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用)高中历史 2.4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课后作业 人民版选修2.doc_第1页
(福建专用)高中历史 2.4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课后作业 人民版选修2.doc_第2页
(福建专用)高中历史 2.4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课后作业 人民版选修2.doc_第3页
(福建专用)高中历史 2.4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课后作业 人民版选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四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一、选择题1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我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c.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开放转向封闭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解析: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甲午战争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向日本学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他们大量翻译日本书籍,掀起了向日本学习的高潮。答案:d2康有为认为“公车上书”提出的主张中属于“立国自强之策”的是()a.“下诏鼓天下之气”b.“迁都定天下之本”c.“练兵强天下之势”d.“变法成天下之治”解析:“变法”的主张实际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被康有为看作立国自强的根本,其他内容则属于“权宜之计”。答案:d3“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b.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c.君主专制统治已不得人心d.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的热烈欢迎解析:“百日维新”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答案:b4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美国的“仿制品”。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a.实行民主共和制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c.实行责任内阁制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该体制与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基本相同。答案:a51911年12月29日,17个省的代表聚集于南京丁家桥江苏省咨议局,举行临时大总统选举大会。选举结果是孙中山得16票,黄兴得1票,黎元洪得0票。该结果反映出()a.孙中山是众望所归的革命领袖b.民主共和的趋势已不可阻挡c.旧官僚在革命集团内部受孤立d.清王朝的覆亡已经无可挽回解析:在临时大总统选举的投票中,孙中山得票最多,这是他长期从事并领导革命活动,享有崇高威望的反映。答案:a6清帝退位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待以外国君主之礼。这种现象说明()a.清朝的统治并未从实质上结束b.清朝统治者仍是中国最高统治者之一c.辛亥革命并不十分彻底d.皇权至上的思想仍是多数国人的思维解析:清帝退位是北洋军阀逼迫的结果,是各种势力妥协的结果。因此,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扫荡封建势力。答案:c71913年夏秋之际,二次革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要通过这次革命()a.迫使袁世凯取消卖国政策b.要求袁世凯还都南京c.推翻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d.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制解析:“二次革命”爆发前,革命党人对袁世凯的真实面目逐渐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他们进行革命,就是要推翻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答案:c8孙中山在护法运动失败后指出:“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武人之争雄”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军阀混战,社会动荡b.客观上加强了中央集权c.人民痛苦,民不聊生d.列强对中国的控制加强解析:20世纪初的中国,由于军阀混战,中国实际上处于军阀割据的状态,因此,b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答案:b二、非选择题9(2012海南单科,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07年,梁启超在日本组织立宪团体政闻社,创办政论杂志,发表了政闻社宣言书,其中提出,“无国会之国,则责任政府终古不成立;责任政府不成立,则政体终古不脱于专制”。鉴于目前的政治状况,“君主代政府负责任之结果,一方面使政府有所诿卸,而政治未从改良;一方面使君主丛怨于人民,而国本将生摇动”。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材料二各省谘议员多数北上,集议如何进行立宪之法其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词则甚激昂系谓政府如再不允所请,则吾辈将倡革命矣。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各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即夕约集报馆中,秘议“同人各返本省,向谘议局报告清廷政治绝望,吾辈公决秘谋革命,并即以各谘议局中之同志为革命之干部人员。若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摘自丁文江编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立宪派的政治主张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立宪派在推翻清朝统治中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的民主发展历程。第(1)问,依据“无国会之国,则责任政府终古不成立;责任政府不成立,则政体终古不脱于专制”概括分析政治主张;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入手分析时代背景。第(2)问,需从政治和思想两个方面分析立宪派的反封建积极作用。参考答案:(1)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建立国会和责任制政府。背景: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立宪派与革命党论战。(2)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推动了民主潮流高涨;领导立宪运动,为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在宣传斗争中具有妥协性。10阅读下列材料: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请完成:(1)材料中“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有何意义?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原则?(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哪种政体形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哪些基本原则?(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临时大总统的权力作了哪些限定?其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4)材料中“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知,体现“主权在民”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第二小问;最后一小问通过分析该材料可知,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第(2)问结合教材知识归纳。第(3)问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三段“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可决弹劾之”,第四段“由最高法院审判之”,第二段“国务员须副署之”归纳概括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目的和结果。第(4)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参考答案:(1)原则:“主权在民”。意义: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给人民一定的民主权利,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2)政体形式:责任内阁制。基本原则:主权在民,民族平等,三权分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