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学论文.doc_第1页
文化地理学论文.doc_第2页
文化地理学论文.doc_第3页
文化地理学论文.doc_第4页
文化地理学论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赣南师范学院20122013学年第1学期文化地理学课程论文行政班级地理科学1001 学号_100204082_ 姓名_唐飞英_题目:三晋文化要求:1、结合本课程相关知识,就文化地理学相关内容(如文化区、文化传播、文化景观、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撰写一篇论文;题目自拟。2、按照学术论文格式要求撰写,字数在2500-3000左右;3、不可手写,必须打印,打印统一用A4纸。标题黑体三号、正文仿宋4号、行距固定值25磅。4、严禁抄袭。抄袭严重的直接判零分。教师评语:教师签字: 年 月 日选课班级2010级地理科学班 任课教师 谢志民 成绩_三晋文化摘要:三晋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三晋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具有魅力,具有生命力、向心力和同化力的,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关键词:古建,晋商始末Abstract: 三晋 culture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Chinese culture, 三晋 culture is broad and profound, has a charm, is to have vitality, centripetal force and assimilatory power, worth our earnest study Key words:ANCIENT ARCHITECTURE 、The latter story 三晋文化区又称晋文化区,相当于山西省,春秋后期,魏、赵、韩“三室分晋”,史称三晋,晋南是华夏文化发源地三河的一部分,尧都平阳(临汾)、舜都薄坂(永济)、禹都安邑,都在晋南。一、古建之乡山西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的美誉,保存古建筑18 418处,最具代表性的是木结构古建筑,多打9053处。辽金以前的木结构建筑有106处,占全国同时期木结构建筑70%以上。全国五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中,四座在山西:1、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唐建中三年(782年)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2、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荟萃建筑、雕塑、绘画、书法四门艺术精华,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杰出代表;3、芮城广仁王庙正殿;4、平顺天台庵正殿,北魏晚期(公元6世纪)始建的浑源县悬空寺超奇出凡,巧夺天工,全寺建在翠屏崖腰部,没有山墙、檐橼、飞檐、望板,以岩代木,寺底部离河谷26米,远远望去,整座建筑像是攀附在悬崖上,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明2年(1056年),与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天津蓟县独乐寺并称中国古建筑三颗明珠,塔高67.31米,是我国现存唯一纯木结构古塔,也是世界最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山西成为古建之乡,有地理环境和历史方面的背景。山西是群山怀抱的盆地,不便于大规模用兵,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群山保护的三晋大地局势相对安定,人丁比较兴旺,木结构建筑得以避免兵火洗劫,太原(晋阳)在唐朝前后有龙城的别称,东魏、北齐、唐朝、后唐、后晋、后汉,都在太原聚集力量到洛阳或汴梁(开封)定都。明朝初年,山西南部是向华北各省移民的中心,明洪武三年到永乐四年(13701416年),在洪洞县北广济寺设局办理向外移民凭照川资事项,寺旁有颗大槐树,移民旅程时依依惜别,路远了,村舍看不见了,只有大槐树和书上的老鹊窝映入眼帘。这颗老槐树和树上的老鹊窝成了移民怀念故里的标志。华北一带流传这样的歌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鹊窝。”二、晋商始末山西商人又称晋商,主要分布在以平遥、太古、祁县为中心的晋中盆地,雄居在我国商界500年,在晋商兴盛时期,山西形成重商的价值观念。民谣说:“生子有财可做商,不羡七品空堂皇”。雍正年间山西巡抚刘于义上奏折说:“山右积习,重利之念胜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人贸易一途,其次宁为胥使,至中财以下,当使之读书应试。”雍正在奏折上批道:“朕所悉知,习俗殊属可笑”。可见雍正深居内宫也了解山西重商的民风,只不过觉得有违传统观念,可笑可弃。明初,蒙元残部退到蒙古草原地带,蒙古骑兵频繁南下,对内地造成很大威胁,为了确保内地安定,明朝加修长城,建立军事防御体系,沿线屯驻大量军队,长城九镇边关地带驻军达80多万,这些军队的粮食供应,是朝政大事。长城一线干旱缺雨的自然环境,不能满足粮食供给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开中法”诞生了。开中法的实施与盐的销售直接相关。古代盐是政府专控物品,明朝政府利用国家食盐专卖权让商人运粮到边关,然后换给商人贩卖食盐的许可证盐引。商人凭盐引到指定地点贩卖,盐是生活的必须品,贩卖获利极高,山西临近北边。“九边”中规模最大的宣府、大同两镇就在山西北部,加上山西和延绥,四镇占“九边”兵额的45%,军需供给繁重,开中法的实施为山西商人发展创造了机会。山西商人利用区位优势捷足先登,集盐商和粮商于一身。明代晋商的崛起还与当地的物产有关。在各类物产位于解州附近的池盐尤其重要,我国古代重要的产盐地主要有四川的井盐、山西池盐、沿海地区的海盐、以及宁夏池盐。这些产盐地的服务范围不限于当地,往往连州跨省。山西的铁和煤炭在明代已经开采,纳入商人经销行列,位于晋东南的潞安府所产潞绸在北方颇有名气,是晋商经营物品之一。明朝中期,开中法解体时,晋商已经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和丰富的经验,为了适应开中法解体后的形势。晋商实行经营商的转型。活动范围由边关转移到内地,从黄河流域拓展到长江流域,从国内扩展到国外,经营的物品由盐、粮拓展到棉、布、茶、颜料、煤炭、铁器、木材、烟草、人参等。晋商利用山西地晋塞外,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经济上较强互补性的优势,开展茶马互市,一部分晋商长期来往于草原与内地间,成为旅蒙商人的主力。对扩大国内外贸易做出了贡献。张家口、包头、西宁、巴里坤、卜奎(齐齐哈尔)等北方城镇的兴起与晋商活动直接相关。包头本无城,乔姓晋商首先在东前街设复盛工商号,之后其他晋商逐渐聚集,形成商埠,西宁有“先有晋益老,后有西宁城”的传说。晋益老是最早的商号,恰克图和库伦也是晋商集中的地方,康熙年间就有山西商人前来库伦经商的,共有殷实晋商12家,当地商会组织由12家晋商各处一名商董组成,称十二甲首。在晋商活动兴盛的500多年内,表现出如下特征:1经营范围广,上至绸缎,下至葱蒜,无所不包,清道光年间晋商首创票号经营汇兑与存放款业务,可以免除商人长途携带巨款。依托票号晋商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力量,控制了全国金融活动。2采用子母公司形式,总号在山西,分号遍及全国,远及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阿拉伯国家,19世纪末,晋商票号广布全国25个省和直辖市。在85个市镇设点,日本、朝鲜以及莫斯科、巴黎也有山西票号。3具有皇商的功能,清中期晋商实力雄厚,清内务府采购宫廷用品大都由晋商操办。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慈禧太后西逃,途径山西向晋商借银四十万两,解皇室燃眉之急,事后,清廷令各省解京饷款,改汇山西票号,一时间山西票号几乎成了清廷的总出纳,大有半个财政部的功能。全国票号51家山西占43家,其中平遥有12家。晋商能够雄居我国商界500余年,一些家庭能够绵延200余年与晋商良好的经营作风相关,总结起来晋商的经商之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具有良好的心智培养,诚招天下客,义纳八方财,是晋商价值观的体现,晋商敬奉关羽,晋商会馆把关羽作为义利想通的偶像供奉。晋商主张儒贾相通,延聘运筹帷幄的人才掌管经营大权。(2)树立商业文化,晋商有比较完整的商业文化,以乡土和血缘关系为纽带。以会馆为活动场所,商号都立有号规,提倡敬业进取,发挥群体作用。(3)创新商业制度,晋商实行股份制,经理负责制,学徒制,人身顶股制,账簿财会制,晋商与当地商人合作经营,立有契约,规定出资和出力分息比例。晋商大都在家乡修建豪宅,今天山西境内留下的著名宅院如祁县的乔家大院和渠家大院,灵石的王家大院,太古的孔家大院等都与晋商有关。这些大院建筑讲究、占地广大,是山西的重要人文景观。 结论:山西成为古建之乡是由其自然坏境和社会坏境决定的,山西商人又称晋商,晋商重商的思想在古代体现的比较明显,晋商的兴盛与当时的政府的政策、社会自然环境及山西商人的思想经营理念及方法有密切的相关,山西票号在当时也算非常名。其中有好多的经商的策略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参考文献:(1)聂昌麟,太古曹家资本兴衰记山西商人的生财之到,中国文史出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