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教育】湘教版(新)地理必修1 第二章 第三节大气环境 合作与讨论.doc_第1页
【河东教育】湘教版(新)地理必修1 第二章 第三节大气环境 合作与讨论.doc_第2页
【河东教育】湘教版(新)地理必修1 第二章 第三节大气环境 合作与讨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气环境-合作与讨论1观测大气我们要观测大气,不仅仅是因为大气在过去和现在都曾经给过我们某些恩惠,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大气。探测大气的性质了解它们的活动规律,对于我们把握各种天气现象,从事工农业生产活动,起着一种防患于未然的作用。科学家们通过探测大气的变化。还能预测未来的气候变迁。观测大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常规观测,二是特殊观测。常规观测是指气象站每天在规定时间内,按一定程序对规定内容的观测。特殊观测则不然,它与常规观测的差别主要反映在观测内容和空间范围上的不同。一方面,特殊观测所观测的是那些目前变化较大,并可能对未来气候产生重大影响的内容,如二氧化碳、甲烷、臭氧、酸雨、气溶胶粒子等,它们均属于大气化学观测的范畴。另一方面,特殊观测主要把观测范围定位在地面以上1000米以内,即所谓的边界层观测。我们之所以如此定位其根本原因在于大气的边界层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特殊观测,是适应新形势需要产生的一种新的大气观测方式,它在未来大气探索中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从目前我国天气预报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主要的依据依然来自常规观测。因此,我们既要加大特殊观测的力度,增加一些新型的观测项目,同时,还要关注常规观测的发展,使两种观测互为弥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阅读提示:结合你学过的知识,思考:(1)特殊观测所观测的那些目前变化较大的内容。可能对未来气候产生哪些重大影响?(2)为什么说大气的边界层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2金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97以上,低层可达99,根据大气热力作用原理推测,金星表面温度应较高还是较低?科研所得数据达465485,可以使铅熔化,且基本上没有地区、季节、昼夜的区别(距太阳最近的水星白天固体表面温度为350,夜晚l70)。有人针对地球上二氧化碳增多的现状发生疑问:明天的地球会像今天的金星吗?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简述理由。探究过程:(1)评述观点。分组讨论,统观点后互相交流。(2)引申拓展。比较大气的温室效应与玻璃温室的温室效应的机制差异性及共同性。3“城市热岛”和“城市混浊岛”城市人口集中,工厂、汽车、家庭炉灶大量地消耗能源,释放出大量的废热,使大气增温。这种人为释放的热量,使城市年平均气温较郊区高出0.53,或者更高一些。在人口密度大、工业发达的城市尤为明显。这就使得城市在气温的空间分布上,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称为“城市热岛”。世界城市热岛最明显的地区出现在中高纬度的大中城市,如温哥华为11(1972年7月4日)。柏林出现过13.3。由于“热岛”的存在,城市中盛行上升气流;又由于城市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因而城市上空易形成以这些微粒为凝结核的云团。由于“热岛”导致的上升气流高度都不高,所以形成的云也都是低云;又由于烟尘等微粒直径都很小,所以易于成云致雨产生降水。每当其上空风速较小时,随着不产生降水的低云团的增多和其他污染微粒的集聚,城区上空的大气仿佛成了一个朦胧的“混浊岛”。由于低云的“阻挡”,低空的污染物也难以升空,所以市区的近地面空气污染也相当严重。产生的“混浊效应”,使一年中城区阴天的日数明显比周围的乡村多。在这种天气下,市区的能见度显著下降,不利于车辆的行驶;污染的空气更不利于居民的健康。阅读提示:依据“热岛”和“混浊岛”形成的原理,思考城市市区与郊区相比,云雾较多且常有烟雾弥漫的原因有哪些。4“风调”才能“雨顺”为什么我国的雨量东南多而西北少?为什么我国的雨季北方短而南方长?又为什么有的年份会发生重大的干旱或洪涝灾害呢?原来,我国源源不断的水汽来自夏季风,夏季风又来自于三个源地:第一支源于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第二支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第三支源于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即为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和偏南季风,它与西北来的冷空气相遇形成的雨带,带来丰沛的降水,通常以这条大雨带表示夏季风的活动。在一般年份的5月中旬,夏季风的“前锋部队”和南下冷空气交汇的锋面雨带最早在华南登陆,拉开了我国大陆雨季的序幕,使这里的旬(10天为一旬)雨量猛增了约一倍。6月中下旬,夏季风进一步增强,北方冷空气继续向北退缩,雨带随之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正值梅子成熟季节,细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人们称之为“梅雨”。7月中旬,雨带再一次北进,使淮河以北的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区进入雨季盛期。8月下旬,北国转寒,秋风南下,夏季风迅速南撤,不到一个月,大陆上重又成为冬季风的天下,只在华南沿海因台风的侵袭,仍有相当雨量。由于冷空气较为强大且南下迅速,因此,夏季风南撤过程中雨带并不明显。西南地区是冷暖空气交锋的另一个战场。这个战场上南方暖湿空气北上的速度比东部战场快得多。一般说来,从印度洋来的西南季风在5月中旬到6月上旬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可以使南起云南、北至青海南部的广大地区进入长达5个月的雨季,所以这里的夏季风素有“爆发”的说法。但是,高原上雨季向西扩展比较缓慢,因而位置愈西。雨季开始愈晚,结束却愈早。既然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雨水又主要靠夏季风输送,因此,夏季风的脚步一旦反常,自然就会引起大范围的旱涝灾害。可见,季风“调”,则雨水“顺”,“风调雨顺”的说法是合乎科学道理的。季风不调,雨水不顺,以至发生重大水旱灾害的年份在历史上是不少见的。阅读提示:联系初中地理知识,想一想我国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还是小?主要原因是什么?北方的降水年际变化与南方相比较,情况如何?5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材料,20世纪60年代特大沙尘暴在我国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而90年代至今已发生20多次,并且涉及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危害愈来愈重。2000年3月18日起,沙尘暴天气席卷我国北方14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影响人口达1.3亿,部分地区出现强沙尘暴,甚至特大沙尘暴。无论是影响范围,还是强度,这次沙尘天气都是十年来最强的一次。4月6日。西北东部、华北大部以及华北平原中南部再次出现沙尘暴天气,局部出现强沙尘暴。根据上面的背景材料,尽可能说出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并收集资料,分析探讨。(1)提出问题。如什么是沙尘暴?它主要发生在什么地方?其形成原因是什么?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沙尘暴天气有哪些危害?如何减少沙尘暴?现在我们国家采取了哪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