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清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福建省闽清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福建省闽清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福建省闽清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省闽清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1.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2.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主张人人平等,平民都有参政权 b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爱国c论证了儒家“仁义道德”的虚伪 d否定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这里的“意识形态”最早可以追溯到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4. 后汉书记载,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捂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这种现象 a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c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 d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5.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贸丝,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青年男女恋爱完全自由 b商品交换仍然存在实物交换形式c父母不再干预子女婚姻 d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束缚人们思想6.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7.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a.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b. 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c. 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d. 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8.近代学者借用朱熹的“格物致知”一词,把西方自然科学称为“格致之学”,朱熹所说的格致的含义是a通过接触世间万物体会各种知识 b通过实践探索客观规律和真理c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通过研究自然科学认识人类社会9.“社会之环境既殊,则先秦百家竞起,各创新学之盛况,自亦难于继续维持。”这里的“环境既殊”主要指a封邦建国变为专制一统 b土地国有变为土地私有c百家争鸣变为独尊儒术 d以仁治国变为以法治国10.“无极而太极,不是说有个物事光辉辉地在那里。只是说当初这里皆无一物,只有此_而已。”材料中空缺的字应为a天 b气 c理 d心11.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头活水。”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头活水”是a致良知 b发明本心 c经世致用 d读圣贤书12云根书院由朱松(朱熹之父)创办,历经沧桑,多次重建、扩建。朱熹秉承父志,致力经学,传播文化,他常到云根书院讲学布道,传授理学思想,一时八方学子云集政和,探究理学真谛。朱熹在讲学中最可能出现的言论观点是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儒家应设法“正君心”干预政治13老子是我国古代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中最有价值的思想是a.民本思想 b.唯物主义思想c.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无为而治的思想14庄子认为,要“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从而逍遥自得”,就必须坚持“齐物”观“无为”观“辩证”观“改造自然”观15下列关于四大名著信息错误的一项是作 品作 者成书时间体 裁 特 点a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历史演义小说b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英雄传奇小说c西游记吴承恩明朝神魔小说d红楼梦曹雪芹明朝长篇世情小说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c.李贽续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20.下列经世致用的思想中,最能体现17、18世纪社会发展潮流的是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严以治吏,宽以养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工商皆本21.右图是一幅“针路”示意图。“针路”出现于宋代,指的是古代人们在罗盘指引下将不同地点的航行方向连结而成的一种航线。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的出现是宋代航海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b它的出现使得古代海上航行更加安全便利c我国在宋代就已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d宋代开始突破“海禁”政策鼓励对外贸易22.“四川、江东、桃园、草木皆兵”,从这几个词语提取有效信息,它应该是指著作a.封神榜 b.水浒传 c.西游记d.三国演义23.假如你是某电视剧的编导要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你应选用纸张 书籍 文人画 王羲之的兰亭序a. b. c. d.24.下图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思想的相同之处是都促使儒家思想向前发展 都是唯心主义观点都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思想 都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a b c d 25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齐家”“治国”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统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26. 图8是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文(局部),对此解读符合史实的是唐太宗为玄奘取经而撰的序文 碑文书体工整清晰、活泼潇洒大唐时期文化多元、兼收并蓄 碑文是王羲之亲笔书写的真迹a b c d27某班级研究性课题小组对福建乡土历史进行探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甲:说文中记载:“闽,东南越也。”,说明了福建原是少数民族聚集区乙:朱熹是福建籍著名的理学思想家,他使儒学发展为正统思想丙:“福建省”名称出现在元朝之前丁:2004年,台湾发现的写有“福建台湾府彰化县”字样的清朝牌匾圣旨说明:历史上,台湾在行政区划上曾隶属于福建,闽台关系渊远流长以上结论中a甲乙丙丁全部正确 b甲丁正确,乙丙不准确c乙丙正确,甲丁不正确 d甲乙正确,丙丁不正确28.现代京剧的伴奏已在传统的锣鼓丝弦中加入了大提琴等西洋乐器,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这一文化现象,得出的正确结论是中国传统乐器有些本就是外的,对此不必大惊小怪中西结合的改变,使得京剧不再姓“京”了历史是一个传承的过程,“旧中有新”也是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外元素的加入必然破坏本土文化a b c d29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表明他的思想 a完全不同于先秦儒学b融合道家、法家等思想 c突出人伦道德观念d顺应“三教合一”潮流30宋人叶梦得说:“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印版,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蜀与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故不能工。福建本几遍天下,正以其易成故也。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宋代杭州雕版印刷业水平最高 b宋代活字印刷术已经普及 c宋代印刷业出现竞争之势 d宋代中国传统文化重心的南移二、非选择题(40分)3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韩非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借用管子明法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众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服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材料二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材料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扼要指出材料一、二、三的核心思想。(3分)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三观点的差异并说明原因。(6分)试从时代背景和客观作用两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6分)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材料二 右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4分)(2)据材料二指出3-15世纪和15世纪后两个时期,中西科技成果的对比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历史阶段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以后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8分)33.(13分)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材料二 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或世诬陷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三 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懂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是,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8分)(2)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2分)(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3分)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答题卷一、选择题(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