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口腔黏膜病练习.doc_第1页
口腔组织----口腔黏膜病练习.doc_第2页
口腔组织----口腔黏膜病练习.doc_第3页
口腔组织----口腔黏膜病练习.doc_第4页
口腔组织----口腔黏膜病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A型题1上皮异常增生可表现下列变化不包括A上皮基底细胞极性消失B基底细胞液化变化C上皮钉突呈滴状D有丝分裂相增加E细胞核浓染2.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个别或成群的细胞角化称为: A过度角化 B过度不全角化 C角化不良 D角化亢进 E上皮异常增生3.上皮浅层破坏但是未侵犯上皮全层,称作 A溃疡 B萎缩 C皲裂 D糜烂 E坏死4.口腔黏膜上常发生疱性损害,疱壁的厚薄取决于 A疱的大小 B疱内液量的多少 C是否伴有感染 D疱的位置是位于上皮内还是上皮下 E疱的数目5.以下关于白斑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白斑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掉 B是口腔中常见的一种白色病变 C属于癌前病变 D在临床和病理上可诊断为其他的白色斑块也可称作白斑 E可伴有上皮的异常增生6.以下关于红斑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念球菌感染也可导致红斑 B表现为口腔黏膜上鲜红色、天鹅绒样斑块,在临床和病理上不能诊断为其他疾病者 C不属于癌前病变 D凡是口腔黏膜上的红色斑块均可诊断为红斑 E在显微镜下仅表现为上皮萎缩变薄7.对扁平苔藓上皮层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上皮钉突可表现为不规则延长,其下端可呈锯齿状 B都表现为棘层萎缩变薄 C黏膜固有层中有典型的淋巴细胞浸润带,浸润范围可达黏膜下层 D常有上皮的异常增生E浸润的淋巴细胞主要是B淋巴细胞8.下列那种病理改变最常见于天疱疮 A上皮萎缩 B棘层松解 C上皮下疱的形成 D上皮异常增生 E基底细胞液化变性9.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天疱疮,可见荧光出现在 A基底层 B粒层 C棘细胞层 D固有层 E棘细胞内10.盘状红斑狼疮的淋巴细胞浸润特点是 A淋巴细胞浸润见于扩张的毛细血管周围 B位于黏膜固有层内呈密集的带状浸润 C在粘膜下层可形成淋巴滤泡 D固有层血管周围可见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 E在基底膜下可见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11.肉芽肿性唇炎的病理改变特点是 A上皮角化不全,有脓性渗出或脓肿形成 B黏膜下层唇腺导管扩张 C上皮下结缔组织内可见肉芽肿性结节形成,主要位于血管周围 D上皮下有肉芽肿性结节形成并可伴有干酪样坏死 E固有层内有淋巴滤泡形12.结节病于结核在组织上的表现类似,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A结节病的结节内有大量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较少;结核病的结节中央为上皮样细胞,周围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 B结节病的结节中场发生坏死,结核的结节中有血管,较少发生坏死 C结核病的结节中可见丰富的网状纤维;结核的结节中无网织纤维 D结节病的表面上皮一般为正常或萎缩;而结核表面上皮一般为溃疡或增生 E结节病的结节中无血管,常发生明显的干酪样坏死13.下列关于念珠菌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艾滋病患者容易患念珠菌病 B对怀疑念珠菌感染的病损可作涂鸦观察,在显微镜可发现菌丝和孢子 C念珠菌侵入上皮组织,可引起上皮表层水肿,还可以形成微小脓肿 D观察病损处念球菌的菌丝,采用HE染色比用pas染色清晰 E在上皮下方结缔组织中,可见充血的毛细血管及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可中性粒细胞浸润14.关于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复发性口腔溃疡一型 B溃疡深大,可达黏膜下层,甚至波及腺体,因此不会自愈 C可导致黏膜下层的腺泡结构破坏,严重时腺小叶结构会完全被密集的淋巴细胞代替 D好发于舌、软腭、咽部、颊、唇等有腺体的松软黏膜部位 E溃疡深在,愈后遗留瘢痕15.与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发病密切相关的是 A吸烟 B喜食辛辣食物 C咀嚼槟榔 D念珠菌感染 E存在局部病灶16下列哪项是梅一罗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肉芽肿性唇炎伴有念珠菌感染 肉芽肿性唇炎伴有结节病和念珠菌感染肉芽肿性唇炎伴有结节病和疱疹性口炎肉芽肿性唇炎拌面神经麻痹和沟纹舌肉芽肿性唇炎伴有面神经麻痹和菱形舌炎 17下面关于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病理特征,错误的是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角质栓形成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内可见玻璃样血栓固有层内有淋巴细胞浸润上皮钉突可增生伸长18.关于口腔毛状白斑,描述错误的是 A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白色绒毛状病变,可恶变 B于HIV感染密切相关 CEB病毒可能是毛状白斑的直接病因 D多发生在舌外侧缘,患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 E显微镜下,靠近表层的棘层细胞中可见肿大的气球样细胞;结缔组织内炎症不明显B型题20-23 胶样小体角质栓塞C结缔组织纤维变性D棘层松解E.基底下疱形成20.口腔黏膜下纤维变化主要的病理变化是21.在扁平苔藓中可发现均质嗜酸性染色的22.黏膜良性类天疱疮的主要病理变化是23.盘状红斑狼疮中可发现X型题24.下面哪些病变于HIV感染有关 A毛状白斑 B坏死性龈炎 C口腔念珠菌病 D韦格内肉芽肿 E口腔非霍奇金淋巴瘤25.天疱疮的病理特点是 A棘层松解和上皮内天疱形成 B可见天疱疮细胞 C上皮基底细胞附着于结缔组织的上方 D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E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在病变部位的基底膜区观察到翠绿色的荧光带26.上皮异常增生时,可表现为 A上皮层次紊乱 B细胞核染色,核浆比例增加 C细胞黏着力下降 D棘层增生 E可出现角化不良27.可出现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的口腔黏膜病是 A类天疱疮 B口腔扁平苔藓 C盘状红斑狼疮 D多形性红斑 E疱疹性口炎28.以下哪几种病理改变可出现在疱疹性口炎 A上皮内疱形成 B棘层松解 C上皮细胞气球样变形 D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E毛玻璃样核的存在(二)名解 1.错角化 2棘层松解 3.胶样小体 4.狼疮带 5.角化亢进(三)填空题 1.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主要病理变化是结缔组织发生_;白塞综合症的病理变化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相似,但_变化更为明显。 2.对疱疹性口炎早期水疱的基底部细胞做涂片,可观察到_、_和_. 3.采用免疫病理的方法检测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时,发现狼疮带位于_; 天疱疮荧光着色位于_; 良性黏膜类天疱疮的荧光着色位于_ 四问答题和论述题1请描述一下口腔扁平苔藓的病理变化上皮发生异常增生时可有哪些变化?口腔毛绒状白斑是与HIV感染密切关的一种口腔病变,请描述其病理改变。. 参考答案 (一) 1、B 2、C 3、D 4D 5D 6B 7A 8B 9C 10A 11C 12B 13D 14B 15C 16D 17D 18C 19AB型题 20C 21A 22E 23BX型题24ABCE 25ABC 26ABCE 27BC 28ACE(二)名解 1、错角化:也称角化不良,为上皮的异常角化,指在上皮棘层或基底层内个别或一群细胞发生角化 2、棘层松解:由于上皮棘层细胞间张力原纤维及黏合物发生变性、断裂破坏,细胞间桥溶解,而使棘层细胞间联系力松弛、断裂,严重时失去联系、解离,在棘层形成裂隙或疱。常见于天疱疮。 3、胶样小体:见于口腔扁平苔藓,位于上皮的棘层、基底层或黏膜周围有层内,表现为圆形、卵圆形,均质嗜酸性染色。可能是细胞凋亡的一种产物。 4、狼疮带:对慢性盘状红斑狼疮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检测时,可发现在上皮基底膜区域有免疫球蛋白、补体沉积,表现为一条翠绿色的荧光带,称为狼疮带。 5、角化亢进:即过度角化,指黏膜或皮肤的角化层过度增厚,临床上表现为乳白色或灰白色。可分为过度正角化和过度不全角化。(三)填空题 1纤维变性 血管 2.毛玻璃变性 多核合细胞 内包涵体 3.上皮基底膜区 上皮棘层细胞 上皮基底膜区(四)问答题和论述题 1.答:扁平苔藓的病理表现,在黏膜的白纹处,上皮为不全角化;在黏膜的发红处,表现为无角化,且结缔组织内的血管扩张充血;棘层增生,少数可有萎缩;上皮钉突不规则延长,少数钉突呈锯齿状;基底膜层液化、变性,导致基底细胞排列紊乱,基底膜界限不清,基底细胞液化明显者可形成上皮下疱;固有层内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带,主要是T淋巴细胞。在上皮棘层、基底层和固有层内可见胶样小体,圆形或卵圆形,嗜酸性染色。电镜观察可见基底细胞内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肿胀;基底细胞和基膜间的半桥粒数量减少。 2.答:上皮异常增生可见发生以下变化:1)上皮基底细胞极性消失;2)出现一层以上基底样细胞;3)核浆比例增加4)上皮钉突呈滴状5)上皮层次紊乱6)有丝分裂相增加7)上皮浅层1/2处出现有丝分裂8)细胞多形性9)细胞核深染10)核仁增大11)细胞黏着力下降12)在棘层细胞内单个或成团细胞角化 3.答:口腔毛状白斑通常发生在舌的外侧缘,肉眼观察为白色绒毛状表现,不易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