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矿业东井A303工作面防治水工作评价.doc_第1页
龟兹矿业东井A303工作面防治水工作评价.doc_第2页
龟兹矿业东井A303工作面防治水工作评价.doc_第3页
龟兹矿业东井A303工作面防治水工作评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龟兹矿业东井A303工作面防治水工作评价一、工作面基本情况A303工作面是A3采区布置的第三个综采工作面,井下北部为A302综采工作面采空区,东部为A3西翼边界巷,南部为A305设计工作面,西部为井田边界保护煤柱。工作面对应地表为荒山和河流阶地,无建筑物、河流和积水区。工作面走向长848m1077m,倾斜宽148m。煤层厚度6.4m7.0m,平均厚度6.7m,厚度变化不大,结构简单,属稳定煤层;煤层倾角517。影响A3采区大的构造主要是捷斯德立克向斜,A303工作面位于向斜南翼,工作面掘进过程中未揭露大的断裂和陷落柱等构造;下顺槽870m872m处揭露一条次生的河流冲刷构造,部分煤层被冲蚀,被砂岩填充,形成煤层侵入体,该处构造对工作过面正常割煤有一定影响。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地质储量112万吨。相邻的A302工作面已回采完毕,采空区靠近切眼的区域存在积水,积水区沿工作面走向长300m,倾斜宽130m。二、已有防治水工程为了对A303工作面上方A503采空区积水和顶板砂岩裂隙水进行疏放,分别在A303上、下顺槽和切眼布置了探放水钻孔18个,钻孔总进尺1400余米。图纸资料显示A503采空区和A502采空区已连通,A5采空区积水已顺着A302工作面顶板垮落后形成的导水裂隙流入A302采空区,钻探资料验证了A503采空区无积水。工作面局部淋水较大说明该处煤层顶板砂岩富水性较强。在下顺槽距切眼70m、200m和250m位置分别构筑了泵坑,并施工了8个泄水孔将A303下顺槽和A302采空区相连,巷道淋水先排至泵坑再通过泄水孔排入A302采空区。三、工作面充水特征工作面顶板砂岩富水性强且补给条件较好,为工作面主要冲水水源。存在于砂岩中的裂隙是砂岩裂隙含水层主要储水空间,裂隙发育密集程度决定了砂岩的富水性,而裂隙的发育程度又与岩性、构造有关。不同的地质构造形态对裂隙发育的影响明显不同。一般在背斜、向斜和褶曲的转折端等变形强烈的部位裂隙较发育,龟兹矿业东井符合这一规律,A302工作面和A303工作面靠近捷斯德立克向斜轴部的区域淋水量较大。砂岩裂隙含水层一般为独立的含水单元,其补给来源有限,以储存量为主,A303工作面涌水量不断减小符合砂岩裂隙含水层疏放的特征。四、回采后充水特征工作面开始回采以后,顶板砂岩裂隙水仍是工作面的主要充水水源,此外顶板垮落产生的裂隙带将沟通地表和采空区,大气降水成为新的充水水源。在A302工作面回采0350m的过程中工作面涌水量增加约80m3/h,增加的水量主要是砂岩含水层对采空区的补给量。目前A303工作面涌水量约15m3/h,预计随着A303工作面回采工作的进行,工作面最大涌水量约100m3/h。五、现有排水系统及排水能力目前A303工作面上、下顺槽各有一个泵坑,每个泵坑安装一台功率为22KW水泵,配套一趟4寸排水管路,工作面的正常排水能力25m3/h,抢险排水能力50m3/h;A302泄水巷水仓泵房现有三台MD280-43*2/110型水泵,配套两趟8寸排水管路,一趟连接A3环形水仓,一趟裂解中央泵房,正常排水能力260m3/h,抢险排水能力600m3/h;A3环形水仓安装三台MD155-30*5/110型水泵和两台MD155-30*3/75型水泵,配套两趟8寸排水管路,正常排水能力150m3/h,抢险排水能力669 m3/h ;中央泵房安装两台MD155-30*3/75型水泵和一台MD280-43*3/160型水泵,配套一趟8寸排水管路和两趟6寸排水管路,正常排水能力150m3/h,抢险排水能力508 m3/h。东井总抢险排水能力1177 m3/h。六、防治水评价A302采空区积水水位标高为1740.3m,经计算,A302采空区积水不会因为煤柱垮落而对A303工作面充水。A303下顺槽底板标高为1740.3m的点(定为M点)距切眼260m,在工作面回采至M点前,工作面积水需使用水泵抽排经泄水孔排入A302采空区;工作面回采260m以后积水通过泄水孔自流入A302采空区,目前M点处无泄水孔,需至少施工3个泄水孔。M点和切眼之间现有三个泵坑,分别距切眼70m、200m和250m;为了使积水能通过水沟自流入泵坑,需在距切眼125m处修筑一个泵坑,同时要对现有的泵坑进行扩容改造,保证泵坑的有效容积不小于12m3,落底深度不小于2m。A303工作面排水主要集中在下顺槽,目前的水泵排水能力不能满足要求,要满足不小于100m3/h的排水能力,需三台BQS80-80/37N型水泵,每台水泵配一趟4寸排水管路。环形水仓配套排水管路不能满足全部水泵同时运转的需要,要达到抢险排水能力需增加一条6寸排水管路。A303工作面回采以后,预计东井最大涌水量达到360m3/h,东井抢险排水能力1177 m3/h,可以满足可以满足矿井排水需要。地表岩移观测记录显示A302工作面回采后地表产生的裂缝垂直于工作面走向,裂缝影响区域的上边界距A302上顺槽的平距为12m。范围包括工作面正上方和上、下顺槽向外12m,裂隙带边界井下相对应A303下顺槽。A303工作面距地表较近,雨季时地表积水易沿裂缝馈入井下,造成采空区积水水位抬高,为此建议在明年雨季前对采空区上方地表塌陷及裂缝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