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环境保护问题 内容提要 国际环境保护问题 国际法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关国际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 原则 规范和制度在制定和实施层面 明显的有别于传统国际法的特点 2 主要内容 国际环境法律框架概要大气的国际法律管制水的国际法律管制国际环境法的研究与教学 3 国际环境法律框架概要 主要国际环境问题及其根源 GEO 42007大气 空气污染 臭氧层破坏 气候变化土地 土地退化 土壤侵蚀 营养物质耗尽 淡水资源短缺 盐碱化和生物循环破坏水资源 水污染 淡水资源短缺 海洋盐碱化生物多样性 基因 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降低 外来物种入侵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人口与贫困 冲突等等 5 为什么需要国际法 国际法 主要调整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 而主权国家以其领土划定属地管辖的范围 环境污染无国界 外部不经济性 externality 环境管制与经济竞争 尤其是贸易关系密切 环境容量和资源是有限 而人的发展需求与欲望是无限 全球性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对传统国际法提出了许多挑战 6 国际环境法的渊源 环境条约 特点 最初 数量少 双边 生物资源保护 后来 数量多 多边 范围广 多层次的条约体系 全球性的多边条约 区域性多边条约和双边条约 全球性多边条约 框架条约 议定书 附件 模式 突破的传统国际法的互惠的模式 各条约机构间也加强了联系与合作 注重改善履约机制 7 国际环境法的渊源 国际习惯 作用 逊于环境条约 历史短 实践积累不足 例子 1938年和1941年 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 TrailSmelterCase 任何国家都没有权利使用或允许使用其领土释放烟雾对他国的领土 财产或个人造成损害 斯德哥尔摩宣言 和 里约宣言 都予以确认 注意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条文草案 8 国际环境法的渊源 一般法律原则 来源 国内环境法例子 谨慎的原则 precautionaryprinciple 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 EIA 善意的原则 goodfaith 1893PacificFurSealCase1938 1941TrailSmelterCase1974NuclearTestCase 9 国际环境法的渊源 软法问题 概念有争议 soft law 环境领域 例子 斯德哥尔摩宣言 里约宣言 21世纪议程 问题 国际组织的权限问题成员国投票 赞成 及其义务同一事项反复 一致的决议 累积 的法律效果 软法 逐渐变 硬 的现象 10 国际环境法的主体 概念 能够独立参加国际关系并直接在国际法上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并具有独立进行国际求偿能力者 范围 国家 环境规范的制定与实施政府间国际组织 协商与合作的磋商场所 收集和发布环境信息 召开国际会议或通过决议 宣言等方式推动和促进国际环境法原则和规则的发展 制定 实施和执行国际环境法和环境标准 争端解决机制和场所 非政府组织 科学界 非营利性的环保组织 私营工商界 法律社团 学术界和公众 国际文件肯定了非政府行为者的 伙伴作用 并呼吁 扩大这样的作用 11 国际环境法的客体 12 国际环境法的历史发展 四个阶段19世纪中叶到1945年联合国的建立 萌芽时期条约 双边界河 国际河流和渔业资源保护 野生生物保护 习惯法 1893年的 太平洋海豹仲裁案 PacificFur SealCase 1938年 1941年 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 TrailSmelterCase 13 国际环境法的历史发展 1945年联合国成立到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条约 数量增多 范围扩大 海洋环境保护 重点1959年 南极条约 1963年 禁核试条约 1967年 外空条约 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国际组织 1948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 InternationalUnionfortheConservationofNatureandNaturalResources 简称IUCN 国际社会开始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14 国际环境法的历史发展 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到1992年里约会议 国际环境法的框架形成期 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成果 人类环境宣言 通称 斯德哥尔摩宣言 人类环境行动计划 和其他若干建议和决议大量环境条约的制定国际环境保护组织迅速增加司法实践 1974年的 渔业管辖权案 1974年的 核试验案 以及 关贸总协定 范围内的1982年 加拿大金枪鱼案 1988年的 美国加工鲱鱼案 1991年的 墨西哥金枪鱼案 等 15 国际环境法的历史发展 1992年里约会议及其嗣后 拓展期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布伦特兰委员会 与 我们共同的未来 布伦特兰报告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development 16 国际环境法的历史发展 1992年6月 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成果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21世纪议程 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和两个公约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和 生物多样性公约 2002年9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 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 WorldSummitonSustainableDevelopment 没有 环境 一词拓展期 新的概念 新的原则 正视环境与发展问题 2010年12月 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会议 17 国际环境法一般原则的概念及作用 概念 被国际社会大多数成员公认的 普遍适用于国际环境法的各个领域 构成国际环境法基础的法律原则特点及作用 形成中 不确定 相对零散 有限地填补具体规范的空隙和缺失 18 国家主权与不损害管辖范围以外环境的原则 主权原则与国际法 主权 与 主权权利 国家的管辖范围与跨界损害国际文件与条约 1972年 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 原则211992年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原则21992年 生物多样性公约 第3条 1992年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第3条 2001年ILC 关于预防危险活动的预警损害的条款草案 2006年ILC 关于危险活动引起跨界损害的损失分配的原则草案 国际司法实践1938 1941TrailSmelterArbitration 19 防止环境损害的原则 概念 在科学上基本确定的情况下 防止 prevention 环境损害的发生 应该是环境保护的黄金规则 GoldenRule 管辖范围内 适当注意 duediligence 的义务 合理地和善意地规范公和私的行为管理和控制向任何环境要素排放可能造成损害的物质以减少或防止环境损害为目标2005年 松花江污染事件 20 谨慎原则 产生的基础 科学不确定性 环境损害的不可逆转或补救性来源 德国国内法 后出现在国际条约与文件中含义 宽泛意义 国家对于环境问题应该谨慎从事 在对那些可能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的行为做出决定时要有预见性 相对严格意义 国家对于那些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行为或物质 要进行管制 如果可能的话 甚至要禁止 即使目前尚无确定和压倒一切的证据证明那些行为或物质已经或可能给环境造成损害 更加严格意义 要求举证责任倒置 21 污染者负担原则 含义 polluter pays 污染的成本应该有造成污染的人来负担 目的 使 外部不经济性 externality 内部化 出现 1972年由经合组织 OECD 在其 理事会关于环境政策的国际经济指导原则的建议 里第一次在国际文件中提出 问题 如何防止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能否真正起到减轻污染的作用 其他积极措施 例如 补贴 政策优惠 22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含义 共同责任 各国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其管辖范围内的环境 并防止对管辖范围以外环境造成损害 各国应该广泛参与有关的双边和多边环境合作等 区别责任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水平不同 发展需求不同 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数量也不同 对现有环境问题的贡献也不同 以及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能力也不同 所以不应该要求所有的国家承担完全相同的责任 国际法公平原则 equity 在环境领域的适用 始于 共同 发展到 区别 问题 与谁区别 怎样区别 23 环境法律的实施 环境法律的实施种类环境管制 environmentalregulation 直接管制 directregulation 命令与控制 command and control 理论基础 由于 外部不经济性 和 市场失灵 所以需要 政府干预 包括 环评 环境标准 许可证等经济刺激 economicinstrument 税收 贷款 保险 储蓄 补贴 弹性许可证 标志 联合履约等 综合措施 integratedapproach 从摇篮到坟墓 生态管理 生态审计等 24 国际环境法的实施 国际环境法的特点 渊源 自愿承担约束力 法律原则 规则模糊性实施措施 信息报告 监督 实施的特点 国家实施为主 国际监督为辅国家政治 经济 社会 法律 文化能力的差异意识形态差异 偏见与互信国际监督 核查的困难 suggestion 25 环境损害概述 损害 damage 民法上指行为人的不法行为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所产生的债权与债务关系 特点 不法行为 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环境损害 environmentaldamage 问题 不一定是不法行为 通常是合法行为但存在侵害后果有时后果非常严重 例如核损害 26 国际环境损害 国际环境损害概念 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的有形的跨界损害 包括对他国领土 管辖或控制地区明显的对人 财产或环境的危害 harm 还包括为遏制或减少此类活动的损害性影响而采取的防范措施的费用 国际公域 globalcommons 的损害 概念正在形成 发展之中损害的识别 标准的问题责任主体的认定问题索赔主体的问题 除个别条约UNCLOS 27 国际环境损害 国际环境损害四个要素 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物质的联系 physicalrelationship 精神上 景观上的愉悦 损害必须是人类的行为所致 humancausation 损害必须达到一定严重 significant 的程度 出现了跨界的损害 环境损害赔偿的范围 恢复原状的支出 预防措施的支出 28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 进展 2001年国际法委员会的 关于预防危险活动的越境损害的条款草案 草案 重申了国家对其领土内或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其它地方的自然资源具有永久主权的原则 但是国家在其领土内或在其管辖或控制下进行或许可进行活动的自由并非是无限制 环境保护 出口权利及其限制 草案的适用范围 国际法不加禁止的 其有形后果 physicalconsequences 有造成重大 significant 跨界 发生地 损害的危险活动 29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 主要内容 起源国 必须采取一切适当措施 防止或减少引起重大跨界损害的危险 其中包括必要的立法 行政或其他措施 包括建立适当的监控机制 缔约国 要本着善意的原则进行合作 特别是要事先通报 草案 核准 影响评价 公众知情权 信息通报和预防协商等内容 草案 国家在从事可能引起跨界损害的危险活动时所应遵守的原则 规则和程序都作了规范 主要是预防 一般国际法并不禁止它们 30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 损害赔偿问题 2001年 草案 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 仅是一般性的规定 本草案不影响国家根据有关条约和习惯国际法所承担的义务 国际环境条约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赔偿责任制度和赔偿的原则 过错原则 无过错原则 公平原则 31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 赔偿责任主体 核活动 营运者外空活动 发射国 海上油污事故 油轮船主和所运石油的购买方其他危险物质 包括有毒有害废弃物和有毒化学品泄漏事故等 不尽相同工业事故 营运者2006年国际法委员会通过的 关于危险活动造成的跨界损害案件中损失分配原则草案案文 强调国家预防的义务 营运者负主要赔偿责任 国家 保证赔偿的义务 32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 赔偿范围 人身伤亡 财产损失 预防措施 应急措施和恢复措施的费用与支出赔偿机制 赔偿基金 有关从业者向基金提供资金 共同承担环境损害赔偿的风险 减轻损害行为人的财政负担 限制赔偿额 将赔偿金额现在一定的范围内 例如 规定最高限额等 33 争端解决 联合国宪章 第33条规定 任何争端之当事国 于争端之继续存在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维持时 应尽先以谈判 调查 调停 和解 公断 司法解决 区域机关或区域办法之利用 或各该国自行选择之其他和平方法 求得解决 两类 政治方法 又称 外交方法 包括谈判 协商 调查 斡旋 和解等方法 法律方法 包括仲裁 旧称 公断 和司法解决 34 小结 国际环境法 协调国家环境法律与政策的体系 主要依赖国内实施与强制执行 国际措施 补充的作用 eg non compliance 预防原则 黄金规则 环境损害的特点决定 责任制度的局限 主体 程序 限额 35 大气的国际法律管制 37 主要大气污染物在空中滞留时间 小时天周月年百年 三大问题空气污染臭氧耗损气候变化 38 空气污染 全球 好坏不均衡 发达国家 大幅度消减发展中国家 有的消减 有的增加 经济发展 生产 出口全球 每年有160万人死于室内与室外空气污染 39 空气污染 中国 污染物排放量 单位 百万吨来源 环保部质量报告 500个城市大气质量统计 2006 2008 注 2006年 559个城市 2008年 519个城市 酸性沉降 2006与2008对比 来源 环保部质量报告 40 空气污染的应对 全球 罗马法 Cujusestsolum ejusestsummitsusqueadcoelum 区域问题 各洲应对 北美与欧洲 1979ConventiononLong RangeTransboundaryAirPollution1998ArhusProtocol1999GothenburgProtocol受控制的污染物 重金属 POPs SOx NOx etc 目标 重金属 低于1990水平 2005 2011 POPs 禁止 2004 2005 2010年实现消减 SOx 60 NOx 41 基准 1990 空气污染的应对 中国 法律框架 1970s 大气污染排放标准1979 环境保护法 试行 1987 大气污染防治法 1995 2000修订管制框架 垂直 地方政府目标责任制 执行情况 横向 相关行业 工业 交通 运输等 41 臭氧层耗损 42 原理 ODS臭氧层变薄UV B辐射免疫系统受伤害 皮肤癌等 尤其是白种人 南极上空空洞 2006 290millionkm2目前趋势 继续扩大 但减慢2060 2075 如果切实履行了现有条约 可能恢复到1980水平 南极上空臭氧空洞 1980 2006 臭氧空洞 1991 1999 43 臭氧层保护应对措施 全球 相关国际环境条约效果预测 1980 2100 臭氧层保护应对措施 中国 1989 中国加入1985 维也纳公约 1992 中国加入 蒙特利尔议定书 伦敦修正 1993 国务院批准逐步淘汰臭氧层耗损物质国家方案1999 中国履行公约义务冻结臭氧层耗损物质的生产使用2003 中国加入 哥本哈根修正 2006 中国履行 蒙特利尔议定书 义务 CFC 消减生产 使用72 2 78 4 Halon 消减生产 使用97 6 99 5 etc 2009 中国已淘汰90 的ODS 加速淘汰HCFCs 尽快开发替代品 议定书 2040前淘汰 44 气候变化原理 45 气候变化的影响 科学依据 主要是IPCC的四份报告尤其是2007年发表的第四份报告作者41位 欧美澳 27位 亚非拉 14位第五份报告预计2010年发表气候变化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主要原因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淡水资源短缺 海洋进一步酸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强度增强部分物种灭绝 生物多样性部分岛屿 沿海淹没 46 47 气候变化预测 目前 GHG 380ppm18世纪 只有280ppm上个世纪 地球表面温度平均上升0 74oC在2050前 最高可容忍在平均上升2oC因此需要全球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50 发达国家 减少60 80 发展中国家 更多 青海冰川变化 各洲矿石燃料的CO2排放量各洲人均CO2排放量 1960 2003 2003 48 NorthAmerica Europe Asia Pacific NorthAmerica Europe Asia Pacific 人均初级能源供给 1987 2004 49 NorthAmerica Europe Asia Pacific 气候变化应对措施 全球 COP15关于第二承诺期 继续谈判 关于第二承诺期的减排谈判 2005年2月生效具体规定附件一国家减排1990年 减少5 1994年3月生效原则性规定法律框架 50 51 中国与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908 2007 地面温度平均上升了1 1 C1986 2007 21个暖冬2007 1951以来最暖的年份过去30年 海水温度上升0 9 C 海平面上升90mm中国面临的挑战 复杂的气候类型 脆弱的生态环境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的压力 脱贫 致富 工业化 城市化能源需求与能源结构等 气候变化的核心 能源中国能源需求总量大 增长快 但储量少2009年 中国增长10 全球则减少1 1 进口石油2亿吨 煤炭1 03亿吨 中国排放CO2 75亿吨 美国排放59亿吨石油 全球42年 中国只有11 1年天然气 全球60 4年 中国只有32 3年煤炭 全球122年 中国只有41年工业化 城市化道路漫长 能源是支撑汽车 中国50辆 千人 只有美国1 15 欧日1 10居民用能 70 没有空调 75 强没有商业采暖 中国与气候变化 52 中国减排目标与挑战 十一五 期间 目标是单位能耗降20 但到2009年底 只降低了14 18 2010年 一季度增长3 以上 后3季度很难实现目标中国在哥本哈根的承诺 2020年在2005年基础上 GDP炭强度下降40 45 挑战 排放量大 压力日益增大 同盟日益减少 各个行业击破 缺乏协调 中国被动 中国与气候变化 53 中国应对措施2007 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正在制定长期方案 2008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09 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相关立法与政策措施中国未来对策力争尽早结束谈判 争取在2012年实现 软着陆 基本条件 不承担资金义务和强制绝对减排义务基本策略 联合相关方提出谈判文本科研方面 加强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 定期报告 关键 做好国内节能减排和技术开发工作 中国与气候变化 54 法律原则共同但有区别责任 预防原则与谨慎原则义务的性质强制 任意资金与技术 科学的不确定性法律管制的阈值 2度 3度减排措施的科学评估法律管制的确定性 数据的报告 公布与核查谁 怎样 违约认定谁 怎样 守约机制不遵守程序 气候变化中的国际法律问题 科学不确定性 法律管制 守约机制 55 水的国际法律管制 地球上的水 比例 57 水总量 海洋 97 5 淡水 2 5 淡水 冰川 68 7 地下水 30 1 永冻土中 0 8 地表水 大气水 0 4 地表与大气水 湖泊 67 4 河流 1 6 湿地 8 5 大气 9 5 土壤 12 2 其他 水的困境 水量 水质 地球上的水 大洋循环 58 海洋的问题 海洋污染船舶 Vessel based 倾废 Oceandumping 陆源 Land based 大气与气候变化 Airpollution Climatechange 生物资源渔业开发 过度捕捞海水养殖 Aquaculture 59 海洋保护措施 全球 早期渔业条约与司法判例1958四个日内瓦海洋法公约TerritorialSeacompensation etc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渔业守则 60 淡水的问题 缺水 61 淡水的问题 饮用与卫生 2004 62 饮用水 卫生26亿人没有 行业用水量增长 1900 2025 63 农业 400 3000km3 工业 50 600km3 生活 100 1200km3 水库 25 300km3 淡水的问题 水量生活用水 Domestic 农业用水 Agriculture 工业用水 Industry 气候变化 ClimateChange 水质 污染点源 PointSource 面源 Non PointSource 大气 Atmosphere 64 淡水保护措施 全球 国际法律管制 国际河流规则 InternationalRivers 莱茵河等1957拉诺湖仲裁案 LacLanouxArbitration 1966 赫尔辛基规则 HelsinkiRulesontheUseoftheWatersofInternationalRivers 1992 欧洲水道公约 WatercourseConvention UNECE 1997 联合国非航行使用公约 ConventiononNon NavigationalUseofInternationalWatercourse UN 1997多瑙河大坝案 GabcikovProjectCase ICJ 2007乌拉圭河造纸厂案 PulpmillsontheRiverofUruguay ICJ 其他 65 水问题 中国 主要淡水污染物的排放量海水质量 66 来源 环保部环境质量报告 67 大型工程项目及其环境影响 三峡库区的环境变化 1987 2000 2006 海洋的保护措施 中国 1974 国务院源于防治沿海水污染规定1982 海洋环境保护法 1999年修订1998 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法 1992 中国21世纪议程 Agenda21 1996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 ChinaOceanAgenda21 2001 海域利用管理法 AdministrativeLawoftheUtiliz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睾丸炎护理考试题及答案
- 护理文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全培训第三季度内容课件
- 岗位不安全行为培训总结课件
- 安全培训秦林芳课件
- ug考试试题及答案文库
- php考试应用题及答案
- 口腔视诊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苏宁易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工程设备闲置处理方案(3篇)
- T/CAPE 11005-2023光伏电站光伏组件清洗技术规范
- FOCUS-PDCA原理及流程课件
- 涉税服务保密协议书
- 苏州大学介绍
-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课件
- 水淹车培训课件
-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 第四版 习题参考答案 徐钢涛 -00绪论-08气压传动
- 2024-2030全球内部人才市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含答案(共21天)
- 动物医院运营课件
- 院感知识:手卫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