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形生产线在装配生产中的优化.pdf_第1页
U形生产线在装配生产中的优化.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a l u e En g i n e e r i n g 7 U形生产线在装配生产 中的优化 T h e O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P r o d u c tio n Ba s e d o n U s h a p e d Pr o d u c ti o n L i n e s i n t h e As s e mb l y 董心洁 D o n g X i n j i e 张仲鹏 Z h a n g Z h o n g p e n g 李明 L i Mi n g 董清华 D o n g Q i n g h u a 卢德鹏 L u D e p e n g 刘雨松 L i u Y u s o n g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成都 6 1 1 7 5 6 S c h o o l o f M 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o u t h w e s t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e n g d u 6 1 1 7 5 6 C h i n a 摘要 本文针对制造厂及装配厂的个性化的批量产品订单 结合精益生产的理念 运用 u形生产线进行优化生产 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采用 多工位的布置方式 以满足不同时间不同批量的需求 减少库存 Abs t r a c t T hi s a r t i c l e f o c us e s o n f a c t o r y o r a s s e mb l y pl a n t h o w t o d e al wi t h pe r s o n a l i z e d b u l k p r o d uc t o r d e r s I t l i n k s wi t h t h e c o n c e p t of l e a n p r o du c t i o n a nd t h e u s e o f U s h a p e d pr o d uc t i o n l i n e t o o p t i mi z e p r o d u c t i o n S o t ha t i t c o u l d i n c r e ase s p r o d u c t i o n e ffic i e n c y I f we a r r a ng e a s u i t mu l t i s t a t i o n i n a s s e mb l y l i n e pr o d uc t i o n t o me e t t h e di f f e r e n t q uant i t i e s a t di f f e r e n t t i me s d e ma nd I t wi l l r e d uc e t h e i n v e n t o r y 关键词 u形生产线 精益生产 多工位 Ke y wor d s U s h a pe d pr oduc t i o n l i ne l e an p r o d uc t i o n mu l t i s t a tio n 中图分类号 T B 4 9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如今许多名牌企业或者大型公司都有自己的代工厂或子公司 然而这些代工厂的订单和原料都是来 自总公司 所以自主性没那么 高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性化观念深入人心 许多产品都追 求个性化 从而反应在订单上则是多品种少批量 而且由于灵活性 太强 很多时候代工厂都是临时腾出场地进行加工 这样造成很大 的浪费 一些装配型公司为了能更方便地应对变化的市场而选择一 定的库存 然而对于个性化的批量产品则无法预知 进而无法做库 存 那有没有更灵活 更高效的方式应对多变的市场呢 有 合理地 调整和 重组 生产 线 运用工业工程的有关方法 E C R S原则 对动 作进行 分析研究 以保 证生产线 的平衡度 结合 U型半 自动 化的生 产线 并运用精益生产的理念 能更好地应对多变的市场需求 精 益生产及其理念 中的 U形生产线 的概念 在一些大型企 业 已 经得到运用 而且获得明显的效益 经过一番调查 中小型装配厂或 者代工厂运用 U形生产线的还比较少 也许因为企业较小 习惯传 统的生产方式 同时需要投资 所以固守原有的模式 然而这种传统 的生产方式在竞争日益激烈 个性化逐步替代一体化的环境下越来 越站不住脚 采用 u形生产线 并不断应用精益生产理念 能从场地 节约 生产效率的提高 员工单位劳动时间的强度降低等方面看到明 显的效果 从长远来看 U形生产线在中小企业有很大的推广度 1 精 益生产 采用利润主义的经营思想 通过彻底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来实 现降低成本的基本目标 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终目标 利润主 义是以利润为中心 当市场售价降低时 成本也必须降低 以维持 目 标利润的经营思想 精益生产的明显特征 1 1以 人 为中心 充分发挥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下放 部分权利 使员工积极为企业建设献计献策 1 2以 精简 为手段 实现组织机构精简化 在生产中 采用先 进的柔性加工设备 减少非直接生产工人的数量i 1 3准时供货 方式 准 时供 货 方式 可以保证最小 的库 存和最 少 的在制 品数 量 2 U形生产线 u形布置就是依逆时针方向按照加工顺序来排列生产线 使得 生产流程 的出 口和入 口尽 可能靠近 其形状类似于英文字母 U 因 此而得名 它还有凹形 圆形 M形等变化形式 U形生产线的工作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 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s u p p o r t e d b v t h e F u n d a m e n t a 1 R e s e a r c h F u n d s f o r t h e C e n t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项 目编号 2 0 1 0 Z T 0 3 o 作 者简介 董心洁 1 9 9 0 一 女 福建 龙岩 人 本科生 专业为 工业工程 张仲 鹏 1 9 5 5 一 男 辽宁沈 阳人 教授 获 奖情况 铁道部 有突 出贡献 专家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李明 1 9 8 8 一 女 黑龙江双鸭山人 本科生 专业为工业工程 卢德鹏 1 9 9 1 一 男 河南三门峡人 本 科生 专业为工业工程 刘雨松 1 9 8 8 一 男 福建龙岩人 本科生 专 业为工业工程 文章编号 1 0 0 6 4 3 1 i 2 0 1 1 2 9 0 0 0 7 0 2 台的材料采用柔性线棒搭建 柔性线棒能根据工作场地的需要组装 成车间工作理想的工作界面 u形生产线是有弹性的生产线布置 2 1设计时一般其入 口和出口 即第一道工序和最后一道工序 由同一位作业人员操作 这样的目的是控制生产的节奏及数量 也 便于质量的检验与控制 2 2多工位 呈弧形并且工序 问相邻 有利于 员工 间相互协作 且 步行距离短 达到生产线的平衡 并提高生产效率 2 3 U形生产线是按照逆时针方向布置的 这样便于作业人员在 生产中移动部件或者取物料时使用右手 使动作更简单 更有效率 2 4依据需求量变化来增减作业人 员 不过对 员工 的要求高些 员工要多能工化 当产量增大时 增加作业人员 最大产量情况则每 个工位对应一位作业人员 当产量减小时 减少作业人员 即每个工 作人员负责多个工位 L B J 需要调整工位顺序 如果某一工序没有 紧前工序和紧后工序 则可 以安排 在 U形 的两臂的任意工位 而 当 某一工序有紧前工序 或紧后工序 则安排这两工序在 U形同臂的 相邻工位 如此便于工位随作业人员的数量变化而调整 此时生产 节拍随着作业人员的数量变化也会发生改变 生产节拍 有效工作 时间 计划产量采用 U形生产线 也可使得流水线在不同批量条件 下达到较高的平衡率 生产线平衡率 各工序时间总 工序数 C T 1 0 0 C T 表示生产线中作业时间最长工序作业周期 3 生产线 这里以深圳某装配型公司 以下简称 A公司 为例来进行生产 线的优化 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 A公司为某公司的代工厂 主要为总公司装配无线 传输 网络 产品 原料和订货量皆由总公司下达 完成生产任务后产品运回总 公司 同时有些产品装配完后将成为其他产品的配件 按照产品的 特点和客户需求 A公司的产品生产组织形式可以分为 备货型生 产和订 货型生产 如今订 货型产 品居 多 针对上述 A公司产品多样但产量不定 同时产品之间也存在联 系的特点 其生产方式很适合 u形生产线布置 这样能以最低的成 本和准时生产来满足客户的需要 使人员和生产弹性化 改变传统 的定员 定量生产线布置方式 下面介绍 A公司的一个工艺实例 箱体打包工艺 传输产品 都有相应的配件 这些配件跟随产品一体 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中小 型公司往往不重视这些附件的组装 重点放在大的传输 网络产品 上 结果有时为了及时交货 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 大片的场地进行 产 品附件 的赶工 两小组成员在大约 1 6 0 m 的空地上进行空箱体成型一一次性 整理排列 4 0 0多个空箱 场地除摆放空箱 还需留有四五条小过道 以供员工进行下一步操作 一投放物料一抽检一封箱一整理堆放箱 体一贴标签 条码一入库 由于每次订单的数量不相同 遇上少批量时 产地反而会出现 闲置的状况 这是不经济 效率低的做法 这样的装配方式 占用场 8 价值工程 地 大 需要的员工多 作业周期长 表 1 改进前的组件包装 流程程序 图 程 序图 人 员 物料 设备型 图号 统计 表 作 图表 的对象 组件包装 活动 次数 时间 s 距离 m 方法 现行方法 操作0 6 6 5 7 9 搬运 O 0 地点 等待D l 2 1 7 6 制表人 日期 2 0 1 0 年 8月 1 8日 检 查口 1 2 21 审定人 日期 年月 日 储存v 数量 距离 B e f 符号 说明 备注 P C S 0 D 口 V 1 箱体成 型 打开纸板 1 1 6 5 5 粘胶 带三 条 2 摆 空箱并 等待 2 4 7 6 3 放物 料 3 7 2 2 4 检查 2 2 1 f f f 5 封箱 1 3 8 7 6 整理 并有序堆 放组件 l 9 9 4 7 贴 标签 条码 2 8 2 1 8 入库 表 2 流水线化后的工序作业表 N O 工序 作 业时间 s 改进说明 空箱体成 型f 打 开纸 将封胶条的三个动作分解 后两个动作移到第二 1 l 5 5 板 粘横胶带一条 个工序 以平衡工序 粘 竖直两条胶带 放 任上 予 二 竺上J 予 文于 j F 一于 田 任人员 口 J 与碳 互人 2 9 2 2 物料 员重合 3 封箱 1 2 8 7 由于工序二与后进行 了抽检 故封箱后 可直接贴 4 贴标 签 条码 8 2 l 标签 5 整理搬运 平均 l 6 3 4 6 时间总计 5 8 1 9 由于 五个工序有先后 关系 不能随意调换 所 以五个工序 必须 依次成相邻 工序 采用 U形生产线后 根据每天 的产量调整作 业人 员的数量 当生产量最低时 五个工序完全可 以由一位作业人员完 成 此 时的生产 节拍 为五个工序 的时间总和 即 5 8 1 9 s 当生产 量最 高时 五个工序分别 由五位作 业人员完成 此时生产节拍 为五个工 序 中作业 时间最长的工序 或者说瓶颈工序 即第三工序 1 2 8 7 s 成品 T I i 成品 哆L 圈 图 2 材料 图 4 图 2 当产量 为 5 0 0时 的流水线 只需要一单位操作 员 生 产线平衡 率 1 0 0 图 3 当产量为 1 0 0 0时的流水线 需要两单位操作员 生产 线平衡率 3 0 3 2 8 2 9 2 x 3 0 3 x 1 0 0 9 6 0 图 4 当产量 为 1 5 0 0时的流水线 需要三单位操作 员 生产 线平衡率 2 0 7 7 2 1 0 8 1 6 3 4 3 x 2 1 0 8 x 1 0 0 图 5 小组 U形试线的部分截图 此图左倒放置 将原本无序的包装过程流水线化 运用 E C R S原则对各动作进 行分析 并结合 U形生产线 优化结果表现在 以下几 方面 3 1将箱体打包的各工序在 u形的流水线上完成 单条流水线 2 仅需 5 0 mz 左右的场地 包括成 品暂存 将 节约场地 1 60 m 1 00 6 8 8 3 2经过小组试线后 相 同的时间原来打包 9 0 0个 采用流水线 方式后打 包 1 2 0 0个 效率 为原来 的 1 5倍 操作人 员至少减 少 2 名 节约人力 1 0 0 1 6 6 l Z 3 3同时也减少了在空箱里投放物料 大部分为传输产品附近 重量 大 时弯腰 的动作 流水 线上工作台是员工作业 时 比较合理 的 高度 不需要弯腰 的动作 每天将减少 9 0 0多个弯腰的动作 每年减 少 2 7 0 0 0 0以上个弯腰动作 3 4采用 U形流 水线作 业后 该 小组操作人员不用在 5 0 mz 的 场地上来 回走 每人每天平均少走 9 0 m 一个月累积少走 2 7 0 0 m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