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周作人早期翻译文学与“五四”文学.pdf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周作人早期翻译文学与“五四”文学.pdf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周作人早期翻译文学与“五四”文学.pdf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周作人早期翻译文学与“五四”文学.pdf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周作人早期翻译文学与“五四”文学.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五四 文学与外国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翻译文学则是二者之阃的桥梁 中西方关系构成了 五四 文学的背景 翻译文学则直接参与到了其发展过程中 考察翻译文学与 五四 文学的深层联系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翻译文学 的价值 以及外来影响本土化的复杂过程 在考察翻译文学与 五四 文学的关系 时 周作人是一位不可忽视的翻译家 其所译文学更是不可忽视的影响介质 五四 前后 他发表了大量翻译作品 而且大多较好地保存了原作的汁味 其译作在 五 四 时期吸引了众多作家的注意以至效仿鉴借 本文选取周作人早期翻译文学为个 案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探讨周译文学与 五四 文学的关系 具体通过对周作人早 期翻译诗歌 小说 童话 狂言的分析 同 五四 新诗 小说 童话 拟狂言的 详细对比 以及可以找到的书信文章等言谈资料的研读 全面考察论证了周译文学 对 五四 文学的影响 本文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周作人早期翻译文学在多种层 面上参与了 五四 文学的建构 给予当时的诗歌 小说 童话 拟狂言等诸类文 学以丰富的营养 在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中产生了积极效应 全文分三部分展开论述 首先 论文考察了周作人早期翻译诗歌对 五四 新诗的影响 周译诗歌的影 响主要体现在对小诗和 湖畔 爱情诗两方面 周译日本短歌 俳句以其特有的艺 术魅力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但大多数周译日本短歌 俳句的摹仿者仅仅借鉴了 其短小的形式 湖畔 诗人对周译日本短歌 俳句有着较为全面的借鉴 不仅如此 他们的爱情诗创作也摄取了周译希腊牧歌 日本俗歌的抒情方式 从周译诗歌对小 诗 湖畔 爱情诗的影响中可见 在 五四 新诗的形式多样化和审美态度的转变 过程中 周译诗歌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次 论文考察了周译小说对 五四 小说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问题小说 抒 情小说 乡土小说的创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周译小说中的主题内容融入了问 题小说的创作中 丰富了 五四 小说的话语主题 扩大了 五四 小说的表现领 域 同时 周译 抒情诗小说 促进了现代抒情小说的出现 丰富了 五四 小说 的艺术形式 并成为早期抒情小说创作的范型 而在乡土文学的发展过程中 周译 炭画 等 乡土艺术 作品开阔了乡土小说家的文学视野 启迪了他们的艺术灵 感 丰富了他们的艺术表现方法 另外 周作人早期翻译文学涉及面广 不仅包括诗歌 小说 还包括童话和狂 言 周译王尔德 安徒生童话忠实地传递出了原作爱与美的精神内涵和多样的艺术 手法 为新文学之初贫瘠的儿童文学园地输入了新鲜的养分 并为现代艺术童话的 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叶圣陶的童话集 稻草人 在情感基调 艺术视角 表现 技巧等各方面都受到了周译童话的影响 同时 周作人也是日本狂言最早的译介者 他的译作直接促进了沈从文 王向辰的拟狂言作品的出现 关键词 翻译文学 周作人早期翻译文学 五四 文学 a b s t r a c t t h e r ee x i s tc o u n t l e s st i e sb e t w e e n m a yf o u r t h l i t e r a t u r ea n df o r e i g n l i t e r a t u r e w h i l et r a n s l a t e d l i t e r a t u r ei st h e b r i d g eb e t w e e nt h e m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c h i n aa n dw e s tf o r m s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 m a yf o u r t h l i t e r a t u r e a tt h es a m et i m et r a n s l a t e dl i t e r a t u r ep a r t i c i p a t e si ni t sd e v e l o p m e n t d i r e c t l y r e v i e w i n gt h ed e e p s e a t e d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 mi sh e l p f u lt o f u r t h e ru n d e r s t a n da n dp e r c e i v et h ev a l u eo ft r a n s l a t e dl i t e r a t u r ea sw e l la s t h e p r o c e s s o ft h ed o m e s t i c a t i o no ff o r e i g n i n f l u e n c e r e v i e w i n g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r a n s l a t e dl i t e r a t u r ea n d m a yf o u r t h l i t e r a t u r e z u o z u o r e ni sat r a n s l a t o rw h oc a n n o tb ei g n o r e da n dl i t e r a t u r et r a n s l a t e db yh i m i sa l li n f l u e n c i n gm e d i u mt h a tc a n n o tb ei g n o r e d b e f o r ea n da f t e rt h em a y f o u r t hp e f i o h ep u b l i s h e dl o t so ft r a n s l a t e dw o r k s m o s to fw h i c hw e l l r e t a i n e dt h ef e a t u r e so ft h es o u r c et e x t s l i t e r a r yw o r k st r a n s l a t e db yh i m a t t r a c t e dt h ea t t e n t i o no fm a n ya u t h o r s w h oe v e nb e g a nt oi m i t a t ea n dt o o k t h e mf o rr e f e r e n c ei nt h em a yf o u r t hp e r i o d t a k i n gl i t e r a t u r et r a n s l a t e db y z o uz u o r e ni nh i se a r l yt i m e s 勰t h ec a s ea n dd i s c u s s i n g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i ta n d m a yf o u r t h l i t e r a t u r e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c o m p a r a t i v e l i t e r a t u r e t h i st h e s i ss t r i v e st o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e x p l o r ea n dd e m o n s t r a t et h e i n f l u e n c eo fl i t e r a t u r et r a n s l a t e db yz o uz u o r e no n m a yf o u r t h l i t e r a t u r e t h r o u g hd e t a i l e da n a l y s i so np o e m s n o v e l s f a i r yt a l e s k u a n g y a nt r a n s l a t e d b yz o uz u o r e ni nh i se a r l yt i m e s t h e i re x h a u s t i v ec o m p a r i s o nw i t hn e w p o e m s f a i r yt a l e sa n di m i t a t e dk u a n g y a ni nt h em a yf o u r t hp e r i o da n dt h e r e a do fm a t e r i a l sl i k eb o o k sa n dl e t t e r sa v a i l a b l e o ns u c hab a s i s t h i st h e s i s r e a c h e st h e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l i t e r a t u r et r a n s l a t e db yz o uz u o r e ni nh i se a r l y t i m e sa t t a c h e si t s e l f t o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m a yf o u r t h l i t e r a t u r eo nv a r i o u s l a y e r s b e s t o w sag r e a tm a n yi n s p i r a t i o n st ov a r i o u sl i t e r a t u r e sl i k ep o e m s n o v e l s 筋巧t a l e sa n di m i t a t e dk u a n g y a ne t c a t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t i m e sa n d t a k e sp o s i t i v ee f f e c t si nt h e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o fc h i n e s el i t e r a t u r e t h i st h e s i se x p l o r e sf r o mt h r e ep a r t s a tf i r s t t h et h e s i sr e v i e w s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 t h e p o e m st r a n s l a t e db yz h o u z u o r e ni nh i se a r l yt i m e so n m a yf o u r t h n e wp o e m s w h i c hi sm a i n l y r e f e c t e do nt h ea s p e c to fx i a o s h ia n d l a k e f r o n t r o m a n t i cp o e m s t h e j a p a n e s ed u a n g ea n dp a i j ut r a n s l a t e db yz o uz u o r e na t t r a c t sl o t so fa t t e n t i o n w i t hi t su n i q u ea r t i s t i cc h a r m i n g h o w e v e r m o s ti m i t a t o r sj u s tt a k et h e i r s h o r tf o r m sf o rr e f e r e n c e l a k e f r o n t p o e t st a k et h e mf o rc o m p a r a t i v e l y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r e f e m n c e b e s i d e s t h e i ri n d i t e m e n to fr o m a n t i cp o e m sa r e i n f l u e n c e db yl a t i ni d y l l sa n dj a p a n e s ec o l l o q u i a lp o e m st r a n s l a t e db yz h o u z u o r e no nl y r i cw a y i tc a nb es e e nf r o mt h e i ri n f l u e n c eo nx i a o s h ia n d l a k e f r o n t r o m a n t i cp o e m st h a tt h ep o e m st r a n s l a t e db yz o uz u o r e np l a y s s o m e w h a ts t i m u l a t i v er o l e si nt h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t h ed i v e r s i f i c a t i o no f f o r m sa n dc o n t e n t si nm a yf o u r t hn e w p o e m sa n d t h a to f t a s t i n ga t t i t u d e s n e x t t h et h e s i se x p l o r e s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n o v e l st r a n s l a t e db yz o u z u o r e no n m a yf o u r t h n o v e l s s u c hi n f l u e n c e sa r er e f l e c t e do nt h e i n d i t e m e n to fp r o b l e mn o v e l s l y r i cn o v e l sa n dl o c a ln o v e l so nv a r i o u s d e g r e e s i te n r i c h e st h et h e m eo f m a yf o u r t h n o v e l sa n db r o a d e n st h e m a n i f e s t i n gf i e l dt h a tt h et h e m ea n dc o n t e n ti nn o v e l st r a n s l a t e db yz o u z u o r e ni sa m a l g a m a t e di n t ot h ei n d i t e m e n to fp r o b l e m sn o v e l s a tt h es a m e t i m e l y r i cp o e t i cn o v e l st r a n s l a t e db yz o uz u o r e np r o m o t e st h ea p p e a r a n c e o f m o d e ml y r i cn o v e l s e n r i c h e st h ea r t i s t i cf o r mo f m a yf o u r t h n o v e l sa n d b e c o m e st h ep a r a d i g mo fi n d i t e m e n to fl y r i cn o v e l sa tt h ei n i t i a ls t a g e i n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l o c a ln o v e l s r u s t i ca r t i s t i cw o r k st r a n s l a t e db yz o uz u o r e n l i k e f u s a i n e t e w i d e n st h er u s t i cn o v e l i s t s l i t e r a r yv i s u a lf i e l d e n l i g h t e n s t h e i ra r t i s t i ci n s p i r a t i o na n de n r i c h e st h e i ra r t i s t i cm a n i f e s t i n gm e t h o d f u r t h e rm o r e l i t e r a t u r et r a n s l a t e db yz o uz u o r e ni nh i se a r l yt i m e s i n v o l v e sb r o a df i e l d s i n c l u d i n gp o e m sa n dn o v e l sa sw e l l 鹪t h ef a i r yt a l e s a n dt h ei m i t a t e dk u a n g y a n k i n gw a l ta n da n d e r s e n sf a i r yt a l e st r a n s l a t e d b yz o uz u o r e nf a i t h f u l l yd e l i v e rt h es p i r i t u a lc o n n o t a t i o no fl o v ea n db e a u t y a n dv a r i o u sa r t i s t i ct e c h n i q u e si nt h es o u r c et e x t w h i c hi n p u t sn e we l e m e n t s i n t ot h eb a r r e nc h i l d r e n sl i t e r a t u r eg a r d e na tt h ee a r l yt i m e so fn e w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p r o v i d e su s e f u li l l u m i n a t i o nt om o d e ma r t i s t i cf a i f yt a l e si n d i t i n g y e s h e n g t a o sf a i r yt a l e sc o l l e c t i o n s c a r e c r o w i si n f l u e n c e db yt h e mo nt h e a s p e c t so fa f f e c t i o n a lt o n e a r t i s t i cp e r s p e c t i v ea n dm a n i f e s t i n gt e c h n i q u e e t c i nt h em e a n w h i l e z o uz u o r e ni st h ee a r l i e s tt r a n s l a t o ro f j a p a n e s ek u a n g y a n h i st r a n s l a t e dw o r k sd i r e c t l yp r o m o t e st h ea p p e a r a n c eo fi m i t a t e dk u a n g y a n b ys h e nc o n g w e na n dw a n gx i a n g c h e n k e yw o r d s t r a n s l a t e dl i t e r a t u r e l i t e r a t u r et r a n s l a t e db yz o uz u o r e ni n h i se a r l yt i m e s m a yf o u r t h l i t e r a t u r e 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在导师指导 下独立完成的 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大学 如 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读期间学位论文相关 的内容 将承担法律责任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文献 资料外 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学翳耄焉霭 似问年f 月v 瑁 引言 引言 五四 文学的发生 发展与外国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值得注意的是 外国文学对 五四 文学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 是通过翻译文学而实现的 正如 高玉在 翻译文学 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关系中的中介性 一文中所指出 的 西方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通过翻译文学作为中介而实现的 中国现代所接 受的是翻译文学即中国化的外国文学而不是原生形态的外国文学 谢天振 查明 建主编的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 中也提到 人们常常说的对2 0 世纪中国文学产 生了巨大影响的 外国文学 在大多数情况下 实际上是指翻译文学 翻译文学之所以更容易被 五四 文学所吸收和借鉴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其 自身所具有的异于外国文学而又为 五四 文学建设所期盼的特殊品质 一方面 翻译文学不等同于外国文学 它是融合了译者的知识背景 思想观念 语言功力 审美趣味 文化积淀 个性特征的再创作 所谓 再创作 即意味着翻译文学并非 外国文学的简单复写 而是译者对原作进行审美体验后的再呈现 经过译者加工 润色后的翻译文学 不仅在语言上转换为汉语 其审美风格也更符合中国人的阅读 习惯和接受心理 翻译文学不仅适于具有外语修养的读者阅读 也可供缺乏外语知 识的读者阅读 较之外国文学 翻译文学有着更广泛的阅读群 另一方面 翻译文 学的存在是以外国文学的存在为前提的 其为嫁接之果而非土生土长 其所展现的 是异域风情 异族人的生活境遇 传递出的是异国作家的艺术审美追求 翻译文学 所承载的异质文化 新颖艺术与 五四 文学的期待视野相契合 由于 五四 文 学旨在突破传统束缚 建构具有现代思想 艺术的新文学 因而摄取外国文学的养 料来哺育新文学得到了文学革命主将们的极大重视 胡适在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中就特别强调 创作新文学的第一步是工具 第二步是方法 方法的大致 我刚才 说了 如今且问 怎样预备方才可得着一些高明的文学方法 我仔细想来 只有一 条法子 就是赶紧多多的翻译西洋的文学名著做我们的模范 o 周作人在 人的文 学 中也表示 我们偶有创作 自然偏于见闻较确的中国一方面 其余大多数都还 须介绍译述外国的著作 扩大读者的精神 眼里看见了世界的人类 养成人的道德 实现人的生活 回沈雁冰在 小说新潮 栏宣言 中明确提出 我们相信在创造 高玉 翻译文学 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关系中的中介性 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 0 0 2 4 o 谢天振查明建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 1 8 9 8 1 9 4 9 碉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杜 2 0 0 4 6 胡适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 h q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杜 1 9 8 8 6 5 6 6 周作人 人的文学 周作人散文第二集 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 9 9 2 1 2 9 l 周作人早期翻译文学与 五四 文学 中国的新文艺时 西洋文学和中国的旧文学都有几分的帮助 我们并不想仅求保守 旧的而不求进步 我们是想把旧的作研究材料 提出他的特质 和西洋文学的特质 结合 另创一种自有的新文学来 正是在新文学革命主将们的推崇和重视下 五四 时期翻译作品如雨后春笋般 大量涌现 其结果也正如新文学的倡导者 建设者所期望和寻求的 对 五四 文 学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它不仅引进了新的观念 新颖文体 新鲜词汇 也为文学 创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和艺术资源 故对于 五四 文学来说 显然中西 方关系构成了其深层的背景 而翻译文学则直接参与到了其整个发展建构过程中 由此 具体考察翻译文学在哪些方面影响了 五四 文学 五四 作家又如何将翻 译文学中的现代性质素有效组织进具体创作中 以及这些现代性质素在 五四 作 家笔下又有着怎样的变形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翻译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了解和 把握外来影响本土化的复杂过程 为了更清楚地揭示翻译文学与 五四 文学问的 关系 探究翻译文学对 五四 文学的影响情况 本文选取周作人早期翻译文学作 为个案来考察 之所以选取周作人早期翻译文学为研究契入点 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 首先 周作人早期的翻译文学数量多 涉及面广 周作人早期的翻译文学主要指从1 9 0 4 年 翻译 侠女奴 开始到2 0 世纪2 0 年代初的翻译文学国 这一时期 他陆续推出了包 括 红星佚史 匈奴奇士录 黄蔷薇 炭画 域外小说集 周氏兄弟合译 集 点滴 现代小说译丛 第一集 合译集 现代日本小说集 合译集 在内的多部翻译作品和翻译作品集 这些作品 文体上 主要包括诗歌 小说 童 话 戏剧 范围上 涉及希腊 日本 波兰 俄国 英国 法国 芬兰 捷克等 内容上 有反映女子解放问题的 有展现下层劳动者生存困境的 有表现个人内心 情感的 也有展现乡土社会的 在流派选择上 有现实主义 唯美主义 象征主义 等等 不拘一格的翻译态度 种类繁多的翻译作品 使周作入早期翻译文学有着与 众不同的地位 魅力和影响 其次 周作人早期的翻译文学较好地保存了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重在 忠实的传达原文的意思 o 周作入初试译笔之际 正值林译小说风行之时 因此 周作人初期的几部翻译作品也并未脱离当时随意删改原著的翻译风气 关于这一点 周作人也曾明言 最初读严几道 林琴南的译书 觉得这种以诸子之文写夷人的话 沈雁冰 小说新潮 栏宣言 茅盾全集 第十八卷 c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 8 9 t 1 3 谢天振查明建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 1 8 9 8 1 9 4 9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一2 0 0 4 8 5 周作人 日本俗歌四十首 附记 诗明 1 9 2 2 2 第i 卷第2 号 2 引言 的办法非常正当 便竭力地学他 虽然因为不懂 义法 的奥妙 固然学得不象 但自己却觉得不很背于适译的正宗了 回但很快 周作人开始有意尝试 直译 在 域外小说集 的翻译过程中 他就追求 造译亦期弗失文情 翻译作品集 点 滴 所采用的也是 直译的文体 这样 直译 成为了周作人早期翻译文学的 主要色调 对此钱玄同谈到 周启明君翻译外国小说 照原文直译 不敢稍以己意 变更 他既不愿用那 达旨 的办法 强外国人学中国人说话的调子 尤不屑像那 清室举人 的办法 叫外国文人都变成蒲松龄的不通徒弟 我以为他在中国近来 的翻译中 却是开新纪元的 o 胡适在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中也指出 在欧洲 新文学的提倡方面 周作人的成绩最好 他用的是直译的方法 严格的尽量保全原 文的文法与口气 这种译法 近年来很有人仿效 是国语的欧化的一个起点 更重要的是 在 五四 时期 周译作品吸引了许多文学青年和作家的关注 成为他们借鉴和摹仿的对象 湖畔诗人汪静之就明确表示他对周译作品的喜爱 你 译的 私语 美得很 和三四年前发表在 晨报副刊 上的 古文艺 一样美 那 些 古文艺 我都把报纸一张一张的保留着 看起来便当些 o 叶圣陶也坦言 翻 译之作看得不少 林译与周氏兄弟所译皆所喜 o 乡土作家蹇先艾则是 炭画 的 忠实读者 他为找 炭画 四处搜寻 还 用了两个星期的课余时间把它抄录下来 以至抄得腰酸手疼 可见 周作人早期的翻译文学在 五四 时期有着广泛的影 响 正如王友贵在 翻译家周作人 中所指出的 在 五四 一代思想家和文学家 中 周作人文学翻译的影响很早也非常大 然而 目前关于周作人翻译文学的研 究 多为对其翻译理论和翻译文学本体的研究 如 周作人 我国日本文学译介 史上的先驱 o 周作人早期的翻译理论 i i 周作人与日本文学翻译 1 2 能者 不可弊败者不可饰 周作人先生早期翻译活动综述 等 而关于周作人早期翻 译文学的影响及其与 五四 文学的关系 只是偶见提及 尚缺乏全面 深入的系 周作人 我的复古经验 雨天的书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 0 0 1 1 2 1 o 鲁迅 域外小说集 序言 鲁迅全集 第十卷 q 北京 人民文学出舨社 2 0 0 5 1 6 8 o 周作人 点滴序 苦雨斋序跋文 嗍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 0 0 1 1 4 o 钱玄同 关于新文学的三件要事 新青年 耵 1 9 1 9 1 i i 第6 卷第6 号 胡适 五十年来中国文学之文学 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f q 上海 上海古藉出版社 1 9 8 8 1 5 8 o 汪静之 汪静之致周作人 鲁迅研究资料 第8 辑 m 卜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 9 8 1 5 0 o 彦火 笔耕逾半个世纪的叶圣陶 叶圣陶研究资料l h 日 北京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 9 8 8 1 6 9 o 杜惠荣王鸿儒 蹇先艾评传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 9 8 5 1 6 o 王有贵 翻译家周作人咖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杜 2 0 0 1 5 口刘全福 周作人 我国日本文学译介史上的先驱田 四i l l i 语学院学报 2 0 0 1 7 龙海平 周作人早期的翻译理论 鲁迅研究月刊0 1 2 0 0 1 5 刘军 周作人与日本文学翻译 鲁迅研究月刊 j 2 0 0 5 6 刘全福 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 周作人早期翻译文学活动综述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啊 1 9 9 9 1 3 周作人早期翻译文学与 五四 文学 统研究 正是在综合考虑周作人早期翻译文学的价值和研究现状之余 本文试图对周作 人早期翻译文学与 五四 文学的关系作一全面观照 具体考察周译文学在哪些方 面影响了 五四 文学 分析其影响产生的原因 并探究 五四 文学对周译作品 的接受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的研究范围不局限于严格意义上1 9 1 7 年到1 9 2 1 年的 五四 文学 而是取宽泛的概念 其中涉及到2 0 年代中 后期的部分作家作 品 这主要是因为 周作人早期翻译文学涉及2 0 世纪初到2 0 世纪2 0 年代初之间的 翻译作品 而且文学的影响是渐然的 具有延续性的 所以 为了材料的详实和论 证的全面 本文的研究范围涉及1 9 1 7 年到1 9 2 7 年的中国现代文学 4 周作人早期翻译诗歌与 五四 新诗 第一章周作人早期翻译诗歌与 五四 新诗 诗歌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占据主流位置 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严格的艺术规 范 内容上讲求完整 形式上讲求平仄 押韵 对仗等要求 使古典诗歌具有了独 特的审美特征 但同时其也对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限制作用 以 五四 文学革命为 契机 在 诗体大解放 的呼声中 新诗开始逐步摆脱传统艺术规范的束缚 在新诗脱离传统诗歌母体的过程中 翻译诗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卞之琳在 翻 译对于中国现代诗的功过 一文中 就曾指出 西方诗 通过模仿与翻译尝试 在 五四 时期促成了白话新诗的产生 o 被胡适自称为 新诗 成立的新纪元 o 的 关不住了 就是一首译自美国意象派诗人莎拉 替斯代尔的诗歌 而在 五四 新诗的艺术形式 艺术手法多元化的过程中 翻译诗歌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小诗 的兴起 散文诗的出现都与翻译诗歌有着直接的联系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周译诗 歌参与了 五四 新诗的建构 并为新诗创作提供了艺术启示和参照范例 周译诗歌对 五四 新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诗歌体式和抒情方式两方面 前者 的结果是直接促使了小诗的出现 后者则具体表现在对 湖畔 爱情诗的影响上 当然 小诗 湖畔 爱情诗的影响源不仅仅只有周译诗歌 但周译诗歌却是诸多影 响源当中最重要的 不容忽视的一个 1 1 周译日本短歌 俳句与小诗创作 日本短歌 俳句是周作人早期翻译的热点之一 从1 9 2 1 年开始 周作人先后在 小说月报 诗 晨报副镌 等报刊杂志上 发表了 日本的诗歌 日本 诗人一茶的诗 西 石川啄木的短诗 等文介绍并翻译了大量的日本短歌 俳句 短歌 俳句均为日本传统诗歌 擅于描写 一地的景色 一时的情调 简洁含蓄 是它们显要的特征 周作人译介的多为日本新派歌人的作品 如与谢野晶子 前人 等 这些作品多描写现实生活和歌人的真情实感 不饰雕琢 而且 感觉敏锐 情 思丰富 表现真挚 o 小林一茶和石川啄木是深受周作人青睐的两位日本诗人 他 曾专门撰文介绍他们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在他看来 茶俳句的价值在于其浓郁 w 卞之琳 卡之琳 m 1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 9 5 2 5 2 o 转引自钱理群等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咖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 9 9 8 1 2 2 o 周作人 日本的诗歌 小说月报 j 1 1 9 2 1 5 第1 2 卷第5 号 周作人 日本诗人一茶的诗 小说月报 j 1 9 2 1 1 1 1 0 第1 2 卷第l l 号 周作人 石川啄木的短歌 诗川 1 9 2 2 5 第1 卷第5 号 周作人 日本的诗驮 小说月报 j 1 1 9 2 1 5 第1 2 卷第5 号 周作人 日本的诗歌 小说月报 y l 1 9 2 1 5 第1 2 卷第5 号 5 周作人早期翻译文学与 五四 文学 的 人情 o 而石川啄木的短歌 则因其 内容上注重生活的表现 脱去旧例的束 缚 形式上起了革命 运用俗语 改变行款 o 而独具魅力 应该说 周译日本短歌 俳句直接引发了小诗创作热潮的兴起 小诗是约在1 9 2 1 1 9 2 3 年间流行的一种 一至四行 的小体诗 这些小诗形式灵活 不求押韵 诗 人或在诗中抒写刹那的情绪 或表现一时的感悟 或描写一地的景色 小诗与早期 白话诗 女神 式的自由抒情诗有着迥异的风格 成为 五四 诗坛上一道独特的 风景线 小诗的兴起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而周译日本短歌 俳句则是其中最重要的 促进因素 对此 当时或稍后的许多诗人都有过论述 成仿吾曾说 周作人介绍了 他的所谓日本的小诗 居然有数不清的人去摹仿 回朱自清也指出 现在短诗底流 行 可算盛极 作者固然很多 作品尤其丰富 一人所作自十馀首到百馀首 且大 概在很短的时日内写成 这是很可注意的事 这种短诗底来源 据我所知 有以下 两种 一 周启明君翻译的日本诗歌 二 泰戈尔 飞鸟集 里的短诗 前一种 影响甚大 冯文炳也讲 周先生稍后又翻译了国外的一些诗歌 成功所谓 小诗 空气 都给少年们开发了一些材料 o 周译日本短歌 俳句对小诗的影响在 湖畔 诗人 汪静之 应修人 潘漠 华 冯雪峰那里表现得最为典型 应修人在致周作人的信中 就提到他阅读周译日 本短歌俳句的感受 前两天买来几本去年的 小说月报 重看了两遍你底论日本 诗歌文 细领略了些俳句 短歌底美 原来我这无用的记忆力 早把去年看了的忘 去了 有你美妙的译文放在左手边 读起美妙的原文来 我不知我将怎样地喜悦呢 想来没有入声的婉曼的节奏 吟起来一定另有一种中国人未尝尝过的风味 你译的 已是这么好了 再和上日文特有的五七五的好听的调子 其好 不知要好到什么度 数 我这贫弱的脑子底想象的技己穷了 吊瓶被朝颜花缠住了 工人得向人 家去乞井水 比远方的人声 更是渺茫的 那绿草里的牵牛花 人家要说话 便任他们去说罢 反正并不是做了人家不做的事情 人们的嘴真是讨厌呵 一类的 纵是散文而且是译的 但诗味洋溢之外 也更有一些诗音可听 终不能不说是诗 o 应修人不仅关注周译日本短歌 俳句 而且在创作中对周译日本短歌 俳句也多有 周作人 日本诗人一茶的诗 小说月报们 1 9 2 1 1 1 i o 第1 2 卷1 l 号 周作人 石川啄木的短歌 诗川 1 9 2 2 年 第1 卷第5 期 周作人 论小诗 自己的园地 m 1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 0 0 2 4 3 o 成仿吾 诗之防御战 成仿吾文集 m 1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杜 1 9 8 5 黼 朱自清 短诗与长诗 朱自清全集 第四卷 i 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 9 9 6 5 4 o 冯文炳 小河 及其他 谈新诗 h q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 8 4 o 应修人 应修人致周作人 鲁迅研究资料 第8 辑 嗍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 9 8 1 4 1 6 周作人早期翻译诗歌与 五四 新诗 借鉴 不仅应修人 其他 湖畔 诗人汪静之 潘漠华 冯雪峰的小诗创作也受到 了周译短歌 俳句的影响 在 论小诗 中 周作入曾指出汪静之的小诗 你该觉 得罢 仅仅是我自由的梦魂儿 夜夜萦绕着你么 颇有短歌的意思 o 而如 果我们将 湖畔 小诗与周译日本短歌 俳句进行具体比较 便会发现 二者在形 式 内容 抒情方式各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 短小精悍 形式自由是周译日本短歌俳句形式上的显著特征 一首译作往往只 有一到三句 1 0 到2 0 个汉字组成 如 忽然的想坐火车了 下了火车 却是没有去处 9 石川啄木 晚间秋风吹着 正如老父敲我的肩一样 田村黄昏 而湖畔诗人的许多小诗也为一到三行 从堤边 水面 远近的杨柳掩映里 我认识了西湖了 应修人 朝阳里骄傲地债怒地放着奇香的花呵 汪静之 在内容上 小林一茶的俳句 脱离了松味芭蕉的闲寂的禅味 也不同于 松 永贞德的诙谐与洒落 而将动物 植物 昆虫都当作自己的朋友 不要打哪 苍蝇搓他的手 搓他的脚呢 足下也进江户去的么 杜鹃呵 都是这方面的代 表作 湖畔诗人的小诗中 以动植物为友 赋予它们人的情感与动作 并寄予着诗 周作人 论小诗 自己的园地嗍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 0 0 l 4 7 o 周作人 石川啄术的短歌 诗明 1 9 2 2 5 第1 卷第5 号 周作人 日本的诗歌 小说月报们 1 9 2 1 5 第1 2 卷第5 号 应修人 我认识了西湖了 应修人潘漠华选集 h 田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 5 7 i i o 汪静之 欣羡 蕙的风 上海 上海书店 1 9 8 4 2 2 9 o 周作人 日本诗人一茶的诗 小说月报啊 1 9 2 t 1 1 1 0 第1 2 卷第l l 号 周作人 日本诗人一茶的诗 小说月报田 1 9 2 1 1 1 1 0 第1 2 卷第1 1 号 周作人 日本诗人一茶的诗 小说月报川 1 9 2 1 1 1 加 第1 2 卷第1 1 号 7 周作人早期翻译文学与 五四 文学 人对自然万物深切关爱的诗句也颇多 如 汪静之的 慰花 花呀花呀别怕罢 我慰着暴风蛮雨里哭可的花 花呀花呀别怕罢 o 冯雪峰的 杨柳 杨柳弯 着身儿侧着耳 听湖里鱼们底细语 风来了 他摇摇头j l n q 风不要响 o 在抒情方式上 日本短歌 俳句多以简洁含蓄的方式表达一时的情绪 周作人 的译作尽可能地保留了原作的这一特点 如 拿了诅咒的歌稿 按住了黑色的蝴蝶 其所描摹得只是以歌稿按住蝴蝶的一个简单动作 但却以 诅咒 黑色 等词入 诗 所传递的是诗人满是憎恶 阴郁烦闷的 1 5 境 湖畔诗人的小诗中同样有许多或 描写一地的景色 或只是简单地一问 有限的文字当中寄蕴着无限的情思 读后同 样令人回味有余 如 风吹皱了的水 莫来由地波呀 波呀 o 芭蕉姑娘呀 夏夜在此纳凉的那人儿呢 o 七叶树呵 你穿了红的衣裳嫁于谁呢 o 从上面的分析中不难看出 湖畔 诗人对周译日本短歌 俳句有着较为全面的 借鉴 然而 与 湖畔 诗人不同 更多的小诗作者仅仅参照周译日本短歌 俳句 三言两语式的形式 俞平伯 忆游杂诗 就是一例 忆游杂诗 的创作受到了周译 日本短歌 俳句的启发 而且其中作品也多为二到三行的短诗 如 牛郎花 黄满 山 不见冬青树 红杜鹃儿血斑斑 o 但俞诗所呈现的显然是传统乐府精神 而非 日本短歌 俳句的闲寂精神和淡远意境 关于周译日本短歌 俳句对小诗形式的影 响 朱自清这样指出 所影响的似乎只是诗形 而未及于意境与风格 因为周君所 译日本诗底特色便在它们的淡远的境界和俳谐的气息 而现在流行的短诗里却没有 这些 西 日本短歌 俳旬中蕴涵的 闲寂的精神 未能融入中国小诗中 主要在于其闲 适冲淡 远离现实的精神内核与 五四 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相去甚远 很难唤起 新诗人的心灵共鸣 而其形式上对小诗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与其散文化有着直 接的联系 日本短歌 俳句本是格律诗 短歌为五句三十一个音节以 五七五七七 的格式排列 俳句为三旬十七个音节以 五七七 的格式排列 而在周作人的笔下 日本短歌 俳句都成为了短小精悍的无韵诗 周译日本短歌 俳句的散文化并不是 以对原文的任意删改为代价的 恰恰相反 是周作人力求 忠实的传达原文的意思 汪静之 慰花 蒽的风f m 上海 上海书店 1 9 8 4 g l o 冯雪峰 杨柳 湖畔 上海 上海书店 1 9 8 3 1 4 周作人 日本的诗歌 小说月报田 1 9 2 1 5 第1 2 卷第5 号 汪静之 波呀 慧的风 m 上海 上海书店 1 9 8 4 2 2 2 汪静之 芭蕉姑娘 薏的风i m i 上海 上海书店 1 9 8 4 5 5 潘漠华 小诗两首 二 应修人潘漠华选集 f 卜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 5 7 1 1 7 转引自周作人 论小诗 自己的园地 嗍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 0 0 1 4 7 朱自清 短诗与长诗 朱自清全集 第四卷 c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 9 9 6 5 4 8 周作人早期翻译诗歌与 五四 新诗 的结果 因着不同国家语言的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对等的文字移植几乎是不可能实 现的 特别是原诗中特有的韵律 要忠实地再现于译诗中是相当困难的 它的实现 往往是以增加或减少原诗的内容为代价的 日本文字是多音节 而汉字是单音节 要对等的将 五七五七七 五七七 的形式保存到译诗当中 就要改变原诗的内 容 而要忠实地传达原作本有的内容又不得不改变原诗的格律 为了保存原诗的诗 意 周作人的翻译便以散文说明原诗的大意 对于此种译法周作人多次重申 什法 师说 翻译如嚼饭哺人 原是不差 真要译得好 只有不译 圆 凡是诗歌 皆不 易译 日本的尤甚 如将他译成两句五言或一句七言 固然如鸠摩罗什说同嚼饭哺 人一样 就只是用散文说明大意 也正如将荔枝榨了汁吃 香味以交 但此外别无 适当的方法 所以我们引用的歌 只能暂用此法解释了 我相信只有原本是诗 不但是不可译 也不可改写 诚实的翻译只是原诗的讲解 像书房里先生讲唐诗给 我们听一样 虽是述说诗意 却不是诗了 o 黄先生以为译诗 应这样做就够了 就能做成一首 滑口些爽亮些或是馕浓些的诗 不佞则万万不敢 不佞所能做的只 是 照句子按字 地写出 一篇直致的白话文 说明诗意而已 纵观周译日本短歌 俳句对小诗的影响 可以发现其影响首先有着积极的一面 它为 五四 青年人自由抒写日常生活中 忽然而起 忽然而灭 不能长久持续 的迫切感情提供了恰当的形式 丰富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