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王英香.doc_第1页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王英香.doc_第2页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王英香.doc_第3页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王英香.doc_第4页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王英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山东临朐冶源镇杨善初中王英香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教学背景】面向学生:初中一年级 学科:思想品德教材版本:鲁教版 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自学教材并搜集日常生活中自己或他人被侵权的事例,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教师搜集典型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课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内容标准】一3.5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自我保护和法律保护意识及能力,敢于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知识:掌握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以及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教材分析】本项目是初一思品下册第十六课撑起法律保护伞第二项目的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敢于并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法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本项目由引言和两个层次的内容组成。教材安排的两个层次虽然都是给学生介绍自我保护的方法,但角度不同。第一层次是讲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突发或意外的伤害,如何运用有效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保护自己免受不法侵害;第二层次是讲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后,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重难点】1、 重点: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2、 难点: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前一课的学习中也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树立了初步的法律意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依然不够,在依法维权方面更是缺少有效的方法指导,鉴于此,本课内容的安排及时到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学方法】 典型案例分析法、合作交流与探究法、讲授法等【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百度视频】湖北老河口市一小学大门倒塌 4死18伤/media/20130227/15_5771006.shtml这是一起伤亡惨重的学生踩踏事故,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除了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疏漏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各方面的保护只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而要真正收到良好的保护效果,还需要未成年人自身的努力。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讨的话题就是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在自我保护方面有所收获。(二)合作交流:环节一:学会自护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侵害?(学生发言)师: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随时随地遇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同的侵害,当我们遇到这些不同侵害时,只有掌握正确的自护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自己,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当遇到以下情况时,你将怎样来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不应有的侵害呢?出示三幅图片:【百度图片】日记被偷看/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6%97%A5%E8%AE%B0%E8%A2%AB%E5%81%B7%E7%9C%8B&ie=utf-8&in=32693&cl=2&lm=-1&st=-1&pn=3&rn=1&di=117598097100&ln=1982&fr=&fm=result&fmq=1362658763281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百度图片】被同学欺负/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6%A0%A1%E5%9B%AD%E6%9A%B4%E5%8A%9B&ie=utf-8&in=17037&cl=2&lm=-1&st=-1&pn=8&rn=1&di=55489634600&ln=1984&fr=&fm=result&fmq=1362659421484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8&-1&di55489634600&objURLhttp%3A%2F%2F%2Fpics%2F2009-10-13%2F083135.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fiwwgxt_z%26e3BvgAzdH3Fip4sAzdH3Fdaal-8a-8nAzdH3Fabnnc9_z%26e3Bip4s&W490&H366&T7154&S62&TPjpg【百度图片】买到了假冒商品/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5%81%87%E5%86%92%E4%BC%AA%E5%8A%A3%E4%BA%A7%E5%93%81%E6%BC%AB%E7%94%BB&ie=utf-8&in=14895&cl=2&lm=-1&st=&pn=83&rn=1&di=209057776850&ln=771&fr=&fm=rs2&fmq=1362660104812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83&-1&di209057776850&objURLhttp%3A%2F%2F%2Fdzbk%2Fxmrb%2F20110414%2F201104%2FW020110414276620279220.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x4gg_z%26e3BvgAzdH3F1zkhAzdH3Fx46kAzdH3Fda88a989AzdH3Fda88a9AzdH3Fpda88a989_8009lcd_z%26e3Bip4&W400&H295&T9772&S42&TPjpg学生分组交流展示根据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在以上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宣传法律知识,进行法制教育、协商、调解或借助法律的威力制止侵害等办法来保护自己免受侵害。需要补充的是,我们平时就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争取做到防患于未然。环节二:学会应急刚才我们所说的这些侵害行为,都是相对轻微的情形,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我们称之为民事侵害。如果我们遇到了非常严重和危急的违法犯罪行为,以至于可能伤及自己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我们又该怎样保护自己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百度网页】/view/57447f0c4a7302768e9939b1.html第3页任凯的案例 请同学思考回答:惨剧能避免吗?假如你是任凯,你会怎么办?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本案中的任凯面对歹徒的突然袭击,能够勇敢地进行搏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同犯罪分子作斗争,除了勇敢之外,还需要智慧,讲究策略。就以对付抢劫犯罪来说,面对劫匪的突然出现,如果有能力足以制服犯罪分子,自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实施正当防卫。如果没有能力将其制服,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脱身。常见的有:“呼救脱身法”、“周旋脱身法”、“恐吓脱身法”、“对犯罪分子进行说服教育法”等等。万不得已,也要充分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在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相比的情况下,人身权利自然大于财产权利,自然应舍弃财产以保全自身。本案中任凯如果选择放弃手机也许是更为理智的做法。青少年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犯罪分子时,也不必“大义凛然”“勇于搏斗”,去作无谓的牺牲。教师补充正当防卫的有关知识:【百度知道】/question/355782887.html根据这些条件,请同学们辨认一下,下面的案例是正当防卫吗?【百度文库】案例一: /lw/lw_view.asp?no=2414案例二(不是)【百度文库】案例二: /lw/lw_view.asp?no=2414案例四(是)教师补充: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它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百度知道】(/Article/CJFDTotal-XTSF199803004.htm)除了一些来自人为的侵害外,我们还应注意一些来自自然界的侵害和其它意外伤害等。如:【百度图片】被狗咬/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8%A2%AB%E7%8B%97%E5%92%AC&ie=utf-8&in=29925&cl=2&lm=-1&st=-1&pn=6&rn=1&di=233847397750&ln=1991&fr=&fm=result&fmq=1362663897000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百度图片】雷电/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8%A2%AB%E9%9B%B7%E5%87%BB&ie=utf-8&in=24715&cl=2&lm=-1&st=-1&pn=0&rn=1&di=283216428300&ln=1974&fr=&fm=result&fmq=1362664046843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0&-1&di283216428300&objURLhttp%3A%2F%2F%2Ffiles%2F201109%2F02%2F77%2F60%2F167760.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vu3hfik1o_z%26e3Bv54AzdH3Ffi5oAzdH3FamAzdH3Fl8dnd_z%26e3Bip4s&W373&H560&T6985&S26&TPjpg【百度图片】遭遇洪水/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9%81%AD%E9%81%87%E6%B4%AA%E6%B0%B4&ie=utf-8&in=11904&cl=2&lm=-1&st=-1&pn=4&rn=1&di=30865671650&ln=1993&fr=&fm=result&fmq=1362664127109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4&-1&di30865671650&objURLhttp%3A%2F%2F%2F11jjsc%2Fimages%2Fyiwai%2F20-01.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fikhnmc_z%26e3Bv54AzdH3F8833fvAzdH3FytowtziAzdH3Fyozinmc8aacd9dammda_z%26e3Bwfr&W500&H347&T7962&S150&TPjpg【百度图片】交通安全/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4%BA%A4%E9%80%9A%E5%AE%89%E5%85%A8&ie=utf-8&in=17576&cl=2&lm=-1&st=-1&pn=4&rn=1&di=5684519510&ln=2000&fr=&fm=result&fmq=1362664388031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4&-1&di5684519510&objURLhttp%3A%2F%2F%2F20100622%2F3721000_212145006383_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gtrtv_z%26e3Bv54AzdH3Ffi5oAzdH3FnAzdH3F88nAzdH3Fjkw1wdd8k9v9uwlc_z%26e3Bip4s&W725&H1024&T7546&S176&TPjpg教师: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我们一定要多学习,多掌握一些安全自护的常识,力争做到防患于未然。请同学们一起阅读并学习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方法:【百度网页】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要领/Content/2009-12-09/2009C0900980.html环节三:依法维权教师出示下面两则案例:案例一:【百度网页】殷先生依法维权/zt/2011-03/18/content_22319745_4.htm案例二:【百度网页】魏某为什么维权不成反成被告/question_917510教师问:殷先生通过什么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魏某为什么维权不成,反成被告?两个案例的对比,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交流后发言教师总结强调: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一定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既不能忍气吞声、自认倒霉,更不能感情用事、打击报复,否则就有可能从受害者变成“害人者”,维权不成,反受法律的制裁。教师展示:求助有路【百度百科】法律服务机构/view/3252193.htm教师:我们应该记住这些法律服务机构,如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以便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后,能够正确的维权。环节四:出谋划策案例一:【百度知道】一起学校课间因学生玩耍打闹造成的伤害案件/question/201288193.html教师:这是一起学生课间突发伤害案件,甲同学趁乙同学不注意从背后将乙同学摔倒在地,造成乙脚部受伤。如果你是乙同学,你将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讨论、交流并踊跃发言。师总结:乙同学可以通过多种办法来维权,但概括起来主要分为诉讼途径和非诉讼途径两种,教师对这两种途径进行简单讲解。补充知识:【百度知道】诉讼的类型/question/40165270.html【百度网页】打官司的程序/law/137.html案例二:法律援助案例/hx/News_View.asp?NewsID=423教师问:在此案中,小贝先后运用了哪些维权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学生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