP 所以回路损耗电阻存在 设回路总损耗电阻为 S R 则 SS R L CR Q 0 0 1 可计算出 S R 若将其通频带扩大到BW4 只需在电感上串接一电阻RsR3 这里忽略串接一电阻对并联谐振频率的影响 0 P 例 1 串联回路如下图所示 1MHz 0 1V 1 1 LR C V Z 20 0 2 0 1 1 P v Q jV jV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3 信号源频率 MHzf1 0 电压振幅 VVm1 0 将 1 1 端短接 电容 C 调到 100PF 时谐振 此时 电容 C 两端的电压为 10V 如 1 1 端开路 再串接一阻抗 x Z 电阻 x R和电容 x C串联 则回路失谐 电容 C 调到 200PF 时重新谐振 此时 电容 C 两端的电压为 2 5V 试求 线圈的电感 L 回路品质因数 Q 以及未知阻抗 x Z 例1 解 例2 1 将 1 1 短接 100 m C V V Q MHz LC f1 2 1 0 3 253 2 1 10 11 22 6 H C L 9 15 2 000 Q Lf Q L R R L Q 2 将 1 1 断开 串接 x Z时 x Z为 x C与 x R串联 则回路总电容为 X CC pFCCMHz CCL f X X 100 1 2 1 0 PFCPFCpFCC xX 200200100 50 1 0 5 5 2 QVVV CCX 回路总电阻 2 00 Q Lf Q L R 9 152 2 1 xx RRRRRQQ 8 7959 15 105 9 15 1 9 jZj Cj RZ x x xx 例 2 并联回路如下图所示 例 2 图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4 已知 10 40 8 100 5 2121 KRKRpFCCQHLL LK 试求 无阻尼谐振频率 0 f 等效谐振电阻 o R 不接负载电阻 L R BW如何变 例 2 解 1 无阻尼 K R MHz CCLLLC f 2 25 2 1 2 1 2121 0 2 k CC C R P R R LL L 40 2 21 1 2 1 KRRRRKLLQR PKLP 8 17 3 158 210 5 0 21 2 2 LL L P 等效谐振电阻 KPRRo45 4 2 2 3 不接 L R 等效谐振电阻 o R变大 电路Q值变大 选择性变好 通频带BW变窄 2 10 请用巴特沃思逼近法涉及一个低通滤波器 要求在频率 0 4kHz 范围内衰减小于 1dB 频率高于 20kHz 的范围衰减大于 35dB 信源与负载阻抗为 600 2 10 解 dBAdBA SP 35 1 估计一个带宽比 54 20 由巴特沃思滤波器计算曲线可得 阶次 3 n 当通带内衰减为dB1时 其对应归一化频率是8 0 由此可以得出截止频率为 58 0 4KHzfc 重新计算带宽比 45 20 查表得 阶次为3 n的衰减 S A结果为dB32不满足要求 再重新估计带宽比 45 20 由巴特沃思滤波器计算曲线可得 阶次 4 n 当通带内衰减为dB1时 其对应归一化频率是85 0 由此可以得出截止频率为 7 485 0 4KHzfc 重新计算带宽比 25 47 4 20 查表得 阶次为4 n的衰减 S A结果为dB46满足要求 查表得归一化元件值为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5 7645 0 8478 1 0000 1 8478 1 7645 0 4 3 2 1 LC RLC S 实际元件值 mHL R LmHL R L FC R CFC R C c L c L LcLc 56 15 56 37 1043 0 1 043 0 1 44 22 33 11 所得滤波器实际电路图 2 11 请用巴特沃思逼近法涉及一个低通滤波器 要求在频率 0 3kHz 范围内衰减小于 2dB 频率高于 30kHz 的范围衰减大于 35dB 信源与负载阻抗为 600 2 11 解 dBAdBA SP 35 2 估计一个带宽比 103 30 由巴特沃思滤波器计算曲线可得 阶次 2 n 当通带内衰减为dB2时 其对应归一化频率是9 0 由此得出截止频率为 33 39 0 3KHzfc 重新计算带宽比 933 3 30 查表得 阶次为 2 n的衰减 S A结果为dB38满足要求 查表得 归一化元件值为 0000 1 4142 1 4142 1 2 1 S RLC 实际元件值 mHL R L FC R C c L Lc 6 40 1127 0 1 22 11 所得滤波器实际电路图 nHLL18 3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6 3 1 比较共基极和共发射极放大器的异同 说明为什么前者的频带较宽 而后者较窄 3 1 解 1 共发放大器简化等效电路 LmcbebLm eb cb ebin RgCCRg C C CC 1 ebbbS ebbbS ebbbSS rrR rrCR rrRR 增益带宽积 bbSin Lm rRC Rg GBP 源电压增益的高频边界角频率 1 Sin n RC 2 共基放大器简化等效电路 1 eb e r r ebeC P CrR f 1 2 1 2 1 2 LL P CR f ebin CC 两者比较有 共基放大器的输入端电容 eb C 远小于共发放大器的输入端电容 Lmcbebin RgCCC 共基放大器的输入电阻远小于共发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eb r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7 输入电容小 输入电阻小 使得共基放大器的高频截止频率远大于共发放大器 因此共基放大 器的频带比共发放大器的频带要宽 并且当共基放大器的0 L C时 cbL P CR f 2 2 1 很高 故共基放大器具有非常好的高频响应 特性 3 2 为什么晶体管在高频工作时要考虑单向化问题 而在低频工作时 则可不必考虑 3 2 解 以单管共发放大器为例 集电结电容通常约为几个 PF 低频时其容抗很大 可近似认为开路 使得电路中不存在 反馈 故不必考虑单向化问题 而在高频时 它的作用就不能忽略了 它跨接在输入输出之间 构成放大器内部反馈通路 输入对输出有影响 反过来输出对输入也有影响 故需要考虑单向化问题 3 4 一个 1000 电阻在温度 290K 和 10MHz 频带内工作 试计算它两端产生的噪声电压和 噪声电流的方均根值 3 4 解 噪声电压的方均根值 Vv 65 12 2 噪声电流的方均根值 nAi65 12 2 3 7 计算题图 3 1 中各电阻网络的噪声系数 说明各电阻与噪声系数的关系并加以解释 图中 SS RV 为外加信号源电压及其内阻 21 R R均为有噪电阻 题图 3 1 3 7 解 2 1 2 1 22 1 2 1 2 1 1 1 R RR R R R R R R Fc R R Fb R R Fa S S S n S n S n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8 3 9 有 A B C 三个匹配放大器 它们的特性如下 放大器 功率增益 dB 噪声系数 A 6 1 7 B 12 2 0 C 20 4 0 现将此三个放大器级联 放大一低电平信号 问此三个放大器应如何连接 才能使总 的噪声系数最小 最小值为多少 3 9 解 三个放大器应按CBA 的顺序连接 0 2 8 15 7 1 98 3 2211 npmnpm FGFG 最小噪声系数为 2 8 1598 3 3 98 3 1 7 1 min n F 3 10 当接收机线性级输出端的信号功率对噪声功率的比值超过dB40时 则接收机会输出 满意的结果 该接收机输入级的噪声系数是dB10 损耗为dB8 下一级的噪声系数 为dB3 并具有较高的增益 若输入信号功率对噪声功率的比为 5 101 问这样的 接收机构造形式是否满足要求 是否需要一个前置放大器 若前置放大器的增益 为dB10 则其噪声系数应为多少 3 10 解 由公式 1 2 1 1 pm n nn G F FF 已知 2 3 16 0 8 10 10 211 dBFdBGdBF npmn no so n si pm n nn P P P P G F FF 1 1 2 1 25 16 16 0 12 10 1 dBdBPPPP sisonisi 40 9 37 8 6153 25 16 101 101 5 5 所以不满足要求 需加一前置放大器 若要求 10 40 101 4 nsiso FdBPP 此时 2 10 16 0 8 10 10 10 3221 nnpmpmn FFdBGdBGF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9 10 16 0 10 12 10 11011 1 21 3 1 2 1 n pmpm n pm n nn F GG F G F FF 可解 dBFn3 9475 8 4 4 若非线性电路的输出输入特性表示为下列幂级数 3 0 0 n n in tvatv 若输入信号 105sin102sin 55 Vtttvi 问输出电压 0 tv中是否含有下述频率分量 KHzKHzKHzKHzKHzKHzKHz850 750 650 400 350 150 50 4 4 解 KHzHzfsrad10010 102 5 1 5 1 KHzHzfsrad250105 2 105 5 2 5 2 幂多项式最高次数3 n 而且是完全多项式 12 250ffKHz 12 150ffKHz 21 350ffKHz 12 2400ffKHz 2 3750fKHz 以上均符合要求 所以含有 KHzKHzKHzKHzKHz750 400 350 150 50等频率分量 因为 1221 34650ffffKHz 12 3850ffKHz 均不符合要求 所以不含有 KHzKHz850 650等频率分量 4 5 若非线性电路的输出输入特性如题图 4 3 所示折线表示 当偏置电压VVB2 激 励信号 102cos2 5 7 Vttvi 时 求输出电流的直流分量 0 I和频率为 MHz10 MHz20分量的振幅 若想增大频率为MHz10分量的振幅 应如何改变 B V 和激励信号的振幅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10 题图 4 3 4 5 解 1 VVVVVV imthB 2 5 1 2 则电流导通角为 o im Bth V VV 8 5458 0 2 5 21 cos 从题图 4 3 知 VmAg 10 mAVgI imm 22577 0 12 510cos1 查表 273 0 8 54 365 0 8 54 200 0 8 54 22 1100 o oo 直流分量的幅值为 mAII m 40 4 00 基波 频率为MHzf10 的幅值为 mAII m 03 8 11 二次谐波 频率为MHzf20 的幅值为 mAII m 01 6 22 2 基波幅值 cossin cos1 cossin 11 im mm gV III 所以 0sin2sincos1 222 imimi gVgV d dI 所以 1 I随 增大而增大 严格地讲 应认为 1 I是 的单调非减函数 所以增大 即可实现增大 1 I的目的 im Bth V VV cos 增大 cos减小 则 im Bth V VV 减小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11 因为 th V不变 所以 B V增大 im V增大 而 cossin 1 im gV I 所以为使 1 I增大就要 im V增大 结论 在适当范围内 适当增大 B V或适当增大激励信号的振幅就可以增大基波 本题 为频率MHzf10 的振幅 4 7 分别说明下列各种电路是线性电路 还是非线性电路 并具体说明它能否进行频率 变换 1 整流器 2 混频 变频 器 3 并联或串联谐振回路 输入信号是许多频率的正弦波 4 脉冲技术中的 RC 微分电路 RC 积分电路 5 工作在开关状态的晶体二极管 4 7 解 1 整流器 非线性电路 因为电路中有非线性的半导体二极管 可以进行频率变换 2 混频 变频 器 非线性电路 因为信号通过混频器将产生新的频率分量 即 会产生输入信号频率与控制信号频率的和频与差频 显然可以进行频率变换 3 并联或串联谐振回路 输入信号是许多频率的正弦波 线性电路 因为输入信号通过谐振回路时输出信号中仍然含有原来的各 频率分量 只是各频率分量的幅度和相位发生变化了 不能进行频率变换 谐振回路不产生新的频率分量 4 脉冲技术中的RC微分电路 RC积分电路 线性电路 信号在输入系统之后其输出信号仅是在幅值上发生变化 频率 与输入信号相同 线性电路显然不能进行频率变换 因为它不产生新的频率分量 就更谈不 上产生频率为输入信号频率的和频或差频信号了 5 工作在开关状态的晶体二极管 非线性电路 可以进行频率变换 因为输出信号 用幂级数展开的时候 其中输入信号 tvi的平方项系数不为零 4 11 谐振功率放大器为什么要用谐振回路作负载 并且要调谐在工作频率上 4 11 解 谐振功率放大器要用谐振回路作负载 并且要调谐在工作频率上 这是因为 1 谐振功率放大器是工作在非线性状态 输出信号除了有输入信号的成份 还有 输入信号的谐波成份和输入信号的组合频率成份 这时负载要起到选频滤波的作用 所以要 用谐振回路作负载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12 2 谐振功率放大器是放大器 因此放大器的负载阻抗应是频率的函数 当调谐在 工作频率上时 此时它呈现最大的阻抗 而对于其它角频率而言 它呈现的阻抗很低 可以 认为只有角频率为工作频率的电流分量才可以在负载上建立电压 因此起到了选频滤波的 作用 4 16 试说明谐振功率放大器与倍频器在电路形式和工作状态上的异同点 4 16 解 相同点 倍频器与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很类似 选频电路选出所需要的频率成 分 滤除其它不需要的频率成分 不同点 倍频器的输出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不是调谐在输入信号的频率 0 上 而是 调谐在它的高次谐波频率 0 n上 另外 倍频器中非线性器件的工作状态与谐振功率放大 器也不同 对于一个n次倍频器 为使倍频器有效地工作 总是要使集电极电流中含有的n 次谐波分量足够大 这就要按照下式确定流通角 4 17 题图 4 8 所示为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图 其中 电容 0 C为旁路电容 1 R为产生自 偏压的电阻 RFC为高频扼流圈 L R为负载电阻 LC回路谐振于输入信号 tvi的 频率 c f 若晶体管的转移特性如题图 4 3 所示 输入信号tfVtv cimi 2cos 已 知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余弦脉冲的峰值为mA20 流通角为 o 60 试计算自偏压 B V的 值 电阻 1 R的值 输入电压的振幅 im V和输出电压 0 tv中频率为 c f分量的振幅 假 定 KRL1 n 120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13 题图 4 8 题图 4 3 4 17 解 已知 2 1 60coscos 10 20 cos1 o imcm VmAgmAgVI 所以 4 60cos1 10 20 cos1 V g I V cm im 因为 im Bth im BBth V VV V VV arccosarccos 所以 1cosVVVV thimB 晶体管集电极中的直流分量为 36 4218 020 60 00 mAII o cm 则有 36 22910 36 4 1 3 0 110 c B Bc I V RVRI 晶体管集电极电流中基波 频率为 c f 的幅值 82 7391 020 60 11 mAII o cmc 输出电压 tvo中频率为 c f分量的振幅 82 7 1011082 7 33 1 VRIV LcmfC 注 因为负载为并联谐振回路 谐振频率为 c f 故对于频率为 c f的信号而言 负载为 一纯阻 L R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14 4 26 设变频管的伏安特性如题图 4 12 所示 说明当直流工作点电压为 B V 本振电压 tVtv m111 sin 的振幅 Bm VV 1 时 能否进行变频 为什么 如果本振电压幅度不变 直流工作点分别置于原点和2 B V 处 能否进行变频 哪一种情 况变频增益高 写出直流工作点为2 B V 时 其传输特性的表示式 题图 4 12 4 26 解 1 当直流工作点在 B V Bm VV 1 时 不能进行变频 因为其变频跨导为常数 2 当直流工作点位于原点或2 B V 时 将 tg按傅立叶级数展开 可以发现 tg 不为常数 可以进行变频 3 当直流工作点位于原点时 1 1 sin 2 11 2 n n tn n CC tg 当直流工作点位于2 B V 时 1 11 2cos 3 5 sin 12sin 6 12cos 12 2 3 n tn n n C tnn n CC tg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15 直流工作点在原点时变频增益高 4 27 若混频管的转移特性为 2 0 n n imC tvati 说明由该混频管构成的混频器可否出现 中频干扰 象频干扰 能否产生干扰电台所引起的交叉调制干扰和互调干扰 为什 么 4 27 解 2 21 2 210 2 0 tvaa tdv tid tg tvatvaatvati i i ii n n imC 可产生中频干扰 像频干扰和互调干扰 不会产生交叉调制干扰 4 33 一超外差式广播接收机 中频 i f为KHz465 在收听频率KHzfs931 的电台播音 时 发现除了正常信号外 还伴有音调约为KHz1的哨叫声 而且如果转动接收机的调谐旋 钮 此哨叫声的音调还会变化 试分析 1 此现象是如何起的 属于哪种干扰 2 在 KHz1605 535波段内 在哪些频率刻度上还会出现这种现象 3 如何减少这种干扰 4 33 解 1 已知 KHzfKHzf si 931 465 则混频器的本振频率 KHzfff si 1396 1 若由于高频放大器的非线性 产生输入信号的二次谐波 KHzfs18622 则输入信号的二次谐波与本振频率混频产生 46613961862 KHzfi 所以 发现除了正常信号外 还伴有音调约为KHz1的哨叫声 此现象属于组合副波道干扰 同理 也可认为由于混频器的非线性 输出产生输入信号的组合频率分量 466139618622 1 KHzfff si 所以 发现除了正常信号外 还伴有音调约为KHz1的哨叫声 此现象属于组合频率干扰 2 在KHz1605 535波段内 不考虑 3 阶以上的情况 则在KHz931 KHz929 KHz1394和KHz1396还会出现这种现象 3 减少这种干扰的方法是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16 合理选择电台的频率 避开可能产生组合副波道干扰或组合频率干扰的频率点 合理选择变频器工作状态 减小传输特性的谐波分量 限制输入信号的幅度 5 2 为什么在振荡电路中 晶体管大都用固定偏置与自偏置的混合偏置电路 5 2 解 采用固定偏置 使起振前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位于伏安特性段的中点 在振荡最初阶段 由于振荡幅度较小 振荡器工作于甲类状态 偏置电压基本上为一与 振荡幅度增长无关的恒定值 随着振荡幅度的增加 即动态特性区域扩大 振荡将部分进入非线性区 导致基极电流 集电极电流畸变 而形成直流电流增量 并导致工作点向负偏压方向移动 集电极电流由 余弦形变为余弦脉冲形 随着振荡幅度的增加 通角 将减小 m g将减小 从而使得基波电流幅度和晶体管增 益A减小 直至1 AF 电路进入平衡状态 可见 固定偏置可以便于振荡器起振 自给偏置可以加速振荡进入平衡状态的过程 5 3 说明反馈型振荡器起振过程中晶体管工作点的变化规律 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与振荡回 路的自然谐振频率是否一致 两者有什么关系 5 3 解 1 在振荡的最初阶段 晶体管工作Q位于伏安特性段的中点 随着振荡幅度的增加 由于自给偏置的作用 工作点向负偏压方向移动 m g将减少 从而使得基波电流幅度和晶 体管增益A减小 直至1 AF 电路进入平衡状态 2 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与振荡回路的自然谐振频率是不一致的 这是因为 使振荡环 路总相移等于 n2的频率才是振荡器的振荡频率 它可以高于或低于回路的自然谐振频率 两者的关系是 f f f f arctgQ 0 0 0 式中 0 为谐振电压与谐振电流之间的相移角 Q为回路品质因数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17 5 4 画出题图 5 1 各互感反馈振荡器的高频等效电路 要使电路能产生振荡 请注明互感 线圈同各端的位置 题图 5 1 5 4 解 a b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18 c 5 5 题图 5 2 表示三回路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 假定有以下各种情况 即 题图 5 2 1 332211 CLCLCL 2 332211 CLCLCL 3 332211 CLCLCL 4 332211 CLCLCL 5 332211 CLCLCL 6 113322 CLCLCL 试问哪几种情况可能振荡 等效为哪种类型的振荡电路 其振荡频率与各回路的固有 谐振频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5 5 解 1 332211 CLCLCL 332211 CLCLCL 332211 CLCLCL 电路可能振荡 2 332211 CLCLCL 电容反馈型振荡电路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19 此时 ce X be X均为容抗 cb X为感抗 010203 332211 CLCLCL 电感反馈型振荡电路 此时 ce X be X均为感抗 cb X为容抗 030201 332211 CLCLCL 电容反馈型振荡电路 此时 ce X be X均为容抗 cb X为感抗 010203 5 6 利用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准则 判断题图 5 3 所示三点式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 哪个 是错误的 不可能振荡 哪个是正确的 有可能振荡 属于哪种类型的振荡电路 有 些电路应说明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振荡 5 6 解 题图 5 3 a 正确 有可能振荡 属于Hartley振荡器 ce X与 be X均为感抗 cb X为容抗 b 错误 不可能振荡 be X为容抗 ce X为感抗 二者电抗性质反了 c 错误 不可能振荡 gs X为容抗 ds X为感抗 二者电抗性质反了 d 错误 不可能振荡 be X为容抗 ce X为感抗 e 正确 有可能振荡 属于Colpitts振荡器 be X为容抗 ce X为容抗 cb X为的L感抗 和 3 C的容抗的串联 当L与 3 C的总电抗呈现感性时 即 cb X呈现感性时 则有可能振荡 f 正确 有可能振荡 属于Hartley振荡器 ce X为感抗 be X为 2 C的容抗与 2 L的感抗 的并联 cb X为 3 C的容抗与 3 L的感抗的并联 当 be X呈现感性 cb X呈现容性时 电路有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20 可能振荡 条件为 3322 CLCL g 正确 有可能振荡 属于Colpitts振荡器 be X为容抗 主要由晶体管的输入电容引起 ce X为容抗 cb X为感抗 所以电路可能产生振荡 h 正确 有可能振荡 属于Colpitts振荡器 gs X ds X均为容抗 gd X为L的感抗与 3 C 容抗并联 当 gd X呈现感性时 电路有可能振荡 5 11 画出题图 5 8 中各振荡器的高频等效电路 说明它们属于哪种类型的振荡器 计算其 振荡频率值 从电路构成形式上看 三种电路各有什么特点 图 5 8 5 11 解 a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21 属于Colpitts振荡器 谐振回路总电容 pF CCC CC855 4 111 1 432 1 则振荡频率 MHz LC f57 9 2 1 电路特点 高频时集电极接地 b 属于Colpitts振荡器 谐振回路总电容 312 1 1 1 1 CCC C pFC86 59 min 对应MHz LC f90 2 2 1 min max pFC100 max 对应MHz LC f25 2 2 1 max min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22 电路特点 高频时发射极接地 c 属于Colpitts振荡器 谐振回路总电容 pFC6 11 则振荡频率 MHz LC f10 66 2 1 电路特点 高频时基极接地 5 13 题图 5 10 所示振荡电路 其元件参数已注于图中 1 画出高频等效电路 要使振 荡频率KHzf500 0 求回路电感L应为多少 2 计算反馈系数F 若把F值减小到 FF 2 1 应如何修改电路元件参数 3 C R的作用是什么 能否用扼流圈代替 如不 能 请说明原因 如可以 请比较两者的优缺点 4 若输出线圈的匝数比1 12 NN 用数字频率计从 2 2 端测得频率值为KHz500 从 1 端到地端测得频率值为KHz490 解 释为什么两个结果不一样 哪一种测量结果更合理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23 题图 5 10 5 13 解 1 画出高频等效电路 总电容pF CC CC C414 21 21 mHLKHz LC f47 24500 2 1 0 2 反馈系数232 0 2 1 C C F 若保持 0 f不变 而使F减到一半 则总电容应保持不变 且156 0 2 1 C C pFCCpFC CC CC 462116 0 3983414 116 0 116 0 212 22 22 3 Rc的作用一是提供晶体管静态工作电流 c I 二是高频时防止集电极接地 从高 频时防止集电极接地而言 可以用扼流圈代替 但会影响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 4 从 2 2 端测得频率值为KHz500更合理 这是因为数字频率计有输入电容 接在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24 1 1 端等效地在电感L两侧并联上一个电容 使得谐振回路总电容变大 所以测得的振荡频 率变小 而数字频率计接在 2 2 端 由于1 12 NN 其等效到电感L两侧的并联电容比 较小 故其测得的频率更接近于振荡频率 所以测值KHz500更合理 5 15 某广播发射机的主振器实际电路图如题图 5 12 所示 试画出该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 并分析该电路采用了那几种稳频措施 题图 5 12 5 15 解 1 画出高频等效电路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25 2 采用的稳频措施 采用并联型晶体振荡电路 在石英谐振器支路串入可变电容 即可隔离外部电路与石英谐振器的耦合 同时 也可使石英晶体的负载电容更接近最佳负载 采用温度隔离法 将石英谐振器支路至于恒温槽中 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对其影响 采用稳压管构成稳定的静态偏置 振荡器接有高输入阻抗的发射极跟随器 减小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5 16 某通信接收机的本振电路如题图 5 13 所示 试画出其交流等效电路 并说明是什么 形式的电路 题图 5 13 5 16 解 1 画出高频等效电路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26 2 属于并联型晶振电路中 Pirce 振荡器 晶体谐振器呈感性 5 17 题图 5 14 所示三次泛音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为 5MHz 要求 1 画出高频等效电路 2 说明 LC 回路的作用 3 为什么振荡信号要由 T2 输出 而不是由 T1 直接输出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27 题图 5 14 5 17 解 1 画出高频等效电路 2 LC回路作为放大器 1 T管的选择性负载 即泛音选择电路 该电路使其仅在所限 定的泛音振荡频率上符合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或振幅平衡条件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28 MHz LC f04 4 2 1 1 三次泛音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为MHz5大于MHz04 4 所以LC回路等效为电容 3 2 T是发射极跟随器 有很高的输入阻抗 振荡信号由 2 T输出 而不是由 1 T直接 输出 可以减小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从而提高振荡器频率稳定度 6 1 两信号的数学表示式分别为 20sin 2sin2 2 1 VFttv VFttv 1 写出两者相乘后的数学表示式 画出其波形图和频谱图 2 写出两者相加后的数学表示式 画出其波形图和频谱图 6 1 解 设 HzF100 20sin 2sin2 2 1 VFttv VFttv 1 20sin 2sin5 01 220sin 2sin2 21 VtvFtFtFtFttvtv SAM 2 20sin 2sin2 21 VFtFttvtvtvADD 用 MATLAB 画图 运行 MATLAB6p5 work ex6 1 1 m ex6 1 2 m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29 6 3 调幅波的数学表示式为 cos cos3 01 10 Vtttv cAM 加于阻值为 k1负载电阻上 求 1 载波分量占有的功率为多少 2 旁频分量占有的功率为多少 3 最大瞬时功率值为多少 6 3 解 cos cos3 01 10 Vtttv cAM 其中VVcm10 3 0 A m 1 载波分量占有的功率 mW R V P cm c 50 10 10 2 1 2 1 3 2 2 2 旁频分量占有的功率 mWP m P c A s 25 250 2 3 0 2 2 2 3 瞬时最大电压 VV13 3 01 10 max 最大瞬时功率 mW R V P169 10 13 3 2 2 max max 6 4 用题图 6 1 所示框图实现调幅 其中载波 tvc为对称方波 幅值为 1V 1V 周期为 c T 调制信号 tvf为余弦波 振幅为 2V 周期为 c T5 试画出当放大器的增益 v A 分别为 1 2 3 时的输出信号 tvo波形图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30 题图 6 1 6 4 解 1 1 Vtvtv A AAtvtvtvtv cf v vvccfo 其中 5 2 cos2 Vt T tv c f tvc为对称方波 周期为 c T 用 MATLAB 画图 运行 MATLAB6p5 work ex6 4 m 6 5 某调幅波的数学表示式为 cos coscos1 2211 VttmtmVtv cAMAM 且 12 2 当此调幅波分别通过具有题图 6 2 所示频率特性的滤波器后 1 分别写出它们输出信号的数学表示式 2 分别说明它们属于哪种调制形式 3 若 1 c 分别说明对它们可以采用何种解调方式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31 题图 6 2 6 5 解 ttmtmVtv cAMAM cos coscos1 2211 cos 2 cos 2 cos 2 cos 2 cos 2 2 2 2 1 1 1 1 t m t m t m t m tV c ccccAM 1 经过图 a ttmtmAVtAvtv cAMAMo cos coscos1 2211 属于标准幅度调制 SAM 若 1 c 可采用包络检波解调方式 2 经过图 b tV Am tV Am tAVtv cAMcAMcAMo cos 2 cos 2 cos1 0 2 2 1 1 属于单边带幅度调制 SSBAM 只能采用同步解调节方式 3 经过图 c t m AVt m AV tAVt m AVtv cAMcAM cAMcAMo cos 2 cos 2 8 0 cos5 0 cos 2 2 0 2 2 1 1 1 1 属于残留边带调幅 VSBAM 可采用同步解调的方式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32 6 6 假定同步解调器中的相乘器具有理想相乘特性 输入调幅信号为 tttvAM 9cos cos5 01 输入本地载波信号 9cos ttvc 试分别 画出 ooo 90 45 0 时 相乘器输出信号 0 tvtKvtv cAM 的波形 1 K 6 6 解 输入调幅信号为 tttvAM 9cos cos5 01 本地载波信号为 9cos ttvc 相乘器输出信号为 18cos cos5 01 2 1 cos cos5 01 2 1 9cos 9cos cos5 01 1 ttt ttt KtvtKvtv cAMo 1 18cos1 cos5 01 2 1 0tttvo 时 2 4 18cos 2 2 cos5 01 2 1 45 tttvo 时 3 18sin cos5 01 2 1 90tttvo 时 用 MATLAB 画图 运行 MATLAB6p5 work ex6 6 m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33 6 9 为什么幅度解调器必须由非线性元件和低通滤波器组成 6 9 解 幅度解调属于非线性过程 所以必须用非线性元件 在解调过程中 除产生所需的调制信号外 还会产生不需要的高频分量 所以需要低通 滤波器 6 14 题图 6 6 a b c 和 d 所示为四种不同形式的调制信号 分别画出它们对 载波tVtv ccmc cos 进行频率调制后调频波的示意图 瞬时频率和瞬时相位随时间 t 的变化曲线并计算 3 T t 瞬间调频波的全相角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34 题图 6 6 6 14 解 用MATLAB画图 运行MATLAB6p5 work ex6 14 1 m ex6 14 2 m ex6 14 3 m ex6 14 4 m 注意 1 假设 A 1 T 0 1 kf 50 fc 200Hz 2 瞬时频率的变化规律很简便 与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相同 所以未画出 但是画出了调频波的波形 3 由于相位参考线 wct 变化范围太大 所以也未画出 AK T T T FcF 33 1 3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35 AK T T T FcF 123 1 3 AK T T T FcF 93 1 3 AK T T T FcF 4 3 3 1 3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36 6 15 调制信号 4002cos Vttvf 对载波 10252cos 4 6 Vttvc 进行 角度调制 若最大频偏为kHzf15 1 写出已调波为调频波时的数学表示式 2 写出已调波为调相波时的数学表示式 6 15 解 已知 调制信号为 VVsradHzF m 1 4002 400 载波信号为 VVsradHzf cmcc 4 10252 1025 66 最大频偏为 kHzf15 1 若已调波为调频波 5 37 400 15000 F f mF 调频波数学表达式为 4002sin 5 3710252cos 4 6 VtttvFM 2 若已调波为调相波 定义 4002cos 10252 6 tKt tttvKtt P PcfPcP 4002sin 400210252 6 tK t dt tdv K dt td t P Pc f Pc P P 10152 4002sin 4002 3 srad tKt PP 5 37 400 1015 3 mPPP VKmsradK 调相波数学表达式 4002cos 5 3710252cos 4 6 VtttvPM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37 6 17 调频波的调制信号为tA cos 载波信号为tVtv cmc 6 102cos 已知调频器 调制特性为线性 求 1 当VA3 srad 102 3 时 频偏为srad 104 3 求该调频 信号的有效带宽为多少 2 当VA3 srad 104 3 和VA6 srad 104 3 时 有效带 宽又为多少 频偏各为多少 6 17 解 1 已知 srad 102 3 KHzF1 srad 104 3 2 102 104 3 3 F m 该调制信号的有效带宽 61032 1 2 3 1 0 KHzFmBW F 2 调频器调频特性为线性 F K不变 m V 已知 当VA3 srad 104 3 时 KHzF2 不变 1 104 104 3 3 F m 该调制信号的有效带宽 810222 1 2 3 1 0 KHzFmBW F 该调制信号的频偏为 srad 104 3 已知 当VA6 srad 104 3 时 KHzF2 srad 108 3 2 104 108 3 3 F m 该调制信号的有效带宽 1210232 1 2 3 1 0 KHzFmBW F 该调制信号的频偏为 srad 108 3 6 23 题图 6 8 a和 b所示为利用变容管的直接调频晶体振荡器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38 1 画出振荡器的高频等效电路 2 说明电感 4321 LLLL的作用 a b 题图 6 8 6 23 解 1 图 a的高频等效电路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39 电感的作用 1 L是作为三点式振荡电路的振荡电感 且提供直流通路 2 L的作用是去除石英晶体并联电容 0 C的不良影响 使振荡频率的稳定性得到进 一步提高 即提高中心频率的稳定度 43 L L均为高频扼流圈 对高频振荡信号呈高阻抗 可视为开路 但可以使低频 调制信号和直流偏置信号顺利加入变容管 而防止高频信号进入低频和直流回路 2 图 b的高频等效电路 电感的作用 1 L是作为三点式振荡电路的振荡电感 且提供直流通路 32 L L均为高频扼流圈 对高频振荡信号呈高阻抗 可视为开路 但可以使低频 调制信号和直流偏置信号顺利加入变容管 而防止高频信号进入低频和直流回路 4 L是起电源滤波的作用 6 24 由相乘器和延时电路构成的鉴频器电路如图 6 3 27 所示 试画出晶体管 4 T集电极电 压 4 tvT波形的示意图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40 图 6 3 27 6 24 解 设调制波为 tmtVtv FccmFM sincos 延时为 0 t ttmttmtV ttmtV ttmtttmtV ttvtvtv FcFccm Fccm FcFccm FMFMT cossin2cos 2 1 coscos 2 1 sin cos sincos 00 2 00 2 00 2 04 则 当 2 0 t c 并假定2 0 0 tmF 则上式可近似为 ttmttmtV ttmVtv FcFccm FcmT cossin2cos 2 1 cos 2 1 000 2 0 2 4 经 28C R滤波后输出信号为 ttmVtv FcmD cos 2 1 0 2 用MATLAB画 晶 体 管 4 T集 电 极 电 压 波 形 4 tvT的 示 意 图 运 行 MATLAB6p5 work ex6 24 m 注意 假设晶体管 4 T集电极直流电压为 4V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41 举例 下图 a所示为中频放大器和相位鉴频器的汲联电路 耦合线圈同名端如图所示 b 1 输入电压 10sin5 0102cos3 37 Vtttvi 耦合电路初次级调谐正 确后 S 曲线如图 b所示 请写出鉴频器输出电压表示式 2 若次级线圈的同名端由上变为下 S 曲线如何变化 通信电路原理作业答案 北航 2005 整理者 33022310 张锦 42 3 若耦合电路初次级调谐不正确 即初次级失谐 S 曲线如何变化 举例 解 解 1 由 tttvi 37 10sin5 0102cos3 5 0 F f m mm F HzfHzF m 33 1025 0 105 0 由图 b可得在线性范围内 1 0VVom 所以 可得输出电压 10cos1 0 3 Vtvo 2 若次级线圈的同名端由上变为下 则鉴频器输出电压与原来反相 S 曲线也反相 3 若耦合电路初次级调谐不正确 若初级调谐不正确 使得 S 曲线发生上下变化 若次级调谐不正确 S 曲线过零点发生变化 7 1 求题图 7 1 所示低通滤波器的复频域传递函数 题图 7 1 7 1 解 CRjR R jH 21 2 1 1 7 2 PLL的频率特性为什么不等于环路滤波器的频率特性 在PLL中低通滤波器的作用 是什么 7 2 解 PLL的频率特性是输出信号相位与输入信号相位之间的关系 而环路滤波器频率特性 是输出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之间的关系 所以不相同 在PLL中低通滤波器的作用 1 滤除误差信号中的高频分量 2 为锁相环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