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弧形看台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1页
论弧形看台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2页
论弧形看台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3页
论弧形看台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4页
论弧形看台综合施工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营奥体中心网球馆工程 论弧形看台综合施工技术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东营奥体中心项目部2013年11月28日 目录摘要3关键词31、 工程概况32、 工艺流程33、 脚手架工程44、 钢筋工程75、 模板工程136、 混凝土工程187、 质量控制要点208、 工程创新点21结束语21参考文献22 摘要:随着国内外全民健身的热潮,各大赛事的召开,各省将陆续简历各自的体育场馆,对体育场馆这样大型的公建来讲,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参与建设的,因此,如何在施工时把工程质量在上一个新的台阶已经成为一个技术难题。对体育场、体育馆这样的公建工程,施工风险大,如果技术方案不当或施工工法不当就会出现质量问题。现就东营奥体中心项目网球馆工程看台施工技术关键词:弧形看台 技术方案 施工工法 Abstract: Wit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national fitness craze, major events, the provinces will soon resume their sporting venues, for sports venues in such a large public, not all people can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therefore, how to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in a new step is a technical problem. For public projects, construction of stadium and gymnasium such risk is big, if improper technical solution or improper measures will appear quality problem.Key words: Arc stand Technical solution Construction method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城东三路以东、南二路以南、胜利大街以西、奥体路以北。游泳馆布置在场地的西南侧,北侧为体育馆,东北侧位主体育场,南邻奥体路,西侧为停车场;二层于室外平台相连,有优越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视线景观。二、工艺流程放实样放线搭架斜梁底模斜梁侧模斜梁钢筋绑扎看台梯踏步模板斜梁另一侧模另一半看台梯踏步模板梯踏步梁及底板钢筋绑扎梯踏步外立模支撑梯踏步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看台养护3、 脚手架工程1.脚手架的材料筹办 (1)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 烧焊钢管。 (2)扣件采用生铁扣件,质量应切合GB158312006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 (3)底座采用烧焊底座。 (4)垫板采用5cm、20cm 以上宽木脚手板。2.脚手架搭设的作业前提 (1)首先脚手架搭设园地已经平整、夯实事情,从建筑物主体向外围35找坡。回填土夯实后,上边铺设厚5cm、20cm 以上宽木脚手板沿建筑物四周通长装配,然后在木脚手板上放置钢底座,钢底座上放置立杆,然后按预设的立杆间距举行放线定位,铺设木脚手板要平稳,不得悬在空中。 (2)排水措施:在距脚手架外排立杆外0.5 米处,设置一排水沟,在谷底,设置积水坑,水流入坑内,用潜抽水机将水排出,排水沟坡度为35 3.脚手架的搭设要领 3.1搭设挨次 放置纵向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双方竖立底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并也与立杆固定(固定立杆底端前,应吊线确保立杆铅直),每边竖起34 根立杆后,随后装设熬头步纵向程度杆(与立杆扣接固定)和横向程度杆(小横杆,接近立杆并与纵向程度杆扣接固定)、勘正立杆铅直和程度使其切合要求,按4060N/m 力拧紧扣件螺栓,形成脚手架的肇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延长搭设,直至熬头步架交圈完成。交圈后,再周全查抄一遍脚手架质量和地基情况,严酷确保预设要乞降脚手架质量,设置连杆墙件(或加抛撑),按熬头步程序和要求搭设指二步、第三小步,随搭设进程项实施。 3.2机关要求 3.2.1立杆的间距、铅直度 立杆间距选用1.8米,许可搭设误差5cm,立杆铅直度许可搭设误差10cm。 3.2.2扫地杆设置 从垫板往上20 cm 处,设置扫地杆,扫地杆采用对接接长。扫地杆在端头与立杆骑缝伸出扣件长度不小于10 cm。 3.2.3横杆间距、平整度 横杆步距采用1.8 米,用对接要领接长,一根横杆两真个高差,不克不及跨越2cm,纵向程度杆全长平整度不小于10cm。 3.2.4立杆、横杆接头的具体作法 立柱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安插,两个相邻立柱的接头不该设在同步跨内,两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相彼此谦让开的间隔不该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间隔不该大于步距的13。纵向程度杆对接接头应交错安插,不该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程度间隔不该小于500cm,并应制止设在纵向程度杆的跨中。 4架体与建筑布局拉接要求 4.1 机关情势 采用刚性连接方式,连墙件的连墙杆用两根50cm 短管用直角扣件中间夹垫木固定于墙上。 4.2安插要求 连墙杆在铅直间距不该大于4 米,程度间距半大于6 米的位置上设置,设置时只管即便接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间隔不该大于30cm。必需人底部熬头根纵向程度杆处开始设置,布设情势可以采用花排,也能够采用并排,宜优先用花排。户牖洞口采用短向拉接,钢管长渡过户牖洞口边缘250mm 以上。 4.3铰剪撑的搭设要领 在建筑物四周转交处,必需要设置铰剪撑,每道铰剪撑跨越立柱的根数宜在57 根之间,每道铰剪撑的宽度不该小于4 跨,且不小于6 米。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 度60 度之间,由底至顶持续设置,中间每道铰剪撑的净距不该大于15 米。铰剪撑斜杆应用扭转扣件固定在与之订交的横向程度杆伸出端,或立柱上,扭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间隔不该大于15cm。铰剪撑接长采用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小于50cm,用3 个扣件等间隔安插,扣件在钢管端头处不小于10cm处。铰剪撑下端必得坠地。 4.4小横杆的设置 每主节点必需设置一根横向程度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纵向程度杆上部,端头处伸出长度不小于10cm。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间隔不该大于150cm,在双排架中,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不该大于50cm。单排架的小横杆一端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程度杆上部,另一端应伸入墙内240cm 以上。4.5脚手板的防备保护雕栏 脚手板一般设置在3 根小横杆上,要铺满、铺严紧,在双侧设置180mm 以上高踢脚掌,操作层上部护身雕栏1.2 米高,下部护雕栏距踢脚掌0.6 米处。 5.密目网铅直关闭 5.2 密目网的质量要求 密目网要四证齐备,要有阴燃性能,其续燃、阴燃时间均不得大于4 秒。 要切合GB16909 的规定。每10cm10cm=100cm2 的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上,有2000 个以上网眼。 5.2密目,多贯串测试 做耐贯串测试时,将网与地面在30 度夹角拉平,在此中心上方3 米处,用 5kg 重的钢管(管径48mm51mm)铅直自由落下,不洞穿即为合格产品。 5.3密目网的包扎要领 用系绳将密目网包扎至立杆或大横杆上,使网与架体安稳的连接在一路。系绳的材质应切合GB16909 的规定。 5.4兜网关闭 用大眼安全网(平网)将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关闭起来,每隔10 米关闭一道。 6.脚手架交底与验收 脚手架必需严酷按照施工方案搭设,要有严酷的技能交底,操作职员必需严酷执行,所有误差数据必需控制在许可规模内。要由专门职员对已经搭设好的脚手架按照搭设方案举行验收,验收时要有量化内部实质意义;如:横、立杆之间距数据,立杆的铅直度,横杆的平整度等都应具体记录在验收记录傍边。不克不及简略的用切合要求来代替。 7.脚手架的拆掉要领 拟定拆掉方案,方案包括拆架的步调和要领、安全措施等。拆掉挨次应笃守由上到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即先拆雕栏、脚手架、铰剪撑、斜撑、而后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举行,要严禁上下同时举行拆掉事情。拆架子的高空作业职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底鞋上架作业,同时,四周没围栏或竖立鉴戒标志并有专人批示,以避免发生受伤和死亡变乱。 8.脚手架搭设时注意事变 (1)主节点处,固定横向程度杆(或纵向程度杆)、铰剪撑、横向支近等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的间隔不该大于150mm。 (2)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该小于100mm。 (3)对接扣件的启齿应朝向架子的内侧,螺栓朝上,直角扣件的启齿不得朝下,以确保镖全。 4、 钢筋工程1. 钢筋的加工1.1材料的准备1.1.1 材质要求钢筋进厂时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检测报告,特别要注意鉴别质保书和批号的真伪。1.1.2 外观检查材料进场时,按品种、规格、炉号分批检查,对钢材还要进行外观检查验收,包括锈蚀情况,有无缩颈断裂、起皮、油污、损伤等。外观检查或检测不合格的钢材不得下料施工。1.1.3 试验检测按现行国家现行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规定及时取样送试验室检验,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如为进口钢材,还需作化学分析。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生脆断,连接性能不正常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及其它专项检验。待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钢筋检验所得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抗拉强度实测值:屈服强度实测值1.25 (2)屈服强度实测值强: 度 标 准 值1.30 1.2作业条件 (1)将钢筋堆放至加工场地,按钢筋规格分类堆放,并将锈蚀钢筋进行处理。(2)所有钢筋必须经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工。1.3操作细则1.3.1钢筋下料计算 钢筋下料前应首先计算出钢筋的下料长度,钢筋的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砼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1.3.2直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直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见表1)表1 钢筋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0.5d0.85d2d2.5d注: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其他级别钢筋弯后平直部分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1.3.3弯起钢筋下料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见表2)弯曲调整值(见表1)弯钩增加长度(见表3)表2 弯起钢筋斜长弯 起 角 度4560梁截面高度(mm)25028330035335042440049545056650063655070760077865084869370091975175099080980010608669001202982100013431097110014851213120016261328注:本表系按照梁保护层=25mm计算所得,当图纸及规范有不同要求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45 弯起钢筋斜长=1.414(梁截面高度梁保护层2) 60 弯起钢筋斜长=1.155(梁截面高度梁保护层2)表3 钢筋半圆弯钩增加长度(mm)钢 筋 直 径6810121820283236一个弯钩增加长度(mm)(当为手摇扳、弯箍机时)406.0d一个弯钩增加长度(mm)(当为平口扳、钢筋弯曲机时)5.5d5.0d4.5d1.3.4箍筋下料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见表4)弯钩增加长度(见表3)表4 箍筋下料调整值(mm)箍筋图形钢 筋 直 径 (mm)456810128080909010012090901001001201401001001201201401601.3.5钢筋调直、切断 (1)钢筋调直:现场钢筋调直多为直径10mm以下的盘圆钢筋,一般采用卷扬机冷拉调直,HPB235钢筋调直冷拉率控制在4以内,HRB335级、HRB400级钢筋调直冷拉率控制在1以内。 (2)钢筋切断:现场钢筋切断通常使用钢筋切断机,少量小直径钢筋也有使用大剪子剪断的。钢筋切断时,应根据钢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切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3)手工弯曲前应对钢筋各段长度进行划线,一般划线的方法是:将不同角度弯曲下料长度调整值在弯曲操作方向相反的一侧长度内扣除,划上分段尺寸线(弯曲点线),然后按规定方法进行弯曲。成批钢筋冷弯前,应对各种钢筋均试弯一根。钢筋使用弯曲机成型时,心轴直径应符合GB50204-2002规范中5.3章节规定,成型轴必须加偏心套,以适应不同直径钢筋的弯曲;钢筋弯曲机操作时,因心轴和成型轴同时转动,会带动钢筋向前滑移,钢筋弯曲点线放在工作盘的位置和手工弯曲不同,需在钢筋弯曲前试弯一根摸索规律。2钢筋的安装 直径18mm的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直径16mm的钢筋优先采用搭接接头。直螺纹连接应用在基础底板、基础主梁、剪力墙、框架柱、框架梁、暗柱和部分楼板,搭接主要应用在剪力墙和楼板。本工程选用级接头。2.1直螺纹套筒连接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的钢筋接头,同一根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设置在同一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该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区底板及基础梁不考虑接头位置;(2)、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3)、当无法避开时,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4)、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2.1.1材料要求(1)连接套筒材料其材质符合GB699-1999规定。(2)钢筋套丝后的螺牙符合质量标准。(3)钢筋切口端面及丝头锥度、牙形、螺距等应符合质量标准,并与连接套筒螺纹规格相匹配。(4)连接套表面无裂纹,螺牙饱满,无其他缺陷。(5)各种型号和规格的连接套外表面,必须有明显的钢筋级别及规格标记。(6)连接套两端的孔必须用塑料盖封上,以保护内部清净,干燥防锈2.1.2钢筋直螺纹加工(1)凡是从事直螺纹加工的工人要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2)加工钢筋螺纹的丝头、牙形、螺距等必须与连接套牙形、螺距一致,且经配套的量规检验合格。(3)钢筋下料时不宜用热加工方法切断;钢筋端面宜平整并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扭曲;钢筋端部不得有弯曲;出现弯曲时应调直。(4)加工钢筋螺丝,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气温低于0时,掺入15%20%亚硝酸钠,不准用机油作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液套丝。(5)操作人员应逐个检查钢筋丝头的外观质量并做出操作者标记。(6)经逐个自检合格的钢筋丝头,由质量检查员应对每种规格加工批量随机抽检10%,且不少于10个,并参照下表填写钢筋螺纹加工检验记录,如有一个丝头不合格,即应对该加工批全数检查,不合格丝头应重加工,经再次检验合格方可使用。2.1.3钢筋丝头加工操作要点(1)钢筋端面平头:平头的目的是让钢筋端面与母材轴线方向垂直,采用砂轮切割机进行端面平头施工,严禁气割。(2)剥肋滚轧螺纹:使用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机将待连接的钢筋的端头加工成螺纹。(3)带帽保护:用专用的钢筋丝头保护帽对钢筋丝头进行保护,防止螺纹被磕碰或被污物污染。按规格型号及类型进行分类码放(4)钢筋就位:将丝头检验合格的钢筋搬运至待连接处。(5)接头拧紧:用扳手和管钳将连接接头拧紧。(6)作标记:对已经拧紧的接头作标记,与未拧紧的接头区分开钢筋接头连接方法如图1 图1直螺纹机械连接2.1.4钢筋连接在进行钢筋连接时,钢筋规格应与连接套筒规格一致,并保证丝头和连接套筒内螺纹干净、完好无损。连接钢筋时对准轴线将钢筋拧入相应的连接套筒。接头拼接完成后,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互相顶紧,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加长型接头的外露丝扣数不受限制,但有明显标记,以检查进入套筒的丝头长度是否满足要求。钢筋接头拧紧后应用力矩扳手按不小于表中的拧紧力矩值检查,并加以标记,如表5:表5滚轧直螺纹钢筋接头拧紧力矩值钢筋直径/mm182022252832拧紧力矩值/(Nm)160230300注:当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时,拧紧力矩值按较小直径的钢筋的相应值取用。2.1.5钢筋接头检验工艺检验:在正式施工前,按同批钢筋、同种机械连接形式的接头形式的接头试件不少于3根,同时对应截取接头试件的母材,进行抗拉强度试验。现场检验:按检验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形式、同规格的接头每500个为一验收批,不足500个接头的也按一个验收批,取样后的钢筋用电弧焊焊接。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做抗拉强度试验,当3个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符合表6相应等级的要求时,该验收批评为合格。 表6直螺纹机械连接抗拉强度表接头等级级级级抗拉试验注: 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抽样试件抗拉强度试验1次合格率为100%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以扩大1倍。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做抗拉强度试验,当3个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符合表6相应等级的要求时,该验收批评为合格。 表6直螺纹机械连接抗拉强度表接头等级级级级抗拉试验注: 现场连续检验10个验收批抽样试件抗拉强度试验1次合格率为100%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以扩大1倍。5、 模板工程1. 模板选型 若采用竹编原板支立,由于原板的拼接、立、接缝处理等工艺复杂;而原板被弯成弧形后存在一定的反弹力,墙体弧度不易保证。并且使用竹编原板支立必须购置新的竹编原板,这些原板由于需打穿墙螺栓孔,用完后无法用于顶板,因此使用原板也不经济,故也未被采用。2弧形梁模板 弧形梁模板以竹编原板及方木支立,先在地面上搭设钢支撑结构,钢支撑上纵向放置方钢管,方钢管上放梁底模横肋方木,间距400毫米;方木上铺预先切成弧形的竹编原板底模,弧梁底模平面定位以地面上测放的梁位线为准,用线坠吊到相应高度;在弧梁钢筋绑扎完毕后,在梁横肋方木上分段连续钉放纵向方木,方木长度以中间弦高不大于100mm为准,然后将原板裁成梁侧帮高度放入纵向方木与弧梁底模之间,用木块配合木楔背入纵方木与梁侧模之间直至弧梁侧模与底模紧密结合。弧梁侧模中间用方木斜撑加固,梁高大于300毫米的梁中间设水平钢管横带加穿梁螺栓,弧形梁使用弧形脚手钢管,按弧度吻合或接近从墙体模板弧形脚手钢管水平带中选用。3.弧形模板工程现状及其分析项目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分析,若想保证工程质量,必须抓好关键工序的施工。弧形看台模板工程即为本工程的特点。而弧形形状的梁在施工中较为少见,其操作控制有“三难”:(1)测量放样难(2)材料选择难(3)支撑加固难针对以上情况,本项目对引起圆弧形梁施工难度大的末端原因同时进行逐条分析,结果如表7 表7 弧形梁施工难度大主要因素分析表序号末端原因原因确定1温度、气候对模板影响木模板受温度、气候的影响,不可消除2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低操作人员无椭圆弧形梁的施工经验3测量仪器精度不高目前有的仪器测放椭圆形难度较大4测量放样难度大没有很精确的对椭圆的测量放样方法5材料选择难无定型的椭圆弧形模板,而模板均为平板6支撑加固难度大对于弧形侧边的加固比较困难7管理人员缺乏经验使技术交底内容不具体,针对性不强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测量放样;材料选择;支撑加固是造成施工质量差的主要原因。针对晋中体育馆工程的特点,本项目在一层顶板中拟订弧形梁施工方案(1)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在工程定位时使用全站仪高精度定出柱位,并在柱子施工时保证其垂直度。(2)制定放大样方案:在椭圆弦(两个柱子之间)上按照一定距离做垂线与椭圆相交,按照这一段距离在现场放出大样。(3)利用CAD画图,获取放样所需数据。(4)在现场水泥硬化的平地上,利用不伸缩的卷材画出大样,并裁减。(5)根据大样用木方制作椭圆形梁底模板(6)通过计算设计出弧形梁的侧面模板方案,侧面采用质量较好的多层木模板。(7)利用底模板的弧形边,通过用钢管顶撑将侧面模板做成弧形,并通过垂直度来控制上口的弧度。(8)按照加固方案进行支撑加固。4.工艺流程 (1)看台施工放线定位看台架体支设看台模板制作安装看台梁钢筋绑扎看台部位板筋绑扎混凝土浇筑 (2)看台施工前在底板上发出看台梁边线及看台宽度线,必须复检合格。 (3)架体立杆间距为500mm,顶丝外露不超过300mm,扣件必须按要求拧紧,过程严格控制。 (4)模板尺寸必须图纸要求,看台梁外侧吊模是保证看台梁外侧混凝土立面混凝土良好观感效果的重要环节,吊帮模板体系及阴阳角模板设计,对看台板整体效果至关重要。模板下口支撑在废旧的混凝土试块上,试块尺寸100*100mm,与看台板厚度相同,放置前需将试块侧面凿毛,看台梁两侧整体自下向上用50100木方固定,并用对拉螺杆固定,确保看台梁最后成型质量。 (5)看台梁板钢筋绑扎规格尺寸必须与图纸一至,且间距均匀,梁侧、板底垫块必须均匀且保证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板底垫块间距为50cm。5.模板制作与安装 5.1 柱子模板: 模板制作拼装模板准确进行支模放线安装预埋件及地梁初步进行合模安装模板支撑杆件安装柱箍均匀调整杆件支撑件 5.2 顶板、梁模板: 梁模板制作搭设梁模板支撑安装梁底模板安装侧模安装侧向支撑校核梁截面尺寸并加固搭设板撑安装主次龙骨铺设顶板模板调整模板标高模板清理。梁模板加固设计简图如下:平面图立面图6质量控制措施 6.1模板制作选材 同一块模板上的背楞厚度、胶合板厚度应分别一致。 6.2模板截面和间距 应根据混凝土侧压力选用模板背楞截面及间距,以保证柱、梁模板的整体刚度,防止胀模。 6.3 模板校正扶墙柱施工时,与上道工序交接应注意柱筋位置正确,且不扭向。模板校正、加固时,每块模板应设两根斜撑(或拉锚) ;并对相邻两片模板上口往下分别吊线,找垂直、找方。浇筑混凝土后,应对柱进行微调校正,防止柱身扭向。 6.4其他 (1)应在柱、梁模板下口设清扫口,防止柱、梁夹渣、烂根。 (2)相邻梁板模板应拼缝严密顺直,防止漏浆。 (3)顶板模板下与墙四周用刨平直的方木,粘贴海绵条后,与墙面顶紧,以防止漏浆。 (4)后浇带模板支设应自成体系,不应与楼板模板整体支设,拆模后再支顶。 7.模板拆除 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底模的拆除按下表执行。 表7底模拆除强度要求表构件项目强度要求(按照设计强度等级的百分率)板跨度为2m 及小于2m50% 跨度为大于 2m 且小于8m 75%梁跨度为8m 及小于8m75%跨度大于8m 100%以上涉及强度值以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为依据。在拆除板模板之前,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需先完成上层楼板的浇筑,梁底模拆除时间放在板后。 7.1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1)必须掌握适宜的拆除时间,其中以底模和模板支架的拆除时间最重要。 (2)不能野蛮拆除,在拆除过程中,不能硬砸猛撬,模板坠落应该采取缓冲措施;拆除下来的模板和支架不要集中存放,应该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走,防止在楼层上积压。 (3)将拆下的模板清理干净,板表面应该涂刷隔离剂。 (4)拆下的模板应分类堆放整齐,做出标志,以便于在利用。7.2正确掌握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和拆除时间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以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为判断依据。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凝土得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没有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侧模拆除应该再混凝土强度能保证表面及棱角不会因为拆除模板而损坏时,才可以拆除。 (2)预制构件模板拆除 a.侧模拆除时得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不受破坏 b.芯模和预留孔洞内模拆除时得混凝土强度,应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 c.底模拆除时当构件跨度4米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得50以上,当构件跨度4米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得75以上。7.3模板拆除的要求 (1)拆除模板时必须确保混凝土结构安全和外观质量 (2)一般情况下是先装后拆,后装先拆,先拆除承重较小部位的模板及其支架,然后拆除其他部位的模板及支架 (3)楼梯模板的拆除顺序是楼级板楼级侧板楼板侧板楼板底板 (4)发现问题处理。在拆除模板工程中,不应该对楼层形成冲击力,如果发现混凝土出现异常现象,可能影响混凝土结构安全和质量问题时,应该立刻停止拆模,并经过处理认证后才能继续拆模 (5)柱模板:单块组拼在先拆除钢楞、柱箍和对拉螺栓等连接、支撑件,再由上而下逐步拆除,预拼的则应先拆除两个对角的卡件,并作为临时支撑后,再拆除另外两个对角的卡件,等到吊钩挂好,拆除临时支撑,才可以脱模起吊。(6)梁、楼板模板:应先拆梁侧模,再拆楼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应先从开始分别拆向两端六、混凝土工程1.浇筑方法因看台梁的倾斜特征,浇筑顺序必须是从下往上浇筑。每一步浇筑都先从斜梁开始,按顺序逐渐浇筑斜梁,浇筑斜梁的混凝土的塌落度应该在160-180mm之间。斜梁振捣密实之后开始浇筑密肋梁板,该混凝土的塌落度在140-160mm之间。在梁的振捣中,从下层开始振捣,下层密实之后才能往上一层振捣,振捣中向下流淌的混凝土用铁锨翻倒上层密肋梁中。完成一个循环之后开始第二步,依次顺序直到完成。振捣混凝土的向下流动是不同于平板浇筑的显著特点。2.混凝土的塌落度 混凝土的塌落度,如有过大现象立即停止使用,返回搅拌站处理,塌落度的控制是浇筑好看台质量的关键。塌落度的控制一般在160到180之间,如果塌落度小了,斜梁处不容易下灰,如果塌落度大了,造成密肋梁里的灰自然流淌,根据现场观察的结果,两者都要兼顾。3.模板的固定 从下向上振捣密实是保证看台结构安全的重点。为保证振捣工敢于振捣,模板系统必须固定牢固,吊帮模板有马登支撑和螺栓固定。吊帮的上沿高度就是看台板的标高,抹平收面以模板上沿作为标准,吊帮的模板是保证看台位置的,振捣时若有跑模移位,混凝土外立面就会出现正偏差,在做建筑层需要剔掉后再粉刷,误工误时,造成返工修补。一次铺灰时按照预定的浇筑顺序,迂回转折层层向上,振捣工跟在后边将混凝土振实,振捣棒要插到底部快插慢拔,在底部最深的位置停留10秒钟以上开始缓缓拔出。一次振捣后,密肋梁内的混凝土下陷到梁面以下,需要第二次循环补料,凡是槽面不满的地方都要补充混凝土,下料人员根据目视给出判断适当多下一点或者刚好够,振捣棒需要第二次循环进行辅助振捣。辅助振捣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高超的记忆能力,需要记住需要二次振捣的所有梁槽,或者重新用振捣棒全部过一遍,否则遗漏的地方就会形成蜂窝。一层密肋梁两次振捣完成以后,切不可在下层的密肋梁或板再次振捣,如果违反这个顺序将会形成空洞。在下层振捣的时候,上层的影像区的混凝土就会向下缓缓的移动,这种补振是短暂的轻微的,还不至于上层所有的混凝土都在下移,仅仅是下层的受影响区混凝土开始移动,上层密肋梁里的混凝土受到梁里钢筋的捧架作用形成拱圈受力模型,拱圈以下的混凝土有不同程度的下沉,就形成了密肋梁下部的空洞。 下灰的顺序和振捣的顺序一定是地毯式的,坚决避免间隔式的铺灰,振捣棒如果不能进行地毯式的振捣就会漏振,漏振的地方混凝土没有二次振捣,这个地方就会永远漏振,形成密肋梁侧面漏振的现象,实际上这一段梁都是漏振的,不仅仅是侧面。在这段漏振的梁里边,钢筋上的铁锈还清晰可见,说明振动棒根本没有到达这里。看台面的吊帮拆开以后是如此,在过一段时间后,看台下的模板拆开以后也会是如此。漏振漏捣形成的蜂窝麻面造成看台的渗漏。 模板固定的牢固,浇筑对模板位移的影响就越小。如果底模铺设标高准确,浇筑混凝土厚度准确,浇筑后混凝土的上面就不会有大的偏差;同样,在立模上,内侧模板位置准确,吊帮安装位置准确,拆模后的外立面也不会有大的偏差。4. 混凝土的养护基本要求4.1混凝土养护的原因 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花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砼(混凝土)的养护目的,一是创造各种条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砼硬化:二是防止砼成型后暴晒、风吹、寒冷等条件而出现的不正常收缩、裂缝等破损现象。砼养护法分为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两种:现浇砼在正常条件下通常采用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基本要求:(1) 在浇筑完成后,12h以内应进行养护;砼强度未达到C12以前,严禁任何人在上面行走、安装模板支架,更不得作冲击性或上面任何劈打的操作。(2)覆盖养护是最常用的保温保湿养护方法。覆盖养护的主要措施是在初凝以后开始覆盖养护,在终凝后开始浇水(12小时后)浇水工具可以采用水管、水桶等工具保证砼的湿润度。4.2养护时间与构件项目、水泥品种和有无掺外加济有关,常用的五种水泥正温条件下应不少与7天;掺有外加剂或有抗渗、抗冻要求的项目,应不少与14天。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7.4.7条规定: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七、质量控制要点:1.模板分项质量控制要点: (1)模板支架及节点构造应合理并有足够的承载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允许出现沉降和变形,特别是首层立杆在回填土上生根,模板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支撑下垫通长5cm厚的木板及专用底垫。 (2)模板安装必须垂直、角模方正,位置、标高准确,吊模下按要求做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