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情绪对心理旋转的影响:趋近动机的调节效应.doc_第1页
积极情绪对心理旋转的影响:趋近动机的调节效应.doc_第2页
积极情绪对心理旋转的影响:趋近动机的调节效应.doc_第3页
积极情绪对心理旋转的影响:趋近动机的调节效应.doc_第4页
积极情绪对心理旋转的影响:趋近动机的调节效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积极情绪对心理旋转的影响:趋近动机的调节效应崔丽霞 张玉静 肖 晶 张 钦(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 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8)实验介绍在Gable和Harmone-Jones提出的动机维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行为的和认知的情绪诱发手段,研究趋近动机强度不同的积极情绪对复合字母刺激心理旋转整体优先效应的影响。积极情绪是一个包含着愉悦体验、面部、身体表情、认知评价、特别是包含行为趋向和动机等多种成分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旋转是以心理表象为基础的一种将想象中的自我或客体进行旋转表征的能力,是对表象的旋转操作,它很可能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环节。趋近动机指的是一种朝向目标的驱力或行为倾向。本文着重探讨的是与积极情绪相联系的趋近动机。 实验一采用微笑的面部表情配合三种身体姿势(前倾、挺直和后倚)分别诱发高中低三种趋近动机强度不同的积极情绪;实验二采用金钱激励延迟范式作为情绪诱发手段,增加中性情绪对比条件。实验一1.假设针对实验一的假设是积极情绪趋近动机强度是心理旋转整体优先效应的调节变量,趋近动机较低时整体优先效应保持或增强,趋近动机较高时整体优先效应减弱或消失。2.被试取样方法 某高校非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31名,根据实验访谈结果和数据分析结果,剔除2名未按指导语做的被试和1名平均正确率在 80%以下的被试数据。进入数据分析的被试为28名,平均年龄(22.153.01)岁,13名男生,15名女生。无弱视或斜视等视力问题,均为右利手,未参加过类似实验,实验后得到10元报酬。3.实验设计采用4(旋转角度:0 度/60度/120度/180度)3(身体姿势:前倾/直立/后倚)2(任务类型:大字母/小字母)三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要求被试将大小字母旋转到正立位置后,判断大字母或小字母是正像还是镜像。旋转角度、趋近动机强度、任务类型三个自变量均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被试的反应时(ms)和正确率(%)。4.刺激材料刺激材料为经过旋转的复合字母刺激,实验中的大小字母全部使用大写字母 F,即由小字母 F组成 69 阵列的大字母 F,原始材料大小为 6.6 cm10.9 cm,像素为 187308。大字母和(或)小字母的旋转角度有沿顺时针方向旋转0度、60度、120度和180度4种类型。5.仪器 实验程序用E-prime编写。每个被试单独完成实验。被试在实验过程中坐在高靠背的底座有滑轮的软椅上。告诉被试研究是关于面部肌肉收缩,身体姿势和字母旋转的。将连接在 Mini-Logger SERIES 2000 上的 Direct Wired POLAR (用来蒙蔽被试)放在被试面前的桌上,告诉被试该设备是用来测量面部肌电的,经被试同意后将 Ag/AgCl 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 2 个贴在被试两侧脸颊上位于嘴唇到耳朵连线中点位置。6.实验过程 首先让被试完成练习block,第1屏呈现示例刺激, 介绍复合字母刺激中的大小字母以及正像和镜像,第25屏分别举出大小字母正像和镜像的例子,第6屏告诉被试任务所需的反应及按键。在每个block里,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不同的任务类型。练习block共有32个试次,大字母和小字母分别16(4种角度2种像=8种类型,目标字母82=16)个试次, 每个试次后呈现反馈界面。被试需要将大字母或小字母旋转到直立位置以判断其是正像还是镜像。正式实验根据3种身体姿势(前倾、直立和后倚)分为3个block,每个block之前,指导语提示被试调整为不同的坐姿,移动椅子始终保持眼睛与屏幕50cm的距离。然后被试收缩面部肌肉 , 按照指导语做将产生微笑的面部表情。让其保持这个姿势1min,然后再进行任务。这1min实际上是每种姿势的适应期并充分地诱发出积极情绪。在实验中,身体姿势的种类和任务类型的顺序在被试间加以平衡,字母刺激在每个block中随机呈现。每个正式block中有128个试次,大字母和小字母各64 (4种角度2种像=8种类型,大字母8小字母8=64)个试次,正式实验共384个试次。其中,注视点呈现500ms,复合字母刺激呈现方式为按键消失。7.实验结果 剔除错误反应的反应时数据(占总体数据的5.56%), 对反应时进行(432)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1.旋转角度的主效应显著,对其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发现4 种角度下,旋转角度较大条件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旋转角度较小条件。2.任务类型的主效应显著。3.任务类型与身体姿势的交互作用显著。4.其他效应均不显著。任务类型和身体姿势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分析,该结果表明向后倚靠和直立时,大字母的反应时显著快于小字母任务,且后倚时的大小字母的反应时间差异比直立时更大;但前倾时大字母和小字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对正确率进行432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1.旋转角度的主效应显著。2.旋转角度与任务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3.其他效应均不显著。对上述交互作用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在小字母旋转任务上,4个旋转角度的差异显著。两两比较发现,0度、60度和120度条件下的正确率均显著高于180度,60 度条件下正确率显著高于120度;在大字母旋转任务上,4 个旋转角度的差异显著。0度和60度条件下的正确率均高于120度和180度。8.小结 从反应时的结果中可以看出,任务类型和心理旋转角度不存在交互效应,即心理旋转整体优先效应不受旋转角度的影响。且心理旋转的整体优先效应受积极情绪趋近动机强度的调节,趋近动机较低和中等时存在心理旋转整体优先效应,而趋近动机较高时,两种任务类型无显著差异,整体优先效应消失,说明当积极情绪的趋近动机较高时,心理旋转加工范围变小,减弱了心理旋转的整体优先效应。实验一的结果支持了本研究的假设1,积极情绪趋近动机强度是心理旋转整体优先效应的调节变量,即趋近动机较低时存在整体优先效应,趋近动机较高时整体优先效应消失。实验二实验二将在实验一的基础上,通过金钱激励延迟范式,分别将趋近动机较高和较低的积极情绪与中性情绪条件相比,研究是否缩小或拓宽心理旋转加工范围。以此进一步验证实验一的结论,并且通过积极与中性情绪的对比,考查加进趋近动机后情绪效价是否调节心理旋转整体优先效应。1.假设针对实验二的假设是趋近动机强度较低的积极情绪与中性情绪相比心理旋转整体优先效应增强,趋近动机较高的积极情绪与中性情绪相比整体优先效应减弱。2.被试取样方法 某高校本科生及研究生39名,根据数据剔除标准,只要在任何一个条件下心理旋转任务的正确率为0的被试数据都要剔除,1名男生和7名女生的数据被剔除。进入数据分析的被试为31名,年龄在2033 岁之间,4男27女。无弱视或斜视等视力问题,均为右利手,未参加过类似实验,实验前告知被试实验有10元的基本报酬,依据他们在实验中的表现还将获得不同数量的额外报酬。但实验结束后每位被试均给予15 元的报酬。3.实验设计采用4(旋转角度0/60/120/180)3(条件:目标前线索/目标后预期结果/目标后意外结果)2(奖励:获得/不获得)2(任务类型:大字母判断任务/小字母判断任务)的四因素被试内设计。因变量是反应时(ms)和正确率(%)。这里根据金钱激励延迟范式,目标前获得线索诱发高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不获得线索保持中性情绪;目标后预期结果下获得反馈诱发低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不获得反馈保持中性情绪。目标后意外结果这一条件下,获得反馈诱发低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4.刺激材料同实验一中的复合字母刺激。5.仪器 实验前告知被试这是一个有关奖励的实验:基本报酬为10 元,根据他们在实验中的表现还将获得额外奖励,实验中每轮奖励累加起来就是最后获得的实际额外报酬。实验程序用E-prime编写。练习block共有16个试次。6.实验过程实验开始是12轮练习任务。正式实验中每个试次(n = 384)从注视点开始,然后在电脑显示器中央呈现一个白色的圆圈或方块。告诉被试圆圈线索代表这一轮是奖励任务:反应足够快且反应正确就能赢得这一轮的奖励。而方块线索代表这一轮是中性任务,不会在该轮中获得奖励。在1/3(n = 128)目标前的线索后,会呈现一个复合字母刺激,要求被试判断大(或小)字母是正像还是镜像,这与实验一是相同的。2/3目标前线索后不会出现复合字母刺激。指导语会告诉被试“该任务与奖励游戏无关,但又快又好地做出反应也很重要”。接着,被试完成侧抑制任务。要求被试尽可能又快又准地判断5个箭头中中间箭头的方向并按键。告诉被试若是奖励任务,且对箭头做出的正确反应比大学生平均水平快的话,那么会在本任务中获得金钱奖励。侧抑制任务作为被试的目标任务,可以反过来检验金钱激励延迟范式诱发情绪的有效性。侧抑制任务后,被试得到一个目标后的反馈。白色圆圈或方块中的数字表示获得的奖励。为了让被试有能超过平均反应时而获得金钱的期望,所以控制了获得和无获得的目标后反馈。奖励任务中2/3的结果是获得金钱,1/3无获得。但若被试在侧抑制任务中反应错误,也会得到无获得的反馈,这样的试次会剔除。中性任务中2/3的结果是无获得,1/3 获得。反馈后,在2/3预期结果和2/3意外结果后再次出现复合字母刺激,要求被试进行反应。总共呈现了384个复合字母刺激(128目标前的和256目标后的),在12种条件下(322)各有32个(4种角度2种像=8种类型,目标字母84=32个)字母刺激。然后被试每次都再对侧抑制任务进行反应。实验结束后被试填写实验问卷。该问卷是评定他们在6种情况下3(目标前线索/目标后预期结果/目标后意外结果)2(获得/不获得)感受的7点量表,1 代表完全没有,7 代表非常强烈,情绪词有生气的、焦虑的、低落的、充满热情的、兴奋的、高兴的、满意的、恼火的、紧张的、难过的。7.实验结果(1).主观情绪评定结果。以7点式量表评定他们在6种情况下情绪体验。在6种条件下,将所有积极情绪词的评定分相加求平均数,定义为积极情绪指数,所有消极情绪词的评定分相加求平均数,定义为消极情绪指数。通过积极情绪指数和消极情绪指数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诱发的积极情绪指数接近4分,而消极情绪指数在1.5左右,可以说明实验诱发的主要是积极情绪;而且综合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指数可以说明不获得是中性情绪状态。进一步对积极情绪进行32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1.奖励的主效应显著。2.条件的主效应不显著。3.条件与奖励的交互作用显著。三种条件下获得比不获得的积极情绪指数都要高。对条件在奖励上的简单效应进行检验发现:获得条件下,三种条件的差异显著,目标后预期结果和目标后意外结果的积极情绪指数均高于目标前条件,前两者差异不显著;不获得条件下,3种条件的差异显著,但目标前的积极情绪指数高于目标后预期结果和目标后意外结果条件,后两者无显著差异。每种条件下积极情绪指数和消极情绪指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2).心理旋转任务结果。剔除错误反应的反应时数据,对反应时进行4322四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1.旋转角度的主效应显著;2.条件的主效应显著;3.任务类型的主效应显著;4.奖励的主效应不显著;5.任务类型与条件交互作用显著;6.其他交互效应均不显著。任务类型与条件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分析,结果发现:目标前获得线索条件下大字母与小字母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目标后获得反馈条件下大字母的反应时显著短于小字母,目标后意外获得反馈条件大字母与小字母的反应时边界显著,大字母的反应时小于小字母。3种条件和2种任务类型在获得时的交互效应。对正确率进行4322四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1.旋转角度的主效应显著。2.旋转角度与任务类型的二阶交互作用显著。3.其他差异均不显著。对旋转角度与任务类型的交互作用进行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结果发现,结果发现在小字母旋转任务上,4个旋转角度的差异显著,除0度和60度条件下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旋转角度较大条件下正确率均显著低于旋转角度较小时。在大字母旋转任务上,4个旋转角度的差异显著,180度条件下的正确率均显著低于其他条件。(3).侧抑制任务反应时结果。剔除错误反应的反应时数据,对反应时进行32的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1.条件的主效应显著。2.奖励的主效应显著。3.条件与奖励的交互作用显著。对奖励在3种条件上的简单效应进行检验发现,目标前条件下获得比不获得反应时短,目标后预期条件和目标后意外条件下奖励间差异不显著。8.小结 从心理旋转反应时的结果可以看出任务主效应显著,奖励的主效应不显,奖励与任务的交互效应也不显著,因此没有发现积极情绪或中性情绪调节心理旋转整体优先效应,所以假设2没有得到证明,即没有发现趋近动机强度较低的积极情绪与中性情绪相比心理旋转整体优先效应增强,趋近动机较高的积极情绪与中性情绪相比整体优先效应减弱。但任务类型与条件的交互作用显著,在目标后预期获得反馈条件和目标后意外获得反馈的条件下,大字母反应时快于小字母,存在整体优先效应;而在目标前获得条件下,任务类型主效应不显著,心理旋转的整体优先效应消失,假设1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从情绪的主观评定结果可以看出,获得都比不获得的积极情绪更多,说明奖励线索和反馈的确诱发了被试的积极情绪状态。根据前人研究的结果,目标前获得线索和目标后获得反馈应该分别诱发高趋近动机和低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在侧抑制任务中,目标前高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下,侧抑制任务的反应时显著快于目标前中性条件。说明高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与低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和中性条件相比缩小了注意范围。总讨论本研究中两个实验分别通过行为和认知的手段诱发积极情绪,研究趋近动机强度不同的积极情绪对复合字母刺激心理旋转整体优先效应的影响。 1.动机维度模型在心理旋转任务上的适用性:动机维度模型的假设是趋近动机较高的积极情绪缩小认知范围,而趋近动机较低的积极情绪拓宽认知范围。2.情绪的诱发手段:两个实验分别从行为和认知两方面诱发情绪。另外,侧抑制任务重复了前人的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表明金钱激励延迟任务是一种有效的诱发趋近动机不同的积极情绪的手段。3.问题和展望:首先,被试群体是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