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完形填空讲稿:首先讲一讲完形填空在试卷中的位置说明了什么?一、 完形填空的位置说明了什么?据往年一些教育研究机构对高考试题答题情况的随机抽样调查,完形填空在试卷的各大项中,历来是考生平均失分率最高的,说明完形填空是考题中最难的一项。那么为什么它的位置却放在单项选择和阅读理解这两大项之间呢(按照先易后难的逻辑排列,它本应放在阅读理解一项之后)?完形填空的位置说明了什么呢?我们讲,这反映了完形填空这项试题的本身的性质和特点。那么它的特点是什么呢?请看要点提示:要点提示:完形填空是以表达整体且具有连贯意义的文章形式出现的,当出题后有了20个缺空,文章的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在这种情形下,还要把文章争取彻底看懂,这就需要考生有较强的对语篇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做“阅读理解”一项所需要的诸般能力,如分析、概括、推理、猜测等等,也都一样的体现在完形填空一项中。不仅如此-完形填空试题的这种设置方式,还破坏了句子的完整表达;它所设置的四个选择项中,对学生识别词语之间的差异、它们含义和用法之间的辨析等等,提出了能力上的要求。-这些方面,又体现了对词汇、句法等的考察,因此又具有了完形填空前面一项“单项选择”的某些特征。通过以上的表述,我们知道,一个考生在做完形填空试题时,既需要它前面“单项选择”试题所要求的语言语法知识,又需要它后面“阅读理解”一项所要求的各种阅读能力。我们讲这就是完形填空的特点,也就是它所谓的“综合性”所在。完形填空“主要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它的综合性,就体现它是阅读理解和语言语法知识的综合运用。当我们再一次认真思索刚才的提示,情况还不仅如此,我们在解答完形填空试题时,因为手中是一篇因为有20个空缺而变得有些显得支离破碎的文章,因此它比单纯的阅读理解要难;而它体现出的对语言语法知识的考察,不像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小小的语境,而是在全篇的整体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它比单纯的单项选择要难。高考完形填空失分率高,恐怕原因就在于此。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完形填空真的很难么?或者说完形填空有没有容易的一面而为我们所把握呢?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二个问题:二、完型填空有没有容易的一面而为我们所把握呢?完形填空有没有容易的一面而为我们所把握呢?我们讲:有的。不仅如此,它的容易的一面,恰恰是我们做好该项试题的最有利的条件。其容易的一面,表现在它的选材,大多采用故事叙述文体,或讲述一个故事而进一步生发出议论,即夹叙夹议的文体。下面请看我们对2009年全国高考题和部分省市高考试题采用文体所做的统计:2009年全国高考试题和部分省市高考试题完形填空文章文体考卷来源完形填空所采用文体考卷来源完形填空所采用文体全国卷-1故事性叙述文体北京卷故事性叙述文体全国卷-2故事性叙述文体重庆卷故事性叙述文体江苏卷说明议论性叙述文体湖南卷故事性叙述文体浙江卷故事性叙述文体湖北卷故事性叙述文体山东卷故事性叙述文体安徽卷故事性叙述文体福建卷夹叙夹议文体辽宁卷故事性叙述文体四川卷故事性叙述文体天津卷故事性叙述文体从统计中可以看到绝大部分试卷中的完形填空一项,都采用了故事性叙述文体。这就是它易于为我们所把握的容易的一面。它为我们做好完形填空试题提供了先天的有力条件。为什么这样讲呢?要点提示:(因为)完形填空的全部试题,都涉及对文章含义的理解。(这一点我们会在后面讲述)抓住理解,就抓住了做题的关键。完形填空的故事性叙述文体,决定了全篇的文字较为通俗浅显;因为其故事性,所讲述之事的前后脉络容易摸清,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易于把握,使得我们即使是在有空缺的情况下,通过努力也能较好的理解文意。这是完形填空“易”的一面,它为做好试题提供了先天的有利条件。附带说一下,09年的江苏高考完形填空试题,虽然采用了说明议论性文体,但句子结构并不复杂,措辞也不深奥,因为它的“说理”特征,其文章结构往往层次更为鲜明,脉络更加明晰,前言后语之间的逻辑关系井然有序,因此也并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把理解放在这样一个突出的位置?刚才我们提到,完形填空的全部试题,都涉及对文章含义的理解。抓住理解,就抓住了关键。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它和完形填空的命题特点直接相关。那么完形填空是怎样命题的,它的命题特点是怎样的呢?这是我们要讲的第三个问题。三、完形填空是怎样命题的? 完形填空是怎样命题的?应该说,从“阅读理解”角度设置的试题覆盖全文。 从“阅读理解”角度设置的试题覆盖全文要点提示:完形填空一项,有人又将其称为“缺词阅读”,究其实,它考察的是考生在文章缺词的情况下进行阅读时,对文义的理解领悟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完形填空的命题似乎是“排斥”语法的: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每一小题的四个选项其词性都是一致的,即任何一个选项的词汇放入句中时,在语法上都是没有错误的。下面请看“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的试题局部: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完形填空试题46. A. pausedB. crossedC. reached D. parked47. A. wetB. weakC. sickD. hurt48. A. ashamedB. discouragedC. surprisedD. puzzled49. A. whileB. whenC. whereD. after50. A. hardlyB. casuallyC. absolutelyD. eventually51. A. devotionB. donationC. connectionD. reaction52. A. accurateB. urgentC. briefD. humorous53. A. promiseB. appreciationC. adviceD. guidance54. A. troublesB. signalsC. rulesD. signs55. A. correctedB. supportedC. amazedD. refreshed从上面的试题设置可以清楚的看出每一道题词性的一致性,这种试题设置形式意味着什么呢-要点提示:这种试题设置形式,意味着完形填空的命题角度,如前所述,完全是出自“阅读理解”。考生要选对词汇,就必须着眼于文章内容,领悟文意,根据文章叙述的情景和所需要表达的意义判断所选词汇。一言以蔽之,完形填空每题的四个选择,不是语法的选择,而是文章情景意义的选择。抓住对全文的理解,就抓住了做好完形填空试题的关键。那么,以上的分析是否和前面讲的 “完形填空部分主要是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语言语法知识)”相矛盾呢?并不矛盾。请看下面的要点提示:要点提示:完形填空虽然完全是从“阅读理解”的角度命题的,但命题人要按照他的角度实施命题,又要让三个错误的选项起到干扰作用,他其实已经把他对这三个错误选项词汇的理解认识以及它们与正确选项那个词汇的辨析考虑进去了,所以在命题时,出发角度是阅读理解,但文字的含义、辨析、用法以及文字在句中的语法作用等,即对语言语法知识的考察会自然生成。这样一来,完形填空考的是对文章的表述内容的正确理解与把握,但同时必然牵涉到对文字知识掌握与运用的考察。从这个意义上讲,牢固扎实的语言语法知识,是做好完形填空试题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以上我们简要讲述了完形填空的位置特点、选材特点和命题特点,最后再我们结合着完形填空试题的解题步骤谈一谈有关的注意事项。四、完形填空试题解答应注意什么?解题时第一个步骤是-1. 初读:跳过空格,通读全文,理解大意,把握整体要点提示:初读是做好完形填空试题的基础。(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完形填空是以文章的形式考察考生综合能力的运用。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文中的20处考察点,既有其自身特点,又有着和作为一个整体的全文的联系,试题的设置都是在全文的大背景下生发的。脱离了全文,缺乏对全文的整体把握的先决条件,在这样的状态下做题,很容易产生想当然、断章取义的错误。所以我们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大意。在初读的过程中还有两点注意事项-两点注意事项: 重视文章第一句的“开篇启示”作用。绝大多数高考完形填空试题,命题人都会在文中有意识地保留第一句的完整性(不设置试题)。读完第一句应停下来略想一想,对全文要描述的事情做个预测,无论猜测的正确与否,这都会帮助考生调动起思维积极性,激发起对全文内容一探究竟的兴趣,为准确把握全文生成一个良好的阅读状态。 通览全文过程中的“最佳现象”。初读过程中通览全文的阅读,意在“理解大意,把握整体”,并不涉及具体做题,但在此过程中,若碰到某个空格处时脑子里面想到了要填某个词,这时可以中断阅读直接看该题的四个选项中有没有这个词汇,如果有,那么一般来讲,答案就应该是这个词汇;如果没有,但有它的同义词或近义词,答案多半就是这个同义词或近义词。这是因为第一步的阅读虽然意在“理解大意,把握整体”,但就这个局部而言,考生已经做到了精确理解。这个现象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降低了完形填空的难度,因为这意味着文章不再是20个“空”、不再那样的“破碎”了,我们可以将此称之为“最佳现象”。一般说来,文章和试题越容易,或考生的阅读水平越高,这种现象的出现率就越高。解题时第二个步骤是-2. 复读:依靠上下文和语言语法知识、借助知识面精研文义并作出答题选择要点提示:复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有了对全文的整体性、一般性了解的基础上对文中各段落、各个句子进行精读并答题的过程。因试题散布于全文各处,且都是从理解的角度设置,因此完形填空的文章的每一句话都需要透彻理解,做到前面讲的“正确、准确、精确”。要达此目的,就需要紧密联系上下文,借助知识面(包括常识,直接或间接的阅历等)以及语言语法知识对全文进行阅读理解。首先是依靠上下文:(1)依靠上下文:“横向”的上下文-主要指文字的“左邻右舍”和该文字之间的联系。下面试举一例,请看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浙江卷)完形填空文章的第二节及试题:I dont remember my father ever getting into a swimming pool. But he did _22_the water. Any kind of _23_ride seemed to give him pleasure. _24_he loved to fish; sometimes he took me along.22A. avoid B. refuse C. praise D. love23A. boat B. bus C. train D. bike24A. But B. Then C. And D. Still此段的大致含义是:“我不记得父亲下过游泳池,但他确实喜欢水。但凡水上驾船,不拘任何形式,都似乎能给他带来快乐。并且他还喜欢钓鱼,有时把我也捎上”。22题选“love”,它前面的“but”是“父亲没下过泳池”含义的转折,它后面“give him pleasure、loved to fish”等描述,都反映的是“父亲”对水的喜爱。23题选“boat”:既然不下水而又喜爱水,后面又讲到“喜欢钓鱼”,所以此处当然不是开汽车、开火车或骑自行车。24题选“and”,因为前面讲喜欢水、驾船的快乐,24题一句讲喜欢钓鱼,前后的联系是一致的、顺理成章的。“纵向”的上下文-“纵向”的上下文距离较远的文字间上下的联系。如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辽宁卷)的完形填空:I was a single parent of four small children, working at a low-paid job. Money was always tight, but we had a I never felt so 55 as I did that day.55. A. angry B. rich C. patient D. bitter最后一题(I never felt so 55 as I did that day.)选择rich一词,就要参考第一节的第二句(Money was always tight.):虽然家里一向钱紧,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但孩子还能无私的替他人着想,这使“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富有”满足。其次,完形填空试题的解答还要依靠语言语法知识:(2)依靠语言语法知识 下面仅举一个例子说明:请看“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的第49题:My co-workers and I spent most of the day drying off. When it was 5:00 pm,I was ready to go home. I was about to turn off my computer _49_ I received an email from Garth, my Director:49. A. whileB. whenC. whereD. after该题所处的句子含义是“我刚刚打算关掉电脑,就在这时却突然收到了我的经理Garth发来的邮件”,和其他试题一样,这道题固然考的是对上述含义的正确理解,但在做题时,考生必须要知道该题的四个选项(即while、when、where和after四个连词)分别是什么意思,而只有when一词能够表示“就在此时突然”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把题做好。可见考的是意思,但对意思的考察又离不开语言语法知识,做题时还要依靠语言语法知识。最后,解答完形填空试题若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面,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3)借助知识面如果做完形填空试题有“捷径”可走的话,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可以算作是一种捷径。这里所说的-知识面包括各类知识、一般的常识、人生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阅历等,它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答题时,在一定程度上快捷而自然的把握文义。知识范围越广,对文章的理解可能就越容易。与之相反的是,如果知识面缺乏,理解起来不免要借助语法分析、逻辑推理等,即使能把题做对,往往也费时费力。如有一年高考完形填空试题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People of Burlington are being disturbed by the sound of bells. Four students from Burlington College of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音乐专业听力试题及答案
- 黑吉辽蒙金太阳2026届高三9月开学联考(26-1002C)地理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九师联盟2026届高三9月开学联考政治(含答案)
- 《烹饪原料初加工工艺》项目一刀工与原料成形
- 钻石专业试题及答案大全
- 路面施工方案反光衣
- 库房物资搬运施工方案
- 地产开发合作协议示例
- 楼顶油漆施工方案
- DB32-T 4451.10-2023 医用影像设备临床使用管理与质量控制规范 第10部分:超声成像设备
- 2025年中学生法治素养竞赛题库及答案
- 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 肺真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 名著章节课件-《水浒传》第5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情节梳理+人物形象+巩固试题
- 海口寰岛小升初数学试卷
- 城市更新中装饰工程重点及难点措施
- 惠普尔养障体肺炎诊疗要点解析
- 贷款中介员工培训
- 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全面推进“十五五”现代渔业建设
- 校长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湖南2025年湖南省省直事业单位第二次集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