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据库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要:本文通过对数据库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确立了数据库课程体系的“五阶段”教学新模式,采取了数据库课程体系的“四加强”教学新措施,坚持了数据库课程体系的“三加一”教学新目标,应用了数据库课程体系的“二技术”教学新方法,实现了数据库课程体系的“一平台”教学新软件。改革研究与实践的结果表明:此项目的成果具有一定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数据库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教学特色1数据库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随着IT产业的迅速发展,可视化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软件工程等计算机技术已经出现了大融合,网络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数据库技术的主流。而以前数据库课程建设主要针对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和设计方法,偏重理论教学环节,实践环节较为薄弱,也不涉及网络编程,与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不相适应。为了加强实践环节,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从01级开始,在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新增了“网络数据库技术及应用”、“C/S结构应用软件设计实习”和“B/S结构应用软件设计实习”三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并构建了数据库课程体系(程序设计基础关系数据库设计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网络编程实践毕业设计提高),该课程体系有相应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等教学环节,不仅五个阶段本身各有其侧重点,而且五个阶段之间前后有密切的联系。该课程体系在教学计划中处于关键的地位,在计算机类专业集中实践环节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对该专业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已成为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组建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程1。在数据库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中,我们重点对课程体系中的二门核心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和“网络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进行了教改和建设,并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获得了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建设课程。自2005年以来,“网络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件获2005年浙江省第四届高校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评比二等奖,“网络数据库技术课程建设与实践”项目获2006年宁波工程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数据库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获2010年宁波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数据库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在数据库课程体系的五年教改实践中,项目负责人组织教学团队主持完成了“教学模式、教学措施、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软件”的改革成果,具体内容如下。2.1数据库课程体系的“五阶段”教学新模式近五年来,该课程团队的教研活动涉及了数据库、程序设计、网络、多媒体等领域。通过国家教育部计算机重点试点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又经过多年数据库课程体系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实践,建立了“程序设计基础(可视化程序设计+ASP程序设计)关系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络编程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网络编程实践(C/S结构应用软件设计实习+B/S结构应用软件设计实习)毕业设计提高(开发基于C/S和B/S结构的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计算机类专业数据库课程体系的“五阶段”教学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五阶段”教学新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在程序设计基础阶段开设“可视化程序设计”和“ASP程序设计”课程,通过程序设计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调试技能和动态网页的制作方法,学会有关集成工具软件的使用,为以后的设计、技术和实践做准备。在关系数据库设计阶段开设“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主要介绍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同时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案例,以培养学生对中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结构设计和行为设计的能力。课程结束后马上进行一个为期二周的数据库课程设计,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网络编程技术阶段开设“网络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主要介绍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客户/服务器(C/S)应用系统、浏览器/服务器(B/S)应用系统等内容,以培养学生采用基于C/S和B/S结构技术来开发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为下一步的实践和提高做准备。在网络编程实践阶段开设“C/S结构应用软件设计实习”和“B/S结构应用软件设计实习”以实践动手为主的课程,教师以兴趣小组的形式指导学生,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开发小型实用项目,计算中心的开放式实验室提供给学生充足的上机时间,从而使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在毕业设计提高的最后阶段,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教师部分科研项目吸收优秀学生参与,从而锻炼了学生参与科研的能力;教师以学生兴趣小组的方式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教师给题,学生选题,教师指导。通过这二项措施,带动了学生学习网络数据库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编程的能力。通过“五阶段”教学新模式近五年的实践,学生的网络数据库设计能力及实际网络编程动手能力均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毕业设计中采用C/S和B/S结构开发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比例逐年提高,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浙江省2005届毕业设计(论文)抽查结果表明2:我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在选题、教师指导、收集处理信息与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力、文字表述与图表质量、规范要求六个方面指标名列各校前茅,并以总分77.97的分数荣获全省专科计算机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抽查结果评比第一名。2.2数据库课程体系的“四加强”教学新措施第一,加强课程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教学文档。近五年来,我们编写了较为合适的讲义和教材,不断完善了课程教学大纲、实习大纲和课程设计大纲等教学文件,在课程教改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几年在课程建设中,我们主要突出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了B/S和C/S等成熟和先进技术的应用,突出了实用和典型案例的讲解。在上述“三个突出”思想的指导下,“VB网络程序设计”、“网络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材已分别由科学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和人民邮电出版社在2003年、2004年和2006年主编和编著出版。第二,加强教学软件开发质量,构建网络教学环境。我们构建了基于WEB的教学网站和适应性网络教学平台,同时电子在线网站在教学管理中得到了应用,受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些不仅有利于进行计算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而且能为学生提供一种个别化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助教助学的目的。第三,加强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教学改革中,我们摈弃“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了启发式、讨论式和自学式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运用引导和联系的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提出问题来开展课堂或课后的讨论;通过布置必看的参考书和资料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第四,加强对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手段方面,加强了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理论教学单纯的课堂讲授模式。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CAI课件等计算机教学辅助手段,加大了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减少了理论教学时数,增加了实践教学时数。以“网络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改革前的该课程实践教学时数约占总学时的35%,改革后实践教学时数约占总学时的50%。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自学、讲课、讨论、答疑,练习”等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网络数据库课程的兴趣。 2.3数据库课程体系的“三加一”教学新目标经过近五年的课程教学改革,我们坚持了以下三个原则。首先,坚持教学内容要满足社会需要的原则。要把教学重点放到网络数据库技术和应用上来,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多年来,我们多次对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开展网络数据库应用的调查,根据反馈回来的有关信息,及时调整与更新教学内容,以保证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与时俱进,从而使计算机毕业生尽快适应IT行业对网络数据库应用飞速发展的需求。其次,坚持教学大纲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我校计算机专科的培养目标是“精网络应用与维护、会中小型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懂信息管理、可创新发展”,符合“一精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这一培养目标,我们确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主要应掌握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技术,而“网络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则应掌握基于SQL Server 2000平台的C/S结构和B/S结构的应用程序开发技术等内容。第三,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原则。理论教学应该注重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应该注重与能力培养相联系。与教材内容相对应,我们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C/S结构应用软件设计实习”和“B/S结构应用软件设计实习”二个集中实践环节。实习内容将关系数据库设计技术与SQL Server 2000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SQL Server 2000与C/S和B/S结构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上述三个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集理论、应用和系统于一体”、“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数据库课程体系的“三加一”教学新目标。理论的目标是最终能进行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应用的目标是能按软件工程的规范和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来进行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系统的目标是通过使用SQL Server 2000和B/S、C/S结构来进行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为了体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目标,近五年来,我们围绕工程实践需要,坚持“少理论深化,多些实践,重在应用”的原则,精讲理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一套“理论教学课程实验社会实践课程实习交流研讨兴趣小组活动”的教学方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 课程实验采取随机考核的办法,增大课程实践考核成绩所占的比例,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如何针对计算机技术瞬息万变的特点,将实践环节结合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实践教学1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课堂教学1.1抓好课堂教学,从“因材施教”做起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不断的改革,但对于大学新入学的学生,不论从其自身的家庭环境,还是就读高中的计算机教育情况都有所不同,因此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游刃有余,而有的学生连鼠标都没有见过。这种情况决不罕见,几乎每年授课时都会遇到,所以授课速度、选择内容以及授课方法的选择方面,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可被大多数学生接受的教学大纲、计划,以便使学生在最大程度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然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尽管有时学生的入学计算机水平大相径庭,我们却无法做到一对一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主要抓中间,兼顾两端。意思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基本相当,依据他们的接受能力,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习题的内容、数量等;对于非常好的学生可以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做一些难度较大的额外的习题,鼓励他们能够在这门课上有所创新;对于极少的基础较差甚至是零基础的学生,采取的是单独辅导的方式。即在学生上机练习的时候,手把手教会他们基本的操作,这样不仅不会耽误其他同学的时间,还提高了整体的效率。根据多年的课堂时间和学生反馈,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不失为抓好课堂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1.2抓好课堂教学,从提高教师水平入手在所有课堂教学环节中,要达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引领、启发和向导作用必不可少。因此,教师需要做到对授课课程熟练把握,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具体而言,教师在全面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全面了解相关计算机课程的最新动向,对新老知识进行仔细的研究和衔接;二是全面、透彻的理解教学大纲要求,同时明确和了解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在两者之间找平衡点,通过授课,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大纲要求的基础上更加灵活;三是要加强教师的科研建设,使其在实践中与计算机知识的飞速发展保持同步,通过参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及实验教学,获得书本以外而又实用的一手信息,以便有效改善和提高知识结构以及教学效果。1.3抓好课堂教学,以教学总结为辅助总结能力是一种从学习、认知到应用的素质的体现,这一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尤为明显。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带领学生进行知识总结,以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对知识灵活运用。事实上,培养学生总结能力,也就是锻炼学生集中思考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相辅相成的。鼓励学生将它们学到的知识概括、总结并最终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为创新式思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点,我们在下一个标题中会有所涉及。2实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2.1实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爱因斯坦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来分析一个老问题,需要带有创造性的想象力。目前我们传统问题教学的方法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因此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缺少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的锻炼,不符合目前提倡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标。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听课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不少同学提出了一些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和理论,比如,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问,“做一个PPT演讲稿,想加一个背景音乐,而要循环播放,如何设置?”。有的学生问,“在Excel 电子表格中,图表生成后,如何一次性将各数据系列设置成五颜六色?”。还有的学生问,“Word中图片如何翻转,一个小动物如何实现面对面的效果?”。他们提出问题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而被教材忽略的知识点。同时,因为是学生们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他们对解决这些问题充满期望和兴趣,从而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了源泉。2.2鼓励自主式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改变教师唱 独角戏 的老方法,还要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个性为宗旨,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会以学习(自己决定学什么,怎么学,自己总结,评价学习结果)为目标,而灵活变换、不举一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例如,在C语言教学中,设计一些易出错的程序,让学生自己对这些程序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完善程序的功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针对一些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尝试设计以下教学环节:提出问题,自行设计实验内容,讨论交流。每一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亲自设计每一个模块的作业过程,要求每个学生学完一个模块,自我设计一个作业,作业完成好的同学,在全班内展示,使班内形成互相启发,互相交流的良好学习气氛。2.3注重问题解决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问题,一般由老师来给出答案,这样不利于锻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然而培养学生自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采取“分类”的模式,即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有些可以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研究的方式解决;而有些共同问题,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统一讲解。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因此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效果也十分理想,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们的相关计算机基础课成绩也蒸蒸日上。3结束语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瞬息万变,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力量,努力抓好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计算机事业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做出贡献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联系方式: 揭开迅雷会员、QQ会员超低价地下交易迷局人人都爱实惠,如果通过特殊渠道买到一两折的商品,定会沾沾自喜半天。面对网上各种不可思议的诱人低价,不少人更是两眼放光,跃跃欲试。“看,淘宝上迅雷会员包年才十几元,在官方充值要一百多元呢!”“啊呀,怎么一个月会员服务就失效了!”CFan侦探事务所接到的这个案件很蹊跷,如此低的折扣在初期居然能正常提供会员服务,但停止服务的时间各异。卖家的葫芦里装的什么药? 亲历“神秘渠道”看起来很美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充值过程,CFan侦探在众多卖家中随机挑选了一个湖南卖家进行体验。这款包年迅雷会员商品标价14.5元,拍下后,卖家索取了迅雷账号和临时密码,声称与运营商有独家合作,一个月后手机自动续费,掉了包补。CFan侦探在5分钟内登录迅雷账号,果然已变成会员身份。由于没有主动确认,最后系统默认为付款并给予好评。以上基本模拟了普通消费者的交易过程。此外,在淘宝、拍拍、有啊又分别咨询了不同卖家,价位和操作途径都相似,都表示“通过手机充值,有自己的低成本开通方式,掉了包补。” 目前最大的疑点是,店铺与官方有近10倍差价,面对这么庞大的漏洞,难道官方坐视不管吗?于是CFan侦探致电迅雷客服,咨询是否有风险。客服答复,首先不支持从非官方途径获取,建议退订会员后重新用官方方法充值。客服从后台可看到,该账号已于某日下午4点(与交易时间相符)通过手机包月开通了会员,但有效期未知,手机号未知,手机可随时取消会员服务。最重要的一点,迅雷方面会定期对会员进行检查,如果来源可疑,将统一取消服务。看起来,风险已经存在!卖家承诺的包年时间不保,而且随时可能被官方取消服务甚至封号。对于一个有级别的老号,太不值了! 诈骗原理只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对于投诉代表吉林农业大学学生后树描述的经过,CFan侦探进行了仔细分析。价格、交易过程相似,购买一个月左右失效。当后树去找卖家履行“掉了包补”的承诺,卖家却以各种理由推辞,最后保持沉默,干脆把后树列入了黑名单。 卖家很聪明!超过一个月,买家丧失了差评权利,也错过了消保计划的平台先行赔付时间。所以,在很多卖家的交易记录中,CFan侦探发现了大量低价会员服务的交易,平均每日10单,且都是好评。排除卖家的自我信用炒作,估计有不少贪图便宜的人一看交易记录丰富,信用又高,就欣然购买,最后会员失效,在淘宝投诉不顺,在迅雷等客服处又怕透露地下活动被封号,就只好不了了之,只是贡献了漂亮的交易记录,并误导后来者。就算有人投诉,淘宝或拍拍把店封了,卖家正好卷款走人,另起炉灶,所以这类店铺有个特点:开业时间不长,交易量大。 再回到骗局本身,卖家的利润在哪?综合各种细节,CFan侦探恍然大悟,原来卖家并没有特殊渠道,他们只是用手机充了一个月钱(官方价格10月/元),向顾客谎称开通了一年会员。比如14.5元-10元=4.5元,净赚了4.5元,没有物流成本,从沟通到交易完成不超过5分钟。原来如此! 但是,如果是月充,为什么有人十几天失效,有人超过一个月呢?此外,有的卖家还销售一个月的会员充值,仅卖2-3元。如果真的充了10元,岂不亏了? 海量废卡回收埋下“定时失效弹” 这时,有人前来投诉QQ会员问题,同样是超低价买进,用了一段就失效。莫非与迅雷会员事件有异曲同工之处?经取证,QQ会员人数更为庞大,所以卖家得手的次数更多,投诉者更多,虽然QQ账号密码更私密化,但会员充值方面的诈骗手段大同小异。大幕拉开,豁然开朗。在海量的投诉中,有人透露了一个词“废卡回收” CFan侦探用“废卡回收”进行搜索,居然看到不少人以平均5元一张(个别低至几角)的价格回收手机sim卡,从网友回复看,生意兴隆。废卡做什么?看一个网友提问:“如何用一张手机卡给不同QQ号码开会员等增值服务?淘宝有的卖家的QQ服务都是用手机卡开的,怎么才可以用一张手机卡给多个QQ号码开通业务,懂行的朋友来跟我说下,如果牵扯到商业机密的话加我QQ”有人回复:“一张卡可以开多种业务,比如一个会员、一个黄钻。”这是一个新手骗子卖家的疑问,他买来一批快欠费的废卡,给不同买家的不同服务充值,因为结算时间不同步,服务暂且开通,当官方收到运营商的手机异常通知,就会取消用户的会员服务。“掉了包补”?逗你玩呢! 真相终于大白,简单的道理,精心设计的圈套,各位要为了小利钻进去吗?相信不会。 摘要:本文结合网络攻防技术课程的特点,围绕教学目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环节以及教材建设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网络攻防;课程建设;实践教学1引言“网络攻防技术”课程是我院近两年新开设的网络与安全方向工程硕士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一门具有一定难度的课程,其特点是:1) 涉及知识多,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基础;2) 内容广泛,作为一门选修课,要想在32学时中把网络攻防技术全部学完、学好十分困难;3) 实验难做,实验环境的建立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还要考虑并避免实验中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选修该课程的学生一般都对该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要在有限的学时和现有条件设备下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还需要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研究和实践。几年来,笔者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做了一些研究和实践,下面就该课程的建设谈谈个人的看法和体会。2明确教学目的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才能“有的放矢”。本课程以黑客攻击步骤为线索向学生介绍黑客攻击各阶段常用的攻击方法、技术和工具,以及相应的防御方法和技术,并通过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对相关技术和方法的理解,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一般攻击步骤,理解常见的攻击技术,并掌握主要的安全防范技术,从而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教学目标在整个课程的教和学中起着指引作用,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的来开展。3根据教学目的设计编排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本课程依据我院“面向国际、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制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一方面注重该课程和其它课程的联系,另一方面也要努力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脱节现象。在教学内容方面,本着先进性与基础性相统一,深入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力求理论适中、实例丰富、系统性强,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同时注意“与时俱进”,根据网络安全技术的新发展,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以适应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网络安全类的很多课程存在内容陈旧、与其它课程内容重复较多,没有体现当今迅速发展的网络安全等诸多问题,不能满足信息时代新形势下网络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需要。鉴于以上不足,我们根据网络攻防技术课程自身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及其教学性质、教学目的和课时少等教学特点,对其教学内容进行设置。首先,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应该已经学习过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以及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因为黑客攻击会涉及到这些课程的很多知识,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很多知识理解起来就会有一定困难。因此,没有学过这些课程的学生,如果想选修该课程,应首先对这些课程进行补课学习。其次,由于典型的黑客攻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步到位的过程,很多时候,黑客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技术,才能逐渐绕过目标系统的多层保护。“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网络攻防技术应以黑客实施攻击的各阶段为线索进行介绍,这样学生能较清晰地认识黑客攻击的本质,学习效果也会更好。该课程的主要内容设置情况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对目前互联网安全状况进行分析,介绍一些主要的安全术语、网络安全的基本需求,以及黑客与黑客文化,并融入思想道德和互联网法律法规教育,让学生树立这样的思想,即“黑客不光具有高超的技术和出众的能力,还要具有共享和正义的精神,真正的黑客不会随便破坏他人的系统,不会做违背社会道德和国家法律的事情”。第二部分向学生简要介绍网络攻防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简介,如TCP/IP协议、UDP、ARP、ICMP、DNS、服务与端口号等;典型系统漏洞与防范,如Windows和Linux系统的安全漏洞与安全机制。为了避免不同课程内容的重复,同时兼顾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这里把重点放在对容易被黑客利用的脆弱性的分析上,以便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第三部分是本课程的重点,介绍黑客攻击技术及相应的防范对策。主要包括:攻击分类、攻击步骤、各步骤所使用的黑客技术原理和实例(如:扫描技术,网络监听与sniffer技术,密码攻击,电子欺骗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溢出攻击,Web攻击,木马和后门技术,病毒技术等),以及相应的防御策略,常见黑客工具和攻击发展趋势介绍等。对于较简单的、容易理解的攻击技术,点到为止,如密码攻击、社会工程学;对于重要的攻击技术和防范方法,要详细分析并通过实验来加深学生对该技术的认识和思考。第四部分向学生介绍几种主要的安全技术,如密码学技术、防火墙技术、防病毒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重点放在这几种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对能够解决和不能解决的安全问题分析上。另外,简要介绍几种新出现的安全技术和未来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等。第五部分是综合案例研究,需要教师平时注意收集这方面的案例,同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工作实际上讲台介绍自己身边的案例,通过案例研究让学生自己得出相应的结论,比如,对于某种入侵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发生了入侵又该如何应对等等。4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网络攻防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课堂上需要教师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作用。通过“讲课+课堂演示+课堂讨论+实验”四个环节,采用多样的课堂形式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课堂演示在虚拟机构成的网络环境下进行,这样一方面减少了演示实验可能对教师机产生的破坏,另一方面也方便了教师操作演示,节约了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硬件资源。另外,建立课程的FTP站点,把教学大纲、课件、实验、习题及答案、学习资料等教学相关的材料分门别类挂在FTP上,帮助同学们课余自学;并把教师的E-mail地址公布给学生,方便师生间的交流。同时,建议学生相应地采用“听课+课下查资料+交流+实践”的方法进行学习。这种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对于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每次课给大家留几个课堂讨论的主题(基础好的学生也可自己选择题目),作为作业由学生在课下准备,要求每人准备10分钟左右的发言。作业采取课堂发言和提交报告的形式进行检查,通过课后收集资料和课堂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攻击的认识和了解,使其掌握相应的攻击防范技术和方法。恰当的考核目标和考核形式,不仅可以科学地检测教学效果,更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完成各个学习环节中的任务。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采用闭卷考试与实验、作业相结合的形式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即最后考试成绩 = 笔试(40%)+ 实验(30%)+ 作业(30%)。其中,笔试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实验部分包括实验结果演示和说明、以及实验报告;作业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布置下去,资料收集情况和课堂发言情况各占15%。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5做好实践环节的设计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整体概念,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专业技术人员经常需要解决综合性问题,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综合的应用技能。传统教学的实验内容通常比较单一,不同实验之间相对独立,缺少综合性实验。因此,在本课程的学习中,除了针对典型攻击或防御技术,设计一些小实验让学生课下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外,在课程全部内容学习完成后,还给学生布置一个网络攻防综合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这里应当注意的是,在课堂以外,应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平等的姿态,以参与者的身份同学生一起参加这些实践活动,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防止实验可能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和破坏,学生可以在由虚拟机搭建的局域网环境中进行实验。通过模拟攻击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该种攻击的工作原理,并探索针对该攻击的有效防御措施。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某种攻击,利用现有的攻击软件,对虚拟机搭建的局域网中的一台主机进行入侵,观察被攻击主机的异常情况,并进行记录;通过观察主机对攻击的反应,研究该攻击的工作原理,并针对该攻击设计防御体系;部署防御体系,再次对该主机进行攻击,验证其防御体系是否可靠。在实验中,学生自由组合成23人的小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该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团队精神;同时各个小组完成实验后向大家介绍实验情况,并提交实验报告,报告中要求写明实验人员的分工情况。为了不妨碍大家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对于该实验的具体内容,对学生并不作硬性要求,只要是涉及网络上攻和防两方面的实验均可。在这次综合实验中,有个小组模拟了木马的安装过程,并提出了对该种木马的检测、清除和防范方法;另有3名学生没有使用虚拟局域网,而是结合自己实际工作,通过扫描工具对自己单位的网站进行扫描,发现了单位网页上存在的SQL注入漏洞问题,并进行了修补,排除了该漏洞给本单位可能带来的隐患。后来这几名同学庆幸地告诉我,多亏选修了这门课程,让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帮他们单位网站排除了一大隐患。通过综合实验,每个小组都有很大收获,并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6重视教材的选择和建设好的教材有利于学生课后自 摘要:本文在考量了学校布局调整的积极和消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布局调整的综合效能和正反效能阶段性的观点,并将宁夏所有学校的教育相关统计数据,以SPSS10.0为计量工具进行了实证研究.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学校布局调整;综合效能;实证研究Empirical studies combined effectiveness of the layout of the school in NingxiaHA Jin-cai,LIJun(1.Basic Department ,Northem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Yinchuan 750021,China ; 2.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zho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Wuzhong 751100,China ) Abstract :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hanging the modeof economic growth, the new demands on educa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arge areas must b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orkers,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efficiency. Adjustment of the layout of the school, optimiz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the formulation of education policy thinking became an important topic. Currently, Chinas efforts to readjust the layout of the school with most affirmative attitude, but most of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layout of the schools on the basi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factors. adjust the layout of the school and the combined effectiveness of the initial positive efficacy perspective, Ningxias education schools will all relevant statistical data. SPSS 10.0 for the measurement tools to the study.Key words: adjust the layout of the school;overall effectiveness;an empirical study1引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大面积提高劳动者素质。要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思维在这种时代背景的呼唤下,成为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课题1。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曾就学校布局调整进行过大量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学校布局调整原因、学校布局及调整标准、关闭学校的后果以及如何降低学校布局调整带来的不良影响等方面国外的研究2,对于我国当前中小学布局调整具有参考价值。国内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2002年以后达到高潮,主要针对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方面进行研究,对加大的学校布局调整的力度持肯定的态度,且大多数为定性研究 3 4 5。2正反考量学校的布局是指学校的空间分布。学校发展应保持在多大规模6 7,这些学校应以什么样的空间分布,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随着各方面因素的变化,学校布局也应相应作出调整,以适应这些因素的变化,我们也应辨证地从正反两方面来考量这种变化。2.1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 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而实现教育工作的两个重要转变,必须着重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改善管理,内涵发展。其中,布局的优化既影响到结构和管理,也是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提高办学效益、走内涵发展为主道路的重要步骤。学校布局的调整,意味着教育资源诸要素的适度集中和优化整合,这除了能够节约有限的教育资源,还能使学校形成适度的规模,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实现教育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应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规模教育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向提高质量要效益。学校的布局调整,物力资源的适度集中和合理配置,不仅具有使校舍、土地设备、图书等资源形成规模、促进共享、提高利用率的意义,还能促进其他资源的合理配置,并能配合教育结构调整,便于科学管理,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创造条件8。(2) 在当前实际的教育工作中,确实存在着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由于受旧的经济体制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教育发展方式上的偏重外延发展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延轻内涵的倾向,造成了农村教育遍地开花、学校布局分散且不合理、教育资源分散且普遍短缺、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低、办学效益低的现象。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实现教育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学校布局加以调整,使教育资源适度集中、合理配置,提高利用率,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别是在实现义务教育过程中,教育资源的投入问题始终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社会总财力一定且远不宽裕的条件下,对学校布局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变那种过于分散、形不成规模或规模过小的学校布局,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实施义务教育的速度远比在原有学校布局基础上分散教育资源投入,使所有学校勉强达标要快得多,质量也会高得多。同时,合理的学校布局为构建起相对稳定的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有利于保持义务教育验收时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巩固义务教育成果。也会避免由于学校布局不合理、资源投入分散勉强达标后因资源不足使义务教育滑坡的现象发生。(3) 教育过程是从教育资源的投入、利用到人才产出的过程,是教育资源的消耗过程。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取得同样质量的教育效果,其教育资源消耗越少,效率就越高;或者,消耗同样的资源取得相同质量的成果越多,效率就越高。因此,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的有效性,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是教育资源与成果产出之间的中心环节,这既是调整学校布局的理论依据,也是我们为实现教育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行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初衷。 2.2从长期发展的眼光看,应谨慎地考虑到学校布局调整的负面影响9 10(1) 对学校布局调整认识不到位使“调整”形式化,没有起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一些地方政府对布局调整政策的认识模糊甚至片面,将“调整”简单化地理解为“撤并”和“减缩”,将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标错误地理解为甚至等同于在一定年限内(甚至在短期内)撤减掉一大批农村中小学,从而导致布局调整工作的简单化、形式化与“一刀切”。(2) 有些地方政府为树政绩,无形加大了学校布局调整的额外投入。一些地方政府将农村中小学调整视为“政绩工程”,追求撤并的数量与速度。有的地方政府一方面急速地大规模撤减农村中小学,另一方面又盲目地追求合并后中心学校的办学规模,以办“大校”、“花园式学校”等为办学方向,脱离农村实际。(3) 过度“撤减合并”加大了受教育者的学习成本。一些地方政府在开展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时,对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缺乏调研与了解。有的地方一味强调撤减,只在乡镇或人口达数万(一般为2万-5万)的地方开设中心学校,严重忽略了边远地区人口密度小、地势复杂等客观因素,致使许多偏远农村、山区学生上学路途遥远,极为不便。有些地方甚至因此产生或者加剧了学生流失现象。3模型分析3.1理论模型研究假设:(1) 学校布局调整的综合效能(以下简称综合效能)由正向效能和反向效能组成。这是基于上述“正反考量”的结果。以学校布局调整程度为自变量,学校布局调整的综合效能函数用T(x)表示,正向效能函数用G(x)表示,反向效能用函数P(x)表示,则有T(x)=G(x)P(x) 式(1)(2) 正向效能是指由学校布局调整带来的积极效益,包括使教育资源适度集中、合理配置,提高利用率。如使校舍、土地设备、图书等资源形成规模、促进共享、提高利用率的意义,还能促进其他资源的合理配置,并能配合教育结构调整,便于科学管理,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创造条件。结合经济学的边际原理,我们假设正向效能函数具有如下性质:G(x)0,G(x)0(如图1)。如前所述,现实符合学校布局调整带来的积极效益随着调整力度和范围的加大,作用逐步变缓。图1(3) 反向效能是指由学校布局调整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政府的额外投入、公众受教育成本的增加以及社会资源的浪费,等。结合经济学的边际原理,我们假设反向效能函数具有如下性质:P(x)0,P(x)0(如图2)。如前所述,现实符合学校布局调整带来的消极影响随着调整力度和范围的加大,逐步加速度增长。图2对式(1)两端求二阶导数得:T(x)=G(x)-P(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业年度发展计划及旅游产品开发方案
- 如何在碳汇遥感监测领域建立个人核心竞争力
- 服装领班月度工作总结报告
- 法医实践手册鉴定程序与技术方案规划
- 气象观测员高级职称评定条件及流程
- 沟通技巧谈判方向策略与话术训练
- 云计算资源调度与优化策略
- 量化模型构建与优化方案
- 广安电费涨价通知书
- 庆阳万达停工通知书
- 船舶修理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2025-2030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经营动态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肿瘤免疫治疗不良反应护理规范
- 大学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山东
- 建筑公司销售管理制度
- 牧原企业文化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大班科学《动物的防身绝招》课件
- 借用金融牌照协议书
- DB31T 1553-2025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日常维护与大修更新改造技术要求
- 《艺术市场的运营与管理》课件
- 公务车驾驶员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